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较于唐初耀眼的女性来说,唐中期之后的女性多是不显于后世的,毕竟长孙皇后、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性实在太过瞩目,而安史之乱后,唐帝国陷入动荡之中,大放异彩的女性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是没有的。但这一时期却有一个“宋氏五姐妹”步入政坛,其身份有点类似唐初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自唐高宗李治时期开始跟随在武则天身边,一直到唐中宗时期还活跃在政坛上,而她的身份也是比较耐人寻味的,在李治时期是李治的才人,在唐中宗时期是李显的昭仪。但不管是才人也好,昭仪也好,上官婉儿都不是真正的后宫妃子,这样的身份只是为了方便她为皇家做事,参与政事不会有那么多的阻力。

唐德宗时期,也有五位女性即宋氏五姐妹被召入宫中,但并不是如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成为唐德宗的妃子,而是被授予官职,被人称呼为“学士、先生”,一时间为人所称颂。

宋氏五姐妹是贝州清阳人,其父为宋庭芬,宋家是书香门第,传言为武则天时期的诗人宋之问之后,但真假难辨。不过宋庭芬确实有辞藻,是博学之人。他有六个孩子,一子五女,儿子愚钝不堪,但五个女儿(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则聪明伶俐,宋庭芬亲自教她们经艺、诗赋,于是五女还没有及笄的时候就已经出口成章,妥妥的五枚小才女。而五女更是在书籍的浸淫中不爱红装爱素颜,不愿意嫁为人妇受束缚,偏偏想用自己的学识扬名。

宋氏夫妇比较开明,或许也有一种恨女儿们不为男儿身的遗憾,遂全力支持宋氏姐妹的决定。788年,宋氏姐妹经由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上表举荐,唐德宗遂将五姐妹召进宫中,问以诗赋、经义,五姐妹皆畅言以对。唐德宗如获至宝,遂将五人留在宫中,参与应制诗的创作。

791年,大姐若莘开始掌管宫中的记注簿籍,宋若莘才华横溢,又是家中的老大,俗话说长姐如母,她教导底下的四个妹妹非常严厉。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写了一部《女论语》,其言就是模仿我们熟知的《论语》,这是一部采用问答形式阐释女性行为规范的书籍。以前秦时期八十岁还教120名弟子《周官》并被苻坚赐号宣文君的韦逞之母代替孔子,以续写《汉书》的班昭代替颜回和闵损。不过有一点比较具有讽刺意味,即《女论语》通篇都是讲述如何做好封建时代的女性,但是宋氏姐妹本身就背离了这个规范,比如她们不愿意嫁人,比如她们参与政事抛头露面等。从这里来说,宋若莘能写出这样的书正是唐德宗需要一个这样的东西。

宋若莘去世后,被追赠为河内郡君,之后二姐宋若昭接替了大姐的职位,做到了尚宫。宋若昭是宋氏姐妹中成就最高的,也是最圆滑的,从唐宪宗一直服侍到唐穆宗又到唐敬宗,她不仅对大姐所写的《女论语》进行了注解,还在宫中做起了老师,“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宋若昭在宫中的地位很高,她去世后,被唐敬宗追封为梁国夫人,下葬的时候还被提供了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享有的卤簿。

宋若昭去世后,唐敬宗让四妹宋若宪代替了宋若昭的位置,宋若宪不够圆滑,在唐文宗时期被拖入政治漩涡中而被赐死,唐文宗继位后,想化被动为主动,遂想解决宦官专政的问题以及朋党之争,启用郑注和李训,后来这两个人就诬陷宰相李宗闵在做礼部侍郎时,为了当上宰相,曾阴结驸马都尉沈立义,向宋若宪以及一些宦官行贿。唐文宗非常气愤,将李宗闵贬官,而宋若宪被幽禁在家中,后来赐死,这件事还牵连到宋家的十三口人,都被流放到了岭南,宋家自此没落。

而宋氏五姐妹中的老三和老五早逝,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宋氏五姐妹自788年入宫一直到835年左右宋若宪被赐死,就是近五十年的时间,宋家也就繁盛了近五十年。

最佳贡献者
2

唐德宗李适,是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五月,委任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肩负起与安史叛军最后决战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拜尚书令,与宰相郭子仪等八人图形凌烟阁,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

这位皇帝在历史中风评很差,进奉和宫市这种对民众的敛财行为为人诟病,但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可以这么说德宗的种种行为才有了后来唐代100多年的稳定局面,德宗早期为人急躁以致造成四帝二王之变,兴元元年(784年)任用李泌为散骑常侍(787年拜相)进行改革,废除了早期很多的苛捐杂税,大力扩充神策军,采纳李泌的“平蕃策”即对外联合回鹘、南诏、大食、天竺打击吐蕃。为此派宦官杨良瑶由广州出海出使大食,达成贞元之盟。在国内德宗时期天灾频繁,数次赈灾安民,支持开展“古文运动”整顿文风,军事上任用韦皋等良将,开边西南,收复数城,西山八国内附,取得了青溪关、泸水、维州三次大捷,扭转了肃宗以来对吐蕃的战略劣势,唐朝中兴之势开始萌芽。

唐德宗把宋家五姐妹纳入宫中,总有些一知半解的人认为是皇帝好色,把五姐妹纳妃。实际不然,五姐妹是女官不是嫔妃,而且这和皇帝本人和他本人大力倡导文学改革运动有极大关系。

女官是指高级的宫女,女官又称宫官,有一定的品级,并且领有俸禄。其工作范围包括管理较低级的宫女,训练新入宫的宫女,照顾皇子和公主等。女官主管宫中具体事务,其职秩与外官相对。

唐德宗和太爷爷唐玄宗十分相似,诗书俱佳才华横溢。

《宣和书谱》:初在宗藩,誉望已著。性识强敏,一经于目,往往不待学而能。其所以自任者,亦复如此。齿胄之年,便为统帅。既总万几,颇励精治道,思前王能事,以壮大猷。故群臣章奏来上,皆即批答,笔无滞思,翰墨落落可观。

兴元及贞元年间,乱局方定的唐德宗痛定思痛开始在各方面进行改革,国政上任用李泌、陆贽、贾耽、杜佑,军事上任用浑瑊、李元谅、韦皋、范希朝等人稳定乱局,抗击吐蕃入侵。而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础,就是人才的选拔和文化领域的中兴。

安史乱后,大唐帝国陡然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藩镇割据,佛教盛行,僧尼“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和唐王朝的利益发生矛盾。以贾至、梁肃、权德舆、韩愈、白居易为代表的复古主义思潮,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正是从意识领域内来挽救这个严重危机,促进中兴局面的出现,以巩固唐帝国。它反映了广大阶层人民的现实要求。而空洞华美的骈文已经成为表达思想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反对骈文,开展一个文体革新运动,提倡古文。古文不仅语言长短不拘,抒写自由,便于表达思想。“古文运动”得到了德宗皇帝的大力支持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一章评价

盖唐代科举之盛,肇于高宗之时,成于玄宗之代,而极于德宗之世。德宗本为崇奖文词之君主,自贞元以后,尤欲以文治粉饰苟安之政局。就政治言,当时藩镇跋扈,武夫横恣,固为纷乱之状态。然就文章言,则其盛况殆不止追及,且可超越贞观开元之时代。此时之健者有韩柳元白,所谓“文起八代之衰”之古文运动,即发生于此时,殊非偶然也。又中国文学史中别有一可注意之点焉,即今日所谓唐代小说者,亦起于贞元元和之世,与古文运动实同一时,而其时最佳小说之作者,实亦即古文运动中之中坚人物是也。此二者相互之关系,自来未有论及之者。

基于此,德宗皇帝大力网罗人才。宋氏五姐妹是贝州清阳人,其父为宋庭芬,宋家是书香门第,传言为武则天时期的诗人宋之问之后,但真假难辨。不过宋庭芬确实有辞藻,是博学之人。他有六个孩子,一子五女,儿子愚钝不堪,但五个女儿(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则聪明伶俐,宋庭芬亲自教她们经艺、诗赋,于是五女还没有及笄的时候就已经出口成章,妥妥的五枚小才女。而五女更是在书籍的浸淫中不爱红装爱素颜,不愿意嫁为人妇受束缚,偏偏想用自己的学识扬名。

788年,宋氏姐妹经由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上表举荐,唐德宗遂将五姐妹召进宫中,问以诗赋、经义,五姐妹皆畅言以对。唐德宗如获至宝,遂将五人留在宫中,参与应制诗的创作。被授予官职,被人称呼为“学士、先生”,一时间为人所称颂。

791年,大姐若莘开始掌管宫中的记注簿籍,宋若莘才华横溢,又是家中的老大,俗话说长姐如母,她教导底下的四个妹妹非常严厉。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写了一部《女论语》,其言就是模仿我们熟知的《论语》,这是一部采用问答形式阐释女性行为规范的书籍。以前秦时期八十岁还教120名弟子《周官》并被苻坚赐号宣文君的韦逞之母代替孔子,以续写《汉书》的班昭代替颜回和闵损。《女论语》通篇都是讲述如何做好封建时代的女性,从这里来说,宋若莘能写出这样的书正是唐德宗需要一个这样的东西。

宋若莘去世后,被追赠为河内郡君,之后二姐宋若昭接替了大姐的职位,做到了尚宫。宋若昭是宋氏姐妹中成就最高的,也是最圆滑的,从唐宪宗一直服侍到唐穆宗又到唐敬宗,她不仅对大姐所写的《女论语》进行了注解,还在宫中做起了老师,“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宋若昭在宫中的地位很高,她去世后,被唐敬宗追封为梁国夫人,下葬的时候还被提供了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享有的卤簿。

宋若昭去世后,唐敬宗让四妹宋若宪代替了宋若昭的位置,宋若宪不够圆滑,在唐文宗时期被拖入政治漩涡中而被赐死,唐文宗继位后,想化被动为主动,遂想解决宦官专政的问题以及朋党之争,启用郑注和李训,后来这两个人就诬陷宰相李宗闵在做礼部侍郎时,为了当上宰相,曾阴结驸马都尉沈立义,向宋若宪以及一些宦官行贿。唐文宗非常气愤,将李宗闵贬官,而宋若宪被幽禁在家中,后来赐死,这件事还牵连到宋家的十三口人,都被流放到了岭南,宋家自此没落。











3

唐德宗时期,有宋氏五姐妹,即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因自幼警慧多才、能诗善文,逐被召入宫中,负责教导后宫嫔妃,堪称“后师”,因姐妹多人被拜为尚宫,故又称“尚宫五宋”。这里说纳入宫中其实并不准确,她们并非唐德宗的后妃。

宋氏姐妹因才学出众,得以入宫为官

初唐诗人宋之问后裔,宋廷棻生有五女一男,儿子虽然“愚不可教”,但五个女儿“皆警慧”。因从小便聪慧多才、能诗善文,故而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声名极为出众。

贞元四年(788年),宋氏姐妹跟随父亲客居上党,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得知其姐妹才学后,便上表向朝廷推荐。唐德宗随即下诏,召五姐妹觐见,考察他们的文章诗赋和经史大义,结果五姐妹才学令唐德宗大为赞赏,逐被召入宫中,被尊称为学士。

唐德宗每次与侍臣写诗唱和,都常常令姐妹五人参与,而随着五姐妹的受宠,她们的父亲和弟弟也因此而得以入朝为官。其中,大姐宋若莘(《旧唐书》称宋若华)更是被拜为尚宫,做了皇后的顾问,负责教导皇后和后宫嫔妃。宋若莘去世之后,宋若昭则做了“外上书”,不仅负责掌管宫中典籍,还负责教导皇子公主,被尊称为“先生”。

而宋氏姐妹一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毫无疑问便是被称为“女四书”之一的《女论语》,其借鉴《论语》的问答形式,对女性的言行举止、一瞥一笑等都进行了严格规范,教导女人如何立身、如何劳作、如何事夫、事父母、事舅姑,如何营家待客,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守节等等。

五姐妹结局如何

在唐朝那个较为开放的风气之下,宋氏五姐妹皆立志终身不嫁,而愿意以才学留名,而其父母也接受了女儿们的想法。那么五姐妹的结局如何呢?

宋若莘:贞元七年(791年),唐德宗下诏以宋若莘总领秘阁图籍,《女论语》便主要为宋若莘所著。元和末年(820年)前后去世,追赠内河郡君。

宋若昭:贞元七年(791年)后,宋若昭主要负责记注簿籍之事,曾为《女论语》作解。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二月,唐穆宗令其掌文奏之事,官拜尚宫,取代姐姐宋若莘之职。宋若昭共历六帝四十余年,主要负责教导后宫嫔妃,六宫嫔妃、诸王、公主、驸马,皆以师礼相待,为之致敬,被晋封为梁国夫人。大和二年(828年)七月二十七日,宋若昭卒于大明宫。

宋若伦:早死,事迹不显。

宋若宪:宋若昭去世后,于唐文宗时期承接宋若昭职司,因其“善属辞,粹议论”,故而被唐文宗极为看重。太和末年,即835年前后,此时朝局已经极为混乱,宋若昭也被卷入政治风波,后被诬陷收受驸马都尉沈生贿赂,唐文宗一怒之下将其幽禁于宫外,随后赐死。其弟、侄等家属连坐者达十三人,皆被流放岭南。

宋若荀:早死,事迹不显。


综上所述,宋氏五姐妹乃是唐中期的风云人物,即使在官场上也有着较大影响力,虽然传世之作不多,但以女性身份取得如此成就,已经极为不易。其家族因宋氏姐妹而起,但在宋若宪被诬陷赐死后,宋氏家族也随之衰败。

4

历史上唐德宗将五位姐妹纳入宫中具体是怎样的?唐德宗介绍?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之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古代的皇帝们三宫六院妻妾成群,不但有纳娶母女入宫的荒唐事,而且还有姐妹花一同嫁入皇宫的事情,但同时将五位姐妹纳入后宫的却只有一人,那就是唐朝后期的皇帝唐德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唐德宗是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吗? 其实,唐德宗名叫李适(kuò),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在位二十六年,出生在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成长中经历过安史之乱,当过兵马大元帅,他登基皇位后,立有图强复兴、中兴唐室的雄心壮志,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所以在他执政期间,大小叛乱此起彼伏。后来由于削藩战争,开启四镇之乱,爆发“泾原兵变”,文官武将的失节背叛与宦官集团的忠心护驾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唐德宗放弃了执政之初的观念,他决定实行文治,通过开展一场新文化运动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而此时唐朝文学家宋廷芬的五个女儿进入了唐德宗李适的视野。

1、唐德宗一纸圣旨将五位姐妹纳入宫中。

宋廷芬,出生在一个饱受儒学浸润的书香世家,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之裔孙,贝州清阳人。宋廷芬生有一个儿子,五个女儿。不知什么缘故,唯独儿子愚不可教,五个女儿均天资聪颖,个个聪明 ,善文能诗,性情又都素洁闲雅,不尚纷华之饰。五女分别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五女全都“慧美能文”,其中以大女宋若莘最为优秀。于是宋廷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教育培养上。宋氏姐妹五朵金花一时名动天下。她们曾对父母说“誓不从人,愿以艺学扬名显亲”,意思是发誓不嫁人,而要像男子一样专心学问,想凭借出色的文学造诣为家争光。

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闻听清河宋氏五姐妹的大名后,甚感惊奇,便向朝廷举荐了五姐妹。求才若渴的唐德宗“俱召入宫,试以诗赋,兼问经史中大义,深加赏叹。”于是颁下圣旨,将五姐妹纳入到宫中。五姐妹不敢违抗圣旨,只好放弃了自己的决定,进了皇宫。唐德宗在宫中称她们为“学士”。所谓“学士”,本是一种官名,一般只有男子才能担任,而当时唐德宗把这五姐妹称作学士,可见他对作为才女的她们是多么重视。据史料记载,唐德宗李适经常与宋氏五姐妹探讨诗文,彼此之间经常唱和,才貌双全的宋氏五姐妹被称为“五宋”。

2、唐德宗为什么要同时将五位姐妹纳入后宫?

一是因为自古君王爱美女。作为一代帝王的唐德宗也不能免俗,而当时的宋氏五姐妹不但惊才绝艳,而且貌美如花,自恃有才的帝王唐德宗不可谓不深爱,收入宫中,常伴左右,何乐而不为?

二是因为唐德宗要推行新文化运动,实行文治,推广传统的礼乐教化。唐德宗自恃文武全才,登基之处,想通过武力实现自己富国强民的梦想,但却经历了多次失败,使得社会动荡,百姓不安,不得不转为文治。唐德宗不仅自己作诗,对初唐的宫廷文风更是刻意彷效,《唐诗纪事》中就记载了他亲自考第百僚重阳会宴的应制诗,甚至批评崔叔靖的诗为恶诗的故事。而此时他非常需要有才华的人士,宋氏五姐妹正是他需要的,于是他就一纸圣旨收宋氏五姐妹入宫,入宫后,唐德宗并不把她们纯粹看做伺候皇帝睡觉的宫妾,而是别出心裁地称她们为“学士”。从中可以看出,唐德宗对他们的尊重和才华的认可。其目的就是让文章诗词的缘饰功能继续得以发挥,并推展传统的礼乐教化,力图恢复大唐盛世。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小编认为,唐德宗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君王,生在盛世,经历过叛乱,立有强国富民之梦,但因不可挽回的大唐积重难返之原因,空有一腔抱负,只得转为文治,从而把五位姐妹才女同时纳入宫中,但他并没有荒淫无道只知享乐,而是开展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革新文学来革新政治。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不得不说,唐德宗在文化上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5

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王朝,唐高宗李治,可以娶自己的小妈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可以娶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甚至出现了中国大一统王朝中唯一的女皇帝。

这样的一个王朝中,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特别喜欢姐妹花,一连娶了四对姐妹花入宫。可是跟唐朝的唐德宗李适比起来,还要差点,因为李适一口气娶了宋氏五姐妹入宫,这是要把老宋家的女儿都给垄断了啊。


一、宋氏五姐妹都是颇具才华的女人。

唐朝是一个浪漫的王朝,也是一个充满才情的王朝。不光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才子,也有上官婉儿、鱼玄机、薛涛这样的大才女。

不过一门出现五位才女的现象,那还是比较少见的。可宋之问的后裔当中,偏偏出现了这种情况。唐德宗时期宋之问的后代里,有个叫宋廷芬的,他的五个女儿都很有才学。

宋之问我们都知道,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只不过人品差了点。所以他的后代,也都是诗书传家的儒学子弟。

到了宋廷芬这一代的时候,家风还是没有改,一大家子都喜欢读书。宋廷芬一共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其中儿子没什么出息,反倒是五个女儿,都是聪明伶俐的那种人。这五个女儿分别叫: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

生五女,皆聪惠,庭芬始教以经艺,既而课为诗赋,年未及笄,皆能属文。长曰若莘,次曰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若莘、若昭文尤淡丽,性复贞素闲雅,不尚纷华之饰。---《旧唐书》

她们学习能力倍儿强,所以成为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大才女。而且她们不愿意轻易嫁人,一直在家啃书。名声传出来以后,也成为了天下共知的奇闻。

结果这件事一不小心就传到了唐德宗的耳朵里,唐德宗李适立刻就来了精神,赶忙趁着五个小姑娘还没出嫁的时机,把这五个小姑娘都给弄进了宫中。


二、唐德宗李适是个偏爱才学的人。

由于唐朝文风畅行的关系,所以唐朝的皇帝们,也是自幼饱读诗书。虽然写诗词的本事不大,可欣赏诗词的能力却不小。

唐德宗李适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才学的人,想要进入他的后宫,也并非是长得好看就行。毕竟天下美女千千万,有才学的却很少。

为此唐德宗并没有轻易宠幸她们,没有才学是无法留在唐德宗身边的。所以唐德宗特地给她们组织了一场面试。结果这五位才女全部都能够轻松过关,这可把唐德宗高兴坏了,立刻宣布把她们留在了自己身边。

你以为她们入宫,纯粹是为了得到唐德宗的宠爱吗?当然不是。这五位才女本来就不愿意轻易嫁人,因为她们希望通过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听起来好像觉得不可思议,你还别说,唐朝的女性的上进心,绝对不比现代女性差多少。当时宫中是有非常严格的女官等级的,不是所有女人入宫都是给皇帝当生育工具的,她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比如说这五位才女入宫以后,被唐德宗称之为学士,这跟一般的妃嫔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五个人的学问比较大,算是唐德宗对她们的尊称。

她们主要负责掌管文奏,类似于当初上官婉儿的职位。上官婉儿被称之为女宰相,那她们或许也能跟女宰相沾点边,毕竟她们是负责宫中事务的主要负责人。


三、《女论语》便是她们五姐妹的作品。

孔子和弟子们之间的交谈,被后人们编纂成为《论语》,此后成为了数千年来读书人必学的经典之作。在唐朝《论语》也必然是要进入教科书的。

不过你还有一部专门针对女性的《女论语》,这倒是让人感到十分惊艳。这部《女论语》的作者便是大姐宋若莘。因为这部书的成就比较高,所以被编入了女四书之中。

姊妹中,若昭尤通晓人事,自宪、穆、敬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进封梁国夫人。---《旧唐书》

五姐妹当中,以宋若莘和宋若昭的才学成就是比较高的,宋若莘去世以后,宋若昭便接替了她的职位,继续为大唐工作。


宋若昭不仅给《女论语》做了注解,而且还成为了唐朝几代帝王的老师。唐宪宗、唐穆宗以及唐敬宗都称呼宋若昭为先生,此外后宫妃嫔、皇嗣们也都曾经得到过宋若昭的教导。

可以说宋若昭一个人,扛起了宋氏五姐妹这一块牌匾。可能称这五姐妹都很有才华,那也只是一种噱头,其中这两位很有才华,倒是真的。

宋若昭去世以后,宋若宪又上来取代了她的位置。不过宋若宪就比较倒霉了,她上台以后,居然被诬陷掺和到了党争之中,结果惹怒了唐文宗。

宋若宪不仅被唐文宗给赶出了皇宫,还被幽禁赐死。他们全家人也都遭到了流放,好在这个时候宋氏五姐妹都已经去世了,她们没有遭这份罪。


总结:《女论语》讲了些什么事情呢?

这本书大家肯定很不熟悉,我个人觉得是种文化糟粕。不过为啥唐朝后期还流传下来呢?因为这玩意儿符合当时唐朝的国情啊!

唐朝是个女性思想非常开放的王朝,自打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女性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这本《女论语》是干嘛的呢?主要讲的就是让当时的女人们,一定要规范言行,要学习孔孟之道里面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

这是唐王朝的统治者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唐朝的女性似乎真的有点儿飘了,完全不把自己的父亲、丈夫放在眼里,甚至层出不穷地想要做女皇帝。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全都想要做女皇帝,后来的郭太后也是一手把持朝政,将好几代皇帝捏在手里。

可问题是,宋氏五姐妹们,我想请问一下,你们在教育别人的时候,为啥不先看看自己啥情况?还不是不听父母的话不肯出嫁,还参与到了朝政治理当中,想啥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6

唐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贞元四年(788年),五位才华横溢且美貌与气质并存的亲姐妹,经过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的上表举荐,被唐德宗召进宫中。当唐德宗问及她们一些诗赋、经义,五姐妹皆对答如流且造诣匪浅。唐德宗如获至宝,惊喜之余遂将五位美人留在宫中,封为女官。五姐妹被同时留在宫中,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大家知道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姐妹组合”,是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她们被称为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我们今天的女主角仍是宋家姐妹,她们是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宋氏五姐妹”,因她们官职被拜为尚宫,也被称为“尚宫五宋”。她们因才华生活在社会上层,活成了传奇。“五姐妹”的祖先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宋之问,这五位美人遗传有她们祖先的长处,能诗善文,博学多才。大家知道但凡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人,都不一般。

她们的父亲宋廷棻(fēn),他是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是个有才华的文人,教书先生。他呢一共有6个孩子1男5女,他那个儿子又笨又蠢,对他无论怎样教育也教育不出来成绩,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属于“无用男”,按说男孩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哪里知道他和五姐妹相比这么没出息,在史书上竟然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这五姐妹聪明伶俐,名声出众,难免持才傲物,野心勃勃。眼看到了出嫁的年龄,但她们看到自家兄弟太无能,指望他光耀门楣肯定无望。她们又看到周围那些男人们,没有一个能配得上她们的。所以五姐妹一商量,做出了一个雷人的举动,她们发誓一生不嫁!目的:留在宋家光宗耀祖!这个决定竟得到父母的同意,支持,这样的父母可谓开明。随之无数的媒人被拒绝。

她们的这一决定在当时旧社会来说可谓顶着很大的压力,随着媒人们那一张张快嘴,五姐妹发誓不嫁的消息,很快就爆炸开了。就拿我们今天来说,如果谁家有一个女儿,一辈子不出嫁,就难免会有亲朋邻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更何况他们家一下子出来了五个不嫁的美女。这下宋氏五姐妹更“火”了,当然更火的是她们超群的才华。

这一火不要紧,被唐朝一位得高望众的老臣李抱真得知,这名老臣本来叫安抱真,因为安史之乱,他恨透了安禄山,改姓为李姓。李抱真沉着果断、智谋过人。他非常爱才惜才,只要他听说谁有长处,就一定不远千里,命人带着礼品把他请来;如果经过面谈发现其并无出众的才华,他也会以礼相待,婉言劝他离开。

所以当他听说有,有一家出了五位才貌双全的大才女,惊叹不已,立刻禀报唐德宗李适。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位皇帝在人生的前期历经波折,他14岁那年爆发安史之乱,唐代宗即位之初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与安史叛军馀孽拼命厮杀,平定了叛军。他深知国家的“安定”是何等宝贵,就在政治上改革,在文化上广纳人才,他自己“能诗”,颇有文采。当他听李抱真说宋氏五姐妹既美貌又有才华,立刻把她们召进宫,于是就出现了篇头的一幕。

唐德宗把五位才女留在宫中,当然想把她们当自己的嫔妃,作为皇帝大都把美色作为奋斗目标,唐德宗也不例外,可是宋氏五姐妹婉言拒绝了,因她们立过誓言:永生不嫁!唐德宗就把她们封为女官尊她们为“学士”,大姐宋若莘更是拜为尚宫,当了皇后的顾问。

若莘死后,唐穆宗让若昭掌管六宫文学,封为“外尚书”。同时,还当了诸皇子公主的家教,被称为“先生”。经历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五朝,唐宝历中期去世,封为“梁国夫人”。


《新唐书·后妃传》:

“廷芬,能辞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莘,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悉留宫中。……又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

唐德宗经常与大臣开诗会大Party,每次都少不了宋氏五姐妹,并且每次都能得到唐德宗和大臣们的称赞,她们的父亲宋廷棻也占了女儿们的光,被授予官职。

宋若莘、宋若昭姐妹一生所做,最具影响力的是写了《女论语》,更是直接承袭了《论语》之名,采问答形式。其妹若昭注释。清王相编入《女四书》,它开创了唐以后女训道德教化与内心惩罚相结合的先河,促进了女训思想的拓展和实用。最终使女训在社会中下层中广泛普及,为唐德宗所用。

她们对女人们的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地规范着女人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不过对于从未结婚生子的她们来说,有一点让人感到不现实,就是空谈天下女人如何成为贤妻良母,如何侍奉丈夫,如何教育孩子。通篇都是男性化的语气,她们把自己当男人,去要求天下女人,就像野心家。

“宋氏五姐妹”不屑于世俗的目光,选择了做单身贵族,的确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自由。她们免去了受丈夫的管制,也免去了侍奉公婆、丈夫、舅姑的苦难,免去了各种人情世故的礼节,免去了生育的痛苦,还有让人崩溃的教育孩子,免去了去做繁杂、琐碎、无休止地循环的家务。她们跳过婚姻的坟墓,其勇气和反叛精神让人叹服,她们向世界证明女人不当奴仆,名声流传千古。

宋氏五姐妹不甘心做卑微的女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职场上都扮演着男人的角色。即使在深宫里的高层职场,面对无数风流权贵也不曾迷自我。

7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图形凌烟阁”,与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等大唐先贤并列。在这八人之中,有一位竟然是未来的大唐天子。

这位便是唐德宗李适,唐代宗李豫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孙。他前明后暗,颇类其曾祖父唐玄宗李隆基的人生轨迹。

(唐德宗剧照)

李适生于公元742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李适十三岁。“开元盛世”的繁华和“安史之乱”的苦痛,上至王侯,下至黎庶皆感同身受,这也是“安史之乱”后的几代君王多少还有些作为的原因。毕竟只有身经苦难,才能肩扛重担,古今一理,李适也不例外。

其父唐代宗李豫在宦官的通风报信和支持下,登基为帝,宠信宦官。宦官恃宠而骄,危害国家。权阉李辅臣、程元振、鱼朝恩等先后被李豫或杀或贬。

作为李豫的儿子,唐德宗李适自然看在眼里。少年时又遭逢“安史之乱”,779年即位时,李适厉行节约,信任文武大臣,严禁宦官专权,对藩镇采取强硬措施,颇有些中兴之象。

大唐文风盛行,能诗会赋者比比皆是,李适也颇爱文学诗歌。

话说当时有个河北儒士宋廷芬,育有一男五女,唯男愚不可及,五女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皆天资聪慧,能文善诗,性情素洁闲雅,各有大志,一时传为佳话。

这宋家祖上最有名的,当属初唐诗人宋之问。宋之问幼时家贫,勤学苦读终得进士功名。武则天赏识其才学,他也因此步入仕途,又与武后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结好。宋之问也想如二张一样,取悦于武则天,有朝一日能爬上武后的龙床,因其口臭而遭拒绝。神农革命后,武后退位,二张被杀,宋之问被贬。宋之问又依附安乐公主,被太平公主排斥。李隆基即位后,将其赐死于徙所。

(宋之问剧照)

宋之问的人品道德虽属下品,又有卖友求荣之举,文学造诣上却是上品。宋之问前期诗歌虽多以歌功颂德为主,但在后期多次贬谪颠沛流离之后,感受社会百态民生,诗文创作获得了新生。只不过不久便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身虽死,其文学才华之遗脉,却延续到宋廷芬一家。

有人向唐德宗李适举荐宋家五姐妹。唐德宗于是将五女纳入宫中,与其唱和不断,尊其为“学士”。

“学士”为男子之官职,姐妹五人获得此名,足见李适对其才学的认可,时人称之为“五宋”。

赵飞燕姐妹双双入汉宫,张飞二女先后嫁与刘禅为后,后唐李煜也有大小周后,“五宋”入宫倒也不算是唐德宗李适的多大污点。“奉天之难”后,李适在军事、政治和财政上的180度大转变,对唐王朝后期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按照传统习俗,其子上表要求袭父之职。李适早想废除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予以拒绝。后来四镇造反。李适派泾阳兵前去平叛,路过长安时,因粮饷和待遇问题发生兵变,史称“泾阳之变”。泾阳兵占据长安,李适不得已仓皇逃往奉天,这便是唐德宗时期的“奉天之难”。

叛军后来被唐军击败,李适重回长安。长安本是帝王之都,“安史之乱”时被安史叛军所占。唐代宗时被吐蕃占据十五日,此时又被叛军所占。天子之威,荡然无存。

(李适剧照)

唐德宗下罪己诏,各藩镇也顺水推舟纳降表,双方和解。中央朝廷的威信江河日下,藩镇之祸祟愈演愈烈,最终终结了300年的大唐。

李适逃离长安时,朝臣四散奔走,唯有一百多太监跟随其后。文臣武将的失节失职,与宦官的形影不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李适开始改变对宦官的态度和自己前期的政治策略,逐渐重用宦官,并将禁军交由宦官统领。唐代宗时期诛杀宦官和德宗前期的宦官政策一去不复返,这也为中晚唐的宦官深度参与并主导政治埋下了伏笔和祸根。

一文钱憋死英雄汉,“奉天之难”的艰难处境,也改变了李适的金钱观。前期的厉行节约,减少或拒绝地方进贡也不复存在。甚至主动向政府衙门索要钱粮,并增加间价、茶叶等税收,民间怨声载道。

在外交上,李适采取“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连大食”的策略。共同对抗吐蕃,扭转了唐王朝对吐蕃的战略颓势,缓解了唐王朝周边的战略压力。唐德宗时期实行的“两税法”,也是中国税制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影响深远。

李适并非庸碌之辈,“安史之乱”让他觉醒,“奉天之难”让他沉沦。要重拾“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烂摊子,非一人之力,非一朝一夕之功,李适做了他能做的,只是不够出色而已。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8

自古英雄爱美人。帝王更是如此。把姊妹全部招入后宫的不止唐德宗一人。然而古代把五姊妹全部纳入后宫的,史上仅此一人。

有一个成语叫“环肥燕瘦”,指的是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身材丰腴可人;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身材苗条,能在掌中跳舞。

赵飞燕既有倾国倾城之貌,舞技也很了得,深受汉成帝的喜爱。她的妹妹赵合德,容貌更是超过姐姐。姐妹俩入宫后,汉成帝终日沉迷于她们的美色之中,不可自拔,把皇后都凉在一边。

赵飞燕和赵合德便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同时被招入后宫,并受到恩宠的姊妹俩。

唐德宗,天生花心,好色。但是其文学造诣也很了得。《全唐诗》收录唐德宗的诗共15首。数量超过其他几位留下作品的皇帝,仅次于唐太宗、唐玄宗。

唐德宗在继大统之前,担任过兵马大元帅,平定过安史之乱。登基之后,平定泾原之乱。从小经历过战乱的洗礼,深知安定的重要性。

他从继位之初便立下了发愤图强,让百姓生活安定,让唐朝再度崛起的宏愿。他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创造了唐朝边境的和平环境,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唐德宗执政初期很有一番作为,但是经过“泾原兵变”之后,唐朝内部的藩镇割据势力更加肆无忌惮,大大小小叛乱不止。唐德宗也无力回天。

政治上的失意,使得唐德宗寄情于文学,用诗歌抒发自己的胸臆。此时,有一位叫宋廷芬的人,其文学造诣颇深,他的五个女儿从小受到他的熏陶,并且他对女儿言传身教,使得五个女儿的文学素养更是超过他。他的五个女儿,各各面容姣好,雍容华贵,再加之才华横溢,在民间名气很大。

唐德宗听说后,便登门拜访宋廷芬。他见到宋家五姊妹后,便魂不守舍,被她们的美色和文学功力所折服。

他便将五姊妹全都纳入后宫,日日与她们谈诗,作赋。唐德宗对唐朝文学的影响日甚,使得唐代的文学发展兴兴向荣,展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9

五姐妹共同入宫服侍君主并不是一件少见的事情,李煜曾经娶了大小周后,姑侄三人也是同时服侍了皇太极。但是确实五姐妹一同进宫,有点另类。但是这五姐妹还并不只是唐德宗的妃子,且身担要职,也是有官职在身。

若是四妹宋若宪没有在政治上行将踏错,惹得帝王大怒,宋家五姐妹可保宋家的兴旺不只50年。

五姐妹生于书香门第之家,自从便是熟读诗经词赋,及笄之年便已经名满天下。身怀宝藏本身就难以看上俗世中的婚嫁,不愿以红妆安于做他人妇,所以功名成为了五姐妹扬名立万的唯一选择。唐朝民风开放,自然对于女子的束缚也格外松懈。

五姐妹的才能引来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的举荐,一来是五姐妹出落的水灵,二来才情也是让人瞻仰,自然唐德宗如获至宝。五姐妹的入宫也是颇受恩泽,唐德宗经常招幸,吟诗作赋好不热闹。

其中大姐宋若芊掌管宫中记事主簿,著有《女论语》以问答的形式规范了封建时期女子的行为,这倒是和《女戒》、《女训》差不了多少,都是对女子在家、出嫁的一些规范。但是宋若芊本身就没有遵循女子规范,反而是抛头露面。不仅没有书中所写的管理后院,而且还参与政事。


大姐去世之后,二妹宋若昭接替了宋若芊的官职,一直做到了尚宫,同时对宋若芊所著作的书籍进行了注解,成为姐妹当中官职最高的女子。其次因为才华出众,皇子公主都在宋若昭的门下被悉心教导,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尊贵的。

但是随着两姐妹的去世,宋家的繁盛也逐渐走到了头。

虽然官职交给了四妹宋若宪接管,但是宋若宪仕途并没有入两位姐姐一般,政治上尔虞我诈乃是常事,但是宋若宪却没有学会明哲保身,不仅害了自己,也断送了宋家的辉煌。

宋若宪不会审时度势,唐文宗励精图治想要改变朝堂上宦官专政的政局,但是宋若宪却不懂帝王的心思,受人贿赂祸及朝廷,最后被幽禁赐死。

至于其他两姐妹,虽然有名声,但是奈何早早便香消玉损,并没有在宫中留下多少事迹。

其实一个家族单单凭借着女子的才华,便兴盛了五十年,可以说是一时的名门望族了。再加上除了受到帝王猜忌的宋若宪,其他姐妹在宫中也是尽得帝王欢心,相比于困在深宫中每日点着青灯等着帝王临幸的女子,幸运多了。

而五姐妹精心编著的《女论语》,也因为有着历代帝王的庇护,得以流传下来。虽然五姐妹的德行并不像书中那般被过分要求,但是因为唐德宗,旁人也不敢说些什么。在还是对女子的行为有着一定束缚的封建时代,五姐妹的肆意的生活确实是值得艳羡。但是五姐妹自己都没有遵循自己书中所编著的那般,却又要求其他女子的一举一动,实在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10

唐德宗李适在位期间娶了宋家五姐妹,在我国封建王朝,姐妹嫁给一人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李煜就曾娶了大、小周后,汉成帝也娶了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但是同时娶五人的还真是少见。

当时有位叫宋若莘的女子,她模仿《论语》,写了一本《女论语》,来规范女子言行举止。这个宋若莘还有四个妹妹,分别叫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

在宋若莘的影响下,她的几位妹妹也都是饱读诗书,当时有名的才女。

公元788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听到了宋家五姐妹的才名后,及时向唐德宗上书,建议唐德宗把宋家五姐妹纳入后宫。唐德宗听到有这样的五位奇女子后,也是十分好奇,就下令让宋家姐妹入宫。

宋家姐妹进宫后,唐德宗并没有仅仅把她们当做妃子看待。唐德宗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他见到宋家姐妹后,就进行诗词歌赋的谈论,结果宋家姐妹对答如流,唐德宗封她们为女官。

女官和妃子是不同的,女官自然也是要服侍皇帝的,是皇帝龙床上的女人,但是女官同时又是可以参与朝政,真正有才能的女子。

唐德宗时常让宋家姐妹同时侍寝,并不仅仅是寻求身体快乐,而是为了能和她们吟诗作赋。

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之后唐宪宗继位,唐宪宗也很看中宋家姐妹,不仅仅因为她们天生貌美,更多的是因为她们多才多艺。

唐宪宗让宋家姐妹继续担任女官,当然宋家姐妹的才气他喜欢,身体同样喜欢,所以宋家姐妹也负责服侍他。

宋家姐妹共经历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五位帝王,后来宋若莘去世,主要是宋若昭带着宋家姐妹。这姐妹几人,担任皇帝身边的文书,同时也是皇帝的宠妃。

像这样在五代帝王中能被宠幸的女子,真是少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