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侯宝林钦点侯耀文拜赵佩茹这件事情,说法并不统一,目前有王平和孟凡贵两种不同的说法。
孟凡贵说的版本是,在侯宝林大师临终前几天,孟凡贵王平刘亚津正在电视台排节目,拍完后遇到侯耀文。侯耀文告诉孟凡贵:今儿个开始我就是你们师叔了,你回去给我大哥(高英培)说一下,让他代拉我拜你师爷(赵佩茹),这是你侯师爷(侯宝林)的意思。
孟凡贵转告给高英培之后,高英培认为自己不能做主,只能让大师哥李伯祥出面。于是李伯祥去医院跟侯宝林确认了一下,最后决定代拉侯耀文拜师赵佩茹。
而王平说的版本则是另一回事,当时王平因为照顾手术后的侯宝林,所以住在北京东四头条的侯府。有一天侯耀华把王平叫醒,说侯宝林有事情要告诉他。王平到侯宝林病榻前,侯宝林就给他说了这番话:
今天找你来是跟你说说你三叔的事儿,他说相声这么多年还是个“海青”(相声行业指没有拜过师的人)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你三叔要是拜师那叫带艺投师,所以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你懂吗?
王平其实一开始没听懂,但回去琢磨了一下,明白了这是侯宝林要让他去找李伯祥,让他代拉侯耀文到赵佩茹门下。但李伯祥知道后一直有点犹豫,毕竟相声界代拉师弟是很谨慎的,即使他这个大师兄也不能张口就来。结果就是侯耀华侯耀文反复跟李伯祥磨,李伯祥也跟侯宝林大概聊了一下,最后决定了代拉侯耀文。
于是1994年12月10日,天津中国大戏院的纪念赵佩如先生诞辰80周年的演出上。由李金斗主持,李伯祥负责代拉,让侯耀文成了赵佩茹的门生,解决了他的师承问题。
当然这两个版本都有可能是真的,只不过孟凡贵是负责通知高英培,王平是负责对接李伯祥而已。而侯宝林的真实意愿,就是让侯耀文拜入赵佩茹门下。
但侯耀文之前是很希望拜常宝华的,一来两家关系好,侯耀华侯耀文从小都是跟常宝华像父子一样相处,二来侯耀文比较喜欢马三立的艺术,他的表演就很多模仿马三立的地方,所以希望拜到马三立门下,常宝华就是最佳人选。
可侯宝林的角度来说,侯家跟马家都是名门,而且两位大师其实多多少少有点“王不见王”的味道。当年侯宝林代拉马志明到朱阔泉门下,解决了少马爷的师承问题。但马志明在舞台上却总是说自己是王凤山代拉的,本事也跟王凤山学过不少,侯宝林只是一笔带过。做节目也说是马三立要求侯宝林代拉的,其实是侯宝林主动要代拉马志明的。
说白了对于马家来说,侯宝林这个人情不是那么值得吹嘘。毕竟马侯都是行尊级别,也没有谁欠谁多大一笔钱的程度,如果侯耀文死乞白赖非要往马家拱,对侯宝林来说也是挺丢份儿的事。
而赵佩茹其实是特立独行的一位大师,怹不光能耐大,脾气还特别壮,很多同行都怕他。而且他跟马三立也有点不对付,据说赵佩茹瞧不上马三立这种秀才演员,而且也不以大小辈相称,从来都是叫“三立”,虽然马三立大他一辈。而且两人私下都不来往,台上有时候也拧着劲儿互相撅,但因为两人能耐都特别大,所以这种情绪碰撞反而让演出更加精彩。这也是赵佩茹去世后,马三立特别难过,说他是亘古第一人的原因。马老这点人性特别好,只要你能耐大,无论对他什么态度,他都对你敬重有加。
但对侯宝林就没那么高的敬重了,毕竟两人专攻领域不同,侯宝林京剧底子一绝,学唱是顶尖的。马家是说跟逗无与伦比,唱方面几代都瘸了,所以马家与侯家基本没同过台,私下来往也不多。
所以不想便宜活人的原因,是不想便宜老马家,而且又要找一个分量特别高,能够跟马三立并驾齐驱的门户,于是通天教主赵佩茹就成了首选,反正怹活着不一定会收侯耀文,连马三立他都不看在眼里,估计侯宝林也一样。但怹徒弟就不一样了,侯大师的面子还是没人挡得住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