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401条回答。
70年代很少有老百姓去饭店吃饭,原因就一个字“穷”。
当时人的收入不高,农民平均每月只能赚几块钱,城里人稍好。
以城里还算收入不错的一个女教师为例,月薪大概是30多元。
那个时候,月薪四五十就算是地地道道的高薪了,很多优秀老技术工人拿着50多元的月薪,年轻工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女教师收入在当时来说算不错,但是开销也很大。
当时家里一般子女众多,孩子就有好几个,上面还有老人需要赡养,而老人很多没有工作。
这样一个月算下来,能够实现收支平衡都很困难。
尤其有时候心疼孩子,多买些食物或者衣服,这月立即就赤字了,很多时候还要向同事借钱。
而且,这还不能出事,万一有些什么大事小事,收支立马不平衡。
当年很多人为了有些存款应付大事,往往强制性每月存钱,存几块,无论什么情况都不用。这样一年下来,也才能够有些积蓄。
萨沙记得有个著名作家,曾经写过这么一件事。七十年代当时他还年轻,刚刚生了女儿。当时女儿很想要一辆很普通的儿童玩具脚踏车,盼望了1年多。由于他工资低,家里很拮据,犹豫再三,决定买一辆二手的,可以便宜一些钱。当时存了好几个月的钱,眼看就要凑齐了,突然老家写信,说他母亲得了绝症,需要钱治疗。无奈之下,这个作家只能将所有积蓄都寄给了母亲,四岁女儿的玩具车也就泡汤了,当时女儿大哭了一场。
作为一个父亲,这事其实让他窝心了一辈子。甚至自己到了晚年,看到满街小朋友骑着脚踏车,心理还不是滋味。
当年他就认为自己怎么这么没用,女儿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
这种情况下,当时很少有人下馆子。
经常下馆子的,无非这几种人:
第一,待遇高的干部。
钱学森就很喜欢下馆子,他的待遇很高,是高级干部,每月薪水用来下馆子是足够的。
他全家都喜欢在外面吃饭,每月只要有时间就出去吃。
第二,出差的干部和办事员。
这也是没办法,只能在外面吃,但也多吃些小吃为主。
第三,谈恋爱的情侣。
毕竟也是甜甜蜜蜜的事情,请吃饭也是很正常,只是一旦结婚就立即不会这么做了。
而且,当时虽不流行AA制,但女孩一般要面子,不会白吃对方的东西。
第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爷们。
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有,萨沙有个邻居把家里床都卖了(清朝时期的木床),就为出去吃几顿。
至于饭店能吃到什么?
以我们南京为例,你去夫子庙旅游,有好几家卖秦淮小吃的国营饭店,也就是鸭血粉丝、小笼包、锅贴、各种面五花八门的东西。
萨沙老爸曾经请刚从农村回城的知青好友吃小笼包,这小子一口气吃了10笼。
好在小笼包当时不要粮票,不然我老爸就得破产。
当然也有正儿八经的饭店,进去以后点菜,和今天宴会没什么不同,各种炒菜、煮菜。
不过菜系比较固定,也就是菜单是几十年不换的,就这些菜。
吃小吃是比较便宜的,但如果正规吃饭就比较贵,尤其是有名的饭店。
虽然是国营,但菜价较高,毕竟饭店不可能赔本。
当时在南京比较高档的国营饭店正经吃一桌,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甚至几十元。
我老爸是精打细算的,由此家里要办大事请客,又不想花钱太离谱。他就托了关系,找来了著名饭店的厨师,业余时间做了两桌,所有食材都是在1个月内想方设法买到的。
这样搞虽麻烦,但毕竟省了一笔钱。
当时茅台酒就要8元一瓶,汾酒和竹叶青是3元一瓶,平时不会有人喝,都是在饭店里宴请别人。烟酒不分家,请客还需要准备香烟。当时高档的大前门香烟,也要4角钱一盒,一条就是4元。
对于月薪二三十元的老百姓来说,这是承受不起的,更别说还需要粮票。
其实说来说去,粮票就是配给限制的,你就算有钱但没粮票,一样没办法买到什么东西,吃到什么东西。
而当年在饭店工作其实也是受到一些羡慕的。
为啥?
如果遇到熟人来吃饭,勺子稍微晃一晃,就可以多给一两块肉,多给一坨面。当然要隐蔽的做,被发现了是要挨批评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算什么,搞笑吗?
在当年,这可就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