1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一个记载,那就是在汉中之战后,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在登上王位后,刘备大肆封赏手下群臣。在封赏武将时,发生了纠纷。那就是关羽在接到封赏后,对与黄忠同伍感到愤怒,拒绝接受封赏。后来在前来封赏的使者费诗的劝说下,关羽息怒,才接受了封赏。


那么,看似同样的一件事,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却是两码事。这是因为,《三国志》中的封赏是四位重号将军的封赏,而《三国演义》中的封赏是五虎上将的封赏。这两件事起因不同,自然结果也不同。

一、《三国志》中,关羽拒绝封赏的原因。

在历史上,刘备在封四位重号将军的时候,前三位都好说。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这三位无论是从身世、资历、武艺等方面来说,都是众望所归。可是到了最后一位将军后将军的时候,却出现了情况。在刘备准备任命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诸葛亮却出面劝说刘备,不要任命黄忠。


诸葛亮的理由十分牵强,他说黄忠的名望,和关羽和马超不能相提并论。虽然他在夺取西川和汉中之战里的战功很大,马超和张飞都亲眼目睹,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是关羽远在荆州,他听说任命了黄忠,肯定不会愿意。诸葛亮以此为理由,劝刘备不要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不过刘备经过慎重考虑,从黄忠的战功和整个集团的利益平衡出发,还是任命了黄忠。他并且对诸葛亮说,自己想办法来解除关羽的不满。

果然,当关羽知道最后一个重号将军任命了黄忠,他十分不满。关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费诗按照刘备的指点,对关羽软硬兼施的说出了一番话,打消了关羽的怒气。费诗先以汉高祖时代陈平、韩信与萧何、曹参的事情做例子,萧、曹是刘邦的故旧,并没有因为后到的韩信比自己的官位高就有抱怨。然后指出关羽和刘备一体,关羽不应该计较官爵的高低。最后点明关羽如果不接受封赏,对费诗没有什么影响,怕的是关羽将来会因为公然顶撞刘备的安排,会遇到后悔的事情。关羽听了这一番话,就接受了封赏。


其实,关羽和诸葛亮并不是对黄忠不满,而是他们的心目中,后将军的职位应该由赵云担任。赵云在投入刘备阵营后,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在多次危险的场合,都救出了刘备。尤其是在长坂坡一战中,从曹军的重围中救出了刘备的嫡子刘禅。他们认为,凭着赵云的资历、战功,都应该担任这个后将军。可是,刘备从黄忠的战功出发,决定让黄忠担任后将军,这自然引起了诸葛亮和关羽的反对。

不过刘备看出了这一切,他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且派费诗去出使荆州,劝说关羽同意自己的做法。在整个过程中,赵云的表现十分出色。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封赏问题,有过什么不满的表示,依然兢兢业业的为刘备服务。赵云的高风亮节,也赢得了刘备阵营上下的钦佩。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专门将赵云和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合传,同时在评价中提到,赵云和黄忠都是刘备的得力干将,是灌婴和夏侯婴一样的勇将。这也为赵云正了名,说明赵云没有能够成为重号将军是因为名额有限,而不是赵云自身的问题。

在《三国志》中,关羽是因为心目中认为赵云应当担任后将军,而对黄忠担任后将军一事不满,才说出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话。


二、《三国演义》中,蜀汉的五虎上将是否恰当。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也同样位列五虎上将之一,没有了名额限制的这个障碍。按理说,关羽对黄忠的不满就应该相应消除了。可是,《三国演义》中依然描写关羽了对黄忠的不满,也是同样说出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的话。那么这里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关羽认为黄忠不应该担任五虎上将,那么关羽心目中十分还有其他的人选吗?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刘备将封赏的名额扩大为五虎上将,赵云也成为大家中的一员,那么关羽就应该没有什么不满了。因为在当时的蜀汉,应该没有哪个将领可以和这五位将军比肩了。


在蜀汉剩下的将领中,唯一在资历、战功方面次于五虎上将的就是魏延了。魏延作为刘备提拔重用的将领,在夺取西川之战和汉中之战中,和黄忠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魏延在战功方面还是比黄忠逊色很多,因为黄忠在战场上斩杀了曹魏的主将夏侯渊。这样的功绩,只有关羽在白马斩颜良,张辽在白狼山斩蹋顿单于可以媲美。

我们可以看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时,大家的反应。在当时,刘备选拔汉中太守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应该让张飞来担任这个职务。当刘备宣布人选是魏延的时候,大家都十分惊讶。仅仅从这一件事,我们就能够看出魏延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和五虎上将相提并论。


以大家的评价尚且如此,那么,按照关羽那种自傲的性格,哪可能把魏延放在眼里呢?因此,在关羽的心中,是根本没有替代黄忠的人选的。从各方面来看,刘备提拔五虎上将是比较合适的,关羽应该没有什么意见。

三、《三国演义》中,关羽拒绝封赏的原因。

可是,《三国演义》中却恰恰写了关羽的不满。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没有多余的情节,罗贯中凭空写了这个情节,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那么,在这个情节里,罗贯中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


首先,要表现关羽自傲的性格。我们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傲而自矜”。在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善抚士卒而骄于士大夫”。这里所说的“士大夫”不仅仅指是那些读书的官吏,还包括那些在职位上比较高的人。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关羽败亡的悲剧。

关羽在刘备阵营中摆资格,摆架子是有资本的。一是他和刘备的关系密切,自从刘备起兵时,他和张飞就一直跟随在刘备的左右。史书说他们寝则同床,恩如兄弟。他人评价刘备和关羽是“名为君臣,情同父子”,因此在关羽被东吴擒杀后,刘备一定为关羽起兵报仇。而关羽对于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当年他在曹操的阵营中,曹操为了收服关羽,对他百般优待。可是关羽不为所动,在斩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后,关羽千里走单骑回归了刘备的麾下。


二是关羽的能力出众。关羽熟读《春秋》,善于用兵,堪称文武双全的将领。他在刘备的手下,是一位精通陆战、水战的将领。他的军队是当时兵种最齐全,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连曹军和吴军都对之望而生畏。在其他势力的眼中,认为蜀汉是一个小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关羽而已。

正是因为关羽的军事能力出众,才会使得曹操百般拉拢他。也正是关羽的军事能力出众,刘备才在出兵西川的时候,把荆州交给关羽防守。在曹操和孙权的夹攻下,关羽能够将荆州守卫得固若金汤,这也是关羽能力的体现。


正是由于关羽忠心耿耿、能力出众,这才使得刘备对他倚重很深。刘备将关羽一直放在武将之首的位置上,对他比较放纵。这使得关羽目高于顶,更是看不起同僚。这样,当黄忠被选拔为五虎上将的时候,关羽感受到十分的不满。他不是实事求是的看待黄忠的战功,而是挑剔黄忠的年龄。

这种挑剔,只是关羽的一种习惯,并不是他故意去针对某一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关羽的一种“傲娇”的表现。也正是这种日常的表现,使得关羽和他的同僚们关系都不好。结果在日后的荆州之战时,他的部下纷纷投降东吴,使得关羽走上了绝路。罗贯中在这里描写关羽的不满,是为了刻画关羽的自傲的性格,为下一步情节做铺垫。


第二个原因,则是罗贯中以描写关羽的不满,来表现关羽对汉室的忠义之心。关羽对五虎上将的排名本来就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他以黄忠年纪大的理由拒绝刘备的封赏,实际上是对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行为发泄不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事找事,故意找茬。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在本质上来说,是违背法理的。当时刘备还是承认汉献帝的朝廷的,在没有得到汉献帝的允许时,他就以自己的群臣拥戴为名,自立为汉中王。这是对汉献帝朝廷的极大的不敬,实质上表明了自己对当时汉室的态度。



当时的曹操在得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就勃然大怒,要亲自率领军队去征讨他。在刘备的阵营中,也当然会引起人心的变动。可是,刘备一意孤行,将反对的臣子处死,使得大家噤若寒蝉,不再敢发表反对意见。

关羽是以忠义作为自己的人生观的人,忠于汉室是他的理想,也正是在匡扶汉室的理想下,关羽追随着刘备。可是,刘备自立汉中王,彻底打破了关羽的梦想。在他的理想破灭的时候,怎么会不感到失望。以黄忠为幌子,拒绝刘备的封赏,就是关羽对刘备的抗议。可是,在费诗的劝说下,让关羽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形势。最终,在费诗软硬兼施的威逼利诱下,关羽只得接受了封赏。罗贯中在这里,用隐喻的笔法,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心怀汉室,可又无可奈何的关羽的忠义形象。


结语:

关羽拒绝刘备的封赏,在历史和《三国演义》中都有记述。在历史上,关羽是为了赵云打抱不平,不想让赵云排除在重号将军之外,才和诸葛亮一起演的双簧。可是,在刘备的劝说下,和赵云的高风亮节的作风下,这场风波有惊无险的就化解了。

在《三国演义》中则是为了五虎上将的排名,关羽发泄了不满。在这里,赵云位列五虎上将,关羽没有什么理由去表示不满。实际上,罗贯中在这里的描写,一方面是刻画关羽的自傲的性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暗中表现关羽的忠义,体现他对刘备拥兵自立,不尊重朝廷行为的不满。因此,关羽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代替黄忠的人选,他只是故意找茬罢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我的回答

既然说五虎那就是以《三国演义》为背景,那么在《三国演义》当中就论个人能力、战绩和影响力来说黄忠成为五虎上将是没有问题的。关羽耻于为伍是因为黄忠的年龄偏大,加入蜀汉政权的时间不长,资历不够。我个人认为关羽心目中的五虎上将人选是魏延

图·民间流传的五虎上将图

为什么关羽非常在意黄忠的年龄?

表面上看关羽不想与老兵同列,认为黄忠这位老兵的能力不如自己。但事实上问题在于关羽在理解五虎上将的问题上是有偏差的。偏差点在于关羽认为五虎上将是并列的。关羽一直认为而事实也是如此的就是关于自己是刘备阵营的二把手。既然刘备进汉中王,自己的地位起码应该如同曹操手下的夏侯惇无论是在名号和官职上都应该区别于其他将领。也就是说从内心上讲关羽是认为自己的位置高于其它众人的,还不仅仅是高于黄忠。现在倒好来个五虎,自己不仅仅要与其他人同列,还要与资历远不及自己的黄忠同列。所以关羽内心是有些小怨气的。

图·关羽一直认为自己是刘备阵营的二号人物

引经据典

三国演义第73回:关羽问:“哪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其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我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有了五虎上将位置并列的前提,关羽就更加在乎年龄。因为五虎虽然位置是并列的,除了与关羽的亲密度以外,关羽起码要在年龄上最长。这样的话其他四虎见了关羽起码得叫一声兄长吧。尤其张飞、赵云都称呼关羽为二哥情感上关羽过得去毕竟是自家兄弟。但是黄忠年龄比关羽长,见了关羽不可能称他为兄长吧!大不了称之为关将军,关羽还得回敬一句黄老将军。从面子上讲感觉自己还低了黄忠一截,对于特别爱面子的关羽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

图·94版三国演义当中的角色黄忠

为什么我讲关羽心中的五虎人选是魏延?

第一魏延的年龄小于关羽

这一点最重要,从长沙出来的两员蜀汉政权最重要的武将就是魏延和黄忠。黄忠的年龄远远大于关羽,而魏延的年龄相比关羽要小一些。如果魏延被列为五虎,那么五虎里面关羽年龄最长。其他四将见了关羽,就算尊老这一点来讲也得对关羽毕恭毕敬。此时的关羽才能真正被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图·影视剧中的魏延

第二魏延加入的刘备的时间早于黄忠

在刘备取长沙过程当中,魏延是杀长沙太守韩玄,率领长沙的文武百官主动归降刘备,使长沙城免遭刀兵之祸。而黄忠是长沙城被接管以后,刘备率领众人去请出山的,古代还是要讲先来后到的,所以从加入刘备阵营的资历上讲魏延的资历是要早于黄忠的。

第三魏延对于关羽有送功献城之恩

前面我们讲到刘备阵营取长沙,在取长沙之前张飞已经取了武陵,赵云已经取了桂阳。作为刘备政权里面的三个万人敌,两人已经攻城扒寨,就关羽还未立寸功。所以诸葛亮采用激将法让关羽去取长沙。长沙城太守韩玄是个无能之辈,但手下的魏延、黄忠均是猛将再加上长沙作为荆州最重要的城池,本身城防齐备,兵精粮足,易守难攻。若关羽想要硬取,几乎不可能。若不是魏延开城杀韩玄投降,关羽恐怕不得不向刘备大本营求援,一向骄傲的关羽恐怕又得被诸葛亮伤一次面子毕竟又立下了军令状。所以魏延的献城本身功劳就不小,这对于关羽来说以最小的代价夺取长沙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尤为重要。

图·影视剧中的魏延

第四魏延本身的功劳不小

魏延献长沙在前,加入刘备阵营以后可以说在军事征讨当中表现积极,一点不属于刘备阵营当中的其他武将。再取益州的战争当中,黄忠和魏延表现尤为突出,黄忠杀了刘璋大将邓贤,魏延则活捉了另一员大将泠苞。在汉中之战末期,魏延率军与曹操相持拈弓搭箭射中曹操人中射掉曹操两颗门牙,若不是这两颗门牙曹操早已命归黄泉。所以说,魏延的骁勇可见一斑。所以就算单纯讲功劳来说魏延的功劳也不见得就比五虎上将的小。

图·看着让人心疼的魏延

结语

关羽对于黄忠封五虎上将不满,归根结底还是误认为五虎上将是并列的,伤了自己刘备阵营二号人物的面子。加之黄忠年龄长于关羽,关羽不得不对黄忠必恭必敬,关羽一生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难得遇见对手而黄忠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关羽不愿意提起的。而如果一定要让关羽再选一个人来代替黄忠的话,年龄更为年轻,军功不小资历更长的魏延,恐怕是更合适人选。当然刘备也并没有亏待魏延,将汉中太守这样的事关刘备阵营死活的军事重任交给了魏延。也充分体现了刘备对于魏延的信任和对魏延能力的认可。

文/淦珩 图/网络

3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高傲大家是知道的,很少有人能够入他法眼。在刘备册封五虎上将时,关羽得知黄忠与他并列,当场就是十分生气的,表示要拒接旨意,他认为大丈夫不能和老卒为伍,那么既然他觉得黄忠不配为五虎上将,谁能配得上呢?谁才是他心目中的人选呢?魏延可以吗?

关羽看不上黄忠

黄忠从一出场的时候,关羽其实就不怎么待见他。原因没有其他,就是觉得黄忠年纪大,太老了。当时刘备想要夺取长沙城,关羽主动请战,诸葛亮提醒说道,长沙太守韩玄不可怕,重要的是他手下的黄忠,那可是一员骁将。虽然年老,但战力仍然不可小觑。不过关羽倒是满不在乎的。

演义原文: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

其实呢,这也不能完全怪关羽。因为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活到60岁都已经算是高寿了,而当时的黄忠已经是年近六旬,正常人都会认为黄忠行将就木,活不了多久了,就算身体还算健康,但是战力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不过黄忠也真的是个奇人,岁数都这么大了,战斗力还是那么的强悍!关羽和他交手一百个回合,都没能占得上风,心里还暗自感叹: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

按理说,黄忠在此战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超强武力,而且在之后的作战中,黄忠也是屡立战功,甚至在汉中之战中阵斩了曹军主帅夏侯渊,震惊天下,有如此战绩在手,关羽没理由看不起黄忠啊?

那么关羽为何又在听说黄忠受封五虎上将时大闹脾气呢?实际上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表面原因就是因为黄忠的年龄。虽然黄忠屡立战功,但是掩盖不了他年老的事实,而随着年纪增大,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变差,实力也会越来越差。而且,人类本质上还是一种动物,年轻人对年老者有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优势。

深层次原因则是黄忠的资历问题。这一点我们从关羽的话语中能体会出来。

演义原文: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关羽认为张飞、赵云配得上五虎上将,是因为大家一起共事许久,都是兄弟了,资历完全足够。而马超虽然加入刘备集团晚,但是他是大家族出身颇有名望,配上五虎之位,勉强过得去。而黄忠呢,加入刘备集团时间短,名望低,资历上完全不匹配,怎么可以和自己为伍?最终在费诗的劝谏下,关羽好不容易接受了这道旨意,但是他对黄忠的轻视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费诗之所以能说服关羽,其实也是通过贬低黄忠、提高关羽的地位来达到的。

那么既然关羽认为黄忠不配成为五虎将,他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呢?五虎之下第一人,魏延?

很多人会认为魏延可以,实际上作为刘备的嫡系,关羽对魏延的偏见确实是没有那么多的,两人脾气相投,出身也都是同一个阶层的,关系还算是过得去。不过即便如此,关羽也是不想魏延成为五虎之一的!大家就会觉得很奇怪了。魏延年轻啊,军事能力也很强,个人战力也不弱啊,为啥不能成为五虎之一呢?也是两个原因。

一、魏延战力太低

虽然魏延的战力不弱,但是在关羽看来,魏延的武功也就那样。这是没有办法的,魏延战力算是个一流水平,而关羽是成名已久的超一流猛将,见过了太多的天才猛将,就武力水平而言,魏延根本入不了关羽的法眼。

二、资历问题

同黄忠一样,魏延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太短了,虽然期间立下不少的大功,但资历这块魏延无法避免。其他人都是和刘备共患难,熬过来的,手中军功都很大,相对而言,魏延的那点战绩就不够看了。不过如果多给魏延十年的时间,他的军功再多点,资历再老一点,应该就可以进入五虎了。

那么到底关羽心目中的人选是谁呢?

并没有!以关羽高傲的眼光来看,战力上不输于他,且资历足够、名望足够的人,在蜀汉并不存在了。所以剔除黄忠之后,没有其他任何人还可以成为五虎之一。关羽的真心想法其实也就是四虎足够了,正好前后左右四大将!

4

刘备做了汉中王以后,开始大肆分封群臣。做了王,那就有了自己的国家,相当于集团上市了!因此刘备开始给那帮拥有原始股的兄弟们分红了。

主要的几位原始股东大概是这么分红的:

  1. 关羽,刘备的铁杆粉丝,情同兄弟,恩若父子,因此被封为前将军。
  2. 马超,跳槽过来的高级人才,给刘备打开了成都大门,因此被封为左将军。
  3. 张飞,投资刘备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也是刘备的铁杆粉丝,因此被封为右将军。
  4. 黄忠,刷怪打野时不小心把曹操的汉中分公司老总夏侯渊给宰了,立下大功,因此被封为后将军。

这四位主要的原始股股东,得到了巨大的分红利润以后,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为啥?因为有人沾沾自喜,认为捡了便宜,有人则愤愤不平,认为吃了亏!


一、关羽是真的瞧不起黄忠。

沾沾自喜的,当然是黄忠。因为他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太短,过去他是刘表帐下一员普通的将领,镇守的不过是长沙下属的攸县而已。

曹操来了以后,黄忠就顺道投奔了曹操。曹操走了以后,黄忠又跑到刘备这儿效力了。此后黄忠跟着刘备入川,虽说是勇冠三军,但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不过黄忠的确英勇,史料记载他是:

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三国志》

这就是为啥关羽瞧不起黄忠的原因,你武功高强,而且总是身先士卒。可是这是为将者应该要做的吗?

除了身先士卒,想要做顶级将才,还需要指挥若定,拥有一定的大智慧。显然这一点,在黄忠这儿完全体现不出来。

即使后来黄忠,在定军山一不小心杀掉了夏侯渊,威震天下,也改变不了关羽对他的这种刻板印象。在关羽这儿,黄忠就是个先锋官而已,没啥了不起的。


诸葛亮都曾经这么评价过黄忠: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三国志》

这就是说黄忠没什么名气,跟关羽、马超这些人没法比。现在刘老板你把黄忠跟关羽、马超、张飞放在一个档次,我看远方的关羽,肯定会不高兴。

那么关羽到底啥态度呢?在《三国志,费诗传》中,记载了关羽的这么一句话:

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意思很明确,关羽坦言,黄忠只不过是个老兵,算不上什么名将。咋能跟我关二爷这种赫赫有名的大将并排呢?

老黄忠的名号就这么留下了,其实我们压根就不知道黄忠多大岁数,人家只是长期担任基层军官而已。不过这句话也从侧面看出了关羽对黄忠的不屑。


二、关羽是否看得起赵云?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关羽不肯跟黄忠并列,那么愿意跟谁并列呢?张飞是没得说的,人家把庄子卖了投资刘备,后来又跟着刘备出生入死,武力值仅次于关羽,所以跟关羽并排一点毛病都没有。

马超也没啥毛病,毕竟他在羌族中的地位相当高,当初也是跟刘备一样,是一方诸侯。现在投奔刘备麾下,还帮刘备打开了成都城,功劳甚大,武力值又高,跟关羽并排,那是抬高了关羽的地位。

我们非常熟悉的说法,那就是五虎上将。这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

那么关羽是否愿意跟赵云并排呢?对不起,还真的不愿意。赵云在《三国演义》里,那绝对是有资格跟关羽并排的,但是在《三国志》里,赵云真的是个小角色。


所谓五虎上将,只是因为陈寿在《三国志》里,把赵云传和关张马黄传放在了一起,罗贯中老爷子于是就给赵云各种添油加墨,让他成了五虎上将之一。

实际上赵云的战绩实在是少得可怜,他只能称之为是刘备的保安队长,主要负责刘备及其家属的人身安全。刘备活着的时候,他压根就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

而且刘备做了汉中王以后,赵云也只是翊军将军。啥是翊军将军?其实这是刘备自创的一个封号,在某些专家眼里,这就是杂牌将军的意思。但是在我看来,应该是刘备比较信任的人,才会担任刘备所创立的将军封号,要不会给人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所以说,关羽不可能看得上赵云,至少赵云想要跟关羽并排,从历史角度来说,基本不可能。


三、关羽看得上魏延吗?

除了赵云,在刘备集团,还有一位比较著名的大将,那就是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基本上就是武将中的一把手了。

刘备拿下汉中以后,甚至将汉中交给了魏延,连张飞都没能得到这个机会。由此可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作为后起之秀,魏延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但是他能入得了关羽的法眼吗?对不起还是不能,为啥?因为当时的魏延,战功还是太少。

魏延是在刘备入川时加入刘备的队伍的,他在帮助刘备平定川地的过程中,的确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和黄忠一样,没啥特别显著的战绩。

魏延也没有斩杀类似夏侯渊这样的大将,甚至连黄忠都比不上。此后魏延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这也是刘备自创的一个将军封号,当年赵云也曾担任过该职务。

牙门将军,就是爪牙的意思,这个时候的魏延,显然是比不上黄忠和赵云的,关羽不愿意和黄忠并驾齐驱,又怎么会愿意跟魏延并排呢?


总结:关羽总是仰着头看人。

在关羽眼里,就没几个人他是看得上的。天下之大,他佩服的人,也就只有刘备和曹操而已,其他人全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所以说,他十分在意跟那些跟他并驾齐驱的人,是否有资格。显然在他眼里,除了张飞和马超,其他人都不配。

参考资料:《三国志》

5

当时,关羽心中应该是没有其他人选了。

《三国志》中是关张马黄四人为“四军将军”——高级将军职,赵云当时还是翊军将军一职——杂号将军职;而《三国演义》应该是根据关张马黄赵传,给这五人安排了“五虎大将”一说。要不是陈寿把赵云同四人一起列传,估计也不会有“五虎将”的说法。



为什么说没有人选,先理清两个前提。

武将能建功的三个阶段:武将要想升官,肯定是要凭军功战绩累积的,那重要的战役就是获取军功的最佳时机。那刘备要封武将,按阶段划分,基本三个阶段:前期流浪到拿下荆南四郡(公元211年前);入川作战平定益州(公元211—214年);汉中之战后晋位汉中王(公元214—219年)。

因为关张马黄的“四军将军”就是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时册封的,所以汉中王以后的阶段就不再提。



武将的官职等级:按东汉末年的将军等级划分,除了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外,“四军将军”(前后左右)>“四征”(征前后左右)>“四镇”(镇前后左右)>“四安”(安前后左右)>“四平”(平前后左右),前面这些是重号将军。

后面还有许多杂号将军,比如翊军(赵云)、破虏(孙坚)、讨虏(黄忠)、鹰扬(曹洪)、军师(诸葛亮)、牙门将军(魏延)、裨将军(霍峻)等等,接着杂号将军>中郎将。

再看看各阶段的主要武将。

入川之前,刘备手下一直跟随的武将——关张赵三人,在荆州收养刘封,霍峻、魏延、黄忠纷纷是赤壁之战后到荆南四郡拿下过程中投靠的。还有个卓膺,不知道是早期成长起来的,还是后来投靠的。



入川过程中,基本也都是这些人马班子,平定益州后,有了马超、张嶷、张翼、孟达

汉中之战,多了投靠的王平。

像廖化曾为关羽的主薄,是220年初关羽兵败后,降了东吴;还有投降的申耽,称汉中王前被封征北将军。

然后看看这些武将的履历。

刘封是养子,益州平定后,被封副军中郎将。

霍峻是入川中建功,被封裨将军,不过217年死亡,没赶上汉中之战。

魏延是入川后封牙门将军。

黄忠是入川后封讨虏将军,汉中之战后封征西将军。

马超是作为一方诸侯投靠刘备,入川时被封平西将军。

卓膺打了酱油,入川时和黄忠一起出现后,再没有记载。

张嶷是益州之战后被征召为州从事。

张翼应该还小,益州之战后才当上书佐,汉中之战跟随赵云,应该是副将这种,毕竟后来转任涪陵县县令,级别摆在那才转任。

孟达在益州之战后任宜都太守,后来驻扎上庸,虽然没有记载将军职位,但按太守的级别看,一般等同杂号将军。

王平是汉中之战后被封裨将军。

所以看到这,可以发现黄忠、马超、申耽三人在称汉中王之前就是重号将军,而且黄忠是战绩出众、马超是诸侯来投、申耽举众新投。

其他的不是战绩不足,位列杂号将军,就是出场太晚,连杂号将军都没赶上。

那么要封“四军将军”职位时,必然考虑的是逐级提拔,所以按功绩积累,只有黄忠、马超、申耽三人,虽然马超和申耽都是降将,但马超以平西一职参加过汉中之战,而申耽是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前新投,不可能新封征北后,再提升封为四军将军。



另外,霍峻如果不是死的早,以其率领数百人坚守葭萌城一年,抵御扶禁、向存等率万余人队伍,还伺机出击,乘机斩了统帅向存首级的战绩看,汉中之战应该是能有所作为。因为当时霍峻任梓潼太守,他的辖区包括了益州北部的几乎所有重要关隘: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等等,这些都是刘备夺取汉中之前最重要的防区。如果汉中之战获取战功,极有可能成为重号将军,刘备册封“四军”时,霍峻将成为有力的竞争者。

所以,黄忠以重号将军职不配成为五虎上将,那关羽心中也没其他人好选了。

6

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自立汉中王,册封5虎大将。


关羽虽然贵为五虎将之首,却对同为五虎将的老将黄忠颇有微词,而黄忠是关羽在攻取长沙时收下的猛将,其武功并不在关羽之下,甚至可以说,在蜀汉众多的武将中,关羽和黄忠关系最密切,已经超过了关羽和张飞的友谊。


关羽之所以如此恼恨黄忠,只因为黄忠坏了关羽一件大事,他在定军山刀劈了夏侯渊。



夏侯渊身份很特殊,他除了是曹操的连襟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张飞的老丈人。换句话说,曹操是张飞的姨丈。

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就算张飞再忠心耿耿,作为一代枭雄的刘备,也会对他提防三分。

黄忠在定军山杀了夏侯渊,关羽不高兴,并不是因为他和张飞的友谊,而是没有了夏侯渊这个羁绊,也就意味着张飞和曹操之间的纽带被彻底斩断,从此以后,刘备可以放心大胆的倚重张飞。

关羽并不担心他在刘备心目中的主将地位,因为关羽的武艺比张飞要高一些,张飞在葭萌关大战马超,三天三夜打了个平手。关羽闻讯后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就是算定了张飞的武艺不及自己,所以战胜马超是十拿九稳的事。


关羽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刘备有个儿子刘禅,也就是在长坂坡被赵云救出来的阿斗。

虽然刘禅幼年时候被他爹用来当做邀买人心的工具,脑袋摔出了后遗症,可这丝毫不耽误阿斗稀里糊涂的长大到十三岁,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岁数。

刘禅的长相不济,脑子还有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婚姻,想嫁给他的名门闺秀不计其数。而关羽的女儿就是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


在当时,外戚的地位很高,曹操为了控制汉献帝,一口气把五个女儿都嫁给了他。

关羽虽然没有曹操那么女儿,但他还是很自信,闺女在精不在多,要控制脑筋不灵光的阿斗,他一个女儿就绰绰有余了。

刘禅是刘备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老刘年轻时卖草鞋,再后来又颠沛流离这么多年,身体有多糟糕,蜀汉群臣都心中有数,刘禅继位后,关羽作为国丈,可就能一手遮天了。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关羽是刘备的肱骨之臣,他要把女儿嫁给刘备,除了张飞,其他人谁也没有机会。

但张飞以前和曹操是亲戚,刘备对他处处提防,张飞就是想把女儿嫁给刘禅也没有机会。可是现在黄忠居然把夏侯渊给咔嚓了,这就等于拿夏侯渊的脑袋,给张飞交了投名状,从此以后刘备再也不用担心张飞脚踩两只船了。


在刘备心中,关羽是一员值得信任的良将,但绝不是一个好的儿女亲家。而张飞虽然武艺不及关羽,但他不像关羽那样刚愎自用,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蜀汉群臣在刘禅娶媳妇的问题上,也大都倾向于张飞。

群臣中只有黄忠和关羽是莫逆之交,也是关羽安插在刘备身边的眼线,对于蜀汉君臣中间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黄忠心里一清二楚。

如果是别人杀了夏侯渊,关羽只能心中叫苦,可偏偏这个任务是黄忠来完成的,关羽有多恼火可想而知。

刘备册封五虎将,关羽对黄忠大放厥词,只是变相的发泄心中的不满,至于让谁来替代黄忠五虎将的位置,关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再说蜀汉的诸多武将中,只有魏延的本事可以与黄忠相提并论,可蜀汉政权的顶梁柱诸葛亮死看不上魏延,所以让魏延替代黄忠的可能性为零。

如果真要剔除黄忠,把魏延扶上五虎将的宝座,十有八九关羽要站出来,替黄忠打抱不平,毕竟关二爷护短也是出了名的。知己朋友吗,自己骂几句可以,要是给别人欺负,那就另当别论了。

7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历史上没有所谓的五虎上将,因为赵云的军衔至少比关张马黄他们四个至少低两个级别。

关张马黄的军衔分别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这四个军衔叫做“四方将军”,属于同一个级别。关羽认为黄忠位列四方将军,和自己并列,一个原因是黄忠进入刘备集团时间太短,又没有马超那样显赫的家世;再一个,黄忠斩杀夏侯渊为刘备拿下汉中立下头功,关羽有点嫉妒,也怕他不服管。

事实上,关羽这个傲娇的心理也不是诸葛亮一封信打发的。当时在商议授衔的时候,诸葛亮提出关羽怕是不认可黄忠的地位,刘备表示这个他来解决。

另外,关张马黄尽管同列四方将军,但是还是有明确顺序的。关羽是前将军,拥有假节钺的殊荣,而其他三位只有假节,同时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关张马黄正是他们的顺序排名。

8

并不是关羽看不起黄忠,也没人能顶替黄忠的位置,关羽怼黄忠是因为从公元214年刘备入川到公元219年册封“五虎将军”,关羽突然发现,夺西川,攻汉中,攻城略地这种对武将来说最涨功绩的大事件,自己一个都没有参与。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一路抢功劳都抢到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了,你说关羽能不着急吗?

虽说镇守后方一样也很重要,但是对武将来说,还是一刀一枪拼下的功绩更实惠、更威风,所以他需要表达一下不满。当然表达不满也需要找个不错的理由。如果直接说我也想攻城略地,我也想捞战功,显得关羽没有大局观。而怼一下靠战功高升的黄忠更能向成都方面传达自己对战功的渴望。

关羽这种不甘人后的性格,在赤壁之战后攻略荆南时就提现出来一次。当时张飞和赵云各打下一郡,镇守后方的关羽坐不住了,立马给刘备写信,表达了要去打长沙的意图。

玄德亲至武陵安民毕,驰书报云长,言翼德、子龙各得一郡。云长乃回书上请曰:“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玄德大喜,遂教张飞星夜去替云长守荆州,令云长来取长沙。

甚至关羽为了表现高出张飞、赵云一等,执意只带500校刀手?与铁杆兄弟尚且都要一较高下,这个后来者,又是一个“老人家”抢了风头,关羽说什么也要争一争。

当然他的本意并不是认为黄忠不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相反黄忠依战功坐到这个位置是实至名归的,关羽只是想西川使者把自己的意思(也要立功)传达回去就够了。所以当费诗恭维了他一番之后,关羽就顺势下了台阶。

费诗宣布了任命之后,又下达了攻取樊城的任务,关羽听到后是非常开心的(还是大哥懂我)。

可以说刘备的这道命令非常合关羽胃口的,连请战都不用了(黄忠白怼了)。所以接到命令后他立马组织北伐的事宜,以至于在人事安排上有些失当(有能力的人都上了前线)。

按说关羽只辖有的三郡的财力物力,去攻打襄樊多少有些捉襟见肘。成都方面命令关羽攻略襄樊也只不过是牵制一下曹魏,为汉中争取一下调整的时间(曹操迁走了汉中的百姓,曹操得人,刘备得地,刘备需要一个调整期)。但关羽并不这么认为,他需要攻城拔寨,需要拿到战功来再次证明一下自己才是蜀汉第一武将。

在这种心思的影响下,即使关羽在面临缺粮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向成都方面求援,最困难时,关羽还干出了抢夺“盟友”粮食的事(取湘关米),这为后来“失荆州”埋下了隐患。

关羽不向成都方面求助,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旦求援,刘备很可能取消荆州方面北伐的命令,这就影响他抢功的大计。

关羽最初一路顺风顺水让成都方面也麻痹大意了,并没有注意到关羽军团存在的危机,由此可知费诗并没有把关羽怼黄忠的事及时的反馈到成都方面(毕竟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说出来影响团结)。

如果费诗将细节告知,以刘备和诸葛亮善识人心的能力通过这个细节必然能知道关羽的意图,或许能及早的规避风险。

9

关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后来历朝历代的关公崇拜,使关羽的尊号和地位一直在上升。直至"关圣帝君"!己是帝王级的待遇,世上独一人。就连至圣先师孔子,最高封为文宣王,也要低一级。

各朝代都需要道德、操守方面的标杆。集忠义仁勇信为一身的关羽就成了不二人选。他还是中国儒、道、释三教中唯一都拥有崇高地位的人。

但罗贯中先生并不这么看,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是把关羽当做人而不是神来描写。即然是人,就会存在不足和缺陷。在对他以正面为主的塑造时,也展现出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一面。

本题所提及的黄忠一事,就可见一斑。

蜀汉立国后,加封了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消息传到镇守荊州的关羽后,竟引起了他极大的不满!"张飞是我三弟,子龙也算义弟,马超将门出身。黄忠一老卒,有何资格位列其中"?

并要离荊州到成都与黄忠较量一番。后经诸葛亮好言相劝才只好做罢。

其中有个重要原因,黄忠是关羽战长沙时收服的降将,本来就低看一眼。耻与之为伍。至于关羽心中谁能取代黄忠成为另一五虎将人选?也肯定不是那个早已不服气的魏延。除了关张赵马,估计己没有看得起的人选。

10

蜀汉五虎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人,当然五虎将出现于《三国演义》,正史上有四将军,赵云不在其列。以问题而论,所以只言《三国演义》的内容。

关羽在《三国演义》武艺绝伦,同时忠义过人,以他自身的条件而言,他确实有傲慢的资本,其和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故深受刘备的信任和倚重。

后来刘备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将。他们能成为五虎将,自然武艺高强。但关羽知道五人的名子后,却有不同的看法。

张飞自不用说,关羽是认可。赵云虽追随刘备的时间没有关羽早,但也算是追随于刘备于危难之时,同时又对刘备忠心耿耿,赵云能位列五虎将,他还是认可赵云的。马超出身公侯,身份高贵,关羽和他并列位,亦不会贬低他的身份。

但关羽认为黄忠只是年老匹夫,他觉得与此人同列,掉他身份,所以他是不认可黄忠的。当然在劝说之下,关羽还是勉强认可了。

关羽认为黄忠不配成为五虎将,那他心中的人选是谁呢?

能成为五虎将,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武艺一定要超群。在当时蜀汉阵营中,除关张赵马黄之外,首席大将当魏延。所以五虎将若换一人,魏延的几率很大。

但魏延身份、资历、地位不够。论资历难以和张飞、相比。论地位难以和马超相比。而关羽又是一个骄傲的人,同时又注重身份相比。

所以关羽也不会认可魏延成为五虎将的。

其实,当时的蜀汉阵营,在关羽心中,能让他另要相看的武将并不多。除了张飞、赵云、马超还真说不出还有谁。在关羽的世界里,根本不需要五虎将,其实四虎将就足够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