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及结局。

包拯生平

包拯,北宋名臣。

孝子包拯

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包拯出生。公元1027年(宋仁宗天圣五年),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本来,他被授予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但因父母年迈,他请求改在家乡合肥附近就职,改任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不久辞官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直至父母去世并守丧期满后,他才在1037年(景祐四年)赴京任天长知县。

屡获升迁

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包拯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他一改过往知府敛取大批砚台供奉权贵的做法,只制造满足进贡数量的砚台。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包拯入京担任殿中丞,后担任监察御史。在此期间,他曾建议操练军队、充实边境守备,又提议被废黜的贪官不得做官。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包拯担任契丹正旦使,出使辽国。回宋后,根据在辽国的见闻,他再次建议朝廷挑选合适的将领守边。

此后,包拯又先后担任京东路(今河南商丘)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天章阁侍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扬州知州、庐州知州等职,多次建言朝廷充实边境、选用人才、施行法治

开封知府、御史中丞

公元1055年(至和二年),包拯因推荐官员失误,被贬官。公元1056年(嘉祐元年),包拯担任权知开封府,此后升任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在此期间,他处理了多起涉及权贵的案件,执法公正严明,颇得民心他还曾建议朝廷早立太子、节俭勤勉。

包拯结局

公元1062年(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时,突然得病。农历五月二十四日(1062年7月3日),包拯因病去世,享年64岁。宋仁宗亲自吊唁,并辍朝一日,追赠其吏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因其公正廉明、刚正不阿,在当时和后世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后来,人们对他的事迹不断进行加工,演绎出众多传闻和故事,使得包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为著名的“清官”。


感谢您观看燕过紫禁城的原创回答。欢迎您关注燕过紫禁城的头条号,浏览更多原创的文史类文章。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包拯,是北宋王朝宋仁宗在位时,著名的的大臣。包拯之所以能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清正廉洁,和他的所处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看一个时代能出清官,那是因为有英明的君主。包拯一生疾恶如仇,不畏权贵,以他的性格,是很难在官场上立足的。为什么包拯能善始善终,离不开仁宗皇帝爱护和支持。君臣相知,信任有加,才成就了包拯。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九年(公元999),庐州合肥人。官宦之家,家境殷实。祖父包士通,是平民百姓,以务农为生。父亲包令仪,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后来父亲致仕返回原籍,赠太保。母宣氏,赠冯翔郡太夫人。弟兄三人。包拯为小。长兄包莹,二兄包颍均早年去世。家中只剩包拯一个独子。包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考中进士。这一年包拯28岁。出任今天的江西永修知县。包拯因为父母年迈,无人照料,就上奏请求在合肥附近任职。后朝廷改任包拯和州监税。包拯父母身体有病,舍不得他离开,包拯便辞官回乡,侍奉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守孝期满,包拯在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才回吏部接受调任。朝廷任命包拯为安徽天长知县。包拯上任后,公正的处理了许多积案,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不久,包拯升任端州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是朝廷的贡品。历来官员都私拿截留,作为贿赂朝廷大臣的物品。包拯上任后,一改旧习。决不多收一块。离任时,自己用过的砚台,都造册上缴。为此,减轻了造端砚百姓的负担。庆历三年,包拯担任监察御史。他上书朝廷,反对送契丹岁币,应操练军队,加强军备。

公元(1045)年,包拯奉命出使契丹。他看到契丹军队整日操练,蠢蠢欲动。上书朝廷派“素习边事”的将领守边,重视代州军事将领的选择。庆历八年,包拯调任河北路转运使。这个职位离前线太近,官员都不愿意在这里任职。包拯上任后,他上书朝廷免除秦陇地区向百姓征收造船木材,七个州交纳的过桥竹索赋税,总共有几十万之多。皇佑二年,包拯任天章阁待制,任谏官。他以魏征为楷模。他把魏征的三篇奏议,认真书写,上奏仁宗皇帝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明辨是非。除出苛政,爱惜人才,严正刑律,远离声色。仁宗多采纳实行。仁宗宠爱张贵妃,把他的伯父张尧佐也提拔重用,而张尧佐无才无德却三次升官。包拯三次弹劾,仁宗无奈,最终罢免张尧佐。
三司使张方平,利用手中权力,假公济私。东京城有一个叫刘保衡的商人,开了一家酒坊,因经营不善,欠下官府小麦,折合现钱一百多万贯,一时拿不出来,张方平下令刘宝衡变卖家产抵偿债务,同时,他又乘人之危,指使人用极抵的价格买下刘宝衡的家产,从中谋利。包拯知道后十分愤怒,上书弹劾他,张方平被罢官。包拯在当谏官期间,对官员的不法行径都予以弹劾,包括宋祁。宋祁是名诗人,他在四川当官时,生活奢靡,每顿饭不少于三十六个菜。其中荤菜十二道,十二道素菜,十二道半荤半素的菜。养了三十二名侍女为他摇扇,捶背,敲脚。每天晚上都有一名丫环陪侍。宋祁十分好色,凡是自己看上的良家妇女,就千方百计也要娶回做小妾。他道德败坏,民间议论纷纷,官声很坏。包拯对宋祁的丑闻上奏朝廷,宋祁被罢官。张可久,身为转运使,自己卖私盐一万多斤,终饱私囊,贪污腐化。包拯上奏朝廷严厉处置,张可久被流放边关。汾州知州任弁,在任期间公权私用。他把一百多名士兵役使为他做私人工作。有的织造驼毛缎匹,有的为他做私人家务。占用的工役达二万三千六百多个,折合细捐一千六百余匹。按宋朝法律,这是一种严重的罪行。是要充军流放三千里,还要罚铜十斤。包拯大力弹劾,仁宗皇帝念及任弁的功劳,免予处罚。包拯据理力争,仁宗无奈只得罢了任弁的官。流放三千里。王逵出任地方官时,横行不法,随意增加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一次就多收了三十万贯,王逵用这些钱贿赂京官,谋取私利。他的吏治手段非常惨忍。随意杀害百姓。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可他在朝中有靠山,受朝廷宠信,官运亨通,甚至升任到淮南转运使的职位。包拯为民请命,七次上书弹劾罢免王逵。有一次在仁宗面前慷慨陈词,唾沫都溅到皇帝的脸上。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逵终被罢免。
嘉佑二年(公元1057)包拯任开封知府。开封知府,一般都由亲王,威望高的大臣兼任。开封知府比较难当。一是,天子脚下,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干预司法,人情关系网大,不好得罪。包拯上任后,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执法严峻,谢绝一切说情,送礼之事。他不徇私情,让京城的达官显贵,贵族子弟等等都不敢胡做非为,京城风气为之一新。包拯对自己曾经做过评价,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恩仇。庐州是包拯的家乡,包拯在庐州时,许多亲朋故友,仗势欺人干了许多不法之事,包拯大义灭亲,严厉执法,不徇私情,将他的一个舅舅在公堂上依法惩处,自此之后,亲旧都规矩守法。无人敢胡做非为。嘉佑七年,包拯病逝,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他的一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仁义的皇帝可以包容他,信任他,给他可以发挥的舞台。在许多包拯这样的官员的努力下,北宋出现了近代陈演格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时代。欲知详情,请加关注。

3

一、生平简介

包拯(999~1062),北宋官吏。字希仁,泸州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人。初举进士,授建昌知县,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方 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加强边防,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开封府等。 在朝时,素性刚毅,不阿权贵,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听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平冤狱、抑豪强,故贵戚宦官无不惮惧,为之敛手。民间称之为‘’包待制‘’,‘’包龙图‘’,京城内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坚持正义,打击豪强,善断疑案,任百姓诉冤,务得真情。锄豪强,罪奸枉,奖节义,申冤曲,一介不取,铁面无私,童稚妇女,群知大名,呼为‘’包青天‘’。 后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追赠礼部尚书(从一品),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二、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泛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包拯的这则家训,不是临终遗言。生前,他就刻石告诫。 它不仅仅令包拯家族,同样让非包氏的后人惊心动魄,肃然起敬。

翻开史书,若排序清官系列,敢保证包拯能稳居前三名,就在宋朝当时,人们都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其实这都反映了广大群众对这两位贤臣名将,为民除害,保家卫国英雄事迹的热爱、崇敬之情。特别是‘’包青天‘’早已成了清官的代名词。

三、一门荣耀

包拯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历久弥坚,其在百姓中的口碑更高大,更伟岸。

那么包拯庄严肃穆的家训,对其子孙的影响又如何呢?

夫人董氏只生独子包繶,早亡无后。如夫人孙氏生个男孩,名包绶。长媳崔氏收养一子,名包永年。崔氏因使包拯后继有人,受到了宋哲宗的嘉奖,其嘉奖令就出自大文学家苏东坡之手。

包绶、包永年都做过洲县官。 包绶‘’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遗外声利,罕有伦比。‘’其四十八岁那年,赴任谭洲通判,在路途中病故。1973年考古时,清理包绶墓,诚如史籍所载,仅从墓中取出墨砚、印鉴、碗罐等这些极简单的遗物。包绶夫人文氏,是当朝副相文彦博的小女儿,身世显赫,却也是‘’赋性寡欲,常不如荤,以清静自将‘’,严格遵循包拯家训。 包永年历任县主簿、县尉、县令等职,‘’凡厥莅官临事,廉清不扰。‘’死后,清理他的财物,‘’了无遗蓄‘’。 他们做到了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与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真乃天壤之别! 做官做到了如此清廉,包氏门风如此清白,怎能不令人感叹和敬畏!

四、千古流芳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包拯能青史留名,这乃是人生之最高境界,是其无与伦比的最美好之结局!

那么关于包拯自身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据《宋史-包拯列传》载:‘’…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这是正史的说法,谥号‘’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对包拯忠孝一生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所谓‘’疾卒‘’,就是病故。

当然还有其它的说法,如在包拯墓志铭上有这样话:”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就是说包拯从发病到死亡,只过了十三天的时间,是什么病来者迅猛。这些都给包拯的死亡添上了疑问。包拯在世之时,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有没有被害的可能?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现代专家对包拯的遗骨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对包拯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因而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基本上是正常死亡,但也不排除被毒毙的可能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经过千年历史大潮的洗礼,但包拯传奇的一生,在人们心目中还是那么崇高和伟岸,‘’包青天‘’三个字,字字千钧,震聋发聩,千古流芳!

4

包拯,是北宋名臣,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因此也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并且包拯也是为数不多的死后被纳入神话体系,并被世人奉为神明的人类。

包拯是在宋仁宗五年考中的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当了一个知县,但是后来他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只好辞官回家,直到后来父母去世了,服丧期满包拯才重新担任了天长知县,由于干的不错没过几年就被调到了端州当知府,这个职务在别人那是数一数二的肥差,因为端州是名砚端砚的产地,其他的官员除了每年产给朝廷上贡的以外,还会额外生产很多打点其他朝中官员的砚台,但是包拯在端州,除了给朝廷上贡的外,没有拿一方受贿官员,更没有带回一方砚台回到自己家中。

后来包拯得到了御史中丞举荐,开始担任监察御史,宋朝一直饱受契丹的袭扰,包拯就开始提倡练兵强国,而不能一直通过给岁币买和平,在当时的敌对情况下,仍然作为宋使出访辽朝,但是后来因为包拯铁面无私,所以也受到排挤,后来担任了工部员外郎、和多地的转运使,在这期间包拯充分展现了自己不畏权贵的一面,直接弹劾当时得宠的张贵妃的父亲张尧佐。

包青天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一定是担任开封府府尹,其实包大人从来就没担任过开封府府尹,包拯是在嘉佑元年开始担任开封府知府一职,但是其实包拯只在任一年时间就被升为了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包拯的性格是那种眼里容不下沙的人,连续弹劾了两任的三司使,后来仁宗调任包拯担任了这个职务,但是没过多久,包拯突然病重去世,宋仁宗亲自前往吊念包拯,并为包拯辍朝一日,追授礼部尚书,赐谥号孝肃。

包拯执法严明,廉政爱民,在上任期间,整顿吏治,严于律己,并且改革了宋朝上诉要贿赂官员的弊端,因此在后世包拯俨然成为了清官的代表。加上后世对包拯的故事进行了很多神话,也加深了包青天在民间的形象。

5

“包拯不廉”,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上书弹劾包拯,一石激起千层浪,欧阳修又为何直斥包拯不廉呢?



包拯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得父母言传身教,遂养成忠诚厚道之品行。北宋仁宗五年,包拯考中进士,其仕途开端就由知县做起。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一直是包拯自勉之信条,其心中只有国家社稷百姓民生,遂一心为民请命敢于犯上直谏,从不顾惜自己的安危与名声。

包拯既没有传说中龙虎铡,也没有传说中的尚方宝剑,可其为百姓审奇狱断冤案一样法不容情,成为可以救百姓于水火,可以为百姓伸张正义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不苟言笑,尤其对欲向其行贿之人更是一脸阴沉。包拯之刚正硬性,就连皇亲国戚都怵其三分,遂民间传言只有阎王老爷与这个铁面包老头用钱买不通。包拯就凭着如此清正廉洁忠君爱民之心,一路升迁至开封府尹。



话说北宋仁宗朝管理财政的三司使张方平,利用权力之便趁机以超低价格谋夺他人豪宅,后因事主出事而曝光。

包拯闻知此事,自觉三司使乃管理国家钱财要职,容不得一丝贪念,遂大力弹劾张方平。随之仁宗免去张方平之职,又任命宋祁为三司使。

可包拯却觉得宋祁虽没有贪污之实,但还有生活糜奢等诸多毛病,也不是三司使合适人选,遂又弹劾宋祁,吓得宋祁不等仁宗发话主动请辞。

三司使位置再次出现空缺,张方平有才无德,宋祁马马虎虎还行却有生活小节等问题,仁宗思谋良久也只有清廉自律的包拯是最佳人选。

于是宋仁宗立刻宣布包拯继任三司使,包拯性格直爽未做推脱即接任此职。朝野为此一片哗然,这也成为欧阳修弹劾包拯不廉耻之因。



其实欧阳修亦是清廉之臣,他弹劾包拯并无私人目的。只不过欧阳修更注重名声,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由此欧阳修认为包拯强势弹劾两任三司使下台,而自己未谦虚推让就直接上任,不仅给世人留下倨傲不懂礼仪之感,亦是取了不该取的东西。

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自知官场险恶,其弹劾包拯亦是深怕其被政敌抓住把柄诟病,遂给予提醒以回护包拯周全。

虽然包拯感觉欧阳修所言有些道理,并请辞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但宋仁宗找不到三司使合适人选,最终依旧由包拯担起重任,而且包拯做的也相当称职。欧阳修看到包拯安全度过了舆论风险期,遂也就不再反对包拯担任三司使了。

包拯从不重视名声等虚的东西,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自己认为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不管别人怎样看都会坚持去做。

包拯心中没有虚无名声掣肘,相比欧阳修而言是更为纯粹的廉洁之臣。由此宋仁宗对包拯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刚正大为赞赏,一直信任重用包拯。



包拯年近七旬时已官至枢密副使,却依然夜以继日操劳国事,终有一天口吐白沫晕倒在朝堂之上。

宋仁宗闻听包拯病倒心急如焚,遂亲派太医诊治并送来汤药。可包拯病症未见任何起色,其弥留之际给只有五岁的儿子包绶留下家训遗嘱:如果包氏子孙日后为官贪污枉法,不能写入包家族谱,死后不能葬入祖坟。并要将此家训刻在院中照壁,以便日夜提醒训诫子孙。

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13天,千古忠臣包拯撒手人寰,享年只有64岁。包拯生前为民不惧权贵得罪人太多,家人深怕有人报复盗墓,遂造了21口棺材,送殡之日同时抬出四方城门,然后分散建造21处坟墓 。

无人知晓何处才是包拯真正葬身之处。直到包拯去世九百余年后,我国才发现了真正包公墓,并通过高科技检验证实墓中骨骸确实是包拯,但发现其骨中汞元素含量远超正常人指标。难道古已有之的有关包拯被人毒害致死的传言是真的吗?



宋仁宗下毒说

有传言称宋仁宗在包拯病后赐汤药将其毒杀。但我们查找史料典礼寻不到宋仁宗想加害包拯的蛛丝马迹。

宋仁宗就是传说狸猫换太子,被包拯打龙袍的那个皇帝。可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却是屈指可数以仁治国的有道明君,对包拯直言冒犯之言从不以为逆。

有一次宋仁宗宠妃张贵妃吹枕头风,想为叔叔张尧佐谋个宣慰使的肥差。话说张尧佐为官并不贪婪,可包拯却觉其天资平庸,不能胜任宣慰使重担,遂连续七次上书坚决反对张尧佐担任宣慰使。

据说当时包拯侃侃而谈,唾沫星子喷了仁宗一脸,气的仁宗脸色变得惨白,以致君臣关系一度弄得很僵。但是宋仁宗并未发怒,反而听从包拯谏言撤销了张尧佐的任命。宋仁宗面对哭闹不止的爱妃,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你想为叔父谋求个肥差,却忘了御史是铁面包拯啊!”。

既然宋仁宗被包拯当众直谏弄得如此下不来台,都未治包拯不敬之罪,那他在包拯老病之时又有何必要加害呢?



更何况包拯就是宋仁宗为巩固江山社稷竖起的一面标杆旗帜,包拯威名远扬离不开宋仁宗的信任支持。宋仁宗与包拯不仅是君臣,更像惺惺相惜互相成全的朋友。

而且北宋仁宗朝能涌现出大批诸如欧阳修、范仲淹等名垂千古之臣,皆离不开宋仁宗之仁德。那么于情于理,宋仁宗这样的仁君要害包拯不符合正常逻辑思维。

我们再看包拯死后,宋仁宗不但悲痛欲绝,命全部官员放假一天全到包府吊唁,同时又给包拯儿子包绶加封官职,并赐包拯孝肃之名。

我们试想如果宋仁宗毒杀包拯,为何善待包拯家人?为何如此悲痛欲绝?又为何赐给包拯“孝肃”这样高级评价?

再高明的演技,亦演不出那种失去朋友后痛彻心扉的悲伤。我们从仁宗在包拯死后表现来看,宋仁宗毒杀说不可信,这只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怀疑,根本站不住脚。不然宋仁宗就是演技超乎常人的天才演员。



仇家下毒说

也有人觉得包拯病程只有短短13天,而且包拯骨中汞元素含量超标,有可能就是其仇家毒杀。不过现代考古学家经过高科技手段再次检测,对包拯被人害死说存疑。

汞在古代来源除了砒霜,就是朱砂。砒霜所含主要成份是砷元素,可包拯骨骸中并未检测出砷元素,遂就剔除了包拯因砒霜中毒的可能性。

随后考古学家再次对包拯骨骸中汞超标问题多方检测求证,确定包拯尸体中汞应来源于朱砂。

古代经常在死者棺椁中放入朱砂防腐,以保持死者容颜不腐。由此宋仁宗痛失爱臣不忍其腐烂为泥,遂下令将朱砂放入包拯棺材中防腐,应属高概率事件。

再有朱砂还有中药功效,小剂量朱砂可以治疗疾病。后又经考古学家多方检测并查阅典籍求证,包拯生前确实服用过含有朱砂成份的中药。

由此如果朱砂作为防腐剂或中药被使用过,包拯骨骸中必然会汞含量超标,那么包拯就不是直接死于汞中毒,不是被人毒杀,大概率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

我们根据朱砂素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再结合包拯病发时的症状推测,包拯大概率属于老年心脏病猝发。更何况包拯心底无私,在当时民间早已是神一般存在,纵使其得罪再多人,可谁又敢加害如此不惧鬼神刚正不阿之人呢?可见包拯确应死于正常的老年性心脏病之类疾病。



包拯一生嫉恶如仇苍天可鉴,其为国为民奋斗到最后一息终得善终。包拯逝后,包氏家训代代相传,其子包綬及后世子孙皆清廉为官清白做人,包公精神也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主流精神价值观。

6

包拯作为北宋时期名臣,其铁面无私、执法严明的形象广为流传,其出淤泥而不染、不附权贵的高贵品格千古流芳。但话说回来,包拯时期的北宋官场,就已经腐化严重,包拯的为官做派似乎显得不那么合群,但他却做到了正三品大员的位置,并在任上寿终正寝。而随着包拯墓的发掘,发现其头骨汞含量超标,这又为其人生结局增添了疑云!

包拯生平

包拯是天圣五年(1027年)的进士,时年二十八岁的包拯踏入仕途首任官职是大理评事,这是朝官大理寺的属员,秩正九品,职责为出使推按,参决疑狱,这说明包拯是正经八百的司法系统科班出生,所以文艺作品里大肆渲染其断案的手段并非空穴来风,其为官生涯也多次任职司法系统。在出任建昌县、天长县知县的基层锻练里,包拯初涉财政、民政,这也为其为官生涯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


“徙知端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升任端州(广东肇庆)知府,此任上,包拯对端州砚台经济进行了全面整治,彻底解决了端州地方上贡砚台于朝廷时的贪腐问题,为端州产砚台的人民减轻了经济压力。两年之后,回京为殿中丞,同年被举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正式踏入监察系统,品阶也升至从七品。随着官阶的提高,包拯也开始上疏献策,如充实边境守备、惩治贪腐官吏、废除按察使等。但包拯毕竟官卑言轻,所提之策多数流产,未得到朝廷的重视。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直道庆历五年八月,包拯迎来了为官生涯的一个转折,朝廷以他为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宋辽之间虽属澶渊之盟后的和平时期,但辽以上国自居,宋辽外交上长期羞辱宋使,这个差事并没有人愿往,而包拯忍辱负重,完成了出使任务,并在回国后提出一些边境守备的建设性意见,受到朝廷认可。于是官升至三司户部判官,随后又出任京东路转运使、陕西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皆为从三品官阶。宋朝的转运使不仅掌一路财赋,并赋予了监察地方官吏的职权,在位秩上还要高于府、州行政长官,故而包拯在任诸路转运使期间,大肆弹劾腐败官员,调整赋税弊端,让利于民,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颇佳政绩。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正式回归中央系统,权知开封府,也就类似于我们说的京兆尹,并迁升右司郎中,从三品的官阶,这是包拯因保举官员受累贬为从六品后复任,故而没有另做提拔,只是官复原阶。这个权知开封府也只是代理工作,总共任职一年半,并非文艺作品里的认知形象,再者京畿要地,也没有那么多惊天大案需要办理。但包拯在任期间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为民众申冤提供方便,京城皇亲国戚“凡以私人关系请托者,一概拒绝”,展现了铁面无私的一面。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虽回归中央,官阶依旧为从三品。但上达天听,更方便向皇帝上疏献言,其中就包括劝宋仁宗立储问题,按理说朝臣不得插手皇帝家事,当仁宗问及包拯该立谁为太子时,包拯则表现出了政治智慧,向仁宗坦言皇帝家事外臣无权建议,只是牵扯国本,自己的子嗣先于自己亡逝,并无不臣之心,这也赢得了仁宗的肯定。

“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包拯家训》

嘉祐六年,包拯升任给事中,任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正三品官员。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工作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病逝,终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临吊唁,并为颂扬包拯一生清廉、竭心为民的功绩,为其辍朝一日,后又追赠礼部尚书,谥为“孝肃”。


包拯墓的疑云

“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欧阳修

包拯不管是为官还是为人,皆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不近人情,这在北宋时期的官场上可以说与众不同,也可以说不合群,故而在朝政之上得罪人的事没少干。一些细节来看,包括欧阳修这样的名臣,在包拯“蹊田夺牛”的事件上也使过小动作,向宋仁宗弹劾包拯私心过重,贪图三司使的肥缺。此事虽小,但能看出朝政之上包拯的人缘并不太好,欧阳修对包拯的评价则是除了刚正不阿,没什么才干。司马光也说过“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这么直男的官员想必也引起诸多官员甚至一些皇亲国戚的记恨。

“拯性峭直,然奏议平允,常恶俗吏苛刻,务为敦厚”。——李焘

南宋史学家李焘曾说包拯是个直性子,遇到一些时弊总喜欢上疏直言,但其无大才,上疏所言之策皆平淡无奇,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又不懂为官之道,所以用敦厚来形容他。倘若一个皇帝,遇到一个刚正不阿,官员里口碑不太好的下属,成天上一些不切时弊的折子,想想也是挺烦人的。所以上至皇帝,下到同僚,有没有人想除掉这个人呢?这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再者,包拯是北宋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发病,五月二十五日逝世,从发病到亡故只有13天,结合包拯的为官做派,不得不引起很多人的怀疑,包拯是正常死亡还是服药后被毒死?

包拯墓的发掘,首先解开的是包拯的形象,按照其骨骼推测,包拯高大伟岸的形象彻底被颠覆,专家推测出他的身高只有1.65米。其次根据对包拯头骨的铅、汞、铁、钙等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是砷等有毒元素均比现代人头骨中含量低,因而认定不是药物中毒死亡。但是,在包拯头骨中汞含量为0.14,比现代人的含量高,这一点倒是引起了众多猜测。

现在主流的说法是由于包拯家属当年为了保存其尸体而遗留下来的。因为包拯是死于五月,天气炎热,包拯墓志中又记载了其尸体是从河南开封运至安徽合肥,按照古人保存尸骨的习惯,在炎炎夏日,他们可能是在棺内放入了大量的朱砂,下葬时也未曾将朱砂取出,故而千年渗透,导致包拯头骨中的汞含量超标。这一点解释看似合理无误,但如果是存有朱砂,为何不对棺木内取样检测,以便更为确凿?

综上,作为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廉官员代表,包拯的事迹广为流传,虽然正史中的包拯并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断案奇闻,但他为官一生留下的高贵品质值得后世敬仰。其结局我们更相信是寿终正寝,而不是亡于小人之手。

参考资料:《包公墓志铭》 、《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肃公拯》、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

7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和清官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不畏权贵、为政清廉的高尚品格为世人敬仰。千百年来,包拯“面如黑炭,额头一弯青月”的艺术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不断地通过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讲述他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故事 ,以此来表达民众渴望公平正义的心声。

宋仁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相对繁荣,对包拯的成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包拯一生官运亨通,为官26年内,他历任27种官职。且次次升迁,仅有一次因为举荐官员失误的而被贬。司马迁曾说:“善仕不如遇合。”刚直不阿的包拯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仁义的明君。宋仁宗赵祯爱民恤物,宽仁恭检,给了包拯一个充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包拯,生于999年,今安徽合肥人。根据安徽包公墓出土文物考证,包拯大概是一位身高一米六五的白面书生。父亲包令仪,官至虞部员外郎。母亲张氏性情温柔,从小就让包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027年,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出任和州监税。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包拯上任没多久,就辞官回家侍奉父母。直到1037年,父母双双下世后,才去吏部接受调任。后去安徽做了一名县令。

四年后,包拯升任端州知州。端州出产名砚,是朝廷的贡品。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敛取多于贡数几十倍的砚台。包拯上任后,规定仅满足朝廷的贡数即可。绝不多收一块。此举大大减轻了造砚百姓的负担。1973年,安徽包公墓出土了一块普通砚台,这也证明了包拯在任期间的确不曾拿过一块端砚。

1043年到1048年间,包拯先后担任殿中丞、监察御史、京东路转运使、尚书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户部副使等等。包拯所到一任,造福一方。他善于体察民情,能兴利而除弊。在任河北路转运使期间,他向朝廷上书免除了向百姓征收造船的木材,以及七个洲每年缴纳河桥竹索的赋税,共有几十万之多。河北漳河地区一万五千多顷牧马的良田全部分给百姓种上庄稼。在任京东转运使时,鼓励有能力者开炉冶铁,发展生产。在任开封府时,包拯带领百姓疏浚惠民河,治好了多年的水患。

1050年,包拯出任天章阁待制,任谏官。他曾认真写好魏征的三篇奏议,上奏给仁宗。请求仁宗以此为座右铭,“虚心纳谏,明辨是非。除出苛政,爱惜人才,远离声色。”仁宗多予采纳实行。仁宗当时宠爱张贵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无才无德,却担任要职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包拯数次上书追夺对张尧佐的任命,他劝诫仁宗道:“亲昵之私,圣人也不能避免,但能处理妥当,不造成危机,这才是有所得。”仁宗无奈,只好免了国丈三司使的职务。作为补偿,不久,另委任其为宣徽南院使、淮南军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司置使四职。国丈不降反升。包拯又联合群臣和仁宗进行“廷诤”。包拯黑着一张老脸,在仁宗面前滔滔不绝的慷慨陈词,连唾沫星子都飞到仁宗脸上。仁宗退朝后,一边擦着脸上的唾液一边埋怨张妃:“汝只知宣徽院使、宣徽院使,岂不知包拯为谏官呼”!张尧佐见犯了众怒,只好自动请辞。仁宗借坡下驴,取消了对张尧佐的任命。

嘉佑二年(公元1057)包拯任开封知府。天子脚下历来京官难当,一是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 包拯到任后,秉公执法,坚持天子与庶民同罪的原则,让京城的风气为之一振,为之一新。

《宋史》中记载: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1058年,包拯升为御史中丞,在一年多的时间,就弹劾了61位高管显贵。其中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宰相宋庠(xiang),恶霸淮南路转运使王逵、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等等。而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包拯则能秉公力荐,如杨邠、王鼎、王绰三人。包拯在奏书中写到:“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赃污掷发,无日无之!

三司使(财政部长)张方平公报私囊,三司使宋祁生活奢靡,均被包拯弹劾后罢黜。后来仁宗任命包拯暂时代理三司使。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误会了包拯,他抨击包拯“蹊田夺牛”,言下之意是包拯想当三司使,故意弹劾他俩的。包拯为避嫌待在家里拒绝任命。但架不住仁宗三番五次的催促最后还是上任三司使。

在文艺作品中,包拯被描写为明察秋毫的神判。有《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乌盆案》、《铡包勉》等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但历史上真正记载包拯断案的资料少之又少。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吧。

随着包拯的升迁,他的一些亲朋好友开始仗势欺人胡作非为。包拯不徇私情,大义灭亲,他的一个舅舅在公堂被依法惩处。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连声称赞。

1062年7月,包拯在枢密院巡视时,突然晕倒,同年七月,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名臣,更是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宋仁宗评价包公:公而忘私,司马光评价包拯:刚而不愎。在包拯执着的努力带动下,北宋出现了如国学大师陈寅恪(yin,que)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时代。包拯的形象,经过艺术的层层加工,成为公正和正义一个化身。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毫无例外的想做一名清官,但真的走入官场,经过岁月的打磨,大都沉沦社会。而包拯走出了一条不寻常路。感谢包拯,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引领和激励后人不断效仿膜拜,政清气自明。

8

包拯生前无畏弹劾权臣,在他的弹劾之下,30多名官员被免职,有些人认为包拯从发病到去世才一个多星期,可能是他生前得罪太多的权臣,别人报复他。

对于包拯的死一直是个谜团,直到1973年包拯墓被发现后,包拯之死谜团被解开,他的结局也迎刃而解了,那么包拯到底怎么死的,结局又如何呢?

包拯并没有像电视剧里说的那么神奇,他在影视剧中是被夸大的,其实包拯任职30多年来,非常喜欢弹劾权臣,而且非常固执,往往不达目的不罢休。

包拯生于宋真宗二年(999年),宋仁宗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最开始当了建昌县知县,由于要照顾年老的父母,所以辞去工作,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进京听选,任天长(安徽)知县。由于政绩不错调去端州当知府,端州盛产砚台,但是包拯却没有拿过一方砚台回家。

公元1043年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后改任监察御史,嘉祐六年担任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财政大权的,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担任三司使,皇帝通过控制三司使来掌控财政大权。包拯于1062年病逝,时年64岁。

包拯非常喜欢弹劾权臣

包拯执法严格,为了打击贪官,他弹劾贩卖私盐的按察使张可久。他弹劾次数最多的是转运使王逵,说他不法夺取百姓钱财,又滥用酷刑,多数人被他杀害,王逵与宰相陈执中关系好,深得宋仁宗喜欢。但是包拯却一点也不畏惧,连续七次上章弹劾王逵,多次弹劾未受到仁宗理睬,最后对宋仁宗说:

“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包拯刚正不阿,加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最终王逵被免职。

张尧佐是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宋仁宗非常宠爱张贵妃,所以一直给张尧佐升官,一直升到三司使,包拯前后六次弹劾张尧佐,反对他留任三司使,他说张尧佐这个人没有什么才能,而且是后妃一族,权力太大,国家恐怕会陷入危险之中。由于包拯的不屈不饶,最终宋仁宗把张尧佐贬为宣徽南院使。除此之外,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大臣张方平、尚书宋祁等。

包拯是中毒而亡

包拯为官期间得罪不少权贵之人,他们会杀害包拯吗?包拯的墓志铭上面写着:

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墓志铭说包拯生病后,吃了皇帝赐的药。其实大臣生病了,皇帝处于关心赐药很正常,但是包拯吃了宋仁宗的药并没有好转,而不久便去世了,为什么呢?

考古学家和医学家对包拯的遗骨进行研究,包拯的遗骨里含有钙、铁、汞和砷。而汞和砷含量高于正常人,这两种元素毒性很大,用来制作朱砂和砒霜,所以包拯很有可能是中毒,那这个下毒人是谁呢?

宋仁宗是善于纳谏的人,包拯有的时候口水都快喷到他脸上了,但是宋仁宗还是愿意接受包拯的建议,宋仁宗的度量在古代帝王中是非常罕见的,被历史学家认为“守成贤主”。

宋仁宗前后有三个儿子都夭折了,于是他收养濮王赵允让的儿子,想立他为太子,赵允让是宋仁宗的堂兄弟。包拯极力反对,让他把皇位还给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仁宗爷爷赵光义的哥哥,当年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时候,就有人说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

所以包拯认为宋仁宗没有孩子是天意,应该把皇位还给赵匡胤,没想到包拯触碰到了宋仁宗的底线,仁宗借此良机下毒杀害包拯。

但是有的史学家认为防腐剂里也含砷,古人可能用来防止尸体腐烂,还有种可能是包拯生前吃过含砷的食物。那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9

相信许多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同志们一定会看过陆毅和周杰版本的《少年包青天》,或者后来邓超演绎的新版包青天。影视剧中的包拯额头上有一个月牙,脸色黑如东北F4里的宋小宝。在邓超所演绎的角色里,包青天还非常爱吃包子。虽然各种版本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清官形象。但是真实的包拯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北宋的咸平二年,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小子出生了。没错,你没听错,包拯不是包黑子!这是影视剧为了突出包拯的个人形象才树立起来的。而且真正的包拯也不是额头上有一个月牙,月牙是为了表明包拯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天降文曲星于大宋朝才编造的人物形象。

包拯也是出生于官宦家庭,而且祖上也是大有来头,可以追溯到楚国。包拯的父亲是一位进士,最高的官位是刑部侍郎。所以包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深受父亲的影响。

宋仁宗天圣五年的时候,包拯考上了进士,这时的包拯才仅仅28岁。但是朝廷给他的官位并不高,让他做一个大理评事。这对于他的真实才华是明显不匹配的,所以包拯并没有去赴任,后来被安排到江西的建昌做一个小县令。

本来,到基层锻炼一下做一个小县令也是不错的。但是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不方便长途跋涉的陪他赴任。朝廷对包拯还是很照顾的,考虑到他去的地方太远,就给他调到离家很近的和县去当一个小官,让包拯主管钱粮的税收。但是包拯毕竟是包拯,如果就这样了,怎能符合主人公的气质?包拯再一次辞官不做,回家侍奉父母。

在家侍奉了父母将近九年,直至包拯的父母双双离世,包拯才无牵无挂的去当官。等到他正式当官的时候,包拯已经年满三十八岁了。他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就是在天长县当县令。也是在这段任期上,包拯将他的断案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其中有史料记载的一件事就是牛舌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到县衙里面告状,说他家牛的舌头被割掉了,但是不知道是谁干的,而且自己平日里没觉得得罪过谁。包拯听完了这件事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对这个农民说,你把牛宰了,放到集市上卖钱吧。

农民虽然不懂包拯的用意,但是迫于无奈也只能照办。由于古代当时的法律是不允许随意杀耕地的黄牛的,所以有了县令的授权,农民才敢大胆的宰杀。果然第二天就有人来举报这位农民,告他违反法律,私自杀耕牛。但是包拯却把这个人当即抓了起来,并进行了严厉的审讯,终于招供了。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割牛舌头的人才知道谁家的牛没有舌头了。牛没了舌头吃不下东西,过不久就会死。所以一定会在还没死的时候把牛宰了卖肉,而他一旦卖了肉就触犯了法律,这样他就有机会去举报了。而包拯正是利用了割舌者的这种心理,才巧妙地将案件破解掉。

在任期满了三年之后,由于表现良好,包拯又被调往广州当一个知州。而正是在这个时期,包拯将他的另一个品质展现出来。由于端州当地盛产端砚,而且做工精美,受到了达官显贵的热捧。所以当地每年都要将一批最好的端砚运往京城,送给皇族使用。而往届的知州手脚都不干净,借着上供的名义中饱私囊,克扣了一些端砚拿去卖掉换钱,或者送给想要巴结的对象。

而包拯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为人公正清廉,从不私自拿走一块端砚。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卸任的那一天。在他卸任的那一天,他打算最后再看一眼生产端砚的工厂。那天包拯和一众随从乘着官船,本来很平静的水面船就突然开始摇晃起来。包拯忙令人下水查看,却意外的发现了藏在船板下的端砚。包拯心想,还敢有人背着我收受贿赂,老子给你全扔了!

说来也巧,扔了这块端砚,船就不再摇晃了,后来这个地方取名叫做砚州岛。当然这里边有不少虚构的故事,我就一说,您就图一乐,不必过分较真。

由于包拯的铁面无私,朝廷让他当监察御史这一职位。而包拯也充分体现了一个监察御史该做的事情。其中一件事就发生在了皇帝的身上。皇帝要封他的爱妃的伯父当节度使,然而这个家伙却根本不是那块料。你想,谁敢出言顶撞皇帝啊!包拯不仅做了,而且还是一连三次劝谏皇帝。皇帝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后来包拯又当了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位。在他六十四岁的那一年,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虽然包拯的死因至今是一个谜,虽然他并没有影视剧里那么传神,但是丝毫不会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10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按照正史记载,包拯的事迹并不多,最也并没有《三侠五义》描述的那么传神,算不上神探,记录最清楚的断案就是牛舌案,这一个案件也让包拯声名远扬,正史里包拯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正廉明、敢于直谏。

近代发现的包拯墓葬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集,这一项发现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他们想知道对包拯的死因究竟是什么?为何会在短短的13天就去世了,而包拯的墓志铭上清晰记录:“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享年64岁,从这里看包拯的病情来的有些快,很多史学家纠结于“上遣使赐良药”,其实皇帝一直很看重包拯,也很倚重他,赐毒药的概率并不大,几乎可以排除,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包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去世了呢?会不会是他杀?

包拯纯属正常死亡

在包拯墓被找到的时候,因为包拯对后世的影响太大,很多人都想知道死因,于是有人建议干脆对包拯的尸骨进行研究,考古学家以及医学家借用高科技对包拯的尸骨进行研究,后来发现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这一发现彻底给人们解惑,要知道砒霜的主要含量就是砷以及汞,而包拯尸骨内的砷含量还低,这就证明包拯并不是毒杀。然而为什么汞含量相对偏高,则是因为古人对尸体的保护措施,他们为了防止尸体腐烂,都会在棺木里放入朱砂,而朱砂则会引起体内的汞含量偏高。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个原因就是包拯在生前很有可能服用了药物,同步辐射的结果表明包拯在生前服用过小剂量含汞药物,所以专家们推测包拯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天就去世,很有可能就是患有现如今的心脏病、脑溢血、中风等疾病,这些疾病来的突然,致死率也很高。

所以得出的结论:包拯属于自然死亡。

事实上《北宋史》里也记载了包拯的死亡。

宋嘉佑六年(也就是公元1061年),包拯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上面也说包拯是正常生老病死,但是百姓听闻之后都非常伤心,正因为包拯的清正廉明,武侠小说里都将包拯给神化了,让他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