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吧,是大学舍友,关系很近。
他运气还行,参加工作早一点,所以在北京有了一套房,但整个过程让人唏嘘不已。
他14年参加工作,考的公务员,不是部委,是边防总队。待遇呢,还可以,当时一个月一万左右,年底有个一两万奖金,一年全加起来十五万吧。(现在涨了一点,因为升四级主办了)
16年的时候他决定买房,当时买的是南五环的位置,总价430万左右,他就是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你知道他首付怎么来的吗?
以下是他的原话。
“在老家,父母工作一辈子,本来有两套房,全卖了,得了90万(不用怀疑,16年的时候小县城就这价格)加上父母积蓄,最后给了120万,父母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个六十多平的老房子(不过他父母没什么怨言啊,反而很支持儿子,房子也是卖了以后才告诉我同学的,他母亲当年就有一个北京梦,现在只能让她儿子实现了,或许等岁数大了,也可以搬到北京享受一下);
跟几个关系比较亲的姨和舅借了30万左右,多的借了七万,少的只有两万;跟我们这些同学借了二十多万,自己工作两年有十多万存款,借银行信用贷20万
最后他东拼西凑,攒够了首付180万多点,贷款250万,组合贷款,当时还有利率优惠,每个月还贷13000多。
四年过去了,他的房子倒是增值了不少,但自住没有意义,卖了更买不起其他地方了。这几年的工资基本全给房贷了,房子装修的特别简单,家具很多都是二手的。紧衣缩食的过日子,把银行的信用贷还上了(家里一直在帮忙),借同学的钱是拆了西墙补东墙,基本上还是欠那么多,借亲戚的就别想了,他有几个亲戚还真不错,已经明确表态有就还、没有就算了。不过无论如何,这个人情肯定是欠下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考到北京当公务员的经历,谁都不容易。他这还算好的,买的早,并且也算是扎根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