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间选择其实是很鸡贼的,在一年前的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入关,实施所谓的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而整个中原的新军阀大混战直到11月4日才彻底消停,以阎锡山、冯玉祥宣布取消“太原海陆空军总司令部”和分别下野为标志。在这次战争中,双方伤亡约30万人,耗费军费达5亿元之巨,战火波及20多个省以致民不聊生,蒋冯阎李四大军事集团几乎都是精疲力尽,间隔仅仅十个月以后,至少在老蒋看来,确实无力再与日本一战。



同时在军阀混战期间,闽赣苏区的红军也趁机得到了较大发展,到1931年9月已经成立了红一方面军,加上不久后起义改编的红5军团,兵力达到70000余人,根据地拥有15座县城和250万余人口,对南昌和整个华东地区国民政府的统治构成了相当威胁,这也是老蒋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中原大战结束后,他把整个华北的军政大权交给张学良,一方面是需要兑现承诺,其实另一方面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蒋系军队在1930年到1931年的最大动员能力不过60万人,其中黄埔系军队不过40万人,余皆为附庸的杂牌军,比如韩复榘、石友三、杨虎城等等,战争中伤亡却高达10万人,损失也算惨重。彼时中德军事合作也没有开始,蒋军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德式师,武器装备水平远远不如六年后的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更重要的是,一帮子地方军阀仍然与南京政府离心离德,在联合抗日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



日本陆军经过1925年的大正裁军后,总兵力总兵力尚有17个常设师团25万余人,到1931年扩充到30余万人,并且拥有大批训练充分的预备役兵员,海空力量更是碾压南京政府军。所以面对日军的挑衅,里外发烧的老蒋喊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中心思想还是要先剿灭红军和压服各地方实力派,同时要求张学良尽量和日本人周旋而不是“刺激对方”,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态度比较暧昧。


实际上,老蒋也不是傻子,深知中日早晚一战,他需要备战的时间。具体到行动上,1932年初把陆军大学从北平迁到南京,1933年开始整理军队和扩充军备,按照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的提议,准备组建60个国防师(调整师),开始大批进口德国的武器装备和编练新军,另外还修筑了一批国防工事,华东华北均有之。




仅截止到1935年11月,就进口了轻武器1924年式毛瑟步枪10000支(含一亿发子弹)、ZB26轻机枪5000挺、M1932型驳壳枪5000把(含500万发子弹),20门37mm战防炮、迫击炮240门及其他若干单兵装备。大家应该注意到,第一批组建和训练的“德式师”本来包括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87师和第88师约60000人,而这三支部队始终留驻在京沪地区没有投入江西作战,对日防御的意图非常明显。


只有宋希濂第36师开到了江西(前两个师的补充团合编而成)。即便如此,到1936年也仅完成了20个调整师的编组,武器装备的进口也没有按计划进行,又爆发了陈济棠、白崇禧联手反蒋的“两广事变”,折腾到12月中旬,再爆发西安事变,蒋系势力疲于奔命。



如此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前,虽然网络上流传国民政府的纸面兵力为49个军、182个师约180万陆军,但那只是理论上的数字,有些军队南京政府是根本指挥不动的。根据军政部的统计,真正能够投入作战的是步兵80个师、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另有9个独立旅和16个独立团,总兵力不足100万人。海军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11万吨,空军在纸面上拥有飞机600余架,但能够投入作战的仅仅是305架。


比较要命的是,南京政府还没有真正实行现代意义上的征兵制度,各地区各部队仍然是自行其事的募兵制,也就是当兵吃粮本着自愿的原则,因此中国当时严重缺乏后备兵员。除了180万现役部队、100万可战之兵外,仅有的后备兵源是1936年才征召的50万名壮丁,这么点补充力量,全面战争开打用不了三个月就得消耗殆尽,然后就只能强征毫无军事训练的壮丁了。



反观日本方面,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和扩大对华侵略战争,日本军部1936年就制定了《军备充实计划大纲》,准备从1937年到1942年的五年间,将陆军兵力扩大到40个师团,所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本军队正在努力扩充之中。彼时现役陆军为38万人,事变爆发后立即停止当年义务兵复员,而新的义务兵又已入伍,所以兵力迅速增至51万人。


由于长时间实行征兵制度,其储备的预备役兵员有738000人,后备役879000人,第一补充兵1579000人,第二补充兵90500人,其兵役制度和人口基数决定着,一旦进入全面战争,日本的可动员人口可达1000万人,并且其中大部分经过军事训练(法律规定青年男子必须服两年兵役)。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的人口总数是日本的四倍,然而能够动员的后备兵反而少于日本,这就是本质上的差距。



1937年日本海军的真正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舰艇总数量为285艘,总排水量则达到了1153000吨,因为人家许多是大型舰船,总排水量是中国的105倍!陆军和海军航空兵拥有的作战飞机总数量为2800余架,是中国空军的9倍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兵员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差别之外,中日两军最大的差距其实是整体素质。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军事指挥系统,其战时大本营对陆海军的指挥具有绝对权威,军官全部经过军校的教育,士兵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还有所谓“武士道“精神的加持,所以日本军队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军力强悍的武装集团之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评价说:“其能征惯战之精神为世界各国军队首屈一指“,所以鬼子一个联队,在战争初期可以吊打国军的一个师。



而南京政府真正掌握的“中央军“是多少呢?只有70个师,其中仅有40个师是以黄埔系军队发展起来的,能够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另外30个师都属于北伐期间、中原大战期间收编的旁系部队,装备和战力都很欠缺。而其他杂牌部队南京军事委员会的指挥是不那么灵光的,因此就军队整体而言:无论就编组、训练、装备和补给任何一方而言,都是杂乱无章的,综合战斗力远远落后于日军。


也无需刻意给老蒋洗白什么,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军事知识足够的话,综上很容易可以得出结论: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艰苦和卓绝的。


最佳贡献者
2

他骨子里仇视共产党。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和我争天下,而日本人不会。这是他的口头禅。所以他就有了畏畏缩缩的奴婢感。要论天势地理人和那方面都比不了国民党。当时日本侵占东三省,张纨绔子弟丢弃的武器比日本都要好。那里不但有老张积攒了多年的苏联日本货。海陆空及各种轻重武器。而蒋某人还有美国等国的各种武器。人力远远超越日本鬼子。而且本土作战。而日本远途作战,资源贫乏,战线长。关键是蒋介石无能无谋而且反动。不顾民族大义和国家安危,只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得失,这样的人安能不败。

3

不是国力差距多大,而是政府用的心思不对。凭当时国力武装伍拾万精兵力办拾个兵工厂没问题,当时国民政府只知道相互整人,热心内斗杀人。几千年歪理学说,人吃人本质思想,祸国殃民。

4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比日本强,为啥输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