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线和西线的夹击,德军一步步开始退守本土,进行被动的防御作战。 柏林作为希特勒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心脏,也是整个法西斯阵营的标志,其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同盟国中,法国就不提了,战争初期居然轻易向希特勒投降,要不是戴高乐建立了流亡政府,法国很可能会沦为纳粹的帮凶;至于英国,虽然勉强属于“三巨头”之一,但是谁都看出来它已经消耗殆尽了。于是,柏林俨然就成为了美国和苏联的角斗场。
当时,艾森豪威尔率领的美英联军已经从西线逼近,驻扎在柏林以西的易北河一带;而朱可夫率领的苏联红军也从东线逼近,驻扎在柏林以东的尼斯河一线。可以说,两军已经形成了对柏林的夹击之势。
看起来,苏军距离柏林更近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盟军凭借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机动性能,特别是绝对的空军优势,完全可以尝试“蛙跳式战术”,赶在苏军之前就攻克柏林。
事实上,当时的英军将领蒙哥马利已经做好了前出的准备,希望亲率英国第二十一集团军抢先攻占柏林。但是,就在他厉兵秣马之时,突然接到了欧洲战区司令长官艾森豪威尔的电令,要求英军改变作战计划,将主攻目标由柏林改为了东南方的慕尼黑和莱比锡。
对此,蒙哥马利提出异议并且上报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两国高层之间进行紧急磋商。但是,艾森豪威尔依然坚持己见,甚至颇为轻松地表示:“柏林这块硬骨头,就让给苏联人去啃吧。”
那么问题来了,艾森豪威尔为什么要将这份莫大的荣耀拱手相让呢?
政治上,他从来就不是“小白”,否则也不会被人称为“军中政治家”,更不会未来参选美国总统并且成功入主白宫八年之久。看来,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出于军事原因了。
柏林之战前,尽管德军已经大不如前,但精锐部队仍在,一战之力尚存。希特勒决定拼死抵抗,很早就制定了严密的柏林防御计划,主要由著名的防守大师戈特哈德·海因里希指挥中央集团军群和维斯瓦集团军群负责,在奥德河与柏林之间构筑了“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从奥德河西岸开始,建造了贯通相连的野战工事,纵横密布的散兵壕与天然的湖泊、河流、山川等共同构成了天然屏障。为了使得防御工事尽可能坚固,防御体系尽可能纵深,德军还将几乎所有的居民点都改造为环形的防御据点。
第二道防线
外围防线被攻破后,德军还精心经营了号称“柏林之锁”的泽洛高地。海因里希利用地形优势,通过坦克和火炮的配合使用,构筑了铜墙铁壁一般的高地斜坡式坚固防御,甚至自诩为“根本无法逾越的堡垒”。
第三道防线
此处已经接近柏林的外城,整个筑垒区域的纵深虽有30公里。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物资匮乏等因素,许多防御工事尚未真正完工,很难达到毙敌于城下的目的。
第四道防线
如果苏军突入到柏林城内,德军留守的兵力和撤回的兵力大约能有十几万人。这些士兵将依托城内建筑继续顽抗,发动此起彼伏的城市巷战,最大限度消耗苏军的有生力量。
艾森豪威尔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的巨大伤亡,预判如果攻城的话,英美两国至少得阵亡十多万将士的生命。
他认为,在战局已经尘埃落定的情况下,为了争夺虚幻的荣誉而付出如此惨痛的牺牲,完全不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艾森豪威尔下定决心的原因。
当时,尽管美军和德军在明面打得不可开交,但私下的接触已经开始。几乎所有的德军将领都表示,在穷途陌路之时更愿意向美国人投降,而不是苏联人。道理很简单,苏德之间结怨已深,双方都付出了数百万人的牺牲,苏联势必不会轻易饶恕德军战俘。
艾森豪威尔认为,既然如此乐观,那为何还要上赶子去死磕柏林呢?
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的预判完全正确。苏军集结了二百五十万兵力,在扫清外围力量后,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了对柏林城的最后总攻,希特勒在29日于地下工事内绝望自杀。
5月3日,苏军在付出30多万人的惨重伤亡后,终于占领了柏林市区,并且将苏联红旗插上了德国的议会大厦。这个瞬间,成为了整个二战中的最经典时刻。
然而,苏联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希特勒在自杀前任命海军元帅邓尼茨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由他来全权统领德国的所有军政事宜。
邓尼茨认为,苏联红军在占领德国东部地区后,实施了极其野蛮,甚至是恐怖的报复行为。有鉴于此,他越来越倾向于向美英两国投降,准备与盟军进行单方面媾和,以求率先实现西线的停火。
5月3日,就在柏林即将被苏军攻陷之际,邓尼茨命令海军司令弗里德堡秘密抵达了英国第二十一集团军的驻地,向蒙哥马利签署了西线战场的局部投降书。之后,弗里德堡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盟军司令部,但艾森豪威尔却以弗里德堡级别太低为由,拒绝与其会谈并接受他的投降。
面对德国人如此积极的“上门求降”,艾森豪威尔一时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因此,他一面摆了个架子,一面又立即请示刚刚继任总统的杜鲁门该如何决定。
考虑到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付出和贡献,如果美国和英国单独与德国媾和,显得太不像话了。因此,白宫方面要求艾森豪威尔联络苏军进行商讨,但是还要突出美国的最大贡献。
于是,艾森豪威尔耍了一个手腕,他郑重其事地通知苏军驻盟军司令部的联络官苏斯洛巴罗夫少将,表示德国人要求立即签署投降书,建议由他代表苏联接受德国的投降。
作为一名少将,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传声筒罢了,苏斯洛巴罗夫根本没有资格代表苏联接受投降。慌忙之下,他立即向莫斯科进行汇报,但莫斯科方面却没有及时给予答复。
1945年5月7日,随着德国投降仪式的举行,德国代表约德尔上将在盟军司令部同美国、苏联和英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在仪式当天,出现了非常滑稽的一幕,代表美国、英国、德国出席签字仪式的都是战场名宿,唯独苏联代表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将。 这个细节,自然被西方媒体大肆宣传和报道,话里话外都质疑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认为美国和英国才是击败纳粹德国的主力军,苏联的东线战场只是负责牵制罢了。
于是,苏军牺牲三十五万人才取得的柏林之战胜利,就被美英两国这样轻描淡写地埋没了。
仪式刚刚结束,苏斯洛巴罗夫少将就接到了莫斯科的回电,命令他既不要签署文件,更不要发表声明。紧接着,斯大林公开表示,美、英等盟国单方面同德国邓尼茨政府达成协议,但苏联政府却在事后才得知,表明德国并没有向苏联投降,两国依然处于战争状态。
苏联提出,德国如果进行投降,必须在它的首都柏林举行。经过斯大林与杜鲁门、丘吉尔的磋商,三国政府终于达成协议,将5月7日的投降仪式当成是一场排练,德国必须再次进行正式的投降。
1945年5月8日,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自派出了代表,在柏林接受了德国凯特尔元帅的投降书。至此,德国在签署两份投降书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势终于结束了。@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