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我清楚,一九七三年之前,电影放映队的放映员是国有职工,归县电影管理站管理,放映员不愿意下乡纷纷改行,下乡无人了。只好把放映设备卖公社,六台放映设备,十二个公社不够用呀,我现到西交民巷的中国电影总公司求助,等了二夫,说甘肃电影机厂有现货,我到兰州买了二十台。没几年公社买了8、75电影机,一个大队一台,是大集体管理,用收的公益金开人员工资与维修设备、办公费用支出。
可以参照老民办教师和乡村医生的解决方法,每服务一年时间,每月十元补贴。
我们这里的老放映员和那时的村卫生员(赤脚医生)、民办教师(没有转正)及村干部在一次性补偿后,按工龄享受每月补帖待遇。
这个问题就不是个问题,老放映员在工作期间都有报酬的。至于后来的事,那就不知道了,那要看他后来干什么工作?总之一句话,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社保,按规定缴纳社保费。如果没有参保,现在养老又有困难,那你还是要认命。因为任何人不参保都是不可能有养老金的,就算是有,也就是百十块钱的事。如果要嫌弃,那就别要了。千万不要指望财政能把牠白养起来,因为四川的大熊猫也要吃竹子,那也是很费钱的事。
东北很多地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迟也是八十年代末,电影放映员陆续在乡里转正。
我曾经代理过这种官司;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大多数人的工资,是由当年公社(一级政府)发放,后因种种原因,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人员进行了承包放映电影,而公社也改为了镇政府,因而,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管理,形成了一个真空,没有人和政府机关管理,当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人员到了退休年龄时,矛盾就出来了,各部门如推排球一样,把农村放映工作人员退休的事情,相互推弃;我个人认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事情(包括退休的事情)事情,应该与当地基层政府协商解决,不要让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者们为国家作了贡献,到头来还寒了心
怎么了?放电影造成什么职业伤害?纯粹是别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乱。
做标德州已解决
国各地相关部门已经出台解决以前乡镇八大员的去留和基本网老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各类乡镇比较吃香的基层人员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早期的乡镇级各类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转并退基本上退出现有编制。国家的养老机制的逐步推进,原乡镇遗留下来的八大员农村基层村级干部民办老师代课教师农村退役军人,都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模式解决其养老医疗保险的问题。有任职单位的由任职单位按比例为其补缴费用,没有单位的由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其任职年限按比例和个人共同承担并补缴差额部分缴至最低年限社保为十五年,医保男性为三十年女性为二十五年均可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所有带待遇。
别哄年轻人。七十年代,各县都有国营电影队(公司)。下乡放电影由县革委会宣传部主管,到各乡镇大队放映影片。当时放影员是最吃香的职业,有工资,有补助,下乡吃乡镇大队的特殊伙食,杀鸡宰羊是平常事,一般人根本享受不到。随着时代变迁,电视将电影挤出娱乐圈,电影公司也就随着改制潮流,灰飞烟灭了。小县城电影公司,全员下岗。早退休的,按国家事业单位发退休金。年龄不夠的,自已继续交社保费,到年龄领取退休金。但比改制前的退休职工少拿两三千块钱。我有个朋友,当时是公司经理兼任书记,现退休金也就四千多块钱,但当时他手下退休的老职工,领六七千一个月。这样的事应该全国差不多。原来的县电影院(兼剧院,大礼堂),有一千四百多座位,早就拆了。问题中的事,当时绝对不可能存在。
六八老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