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真不是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并且《亮剑》在这一桥段的处理上,也确实遵循了军事常识,需要认真解释一下。确实,李云龙在淮海战场身负重伤以后,通过野战医院的护士们之口,叙述了华野前三号首长都曾前来探望的事情,当然这个“123号”的说法并不准确(陈毅当时不在华野),只是表明了一个状态:野司首长非常关注和在乎李云龙的伤情,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要素,其实是李云龙的军队级别,他当时已经是华野某纵队的二师师长,步入了高级指挥员行列,这样级别的军事主官重伤并且生命垂危,确实会惊动野司首长的。比如1945年12月,原山东军区第8师师长王麓水在滕县战斗中牺牲,不仅山东军区党政军领导亲自到场,主持隆重公祭,连远在陕北的中央领导也相继发电挽悼,虽然当时没有军衔制,也得算“将星陨落”了,实在非同小可。


而赵刚在赵家峪战斗中突围重伤,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仅仅是八路军129师的一名团政委,还属于中级政工干部,远没有后来李云龙那样闻名全军,在革命战争时期,师(旅)和团恰恰是我军编制的一个节点,师(旅)属于战役单位,指挥员轻易不会亲临火线,出现伤亡的概率不大。而团级属于战术单位,不少团长是要亲自带队冲锋的,因此这个级别伤亡的数量可是不少,不可能一名团长的牺牲就惊动延安。




第二个要素,是李云龙的华野2师队伍情况特殊,相信真正的亮迷都很清楚,该师是在“中原突围”后由中原军区转隶过来的,并非华东野战军的老部队,如此华野首长就必须格外照顾一下。比如在之前的赵庄阻击战中,华野司令员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所部时,就亲口说过:“打光了不好交待”,指的就是2师性质特殊,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拼光,得留点老底子。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像父母对亲生儿子可以毫无顾忌地严厉责骂,但是对养子大多会包容些,这是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所谓“面难”。而作为一支性质特殊部队的军事主官,曾经八路军129师刘师长、陈旅长(中野首长们)的爱将,如果真在华野这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华野各首长将来确实不好跟中野首长交待嘛!所以亲自前来探望很是正常,至于“123号”全部到场的说辞,当然是文学创作的夸张手法,更为了凸显李大脑袋小命的重要性。




第三个要素,在淮海大战的关键时刻,师长以上的高级指挥员若出现牺牲情况,那是会影响士气的,包括华野2师未来由谁执掌都是大问题,所以李云龙重伤确实是严重事件,也必然引起野司首长的重点关注。其实两边都一样,如果当时楚云飞也被冲锋枪当场击毙、或者伤重不治,我方战报里也会着重宣传的,在三大战役的战果统计中,蒋军少将以上军官被毙伤俘的数字,绝对有准确体现,但是团长或者校级军官,那就算了。


比如在1946年10月的涟水保卫战中,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被敌整编74师的特等射手冷弹射中,送往野战医院后因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但是谢司令员牺牲的消息,当时被野司严密封锁,不仅没有立即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而且关于他牺牲的消息还被特意隐藏,主要就是怕影响部队士气,同时给敌人提供大肆宣传的机会。




在之前写过的许多《亮剑》文章里,笔者坚持认为李云龙的人物原型中,一定有开国中将皮定均的影子,因为经历过中原突围然后再改隶华野指挥的部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旅”,也就是中原军区的1纵1旅,到达豫皖苏解放区后该部改称“华中野战军独立师”。


论资历,1955年皮定均也确实该授少将军衔,后来主席在他的名下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皮有功,少晋中应该是另外一个版本),遂被授予中将。对于老红军出身的虎将,不仅是野司首长,中央领导们也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假如是皮定均将军在战场上重伤,如何不惊动野司各位首长?恐怕是有条件赶来的,都会到野战医院察看伤情以及表达慰问,这是勿庸置疑的。




所以对比一下亮剑的剧情,类似李云龙这样的重量级军事干部,享受野司多名首长关心的待遇,一点也不稀奇。而抗战时期负伤住院的赵刚,也肯定有上级领导探望,比如副旅长、师或旅的政治部主任等等,在李云龙带着和尚前往野战医院时,赵刚曾在谈话中提起过政治部有人来过,只有真正的亮迷,才能有这段记忆吧?


理解了上述要素,也就能举一反三,假如赵刚在三野军政委的任上战场重伤,即便不是野战军前三号首长齐来探望,待遇也不会比李云龙差到哪里去。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云龙受伤住院,之所以会受到123号首长的关心,而赵刚当年受伤却没这待遇,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李云龙资历老

电视剧中,李云龙在和丁伟、孔杰他们喝酒聊天时自己都说“要不是后来参加了黄麻暴动,娃都生了一炕了”。


1927年11月13日,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中共湖北省委和潘忠汝、符向一、吴光浩、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刘文蔚、李先念等人的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在湖北黄安麻城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史称“黄麻起义”。黄麻起义中建立的政权和军队,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由此可见,李云龙不但参与创建了鄂豫皖苏区,而且还是红四方面军早期的成员。

另外,在之后的喝酒聊天中,丁伟说李云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川陕根据地的负责人”。


1932年蒋介石发动对鄂豫皖第四次围剿,但是由于国民党兵力强大,加上”肃反“问题严重削弱的部队的战斗力,红四方面军苦战许久也没能打破围剿,不得已主力离开鄂豫皖转战陕南地区,并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在川陕地区打出了一块新的根据地。

由此可知,李云龙不但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而且还在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跟随部队突围向西,参与了川陕根据地的开辟。

在李云龙养伤期间,他给赵刚写过一封信,心中除了表示想继续和赵刚一起共事之外,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你在北平闹129的时候,老子雪山草地都走三个来回了!”。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确定了北上甘南,在川陕甘地区行动的军事战略方针。就在当天中革军委也制定了松潘战役计划,一、四方面军被分为左中右三路向松潘前进,但是由于张国焘“以‘统一指挥的组织问题’未解决为由,按兵不动”,结果导致红军丧失了消灭胡宗南部,夺取松潘的有利战机,逼得主力红军不得不走草地。

走草地时,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左路军由朱总、张国焘率领,包含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团、九军团、四方面军9军、31军、33军,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包含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三军团、四方面军30军,当时国民党那边也准确的判断出了红军的行动,因此也在加紧调兵,准备对红军形成新的围困。



但就在此时,张国焘再次出来挑事,以总路线方针有我呢提,公然在四方面军内部宣扬应该立刻南下,这时候最着急的是徐向前,徐总指挥明确说了,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这里没吃没喝,得赶紧走。

两路红军一起北上,右路军进展很快,在毛儿盖重新审定了之前制定的计划,明确了向东出击的方针,要求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然而一直到右路军打下包座,也没等来左路军,张国焘根本不想北上,他想南下,他的欲望没有得到解决和满足。9月9日,一封电报直接导致右路军里的红一、红四方面军分离,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右路军的红四方面军则再度南下进入茫茫草地。


在之后红四方面军八万人南下川南,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部队实力锐减,广大指战员也看清了张国焘的错误,结果纷纷要求北上,红四方面军剩余的四万人再次北上,穿过大草地,这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第三次走草地了,李云龙就在其中。

在之后的长征途中,四方面军又与二方面军回合,最终二四方面军于1936年的10月9日和22日分别到达甘肃省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在之后,抗日战争爆发,红四方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二九师。李云龙担任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

可以说,李云龙是红四方面军发展的见证人,他见证了这支部队的兴衰。

第二、李云龙能打仗,而且会打仗

打仗,是要动脑子的,不是简单的把衣服一脱,抡着大刀片儿喊一句”跟我上“就可以的。



李家坡之战,坚守高地上的山崎大队扛住了772团好几个小时的进攻,要知道772团那可是八路军的主力团,装备好,战斗力也不差,李云龙的部队连个正经番号都没有,只能挂一个”独立“的番号。可就是这支部队,在李云龙的命令下,一改772团直接进攻的战术,用土工作业缩短了攻击距离,直接将山崎送回了日本老家。

苍云岭之战,李云龙明知正面日军兵力强大,结果还从正面突围,不但突了,而且还真冲出去了。



这当中可能既有日军对八路军不了解,或者说对李云龙的不了解,把他和其他国军将领一起看待,以为是给点打击就会一触即溃,望风而逃那种的。

更为主要的是李云龙身上的那种不服输、宁劲儿、犟脾气,越让他怎样,他偏不怎么样。凭什么都得听你们的,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一次。

战争年代,听话的不一定能有什么出息,但是像李云龙这样的,不出息则罢,一出息,就会惊讶身边所有的人,让人们投来惊讶、称赞、羡慕的目光,而这也是任何一个统帅都希望得到的将军。


李云龙受伤的时候,全国还没有彻底解放,淮海战役正是紧要的关头,战役的结果尚未可知,后边还有不少仗要打,这当中有多少硬仗、恶仗,谁也不知道。一旦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李云龙这样的将领能承担得起这样的重担,也只有把任务交给他这样的人,司令部的那些高级将领才能放心,战役计划和部署才能真的按计划执行,因此,123号首长需要李云龙。

第三,李云龙身上有人情债

电视剧中,华野的首长自己也说是他把李云龙从中野那边要过来的,赵庄一战如果把李云龙打光了,以后见到中野首长面子上也不好交待。



中原野战军自从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部队的实力损失很大,到了淮海战役开始前,也没恢复元气,以至于后来整个野战军上去包围黄维的第十二兵团都没能啃下来,还是华野支援了之后才消灭的。

在情报官递给楚云飞的情报上清楚的说明李云龙是中原野战军的悍将、能打、部队战斗力强悍。因为作战需要被划给了华野使用,这就让本来没多少本钱的中野更加囊中羞涩,赵庄一战李云龙的部队应该差不多损失不小,否则他也不会去找赵刚要俘虏兵直接补充部队。


中野在自身困难的情况下,从大局出发同意了华野的要求,把最能打的李云龙师给了华野,这支部队在战斗中又伤亡很大,现在这个师的师长又负了伤,而且这个师长和中野首长的关系明显比华野更近、更好,中野的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抗战时期就是八路军129师的负责人,386旅就是129师的部队,所以刘邓二人肯定是知道李云龙的。这从后来李云龙去南京军校学习,校长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于公于私,华野首长都必须表个态。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身、资历,还是打兵打仗的能力,赵刚都无法和李云龙相比,这当中还有人情债,所以面对李云龙受伤的消息,华野123号首长才会一起去关心、探望。

3

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李云龙有123号首长关心,赵刚却没有。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有123号首长关心,因为他与赵刚养伤的时候级别不一样。

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是华野主力师师长。野战军主力师师长,可以说是部队里的高级干部。

一个主力师师长重伤,野战军一、二、三号首长打电话询问情况,给予关心,并不为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师长受伤,野司首长都会打电话表示关心。这是小说和电视剧里,为了突出李云龙这个人物的与众不同,说明他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在战争中难以取代的作用。是作品描写人物形象的需要。

正因为这样,野司电话不断,一、二、三号首长都对李云龙表示关心,才让田雨和其他护士感到奇怪。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首长呢?”

而赵刚养伤的时候,只是八路军一个不在正式编制之内的独立团的团政委。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团上面还有旅,旅上面是师,师上面是八路军总部。但那时候,旅级干部才能算得上是军队高级干部。团级干部,还只是基层干部。

《亮剑》里,李云龙、孔捷等人动不动被八路军总部“撸”了,直接变成伙夫、养马的和裁缝。说明他们级别不高。旅级以上的干部不可能是彭总的一句话“把他撸了!”就变得什么都不是。

后来解放战争中的野司首长,基本是八路军时期的师级干部。师长刘伯承没有去询问、关心赵刚这么一个基层团政委的受伤情况,很正常。

二、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有123号首长关心,表明他作为一个军事主官,有超强的作战能力。

《亮剑》里的李云龙,是一个传奇人物。抗日战争中,一炮炸死了坂田联队长,从日军包围圈正面突围;土工掘进,集中全团的手榴弹一举全歼了日军山崎大队;凭灵敏的嗅觉,打死了日军观摩图一个少将多个佐官;四面进攻打下平安县城,为八路军攻坚战提供了典型战例。

解放战争中,华野首长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与国民党的王牌楚云飞部“打了一个对对胡”,同样显示了他超强的作战能力。

所以,李云龙是军队里的宝贝疙瘩。攻打赵庄时,华野首长粟裕直接下令:“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

粟裕说的不是换下第二师,也不是换下李云龙师,而是“换下李云龙”。可见,李云龙这个军事主官何等重要。也说明了当李云龙身受重伤时,华野123号首长都打电话表示关心的原因。

赵刚受伤时,是八路军独立团的政委,不是军事主官。

在作战部队里,军事主官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当李云龙打散了即将被孔捷收编的谢宝庆部,被贬为营长后,赵刚气急败坏地说:“这个团哪一天离得开你这个团长!”所以,当田雨和冯楠谈起李云龙和赵刚时,冯楠说:“赵刚说独立团没有他这个政委不要紧,一天也不能没有李云龙那个团长!”

一个主力师的军事主官重伤,临阵换将,华野123号首长必然着急,他们的询问和关心理所当然。

而赵刚受伤时是团政委,主管的是团里的政治思想工作。当然不是说政治思想工作不重要,而是说,政委负伤,团里还有政治部主任,可以担负政治思想工作。另外,部队的军事方面的运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这也是《亮剑》中上级领导对赵刚受伤没有反应的一个原因。

三、、李云龙在医院养伤的时候有123号首长关心,与他的资格老也有关系。

李云龙在1927年黄麻起义后,就参加了红军。

李云龙参加红军后,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到团长,是真正的老资格。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口赞扬过他打仗鬼点子多。

抗战时期李云龙的独立团所在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就是以当年红四方面军为主体。徐向前是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是李云龙的老首长,师长刘伯承对李云龙就不会生疏。

再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李云龙开始所在的中原野战军是以八路军一二九师为主体。李云龙的二师划到华野,就参加了淮海战役。赵庄一战,粟裕说:“不能让中野过来的二师老底子都打光了。” 也是他决定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的一个原因。

在华野首长眼里,从红军时期一直走来的李云龙,不仅是中野的宝贝疙瘩,也是他们华野的宝贝疙瘩。

李云龙身负重伤,华野的123号首长为他操心,也在情理之中。

赵刚,用李云龙的话说:“我在雪山草地上溜达了好几次时,你赵刚还不知道在哪里!”

赵刚是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一二九运动是1935年底北平爆发的学生运动。赵刚参加一二九运动时,李云龙已经在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了。赵刚在军队里的资格远非李云龙可比。他在军队领导层的人脉远远不及李云龙。赵刚在医院养伤,八路军师一级的首长是不是认得这个团政委,还难说得很。

即使其他情况相同,李云龙受到野司首长的重视,而赵刚没有,也是正常的。

文学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生活本身如此,小说或电视剧不能脱离生活。

4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和赵刚都受过伤,受伤后在医院受到上级首长的关照之所以略有差距,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李云龙和赵刚的地位不同,李云龙受伤时是主力师师长。

在部队中,师长已经属于高级将领,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师长受伤,影响力有多大有目共睹。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入关,五纵十三师师长杨国夫因车祸受伤,不但四野林罗首长亲自到医院探望,西柏坡还派出一个慰问团,专程赶赴医院慰问。


杨国夫和李云龙受伤的时间差不多,同样都是主力师师长,受到上级特别关照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赵刚受伤时只是独立团政委,在部队中只是中层干部。1940年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有168个主力团的编制。

根据电视剧上反映的时间,赵刚受伤应该是在1943年冬天。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百万,有番号的主力团就有617个。

再加上那些没有番号的地方部队,团职干部成为一个很庞大的中层干部集团。部队扩充太快,新提拔起来的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战斗中团职干部伤亡也很大。



1943年5月,八路军教导6旅18团团长杨柳新和鬼子白刃战时壮烈牺牲,但是在八路军牺牲团以上干部烈士中,根本找不到杨团长的名字。只是在烈士墓碑上刻着:“杨柳新,江西人,参加过长征,八路军教导六旅十八团团长。”

这个杨团长的资历和李云龙差不多,一个团长牺牲了尚能被人忽略,更何况是抗战爆发后才参军的赵刚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李云龙和赵刚受伤时间不同。

李云龙受伤是在淮海战役后期,此时国民党军大势已去,解放军胜券在握,李云龙在后方医院可以安心养伤,不但常常可以接受首长们的亲切问候,还有闲工夫谈情说爱。


赵刚受伤在抗战时期,他能够在日军山本特工队的偷袭下,死里逃生就已经是奇迹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后,遗体都来不及收殓,直到数日后才在路边找到烈士遗体。


而且投靠日寇的汉奸无孔不入,八路军的战地医院居无定所,需要随时转移。恶劣的医疗条件,也不允许首长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往医院探望赵刚。

第三点就是李云龙和赵刚资历有差别,李云龙1927年黄麻暴动时参加红军,到1949年受伤时,已经打了22年仗,和他同时期的战友,很多已经是军长,甚至兵团司令也不乏其人,即使没有直属领导关系,这些身处高位的首长,到医院看望一下身负重伤的老战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赵刚是卢沟桥事变后参加的八路军,军龄比李云龙整整少了10年。

在同时期参军的战友们中,赵刚因为其卓越的能力,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职务比赵刚还高的凤毛麟角。

和赵刚资历差不多的战友来探望,更多的是下级对上级的探望。


鉴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李云龙和赵刚受伤后,前来探望的首长此多彼少,并非首长们厚此薄彼;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客观条件造成的。

5

李云龙,与李秀芹新婚大喜日,多年战争养成的习惯,让其在与老婆热炕头前,习惯地叫上警卫员,前去各处查岗,发现团部保卫干事朱子明不在铺上,手一摸被窝是冷的,李云龙非常警觉,马上叫起睡下的团部警卫排的战士奔向村口。

此前朱子明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日军所俘,特种作战专家山本一木大佐亲自审问,要对朱子明实施凌迟,用心理战攻破了朱子明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叛变投敌成了鬼子的内应。

利用李云龙新婚志禧的机会,接获情报的山本一木,亲率日军特种兵,偷袭并捣毁了独立团团部,尽管李云龙和魏和尚等人杀出重围,但政委赵刚却身负重伤,团部警卫人员几乎全都折损,赵家峪数百村民惨遭日军杀害。

如果不是长年战争养成的睡前查岗、警惕性高的特点,与新婚妻子热炕头的话,李云龙的脑袋也不保了,真的是非常悬,可以说李云龙职业军人的素养救了自己。

赵刚,此时是八路军独立团政委,曾读于燕京大学,延安抗大毕业以后,担任了政工干部,此后,被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派往所部独立团,与李云龙成为工作搭档。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封锁,双方实力非常悬殊,八路军主力有时都不得不化整为零,以连甚至排为单位,各自转移各自散开,规避日军主力的扫荡,以保存实力,《亮剑》中有真实的体现。

当时,驻扎在赵家峪的只是李云龙的团部,各营以连排为单位,都分散开来,各自发展,身边只有团部参谋人员和一个警卫排的兵力。

李云龙的独立团,与旅部、师部都是自个分开的,当时,团部基本上都很少有电台,日军发动大扫荡,各自分散突围时,旅部都不知道所属各团在什么位置,是否已经从日军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除非各团在根据地站稳了脚跟,才会和旅部通上有线电话。

赵刚,负伤时,被送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根据地医院,书中和电视剧中都并未提及旅部和师部首长去医院看望赵刚。

就有两种可能性,师旅首长知道赵刚负伤住院以后,可能会去医院探望,毕竟赵刚也是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中,非常有名的主力独立团政委,是我军的中级指挥员了,当时在军中的级别已经不低了,1955年授衔时,曾担任八路军的团长、团政委的军官,不乏被授予中将军衔,上将军衔也不在少数。

另外,师旅首长可能未去看望负伤住院的赵刚,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毕竟当时侵华日军非常强大,经常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师旅部所在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经常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战时吃紧抽不开身来看望赵刚,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云龙,尽管是个刺头,不太好驾驭,是个不按常理出牌打仗的一员虎将,其负伤住院时,身份已经不再是八路军独立团团长,而是华野某纵队的二师师长,属于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了。

关键是李云龙的二师,在淮海战役中,不仅是华野的主力,而且是王牌师,李云龙率侦察连深入敌后,浑水摸鱼的打法,搅乱看敌我部署的态势,加速了战役的进程。

在乱军中,李云龙直插国军嫡系89师楚云飞所部,昔日在晋西北携手抗日的好友,此时各为其主,双方大打出手,李云龙被60mm迫击炮弹所伤,楚云飞则被司登式9mm冲锋枪子弹所伤,两人都命悬一线,但都被抢救过来,全都大难不死。

李云龙,身负重伤住院,可能有生命之虞,惊动了野司前三号首长,都来战地医院探视,除了野司首长重视李云龙的伤情以外,也是对部属的一种体恤姿态。

高级指挥官,在作战时负伤住院,生死未卜,命悬一线,作为军方高层,此时,如果不问不顾,对军队士气特别是负伤者所部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华野前三号首长亲来医院探视,也印证了李云龙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在野司首长心中份量很重,李云龙身负重伤,牵动了他们的心,不到医院探视,在指挥部中,也会心理不安的。

到了医院,探视了李云龙,内心就会稍安,作为运筹帷幄的野司高层,同时也有军事上的考虑,如果李云龙真的伤重不治,也会提前考虑物色替代李云龙二师师长的人选。

综上,赵刚,负伤时在军中的职务,当时军队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要尽量保存实力,避免与侵华日军硬扛,以山地游击战为主,积小胜为大胜。

师部、旅部与独立团,相隔距离非常远,没有电台时,甚至都联系不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首长们无法去医院,探视负伤的团政委赵刚,也是合乎常理的。

李云龙,负伤时在军中担任的军职,当时军队所处的环境与抗战时完全不一样了,具备了与对手争夺天下的能力和实力。

在淮海战场时,能与对手在战场上硬扛了,双方都投入了大兵团作战,作为某纵队师长的李云龙,王牌师师长身负重伤,牵动了华野高层的心,此时,也有条件来医院探视。

作为工作中的搭档,赵刚团政委与李云龙师长,各自身负重伤住院,其实,两者是无法相比的,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没有可比性的,原因上述已经说了非常清楚。

6

同样是负伤,赵刚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实际上,李云龙和赵刚受伤,首长同样是关心的,只是二人受伤时候的战场形势、职位不同而已。

一、李云龙受伤时我军已经稳操胜券

李云龙是在淮海战役战场上受伤的,他受伤时我军已经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对整个战场及周边已经实现了完全的控制。首长们想去看望李云龙,也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而赵刚负伤时,却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节,敌、我、顽,日军、皇协军、晋绥军势力犬牙交错、战斗不断,野战医院需要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转移,居无定所。

为了便于机动,减小目标,部队经常各自为战,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曾经交待过,师部离团里几百里地儿呢!首长就算想去看望赵刚,也困难重重。

既担心路上遭遇敌人,又因为部队一天数次转移难以会面!外出还得担心家里,所以只能“一切从简”了。

二、二人受伤的轻重不一样

李云龙负伤极为严重,整整昏迷了几十个小时,最后连医生都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李云龙是靠着自己顽强的求生意志才清醒过来的。

期间还要注射抗生素,还要输血,可见其受伤之重。李云龙要不是运气好,只怕早就交待了。

而赵刚负伤却要轻得多,就是中了一枪而已,而且没有伤到要害。否则,以八路军在晋西北的医药卫生水平,如果赵刚重伤的话,只怕早就牺牲了。

像赵刚这样的伤,在抗日战场上是寻常事,医生治疗起来也没有多少难度,首长们也司空见惯了,最多托人带点东西关心一下,或者顺路看望一下就可以了!

所以从常理来讲,首长们肯定更关心负重伤的李云龙了!

三、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资历还是有差别的

李云龙是黄麻暴动时参加的队伍,早在鄂豫皖时期就是团长了,并且已经五上五下,可见其资历之老。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李云龙是独立团的团长,他的直接领导是刘帅和陈大将,如果不是犯错误过多,李云龙何止授个少将。

野司的首长,许多是李云龙的老相识、老领导,自己心爱的部下受伤了,当然要去看望了。相比之下,赵刚是学运出来的干部,资历要浅得多,他在部队中没有李云龙这样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人脉,“待遇”自然有差别了。

更重要的是,李云龙在淮海战场负伤时是主力师的师长,在解放战争中高级指挥员受重伤是相当罕见的事情,野司首长当然重视了。赵刚负伤时,只是个团政委而已,分量确实有点不足!

结语:无论是李云龙还是赵刚,他们都受到了医生在当时条件下、尽了最大努力的良好的治疗

我军从建军开始,就始终在默默地坚持一个规定,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哪怕战争再残酷,哪怕牺牲再大,都会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个伤兵。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会把伤兵妥善地安排到老乡家中,把最后一块大洋留给伤兵,把最后一点口粮留给伤兵。

这就是我们军队战无不胜的秘诀之一!

7

解释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完整的看一遍《亮剑》的原版小说(不是电视剧),原因有点:

1.李云龙从1927年黄麻起义开始干革命,是走过长征的红军老人,而且长征前,就已经是团长了,到解放战争中后期他自己虽屡次因为大大咧咧、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升上去,他的老战友们,虽然也不一定100%全都都升上去,但能升上去的——基本上都是他老战友,都多少认识他,也就是说,李云龙的”朋友圈“——起点就是一大堆中高级首长朋友。而且李云龙截止到受伤之前的履历特别“复杂”[捂脸]: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他李云龙是一个都没落下全都混过。徐向前,张国焘,林彪,刘伯承,陈庚,邓小平,陈毅,粟裕全都直接做过他的老上级[捂脸],所以解放战争中后期他受重伤的时候,至少在级别上猛的一看,一大堆123号首长来关心询问,其实不见得全是因为他李云龙太重要,更多的也是冲着一起同生共死过的战友情分+对“刺头小兔崽子”的老部下的关心——这是情。

2.李云龙确实也是“名声在外”: 这个家伙虽然有个”大刺头“的恶名,但确实也有能打胜仗的好名声,原著说的很明白:李云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独立团走马灯似的不停的换政委,就是因为他跟那些政委不对付,弄的上级不停的给他换政委(直到赵刚为止),但始终就是不愿意换他李云龙[捂脸]!为什么?因为这家伙虽然是惹祸的一把好手,但“打胜仗”他李云龙也一把好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争时期是一个政工干部重要还是常胜战将重要自然不言而喻。至于政委...原著说:政委有的是,可以给他再换嘛,但他李云龙只有一个,换不了!所以从这点看,李云龙在解放战争后期的一线战场上受重伤生命垂危,就算没有原因1中的老关系,不论情,单单冲着他一员“虎将”还需要继续去打胜仗的份上,跟他李云龙没有交情的其他123号首先来询问关心,也是正常合理的解释。

3.李云龙作为师长级的高级将领都身负重伤,生命垂危——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如果万一不幸还死了,国军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大肆宣传。在政治上、军心上、对我军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被动。所以上层123号首长们也一定会重点关注李云龙的伤情。

4.李云龙受伤的节点非常尴尬——原著中,李云龙的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是刘伯承、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团,淮海战役前”借给“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用了一下,结果用完了粟裕就“扣住”不愿意还了??(从侧面也说明李云龙有打胜仗的本事,让粟裕都舍不得松口了),粟裕也不知道跟刘伯承做了什么“秘密交易”,这个主力团在淮海战役发起前,归属了华东野战军,李云龙升师长、赵刚升师政委,张大彪升师参谋长——然后淮海战役一开打,李云龙重伤、生命垂危......这就好比,我亲儿子给去你帮了个忙,然后你非要收为上门女婿,我答应了,结果我亲儿子刚去你家没多长时间就”重伤+生命垂危”——华东野战军的123号首长就算没有原因1原因2原因3,也必须得大首长去重点问一下、关心一下李云龙的情况了,场面上的事是一定要做的,不然这就要“”结梁子“”了??????

以上这几点,是赵刚都不具备的,所以同样是受伤,才是这样的不一样的结果

8

题主观《亮剑》很仔细啊,这一场景你都能发现,确实让人佩服。

对于赵刚赵政委负伤,没有123号首长前来关心探望一事,许多人说是因为赵刚资历太浅,级别不够,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皮毛,剧中之所以没有重要人物前来探望赵刚,是因为赵刚只是亮剧中的男2号,他的形象塑造都是围绕男1号李云龙来展开的。

通过赵刚,即可以突出李云龙的草莽英雄气,又可以反映出八路军政治工作者在战争时期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八路军既要会打军事仗,又要会打政治仗”的重要性。

鉴于《亮剑》剧情主要是围绕李云龙这位男1号来展开了的,其他人物包括赵刚、丁伟、孔二楞子就只能在剧中起到绿叶的作用,紧紧围绕李大脑袋这颗大红花来衬托,来着色。

因此当赵刚受重伤后,剧中只表现了李云龙及独立团广大官兵心急如焚,为赵政委伤情担心焦虑的场景,而舍弃了上级领导前来关心探视赵刚的情景。毕竟这是部电视剧,不是记录片,如果加上129师政工口领导,如小平政委、张际春主任、386旅政委王新亭等人前来探视赵刚的场景,岂不是喧宾夺主,削弱了李云龙主角的光环。

至于李云龙受伤住院,华野123号首长纷纷前来医院探视,表示关心这一情景,剧中只是借助田雨和另一位护士之口,说出来个大意,剧中并没有具体人物出场来表现。剧中只是用一种借用的手法,来表达李云龙及他的2师,在华野首长心中的位置是很重的。

至于剧中为何要这样演,只能说是作者都梁确实是军史知识丰富,他将李云龙的原型人物王近山和皮定均两位将军的光辉事迹,通过李云龙受伤这场戏给巧妙揉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合情合理,真实自然。

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如此。

李云龙受伤住院及与护士田雨恋爱这场戏,其背后的故事取自王近山在八路军总部医院住院时,与韩护士谈恋爱成亲的真实故事,只不过都梁把这个故事往后推了近10年,按排在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让人不得不服作者的编故事能力。

其实真实故事是,1939年,时任386旅772团长王近山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这已是绰号“王疯子”的王近山第N次受伤。在八路军野战医院,王近山受到了红四老战友,时任129师卫生部长兼野战医院院长钱信忠的热情关照。钱部长知道王近山好热闹,于是就将他和同为红四老战友的陈锡联安排在一个病房。陈锡联是在反日寇九路围攻中受伤的,此前陈已升任新385旅旅长。

◇陈锡联与王近山在抗战时的合照

为此,钱部长还把医院护理经验最好而且人又长的最漂亮的韩护士调到这个病房,专门来护理陈王这两位八路军骁将。一来二去,王近山对韩护士产生了好感,泛起了活思想。同住一室的陈锡联,不但是王近山的老战友,而且两人都是黄安高桥区人,是不折不扣的近老乡。面对近山兄弟的这点小心思,心思缜密的陈旅长当然是一看就透,于是主动为王团长当起了“红娘”,并最终促成了王韩两人的婚事。

以上就是亮剑作者都梁用艺术加工的手法,将王近山与韩护士的恋爱故事,“移花接木”到李云龙在淮海战役因伤住院和护士小田谈恋爱的身上。

至于剧中123号首长前来探视李云龙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是都梁仍然采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将中原突围时,皮定均率领“皮旅”不可思议的胜利突围到苏皖根据地时,受到了华中军区及华中野战军123号首长张云逸、粟裕、谭振林亲自迎接的故事,给搬到了医院这个场景里来,从而使整个剧情更加真实流畅,也为日后李云龙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将军班吹牛时说:“当年老子中原突围时……”如何等情的,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亮迷们不得不叹服作者都梁军史知识之丰富。一只妙笔,将发生在王近山、皮定均等众多将军身上的故事给汇聚在了李云龙一个人身上,让人即感觉好看过瘾,又感觉不到失真,真乃是一举两得之举。

9


在李云龙住院期间,最让医院院长和政委感到惊奇的是会有这么多的大领导来看望一个师长。队伍里不断有坐着吉普车的骑着马的高级首长和中级干部前来探望,他们都抓住医院领导的手反复强调千万要把他的伤治好。

医院的院长心里也犯嘀咕,如果李云龙师长出了点什么事儿有个三长两短,估计自己也没有活路了。


当赵刚在赵家峪遭遇鬼子特工队袭击受伤后,也曾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医院,当时去看望他的只有政治部的上司,确实和李云龙住院期间看望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李云龙住院期间是师长,这已经算是高级领导了,来看望的人自然会多。赵刚住院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团政委,级别不够,大概也有只有政治部的人来看一看了。

从更深一层来看,是因为李云龙的资历太深,赵刚从军的时间比较短。李云龙是从黄麻暴动时就加入了红军,到了淮海战役住院的时候,已经在军队中混了20多年了。


在李云龙的军队生涯中,早在长征的时候就已经是团长了,就是因为经常闯祸才几上几下。也就是说解放军的将领中很多人都认识李云龙,这个优势是赵刚所不具备的。

比如丁伟和孔捷在红军时期就是李云龙的战友,386旅的旅长陈赓就是李云龙的老上司。李云龙是刘伯承的心肝宝贝,后来到了粟裕的手下,同样是心腹爱将。

当李云龙住院的时候,野战军的123号首长都来看望了他。这时李云龙从中原野战军转到了华东野战军,123号首长应该分别就是陈毅司令员、粟裕副司令员等人。


野战军的123号首长来看望了李云龙,这体现了李云龙的重要性和对他的重视程度。这时候三大战役结束后,各路解放军都在追击国民党军,他们来看望李云龙的伤情,好调整李云龙师接下来的领导班子。

还有一点,李云龙受伤的时间是刚刚从中原野战军转到了华东野战军不久,这让华东野战军的首长感觉有一点不好意思,恐怕以后见了中原野战军的首长不好交代,因此必须来看一看,让医院全力来治他的伤。

赵刚参加129运动的时候。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后来抗战爆发就投奔了延安,从延安军政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李云龙的独立团担任政委。


这时候的赵刚不过才25岁,因此一开始李云龙根本就看不上他,认为赵刚不过是长着小白脸的知识分子,除了会练嘴皮子外还能干什么?

当然后来李云龙越来越看出自己的这个政委不简单,不仅讲话写字有水平,枪法也非常了得,更重要的是做事情有原则,用旅长陈赓的话说就是能够降住李云龙这头犟驴子。

赵刚认识的大部分都是政治部的人,对于八路军和解放军的这些军事将领不是非常熟悉。他在延安的那些同学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各支军队,平时也很难联络上,自然不会有太多的人来看他。


李云龙最开始是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来转移到了四川地区,这次军队后来被称为红四方面军。接下来经历了长征到了延安,在抗战的时候被编辑了386旅。

在386旅有很多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军事将领,因为军队被压缩编制,很多人不得不被降级使用。这些人随着后来的军队规模扩大,重新又站出来独当一面。

这些人和李云龙之间都有过命的交情,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成长过来的。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这些人的级别都和李云龙差不多了。


他们听说李云龙受伤了,自然是要来看望一下的,毕竟当年的老战友也不多了,大家都非常珍重这份情谊。作为李云龙的老上司,野战军的123号首长自然也是要来看望的。

实际上说,设置李云龙和赵刚住院之间的差别就是为了突出李云龙的主角光环,让李云龙看上去更有传奇色彩,仅此而已。

10

一个团级,能和一个军级相提并论,你问问一个省委书记会注意一县委书记事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