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鞅有开新立派之功。按照皇帝庙号排位,商鞅必须属于太祖、高祖的辈分。

李斯属于集大成者。但无论怎么集大成,也是以商鞅变法为基础,所以排位第二。

至于张仪、范雎,纵横之士而已。立当世之功,靠得是运气;称来世之名,靠得是演义。这两个人,跟商鞅、李斯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


如果非要找一个与商鞅、李斯并驾齐驱的,那就是吕不韦。没有吕不韦积攒国力,嬴政就没法发动统一战争。李斯是集大成者,但李斯也曾是吕不韦的门客。所以,吕不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说商鞅

那商鞅到底有多厉害?

14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共和国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搞了一次人口普查,统计出一个人口花名册。但是,这个花名册没法用。光叫乔瓦尼的就800多个,光叫皮耶罗的就1200多个。对着这么个花名册,你都分不清谁是谁,那还怎么用?

但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在14世纪没做成的事情,商鞅却在公元前4世纪做成了。而且,做得要比佛罗伦萨的人口花名册更精致、更复杂。



《商君书》指出,国家必须调查清楚十三项数据,分别是粮仓、金库、成年男子、成年女子、老人、体弱的人、官员、吏员、游士、商人,牛、马、饲料等。

这就是数目字管理。

列国竞争,要知己知彼。但是,七大战国里面,有谁做到了知己知彼?首先这个知己,就做不到。自家有多少人口,谁也数不过来。而商鞅变法却给数出来了。

其他还有军功爵位、编户齐民、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等这些,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让前现代的欧洲国家追个几百上千年。

这就是开新立派。后面无论是谁,都要在商鞅这条路上走。秦战国是如此,秦帝国也是如此,其后的历代中央王朝都要照抄商鞅的作业。甚至,抄作业,这些家伙都抄不好。

其次说李斯

李斯是在商鞅基础上的集大成。

法家思想的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韩非子集于一身。

啥叫集大成者?不用追问什么概念定义,简单说就是韩非子把该说的话全说完了,后来者照着说或直接引用就行了。比之韩非子,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就是小学生的水准。



韩非子侧重于理论,实践没给他机会。在实践上集大成的,则是李斯。这两个人都是荀子的学生,算是同学关系。

这个实践上的集大成,就是把法家的政治实践从关中的秦战国推广到整个帝国层面。

这不是一件小事儿。

王安石在当宰相之前,一直做地方官,从县令当到知府。他有机会验证他的变法主张。但是,当了宰相之后,他就要把自己的这套主张推广到全国,结果却杯具了。一县一府可以玩,放大到整个宋朝就没法玩。



商鞅变法分秦国三十一个县,而秦统一之后则分全国三十六个郡。这完全是数量级的区别。而李斯却能把秦战国的模式套到整个中国。

国家皇帝制度、政府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彻底取消封建制。王翦虽有灭国之功,却不敢奢求一块封地。原因是制度上就不允许。

百代皆行秦政法。商鞅的作业给出了战略,李斯的作业给出了攻略,以后的历代王朝,全部都要抄这两个人的作业。

那后世王朝就没有开创性的制度吗?有。科举制就是。但科举制要服务谁?科举制服务的对象是君主,也就是皇帝。法家就是主张强君,这是抄其战略。科举制对接的标的是官僚,也就是官僚制。法家就是要建立官僚制,这又是抄其攻略了。



最后说张仪和范雎

如果法家是道,那么纵横家就是术。

道是一把重剑,重剑无锋却无往不破。术是一把利剑,游刃有余而四两破千斤。但是,没有术就不行吗?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宰牛都能宰出艺术来,我们必须得服。然而,没有庖丁的技术,我拿把斧子就不能宰牛了吗?当然可以。



这就是道与术的区别。

道,没有不行。没有法家思想的指导、没有法家制度的实施,秦战国就无法统一天下。

术,锦上添花。道对了,术就是时间和效率的问题;道错了,术得作用是争取时间,然后等待对手犯错误。

张仪一语点破要害,要连横。

但是,不点破,秦战国就会跟个傻似地不找盟友吗?

范雎一下找到了关键,要远交近攻。

但是,没找到,秦战国就非要隔着三晋去打齐国吗?

而且,这两个人的操作,也没到庖丁解牛的水准。

就那张仪来说,他把楚怀王骗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确聪明伶俐了、的确手腕高超了,但是秦国的人设也崩了。



张仪这个丞相主要是搞外交,但外交的根本是人设啊!你总盯着大白馒头而不讲武德,就是拿到利益却失去道义。这是自毁人设。

秦武王继位后,张仪这个丞相就没法当下了。原因就是人设太差,没法用了,秦国怕丢脸。

而在大政方针的谋划上,张仪完全是二流水准。

张仪主张攻韩,司马错主张攻蜀。如果秦惠王采纳张仪的建议,去攻韩。立即出现的结果,是连横必然废而合纵必然成。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的连横谋划,全要付之东流。

你都把韩国拿下来了,天下诸侯还怎么跟你搞连横?而司马错的伐蜀,才是真正给秦国加了一波厚血。以前的秦战国是个战士,现在则是战士加坦克。没有吞并巴蜀,削弱楚国和消灭楚国,几乎不可能。



这就是差距。张仪非常聪明,却不够智慧,不具备全盘解读战国竞争的能力。至于重剑无锋的大道至简,张仪完全玩不了。

那范雎呢?

一个邯郸退兵和赐死白起,就能抵偿他所有功绩。范雎的主张是远交近攻,颇有几分地缘政治的味道。但,你秦国不远交近攻,还想能怎么风骚走位,隔着三座塔就要偷水晶吗?

之前的确是干了二百五的事,但主要是因为魏冉这家伙太自私。他拿着秦国的兵,去宋国给自己家抢了一块封地。这是外戚乱政。而范雎所做的,也就是拨乱反正。

但是,时间也不会太长。因为芈八子和魏冉也快被老天收走了。昭襄王专政也就是眼巴前几年的事情。关键是芈八子和魏冉并非一无是处。这两个人都是狠角色。



而秦赵长平之战,是你范雎谋划的吗?前面搞输出的是白起,后面疯狂补血的是昭襄王。而至于怎么打起来的,以及怎么打死这么多人,完全出乎秦赵两国君臣的意料。

等仗打胜了,你范雎开始担心白起功劳太大了,然后死命煽风点火,硬是让秦国从邯郸撤兵了。白起撤兵之后,秦国立即出现王将不和的局面。这是大事。上纲上线的说,这是阴阳失和了。

丞相有调和阴阳、率领百官的重任,那你范雎是不是该处理一下这起大事件呢?并没有。然后,昭襄王就把白起赐死了。国之干成,就这么死了。秦国要范雎这么个丞相还有啥用?



所以,商鞅和李斯,是一个水准的。

如果非要论个先后,那就是商鞅第一、李斯第二。这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历史决定的。商鞅比李斯早出生了一百多年,然后就当了法家老祖(真正的老祖应该是李克),李斯再厉害也要往后排。

至于张仪和范雎,完全不入流。

张仪可以做个外交部长。至于安邦定国,司马错论伐蜀这件事,已经证明张仪的水准了:不入流。范雎陪王伴驾,做昭襄王的首席政治秘书,勉强可以,而位列朝堂则少了气度和格局。

张仪和范雎,这两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人设差。张仪是在外面坑蒙拐骗,范雎则是在内部煽风点火。同样都是战国游士,但越到后面就越没底线。

等秦末乱世的时候,你几乎找不到一个鲁仲连之类侠义游士。大家都是削减脑袋往上爬的人。

墨子游走列国,还是在推行自己的一套理想。至于儒家的孔孟,则更是理念先行。这伙人是主义立身的。而后面的全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至于原因,一个是贵族精神越来越淡漠了,礼崩乐坏开始还是坏在形式,后面则是内核塌陷;另一个是竞争太激烈,以前风花雪月就能赢,后来你就是走极端、无底线,也未必能赢。

最佳贡献者
2

没有商鞅,以后的一些人物就没有基础搭建平台,也就没有展现才能的机会。商鞅比这几个人物厉害多了。能力自然就大得多。

商鞅的厉害,就在于变法成功。秦国因此强大。商鞅是秦国历史上一流的人物。

张仪,范睢,李斯在秦国的历史上只能算二流人物。

张仪的出现,就他与司马错辩论伐蜀或者伐韩就知道这个人的眼光和大局观念不强。张仪(在《史记》上)是与苏秦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是"针尖对麦芒"式的共生关系。其行为多少夹杂着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在对外关系上,仅仅是制衡了六国对秦国的防御体系的构建。张仪的主要作用是打击了楚国与齐国的联盟关系。但是,即使这样,造成的另外的恶果就是赵国的崛起。赵武灵吞并了中山国,向北拓地千余里。赶走胡人占据的赵代土地。说得上功过相抵的人物。

范睢,对秦王和秦国有两大贡献。对秦昭襄王而言,把王权拿了回来。对秦国而言,提出并实践了"远交近攻"的方针策略。但是,范睢后来陷害白起,使秦灭赵国负有重大责任。

李斯,是踩着吕不韦的肩头爬上去的。秦始皇时代,如果没有李斯,秦始皇也照样灭亡六国。李斯的作用并没有多大。他后来在朝廷上搞"一言堂",虽然对郡县制起了推动贯彻作用,但是,使秦朝完全摒弃分封制,让秦朝在突然爆发的危险中无法自拔,李斯是有责任的。对于秦始皇千年背锅的"焚书坑儒"一事,事情的发端就在于李斯的提议。再者沙丘之阴谋,更说明了李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秦二世朝廷,为了迎合秦二世而写《督盗贼书》,更是没有是非曲直之心。等到天下已经不可收拾时,才想起要进言秦二世,揭发赵高的弄权误国。李斯的不明智就暴露无遗了。

由此可见,商鞅作为第一流的秦国大臣,他奠基了秦国的富强之路。

3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皆为秦国统一大业的功臣,那么这四人的能力大小又该如何排序呢?如果不论功绩和人品,而仅以能力论之,个人认为应该首推李斯,商鞅次之,范雎再次之,张仪排名最后。

第一,李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名相

李斯本为楚国上蔡人,后因悟出“老鼠哲学”而离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逐渐受秦始皇重用,历任郎、长史、客卿、廷尉、丞相,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和后续一系列改革。

如果说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只是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李斯能力的话,完成天下一统后,辅佐秦始皇完成的一系列改革,则毫无疑问彰显了李斯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毕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推行的大量政令,都是极具开创性的。

秦统一天下后,秦国朝堂曾就如何治理天下产生过争论,丞相王绾等人主张继续推行分封制,而时任廷尉的李斯则坚决主张彻底废除分封制、推行中央集权制,这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此后,李斯又辅佐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而这套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此外,为了维护秦朝统治的统一,李斯又先后辅佐秦始皇完成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驰道、车同轨等社会全方位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击破由于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导致的各国社会、文化、经济壁垒,为统一民族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李斯其人身上也有缺点,其在沙丘政变中的表现,以及为自保而写下《上书对二世》,导致秦法的变质,导致其要为秦国的覆灭负一定责任,但这却并不能否定他的能力。

正如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所言,同样作为法家思想的忠实贯彻者,“商鞅改变了秦国,而李斯则要改变一个时代”,而这也是我将李斯排在商鞅之前的一个原因,就改革难度而言,李斯面临的挑战无疑要比商鞅更大。

第二,商鞅:秦国崛起的奠基者

商鞅出身卫国公族,后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曾于魏国国相公叔痤麾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逝之后,商鞅入秦,并受到志在变法图强、改变秦国积贫积弱面貌的秦孝公嬴渠梁重用,遂在秦国推行变法。

商鞅通过颁布《垦草令》、改革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等改革方略,使得秦国在制度层面确立了对山东六国的绝对优势。

在“列国伐交频频”的的混乱年代,以“耕战”为核心的“商鞅变法”,毫无疑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且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特征的,他完全将秦国变成了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秦国上到君王、下到黎民,全都成为了为这台战争机器服务的零件,这是秦国能够迅速崛起,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

不可否认,“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商鞅本人的能力息息相关,但同样不能忽视,“商鞅变法”的成功具有一定特殊性

首先,商鞅变法受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影响较大,而这两次变法为商鞅提供了一定经验。

其次,秦国文化受西戎文化影响较大,贵族影响力相对较小,再加上秦简公嬴悼子和秦献公嬴师隰变革的影响,变法阻力要比山东六国小。

再次,相较于山东六国来说,秦国无论在文化思想还是政治制度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这为“商鞅变法”打破旧有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最后,秦孝公嬴渠梁的绝对支持,以及秦惠文王嬴驷对变法的认可,避免了“人死政消”局面的出现。

历史上共先后有六次变法,但仅有“李俚变法”和“商鞅变法”取得成功,这一定程度上就证明了商鞅的个人能力,但正因其成功又有客观原因,因此我将商鞅排在了李斯之后。

第三,范雎:以谋略见长的承上启下者

范雎本为卫国芮城人,早年为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受诬陷而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并通过上书自荐而引起秦昭襄王嬴稷重视。

正如李斯的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范雎通过辅佐秦昭襄王,使得秦国得以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者。

纵观范雎一生,其最大的能力便是善用谋略,尤其是在掌握人心方面极为出色,这点从其离魏入秦和说服秦王两件事上便可看出。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他最大的贡献便是辅佐秦昭襄王加强王权和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从而使得秦国得以进一步蚕食列国,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此外,范雎担任秦相之后,还曾主持修褒斜栈道,发展秦同巴蜀之间的往来交通,最终“使天下皆畏秦”。又在“长平之战”中,设计在外交上孤立赵国,防止各国合纵,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从而使得秦国取得“长平之战”胜利。

毫无疑问,范雎是个极为出色的谋略家,虽然在人品方面不敢恭维,但其能力无疑极为出色,而且性格极度坚忍,就算被人诟病为小人,也算是小人之中的佼佼者了。

第四,张仪:外交能力极强,治国理政相对较弱

张仪本为魏国安邑人,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游历列国后入秦,并受到秦惠文王嬴驷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纵观张仪生平,其在秦国的主要作为就是主伐交,即主要从事外交工作,通过与他国“连横”,对抗同时期公孙衍提出的“合纵”。张仪通过出色的游说能力,先后两次说服魏国退出“合纵”,又通过忽悠楚王破坏齐楚联盟等等,从而为秦国巩固国力,全面崛起争取了时间,使得秦国得以避免因列国“合纵”而陷入持续战乱。

在成功游说各国的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张仪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更多只体现在外交层面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上,同时又有秦国强大的国力在背后支撑。而在治国理政方面,张仪的贡献非但较小,反而因判断失误,而差点让秦国错失了攻占巴蜀的机会。

毫无疑问,张仪乃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之一,但伐交固然需要能力,同样需要国力支撑,否则公孙衍未必便会败于张仪之手,这也是张仪比不上李斯、商鞅、范雎三位的原因。

如上,如果不论功绩和人品,而仅以能力强弱来排名,个人认为李斯能力最强,其次是商鞅,第三则是范雎,张仪则排名最后。

4

这4大功臣论能力的话,我觉得商鞅排第一,张仪第二,李斯第三,范睢第四。

商鞅:能力第一

商鞅的学识渊博,法家思想独树一帜且定力深厚。最主要的是,商鞅敢“闯”。

在秦孝公刚即位的那个时代,当时的秦国要国力没国力,穷得叮当响,还因为诸侯国的原因每天内战。可以说,当时的秦国是一个内忧外患都很严重的时代。可以试想一下,除了商鞅之外,秦孝公初期的秦国,张仪、范睢和李斯他们会来吗?他仨敢来吗?我觉得他仨不会来。

然而,商鞅敢,商鞅来到秦国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自己的法家思想,说动了秦孝公,让秦孝公成为了自己变法的“磐石”。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顶着士族们的仇恨大力变法。让弱秦蓄势待发,逐渐成为了强秦。能凭一己之力改变一个国家,商鞅的能力当属第一。

张仪:能力第二

张仪自称是鬼谷子的学生,深得鬼谷子的“纵横之术”。所谓纵横术,说白一点就是“口才”。凭借自己的口才,成功游说某个人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不过,口才好的人并不具备纵横术,而是前提必须有真才实学。否则那便不是纵横家,而是“大忽悠”了。

秦惠文王时代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初被诸国看扁的弱秦了。在秦孝公时期,因为太弱太穷,所以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跟秦国建立邦交。而秦惠文王时,秦国已经因变法摆脱了贫弱,诸国皆愿意和秦国邦交。这个时候张仪来了,他利用自己的纵横术,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国之间,为秦国争取最大的利益。可以说,张仪也有胆识,有能力,更主要的是有口才。他能游说秦孝文王娶了已经有义渠王且当母亲的芈八子;他能让曾经的“大胃王”,成为“现在”诸国唾弃的“朝秦暮楚”;他能让刚刚“团结”起来想要共同伐秦的六国再次离心,破掉公孙衍的合纵。可以说,张仪的口才真的很让人佩服。

不过,若将商鞅还到张仪的位置上,相信同样拥有真才实学和口才的商鞅,也一定能够做到的。

李斯:能力第三

作为秦始皇时期最大的“权臣”,李斯的能力属于四人中的“中等”。他说自己不属于法家,也不属于儒家,而是集合了各家所长,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治国理论——帝王之术。因为这个帝王之术,让正在奴隶制和封建制过渡时期的秦国,彻底变成了“封建制”。李斯建议秦始皇废掉诸侯分封,改成郡县制。让国家的兵力都归帝王统帅,大大加强了帝王的集权。

然而,李斯却只是一个“推波助澜者”。在奋六世之余力的嬴政时代,秦国已经强到碾压六国合力了。就算没有李斯,换做是手机前的你,相信也能帮助秦始皇一统秦国吧。

范睢:能力末位

说到范睢,我的脑海中便出现了4个字——远交近攻。这是秦昭襄王真正掌权后的邦交政策,此策让秦国在诸国诸国屹立不倒,并没有让秦国成为最强之国。不过,范睢是个狠人,他的“攻人”之策,却让秦国真正变“强”了。在范睢的策略下,白起每战必灭敌军数十万,打得其余六国二三十年都缓不过劲儿来。但即便这样,范睢的能力依旧是末位。他的攻人之策,相信张仪和商鞅都是明白的,但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力不同,所以并不能实施。而范睢所处的秦昭襄王时代,强齐被苏秦“间”成了弱齐,楚国被白起打的迁移了都城,在对手只有一个赵国的情况下,秦国才有能力实施攻人之策了。否则,之前使用,秦国早被六国合纵致死了吧。

老伙伴们,你觉得商鞅、张仪、范睢和李斯,谁的能力更强一些呢?

5

肯定是商鞅了,没有商鞅,秦国在秦孝公后就肯定会亡国,就是不亡国,也不可能强大起来,更不会出现他们三个去秦国的事情;可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国的崛起,更没有人认识他们三个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