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如果明神宗朱翊钧“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立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而且抛开内阁等机构直接干了,文官集团又能如何呢?可见,明神宗内心恐怕未见得是铁了心要立朱常洵的!个人认为,明神宗在立储的问题上“纠结”了近二十年,恐怕也未见得真的是在两个儿子之间纠结……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明光宗的出生
明光宗朱常洛的出生充满了偶然性,说白了,他其实就是明神宗ONS的产物。一日,年少气盛的明神宗去给自己的生母李太后请安,无意中看到了朱常洛的生母王氏,结果明神宗“一过性雄激素分泌过剩”、在自己老妈宫中便迫不及待与王氏滚了一把床单,之后……没有之后了!明神宗提起裤子便把王氏忘了个一干二净。
大约十个月之后,王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可明神宗早忘了这茬儿了,压根儿不承认自己和王氏那什么过……想要抱孙子的李太后这下急了!索性找来了相关记录,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上于某处幸某某……(此处省略具体细节N字)”面对详尽的记录,明神宗也没法抵赖了,只得认下这个儿子。与此同时,李太后的强势也让明神宗心中颇为不爽!此后,明神宗虽然认下了朱常洛这个儿子并象征性地将王氏封为了恭妃,但打心底里不待见这对母子。其实也好理解,明神宗其实气的不是儿子,而是自己的亲妈!可在那个讲究“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明神宗有再大的火也不能冲着自己亲妈发,可不就只能把气撒在儿子和他妈身上了……
▲李太后画像
拒绝立储
万历十年,明光宗朱常洛出生。请注意,福王朱常洵生于万历十四年。换言之,在朱常洵出生前的这四年里,根本没有他什么事儿!朱常洛出生之后,文官集团、包括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便开始不断给明神宗施压,请明神宗早定国本!实际上,后来所谓的“国本之争”从这个时候便已经开始了。可明神宗就是不同意,找各种理由推搪……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为什么?是因为郑贵妃和朱常洵吗?必须不是!彼时明神宗怎么就那么确定郑贵妃一定能再生出一个儿子来?除非他未卜先知,不是吗?很显然,明神宗有自己的考量。那段不太光彩的ONS历史或许是一个方面,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明神宗本身也是他亲爹明穆宗朱载坖在裕邸时期ONS的产物……这对于帝王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先上车后补票”、给儿子生母一个名分就是了。
▲明穆宗朱载坖画像
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出在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身上。万历十年是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这一年阴历六月,著名的权相张居正去世了。不久之后,明神宗便展开了对张居正的政治总清算!张居正死后被抄家、甚至近乎被灭门……在万历十年之前,明神宗虽然名为皇帝,可上面不仅有生母李太后和继嫡母陈太后压着,下面还有张居正和权宦冯保管着!日子过得有多么压抑,可想而知。因为手中没有实权,朝中群臣也几乎没有什么人把明神宗这位“小皇帝”当回事。
▲张居正画像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太后和群臣给明神宗施压,要求明神宗立朱常洛为储。试问,您是明神宗您会如何处置?如果认了,等于是默认了李太后的“权威”仍然有效,不是吗?那些尚未被清洗的张居正一党会如何?自然是全部依附到李太后身边,这是正常逻辑。如果真这样,宣德、正统年间诚孝张皇后与三杨的旧事恐怕又要在万历朝重现了……说白了,明神宗拒绝立储,实际上就是在借此向群臣释放浓烈的政治信号——“我妈现在已经不好使了,你们最好擦亮自己的一副招子,别站错队!”明朝的文官集团虽然是“属驴的”,但脑袋还是相当聪明的、一点就透,这一点当年的“大礼议”便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自此,李太后也算是彻底失势了,这恐怕才是明神宗拒绝立储的真实目的所在。
▲张太后(诚孝昭皇后)画像
储位之争与党争之间的关联
党争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都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皇帝们不喜欢大规模、严重的党争,但“铁板一块”的朝堂更加不是皇帝们希望看到的!保留党争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甚至有意无意地挑起群臣之间的党争,是皇帝们坐稳皇位、牢牢把控权柄的必要条件之一。群臣之间如果没有争斗了,那他们的矛头恐怕也就只能都指向皇帝了……
在张居正被清算、李太后失势之后,朝堂上的形势几乎一边倒。但明神宗也很快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群臣之间的争斗没有那么多了……很显然,这不是明神宗愿意看到的。长此以往,文官集团一旦拧成一股绳、再依附到皇太子身边,恐怕还真够自己好好喝一壶的!就在这个时候,福王朱常洵出生了。而他的出生,恰恰给明神宗送来了最想要的东西。
一方面,明神宗与群臣僵持着、就是不立储;另一方面,明神宗又或明或暗地表达了要立朱常洵为储的想法。很快,群臣便分化为了两个阵营,相互之间斗得不可开交!明神宗的态度则更加让人琢磨不透,他明着想要立朱常洵为储,却又没有彻底清洗朱常洛的支持者,而是一直保持着这种争斗的长期存在,这其实就是明王朝历史上著名的“国本之争”。借助群臣之间的争斗,明神宗把自己想要清洗的朝臣逐步踢出了权力核心、又把自己认为可用的朝臣一步步拉进了权力中枢。经过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拉锯,明神宗的权力已经达到了几乎“说一不二”的地步!早年间文官集团倒逼皇权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再发生了。这也是为什么明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却至死依然牢牢控制着明王朝权柄的原因所在。
到万历三十九年前后,当初的储位之争、群臣之间的党争对于明神宗而言意义已经不大了,“晚年”的他更需要的是权力的平稳过渡。因此,万历三十九年,明神宗果断结束了长达近二十年之久的“国本之争”、正式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强令福王朱常洵之国就藩!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明神宗虽然喜欢朱常洵这个儿子,但他也不过就是亲爹政治棋局上的一枚棋子罢了,该“弃子”时明神宗丝毫不会犹豫。毕竟“嫡长子继承制”才是正道、是明王朝的祖制,没有嫡子也应该庶长子优先,否则后患无穷。很显然,明神宗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开这个违反祖制的恶例……
▲明光宗朱常洛画像
最后再说一说明神宗不待见明光宗的问题。自古只有不待见老婆的丈夫、鲜有不待见子女的父亲。明光宗的出生虽然充满了偶然性,但他毕竟是明神宗的亲生儿子!亲爹不待见亲儿子,这并不符合常理,不是吗?很显然,这其实就是明神宗故意为之。原因不难理解,两个儿子都是明神宗政治棋局中的棋子,如果明神宗表现出哪怕一丝对明光宗的中意,“聪明”的群臣们不可能嗅不出味道,全部倒向明光宗几乎是必然的……那么,明神宗的这局政治大棋还有继续下下去的必要吗?要想把棋局下完,明神宗只能表现出对明光宗的极度不待见!如此一来,支持朱常洵的人才会觉得有希望,这局棋才能继续下下去。试想,如果明神宗真的打心底里不待见明光宗这个儿子,又为什么要把皇位交给他?难道仅仅是因为朝臣们的压力?明神宗可不是一个轻易向文官集团低头的皇帝!更何况这还是涉及“国本”的储位之争。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
说白了,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明光宗朱常洛和福王朱常洵、包括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都让明神宗给玩了,他们不过就是明神宗政治棋局上的棋子罢了!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明神宗也只能牺牲儿子和孙子们的利益了。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沦为“半文盲”其实也不能全怪他祖父明神宗,明神宗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明光宗即位仅仅一个月便挂了,不是吗?理论上,如果明光宗没有那么早挂了,他还是有大把时间来培养明熹宗的。真要是那样,明王朝和清王朝的历史或许就真的要改写了。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明熹宗朱由校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