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出来确实会让很多人惊掉下巴、三观震碎。包括我自己,也是考证了多次。

王道恩,山东省沂南县葛沟镇王家堰村人,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二师六十四团二营五连六班班长(1948年编为第三野战军26军76师226团)

出生沂蒙山区贫苦农家,13岁进入识字班,并当上村里第一任儿童团长;

15岁担任村里的青救会长和民兵指导员,办起了互助组、担架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45年8月13日入伍,编入八路军鲁中军区特务营二连,任通讯员。(通讯员跑前跑后传达命令,一般都是机灵果敢的角色)

1948年11月7日,淮海战役开打第二天,华野追击黄百韬兵团。

八纵向徐州方向追击敌临沂保安旅,王道恩任八纵二十二师侦察营二连一班班长(侦察营,一班长,狠角色),带7人跑在全纵队最前面,对敌跟踪侦察。

8人一路追到沂河,直至夜间,也未发现敌踪迹。王道恩判断敌不可能渡河这么快,定是隐藏在沿河村落,遂分头寻找。

果然抓住两敌,经审问,为敌临沂保安旅二团,正在休息,准备天亮渡河。

主力天亮前是不可能赶到了,王道恩沿河边搜索,发现敌密密麻麻一大群挤在沟渠内。

8人立刻分头占据有利地形,将敌人“包围”起来,打出两枪,高喊“解放军三个纵队马上到,前有沂河断路,赶快投降”

有敌企图逃跑,被轻机枪扫倒一片。俘虏包括敌团长在内一大群敌人。

随后该团1500人缴械投降,天亮后敌团长发现俘虏他们的只有8个人,羞愤之下投河自尽而亡。

这还不算什么,更离谱的在后面。

1948年12月28日,华东野战军八纵二十二师在蚌埠以北刘集村攻击邱清泉兵团一部,至凌晨两点,敌人大部被歼,阵地多被我占领,但因伤亡过大,攻击中止。

王道恩此时已调任二十二师六十四团二营五连六班班长,其所在二营伤亡殆尽,王道恩率六班的7人为预备队。

敌企图突围,王道恩决定率7人发起攻击。(八纵是华野6个攻坚能力最强的主力纵队之一)

7人加入战场,分两组趁夜色摸入村子,发现敌炮兵阵地,先两个点射,击毙敌受伤军官,高喊“谁动打死谁”,敌不清楚来了多少解放军。7人俘敌一百。

迅速处理完俘虏后,趁敌反击时,王道恩7人反而直扑敌核心工事(环形战壕),共甩出近百枚手榴弹(拿筐装的),炸的战壕内敌人直呼投降,7人用刺刀一扒拉数数,再俘敌一百。

7人兴奋至极,向村子西北角敌人最后的阵地——子母堡群开始攻击。

此时一个战士喊了一声“班长他们在这里!”

王道恩顺手指方向一看,子母堡前空地上,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尸体,是昨天夜里突击队六连,从连长到战士全部倒在空地上。

这时他才知道昨天夜里上去的连队没有一个下来,是怎么回事。

王道恩先问其他几个战士,有没有胆子发动反击。

大家都说这回死就死了,兴许能把阵地夺回来。

王道恩提议“敌人不知道我们来了多少人,干脆打就打那个大的”,

自己带的+战场收集的,连筐都装满,7人集中手榴弹攻击大母堡,硬是又用近百枚手榴弹把子母堡前的防线炸开,

趁烟雾爬上大母堡顶部,一起塞手榴弹,直接瘫痪了敌指挥所。

至天亮,刘集村被全部占领。

7人毙伤敌人270人,俘虏6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39挺,步枪700多支,迫击炮9门。

7人无一人伤亡。

1949年,第三野战军给王道恩记二级战斗模范称号,26军给他记一等功一次。

2009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自己有八次死亡瞬间——

第一次:

遇到敌人的4架飞机侦察扫射,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一个耳朵被震聋,一只眼睛视力受损,几乎看不见东西了;

第二次:

夜里趴在地上和一个班长交待工作,两个人对着头上着子弹小声说着,那位班长突然不说话了,原来该班长已经牺牲了,自己幸免于难;

第三次:

在朝鲜遇美军扔下磷火弹,帽子起火,用手一摸,手上、脸上都着了火,跑到山沟把头扎进水里也没有用,后来抓起泥巴糊住脸还着火。第二天,脸皮都卷了起来,住了40多天医院还不好;

第四次:

枪榴弹没打出去,在枪头上爆炸了,离他不到两米,幸亏它是往上炸才没有伤到自己。

另4次死里逃生就是在前文写到的淮海战役的刘集战斗中,除了敌连长朝他开火、避弹孔里的敌人打穿了他的帽子、攻打子母堡的三次历险外,

还有一次是敌人的手榴弹扔到他跟前,他刚想捡起来扔出去,突然想到手榴弹飞来的距离,心想再捡起来扔出去已经来不及了,就赶紧趴下,结果手榴弹就在他原来脚站着的地方爆炸了。

历任连长、副营长、营长,立三等功7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1次,二级战斗模范1次。

1956年,转业回乡,在烟台工作。

2006年,和妻子度过金婚纪念日。

以上,共勉!

最佳贡献者
2

吴三桂的大炮

公元1852年8月,太平军西王萧朝贵趁长沙兵力空虚,率偏师进行突袭。本来这场偷袭战打得很顺利,已经杀死清军数十名大小官员,守军也死伤2000多人,可就在此时萧朝贵的胸口挨了一炮,直接毙命,这仗又打成太平军最恶心的攻城战。

洪秀全和杨秀清听说萧朝贵丧命立刻赶到长沙,但这两个人也改变不了太平军难克坚城的固疾,围攻三月也没拿下长沙。事实上太平军从金田起义以来一直就对攻城战很头痛,因为他们没有大炮,在广西打桂林时就是这么被坑的。

三个月没打下长沙让增援的清军云集了重兵,太平军无奈之下只好撤围北上,把岳州攻陷。历史在这里出现了拐点,攻陷岳州后太平军似乎突然学会了攻城,不止有了大炮,还会土攻作业。


于是一个不知真假的说法开始流传,太平军在岳州城里找到了当年吴三桂造反时留下的大量兵器,甚至那些大炮都大部分能用,这就是所谓的“祭起吴王炮药”,记载于李汝昭的《镜山野史》。

现代人大多数认为这件事儿是假的,大炮放个上百年不会生锈吗?火药历经百年还能再用吗?即使举例的人也是拿这事儿鄙视清朝,被上世纪的武器教做人,这技术是在退步吧?原则上他们还是不那么相信。

然而2011年的一则新闻大抵可以侧面证实这个说法有依据,那年湖南岳阳市在湖里打捞出7门大炮,其中三门重550斤,四门重350斤,而炮身的阴刻正是“周二年某月铸”。吴三桂那个短命王朝确实叫周,他确实在岳州留下了大炮......


康熙的反击

当然了,许你长毛挖上古神器就得许我大清挖,许你吴三桂给后世造反者提供军火,干翻他的康熙自然不能没有安排。1853年赖汉英率部配合第一次西征,进攻江西重镇南昌,湘军名将江忠源已在那里恭候。

有了大炮的赖汉英先来一手狂轰滥炸,各种炮子(石头铁球之类)不要钱的往城里招呼,可惜其中一颗砸断了南昌炮局的房梁,还把地砸了个大窟窿。守军下窟窿里一挖居然有金属音,再挖就找到了大炮。

这帮哥们最后划拉出600多门大炮,洗吧洗吧居然有一半能用,而且比当时守军的炮还猛,于是江忠源兴高采烈的开始和太平军对轰,三个月后打跑了赖汉英。事后考证,那些大炮是康熙年间为了征讨东南郑家铸的,只是年头多了以后陷入土里了......

3

一、位面之子、天选之子刘秀

一生开挂,做啥都开挂,二十多岁就称霸中原,三十出头就统一天下。

人长的帅也就算了,种田是把好手,生意也是把好手,读书也不错,打仗就更不用说了,每到危急关头,敌方就出幺蛾子,得了天下还不杀功臣……

地球上哪去找那么完美的人呢?

他的传奇事件太多了,虽然都是正史记载,但还是感觉像神话。

昆阳大战:

刘秀万余兵力被王莽50万大军包围,这哥们居然把王莽打败了。

更为神奇的是,为了搬救兵,他居然只带了总共13人突围出城,不要说是50万兵,就是50万头猪,他也很难杀出一条血路吧。

意外的是,他居然成功的突出去了,更奇迹的是,这13个人,居然没人挂。

救兵算是搬来了,不过也就万把人,加上城里的守军,两万多人而已,而且还是没经过专业训练的正规军,咋能敌的过王莽的50万大军呢?

别急,再放个大招“召唤陨石”

深更半夜的,哗啦啦就下起了流星雨,而且偏偏落在了王莽的军营中,吓都吓死了,士气全无,刘秀率军如砍瓜切菜一般,王莽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虽然有人说,那只是流星,没有陨石落到军营砸死人,甭管有没下陨石雨,反正让王莽输了,刘秀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二、风神之子朱棣

朱重八的四儿子,不安心做个藩王,又给那不务正业的和尚姚广孝撺掇,起兵造反了,自己一心想要把侄儿朱允文的皇位抢过来,估计成功后再给侄儿赐个什么毒酒之类的,不在话下。

你想置我予死地,我想放你一条生路,你对我不仁,我不能对你不义,傻冒朱允文居然给前线下令,“毋使负杀叔之名”,从此就给朱棣穿上了防弹衣。

运气好的人,总TMD不可思议,同样的好事,居然可以接二连三的来。

白沟河大战:

连同儿子朱高煦一起被围困的朱棣,箭也射完了,剑也砍断了,马都换了三匹,估计也没得换了,战袍上全是血,眼看玩完的时候。

突然间,天地变色,一阵妖风,把南军的帅旗吹断了,南军全蒙了,朱棣放火总攻,斩杀数万,溺死白沟河者十余万。

夹河大战:

朱棣仗着“金刚护体”神功,带着十余骑,跑去查探南军营寨,晚上还索性就睡在营前,南军动都不敢动一下。

次日交战,双方鏖战良久,互有死伤,难解难分之际,这妖风又来了,飞沙走石,偏偏吹向南军,二十万大军眼都睁不开,朱棣乘势总攻,大获全胜。

滹沱河大战:

又是两军对阵,又是难解难分之际,妖风又来了,又是只吹南军,又是朱棣乘势总攻,斩首六万。

三场大风,吹走了南军近四十万,吹的本就南强北弱的形势逆转,风神之子终登大宝。

要不是正史记载,怎么说也没人信,就算史书有夸张,大致故事应该还是差不多的。

听说点赞评论的伙伴,会中500万!

4


清圣祖康熙帝一日之内射杀318只野兔这件事情一直被人当做是史官在给康熙帝吹牛,认为不可能。结果我发现这件事情是真的。


“一个人别说射箭了,每天拉弓300次手都会废掉!”


“康熙绝不可能一天之内杀318只兔子,决不可能!”


说实话,虽然《清圣祖实录》里记载过这事,康熙帝自己也写信给太子说过这件事,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法国传教士张诚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的《张诚日记》,我才发觉原来康熙帝一次射杀318只兔子这件事是真的。


首先介绍一下活跃在康熙朝的法国传教士张诚。


张诚,原名Gerbillon Jean Franois,从张诚的法文名字就能看出他应该是平民出生,因为他的名字里没有“De”。


张诚1685年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与一批耶稣会会士远渡重洋来到清朝传教,他来到清朝后经介绍直接就进入康熙帝宫廷,为康熙帝效命。


他曾经参与过清朝与沙俄尼布楚谈判、也曾为康熙帝讲述过欧几里得几何原理,在康熙帝生病时用金鸡纳霜为康熙帝治好了疟疾,还从康熙帝一块征讨过葛尔丹。


可以说张诚是一位深入康熙宫廷内部的传教士,而且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张诚把他在清朝的经历都写在日记里,后来在欧洲出版,书名叫《鞑靼日记》。



(传教士张诚)


在日记里张诚就详细记载了康熙帝是如何一天之内射杀318只野兔的:


康熙带着将军们同时围猎几百只野兽,三千多骑兵排成两行,往前冲的同时两翼向中间并拢,中途要换好几匹马,围猎距离长达几十里,“鞑靼君主(康熙)从高处飞驰而下,左右开弓,十射九中,没有人能与他匹敌。”


当然,我是先看的《张诚日记》没有翻译成汉字的版本,看完之后大为震惊才开始找中文版《张诚日记》来看,发现张诚确实记载了康熙帝射杀318只兔子这件事。



(张诚日记外文版,上面清楚表示康熙帝射杀了307只兔子,和318只差别不大)


看完了《张诚日记》后,我才开始认真梳理这段历史,发现康熙帝射杀318只兔子还确实是真的。


1、 康熙帝说自己一天之内射杀318只兔子是发生在康熙五十八年,是康熙帝在教育身边的侍卫。


2、 早在康熙帝说这番话十一年前,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自述他亲征准噶尔时,讲述他在陕西花马池经历时就提到了他射杀318只兔子的事情。而且康熙帝还说花马池这个地方野兔极多,他不但自己射杀了318只,还和部下一块射杀了几千只兔子。


后来我又在《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里从康熙朱批里找到了更早的记载,早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就在朱批里表示花马池兔子非常多,简直到了“兔挤兔”的地步。


兔子和雉鸡太丰裕了,想要射稚鸡,就把兔子耽误了。想要射兔子,就把稚鸡耽误了


这鄂尔多斯之地(和花马池紧挨着)啊,挤满了雉鸡和兔子,真是太丰裕了。


以上两条就是康熙三十五年十一月康熙帝满文朱批汉译。





然后我就在想,一个成年人可以一天之内拉弓射箭300次左右吗?后来我搜了一下各地新闻,发现真的可以。


2018年浙江海宁的新闻《每天拉弓上百次 海宁小选手赛场“论箭”》这篇新闻报道里就提到不到12岁的小选手们,每天训练一小时,射箭120次。


“小运动员们要训练1小时,每人射出120支箭。”


然后2013年浙江在线发布了一篇和浙江省射箭队有关的新闻,新闻里提到浙江省射箭运动员每天至少要射箭七八百次,每天训练量相当于拉动24吨的重物。


浙江射箭队的队员们每天都要拉上七八百次……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下,每个运动员每天拉动弓弦所费的力气,差不多够拉走24吨的东西了,这相当于一辆普通吊车的重量。


从这两则报道上看,经过一定程度训练的专业射箭运动员每天拉弓四五百次都很正常,而且浙江省射箭队队员所使用的的是30公斤的重弓,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可以每天拉30公斤重弓七百次以上。


由此可以证明,康熙帝一天之内射杀318只兔子,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5

后代观历史不要较真百分百!历史都是人写的,在写的过程里受到统治管理、时间变化、传说演绎、描写偏移等很多因素影响。

真实的历史过往内在详细情况只有当事人最清晰,而不管谁书写的历史,在今天我们看来,重在起因和结果两方面重要一些,其内在详情是云山雾里,都不是非常详细很清楚。

我们所依据的历史主要是判断其接近真实历史事件的近似度概率有多高,而距离时间越久这个概率越低,因为时间的磨损丢失的必定要多一些。而随着时代进步,记载记录历史的工具越来越先进,接近历史真像概率越高;另一方面就是距离我们时间比较近的历史其真实度概率也比较高。

如果说要稳合我们想知道历史真实情况达到百分百,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书写必定受制时间、空间、当事人、书写人、记录人、角度、材料佐证等等很多因素限制的。所以我们拿接近真实情况概率越高的历史文本作为正史,这是相对通算、研究探讨、材料结合等方式判断出来的。

6

上世纪30年代,装备短缺的工农红军已经拥有首架飞机,还用飞机侦察和轰炸敌军阵地。听起来很像“神剧”的桥段,但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

在我们的印象中,上世纪二十年代,南昌起义后辗转各地,其后在井冈山建立了初期的红军,刚刚诞生的红军,大家在历史书中乃至众多的电视剧中看到,红军的装备确实不怎样。甚至一些红军战士,手持的还是冷兵器时代的鸟统或者弓弩等装备。所以当时红军拥有飞机,还用飞机轰炸敌军阵地,确实有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此事很扯,但可以很严肃地告诉大家,这件事真实点的发生。并且这架飞机还被载入了历史,它成为了红军首架飞机,因此它也在中国的航空历史上拥有自己的位置。



天上掉下了来得大馅饼

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可谓来的有点离奇。这架飞机,不是红军自己买来的,或者夺取回来的,这架飞机,是自己动送上门的,以下我聊聊这份自动送上来的大礼的传奇故事。

在上世纪30年,此时敌人装备了飞机。但是在那个年代,世界各国拥有飞机也不多,飞机还是奢侈品。能够拥有飞机和开飞机的人,家里肯定是有一定条件的,当时的红军还在艰苦的创业阶段,许多事情需要去完善和发展,对于拥有飞机这样的想法,可谓想都没想过,但是历史就是那么有趣,自己没想要的时候,天下却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这真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降落。


这架后世命名为“列宁号”的飞机,是一架“柯塞式”飞机,也就是我们在“虎口逃生”中看到那种螺旋式的滑翔机,在喷气式战斗机还没研制开发,投入到生产制造前。螺旋式飞机是主流款式,那么当时这架“柯塞式”飞机性能会不会很菜,或者一如邻邦一样是买回来一些老掉牙淘汰的二手货呢?

简要的说,这架的“柯塞式”飞机,被后世称为O2U-1D飞机,是当时美利坚的一款高性能的两栖作战飞机,当时这架飞机在全球获得的高度的好评,它在交付使用后,已经是拥有了两栖的功能,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飞行。同时还打破了当时四项的航空高度和速度纪录,因为性能优异,一度成为了“海上巨无霸”的侦察飞机。所以当时这架飞机是非常先进的,因为性能优异和广告做得好,当时南京政府立刻下单购买了12架该款式飞机,随后不久飞机交付使用,才有了后来“列宁号”的诞生。



“列宁号”的缴获,也确实有点离奇,当时该飞机是在执行投递任务,飞行员名叫“龙文光”,根据他回来的回忆,因为当时的飞机是没有雷达系统,因为云雾的关系,在返航途中,他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就是飞机的油箱油见底了,面对着茫茫的大山,他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唯有找个地方降落,再找机会联系总部。

谁知道由于他的偏航,他进入了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我们在印象中,提起革命根据地,首先会想到井冈山中央红军根据地,其实当时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是当时红军的第二大根据地,大约的影响范围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处,根据地地理位置非常好,更是中原和南方交界重地,而此时根据地的红军将领,有后来的徐向前等革命前辈,而列宁号的诞生,也和根聚地的人民有密切关系,下文我会细说。

飞行员“龙文光”当时在高空找了许久,才找到了一个相对觉得稳妥的迫降地方,因为当时的飞机迫降还是极为凶险的,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他选择的是竹竿河上游的一个河滩,但是在他刚成功降落不久,还来不及劫后余生的高兴,就被闻讯而来的群众自发组织的包围了,为何大家来的那么快呢?



原来他这架飞机出现在大山的上空时,已经被根据地的群众发觉,特别是飞机的摇摇欲坠,航线是一直的在下降,许多群众和赤卫队小伙子们判断出飞机即将坠落,所以在附近的乡亲们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这就是群众的力量,当飞机一降落,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时,在附近的乡亲和赤卫队人员立刻赶到了现场,将飞机团团围住,龙文光连忙举手,大喊我是“飞行员,不要伤害我”,他被大家“请”了下来。

飞机争夺战

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知道消息的当地民团,立刻跟着飞机轨迹跟了过来,当他们发现群众和赤卫队包围了飞机后,开始了强抢飞机和龙文光的战斗,只要简单器械的群众和赤卫队,却抵抗住了这一伙民团,成就了一个奇迹,后来赤卫队英勇的抵抗和闻讯奔赴过来红军战士的联手后,民团丢盔卸甲地逃离了现场,最终龙文光和飞机落入英勇的红军战士和群众手中。

缴获飞机这件事,立刻层层上报,很快情况到了总部的桌子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馅饼,该不该吃,该怎么吃,当时压根没有考虑那么多,立刻回复,要妥善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需要立刻将飞机拆除了运送回总部所在地,新集(现在的河南省新县)。



收到指令后,担忧敌人会知道消息来再次来抢夺飞机,群众和红军将士们一起,在飞行员的指挥下,将飞机卸下了好多块,跟着利用能用的交通工具,马,骡子,驴子,箩筐,4000人携手合力,花了十五天时间,将飞机的零部件,全部搬到了当时的总部所在地新集,在飞行员的指导下,重新又组装了起来。此时的飞行员,也被当时的徐向前感化,在徐向前的晓以大义,他深切地明白自己帮助敌军是错误的行为,并且自愿加入红军,成为了我军最早和历史上第一位航空部长。

不过对手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这架飞机呢,毕竟这架飞机才12台,特别是飞行员,都是经过特殊的培训,无论是金额和投入都很巨大,由于当时根据地,还没有很好的保密措施,对于飞机运送到了新集中,是人尽皆知的,而且由于大家的口口相传,许多乡亲还去当展览一样去看飞机,当时飞机在中国都是新奇事物,当他们知道了红军把飞机运送到新集再组装后。为了飞机,不惜动用了强大的兵力,进攻新集夺回飞机。

大胆的设想,列宁号的诞生

敌人经过了精密的筹划,忽然袭击我军,长驱直入地想夺回飞机,但是经过了红军和赤卫队,还有群众的积极抵抗下,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取得了飞机保卫战的成功。其后徐向前抚摸着飞机,转了两圈,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将这架飞机投入到战斗,让我军拥有自己的第一架飞机用作敌情的巡查和轰炸。有了想法,经过对飞行员的多番沟通,最后在根据地开辟了小型飞机场,虽然设施不算很齐全,但能够支持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可飞机需要的燃油没有着落,这时徐向前利用了关系和地下工作人员,在当时的汉口取得了飞机使用的燃油,最大的问题迎刃而解,其后飞机被重新上了油漆,面目一新的飞机,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



红军飞机轰炸敌军阵地

飞机成功的试飞以后,开始大家好担忧飞行员会逃离,经过红军和根据地的生活,飞行员“龙文光”毅然醒悟自己过去所作的错误,他加入了红军成为了其中一分子。并且他建议,在根据地其他地方,修建了几个简易机场,以方便飞机的降落。
龙文光和列宁号其后参与了边区反“围剿”战斗,其中功勋显著,多次让边区化险为夷,并且在一次反攻中,攻打当时的一个县城黄安。但是由于红军的装备适合打游击战,没有强攻县城的装备,对于黄安城里的守军的抵抗,坚持了30多天,还是攻不下来,长期在坚城之下是兵家大忌,红军指挥部经过商讨,想到了一个非常好办法,让“列宁号”轰炸敌军。

说干就干,不久后,徐向前与龙文光经过了实地的考察,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其后,“列宁”号被重新装上了许久没用的装弹架,但是没有炮弹怎么办,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将当时的缴获回来的,迫击炮的炮弹绑在飞机上变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航空弹。

一天早上,历史性的一幕出现,一架飞机忽然出现先黄安城的领空,此时守军以为是自己的飞机,空投物资,“不但毫无防备,更是纷纷跑到飞机的下方。正在敌军以为飞机要放下物资的时候,却等来的是一阵轰炸,众人才发现这是红军的飞机,有些人被吓得连躲了起来,有些却吓得站在原地不动。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冲锋号响起,在飞机的配合下,本来以为坚不可摧的黄安城,终于被红军解放了,而黄安县城争夺战的胜利,列宁号是功不可没的。



掩埋土中,等待胜利。

但是随着战斗的越来越激烈,由于敌人不断地投入力量,在装备和资源严重的短缺下,根据地不断的减少,红军损失也越来越大,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将力量集中起来,当时的红军,进行著名的战略大转移(也就是后来说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撤退的时候,大家对列宁号非常的舍不得,无奈没有了根据地,飞机失去了机场那么无疑会再次落入敌人手中,为了不想让列宁号落入敌人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和红军将士造成损失,“列宁号”再次被分解成数块,拆开的零部件分别被掩埋在不同的山沟中。后来全国解放后两年,山区的群众又想起了当年的列宁号,将一些零件挖了出来,贡献给了国家,但是剩下的零部件不多,这也是非常珍贵的红军纪念物。

可能许多人确实没想到,红军当年也曾经拥有过自己的飞机,还配合地面部队一次进攻,在当时已经出现了首次的空陆结合的战斗,看着去这件不可思议的事,确实真实的历史再现。而这段历史更让我们感叹,正是伟大的先辈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谨以此文,怀念和致敬先烈。

7

四个人深入敌后15里,经历了五次战斗,攻占两个炮兵阵地,缴获了榴弹炮七门,用他们的话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燕双鹰》。

孤单英雄——四人组

在1962年的对印反击战中,四个士兵深入敌后除了上面所说外,还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曾俘虏数十人,但因条件不允许,放弃俘敌。这就是流传甚广的孤胆英雄庞国兴的事迹。



在1962年,面对印度的不断挑衅,特别是印度军队的不断入侵和蚕食我国领土的行径,中国政府没法忍,指示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进行反击作战。整个反击战共分两个阶段:一是10月20日至28日;二是11月16日至21日,而庞国兴的事情就发生在第二阶段。

11月18日,中国军队对印军进行多路攻击,为了避免把战争打成击溃战,否决了正面平推的方案,采取大规模迂回穿插,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少数战士在敌后穿插的过程中迷路,与部队建制失去联系。



这里不采用击溃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疼印军,在第一阶段中,由于只是击溃教训对方,结果印度军队不服气,组织更大规模的还击。为了打服对方,决定把击溃改为歼灭,让印度人有命来、没命回。
当时,庞国兴所在的第一六三团第九连奉命攻占一个高地,目的就是实行大纵深迂回战术,通过“贝利小道”直插德让宗与邦迪拉的中间地带,将印度第四师分割包围,歼灭62与65旅后趁势夺取邦迪拉。



庞国兴是第九连第四班副班长,在冲上无名高地后,由于发现一股敌人正向西山口逃窜,就紧紧追赶上去,六班战士王世军紧随,新战士冉福林看到庞国兴、王世军穷追残敌,也跟了上去,由于通讯不便利,三人和连队失去了联系。追击途中,三人又遇到了八班副班长周文轩,估计也是追击残敌,四人一合计组成了战斗小组,推选庞国兴为战斗组长。

接连五战 毫发未损

第一战:追击残敌时,在前面的山湾处,发现了一个印军的炮兵阵地,有三门榴弹炮正在炮击。由于残敌的逃跑效应,这些炮兵估计没摸清追击的敌人路数,也跟着逃命去了。



第二战:拔除火炮瞄准器后,四人继续追击。在山下公路遭遇一股印军,还有两辆吉普车,一般坐车的官衔都不低,四人赶忙枪击对方。车上的印军估计也是吓破了胆,没有还击,而是一溜烟跑了,剩下的步兵扔下器械四散逃命。

第三战:继续向南奔袭的四人,爬上一个高坡后又发现了一个印军榴弹炮阵地,印军被吓得鸡飞狗跳,没有组织有力的还击,炸掉火炮后就逃命了。占领阵地后,四人观察四周时,发现远处的一个印军指挥所,和一股200左右的敌军朝着他们赶来,由于敌我悬殊,四人没有硬杠,而是进入森林中与对方游击,印军没有取得战果、也不敢深入密林,于是撤退。



第四战:重新汇合的众人,发现周文轩不见了。三人就继续寻找战机,在一条公路旁发现了一个营帐,击毙了三人,其中一人是军官。

第五战:在一股印军与我军主力交战过程中,三人从背后突袭,前后夹击下,印军溃散,三人趁机占领了制高点,并顺利回归部队。

随后三人带路,指出了第三战中观察到的指挥所,主力一举捣毁并缴获了七门榴弹炮,炮对镜、望远镜各四付,周文轩也在此时归队。



其实这么传奇的经历,在军迷中比较著名,“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广为流传。此外,还有负责前线指挥的军长张国华有句话也挺有意思,“这么容易取得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显然印军的实力水平当年太低,很多人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有信心要来打我们。

英雄意外早逝

对印反击战结束后,庞国兴四人受到嘉奖,庞国兴是一等功,其他三人是二等功。



1963年8月26日,国防部发布命令,庞国兴又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在10月的国庆观礼上,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开国大将王树声的亲切接见。

此后,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三人的事迹得到广泛宣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少了周文轩?从后来宣传资料看,官方宣传的战斗英雄小组只有他们三个人,所有宣传照片上也都是三个人,小王推测可能跟周文轩第三次战斗游击时掉队有关,他并没有完整参与第四次和第五次战斗,所以宣传时去掉了他。



1965年,庞国兴在两年时间内,由排长升任副团长,本可大展身手的他,在一次教导民兵实弹投掷中,因为一个新兵过于紧张,手榴弹意外脱落,庞国兴不幸因公殉职,享年25岁。

这事第一次小王看到时,是感觉有些夸张的,后来看了下解放军的门户网站中国军网里面的文字记录,发现还真是很传奇,向庞国兴致敬!向所有保卫国家的英雄致敬!

8

步枪击落飞机。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抗日神剧中的桥段,跟“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一样雷人,是无脑编剧的虚构。但是,这是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一、第一个用步枪击落敌机的红军战士——王文礼

1932年7月下旬,江西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的学员们正在野外进行战术演习,突然飞来三架国民党的飞机,向学员们俯冲扫射、投弹轰炸。练兵场上顿时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几位学员倒在血泊之中。

学员们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一边救护伤员,一边组织隐蔽。一位名叫王文礼的学员,抓起一支步枪,等敌机再次俯冲的时候,立刻向敌机开枪。第一枪没有打中,敌机飞了过去。这时,第二架敌机又俯冲过来,王文礼举起步枪,瞄准敌机打了过去。只见敌机尾部冒出一股浓烟,从空中栽了下来。原来,王文礼这一枪,正好打在敌机的油箱上。

另外两架敌机见势不妙,赶紧飞走了,被打下来的飞机冒着浓烟,掉在不远的地方。学员们跑过去一看,发现这是一架法国造的轰炸机,机上三人都已死亡。巧合的是,王文礼击落飞机的步枪,也是法国造的。



▲红军学校授予王文礼的奖章,现存军事博物馆


红军学校校长刘伯承闻讯赶到现场,见学员用步枪击落敌机,非常高兴,当场表扬了王文礼。消息传开后,在中央根据地和红军内部引起了极大反响,根据地军民既惊讶又欣喜。

为表彰王文礼的战功,刘伯承亲自主持召开表彰大会。会上,红军学校授予王文礼“英雄对空射击手”的光荣称号,并向他颁发了一枚银质奖章。刘伯承亲自把奖章佩戴在王文礼胸前。

这枚奖章是五角星形状,正面的五个角上刻有“红军学校奖”五个字,背面刻有“对空射击手”五个字。1979年,王文礼的后人把这枚奖章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目前,这枚奖章是博物馆的一级馆藏文物。

二、左齐将军在长征途中指挥战士用步枪击落敌机

长征路上,红军也用步枪击落过敌机。1934年9月,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长征,途经广西资源县。当地是植被茂盛的山区,国民党飞机十分猖獗,不断追着红军扫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红军就必须停下来隐蔽,行军日程一再被耽搁。

时任第49团党总支书记的左齐(开国少将)与一起行军的六连连长杨七朵商量,决定“干他一家伙”。左齐把战士们召集起来,教给大家面对敌机,应该怎么射击。

不久,敌机果然又来了。战士们按照左齐的方法,一起向敌机开枪。也不知道是哪一枪打中了敌机,敌机被打得着了火,直接坠落在地。战士们冲上去,发现机上人员都死了,就拆走了敌机上的两挺机枪。



▲红军时期的左齐将军

左齐指挥战士们用步枪击落敌机,受到军团首长的表扬和全军通报嘉奖。2015年,左齐的女儿左凌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这件事。她说:“父亲只是觉得,长征路上能打下敌人的飞机还是挺高兴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以后,会被人当作创举。很多人觉得这是抗日神剧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其实是有现实依据的。”

三、平西根据地八路军用步枪击落敌机

1940年3月,日军兵分十路进攻平西根据地,企图把八路军和游击队挤出平西地区。平西挺进军制定了扰敌计划,按照“敌驻我扰”的方针,让日军不得安宁。

战斗开始后,在东北方向上是来自怀来县城和麻黄峪地区的日伪军,这个方向上迎击敌军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0团。该团是八路军精锐主力团,团长白乙化外号“小白龙”,是八路军中著名的虎将。战斗中,白乙化指挥第10团击毙日伪军百余人。但是,在傅家台村一带,该团八连与敌军激战。由于敌军火力太强,八路军只好撤退,乘木筏渡河到了青白口,日军也准备过河追击。

白乙化派徐存洋连长带二支队前去支援八连。徐存洋带人走到塔岭沟内时,遭遇敌军飞机的俯冲扫射。第一轮扫射后,徐连长命令大家做好准备,等敌机再次俯冲时,大家一起瞄准打。话音未落,敌机果然来了第二次俯冲。徐连长一声令下,大家一起向敌机射击。



▲版画《步枪打飞机》,简平作。


敌机中枪了,歪歪斜斜地撞到山上。随着一生巨响,火光和硝烟冒出,敌机从山上滚了下来,停在了一处缓坡处。徐连长带战士们冲进机舱,把能拿的物资和武器都拿了下来。徐连长首先看中了飞机上的双筒机枪,把它拿了下来,把双筒连接点打开,居然成了两挺不错的机枪。后来,这两挺机枪装备给两个连,居然成为这两个连的主要武器。

八路军用步枪击落敌机的事情传出来后,当时在华北新华日报社工作的著名版画家简平,根据这件事创作了一幅版画《步枪打飞机》,刊登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上,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士气。

四、胶东军区八路军用步枪击落敌机

山东八路军也曾用步枪击落过一架敌机。据八路军老战士初治平回忆,1943年元宵节,他所在的八路军胶东军区东海独立团二营,在完成冬季反“扫荡”任务后,到荣成县一个叫崖头镇的地方休整。期间,他们遭到敌机的轰炸。战士们用步枪回击,可是没有打中。

当晚,营长龙涛、教导员郝亮估计,敌机可能还会再来,就做好了部署:大部队在附近山村隐蔽,留一个射击组在附近的山上埋伏,准备打飞机。次日,天还没亮,敌机又来了。射击组从山头四处向敌机开火,一阵枪声过后,就见敌机在崖头俯冲下去,随着一声巨响,村边出现一团烟火。隐蔽的战士们知道,这次是打中了。



▲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在荣成。


过了一会儿,龙营长的传令兵通知隐蔽的部队:进村号房住下,各连留一名干部掌握部队,其余轮流到现场参观打下的飞机。他们看到,敌机飞行员被烧死在飞机上,还有一人跳伞未成摔死在山坡上。敌机上的机关炮已被烧毁,只剩下一架长单管望远镜是完好的。

后来,独立团二营把飞机上缴获的东西带回根据地展览,召开了祝捷大会。东海军分区政委仲曦东(开国少将)表扬了二营击落敌机的功劳。

抗战时期,八路军用步枪击落敌机的案例还有一些,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现在这样的战斗机,步枪就鞭长莫及了。

红军、八路军能用步枪击落飞机,是有原因的。一是当时的飞机还比较落后,飞机的金属外壳很薄,容易被子弹打穿;二是飞机的速度、高度都有限,飞得不高也不快;三是红军、八路军当时既没有空军,也没有像样的防空武器,敌机飞行员有些自大,有时候会飞得很低,容易撞到我军的“枪口”上,哪怕这枪只是普通的步枪。

9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能够制造反坦克地雷。而且使用自制的地雷,摧毁过日军的97式中型坦克。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因为数年前有个著名的学者(讲历史的中学老师)曾信誓旦旦的说过,八路军兵工厂只会用土法制造黑火药,用这种火药制造的地雷根本炸不死鬼子,最多蹦他们一个大黑脸。

然而根据老鬼子土门周平的《人物战车队物语》和伊东述所著的《大陆战车队——狮子奋迅的突击》记载,在1938年7月,山西晋城天井关附近,日本陆军第八战车联队的一辆坦克被八路军386旅用地雷炸毁了。

为了报仇,日本陆军第八战车联队还在坦克上写了“专打386旅”给自己壮胆。


众所周知,地雷是中国人发明的,可这玩意儿用来炸人可以,用来对付坦克,普通地雷的威力就太弱了一些。

真正意义上的反坦克地雷,是德国人1918年琢磨出来的。二战时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反坦克地雷让盟军的坦克吃足了苦头。坦克防御最薄弱的位置就是底部,因为那个位置不容易受到反坦克武器攻击。

然而侵华日军用不着担心这些,当时中国军队根本没有,也制造不出来反坦克地雷。

因此尽管日本坦克的防护能力不强,在中国土地上横冲直撞还是可以的。



1938年6月16日,日军第八战车联队的73辆坦克路过天井关,在行进途中,走在最前面的一辆97式中型坦克轰隆一声,被炸翻在地,坦克里边的成员都被炸死,在坦克底盘上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弹洞。

日军认为,这辆97式中型坦克是被八路军的反坦克地雷摧毁的,还自作聪明的画了一张反坦克地雷的构造图。那知这张构造图和真实的反坦克地雷大相径庭,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1938年初,日军集结重兵进攻山西重镇太原。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感觉太原失守在即,就给八路军一位首长打了个电话,声称在太原兵工厂中,还有一部分武器弹药,及生产设备没有及时搬运出来。如果八路军感兴趣,兵工厂里的东西都免费奉送;如果八路军不感兴趣,阎锡山就马上要安排人在兵工厂中安置炸药,届时把工厂全部摧毁。

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横竖兵工厂不能落到日本人手中。


八路军首长闻讯大喜过望,立即派人,在日本人占领太原之前,把兵工厂中的物资、设备搬得一干二净,甚至连木质电线杆都锯倒扛走了。

八路军战士们在兵工厂带回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有不少山炮的炮弹,当时八路军只装备了一些迫击炮,这些山炮炮弹没什么用处。

很多人建议把炮弹拆解,取出里面的火药继续使用。说干就干,就在大家摩拳擦掌之际,八路军115师工兵主任王耀南及时赶到。


王耀南是一位传奇将领,更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爆破专家,红军东征的时候,红军总部工兵营营长王耀南带工兵炸毁敌人两个火车头,使同蒲铁路瘫痪将近一年。

王耀南及时制止了战士们的莽撞行为,建议把这些炮弹保留下来。

有人嘲讽他说:没有大炮,等鬼子来了,你扛着炮弹往鬼子脑袋上扔。

王耀南顶住冷嘲热讽,带着手下20名工兵,开始对炮弹进行改造。

先是把炮弹装进竹桶中,然后在鬼子坦克必经之路上挖一个坑,坑底放置一枚锋利的铁钉,然后再把竹筒放进坑中,钉子尖儿对准炮弹的底火位置。最后再在竹筒上铺上一块木板,木板上盖上土。


这是专门为日军坦克设计的机关,人或者战马踩到木板上,重量都不足以使铁钉刺穿竹筒的底部。只有几吨重以上的坦克履带压上去,瞬间可以引爆破弹,弹头从坑中发射而出,轻易的贯穿坦克底部装甲,随后在坦克内部剧烈爆炸。

日本人一直到失败,也不知道八路军装备的反坦克地雷到底是什么样子。而王耀南发明的反坦克地雷的真实性,之所以饱受人质疑,并不是地雷的效果不佳,而是允许他改造地雷的原料实在太少了。


毕竟历史上阎锡山出了名的吝啬,绝不会把太多的炮弹留给八路军的。

10

我是@冷眼藏匿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历史上有很多事件和民间传说有些许的出入。究其原因无外乎民间的演义传说误导大众。笔者摘录其中一部分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 刘备有几个儿子

民间传说刘备只有一个独子刘禅,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一个养子。

他们分别是:

长子刘禅,甘夫人所生;

次子刘永,穆皇后吴苋所生;

幼子刘理,无名氏所生。

究其原因是因为长坂坡之战太出名,让民间误以为刘备只有刘禅一个独子。后来刘备入主蜀中娶了至少两个妻子,其中一个是寡妇吴苋,也就是刘焉的儿媳妇。

此外很多人都传说刘备次子刘永和幼子刘理都是吴苋所生,这是另外一个错误的传说。

《三国志》记载:(刘理)甘陵王刘永异母弟

从《三国志》记录来看,刘理和刘永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不知为何网络和民间都会流传他们为一母所生亲兄弟。

二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民间传说,马谡不听劝谏,导致丢失街亭,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其实诸葛亮根本没有斩马谡,这点在《三国志.马谡传》有记载。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这句话意思是,马谡丢街亭后因罪被逮捕,后来在监狱里面死了。诸葛亮为他痛哭流涕。《马谡传》中的马谡没来得及等诸葛亮“斩”就死在了监狱中,把这个历史真相讲给大家听。估计90%以上的人认为你在胡说八道。

三 天才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人们都传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比较笨,他的数学只能考到一分。

其实在德国,成绩是按1到6分来打的。一分是最高分,六分是最低分。爱因斯坦从小就表现出来了优异的数学天分,数学成绩一直也很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爱因斯坦小时候笨到只能考一分成了不争的事实。

四 包拯额头没有月牙

包青天包拯,民间传说其面黑,额头有月牙。很多影视作品中,包青天的造型也是黑面带月牙。

如果包青天这种特殊的造型,肯定会在史书中有所记录。宋史完全没有提包青天的长相,而且从他的画像来看他的也额头也根本没有月牙。

后记

华夏几千年,英雄豪杰数以万计,而存留的书籍和资料又不能一一描述他们的生平经历,导致民间传说和真实存在一定出入。笔者只分析存留资料和民间传说的差异,至于他们孰对孰错,各位看官心中都有自己的准则,笔者就不在这里多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