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日本投降,当然不是原子弹的作用了。这,只不过是美国自己宣传的战绩。在他们那里,似乎自己才是二战中的最主要力量。其实,谁都知道他们才是二战中,真正的投机家、生意人。

二战末期,日本面临就是投降一条道路。只是怎么投降?主要向谁投降?日本政界是希望尽早投降,并且主要向美国投降。在他们看来,美国可以保证他们国体平安,而不会如同苏联那样,被其“残暴”肢解和灭掉。但日本军界仍然是坚定战争到底的一派,认定不经过几场硬战,是不可能形成真正有利日本的投降局面。用他们自己的话是停战,不是投降。他们希望,日本本国大本营迁移到我国东北腹地,地方他们都选定好了,通化地带。因为东北地域和日本相比,十分宽广,有较大的战略回旋空间。通化地区处于中间地带,又是山区为主,便于隐蔽、防守。但在苏军凌厉攻势下,一线防线几乎瞬间全部陷落,日本军方也已经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底牌了。同时,美军陆续扔下两颗原子弹后,全面投降才成为定局。

假如苏军第一波攻势被日军成功瓦解。那么日本肯定不会马上投降,最低困兽犹斗几个月没有问题。那时,美国已经没有原子弹可扔,而攻击日本本土又十分艰难,他们自己处境将很尴尬。那样情形下,他们也就无法吹嘘自己的战绩了。在东北防线崩溃后,日军最后稻草失去了,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投降于美国的路子。最后,美帝是捡到一个大便宜,自己独占了整个日本。

原子弹在二战后期使用后,被美国各界吹的神乎其神,似乎真的有扭转乾坤的战神作用。其实,不过是战争期间急于试验,主要轰炸的是平民及其设施的残暴行动,有什么好吹牛、自豪的呢?当然,从此后美国到处炫耀原子弹、核武器,似乎只要自己调动些,天下就是自己的。但如今二战已经过去七八十年,各种战争也经历很多,有一次是通过原子弹、核武器摆平的吗?说穿了,还是纸老虎,威吓胆小的人罢了。所以我们始终相信这样的真理,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美国不管哪 届政府,奉行什么主义,只要仍然如今这样,推行唯自己利益的霸权主义而发动战争,都是没有好下场,注定失败的!

最佳贡献者
2

1945年1月,在中国战区仅呆了半年的柯蒂斯.李梅少将,被紧急调往太平洋战场担任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其中的原因,除了他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轰炸机指挥官外,其拥有轰炸武汉的实战经验,同样可以用在轰炸日本本土上。

也就是说,李梅火攻东京的战术其实就是轰炸武汉的翻版。从效果看,500多吨M69航空燃烧弹,彻底摧毁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补给枢纽,遏制了其在豫湘桂大会战中的强劲势头并转而撤退。那么,美军在日本实施战略轰炸能达到预期吗?

从战略看,只能是一厢情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美军中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越向日本本土靠近,美军遇到的顽抗就越艰巨,硫磺岛一战伤亡2.8万人,冲绳岛更是伤亡近8万人。换句话说,美军在陆地上的表现与其装备优势不成正比,并十分担心与日军在陆地上“死磕”。

于是,发挥装备、技术优势成了美军认为加速战争进程的关键,这就有了李梅的“东京大轰炸”。单从战术效果看,美军也确实达到了目的,一方面,大火破坏了散布在居民区内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件的小作坊,彻底瘫痪了日本军事工业。

另一方面,为了加大火攻的震慑力,李梅在轰炸之前散发警告传单,明确下一步轰炸目标,引发日本人的普遍恐慌,纷纷携家带口地逃亡乡下,仅东京就有上百万人逃往农村,工厂工人的出勤率不到从前的一半,并使得经济也陷入瘫痪。

持续几个月的火攻,日本各大中小城市都遭到了可怕的轰炸,其军工体系、商业活动全部中止,再加上《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军上下都希望日本政府能迫于压力而投降,既加速战争进程,又减少登陆日本本土的风险。

但《波茨坦公告》实际上断掉了日本试图进行谈判的幻想,反而更加坚定了顽抗到底的决心,他们集结700多万军队,叫嚣“一亿玉碎”,准备在本土进行决战。这对美军来说,是一个代价巨大、时间漫长的过程,也预示着其在战略上的失败。

其实,这样的结果美军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暂且不讨论《波茨坦公告》的合理性,仅仅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换做谁也不会轻易就范。更何况在地面上的较量还未开始,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美军依靠战略轰炸逼日本投降只能是一厢情愿。

那么,美军为什么放弃战略轰炸?

1945年3月至6月李梅火攻日本,共出动B—29轰炸机近7000架次,对东京、横滨、大阪等城市进行了17次大规模轰炸,烧毁市区面积264平方公里,850万市民逃往乡下,军工生产减产2/3以上,日本维持战争的能力遭到了严重打击。

当然,美军的战略轰炸更是造成50万日本人葬身火海,比两颗原子弹造成的损害还要大,如果继续下去,将日本炸回石器时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最终,美军还是放弃了火攻,选择威力更大的原子弹,这其中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吗?

首先,美军轰炸的目的基本达到。例如在东京,除皇宫等少数建筑外,整个城市已成一片瓦砾,其军事工业遭到了摧毁性打击,上百万人逃往农村,留守的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11名护士,再炸就只有炸皇宫了。说白了,它没有轰炸价值。

其次,尽管此时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已达巅峰,但连续4个多月的轰炸,投下燃烧弹41600吨,基本耗尽了储备,凝固汽油弹的生产显然跟不上战争的消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而不间断地轰炸,飞行员们早已精疲力竭,需要休整了。

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极强的日本人,尽管对轰炸依然心存恐惧,但早已学会了如何生存,并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做好了随时打陆地战的准备。为彻底掐断日本人期盼陆地较量的念想,短时间内损害程度更高的原子弹,就是最好的武器。

随着两个原子弹将广岛、长崎两座城市瞬间夷为平地,其破坏力和震慑力比火攻更厉害。按照日本人一贯“不见棺材不下泪”的死性,一颗就能摧毁一个城市的原子弹,再来几颗,整个国家就将灰飞烟灭了。这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真正原因。

说到底,这“两炸”更多的是心理战术,迷惑住了对方。因为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美军还有多少原子弹,再炸下去就不是投降这么简单,而是亡国了,这才放弃了抵抗。如果得知美军仅有两颗原子弹,他们绝不会就此妥协,继续死撑下去。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


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一直有两种声音:一说,日本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的,二说,日本是因为苏军进攻才投降的。

到底,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捋一捋,看那一年多发生了什么,再得出结论。

1、日本在194411月--1945年8月间经历了什么

先说一下背景:

二战时期,日本因为战线铺得太多,选择了全面开花,一边和中国大陆作战,一边在东南亚作战,还一边在太平洋和美国进行海战。

看起来挺威风,但是无论多么威风,犯了众怒,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容易,特别是经济已经遭到全面封锁,日本需要的资源,越来越短缺,如此下去,因“却血”导致失败是大概率的。

但是,小日本骨子里有着深度的骄傲,他们不愿意认输,他们想要坚持坚持,取得谈判的更多筹码。

于是,美国的第一波攻击来了。


1、东京大轰炸。

1944年11月,美国对日本的一个“大轰炸战略”开始了,涉及到了98个城市,从1944年的11月开始,断断续续到了1945年的8月。美国的目的很简单,最好能用轰炸解决问题,让日本人知难而退。

9个月当中,美国炸死了日本23万国民,受伤35万人,其中,东京是轰炸影响最大的城市,轰炸仅仅三次,死亡人数就超过了14万,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无法想象,如果是西欧的国家,估计人人都会摇白旗了,但日本人硬是抗住了,并且在1944年年底到1945年年初,还有了“全民玉碎计划”,号召全国人民为保卫国家而战,哪怕战斗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

为此,日本把各战区的物资开始想法往日本本土运送,只为了做好最后的本土保卫战。

2、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


1945年的2月19日--3月16日,日本和美国爆发了硫磺岛战役,日本几乎全军覆没,但还是让美国大为震撼,因为美国伤亡人数比日本还多。

1945年的4月1日--6月21日,日本和美国爆发冲绳岛战役,日本伤亡达到了11万,美国达到了7.5万。至此,日本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几乎被灭完了。

在冲绳岛战役期间,5月,德国投降了,被分割成了东德和西德。

即使如此,日本人还是没有投降。

3、波斯坦公告。


说实话,谁都没能想到日本能一直不投降,一直会坚持。

如果日本不投降,美国和盟军必须登录日本本土作战,那么就算把日本彻底打败了,也得准备100万士兵的生命。(有美国专家推算过)

在美国人眼里,生命最昂贵了,如此的盲目登岛不可取。因此,美国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神器”的出现。1945年7月16日,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人心里稳了。

1945年7月17--8月2日,美苏英三国召开了波斯坦会议,很快,发布了“波斯坦公告”,让日本投降。

日本人嘴硬,继续不投降。

于是,最猛武器原子弹的出场进入了倒计时。

4、原子弹的轰炸。


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的灾难来了,原子弹来了,那一天,就像是世界末日一样。

在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之下,生命如草芥,被随意收割,人们欲哭无泪,而且一死就是一群,在原子弹附近的人群,无处逃生。

整个广岛,当日就死亡了8.8万人,受伤和失踪的至少5万人。日本人被打懵了。

此时不投降,还待何时?但日本天皇和内阁,不知道是要展示自己的硬气,还是被打懵了,总之,没有做出投降的举动。

8月8日,苏联的“八月风暴”计划启动,这是要给日本雪上加霜的节奏。

但,日本人意外的是,8月9日,日本长崎也迎来了一枚“超级糖果”,这次,当日又是8.6万人死亡。

面对两枚原子弹,再加上苏联人强大的进攻,日本人暂时还是没有投降,直到8月15日才投降。

为什么日本拖到8月15才投降,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分析:

1、美国对日本的大轰炸开始后,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此时,日本外围的海军力量还存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不服软,叫嚣着要“玉碎”。

可以这样说,这个阶段是日本政府绑架了民意,如果此时在“投降”和“继续抗争到死亡”做一选择,一定会有不少的人选择投降,这就是人性。

2、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结束后,日本外围彻底败了。5月,德国也投降了,此时,日本政府还在坚持,他们坚持的目的只有一个:期望通过战争和对抗,让盟军感觉到艰难,如此日本可以谈判得到好结果,比如把中国东北继续留住,比如把朝鲜半岛继续留住等等。

这个阶段,很多老百姓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想抗争到底的人数又会减少。

说到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在原子弹发射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虽然给日本上下造成了极大压力,但日本政府还能挺得住,一部分民众也能挺住。

如果后续不发生什么,靠常规作战,日本人是轻易不会认输和投降的。

3、原子弹的影响力。


放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又动手了,日本为什么还没有投降,而是等到了8月15?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人判断,美国没有原子弹了;二是日本人要看看,能不能抵挡得住苏联的进攻。

如果美国没有原子弹了,如果苏联的进攻抗住了,日本还是不会投降,所以说,8月9--8月15 ,就是日本在恐惧中等待着最好的结果出现。

6天时间内,苏联攻势迅猛,占据优势,但关东军并未大量歼灭,还有一战之力,且做好了和苏军在通化一带决战的架势,不过,朝鲜半岛的北部,被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登陆。而萨哈林岛还没有全面陷落,千岛群岛还在日本手中。

可以这样说,8月15日前,日本人还没有被打溃,为什么就蹦不住投降了呢?这不符合日本人的做法啊!

那我们看看,日本国内,在两颗原子弹后的情况:当时,日本全国处于恐慌之中,每个城市的人都猜测着第三颗原子弹会爆炸在哪里。人心彻底乱了,乱了的何止百姓,还有天皇等人。

1945年8月14日,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美国509大队,就是那个执行原子弹投放任务的飞机大队,飞过京都市,飞过爱知县,并沿路投下了七枚“核弹”,这不是真的核弹,就是普通的“南瓜”炸弹,外形、重量与原子弹极其相似。

这七枚“南瓜”炸弹,给日本人心里造成的冲击太大了,上面终于绷不住了,因为,他们也无法忍受美国再来一些原子弹,哪怕是一枚,他们也受不了。

常规战争,人们就算会死,生的概率还是不小。可是,面对原子弹,只要爆炸在附近,就是死路一条,那种无力的、无法抗争就死去的体验,日本人不想要,是人类都不想要。恐惧!

因此,日本天皇和政府综合考虑后决定:投降。

可以说,是前两个原子弹已经收了日本人的“魂”,他们怕再来一发。

至于,有人说是担心苏联攻占日本、分割日本,才投降,这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毕竟,苏联在15日,还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也没有完全打溃日本。如果日本仅仅是担心苏联,那么还可以打一打再说。

19~24日,日本投降5天后,苏军才进占了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长春和旅顺,关东军才大范围投降。8月25日,萨哈林岛屿南部才丢。9月1日,日本丢了千岛群岛等岛屿。

可以这样说,因为日本天皇在8月15日投降,导致军人的信心完全崩溃了,才大范围投降。否则,苏联想轻松获胜,还远着呢。日本能够四面出击,能够三大战场同时开战,绝不是轻易就被苏联灭了的。


所以,无需质疑,日本投降就是因为原子弹,但不是哪两颗已经投放的原子弹把他们打服了,而是担心有第三颗、第四颗原子弹.....出现。

4

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的主因,历来争论很多,但美国投放原子弹,只是与苏联出兵东北一样是促成因素,非主要原因。

我始终认为,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14年的抗战消灭 日军的有生力量,消耗了日军的军需物资,以及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胜利。

但凡谈及二战,大多数观点都严重忽视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作用。这些观点是片面且不客观的。

据说战后日本众议院发表的材料显示,偶从1931年侵略我国东北开始,至1945年9月战败投降为止,日本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病伤者共计287.4万人,其中日军在太平洋和亚洲其他战场上被英美等国军队击毙和死于伤病的只有89万多人,而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达到了198.4万之多。



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比在太平洋和亚洲其他战场上的伤亡人数多1.2倍,这已经充分说明日军主要力量是被消灭在中国战场上的。

号称日军重精锐的第二混成旅团在1939年在太行山被八路军劫灭,其以战术家著称的“俊才”“旅团长阿部规秀被击毙,日侵华华北总司令多田骏闻讯后发出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哀悼。

日空军中号称“四大天王”的飞行员,在武汉大会战中先后被击落,日本炫耀的空军是“无敌荒鹫”的神话,也就此告破。

而在消耗日军军需物资方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以小国凌大国,它原以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破产后,即陷入了中国全民持久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其战争军需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就尖锐地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



为了扭转这种物资供给的困境,日本虽于1938年12月设立了“兴亚院”,由首相兼任总裁,制定了一个“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侵华计划,也就是扶植傀儡政权,强化汉奸的作用,并且大肆掳掠占领区的财务,发行货币,统制金融,掠夺工矿资源和农副产品,建立所谓“长期自给体制”。

即便这样,仍未能挽救日本的国力穷困急剧恶化的趋势。1940年时,日本国家预算为 61亿日元,其中军费约23亿,实际上1939年的对华军费,不包括武器的费用已经高达21.033亿,因此日本不得不另立军费特别预算约44.6亿日元。

费用短缺和物质供给不足,迫使日军把一线师团的装备削减了5%,应储备的弹药减少三分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对中国旷日持久的抗战,使其军事力量削弱,军需物质供应匮乏,国内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好战的东条内阁于1944年7月垮台,穷兵黩武的日本法西斯彻底失败已经注定。

同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胜利是迫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使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后,接着又袭击了英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新加坡,重创英国舰队。

日本对英美的不宣而战,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在短短6个月内,差不多席卷了东南亚各国,使得英美盟军一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但由于日本陆军主力被死死地钉在中国战场,寸步难移,从而阻滞了日军的“南进计划”,有力地配合了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争对日作战。

最终,美军于1945年6月占领了日军重要战略基地冲绳岛,消灭了11万日军,击毁千余架飞机和大批军舰,日军遭受到沉重打击,已经完全丧失海陆空各方面的优势。

日本认为冲绳岛“与小笠原群岛,为环绕日本本土之攻防战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冲绳岛被美军战略“则日本本土、韩国、及中国沿岸一带,即将被美国海空军之威力所蔽,而为进攻此等地域之大基地”。

至此,日本本土岌岌可危,日本政府惶惶不可终日,继东条英机上台的小矶内阁仅仅维持了9个月,便在1945年4月被迫辞职,而在决定由日本海军打竞技铃木重组内阁的日本重臣会议上,铃木却忧心忡忡地表示:“本人认为军人参与政治,实为亡国之基,罗马以此而亡国,凯隆大将之末路,罗曼夫王朝之灭亡,莫不皆然。故在自己的主义上,本人出任政治,颇有困难。而且耳朵已经不聪,本人只好拜辞。”

后来因为日本天皇拒绝,铃木虽临危受命,上台组阁,但对侵略战争的发展前途甚感渺茫,声明“在即令本人被凶汉刺死,亦决心在最后之机会,结束战争。

5

我个人认为,美国对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和二战的结束,应该是主因之一。但促成这个结果的,不只是这两颗原子弹的威力。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可日本并没有在乎,7月28日下午,时任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接见记者时就日本政府对于《波茨坦公告》的态度发表声明说,《波茨坦公告》没有任何主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我们将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这意味着日本公开拒绝了《波茨坦公告》,这也促使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按原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2日上午8时15分原子弹在广岛市中心上空爆炸。但在8月8日的日本各大报纸上登载日本大本营7日的通告中,只是说:“广岛由于遭受新型炸弹的轰炸,损失相当严重。”“这种炸弹并不可怕,我方有办法对付。”日本政府仍然拒绝投降。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中、苏发出照会,如果天皇地位不变,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所列举的条款。

8月11日,经过磋商,盟国决定让日本保留天皇,但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帝国大本营签署为执行《波茨坦公告》所必需的投降条件,天皇和日本政府必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并由美国国务院通过瑞士政府发出苏、美、英、中对日本声明的答复。   

8月15日,日本向全国播发了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在两次投放原子弹之间,苏联对日宣战的举动也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态度使日本彻底放弃抵抗。

整个二战期间,苏联的主要精力放在在西线与德国的对抗中,对于日本并没有太多的理会,甚至一直都没有正式宣战,这让日本认为,他们和苏联是有回旋的余地的,日本在接到《波茨坦公告》后,甚至期待苏联能替日本与其他三国斡旋,从1945年8月6日至8月8日,日本政府当局连内阁会议也未召开,他们根本就没有在乎原子弹的问题。其关心的焦点或者说寄希望的,是8日夜间预定在莫斯科举行的佐藤大使和莫洛托夫外长会谈的结果。最后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苏联对日宣战这个“绝望”的消息。

苏联的宣战断绝日本的希望。

日本面对强大的美国步步逼近,从来就没想过要投降,而美国也截获了日本的电报:以日本本土为根据地,联合中国和满洲(处于独立状态)与美国死磕到底。

当时美国已经基本封锁了日本所有海上的物资通道,而中国大陆也早就开启了反攻阶段,满洲地区(中国东北)是日本最后的稻草。而苏联的宣战则彻底断绝了日本的希望,其主攻的方向就是中国的东北。这相当于两个超级大国合围了日本,日本毫无希望,如果抵抗可能出现亡国灭种的情况。


苏联的出兵促成了第二颗原子弹的爆炸。

苏联一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早在雅尔塔会议中,在讨论德国投降后欧洲问题处理方式的同时,也谈及苏联对日参战及其条件。在这期间签订的秘密协定规定,苏联将在德国投降后两到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作为条件,第一,要恢复沙俄曾经在中国东北拥有的特权(控制旅顺、大连两个港口和中东、南满洲铁路),同时收回库页岛南部;第二,决定将千岛群岛割让给苏联。

应该说,苏联的胃口是不小的。令西方国家没想到的是,苏联竟然这么快就出兵了!显然,苏联也要对远东地区的利益进行瓜分,而美国不能坐视不理。就在苏联对日宣战的第二天,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

投降条件对日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最早日本的投降条件中,除了保留天皇制度之外,还想继续拥有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这是不可接受的。其实盟军最早是想废除天皇制度的,但考虑到如果废除了天皇,日本军部主战派一旦不受约束,势必抵抗到底,日本本土的局势将难以收拾。于是,在美国的同意下,天皇制度得以保存,这也是日本投降的底线了。曾经的无条件投降变成了有条件投降了。

战后,美国也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重新扶植日本,用以在远东对抗中苏。

所以说,美国的原子弹确实是日本投降的催化剂,但真正让日本选择投降的不如说是“绝望”。美苏两大巨头的夹击,让它成了物资紧缺的孤岛,即使不用原子弹,常规武器也足以使日本亡国灭种,只不过盟军的代价大一些而已。

6

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欧洲战场上德国被推平,最强力的盟友被干掉,自己独木难支。

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是日本顶不住美国的攻击,苏联又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

原子弹爆炸只是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本在一开始无比嚣张,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成天做着大东亚共荣的荒唐梦。但是在战争末期,日本还是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美国、苏联能干败德国,那么推平日本也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从1945年6月开始,日本已经开始在谋求结束战争的方法了。甚至更早一点,1945年的1月份,日本就曾派人跟美国方面有过接触。不过这时的日本还有些托大,列出了不少停战条件,所以罗斯福压根没搭理。

随着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局势越发明显了,即使是日本最鹰派的高层都明白,日本没有赢的机会了。

所以此时的日本考虑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投降,而是如何在对日本最有利的条件下投降

无条件投降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日本对于通过侵略占领的外国土地贼心不死,希望能在投降后保留这些土地(包括中国东北),还有就是日本希望能在投降后继续保持天皇制度(美国人坚持想让天皇退位)。

日本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采取了两手措施。

一是跟苏联方面沟通,希望能后居中调停一下美日关系,让美国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

这个方法很不错,毕竟苏联也不想在美国在亚洲扩张势力。

二是喊出“本土作战一亿玉碎”的口号,想在美国手底下硬抗几波攻击,熬过了大轰炸之后跟美国人决一死战。日本明白美国如果大规模入侵日本,那么如果没有数十万美军的伤亡,美国打不下来日本。这是美国非常担心的事,而日本也知道美国担心这件事,所以认为只要给美国造成高伤亡,美国就会考虑日本“有条件投降”提议。

就在日本想法设法让投降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时,美军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

在1945年中,日本68座城市先后被轰炸,30万人死亡,75万人受伤,170万人无家可归。

在全部的轰炸行动中,有66次用的是常规炸弹,另外两次用的是原子弹。

即使是这样日本也没着急,希望能拉斯大林来进行美日苏三方谈判。

可就在此时,苏联宣战了,日本的调停计划胎死腹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50万苏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伪满洲国发起进攻,之后苏军展开了对库页岛和日本北方群岛的登陆行动。

被苏美两国两面包夹,日本方面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无条件投降。

而这时,新问题来了。

到底是向苏联投降呢?还是向美国投降呢?

权衡之后,还是选择向美国投降,毕竟日本选择的是资本主义道路。

所以最后结论:原子弹加速日本投降进程,苏联宣战断绝日本有条件投降的幻想。

7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更是可以理解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厉害的武器之一。


在相隔不到一个月之后,1945年8月6日,美国使用轰炸机B-29运着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前往日本,最终投到日本广岛,并且引爆。


日本投降时间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王通过广播的方式告知全日本,在广播当中,天王宣布接受1945年7月17日由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并且无条件投降,最终宣布战争结束。


这是几个时间要点,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原子弹的爆炸,并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要原因,但可以理解为是其中一个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

下面是我个人认为日本投降的几点原因:

中国战场

1945年3月,日本先后发动了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但这两场战争,日本都收到国民革命军的反攻,并且被收复了老河口之外的所有曾经被日军占领的地区。接着日军在湖南发动攻击,同样受到了国民革命军抵抗,最终受到挫败,还被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再一次被国民革命军收复了南宁和柳州。


1945年7月7日,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没有任何表示,最终7月12日,国民革命军安排180人空降广东开平突袭日军。

最重要的是,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包括上面的波茨坦公告,但日本还是没有表示投降。在1945年8月9日,由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最后一战》,中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开始全面大反攻,最终全面收复,日本开始投降。


中国战场是日本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战场之一。中国是日本邻国,日本如果真的能把中国全面占据,那么对日本在全球发动的各个战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日本在中国战场并非一帆风顺,最终被中国顽力反抗。在8月中旬日本就开始有了投降的想法,最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王对全日本广播。


日本军力消耗

当时的日本在全球引发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使得日本顾得了太平洋,顾不了本土,顾得了本土,顾不了中国战区。就像我们有一句话说的,十个瓶子九个盖,怎么盖也盖不住,更何况日本当时连九个盖都没有。


资源匮乏

资源匮乏也是投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此长久的战争,而且战区这么多,日本原本就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自己国内的人口肯定是跟不上的,另外资源方面,粮食方面也是一直缺乏。


孤立无援

要知道,当时的法西斯就剩下日本,可以说孤立无援,意大利,德国已经先后投降,日本如果继续撑下去,结果可以说只会更惨,那个时候投降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是由中美英三国联合在波茨坦会议上所发表的,这份公告是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虽然中国没有代表去参加会议,但在公告发表之前,也是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公告中说到中美英三国已经战胜了德国,将会至力战胜日本,已经履行开罗宣言中在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


这份公告还是相当有份量的,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美国,英国,苏联都纷纷表示将会投入对日战争当中,日本当时的实力远远不能够与这么多国家进行对抗,如果日本继续坚持战争,相信等待日本的结果只有一个——亡国。


原子弹

美国一共在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一颗在广岛,一颗在长崎。这两颗原子弹在日本投降的整个过程中是有推进作用的。有人曾经说过,也是因为这两颗原子弹,导致日本到目前都对美国言听计从。而为什么有人觉得是原子弹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呢,一方面是美国宣传自己的战绩而已。


苏联宣战

1945年8月8日,虽然中国在战场上已经取得基本的胜利,但苏联依然对日宣战,要知道,如果苏联从北方,东方,西方三个方向对日本发起进攻,相信很快就可以对日本本土发动登陆行动,日本最终必死无疑。


上面都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日本投降还是那句话,时间问题,也是日本自己衡量之后的结果。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即删,谢谢!

8

原子弹爆炸当然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要原因,原子弹爆炸是日本投降的催化剂。主要让日本投降的原因应该是中国人民14年抗争的结果,当然这一点日本是不同意的,但事实胜于雄辩。

当年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呢?那是因为日本想和美国争夺东南亚的资源。日本知道当时的日本力量是打不过美国的,而又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在其他地方日本找不到资源,所以日本采取了偷袭的措施,想从美国得到资源以支撑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因为当时日本和中国处在对峙阶段,这是伟大的《持久战论》的一部分,因为日本是小国,其工业能力再强也拖不垮中国,而日本肯定会垮掉。日本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日本必须寻找新的资源供给点,日本就看上了东南亚地区,这是因为日本在中国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会这样做吗?

所以才引发了日本奇袭珍珠港,才有了日本和美国的太平洋海战,从此日本和德国走上相似道路,最后都选择了无条件投降。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可能会再坚持一段时间。即使日本再坚持,也不会再坚持一年。而当时苏联已经开始攻打日本了,而日本已经摇摇欲坠,如果苏联攻入日本本土,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这就是日本投降的来龙去脉,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9

原子弹爆炸就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只是时机掌握的很好所以作用被弱化了。二战期间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原子弹攻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