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真不明白他得罪谁了。

从我的角度看,他挺励志也挺切中考研要害的。

最佳贡献者
2

我十年前曾在某考研培训机构工作,张是该机构的讲师,他不讲专业课(可能因为他不懂),他只讲考研的重要性,很有魔性,煽动性很强,类似当时各个保险公司的洗脑讲师,是一个有一定个人魅力的人,在学生当中很受欢迎,每次他来学校开一场时长一小时的考研讲解课,现场报名的学生往往相对较多,可以说,他早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在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时代,就已经是一个考研圈中的红人了 。那时他红,靠的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事物——口碑和传说,即口口相传。

他距离考研领域的网红,只差一个互联网。

他的光环和简历到底有多大水分,我们不用关注,他日后的火爆也不是因为他的光环和简历,而是因为他赶上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能量和传播形式让张雪峰迅速蹿红,成了考研界的网红,甚至红遍全网,他的能量是巨大的,形象和口才都不错,并且披着知识的外衣,这种网红是稀缺的,是其他网红无法比拟的,他的火爆是必然的。

不过,火爆即是一种现象,现象是暂时的,新媒体时代能让一个人迅速蹿红,也能让神话很快失去光彩,现出底色。张雪峰就是一种现象,他的知识面到底有多广,他的观点能否经得起推敲,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他的演说到底是鸡汤还是鸡血,广大群众心中逐渐有了答案,张雪峰的关注者们也逐渐分化。当人们对他的关注点从他曾经所附带的知识、观点、见解、视野,转为对他这个人本身的关注,对他在台上的表演的关注时,他便到了被批评的时候了。当他不再以知识传播者的身份出现,而是成了考研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时,他便到了被批评的时候了。

其实,这是新媒体时代之弊,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昨天的红的张雪峰和今天的不红的张雪峰,一个张雪峰倒下了,还有千百个王雪峰、李雪峰、赵雪峰,他们会继续张雪峰的规律——红或不红,不红或红。现象是时代的附属品,时代不变,现象就会像那天边的如血夕阳,不停地燃烧又熄灭。

扯远了,说说考研降温的事。

首先,张不等于考研,批张不等于批考研。

第二,决策者跟老百姓可能都不希望考研降温,起码是不希望过快降温吧,对于学生来说,考研是出路,本科生太多了,不考研就不具备竞争力,这是现实。对于社会来说,考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安定团结。

第三,考研群体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学校、政府、企业(考研培训机构)都是受益者,当然还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形成了一些周边产业。

3

他说出了企业招聘985、211,非985&211本科生就业现状

4

爆的太多,让学校可操作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少,把学校的遮羞布越扯越开

5

一会批评郎朗老婆大肚子照,一会批评张雪峰,跟教导主任差不多了!

6

张雪峰作为一个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成为网红肯定是有他自身的实力。做得比较好再加上一些资本的推波助澜,因此红透了半边天。但是张雪峰的特点是把考研当作相声来讲。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大家听了容易记住,印象深刻,坏处就是一些太通俗的语言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因此,当张雪峰太红以后,他所宣扬的考研的价值观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应该说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受到国家主流媒体的批评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张雪峰作为一个考研的辅导老师对考研这件事情的理解,更多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想通过考研改变人生道路的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比较接地气受到考生的欢迎,但是并不一定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因此这种情况只适合在课上讲,不适合在公众媒体上讲,因为这会对公众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就像魔都电视台的一档很有名的家庭矛盾调解节目,很多家长里短东西作为居委会主任,甚至是街道一级的干部在平时的家庭访问中讲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是极具操作性的。但是放到电视台上来讲,对主流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对社会的风气也是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把人性弱的一面无限的放大了,也同样被做被停播了。

因此,张雪峰的热度太高了,适当降降温是应该的,但是他所在的机构还是会受到欢迎的,他讲的确实比较生动和容易理解,也是比较接地气的。

至于考研了,为什么会热呢?形成考研热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因为考研就如张雪峰所说是一个很多考生实现经济阶层和地位阶层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考研的其他努力完成这两项突破的机会更为渺茫,因此考研是一个提高阶层和经济突破概率的很好手段,因此考研热是不可能降温的,只是不再适合在主流媒体,尤其是电视台传播力极强的主流媒体上宣扬某些观点。





7

不知道因为啥,可能说的太多了吧

8

他有错吗?有人说他不懂教学但他能招生呀。

9

张所说的都是现实考研实际情况,都是考研的一些技巧或者是擦边球或者叫制度漏洞,但是不是所有的实情都适合在大众面前传播,有些只适合在有限的空间中,毕竟传媒需要传递正能量来引导大众。

10

张老师的具体行为怎么样,各说各的理,你说好就好,你认可他,他的语言、他的经验、他的逻辑、他的套路帮助你走了捷径,助力你,想办的事成了就是你个人的成功。最终,你是最大的受益者、成功了,怎么说是你的事。

一个张老师、两个张老师、三个张老师全国、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张老师,谁说的对错,怎么评论那是你的事,能一棍子打死吗?你借别人的捷径走自己的路,有错吗?

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多少位给我们启发的老师。怎么教授我们学知识、怎么做人、怎么学习,好的接受孬的我们不理就是,你评论了吗?家长评论了吗?学校评论了吗?所以说:怎么做,还是在自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