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的秦琼最初是隋军将领来护儿属下,后跟随隋将张须陀长期与包括瓦岗军在内的各路农民军作战。李密加入瓦岗军后,率军击杀张须陀,秦琼随后跟随隋将裴仁基作战。后裴仁基投降李密,秦琼也加入瓦岗军。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后,秦琼投降王世充,之后和一批瓦岗军将领如程咬金罗士信牛进达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秦琼投奔李唐后,在李世民下属作战。李世民建立了一只千余人的精锐的直属骑兵部队玄甲精骑,秦琼是其中四个首领之一。隋唐时代两军交战,流行双方各出骁将锐卒出来单挑,鼓舞士气,赢的话会士气大震。对方有人出来挑战时,唐军方面一般由秦琼出战,基本每次必胜。

总体来说,在李世民属下作战时,秦琼的角色是统帅少量精锐的猛将,但不是能独领方面的大将,和评书中秦琼是能统领大军的帅才差异很大。

玄武门之后秦琼被封赏食实封七百户,这是个很高的封赏,高于宰相中支持李世民的萧瑀、前往洛阳坐镇的德高望重的老将屈突通、名将李靖等人,这足以可见李世民对秦琼有多么看重了。

后来秦琼因长期作战伤病过多,基本在家养病,贞观年间的军事行动没有参与,贞观十二年去世。凌烟阁功臣是贞观十七年,排名其实基本是根据官位品级高低来排的。秦琼贞观年间长期养病且已经去世,官位上就吃亏些。

李世民能想起秦琼将秦琼排进去,说明秦琼在李世民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凌烟阁只进去了24人,地位和功绩很高而没有列入的人相当多,如玄武门后被封赏食实封一千户的刘师立、贞观年间的名将李道宗等。




最佳贡献者
2

作为一名骁勇战将,秦琼的功业始终是在杀敌的战场上。

要说李世民怎么对待秦琼,我先说说秦琼是如何和李世民走到了一起的。

他在隋代大业年间出道,614年在和叛军卢明月的战斗中,秦琼表现神勇,杀敌无数,从此好名声就立了起来。两年后,秦琼跟着张须陀征讨瓦岗军,在遭到李密的伏击后,张须陀战死,秦琼不得不依附了裴仁基。不久,裴仁基被李密招安,秦琼跟着裴仁基投靠到了李密的账下,李密知道秦琼是一个能打仗的人物,给了他一个帐内骠骑,这时候,秦琼与程咬金等统领内军,有了像模像样的日子。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了后,形势突变。宇文化及率禁军折返关中。在与宇文化及的交手中,秦琼虽然救了李密的性命并将宇文化及的队伍打残了,但瓦岗军也是伤了元气。偏偏此时的李密拿不住自己,骄横自负,出现了部将离心的局面。在遭到王世充偷袭的时候,李密逃跑到了长安城里投靠了势头正盛的李渊,秦琼被俘后投奔了王世充。

但是,王世充是一个狡猾奸诈的人物,和秦琼的为人厚道形成了强烈反差。这时候,大唐政权已经立了起来,在619年初与唐军的交战中,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了李唐。

李渊那个时候要靠儿子——秦王李世民平定天下,知道秦琼的为人和战功,便把他派到了李世民的府上。李世民正需要这样一个人物,便给秦琼了马军总管的职位。

从此,李世民和秦琼有了交集。秦琼还真的不负所望,屡立奇功。征讨宋金刚,秦琼大败尉迟敬德。李渊对归降过来秦琼刮目相看,拜他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加封上柱国。

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的时候,秦琼出任先锋,他攻无不克。在收拾窦建德、王世充盟军时,秦琼率精锐骑兵率先冲破窦军大阵。战后,秦琼再次获得了嘉奖。在平定刘黑闼造反过程中,又是秦琼立了大功。

在改变历史走向的玄武门事变中,秦琼坚定地支持李世民,后来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638年,秦琼病死,李世民对一生打了二百多次的仗他追赠为徐州都督,下令把他陪葬在正在建设的昭陵附近,并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祭拜。秦琼作为忠义的代表人物,至今在民间被尊为门神。

3

李世民是非常看重秦叔宝的,甚至李渊都十分看重秦叔宝。这从历史记载就可以看得出来。

最早的时候,秦叔宝与程咬金、吴黑闼、牛进达等数十骑当时舍弃王世充,前来投奔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就很开心,因为李世民早就听说秦叔宝为人勇悍,于是把他拜为马军总管,一直跟随李世民作战。武德二年三月那次尉迟敬德奉宋金刚的命令南下,当时大败唐军,俘虏唐朝的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等人,并将要还军浍州。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军,结果尉迟敬德军大败,仅仅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在这场战役中,秦叔宝立功最多,当时的李渊特地赐一个金瓶给秦叔宝,还说"你秦叔宝来投奔我,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朕的肉你想吃的话都可以给你,,何况是女子和财富呢?"

要知道秦叔宝的武艺应该还是可以的,据《旧唐书》记载:秦叔宝跟随李世民出征的时候,每当敌军有人在两军阵前挥舞刀枪,炫耀自己有多么厉害,李世民都会让秦叔宝前去斩杀敌军的这个人,秦叔宝拿着枪上马,一下子冲过去,直接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所到之处无不人马溃散。

武德九年,秦叔宝参与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到了后来秦琼经常生病,他总是和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去世,李世民封他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秦琼为胡国公。到了贞观十七年,秦叔宝和长孙无忌等人都在画成图藏于凌烟阁中。

可以说秦叔宝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可以说很好了。

4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秦琼,字叔宝,一代猛将,叱咤风云,一生立功无数,可是李世民登基后,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排名却让人咂舌,纷纷为其鸣不平。


飘荡的前半生

秦叔宝本是隋朝名将来护儿帐下一员小将,因作战勇猛备受来护儿青睐,后跟随名将张须陀征讨涿郡卢明月、海曲孙宣雅,屡立战功,声名鹊起。

大业十二年,秦叔宝迎来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跟随张须陀讨伐瓦岗寨,谁知李密先是佯败,诱导张须陀进入伏击圈,隋军惨败,张须陀战死,秦琼只得率领残部投靠裴仁基。裴仁基此时为隋朝虎牢关守将,却与监军御史萧怀静不和,萌生反意,李密一心想夺下东都洛阳,便秘密招降了裴仁基,秦琼也跟随裴仁基入了瓦岗寨。

秦叔宝的威名李密还是知道的,此时李密正准备攻打洛阳,对于秦叔宝的到来,他欣喜异常,不假思索予以重用,和程咬金一起率领瓦岗寨最精锐的内军。

可正是李密的野心让秦叔宝迎来人生第二个转折点。瓦岗寨击败宇文化及后,李密自信息爆棚,悍然进攻洛阳,王世充据城死守,并趁李密大意突然发动反击,在邙山脚下大败李密,李密西逃投降唐朝,秦叔宝、程咬金等人被俘,便投降了王世充。

王世充为人奸诈,性格正直的秦叔宝自然瞧不起他,便与程咬金商量后连夜投奔唐军去了。


得遇明主屡立奇功

秦叔宝见到了李渊,李渊将他调到李世民帐下,自此秦叔宝得遇一生的明主,开始绽放耀眼的光芒。

武德二年,宋金刚侵犯唐境,李世民率秦叔宝等出征。宋金刚帐下大将尉迟敬德勇猛异常,击败李孝基,俘虏唐俭等人,李世民急令秦叔宝半道狙击,大败尉迟敬德,救下唐俭等人。平定宋金刚后,秦叔宝也因为此战被李渊赐予金瓶,加封上柱国。

武德三年,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由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统帅最精锐的黑甲精骑,每战必作为先锋。正当唐军团团围住洛阳时,窦建德率军十余万救援王世充,李世民亲率三千余黑甲精骑前往虎牢关迎敌,秦叔宝护驾左右。

面对十余万大军,秦叔宝率领数十精骑率先冲锋,如尖刀般撕开窦军阵型,李世民率黑甲军紧随其后,几进几出完全凿穿窦军,唐军俘虏窦建德,大获全胜。此战当为秦叔宝传世一战,战后被封为翼国公。

此后,秦叔宝跟随李世民多次出征,为大唐打下北方的半壁江山,战事缓解,本是战将休养生息的时候,秦叔宝却因为一身的伤病备受折磨,于贞观十二年去世,死后陪葬昭陵,李世民还在其墓前铸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战功。


凌烟阁上的排名

贞观十七年,太宗皇帝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画像藏于凌烟阁,以供后人瞻仰。然而恰恰是这份功臣名录,引起了后人很大争议,因为战功赫赫,为大唐付出一生的秦叔宝竟然排在了第二十四,也就是最后一名!

二十四人名次如下: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

为什么秦叔宝排名靠后,还不及程咬金?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侯君集、张公谨等人对大唐的贡献哪一个能超过秦叔宝?不过既然这么排了,肯定有太宗的想法,我们来揣测一下。


首先最先引起我们怀疑的是秦叔宝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如果从新旧《唐书》等官方史籍记载,秦叔宝是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但是功劳却不像《隋唐演义》中那么高。史书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从谋划到实施,秦叔宝出镜率极低,谋划阶段主要是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侯君集,这五人也是玄武门之变一等功臣,实施阶段,李世民杀李建成,尉迟敬德杀李元吉,张公谨关闭玄武门抵御东宫卫队,尉迟敬德割下李建成、李元吉首级驱散东宫卫队等等,还是没有秦叔宝的相关记载,可见秦叔宝的功劳不高,甚至在整个事件中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况。

其次秦叔宝排名这么低可能原因是太宗登基后,秦叔宝因为伤病久居长安,而李靖、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都有领军出征,甚至李靖还灭了东突厥,侯君集灭了高昌国等等。

不管怎么说,在大唐统一战争中,秦叔宝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浑身刀伤、箭伤无数,理应受到最高礼遇,将其排在凌烟阁最末一名确实有亏待之嫌。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欢迎关注“荣耀历史”,一起感受历史荣耀。

5

秦琼字叔宝,是隋末唐初名将。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秦琼武功仅排隋唐第十六条好汉,但在实际历史上,秦琼却是隋唐最为勇猛的武将之一。





秦琼在隋朝大业年间,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来护儿曾说:“此人骁勇彪悍,又有志向气节,将来必能自己取得富贵,怎能当做卑微之人对待呢?”秦琼曾随齐郡通守张须陀镇压涿郡叛军卢明月,因其勇猛率一千精兵袭占敌后营寨,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卢明月。后来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海曲征讨孙宣雅,立下先登之功,以前后军功,被授职建节尉。隋大业十二年十一月,秦琼随张须陀征讨瓦岗军失败,张须陀战死,秦琼率残部依附据守虎牢关的隋将裴仁基。裴仁基因不满朝廷监视,接受了瓦岗军李密招抚,秦琼也随之归降瓦岗军,成为瓦岗军骠骑。后瓦岗军受王世充的郑军突袭大败,秦琼等被俘暂跟王世充,被封龙骧将军。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琼因不耻王世充奸诈为人,与程咬金等人乘唐郑两军于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骁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以后秦琼随李世民征战南北,灭宋金刚于晋州,败尉迟恭于美良川,破窦建德于板渚,降王世充于洛阳,败刘黑闼于列人(地名)。美良川之战,收降尉迟恭,秦琼功最大,李渊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灭宋金刚后,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在征讨洛阳期间,李世民挑选了一只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为左右队,由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四人分别统领,每次作战时李世民都亲自率领作为前锋使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敌人十分畏惧。据《旧唐书》记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军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在破窦建德之战中,秦琼率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窦军大阵,战后获封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唐武德九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李世民登上皇位。





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对他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秦琼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





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对功臣封赏中看,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食实封1300户,长孙顺德1200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1000户,秦秦琼、程咬金700户。比秦琼食实封户少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功臣封赏,除参考以往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取得的功绩外,更多的还是参与玄武门之变中所起的作用。那么为什么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人会比秦琼食实封户高呢?难道秦琼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或者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不积极?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是很确切的,也很积极,这点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出谋划策之人,侯君集、刘师立是执行者,但也参与了出谋划策。据《旧唐书?侯君集传》记载:“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又据《旧唐书?刘师立传》记载:“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长孙顺德虽和秦琼一样是玄武门之变的执行者,但他和长孙无忌都是长孙皇后的亲戚,又跟随李世民最久。尉迟恭、张公谨都处在玄武门之变最关键之处。尉迟恭与李世民在临湖殿,直接参与了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在李世民射杀李建成时,李元吉试图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诛杀了李元吉,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对他的封赏自然要高一些。而玄武门之变时,张公谨在玄武门,正是由于张公谨及时关闭大门,才暂时挡住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部队的进攻,为秦王府增援部队的及时赶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时如果没挡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两千多号人杀进来了,那李世民恐怕也是性命难保。这也算是救命之功,实封相应也较高。那么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在哪里呢?当时预谋玄武门之变时有五个关键地方需要把握好:一是临湖殿。位于玄武门之内,李世民本人和尉迟敬德等布置在此,是伏击刺杀李建成、李元吉的主战场。二是玄武门。阻击战场,张公谨等布置在此,事发后,李建成、李元吉所属部队赶来救援,重点攻打的就是这里。三是芳林门。防御战场,高士廉等布置在此。四是嘉酞门。防御战场,安元寿等布置在此。五是秦王府。防御战场。有可能秦琼、长孙顺德等人负责着秦王府的守卫任务。据《旧唐书?长孙顺德传》记载:“武德九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正当太子府和齐王府两千多人攻击玄武门时,张公谨及时关闭大门,守门士兵奋力阻击,终究人数少,大门将要被攻破。正在这危急时刻,秦琼与长孙顺德率数百秦王府骑兵从被后杀来,与两府兵混战在一起,不久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两颗人头登上门楼,两府兵看到太子、齐王已死,就一轰而散了。由于事态发展主要在临湖殿和玄武门,因此这两个地方成了事变成败的关键所在,这两个地方的将领事变成功后,自然获得的功劳最大。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不把秦琼安排到这两个关键点呢?据《旧唐书?秦琼传》记载:其后每多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由此可见,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将秦琼安排到关键处,可能就是考虑到当时秦琼身体不好,因此才没将他放置到要害处。那么秦琼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呢?说到底,食户封只是一种赏赐报酬,等于事情过后的犒赏,真正管用的还是职权。玄武门之变后,为了掌控整个局势,李世民进行了大规模人事调整,他把自己的左膀右臂都安排到了国家军队的十二卫中的关键位置。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德九年(626)七月,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可见,秦琼能与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一起被李世民派去掌控军队,其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6

由于新旧《唐书》没有说清楚秦琼究竟有无参与玄武门之变。使后人多有疑惑,莫非秦叔宝也与李靖、李世勣一样,声明不参与帝王家事,而保持了中立。然后,导致了唐太宗心存芥蒂,以致让如此一个赫赫声名的英雄,屈身于凌烟阁24功臣之末尾?

于是,好像秦琼不受待见似的。实则不然!恰如当代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能进此20人行列中,就算名列末尾,亦是功勋赫赫,足以彪炳千古的人物,而排名前后,反而是次要了。

玄武门之变,秦琼是肯定参与的!然后,官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这是恩遇极隆了。

然而,待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却常年卧病在家,以致贞观始后,再无功绩建树,或许这才导致了他在凌烟阁上排名最后。

下面,来分别说一说秦琼的武艺与勇猛,为何会伤病缠身,以及为何他一定会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如今常说的“杀手锏”就是秦叔宝手中之锏,出其不意,给敌致命一击,击之必中,是为杀手锏。

武艺过人,勇冠三军的秦叔宝,为何会在天下太平后,就常年卧病了呢?

就因为仗打得太多,然后身体负伤太多。

李世民为秦王时,选拨军中最骁锐骑士千余人,分为四队,任命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翟长孙四将统率,这就是初唐最著名的骑兵–玄甲亲军。

每遇战斗,四将便率玄甲骑分随秦王左右,每每摧锋破阵,给予敌军最致命一击。

玄甲军是唐军中最精锐的骑兵,而玄甲军的四位统兵将军,毫无疑问就是唐军中最骁勇的猛将,秦琼就是其中之一。

秦琼自任玄甲队统军后。每随秦王征伐,但遇敌军有骁将在阵前耀武扬威,李世民便令秦琼出战。叔宝跃马挺枪,每能在万军之中斩杀敌将,以勇力著称于军中。

  • 由此可知,若率二万大军远征绝域、灭国擒王之能,惜秦琼未逢其时,末得验证。
  • 然而率千骑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正是秦琼这种猛将,在战阵攻伐中的家常便饭。

常言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像秦琼这种从基层士卒一步步成长为大将军的人物,每一步凭军功升迁,都是靠着奋不顾身,浴血战斗换来的。

史书上,秦琼自己说:我少年从军。身平历大小二百余战,屡负创伤,前后出血达数斛,就是戎马半生,出血累计有几百斤,如今天下太平,歇了下来,岂能不生病!

所以,古今有许多大将军,战争一停,就开始浑身生病,就是这道理。

唐诗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不顾勋。”说的就是像秦琼这样的人物。

像这种经常在战斗中白刃争锋、先登陷阵的猛将,待中年之后,一旦过上了太平日子,身心便松驰下来,然后身上旧伤病发作,也是很正常的。

故而唐太宗并没有亏待秦琼,只因为英雄已暮年。贞观之后,史书上再无秦琼功绩,是因为秦琼身逢太平年月后,就开始便伤病缠身,便居家休养了,直至贞观12年去世。

秦叔宝在隋唐英雄中,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其人的民间传说,数不胜数。当然,民间传说不作数,我们就从正史看秦琼。

  • 秦叔宝投唐之后,首战美良川,大破尉迟敬德。让唐高祖欣喜之下,说出要割皇帝的肉赏赐他吃的惊世骇俗之语。

尉迟敬德初在刘武周麾下为大将时,乃唐之劲敌。曾攻伐河东,大败唐军。俘虏大唐之名王将臣无数,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尉迟敬德俘获。

于是,河东告急。

当时秦琼、罗士信、程知节等山东名将刚刚投唐不久。便随秦王李世民出征。

李世民命秦琼等在美良川邀击尉迟敬德,大破之,斩首二千级。此役,秦琼身先士卒,立功最多。

  • 秦琼与尉迟敬德,两大初唐武神间的交锋,在民间故事中便演绎出了“三鞭换两锎”的传奇。

战后,李渊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

“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

皇帝对大将说出这样的话,史书上也实是罕有的!可见,秦琼的勇名,在当时是无出其右的。

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灭宋金刚后,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

李渊以皇帝之尊,对于秦琼为何如此看重?是因为李渊本亦为隋臣,而秦琼在大隋军中时,就是一位很出名的从士兵到将军的励志典范。

演义中的秦琼,与绿林响马多有交情,江湖人称“小孟尝”,当然这只是演义。

正史中的秦琼,与程知节一样,出身于北齐官宦世家,少年即从军,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麾下任职,是一位纯正的职业军人。

秦琼在来护卫麾下时,还是一名排长式的初级小军官。而秦琼的母亲过世,大将军来护儿竟派人前往吊唁。在上下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柱国大将军,如此看重一普通小军官,当时足令全军诧异了。

诸军将士不解,有与来护儿亲近的,纷纷问来护儿曰:

“军中士卒死亡,以及家中有丧事者甚多,将军为何只吊唁秦叔宝的家人呢?”

来护儿回答道:

“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秦叔宝之名,由是一军皆知。然而,在尚武之风浓烈的隋代,一个小军士,能得大将军如此器重,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必定是身兼武艺、忠勇、胆略,三者俱备,且能出类拔萃的。

  • 而来护儿曾率军参与征高句麗之役,秦琼有没有参加这次战争,史书未说明。

而真正让秦琼的勇武首次为天下闻名的,是齐郡丞张须陀讨伐叛匪卢明月的一战。

涿郡叛匪卢明月,有众十万余,声势浩荡。

而张须陀兵马只万余人,众寡悬殊。

张须陀定计:欲先以佯败诱敌追击,然后趁敌军倾巢而出,后方空虚时,命一悍勇之将,率千余兵力迂回突袭叛匪后方营寨,得手之后,纵火为号,然后与张须陀的主力呼应,前后夹击失了老巢的叛军,以求将敌军一举击溃。

  • 这是古代版本的“诱敌深入、迂回穿插”打法,又无疑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敢死队任务。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敌众我寡,敌人多势众,留守人员,必也有万人以上,以千余孤军击万人,人人以一当十,岂不九死一生?

所以,当张须陀定策后,麾下诸将,一时无人敢应,唯有秦叔宝慨然请命,愿率所部接受这突击任务。随后,罗士信也愿同往。

于是,张须陀便依策佯败,卢明月果然中计,大举追击。

秦琼和罗士信二人,各率千名劲卒,趁机潜行至敌军大营,二人身先士卒,持刃爬上门楼拔下叛军旗帜,各自格杀敌兵数人,斩断门锁,部众一齐涌进敌营,然后向敌营纵深猛突,大举纵火。敌军留守兵力不知虚实,惊慌四溃。秦琼等一下就烧毁了卢明月军三十多处营寨,火光冲天,几十里外也可见。

正在追击隋军的卢明月闻后方起火,大惊,匆忙回援。张须陀便率主力掉头掩杀,大破卢明月军。

卢明月仅率百余名骑兵逃走,其余部下皆被俘虏。此战之后,秦琼的勇武之名,闻于远近。

  • 秦琼上了瓦岗后,甚得李密器重。李密的瓦岗军,最精锐的部队就是兵力数为八千人的内军骠骑。而秦琼便是瓦岗军内军骠骑的四位统领之一。

在隋军时,由小卒升为将军。在瓦岗时,统率精锐骠骑。投唐后,又为玄甲军统领之一,也只有如秦叔宝般的,忠勇与胆略双优之大将,无论在哪儿,都是统率最精锐兵马的。

除了忠勇与胆略,秦琼更有识人之明。

李密败亡,秦琼等人寄身于王世充处。

然而,自汉末以来,直至南北朝、隋,“名臣择主而事”始终是士人的主流价值观。

所以,不论王世充得到了秦琼等名将投效之后,如何的恩赏有加,不惜高官厚爵拉拢,秦琼始终瞧不上王世充的为人。

几人认为,大唐秦王李世民,神武英姿,才是值得为之效死的明主。

然后,当秦王伐洛阳时,秦琼与罗士信、程知节等,在两军对决际,竟然演出了一幕临阵倒戈的大戏,几人率亲卫从骑,阵前拜别了王世充,然后直奔唐军而去。

从这点上看,秦琼与程知节一模一样,是个性独特,立场鲜明的人,决不会像李世勣等人般,玩什么只奉国家明诏、不闻帝王家事等等云云。

对秦叔宝等任职于秦王府的将军而言,秦王李世民的意志,就是法令。主辱而臣死,所以玄武门之变,秦叔宝必定是参与的!

而之所以李世民带入玄武门的诸将中,没有秦叔宝名字。有一种说法,也是可信的,秦琼负责的,是留守秦王府。

  • 秦王在玄武门内大动刀兵,诛杀了太子与齐王。就必须提防深受太子恩遇的太子府兵马,围攻秦王府。

天下闻名的“房谋杜断”,绝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而留守秦王府的大将,必须是最忠勇坚毅的。

李世民麾下最勇猛的两大左右门神,尉迟敬德随秦王前进攻击,秦叔宝坚守王府,这无疑是最佳选择。

再则,秦叔宝之所以绝不可能像李靖与李世勣一样,奉行中立、不闻帝王家事。是因为李靖与李世勣,担任的是职务不一样,此二人不在秦王府任职!

而秦叔宝的官职,是秦王府右三统军。身受秦王之恩,不为秦王效死,那是要受当时价值观唾弃的。

反之,如太子党羽悍将薛万彻、薛万均等人,身受太子之恩,当闻知玄武门内兵戈杀声大起,太子陷于不测之险时,立即麾兵猛攻玄武门,这也是符合当时价值观的。

就是吃谁的饭,就得为谁效死尽忠。

所以,李世民事后,理所当然的宽恕了薛氏兄弟,而薛氏兄弟在贞观年期间,也成了屡立战功的天下名将。

由此可知,说秦琼在秦王与太子的争斗中,保持了中立,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那是荒谬之论。也是不了解隋唐士人之风,才会下此结论。

因为你若跟了谁混,却在关键时不为之效死,那就是辜负了壮士之名,是要为天下人耻笑的!

由此而总结,李世民登基之后,只可惜秦琼身体出了问题,否则,必将会委以重任,使之继续再建功勋,名垂青史的!

而有些看法,认为李世民冷落秦琼,显然是不准确的。

至于演义小说中,秦琼卖马,与单雄信等情同手足等等,则是传说居多。

从正史上看,瓦岗寨群雄,两派泾渭分明: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等官宦世家子弟为一派,这是李密所倚仗的主力。

单雄信、徐世勣(就是徐茂功)等土豪地主又为另一派。两派之间,并无什么交情。

(图来自网络)

7

秦琼以《隋唐演义》及门神形象名闻天下,于正史中亦颇多战绩而深受唐太宗喜爱及器重。

秦琼最初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因平叛“由是勇气闻于远近。”投奔李密的瓦岗军后,李密“待之甚厚”,与程咬金等共掌八千内军。李密被隋军击败后投奔李渊,秦琼“为王世充所得,署龙骧大将军”。他因鄙薄“世充之多诈”,与程咬金等改投李渊。李世民“素闻其勇,厚加礼遇。”

在李世民麾下,秦琼为报知遇之恩,过关斩将,杀神灭佛,成为李世民心腹爱将,顺理成章参加了玄武门事变,“从诛建成、元吉”,力助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世民接受父皇禅位登基后,论功行赏,秦琼“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秦琼“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创”,因此“前后出血亦数斛矣!”故李世民即位后,秦琼一直养病。638年卒,朝廷“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唐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次年,又改封其为胡国公。其后,唐太宗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功臣像,悬挂凌烟阁。

可见,唐太宗对跟随自己南北征战及参与政变的秦琼,可谓龙恩浩荡。

8

秦琼最早是隋朝将领,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过职,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瓦岗兵败后转投王世充,由于见王世允太过奸诈,就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氏,跟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最大功劳就是参与玄武门事变,跟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为李世民成功上位立下从龙之功,事后他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

秦琼一生戎马,征战四方,自然留了一身的伤,以致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病逝,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后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他还是不错的,其实李世民对跟他打天下,特别是跟他夺位的老臣都是不错的,生前享福,死后留名。

9

(剧照:秦琼)

说起秦琼,很多人就会想起《隋唐演义》,会想起那句著名的话:有名的朋友八百个,没名的朋友数不清。

但说起历史中的秦琼,和演义中的有很多不同,比起小说中的辉煌灿烂,历史中的秦琼稍微暗淡了一点,即使如此,秦琼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接下来,我们只聊历史,不聊演义,聊聊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一、秦琼跟随过若干枭雄,最后投奔李唐

秦琼是个勇武的汉子,武力值那是没说的,但命运坎坷,跟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1、来护儿。

早年,秦琼在隋朝名将来护儿手底下效力,来护儿非常重视他。秦琼母亲去世的时候,来护儿亲自前去吊唁,有人说:“将军,为何如此?他不就是个手低下的小官吗?”来护儿说道:“此人英勇彪悍,而且志向不低,日后一定大有出息。”

来护儿果然是个预言高手,看人相当准。

2、张弥陀。

秦琼和来护儿合作良好,公元614年,秦琼被调到张须陀手下任职,表现不错,立功无数,职位也是步步高升。

公元616年,张弥陀征讨李密时,身死道消,秦琼带着残部辗转到了隋朝名将裴仁基那里。

3、裴仁基。

作为隋朝大臣,和瓦岗军死磕是名正言顺的,毕竟,吃人家的,效力也是应该。

只是,隋朝末期,朝廷极其混乱,奸臣当道,国家毫无希望。在公元617年,裴仁基和监军御史萧怀静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而隋炀帝杨广也是朝不保夕,于是,裴仁基带着秦琼等人投靠了李密,正应了古话“良禽择木而栖”。

4、李密。

李密看裴仁基来了,还把猛将秦琼带来了,喜出望外,直接封秦琼为帐内骠骑,和李密手下的大将程咬金一个级别,待遇不低啊!

只是,那个时代英雄辈出,各领风骚。618年,宇文化及杀将出来,手刃隋炀帝杨广,拥立了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注定,李密的瓦岗军和宇文化及有场硬仗。

两军终于开战了,但是,李密的团队在首次战争中被宇文化及的队伍虐,如果不是秦琼,李密就被宇文化及给宰了。回来后,秦琼再次收拾人马和宇文化及重新开战,宇文化及被打跑,秦琼名声在外了。

打败了宇文化及,李密有点自满,不体恤将士,团队凝聚力大降。此时,另一位猛人出场了,那就是王世充。

在王世充的攻击下,瓦岗军大败,李密逃出投奔李渊去了,而秦琼被王世充俘虏。

5、王世充。

投降王世充,秦琼有着太多的无奈。老大李密逃走,军队大败,秦琼久战之下不敌,无奈被俘虏。但是,王世充为人狡诈,很不对秦琼胃口,他和程咬金等人计划着如何逃离。

6、李世民。

公元619年2月,在李唐和王世充的军队对战时,秦琼和程咬金等人抽机会逃到了唐朝那边,向李渊俯首称臣。

秦琼和程咬金那是名声在外,李渊一听到来投奔,高兴极了,热情款待,并将秦琼调拨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听令,李世民早就听闻秦琼的大名,来了后直接授予马军总管的职务,异常重视。

二、李世民登基前和秦琼的合作

李世民在得到秦琼这位名将后,如虎添翼,在南征北伐过程中,秦琼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公元619--620年,李唐和宋金刚的部队开战,前期宋金刚仗着尉迟恭等人的努力,战绩不俗,到620年四月,宋金刚被打败逃走,尉迟恭等人投降。而在这一过程中,立下最大功劳的就是秦琼。

回去后,李渊封赏了一个金瓶,秦琼认为赏赐太重,李渊语重心长地说道:“扔下妻儿来投奔我,我就算割下肉给你奖赏都是应该,何况只是这么一个瓶?”

在宋金刚完全被灭后,李渊又奖赏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封了柱国,就意味着到了武将的一个绝对高级序列。

公元620年7月---621年3月,秦琼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先后打败窦建德和王世充,为大唐建立不朽功业。

这一次,李渊再次赏赐秦琼黄金百斤、帛七千段,还封秦琼为翼国公。武将到了公爵级别,那是顶级行列了,再上一级,只能是王了。

公元622年,秦琼又率领军队平了刘黑闼,又被赏赐众多物资。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秦琼绝对是武将当中的前三号人物了,但是,玄武门之变发生了,这事影响了很多人,包括秦琼。

三、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对待秦琼的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公元626年,据介绍,说秦琼是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但实际上,秦琼并没有直接参加玄武门之变,最多就是后勤支援,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没有详细记载,像秦琼这样的大人物,如果在“玄武门之变”中冲在了一线,怎么能不详细记载呢?

第二,秦琼虽然位居国公,并受到了无数赏赐,但这都是李渊的赏赐。李渊非常欣赏秦琼,于是乎,勇猛的秦琼缩在了人后,毕竟,玄武门之变是要面对李渊的。

第三,已经位居国公,缺乏建大功、立大业的刺激。

第四,李世民登基后,并没有大肆封赏秦琼,这说明,秦琼在最为重要的玄武门之变中没有冲在第一线。

在玄武门事变后不久,李世民登基,并在626年9月开始大肆封赏功臣,光是国公就封了不少。而这些新封的国公,除了物资赏赐外,另外,多的被赏赐一千五百户,再少一些就是一千三百户,就像尉迟恭。而秦琼只被赏赐七百户,这数据说明了很多道理。

而在公元643年,李世民让阎立本描绘凌烟阁24功臣时,秦琼仅仅排在24位,就是最后一位。

而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突出的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河间王李孝恭,第三位是杜如晦,第四位是魏征,第七位是尉迟恭,程咬金排在第十九位。

显然,李世民对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满意度一般,即使如此,李世民对秦琼也是不薄,并没有虐待,在公元638年,秦琼病逝,善终!李世民允许秦琼陪葬昭陵,一句话,这是进入了皇陵,这就算是不错的认可

(剧照:秦琼)


可以这么说,秦琼前半生英勇拼搏,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李世民登基后,重视程度一般,但绝没有被虐待,也没有贬官到外地,秦琼就是在长安度过了后半生。

10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秦琼母亲去世时,来护儿派人前去吊唁。军士们对此感到奇怪,就问来护儿说:“士兵死亡和家中有丧事的很多,将军为何只吊唁秦叔宝的家人呢?”来护儿回答道:“此人骁勇彪悍,又有志向气节,将来必能自己取得富贵,怎能当做卑微之人对待呢?”

隋大业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叛军首领卢明月率军十余万进攻祝阿(一说下邳),秦琼随齐郡通守张须陀前往征讨。张须陀部共万余人,无法与卢明月军匹敌,在叛军营外六七里下寨,与其对峙数十日后粮草亦将耗尽,形势十分不利。张须陀对将士们说:“卢明月见我军撤退必定前来追击,待他们大军出动营内空虚之时,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袭营定能出奇制胜。只是这个行动实在凶险,不知诸位有谁能去?”众将无人应声,唯有秦琼和罗士信奋而请战。张须陀于是让他们各自领兵千人埋伏于芦苇丛中,自己率领大军佯装弃营逃遁。之后卢明月果然倾巢而出前往追击,秦琼和罗士信趁机发动偷袭。见敌营寨门紧闭无法进入,二人爬上门楼拔下叛军旗帜,各自杀死数人,之后斩断门锁放进了门外的伏兵,一举纵火烧毁了卢明月军三十多处营寨。趁卢明月匆忙回援之时,张须陀率主力掉头掩杀,大破卢明月军。卢明月仅率百余名骑兵逃走,其余部下皆被俘虏。此战之后,秦琼和罗士信的勇武之名闻于远近。后来秦琼又随张须陀前往海曲征讨孙宣雅,立下先登之功,以前后军功,被授职授建节尉。

奔走诸王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一月,秦琼随张须陀征讨瓦岗军,被李密佯败后诱至大海寺北林一带伏击。张须陀身陷重围力竭战死,秦琼率隋军残部依附了据守虎牢的裴仁基。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裴仁基与监军御史萧怀静不和,被李密成功招抚,杀死了萧怀静,以虎牢城向瓦岗请降。秦琼随裴仁基归降后李密非常高兴,用秦琼为帐内骠骑,与程咬金等一起统领八千内军,待遇十分丰厚。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杨广,而后率十余万骁果禁军北返关中。李密为免腹背受敌,以入东都辅政为条件,同意了皇泰主由瓦岗出兵攻打宇文化及的请求。七月,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军于黎阳大战,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混战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坠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几乎落入追兵之手,幸得秦琼拼死捍卫才得以脱险。救出李密后,秦琼收拢溃军与宇文化及军力战,终于将其击退。

同年九月,瓦岗军击败宇文化及后,元气大伤。李密因为胜利变得骄傲自负,不再体恤将士使得部下纷纷离心,同时由于对王世充的蔑视扎营时甚至不修筑壁垒工事。王世充趁机突然发动袭击,在邙山脚下大破李密。李密战败后惧怕翟让旧部报复,仓惶西逃长安投奔了李渊。秦琼被俘后暂时投奔了王世充,被封为龙骧将军。

投奔李唐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琼因不耻王世充奸诈的为人,与程咬金等人乘唐郑两军于九曲对阵之时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渊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礼遇,授予了他马军总管的职位,随自己一同镇守长春宫。

同年十一月,宋金刚先后攻陷晋州、浍州,唐朝河东告急,李世民调关中兵马率领秦琼等前往征讨。唐军经龙门踏坚冰渡过黄河,于柏壁扎营与宋金刚对峙。十二月,永安王李孝基于夏县战败,唐俭、于筠等唐将均被宋军大将尉迟恭俘虏。尉迟恭得胜后返回浍州途中,李世民派秦琼、殷开山于美良川将其击破,斩首两千余级。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因粮尽向北败走,李世民一路追击至介休。宋金刚以残部精兵两万出城西列阵与李世民决战。李世民派遣秦琼、程咬金、李勣攻打阵北,翟长孙、秦武通攻打阵南,与宋军交战后假装后退。等宋金刚来追之时,李世民亲率精骑冲杀其后军,结果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等人献出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美良川击败尉迟敬德,秦琼立功最多,李渊赐给秦琼金瓶,并慰劳秦琼说:“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平灭宋金刚后,又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国。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军进逼洛阳攻打王世充,每以秦琼为先锋。征讨洛阳期间,李世民挑选了一只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为左右队,由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四人分别统领,每次作战时亲自率领作为前锋使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敌人十分畏惧。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夏王窦建德与王世充结盟,率生力军十几万驰援洛阳。李世民留下李元吉等人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秦琼等将领分兵前往虎牢关抵御窦建德。五月初,李世民留战马千余匹于黄河北岸放牧,让窦建德以为唐军草料将尽,诱其出击。次日清晨,窦建德全军自板渚出牛口列阵,逼近汜水向唐军挑战。李世民按兵不出,暗中召回战马,待到正午窦军士兵疲惫阵型骚乱才率军东涉汜水冲击敌阵。恰逢窦建德朝会群臣,军中一度慌乱,但稍作退却后很快发起反击。诸军混战中,秦琼、程咬金、史大奈、宇文歆等人随李世民凿穿窦军大阵,来到敌阵后方展开唐军旗帜,令窦军误以为己方已败,军心涣散下大败溃逃。最终窦建德被俘,王世充绝望之下也出城投降。破窦建德之战,秦琼率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窦军大阵,战后获封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同年七月,窦建德被斩首,其旧将惧怕唐朝报复,于是拥立刘黑闼为王起兵造反,半年之内收复了窦建德昔日所有领土。十二月,秦琼随李世民前往河北平叛。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在刘黑闼进军洺水途中,秦琼率军于列人将其击破。最终刘黑闼失败后,秦琼又被赏赐了许多物资。

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后来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去世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