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少个父母是李焕英了?人家贾玲的妈妈早上4点起来给贾玲包包子,贾玲赶上六点的车吃着热腾腾的包子。从没有过一句抱怨,从来都是笑着对贾玲。
你父母又懒脾气又大能比吗?
又有多少个父母是李焕英了?人家贾玲的妈妈早上4点起来给贾玲包包子,贾玲赶上六点的车吃着热腾腾的包子。从没有过一句抱怨,从来都是笑着对贾玲。
你父母又懒脾气又大能比吗?
看一场电影,哭一场,就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质,那还用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这种电影,就和那种演讲一样,就是靠一种催泪,达到某种暂时的效果。要不你会觉得钱白花了。过上几天,你就会发现,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半点改变。
家庭教育也是复杂的工程。比如说你教孩子要懂孝顺父母。你首先得孝顺父母呀。比如有的妈妈,经常和爷爷奶奶吵嘴,或者说占便宜。你的孩子能学会孝顺吗?夫妻之间,整天吵架,为了点鸡毛蒜皮就打得不可开交,你的孩子能学会宽容吗?孩子的道德品质,不是靠看电影或者听父母唠叨就能做到的。
特别是一些自己就是独子的家长,动不动就跟孩子老师较劲。守着孩子,指责老师如何如何。孩子还能尊重老师吗?这样对孩子有啥好处呢?孩子小学时候,你能单独辅导孩子,你就对孩子大喊大叫。等你辅导不了,你也就无能为力,啥也管不了了。
电影就是电影,不过是一些商业化的东西。别指望它有啥作用。我倒觉得里面有些不好的东西。比如月薪八万就是优秀的,是不是太看重钱了?因为自己不争气,就能想到穿越,给妈换个恋爱的人,这样就没有自己了,也不会有自己了。估计会有人喷。我觉得这电影挺俗。
回到正题,首先做好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回家刷碗,说两句,顶嘴,跟家长平时的教育有关,并不能因为一场电影的感动,彻底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是希望工程,时间长,任务重,责任重大,未成年的孩子更难教育,不要寄希望于短期奏效,要有长期持久的准备。
如果经常带孩子看励志一类的电影,电视剧,同时,加强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我想,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艺术作品,靠潜移默化来感染人,教育人的。
说句题外话,那年,外甥因为在学校犯了一个错误,学校责令回家反省几天,孩子的父亲得知此事,从外面回来,大发雷霆,对孩子予以一顿狠打,吓得孩子都跑出去不敢回家了。
这种霹雷式教育,有什么好的结果呢?只能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心理阴影。
我听说这事后,很担心。
带着孩子看了一场正在热映的《红海行动》,电影看完,带他吃了一顿饭,也没多说什么,更没有就那件事批评他,主要还是放松他的紧张心理,给他一些关爱,随后,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现在,这个孩子表现还算不错,学习成绩也差不多。关键是,他很少再犯错了。
(图文无关)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我非常想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回答一下!
这个春节档,被《李焕英》刷屏了。大家都说前段很好笑,后边很好哭。可是微博上也有一小波“负面”的评论,原因也是太可爱了:
太尬了!我带我妈去看李焕英,俩人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结果回家我妈说我还是跟她顶嘴吵架,这个电影一点都没有起到教育意义,我竟然无言以对!
寄希望于一部电影、一本书,能够改变一个孩子,起到“教育意义”,这真的是广大父母的共同心愿,当然也是通病了。
但任凭哪部电影,也无法真正地起到改变和教育的目的,原因有三,看我分析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做到像李焕英一样了吗?
影片中,最触动大家的一句话,便是李焕英说“我的女儿,我要让她快乐健康就行了”。这句话也被好多妈妈转发。
这句话说出了广大妈妈的共同心愿,也是养育子女的初心。可是真的上了育儿路,又有多少父母“不忘初心”。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有个妈妈就曾经表达过她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可是她的行为却写满了鸡娃的焦虑。
她嘴上说“快乐就好”,却无法接纳孩子有追动漫、追星的小爱好。她张口闭口成绩成绩,埋怨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因为“追星”而分心,成绩下滑都是分心导致的,她不肯原谅孩子的一点点小错误,觉得是不可饶恕的!这些都使得亲子关系非常紧张。
这也让孩子疑惑:你真的希望我健康快乐吗?我找到了小快乐,你却认为那是导致学习分心的罪魁祸首。你真的理解我在紧张的学习中看到一丝轻松曙光的小激动吗?
在《你好,李焕英》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无条件接纳,正是有这种接纳为前提,才让“我的女儿,我要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句话显得不那么格格不入。那种触动内心的感动,正是“我从未让你骄傲,你却依旧视我如珍宝。”
可现实生活里,我们作为父母,又是否做到了真正接纳、倾听自己的孩子呢?
是否真的接受了孩子的平凡和普通呢?是否真的不焦虑了?是否真的没有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过?
如果不能,又为什么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认为自己是那“无不是的父母”,而只是孩子的不懂事?
二.亲子关系的改变是长程的、双向的奔赴
知乎上的一位网友说,她的宝宝看完电影对她说,电影中贾玲的妈妈“李焕英”太让她感动了,她感动的是那个李焕英,跟她自己的妈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是啊,我们不可能将李焕英代入为自己的妈妈!
每一对亲子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每一个妈妈都有不同。人们感动的是影片本身母女相处的方式,但我们真的没办法将这种相处方式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父母相处方式中来。
有些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就是在吵吵闹闹中维系,并非不爱对方,但总要“相爱相杀”。
亲子关系同任何其他一切关系一样,需要双方共同的改变,这是一场需要花漫长时间的双向奔赴。
学精神分析的时候,老师曾讲过,她给一位中年人做一个长程的心理治疗,这位中年人无法修复和他父母的关系,他无法原谅自己的原生家庭。但父母七八十岁了,越是年长的人就越无法奢望他们会做出什么改变,那么,想要修复关系,只能是这个中年人与自己和解、与父母单方面和解。
这种和解谈何容易?
老师表示,她需要花时间为这位中年人在心理层面上重塑一个父母,一个他能够接纳的父母,再把这个重塑的父母投射到现实中的父母中去,这并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做到的,是一个长时间间距的任务。
如若,这个中年人的父母能够面向他,做出一点改变,迈出走向他的那一步,他的亲子关系修复的过程也不至于这么艰难和漫长。
现实中,太多父母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选择原地不动,希望孩子永远跟随、受自己的控制,但其实孩子早已渐行渐远。
三.强加的教育意义会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应当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意义和作用摆到明面上说,那真的就是说教了,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这一点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亲子共读时,我们带孩子读了一个充满了想象力或魔幻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的主人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行为被接纳,他自身达到了心理建设,从而改变了孩子的行为,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当然,我们正确的做法,就是将绘本故事讲完就结束了,剩下的对故事的消化、理解、吸收,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感兴趣、反复阅读,自然会品读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还会主动跟家长交流。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故事的结尾强加上“宝宝,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啊?”,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厌烦而逃开,甚至他不会再去碰这本绘本,更甚至他不愿意去阅读了!
谁愿意总像“伊索寓言”一样地生活呢?
所以每每遇到家长们提出:“孩子不爱刷牙,我得给他选什么样的绘本?”“孩子爱发脾气,我给他看什么书?”之类的问题时,我都需要告诉父母:绘本作为一类载体,能够起到心理自助的作用,但它也并非万能灵药,想引导孩子的行为,建立孩子好的习惯、品格,这更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其他教育方法的辅助。不能指望看一本绘本就解决所有问题。
那么,看电影是不是也是同理呢?
电影更多地给人共鸣,可以引发每个人深刻地思考,这正是光影的魅力,大家沉醉其中就好了,如若一定要强行加进教育意义并且让孩子付诸实施,那也只会让孩子徒增逆反心理!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高高兴兴地去看电影突然听到老师留作业要写“观后感”,你是不是也曾经表现得像一个泄气的皮球?
而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建立,这长程又复杂的艺术,又岂是一部电影就能改变得了的呢?
综上: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中有时代的碰撞,温情,有感动,当然也有对孩子教育的反思。我们缺少的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共情,我们应当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当尊重,并且在亲子关系中率先做出改变,率先向孩子迈出第一步,而使得这场双向奔赴如期如愿!
这有啥不好理解的。就好像好多人去火葬场送行,里面烧,外面等,等的人都感叹活着没劲,争啊抢啊的,没意思。你等他们出来,还一样。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这就和有一部分孩子懂得学习很重要,但仍然做不到好好学习是一个道理;和懂得打架抽烟旷课迟到是违纪,但仍然会忍不住犯错也是一个道理。其实,我们成年人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比如明知不安全,出行还要违章,明知对自己的身体不好,还要酗酒买醉等等。
知道对,并不一定去做;知道错,并不一定不去做。原来,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天使和魔鬼,但很多时候,很多人常常把自己的天使锁起来,而把魔鬼放纵出来。大概魔鬼带来的一时快感,要比天使的平淡无奇更有生活情趣。
一个人的自律是很重要的。简单来说,自律就是只做对的事情,而不做错的事情,而不管外面如何精彩热闹、别人怎么引诱逼迫。这个世界上,大凡人有些许成就,就离不开自律。一个减肥的人,如果自己在没人监督催促的时候,做不到多动少吃;一个考学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家长的监视督促,就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做题;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父母的提醒强迫,就不愿敬老孝老……那这个减肥注定是一场美梦,这个学生注定一事无成,这个孩子注定没有孝心!
孩子看电影感动是真的,回家不愿意干家务活、顶撞父母也是真的。所以,家长不用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因为很多时候,大多数的道理。孩子都懂。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把懂得的道理转化成自律的行为。
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有很多,首先一条,就是父母的表率,您让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得更好才行。其次,学会鼓励孩子的自律行为,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孩子的各种自律行为,帮助孩子把这种自律的行为转化成他的习惯,升华成他最终的品行。
1.感动是感动,孩子哭泣是因为贾玲和母亲李焕英的故事,而不是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虽然感同身受,但是主要还是觉得故事感人。
2.不是所有母亲都是李焕英,每个母亲都是爱孩子的这毋庸置疑,但现实中和母亲关系一般大有人在,有些母亲没有尽到母亲的义务,凭什么让孩子尽义务。
3.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还有些不成熟,没刷碗,顶嘴并不是孩子不爱父母的表现。
总之,看电影归看电影,电影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教育这件事还是父母起到作用更大,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学会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正真的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母亲。
这让我想起一段相声“你如果要指着相声教育人,那你得活成什么玩意”“听相声不要太复杂,一听一乐就行”“都指着相声教育人,那还要学校干嘛”。
看电影也是一样,一看一乐,也别指着电影能把一个人彻底的教育好,平时的教育更重要。当然,如果你能从电影中得到什么,悟到什么,那是你自己的能力,你内心原本就有这方面的想法,电影只是起了个引导作用,激发了你内心埋藏的一些感悟而已!
所以,看电影哭的稀里哗啦的,并不意味着他有了改变的想法,或许只是一时感动而已!当然,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吃药治病还得有个过程,何况是教育,总要有个自己反省和认识的时间,不可能立刻见效。
总而言之,教育是长久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多注重平时教育,一切都会有改变的!
《你好,李焕英》唤起的是孩子们的亲情,却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
孩子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就像是他们面对课本知识的接收一样,靠学习的天赋,过目不忘的能力只是极少数,更多的要靠日常的重复和死记硬背,如果习惯不改变,那么靠偶然的一种影响也难以实现,除非是他长大了后遇到某件刻骨铭心的事情。
《你好,李焕英》让孩子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失去母亲的可怕,以及我们爱母亲,永远没有母亲爱你更丰富,更饱满。如果平常的家庭教育,一直给孩子灌输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他们也知道遵守某些规矩,参与某些家务,那么恭喜你,此时的感动就会理解那些事的重要,自豪自己做过的劳动,守过的规矩,这样的加深教育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一直以娇惯为主,孩子们基本不会做家务,见了父母也没大没小,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那么看完这部电影后,最多的反应就是眼泪鼻涕一大把,然后转头对你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再来个世纪大拥抱,一切就相安无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认为你们要求的回报就是这些,而不是那些身体力行的事情,甚至感觉贾玲母亲去世好可怜,我的母亲还在,我还能享受母爱的利己主义思潮中了。
我们对孩子的爱当然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但我们要正确地去爱他们,真正为他们的未来考虑。郭德纲对郭麒麟的教育,我想大家都认可,那么他对孩子从小的要求与管教,传统规矩的循循善诱,孩子长大了更加独立,对父母更加的孝顺爱护,对外人有礼有节,他才真正能在社会存活,活成你想让他活的那个样子。
如果孩子们看了李焕英后,有了哭泣这种情绪,那么从今天就开始要求,让他们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懂得吃穿用住行、懂得老幼长后大小、懂得规矩,也许下次不一样的李焕英会带给你更多惊喜呢?
大家说是不是?
人往往只是在那个点,触及到了情感,无论是悲伤的,还是欢乐的,并不会长久。长久的改变要润物无声的滋润。孩子没有长性,一场电影只是在那一刻触及到了她的心灵,就像考试一样,刚考完考的不好沮丧,过一天好了[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