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扬州瘦马其实就是小妓女。

清代,扬州有很多盐商居住,这些盐商都是巨富,财富极多。

而有钱人喜欢享受生活,无非是美食和美女。

有意思的是,扬州很多盐商在生活上却比较节俭,能省就省。

就美女方面,他们想要纳妾选择顶级美女,要求是处女,又懂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另外还要房中之术很好以伺候男主子。

然而,符合这样要求的女孩基本都是大家闺秀,是绝对不可能愿意做妾的。

而小家碧玉如果有这种水平和容貌,也完全可以嫁到普通富裕人家做妻。

就算有人愿意嫁,盐商恐怕也要出一笔巨款才行。

即便只是漂亮但并没有任何猜疑的女孩做妾,往往也要花费近千两银子。

盐商要求的那种女孩,怕是花费5000上万两银子,也没地方买去。

于是,盐商们借鉴童养媳,就想出一个好办法。

他们委托妓院购买一些年幼的女童,一般都是10岁以下,甚至更小。

女童要求天生丽质,是美人模子才可以。

这些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儿,本来就是家里的负担,往往以极低的价格,十几两银子甚至几两银子就卖掉。

这些女童被卖到继续以后,妓女会花费数年时间给她培训,要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精通。这可不是出于业余爱好学习,而是有严格的监督甚至打骂,强迫女童们必须尽快学会。

随着女童们渐渐长大,根据相貌和才艺分为很多等级。

其中顶级的女童不但要美貌惊人,还要“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无所不会。

盐商会选中这样的女童,作为自己未来的妾。妓女一般等到女童第一次来月经以后,就将她送到盐商家,一般还会有个娶妾的仪式。

当时盐商的审美观是以瘦为美,所以这些女孩平时可以被减少饮食,让她们保持苗条的身材这就是瘦马了。

妓女卖出这样一个女孩,往往可以净赚至少上千两银子。

要知道,当时普通人辛苦干一年,也赚不到几两银子,这种卖瘦马简直就是暴利,只是缺德罢了。



自然,瘦马通常没好下场。

那些相貌较差,才艺较差的瘦马,没有被盐商选中,就会被卖到普通妓院,开始正式的卖淫。

即便进入盐商家的瘦马,对不起,也就是一个稍微高等的女仆罢了,会成为商人的泄欲工具和生育工具,在家里也谈不上有什么地位。

大家想想,在盐商这种家庭,一个妓女出生的妾又有谁把她放在眼里呢?

最佳贡献者
2

“扬州瘦马”,与马全无干系。“瘦马”的风行自明朝开始,但在清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不过说起来,瘦马一名也算是自清朝时期开始风靡的,因着清朝人极度喜瘦。女子需得瘦骨嶙峋,显得娇小柔弱,才能满足那些男性的喜好。

而“扬州瘦马”,就是这些人喜好的极度表现方式。瘦马之前加上扬州二字,自然是与扬州这个地方脱不开关系。扬州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一直都是两淮盐商的聚集地,而说到盐商,就与两个字脱不开关系——有钱。

盐是民生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需要吃盐,盐商是真正的一本万利。所以他们在当年可是真正的富甲一方,其富裕的程度足以与皇家媲美。而在这个盐商的聚集地,他们的富足更是的养活了一大批以他们为主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

瘦马即使瘦弱之马,但将其放在女性身上,便是一种侮辱性的的词汇。瘦马原多为贫家女,家中过不下去了将女儿卖给人牙子。人牙子初买贫家女不过仅拿十几贯钱,将其带回去当做“女儿”一般“养”起来。在赵翼的《陔馀丛考·养瘦马》中我们可以看到:

“扬州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

这里的“养”即是调教的意思,人牙子会专门请人调教这些贫家女。教导他们礼仪,调理他们的肌肤,买上最美的华服。同时这些女孩也会被教授上琴棋书画,理财家务,针线女工甚至是房中秘术等等。

看起来似乎是由贫家女一跃成了富家小姐,穿上了华服,还有人伺候。但瘦马因何冠上“瘦”这个字,就是因为她们的身段必须瘦。一餐不得吃上两口,终日腹中空空。而等这些姑娘们经过几年的训练,长成到十四五岁之后,便成了人牙子手中的商品。

这时,她们便就要如牲口一般被人牙子牵出去摆弄。而盐商买瘦马,一则为自用,他们出门做生意身边自是不会带上家眷。到了扬州他们便需要一女子帮助他们打理家务,亦或者是待客。经过牙婆子精细调教的“瘦马”自是最好的选择。

二则是送人,清朝时期官不离商,商不离官,官商相互。这“瘦马”便是盐商们贿赂官员的最好礼物。曹雪芹在公元1765年撰写《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的香菱,就是一“瘦马”出身,最后的下场不过是被大妇毒死,患上“血竭之症”亡故了。

再有,瘦马有一般经过精细教导之后基本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秦淮八艳”之所以轰动天下文坛,不过就是因为他们的琴棋书画甚至盖过了一帮文人。这些人或许因着有钱可以对钱财熟视无睹,但对才高八斗的美人却无法无视。

他们似乎格外钟情与将才高八斗之人囚禁于自家的后院之中,仿佛自己这样也带上了一丝丝才气。于是不惜斥巨资为其赎身,譬如冒辟疆娶了董小宛,譬如钱谦益爱上了柳如是。而这一切,都是人牙子们钱财最好的来源。

而他们选瘦马,最开始可不是看才气。也是有着自己严格的要求的,其中以“三寸金莲”最为严格。为此还特地制定出来“瘦、尖、小、弯、香、弯、正、软”等七条标准,若是符合,则为上品“瘦马”。

这之间的种种,莫不都是将女子当做了货物一般的品评。而在这里,女子确实也为货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过是为了满足那些官商们极度扭曲的爱好而已。而成为“瘦马”,最好的下场就是被挑选上,成为富商的小妾,亦或者是富商的礼物。

这样子他们还能过上几年好日子,至少在富商还宠爱他们的时候。若是失宠,便如香菱一般。但并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够被挑选上,一些一直都没被买走的瘦马下场便极为凄惨,人牙子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她们会将这些过了年纪的瘦马送入烟花柳巷之中,真正的成为一青楼女子。秦淮河畔的歌妓们,大都便是“瘦马”出生。每日涂脂抹粉,如幽魂一般的游离于茶楼酒肆之上。没有一个人样,最后的下场,莫不是幽魂一缕罢了。

3

扬州瘦马指的是古代有钱人的一种癖好,心理变态扭曲,“瘦马”不是瘦弱的马匹,而是用“瘦马”来形容那些被随意摧残蹂躏的女子,为什么用瘦马来形容呢?是因为这些女人都是贫困家庭,从小面黄肌瘦被人买来,培养才艺等到成年后再高价卖出,就像商人之间买卖“瘦马”一样。因为这个行业兴起在扬州,所以俗称“扬州瘦马”

扬州在古代是盐商的聚居地,盐商富甲一方,生活奢侈,他们的富足由此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养“瘦马”就是其中之一。


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最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先出资把贫困家庭中面容较好的女孩买回来,教她歌舞,琴棋书画长大成人卖给妓院或者有钱的富人做妾,以此从中牟利。

“瘦马”可以任意的买卖,就如同货物一样被挑选,根据女孩的姿色才艺分成三六九等,用最少的成本来赚取更多的钱。这些女子从生下来命运就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没有任何地位可言,大多命运的比较悲惨,养“瘦马”是明清时期为迎合富人畸形审美的一种社会现象。







4

扬州瘦马其实就是按照名媛要求养大的妓女。

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意思是长生不老富贵享受,一样不少。

扬州除了别具一格的江左风情外,更是一个令人乐不思蜀的地方。古扬州因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并且以扬州作为江都,再加上因为离海州、盐城等淮盐产地较近,加上水运便利,成为淮盐集散地以及盐商聚集地,到明清时期更是成为盐业中心。所以富商巨贾云集,经济上的繁华,生活自然也奢侈讲究。

所以历史上的扬州就是一个名满天下脂粉地,销金窟。淮扬路上,瓜州渡口,南来北往之人, 大都是寻花问柳客。他们华服锦饰,腰缠万贯,前来扬州寻找另类的繁荣。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诗:“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描写的就是这种莺歌燕舞,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

这些有钱人见惯风月,普通妓女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扬州瘦马应运而生。所谓瘦马,其实跟母老虎一样,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性称呼,粗鲁暴躁的女子被称为母老虎,而纤细瘦弱绝对供主子驱使的人女人就被称为瘦马。

都是出于家贫,把子女卖进娼家,扬州瘦马与和其他地方妓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扬州瘦马是从小i人买来进行培养,人贩子从七八岁的贫家小姑娘中挑选模样气质性格出众的,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分类培养到十三岁,高价出售,换取暴利,到了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

扬州瘦马有哪些要求呢?长得漂亮自然是不用说了,一是瘦,除了唐代,古人都是以瘦为美,就是唐代也是讲究体态匀称而不是痴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富商们以瘦为美,扬州瘦马们全是生生饿出来的纤细玲珑。

不光是瘦,身体的各方面都要符合主流审美观,非常严苛,比如要缠小脚,举止投足,一颦一笑,都必须严格符合豪商巨富们的审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轻,不可发出响声。譬如眼神,要学会含情脉脉地看,还要会各种床上技巧。甚至要求行走在烈日下,依然清凉无汗,晚上枕席间身有体香(估计是从小用脂粉腌出来)

二是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贵妇淫荡,妓女端庄,身份的巨大反差,才会激起富人的兴趣,一等资质的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资质的女孩,也能识些字、弹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孩则习些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

红楼梦里,甄英莲被拐子拐去,帮她读书识字,就是养瘦马,为了卖个好价钱,果然乡宦之子冯渊本来素喜“男风”,见了香菱竟然恢复了正常性取向,而薛蟠竟然打死了冯渊抢走了香菱。

袭人长得也非常美,原来家道还不错,不知怎的中落,穷得没饭吃,只有她还值“几两银子”,没得看着老子娘饿死的道理,于是被卖入贾府,而贾赦买了个小妾,竟然花了八百两银子,其实也是扬州瘦马。

三受过不同的思想教育,绝对的顺从和服从。养瘦马,要教瘦马们教以琴棋歌咏、书画、刺绣、女工,是让她们从技术上成为未来主人的得力助手;让她们节食欲是让瘦马从体魄上成为未来主人的理想玩物。更要严闺门,习礼法,且教以自安卑贱,不仅对男主人绝对服从,还会学会看女主人眼色,曲事主母,让女孩子从精神上成为未来主人的自觉奴隶;绝不会恃娇争宠,耍手腕让后宅不宁,其目的就是让富人们花大钱娶作小妾毫无后顾之忧。

秦淮八艳中的柳如是与陈圆圆,她们便是典型的“瘦马”,柳如是嫁给了钱谦益、陈圆圆嫁给了吴三桂。而地位最高的瘦马大约是崇桢皇帝的田贵妃。田贵妃的母亲吴氏是当时扬州名妓,女儿从小就学习各种琴棋书画,闺门礼法,刺绣女工,甚至是如何探知男子的心思,就是当做瘦马来培养。田贵妃不负所望最终嫁给了崇祯皇帝,在明朝的历史上,一个出身如此卑微,并且没有子女的女人,能够如此之快地成为贵妃,只有田氏一个人。田贵妃因为举止优雅,多才多艺,能文能武,所以深受崇祯皇帝的宠爱。后来在崇祯15年7月15日,田贵妃因病逝世,崇祯皇帝非常的悲痛,最后以皇贵妃的资格将她入葬天寿山,与崇祯皇帝和周皇后合葬。

这样运气的瘦马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瘦马的最好结局是嫁入富商家中当小妾,因为出身太低,并没有人敬重,半婢半妾的过完后半生,更为不幸的是,一些色艺较差或者人老珠黄,只能流落到妓院,过着更悲惨的日子。

5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电影《投名状》中,由徐静蕾饰演的女主莲生,她七岁被卖到扬州当雏妓,自小被教授琴棋书画,长大后便被卖给了大户人家做小妾,后被赵二虎救出,就此跟随了二哥。电影中的“莲生”,便是典型的“扬州瘦马”。

△《投名状》中的莲生便是典型“扬州瘦马”

瘦马本意是指瘦小病弱之马,然而当其前面带上“扬州”二字,这个词语的意思可就再与“马”没了一丝关系,而是特指明朝以来扬州地区的一项畸形产业,即低价买来幼女,养成后再高价卖出。由于这与商人低价买来瘦马,养肥后再高价卖出的经营方式一般无二,又因买来的贫女大多瘦弱,故人们将这类女子称为“瘦马”。

“养瘦马”风俗起于扬州富商的畸形爱好

自唐宋以来,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北方经济地位迅速下降,两淮、长江流域地位上升,而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中,又以扬州、益州(成都)最为繁华,其中扬州繁荣仍在成都之上,因而有“扬一益二”之说,又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

到了明朝,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运河便成为了南北经济往来的重中之重,于是坐落于运河毕竟之处的扬州,便更加繁华了起来,进而成为了富商的聚集地。而到了清朝,朝廷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销经营特权的盐商,凭借特权迅速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清代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而在这些盐商之中,又以扬州盐商最为闻名。

盐业乃是古代的绝对暴利行业,正因如此一直以来都是由朝廷实行“专卖”,如此可以想象这些盐商的富裕程度,传言其生活奢靡程度足以与皇家媲美。衣食无忧之下,这些富商们便又想到了各种玩乐之法,进而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因其喜爱柔弱瘦小之美女,于是便诞生了专门为这些富商服务的“养瘦马”行当。

《客窗闲话》中有载,“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买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延师教之,凡书画琴棋、萧管笛弦之类,无一不能。及瓜,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养瘦马’。遇有贫家好女子,则百计诱之”,形容的便是这个行当。

这些人先从贫寒人家买来年幼且丽质天生的瘦弱女孩,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甚至连举止投足、一颦一笑都要经过严格训练,为的就是符合富人们的审美观,从而卖一个好价钱。初买时不过十几贯钱,而待卖出时最高可达千余两,如此巨大的利润,自然让从业者如云。

由于扬州乃富商云集之地,导致此地“养瘦马”者多达数百人,繁华的扬州城,“瘦马”在经过一番苛刻的调教后,再被卖到全国各地。因“养瘦马”之风以扬州最为出名,故而有了“扬州瘦马”之称。

在清代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一书中,也有对“瘦马”的描述,并称当时将女子分为三等:一等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女子则会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子则只会教给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

而如果想要卖个好价钱,“瘦马”不仅要求才华出众,富商们对其体态同样极为重视,据载,买主们在挑选之时,标准是“柔发如乌云者为上;风摆杨柳走猫步,身腰婀娜、屁股肥大者为上;转身出脸,脸若鲜花为上;裸露手臂,肤如凝脂为上;瘦马媚眼流转,秋波漾者为上;瘦马启唇,声如出谷黄莺者为上;瘦马出脚,三寸金莲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者为上”。

当然,这些出身穷苦人家的女孩,在经过魔鬼式的训练期后,如果能成功的嫁入富贵人家,即使地位低下,但至少也算是衣食无忧,倒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然而,即使经过严格的培训,也并非所有的女子都能嫁入豪门,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马”则最终被买入了秦楼楚馆,在天下文明的秦淮河畔,其中“扬邦”歌女便多是“瘦马”出身。

6

“扬州瘦马”,就是一桩生意。

“瘦马”不是马,而是人,是指那些被人买来养大后要出售的“才貌出众、身材苗条”的少女。

买卖“扬州瘦马”,就是一个贩卖人口的罪恶勾当。




“扬州瘦马”出现的背景和“瘦马”的培养

1、背景。

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扬州瘦马”的出现也是有背景原因的。

明清时期,扬州出了不少富人,盐商较多。人钱多了,就有了乱七八糟的追求了,比如,让结发妻子闲置,娶上数个小妾,或者在外金屋藏娇,又或者办上高端青楼的“VIP”。

钱多了,对于小妾、婢女,以及交往亲密的女子多了要求,首先,得有貌有身材;其次,最好是有种种才艺,可以解闷;第三,会服侍老爷们。

为了照应这些富人的特殊需求,就出现了“扬州瘦马”这个行当,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人口贩子,买一些女孩,经过一定阶段的培养,稍大一些,卖出去赚钱。价高者,可卖上千两白银,价低了,也能卖个五百八百两的。

明末清初丁耀亢《续金瓶梅》记载道:一位一等“瘦马”能卖得一千五百两以上的银子。笙歌燕舞,脂浓粉溢;夜色深处,多少“瘦马”,无人记得。

有了需求,就有了提供服务的人,这是人性的贪婪所致。

2、瘦马的选择和培养。



瘦马商人(牙婆)在选择女孩时,大多选5岁到10岁间的,太小了,眉眼还看不出俊丑,太大了,孩子懂得多了,人也大了,培养费劲。

除了容貌轮廓外,“是否缠脚了”也是一个重要选项。如果孩子还小,就五岁左右,哪怕没缠脚,买回去缠脚也来得及。如果孩子大了,已经八岁十岁了,还没有缠脚,可能就不会买了,毕竟,孩子大了,脚不好缠。一个三寸金莲,是很受变态的男权主义者喜欢的。

在女孩选择好之后,带回去开始各种培养,最早期就是进行文字的教导,待认字多了后,教诗词歌赋,教琴棋书画。

如果相貌突出,而且在文学诗词、琴棋书画方面的天赋较高,这是会被大力培养的,因为将来能卖高价;有些相貌还可以,但读不进去书,也钻研不了“艺术”,那就多教一些女红、厨艺等等,这类女子注定了价格低了一等。

当女子年岁渐渐大后,懂了人事,牙婆会安排人教一些男女之间的事,开始教女子如何吸引异性,如何用眼神、用动作、用微笑等来发挥女人的魅力。

对于瘦马的培养,牙婆们尽心尽力,只是目的太丑陋。

“扬州瘦马”的命运



“瘦马”在养到一定程度后,售卖的流程就开始了,小则十二三岁就出手,最大十六七岁往外卖,十八岁之后往外卖的基本很少见,这是有两方面决定的,一是,年纪小了出手,成本低,太大了费钱;二是客户们并不喜欢年纪太大的,十五六岁是瘦马售卖的最佳年龄段。

张岱《陶庵梦忆》写道:“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

.这就是一个瘦马买卖的过程,让瘦马前后左右,180度无死角展示,客人满意了,就买走,不满意,就等下一个顾客。

瘦马的命运,无非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就是被富商买走,做大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做个外室,不和其她几房来往,不受气,安安稳稳过日子。当然,这种情况最好是大房不知道,否则祸患无穷。

如果能被富商娶进自家院子,做了个小妾,也算可以。但是一定要处理好和其她姐姐们的关系,否则,一不小心会被收拾,甚至丢命。

还有,就是做富商生意上的助理,不做妾,不被娶,只做地下情人,富商出门陪同,在富商的生意中给予各种帮助。

第二种,没被富商买走,但卖给了高端青楼,这个价格可能要比富商开的低,毕竟,青楼里的老鸨也是精明至极,价高则不买。

能进高端青楼,意味着能力相当出色,如果能混个头牌,交际面广了,也许能碰个合适的人给赎出去,就像袁世凯的二老婆沈玉兰就是出自青楼,老袁对其还挺好。

但是,进了青楼的,大多都是命苦之人,晚景大多颓唐不已。

第三种,整体条件一般,既没有才华,也没有出众的相貌(长变形了),这种只能降价卖给中低端青楼或者一般殷实的家庭。这种价格低了好多,女子的命运多舛,大多也没有好的结果。

有人说了,很多穷人娶不上老婆,便宜卖给穷人不行吗?

不行啊,大多穷人自己都养不活,用什么买媳妇?况且,便宜卖给穷人,牙婆不是赔多了吗?

“扬州瘦马”现象的根源



说一千道一万,在那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穷人的命不值钱。

穷富的两极分化,才是“扬州瘦马”的根源,大家想一想,但凡家里能吃得上、穿得上,谁愿意卖儿卖女呢?

另外,封建社会制度也有着极大的缺陷,它是用来保护富人和统治阶级的,在那个时代,对于人贩子并没有严厉的惩罚,仿佛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没什么不妥的,但是,人毕竟不是商品,那些女孩是无辜的,不能用来买卖。

在卖出去的一刹那,女孩们一定是恨死了父母,自己最亲爱的父母,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扬州瘦马”现象,并不是个例,在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岁月里,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或者是中国的民国时代,人口买卖的事例并不少见,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富人在挥霍,看着穷人跳火坑,那是畸形的社会状态,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悲哀!

生而为人,应该平等,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被尊重。

人不是商品,更不应该成为商品!

7

自古就有“杭州船娘,大同婆姨,泰山姑子,扬州瘦马”之说。

扬州瘦马,当然不是马,而是一种从小养大的高级“货物”。

此“货”非货,乃是人也,是相当漂亮的女人,是达官贵人们的玩物。

扬州自古富庶,多纸醉金迷,多书香才气,自然也少不了胭花柳巷和风流韵事。

自唐代起甚至更早的魏晋,扬州就是有名的销金窟,亦是有名的烟花之地。

用今天的话来说,娱乐产业旺盛,服务业一片大好。

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看待扬州美人,就如同今天的人想象女明星一样。

许多有钱人、官员、才子,一边流连于扬州美景风物,一边以一品芳颜为荣,留下了无数传奇。

扬州古代服务业的花魁们,琴棋书画行行靠谱,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这边厢西楼弄萧,那边厢兰舟行船,把大爷们伺候得嗷嗷叫。

大爷们舍不得了,自然也就会一掷千金,但求一夜欢娱。

那句诗怎么念来着?

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更有甚者,依依不舍,干脆为这些添香红袖们赎身,拉到家里做妾,免得执手相看泪眼,两边又凝又噎的烦。

连苏东坡都不免俗,为了扬州的美女,闹得满城风雨。

其他什么杜牧、元稹、白居易,柳永、秦观、欧阳修,一个也别跑。

不然啥叫——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啊!

不过,咱的重点不在扬州的服务业上,而是服务业背后的伴生产业——瘦马。

有需求就有市场,套路多了,相关的产业也就应运而生。

江淮多盐商巨富,他们当然也是巨大的消费群体。

但这些古代富豪们没有达官贵人的权势地位,自然也没法随便去勾搭清倌人们。

找那些大家花魁吧,又舍不得泼水一样的使银子。

一不小心,还会招惹她们背后的官僚权贵,平白惹出些难堪。

那些小秦淮边的“网红”们,等终于沦落到商人们手中时,已经是玉臂千人枕,朱唇万人尝了。

或者就像《琵琶行》里那个琵琶女一样,已经容颜渐老,门前冷落鞍马稀,才会“老大嫁作商人妇”。

旧社会的商人属于“贱业”,哪怕再有钱,也不能像现代这样无底线的充大爷,封建社会对他们有严格的约束。

但商人也不想吃剩下的呀,又不是没钱,凭啥当接盘侠?

因此,有些盐商开始“姑娘的自我培养”,像日本《源氏物语》里那样,弄来未成年的小女孩,从小培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些女子既可以装点门面,又能满足阴暗的恶趣味,更能当礼物送出去,甚至还很“安全”。

当然安全了,绝对没有传染病的风险,绝对是处女,绝对的忠心可控。

其实这种习俗在中国古代并不鲜见,比如东汉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献给董卓,挑拨董、吕二人不合,致成连环计,让吕布杀死了董卓。

这个“义女”其实只是个冒充的名分,貂蝉不过是王允府中豢养的女伎罢了,就是用作这种政治投机的。

古代女人地位低下,身份低下的女人更是低下,在封建社会中,她们就是活的货物。

连被捧为情圣的苏东坡,还不是轻易就能将小妾送人,或者干脆拿来与换马,逼得人撞死树上。

在穷人的命不叫命的时代,但凡大权大富之人都可以左右穷人的命运。

当富豪们养小女孩成风后,有一些人便开始瞄准了这个市场。

他们通过人牙子从各种途径买来小女孩,进行严格的调教和淘汰,然后抬高身价,卖给富豪或青楼。

据说这种培育方法可上溯到宋朝,当时已有成熟的“养妾”传统,一些人家从小将女儿富养,培训端庄礼仪,教育技艺文化,然后像租借一样委身大户,赚取银钱。

扬州瘦马比养妾还要黑暗,大部分小女孩都来源不明,过的日子也未见能有多好。

就如“瘦马”这个名字所折射的含义,她们都被当做可投资的货物,本质上与那些买卖的牲畜没什么两样。

猪崽养肥了杀肉,马驹养大了卖钱,“瘦马”自然也是一样,养大了往需求市场供货嘛。

正因为她们属于投资的“货物”,所以比起“养妾”的生活是大大不如的,很多“瘦马”其实得不到所谓精致的养护,她们纯粹就是被人“进货”,增值后再“出货”。

很多瘦马会在培育过程中被淘汰下来,比如姿色长差的,艺能不行的,不够伶俐的,服从性不好的,都会被择出来,只有那些最好的,才会成就最昂贵的瘦马。

这套路与今天养狗协会培育良种狗没什么区别,是对人权赤裸裸的践踏,也是封建社会吃人的一面。

达到出货年龄的瘦马,就会被卖给富户,成为他们手中玩弄的工具,开始另一段残酷的人生。

为了满足古代那些畸形变态的审美观,很多瘦马出货时也就十三四岁,到十七八岁就算“老”了。

瘦马美丽温婉,麻木而服从,专为取悦男人存在,因此逐渐成长为古代扬州的一张名片,被人津津乐道,继而又扩大了这个产业。

有一些考证认为,清代扬州的瘦马业已经变得出奇的庞大,通过水上盐路进行的贩奴贸易空前兴胜。

每年都有年幼的女孩被送进扬州,沦为被培养的“瘦马”。

盐船一船船出去,回航时便拉着人口和货物回来。然后人牙子便按照“摸骨”“观面”的经验来判断女孩们的价值,如猜石头赌玉一样完成交易。

然后,她们又会被转到“养马户”手中,开始经年的培训和豢养。

有些年代,女孩的价格是极为低廉的,这也促成了瘦马业的形成。

与妓院培养清倌人、花魁等不同,“瘦马”面对的消费群体很简单,他们不追求什么精神文化享受,无需什么红袖添香,更多的是寻求肉体上的满足。所以,“瘦马”们更容易受到身体上的强化调教。

比如三寸金莲,严格达到多少尺寸是瘦马的基本标准。还有腰的纤细程度、身高个头的大小、胸的大小,都是必须达到的标准,有时候“养马户”还会用摧残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据说还有某些极为变态的调教,会药哑瘦马的声带,让其变成哑巴,或者让其苦练“柔体”术法,身体可以像杂技演员一样扭曲,炼成所谓“满床飞”绝技。

类似这样的黑幕过去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同坐缸”就是个类似的例子,让女人从小锻炼一种“坐缸秘法”,满足某些人的奇思瀛想。

总之,翻阅这些历史,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尽是吃人!

8

最近网络有个女孩,写了首半吊子诗表白心仪男生,有句话好像叫“愿做你的瘦马”,乐坏了好多人,不得不说,没文化真可怕。

可能在她的心目中,“扬州瘦马”是上图这种文艺范儿吧。

如果这个女生知道了什么是“瘦马”,估计也会为自己的言语害羞吧。

“扬州瘦马”的背后,其实暗藏着一条灰色的皮肉生意链。

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扬州都是出美女的地方,而且这里的美女的特点是苗条婀娜,瓜子脸,非常符合明清时代和现代的审美。

扬州又是两淮商人的聚集地,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赚了大钱的富商们不愁吃穿,便需要追求性方面的极大满足。


有需求就会有产业,于是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了一中产业,便是对扬州的美女进行专业培训,供这些富商们选择,带回家做小妾,因为她们大多婀娜消瘦,因此被大众称作“扬州瘦马”。

“瘦马”,从字面意思上讲,便有羸弱可欺之意,用来形容人,便极尽侮辱,暗指这些女孩被富商带回家便可以任意蹂躏摧残,在凌辱中满足主人的快感。

很多扬州穷人家的小女孩,很早便被父母卖给牙婆,经过几年的训练,十四五岁便被牙婆带出去供富商们选择。

在选择“瘦马”的时候,如果富人看上了女孩,便用金钗或者玉簪插到她的发髻上,如果看不上,便随便赏给牙婆(专门培训女孩的老太太)几个钱,整个过程和选择牲口无异。


富商买下心仪的瘦马,或自己收入房中做妾,或作为贿赂官员的“物品”。而那些被挑剩下的,岁数大了之后,牙婆也不会赔本,将她们卖到烟花柳巷,沦为做皮肉生意的女人。

9

说"杨州瘦马"仅是妓女,显然是不确切的。"杨州瘦马"是杨州富商出重金打造的一个"品牌",或者说一场大规模的选秀活动。只是同现代的选秀不同,这些参与选秀的女人并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

(图:杨州"瘦马"模拟图)

所谓的杨州富商,其实就是徽商。徽州人垄断杨州至江南一带的盐业、典当业和茶业(祁门茶),富可敌国。钱多了,就想着找乐子。这些徽商都"富而好儒",爱戏曲书画,也爱蓄养小妾。于是,一大批专事"瘦马"业的职业经济人就围绕徽商而兴起。

最初的"瘦马"职业经济人叫"阻侩"。所谓"阻侩",就是贩卖牲口的。但贩卖牲口利润低又辛苦。阻侩们了解到徽商的需求后,就从穷人家买来面容姣好的女童,重金打造,授之琴棋书画、女红女工,养到15至16岁时,又重金转卖给徽商做小妾。一些没选中的,就转卖给烟花里弄做妓女。

正因为"阻侩"是贩马出生,所以把这些女人叫"马子",因为瘦是徽商的需求,所以称"瘦马"。至今东南亚和台湾一带,民间仍称女朋友为"马子",这个称呼的最初来源就是杨州"瘦马"的经济人"阻侩"。

但"阻侩"毕竟管理女人不便,于是找来"牙婆"协理,后来,"牙婆"也加入了经营"瘦马"的暴利行业。

所以,具体情况就是这样:徽商出钱,阻侩和牙婆从穷人家买来女童,按徽商审美要求重金打造,谓之"瘦马",把这些"瘦马"养到15、16岁后,再高价转卖给徽商做妾。没选中的"瘦马"就卖给烟花巷做小妓女。

(图:杨州"瘦马")

所以,"瘦马"里并非人人做了妓女。如陈圆圆就是"瘦马"出身,她后来做了吴三桂的妾。《中国丑史》里说崇桢皇帝的宠妃田秀英(田贵妃)也是杨州"瘦马"出身,这大概是史上身份最尊贵的"瘦马"了。

"瘦马"业在明清时期极为繁盛,有数百名经济人专事此业。"瘦马"品牌在明清美色行业中亦处最顶尖位置。"瘦马"买卖的产生,与徽商的暴富是分不开的,也与明王朝对色情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瘦马"业产生的背景


明朝是整个封建王朝娼妓业的最高峰,这与明初皇帝对娼妓业的极力扶持有关。经过元末大乱,农民军和元军相互撕杀,女多男少,政府又财政紧张。朱元璋就在南京建15楼,从民间采集大量女子为官妓,以解决财政紧张问题。

同时,明朝特殊的户籍制,也是明朝娼妓业发达的关键原因。

明朝户籍制的基本原则是"职业世袭",军人列入"军籍",工人列入"匠籍",商人列入"商籍",农民列入"民籍"等等,比如明朝的"卫所制",军人当兵后,他的子子孙孙以后都是军人,不得从事其他职业。

(图:古代风月女子剧照)

那么妓女呢,她们就列入"乐籍",世世代代永持贱业,以卖笑为生。比如朱棣处理建文帝朝的罪臣,罪臣被杀死,女人和男性家属就编入"乐籍",发送到边疆,女的做军妓,男的卖唱或杂耍。

因为不得转籍,明代"乐籍"繁衍越来越多。色情业最昌盛的除了两京外,就是大同和杨州。大同是边疆,军人多;杨州是帝国最繁华的都会,富商多。

同时,杨州"瘦马"业的兴盛,又与徽商的崛起有关。而杨州是徽商最成功最集中的地方。

徽州这个地方,由于山多地狭,靠种田难养活自己,于是男人纷纷出外经商。因为徽州是大儒朱熹的故乡,所以徽州的商人和史上商人都不同,就是他们"商而好儒"。

徽州人好读书,也会读书,小小的徽州进士人数竟占到明朝进士总数的2%,占到清朝状元的17%。朝中有人做官,会做生意的徽州人又在朝中老乡的帮助下拿到了盐业的专营权,遂暴富,继而又垄断了江南一带的典当业和茶业。当时,祁门红茶是江南和两京卖得最好的。

徽商富到什么程度?乾隆帝就曾说,"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图:徽商故里)

有钱了徽商玩什么?除了建牌坊、建宗祠外,就是玩戏曲,玩书画,当然,也玩女人。

徽商玩戏曲,玩书画,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兴盛和民族性格的塑造居功至伟。我们知道八大徽班进京吧,八大徽班就是徽商的财富培养出来的。还有驰名天下的"杨州八怪",也是徽商滋养的。没有徽商的钱,郑板桥也不敢辞去县令专事书画买卖。当时徽商请名角说唱《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给的小费都是好几十万两的白银。

在这种氛围下,徽商迫切需要一些精通书画和戏曲的女孩在身边,或为妾或为组建家庭戏班。市场需求极旺。于是杨州"瘦马"业应运而生。

首先是那些专事畜牲买卖业的"阻侩",畜牲买卖很辛苦,仅能糊口。在畜性买卖中,他们了解到徽商的需求后,就到民间贫穷人家低价买些女孩,有姿色和一定才艺的,送到徽商府上卖为小妾。有一定资金积累后,这些"阻侩"决定采取"蓄养"的方法,在民间穷人家低价买入女童,请专人教之琴棋书画,女红女工。养到十几岁后,再把这些女孩带到徽商府上,让其挑选。被选中的就卖给徽商为妾。

因为这些女孩经过专门训养,以达到富商和士大夫的审美要求,包括三寸金莲的审美,所以,"阻侩"能获暴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瘦马"的职业经济人的行业,包括一些中年妇女,我们称之为"牙婆"。

(图:秦淮青楼)

有徽商雄厚资金推动,"杨州瘦马"这个"选秀"品牌很快名动天下,包括全国各地的官绅都专程到这个地方选妾。我们知道的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顾媚(顾横波)等人,都出自"杨州瘦马",这些人中可能有人就是以处女之身进入豪门为妾的,并不一定是妓女。但后人统称他们为"杨州名妓"或"江南名妓"。

由此可见,"杨州瘦马"并不一定都是妓女,那些被官绅富商选入豪门为妾的,就不是妓女。但豪门没有相中的"瘦马"则被卖入烟花,成为妓女,在明朝会被编入乐籍,晚年凄苦。

由于"杨州瘦马"品牌太过响亮,后来,人们一般把来自杨州的美女统称为"杨州瘦马"。所以,"杨州瘦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称呼。并非独指被卖给"阻侩"和牙婆的杨州少女。


二:"杨州瘦马"里的名角


"杨州瘦马"里,史上最有名的是崇桢帝的宠妃田秀英,吴三桂的妾陈圆圆,明末大儒钱谦益的妾柳如是,还有李香君、董小宛、顾眉生等等,她们的才情和故事,见诸明末清初读书人的各类著述和回忆录中。

  • 1,田秀英

田秀英是崇桢帝的宠妃,史称田贵妃,她为崇桢生了四个皇子,但这些皇子大多早夭。田氏也因此悲伤而逝。今天,杨州还有一小巷叫"田家巷",就是田贵妃的出生地。

(图:田秀英剧照)

田贵妃以"才情盖世"著称于世,她是个出色的琴师、刺绣烹饪专家和书画大家,史书载她的字"臻能品之境","凡书画巷轴,上每谕田妃题鉴之"。她的琵琶、抚琴、笛曲皆有极高造诣,崇桢赞其有"裂石穿云"的效果。

田秀英还是个宫殿改革家,她不仅对宫中仪制进行了改革,还对宫中园林、照明、宫女服饰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改造和设计。

田秀英是崇桢最宠爱的妃子。田秀英死后,崇桢悲痛欲绝,他特地把田贵妃和他母亲刘太后的画像一起放在长椿寺供奉。崇桢16年中元节,崇桢对田贵妃思念日炽,于是请人为田贵妃做法事。

《明史》称田氏"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田秀英是中国史上最有才情的后妃之一。

  • 2,陈圆圆

陈圆圆最初是崇桢周皇后让父亲周奎买来进贡给崇桢的,以向田秀英夺爱。但崇桢深爱田秀英,故把陈圆圆退回周府。周奎为讨好重臣吴三桂,就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做妾。得到陈圆圆的吴三桂极为欣喜,从此独宠陈圆圆。

陈圆圆原姓刑,后随养母姓陈,她本是流寓于秦淮的昆山歌妓,是"杨州瘦马"的代表人物。因色艺冠于一时,名闻京师。故被周皇后的父亲周奎选中。由于周皇后和田秀英争宠,所以周奎就把陈圆圆买来,送给崇桢皇帝。崇桢退回后,周奎又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

(图:陈圆圆剧照)

后李自成打进北京,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所掠。吴三桂本来想投降李自成,听闻陈圆圆的遭遇后,勃然大怒。于是联手清兵,大败李自成。

所以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陈圆圆也算一个改变历史的人。

吴三桂重得陈圆圆后,带其入云南。后失宠,到五华山削发为尼。1681年,闻吴三桂死,陈圆圆亦于寺外莲花池自尽。

  • 3,柳如是

柳如是的名气极大,尤其是她的诗歌。当时江南名士以交往柳如是为荣。南明复社的领袖陈子龙、张缚等,都是柳如是的好友。他们情投意和,都曾向柳知是求婚,但被柳如是拒绝了。

后来,柳如是选择了明末大儒钱谦益。钱谦益对其极为宠爱,特地为她修建了壮观的"绛云楼"和"红豆馆"。

柳如是不仅诗词传诵一时,她也是个高傲且有气节的女子。南明亡国时,曾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殉国,并奋身欲投江,被钱氏拉住。

(图:柳如是剧照)

郁达夫和陈寅恪都对柳如是的才情极为赞赏。大学者陈寅恪说,读柳如是的诗有"瞠自结舌"之感。清人认为柳如是"艳过六朝,情深班蔡"。除了诗歌,柳如是在言律歌舞和书法上亦有极高的造诣。

柳如是后因同钱氏族人争家产自尽。有《戊寅草》、《尺续》、《柳如是诗》传世。

4,董小宛

董小宛是秦淮八艳之一,是"杨州瘦马"中的一流人物。姿色才情冠绝一时,引起富商巨贾、名公卿绅的争夺,各种勾心斗争成为当时佳话。但当时董小宛却看中了复社才子冒辟疆。

冒辟疆即冒襄,是当时著名的四大才子(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之一。

董小宛的字画名动一时,时人评价很高。经常代替冒辟疆给亲友写扇面。至今,无锡博物馆仍藏有董小宛画作《彩蝶图》,上有其题词和印章以及后人给她高度评价的题诗。相传,《彩蝶图》是董小宛15岁时所作。

(图:董小宛剧照)

董小宛还是个著名的美食家,相传"虎皮肉"就是她发明的。她制作的酥糖,时称"董糖",流行至今。

董小宛和昌辟疆一起生活九年,夫妻相敬如宾。她于顺治八年(1651)在战乱中病死,葬于如皋影梅庵。她的经历被拍成无数的电影和电视剧。


结语


杨州"瘦马"是明清风月业中最亮的品牌,因注入了徽商好儒的品味,又格外富于风韵。"杨州"瘦马"业的兴起,也使"林黛玉"般病态美在明清士绅审美中成为主流。

穷人家买来的孩子本来就瘦,不瘦的又经刻意挨饿,以符合富商和官绅要求。故曰"瘦马"。

由于被富商官绅买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又被转卖给秦淮河畔的风月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淮八艳",指的一般是杨州"瘦马"。

明末学者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把柳如是、顾横波、陈圆圆、卞玉京、马湘兰、陈圆圆、董小宛、李香君统称为"秦淮八艳",她们都是杨州"瘦马"的代表人物。也有人把黄艳秋、杜十娘、龚之路、郑妥娘等人列入"秦淮八艳",所以"秦淮八艳"的名单是变动的。只能说当时的杨州"瘦马"业,在整个明清风月业中处于的独尊地位。

(图:秦淮八艳图)

杨州"瘦马"业的产生绝对不是光彩的事,她反映的是封建时代女子在官商双重压榨下的悲哀。

但另一方面,"瘦马"业的壮大又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影响深远。由于封建教条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早先大户家庭并不允许女子识字。比如鲁迅原配朱安就是个大户人家的文盲。

杨州"瘦马"却是鼓励女子精通琴棋书画的,这颠覆了民间风俗,无形中促进了士绅阶层品质的提升,并带动了整个江南民间文化品质的提升。

清末江南出才女,这不能说不与杨州"瘦马"业的推动有关。这确实是颇具讽刺意味的。

10

一个瘦马能卖1500两以上,是普通丫头的百倍,扬州瘦马是什么?

据说,在娱乐圈有这么个传闻,谓之神仙姐姐与大胡子导演关系匪浅,大胡子一手将其捧红,并曾称神仙姐姐为“扬州瘦马”。

不知道的人一听,还以为这是什么誉美之词,可是一搜索,估计都要傻眼。

扬州瘦马是什么东西?

扬州瘦马不是马,而是女孩。在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一种“养瘦马”的行当,就是专门到各地买来年幼的小女孩,这些小女孩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女儿,父母养不起了正好卖掉挣几个吃饭钱,也有的是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这种价格会更低。

无论怎么来的,一旦进了“瘦马”集中训练营,等待她们的便是各种魔鬼培训。

据明人王士性所撰的《广志绎》所载,这些被买来的姑娘会被教育“闺门、礼法”,“且教以自安卑贱,曲事主母”,此外还有“琴棋歌咏”、“书画”、“刺绣女红”等等。

当然,并非所有瘦马都能做到如此全能,所以“养瘦马”者会根据每个小女孩的情况针对性培训,譬如女孩资质非凡的,会被当做优等瘦马培养,教其琴棋书画、吹箫抹牌、形体训练和化妆技巧等等,百般淫巧;

次一些的教她认些字、弹唱点小曲,最主要是专攻财会,教她记账理财,这种瘦马的前景是成为商人秘书;

而那些资质平庸,视读书认字为登天难事的,就教她女红针线、烹饪做食,俗话说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嘛。

值得一说的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瘦马,都有两个相似之处,那就是瘦,为了瘦,她们往往都要忍受饿肚子的痛苦;另外就是有一双小脚。这当然都是被迫的。

那么,这些瘦马养着做什么?

成为富商二奶预备人员。

明清时期,扬州不仅是盐务漕运所在,还是淮左重镇,那繁华景象,堪谓全国之最。

那时的扬州,不仅聚集文人墨客,还有王公贵族,更有无数盐商巨贾。这盐商一下子富得流油,该建的园林也建了,钱仍旧多得没处使,就想各种法子折腾,譬如玩戏曲、玩书画,譬如那“扬州八怪”就是盐商养起来的,再有就是玩女人。

在看惯了丰满成熟女人而产生审美疲劳后,盐商们的审美发生了极端变化,转而对那些幼小、瘦弱的小女孩产生了兴趣。

有需求就有供应,“养瘦马”一职就应运而生了。

瘦马交易过程

关于“扬州瘦马”的描述,要数明人张岱最为详细经典了。

张岱其人,如果放在今天那就是妥妥的网红大v,各种吃喝玩乐妙招攻略驾轻就熟、手到擒来。

他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吃喝上,就连时尚界也有所涉猎,譬如《扬州瘦马》,就包含他对当时选美少女的审美见解。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富商买的瘦马过程。

在扬州的梨园酒肆之中,时常能看到那些肥头大耳的富商,如果哪位富商稍微透露有纳妾的意思,马上会围过来一群“媒婆”,跟富商各种推销,甚至还跟到家里,就像狗皮膏药,怎么撵也撵不走。

在游说成功后,次日天微微亮,媒婆就等不及要带富商去看姑娘了,这时可不仅是富商跟着这个媒婆,还有一群其他媒婆跟在后边,等着这家看不成,再另外张罗看人呢。

富商到了姑娘家后,便是唤出姑娘来施礼见客,此后便是指挥一系列动作,目的是让富商看她的五官、身形、手臂、脚的大小,肤色、声音等等。

很显然,并不是每个姑娘都会被一眼看中,所以富商到一家,一般都要看五六个姑娘,如果这家没有看中的,打赏媒婆姑娘几百文钱,再去下一家,总有看中的。一般来说,许多富商要看上几十个姑娘才会找到个有感觉的。

如果富商看中哪个姑娘,那就在其头上插上簪子,叫做“插带”。

“插带”后,该姑娘家拿出礼单了,上面会明确写到带有姑娘需要准备的礼物,什么彩缎啊、金花啊、财礼啊,客人同意后大笔一批,那就成交了,当然也有讨价还价的。

这么一个瘦马值多少钱呢?据《续金瓶梅》里所写,一位一等的瘦马,能卖1500两银子以上,而一般丫头,身价不过16两。这天壤之别,可见“养瘦马”多么挣钱了吧?

双方谈好后,富商回家,还没到家,那专门经营迎亲的的队伍早就候好了,不等主人答应,就自主组队吹吹打打奔向姑娘家,将姑娘迎接到富商家里,一对“新人”拜堂成亲入洞房。富商还没回过神来,家里又多了位年方十几岁的小妾。

自然,不是每一位“扬州瘦马”都能嫁入富豪之家,那么剩下的该怎么办?被送到秦楼楚馆、烟花柳巷。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陈圆圆、柳如是、顾横波等名妓,都曾是扬州瘦马。

说起来,明清时期的扬州和瘦马,也是相辅相成的。商业文化异常发达的扬州,让“养瘦马”行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面,因为瘦马行业的兴旺,让更多的巨商富贾趋之若鹜,扬州商业也越发被刺激发达。

值得一说的是,明清时期的盐商,多是徽商,这些徽商在外边流荡花丛、左拥右抱,然而许多人的糟糠之妻却留守故乡,服侍他们的父母,养育他们的子女。恰恰在这么个地方,贞节牌坊成为一大特色。许多女人就这么被禁锢了一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