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章较长,建议有1岁以内宝宝的家长认真读完并执行,或者收藏下来以后用,对于小宝宝的启蒙,以及各项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十八九个小时,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无法与他们进行交流或者游戏。其实,从新生儿期开始,小宝宝已经在逐步适应这个世界,逐步与人交往,因此爸爸妈妈们可以用适当的方法与他们游戏,进行交流。



刚出生的小宝宝已经有自己的一些小本领了。也许这些小本领并不简单,反映出的是新生儿的多项能力的综合,也可以说是他们非常典型的本领呢。

本领一:模仿

出生8小时,如果母亲对着新生儿吐舌头,小婴儿也会出现同样的动作,说明宝宝已经出现了模仿的本领。

本领二:去习惯化与习惯化

小婴儿还没有发展出完备的语言,他们的肢体动作也是有限的。心理学家就想到了“去习惯化“与 “习惯化“的心理反应来研究新生儿。

①“去习惯化“是对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机制。

②“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渐减弱。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领三:新生儿已经有听觉了

如果你在他的周围发出声响,他会立刻关注到你。新生儿会主动地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小宝宝愿意看东西,在6个月之前他们偏爱黑白的图案,比方说黑白分明的靶心图、条形图等等。之后,宝宝会对有色彩的东西做出反应。婴儿特别喜欢看人脸,熟悉的爸爸妈妈的面孔会引发他们的反应。

本领四:注视与追踪物体

当婴儿面前出现一个对他而言很新奇的东西时,比如一个能发声音的铃铛或布球,婴儿会注视它,当你移动物体时,婴儿的目光会追踪物体,甚至头部也会跟着转动。也许你把这个物体移动到一个地方突然藏起来,小家伙还会盯着物体消失不见的地方一直看。

本领五:触、味和嗅觉

刚出生的小宝宝喜欢紧紧地依着妈妈,妈妈带给他的肌肤接触的柔软感觉,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甚至妈妈乳汁的滋味都和别人的不一样。小宝宝能精细地辨别味道,对于咸、苦、酸的味道会有不愉快的表情。

本领六:认生

开始小宝宝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关系,当他吃饱喝足的时候,他恨不得对着全世界微笑。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慢慢地,他只是对熟悉的人微笑会多一些。到了6个月,只要看不到妈妈,他就会很焦虑,而陌生人的接近也让他很不自在,他开始认生啦。

本领七:运动能力

1、2个月的时候,小家伙就可以抬头了。遇到他感 兴趣的事情,他会抬着头看。

3个月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宝宝换了别的睡姿,他可以翻身了呢。如果宝宝仰卧在床上,你可以小心翼翼地握着他的手将他拉到 坐位呢。

6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可以坐着和你一起游戏啦。

9个月时,他还会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他可以站立了,接着他还可以扶着大人的手或家具走几步。他的小手也同样能干,他从有够东西的动作到大把抓再到手指精细分工,实现了新的跨越。


平时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与宝宝做一些游戏,对宝宝大有好处

球是一个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的好材料,和小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它是我们的好帮手!

游戏一:球儿滚起来

轻柔舒适的触觉体验能带给宝宝愉悦的感受,3 个月以内的小宝宝虽然运动能力有限,却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做一些被动运动。准备一个轻巧、干净的小皮球宝宝躺在床上,妈妈拿着球在宝宝身上轻柔地滚动。也可以把宝宝放在球上,妈妈托着宝宝,轻柔地使宝宝随着球的滚动,前进或后退。这个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使肌肉柔软,还能发展宝宝的感知觉,帮助宝宝学会控制身体。



游戏二:五颜六色的吊吊球

如果宝宝还不能坐立,为了避免他躺着的时光很无聊,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的软球,三原色就可以了,颜色要柔和一些,系上绳子,悬挂在床上玩具架上,距离为宝宝举手抬脚就能触及的地方。当宝宝躺在床上或坐在婴儿车上,挥舞拳头或抬脚的时候,就能碰到球。大人也可以在宝宝面前摇摆球,让宝宝看或击打。球的材质最好软一些,每一次宝宝碰击到球的时候,有舒适的接触感是最好的。彩色的球能刺激宝宝对颜色的敏感性;而从无意识的触碰到有意识的击打,则能锻炼宝宝手、脚的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三:追小球

宝宝开始学爬的时候,在客厅开辟出一处宽敞的空间,铺上垫子,准备一个鲜艳的小皮球,放在宝宝前方1米左右,让正在学爬的宝宝在你的帮助下往前爬着去够球。进行这个游戏时,一定要把周围的障碍提前清理走,确保宝宝的安全等宝宝会爬以后,可以把球放在离他更远的地方,吸引宝宝以更快的速度爬过去追球追球游戏能帮助宝宝练习爬行,提高两只小手的抓握能力,促进四肢和手部肌肉的发育。

游戏四:五颜六色的吊吊球

如果宝宝还不能坐立,为了避免他躺着的时光很无聊,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的软球,三原色就可以了,颜色要柔和一些,系上绳子,悬挂在床上玩具架上,距离为宝宝举手抬脚就能触及的地方。当宝宝躺在床上或坐在婴儿车上,挥舞拳头或抬脚的时候,就能碰到球。大人也可以在宝宝面前摇摆球,让宝宝看或击打。球的材质最好软一些,每一次宝宝碰击到球的时候,有舒适的接触感是最好的。彩色的球能刺激宝宝对颜色的敏感性;而从无意识的触碰到有意识的击打,则能锻炼宝宝手、脚的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躲猫猫游戏是宝宝的最爱,经常会逗得宝宝哈哈大笑。

游戏一:妈在哪里

当宝宝清醒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面对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大概半米的位置,妈妈用手遮住脸,突然再把手打开。妈妈一做动作一边说的妈妈在哪里。当妈妈露出来的一瞬间,宝宝会很欢悦。妈妈可以换不同的方位,不断地让宝宝感受妈妈突然出现的喜悦感。



游戏二:掀起你的盖头来

宝宝可以坐立在床上,准备一块柔软的小纱巾,蒙在宝宝的买上。记住能起遮盖作用的小纱巾就可以,太大的纱巾反而有可能构成危险。当你把纱巾遮盖在宝宝的头上,宝宝会乐呵呵地把纱巾扯下来。他喜欢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这个游戏既可以密切亲子情感,也发展了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让宝宝全身玩起来,增加趣味性互动性,也能促进亲子间的关系

游戏一:小摇船

宝宝已经可以坐立时,妈妈让宝宝背对着自己坐在怀里,妈妈盘膝而坐,变成一艘妈妈船。妈妈可以一边轻轻摇晃,一边唱歌谣:“小小船儿摇一摇,小小宝宝哈哈笑。“即兴说些押韵的歌谣。轻轻的摇晃可以发展宝宝的平衡感,注意一定要轻柔,否则反而有害无益。

游戏二:身体滑梯

爸妈坐在小椅子上,双腿可以自然落地,大腿与小腿成90°角。让宝宝背对着爸妈坐在膝盖上,爸妈有节奏地一颠一颠,并说着“小马小马颠一颠,颠高了跑上山,颠低了下平原,刺溜一下颠下山“,说到最后一句,把腿放平,宝宝可以自然滑下去。让宝宝体验高低变化的快乐并训练前庭感觉。

游戏三:双层大巴

可以在家里空间相对大的地方玩这个游戏,在地上铺上地垫,爸爸或妈妈和宝宝都在地垫的一侧,宝宝手膝着地趴在地垫上,妈妈或者爸爸让宝宝在自己的腹下爬。这样我们就成了上下双层的大巴。宝宝和家长一起爬,体验游戏的快乐。注意千万别压着宝宝。

游戏四:身体藏起来

宝宝可以扶着大人的手走几步了或者可以爬行了,都可以玩这个游戏。一个大人和宝宝一起找,一个大人当着宝宝的面,在离开宝宝一段距离的地方藏起来。也许是门后面,也许是窗帘的后面。宝宝会在大人的帮助下,去寻找躲起来的爸爸或妈妈。这会让宝宝动起来,锻炼大运动能力。

游戏五:摇一摇

准备一个圆柱形的枕头,让宝宝趴在枕头上,肚皮始终贴着枕头,妈妈缓缓地前后左右移动枕头,让宝宝像小船一样前后摇摆,感受身体平衡。前后左右摇摆枕头能锻炼宝宝身体控制和协调平衡能力。

游戏六:翻上被子山

在宝宝醒来后,趁着枕头被子还乱糟糟的时候,妈妈可把被子堆成山状,形成障碍,引导宝宝爬上去又爬下来。妈妈可以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宝宝,也可以在后面扮老鹰追宝宝,促使宝宝快爬。宝宝爬上山后可在妈妈的保护下,站在高高的枕头山顶上享受胜利的喜悦。这一游戏有利于宝宝在爬越障碍的同时练习爬行、锻炼身体平衡能力。

最佳贡献者
2

分享一波这几年我家玩过的游戏,为了让题主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游戏的做法,会在回答中做一些简明扼要的要点示范,而且这些游戏的难度不大,也很适合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老人陪孩子玩耍,也能做到轻松、简单、质量高的陪伴。

由于题主提问在1岁以内,所以分享的游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1岁,第二阶段是1-2岁,第三阶段是2-3岁,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因为说得比较细,回答有点长)

一、0-1岁阶段

1.可爱的小猪

按摩和抚触,其实是我家孩子出生后,我和婆婆一起在儿科医生那里上的第一个亲子游戏。当时儿科医生说,要是担心老人家腰一直弯着脊椎不舒服,也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老人家坐在旁边,或者有一个比较高的尿布台帮忙。

在我家哥哥弟弟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每次洗完澡,我和婆婆都会给他们做按摩,孩子们很喜欢,每次给他们摸摸,他们都是躺在床上或一动不动,或冲着我们哈哈笑,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的享受。

给婴幼儿按摩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协调五感,刺激脑神经发育等,同时,按摩也是我们和孩子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也能让他体会到我们对他的关爱。

初生的孩子,有着很敏锐的触觉,不同的触摸方式会让孩子有不同的感觉。随着孩子对语言节奏有一定的感觉,将触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有全新的感觉。比如这一个「可爱小猪」的按摩游戏

游戏目的:协调视觉和触觉,刺激脑神经发育;增强信赖感和安全感;丰富孩子的认知结构。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1. 孩子平躺在床上,我们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并将孩子的手打开。用另一只手接触孩子的手心,并念「我有一只小小猪」。
  2. 再用手在孩子手心画圈圈,说「转呀转呀转不停」。
  3. 接着用两根手指竖直交替顺着孩子的手臂往上移,说,「忽然开始往前走,一步,两步,三四步」。
  4. 手指移到孩子下巴或其他地方处,为孩子挠痒痒,说「停在这里噜噜噜」。
  5. 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小提示:

这首儿歌比较简单,对于老人来说,记忆起来难度也不会太大。如果有其他的比较熟悉的儿歌,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儿歌,再配合动作进行。只需要记得要形成一个固定的童谣歌曲,重复练习和固定环境是婴幼儿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

要注意的是,在做动作时尽可能符合儿歌节奏,使亲子互动更加有趣。可以多做几次,也可以在孩子的另一条手臂或两条腿等任意地方上做这个活动。

另外,在做这个游戏时,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语言上的互动,来达到丰富孩子认知结构的目的,比如我常用来引导孩子的叙事示范法,都是很好地帮助孩子提升认知结构、提高智商的办法:

在游戏前,问孩子「宝贝,我们一起来唱儿歌吧。」,是对所进行的事情进行客观并简约的叙述;

问孩子「开心吗?」,是对孩子的情绪和回应进行陈述和命名;

问孩子「我们再来一次,看小猪多可爱呀。」,是对所处环境进行引导和叙事描述。

2.黑白图卡

孩子一生下来就有视力,但是还不具备视觉。对于只能感觉到明暗光线、和模糊物体轮廓的新生儿,我们可以适当给他一些视觉刺激,提升视觉功能。

这里有一个优先顺序,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图画书的选择,圆形图案大于立体图案,黑白的垂直长条图卡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刚出生的孩子更喜欢看那些明暗相间、黑白交界的地方,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色彩鲜艳的东西。处在视觉敏感期的孩子,明暗对比强烈的事物更能吸引与维持他的注意力。

所以在我家哥哥弟弟小的时候,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黑白图卡(注:图卡不等于闪卡),在孩子清醒的时候陪孩子玩,游戏比较简单,不管是做推车,还是躺在床上,都很方便进行,因为水平式地扫描图片,也是新生儿观察事物的方式

游戏目的:提高孩子的视觉敏感度;丰富孩子的认知架构

适合年龄:0-5个月

实操要点:

  1. 将孩子抱在怀里,尽量让孩子和你面朝同一个方向。
  2. 取出图卡,置于孩子眼睛前方20-20厘米的位置。
  3. 将图卡从孩子左眼前方慢慢移至右眼前方,再慢慢移回来,活动持续20-30秒,然后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做反复练习。
  4. 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小提示:

给孩子看卡片很简单,在给孩子看图卡时,仍需要与孩子保持多一点的互动,多对孩子说说话。即便是简单几句招数,重复说就好,绝对是没问题的。因为都同样开拓孩子的智力发展。

例如可以对孩子说:

「宝贝,看看这张图片。图片里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白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帮助发展孩子的颜色认知;

「宝贝,你喜欢这张图片吗?」这是借由对话促进和孩子的交谈,记得一定要给孩子几秒钟让孩子尝试回应;

「你真棒,一直在看这张图片呢!」这是用正向肯定来鼓励孩子继续发展好的游戏习惯。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例如,将卡片贴在墙上,让孩子趴着看;或者在房间摆设一些闪烁的小灯,每天开三到四次,每次给孩子看几分钟,这些都对孩子的视觉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渡过了刚开始的几个月后,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图画书来替代哦,随着孩子的视觉发展,孩子对色彩的辨识能力也会逐渐出现。孩子会逐渐适应和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比如蓝色、绿色、红色和黄色,所以图画书也要及时更换

3.散步游戏

运动量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发展,甚至视觉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也包括带孩子散散步、晒晒太阳。

平时可以孩子出去散散步,晒个太阳(不要暴晒,做好物理防晒)。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比年轻人的早睡早起的意识可好多了。在散步的过程中,早上呼吸新鲜空气、伸展肢体动作,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很好的生活习惯养成

当太阳光比较烈的时候,我也见过很多家长会带自家的孩子在阳台上,借助着一些遮阳地理位置的帮助,来「晒晒太阳」,这也是很好的方式哦,记得可以让孩子多眺望。因为带孩子散散步,不等于带孩子去太阳底下暴晒

游戏目的:增强孩子的体质;帮助孩子体验良好的情绪;培养视觉发展。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躺在小推车里,和他一起出门去户外散步。
  2. 一边散步,一边给孩子介绍今天的行程,介绍周围的风景。
  3. 当孩子不想躺着时,将他抱出小推车,引导他观察一下花朵或者蝴蝶。

小提示:

正如我在今天文章开头描述的,很多老人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都是孩子看孩子的,

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都是孩子看孩子的,我们聊我们的,和孩子的互动很少。其实,多跟孩子说话,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这里说的多说话,不是要求一定要强制性地、和孩子漫天说丰富的、复杂的、浩瀚的故事,简单地重复练习,一点点增加认知关键点,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会更好,也会更符合孩子的发育特征

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出去晒太阳吧。」、「太阳照在身上是不是暖暖的啊?」、「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啊,你高兴吗?」、「这朵花真漂亮啊,你喜欢吗?」这些都是很好的示范。

随着孩子的月龄长大,我们可以每次叠加一个信息,将「天气真好」,逐渐叠加为「天气真好,云很白,风很舒服」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延伸变化。

4.会说话的玩具

孩子不会说话,但是他能从听到的语言中得到相关的信息。随着外部话语信息的越加丰富,他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也会相应增加,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我们常说的「接受性语言技巧」和「表达性语言技巧」

下面介绍的这个游戏,就是我家玩得比较多的动物模仿秀——会说话的玩具。我当时,结合婆婆的爱好和习惯,做了一些游戏包的改良,让老人家和孩子的聊天,每次的话题都可以比较聚焦。

游戏目的:发展表达性语言技能;倾听和发声练习;练习沟通技巧

适合年龄:3-9个月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
  2. 依次取出不同的动物玩具,用不同声调模仿动物作自我介绍。
  3. 在介绍一种动物之后,让孩子抓一抓这个动物。

小提示:

孩子虽然听不懂大人说的什么,但是他会根据成人说话的频率而得到不同的信息,当成人语速较快时,他往往会跟着做一些快速的动作;而当成人语速较慢时,他也会跟着慢下来。所以,平时,我们在与孩子互动时也要注意语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得到放松与休息,说话的语速也要慢一些。

再回到我们这个游戏中,由于这个游戏需要模仿各种声调,如果老人一个人做不来,也可以作为一个全家的游戏,例如由奶奶做开场,爸爸扮演老虎,妈妈扮演小白兔,孩子一定会很开心:

奶奶:「宝贝,我今天要给你介绍几个动物朋友。」爸爸:「你好,我是大老虎,我可是森林之王哦。」(声音凶凶的、粗粗的。)妈妈:「你好,我是小白兔,我最乖巧哦,小朋友们都喜欢我。」(声音温柔的,细细的。)

不用我多描述,这个场景我想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有趣,对吧。

5.喊名字游戏

3个月的孩子听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由于颈部肌肉的发展,孩子已经能转动头部来关注某个物体了。喊名字游戏除了能让彼此持续发展信任关系之外,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婴儿并不认为自己和我们是分离的个体,在第一年或者第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正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从认识自己的身体、探索自己的环境、到观察自己的家人。促进这个发展的一个方式,就是我们时常以孩子的名字来称呼他,这是孩子自我认同感发展的重要一步

游戏目的:发展自我认同感;培养家庭关系的信赖度

适合年龄:3-12个月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
  2. 在孩子四周的不同方位叫孩子的名字。
  3. 当孩子转过头来看你时,对孩子报以微笑,鼓励他的这一行为。

小提示:

虽然三个月的孩子不能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但是对于声音的敏感性还是高的,所以他们做的只是回应家长的声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将自己的名字和声音联系起来,这时不妨用孩子的名字代替「宝宝」、「宝贝」的称呼。在玩喊名字游戏时,还要记得时不时夸一下孩子,例如:「你又找到我了,真棒!」「哇,你知道了自己叫Joshua是不是!」

随着孩子的月龄增加,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描述内容,来帮助孩子搭建自己的自我意识,比如递给孩子玩具并且描述它,「Joshua,我有一个大象玩具给你玩」,比如描述孩子的行动「Joshua,你正握着大象,你正在用你的手碰大象的鼻子」。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其实奥秘也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启发孩子感知自己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状态。喊名字游戏,其实背后不仅仅只是为了逗孩子笑一笑。

6.趴着玩时光

让孩子可以趴着自己好好玩,让孩子俯卧抬头,是孩子很重要的启蒙游戏。平时在家带孩子,可以和孩子多玩这个游戏,解放一下双手,少点抱孩子,减轻一下身体的负担。一举两得。

对于小小的婴儿来说,只是趴着这个动作就需要他完成包括从脖子、肩膀、胳膊到背部的肌肉训练,这相当于一个小婴儿完成了自我提升的马拉松。要知道孩子最终能学会坐、爬、走和跑,每一个环节都是因为身体肌肉的牵动才能实现。

所以让孩子多趴的游戏,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从小锻炼的机会,孩子才有积攒足够的力量,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也移动起来。最终这个能力的高低就成了真正影响孩子坐、滚、推和爬的关键。

对于一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趴着玩的时间进度应该是这样子的:

- 0到1个月的婴儿,肚皮时间应该维持在3-5分钟一次,每天进行2-3次。

- 1到4个月的婴儿,一天总共趴着的时间可以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的状态很好,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每天趴着的时间达到一小时。

- 超过4个月之后,孩子喜欢趴多久,就鼓励孩子趴多久,因为慢慢地,孩子会在趴的状态里学会翻滚、爬和坐,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运动姿态。

游戏目的:提高孩子颈部肌肉的力量;提升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能力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1. 将孩子放在地上或床上。
  2. 帮助孩子由仰卧的姿势调整为俯卧的姿势。
  3. 蹲下,在孩子视线前方说话,引导孩子抬头看你。
  4. 随着活动的展开,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孩子抬头的时间。

小提示:

刚开始,孩子抬头维持的时间很短,很可能就只有几秒,以后可以逐渐增加他抬头的时间。我家两个孩子在「趴着玩时光」游戏中,孩子对趴的接受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下面这三个法宝:

? 有趣的玩具。我会挑选一些有趣的玩具摆放在孩子的视线面前,比如镜子、手偶或者铃铛,让孩子可以凝视前方,并且有动力抬起头来去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物品

? 舒服的游戏垫。事实证明选择一个舒服柔软的接触面,绝对可以提高孩子趴的信心,比如运动球、毯子,以及哺乳枕这类的U型枕头也非常合适作为孩子胸部的支撑。

? 和孩子一起趴着。我们可不能只是让孩子在那里趴,然后就去忙别的。一是不安全,我们要防范孩子的窒息风险;二是正向的鼓励很重要,很多时候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的动力,都是我们在旁边的鼓励。

所以当我家孩子趴着的时候,我们也会和孩子一起面对面趴着,让他可以看见我们的表情,这种不同视角的变化对孩子来说特别有趣,孩子咯咯笑了起来,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趴着玩的有趣度。

7.动动手动动脚

音乐总是离不开节奏,节奏是姿势的一部分。跟音乐和节奏相关的肢体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3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表现出最原始的节奏意识。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敏感性

适合年龄:3-12个月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
  2. 播放音乐,轻轻握住孩子的两只手腕,随音乐的节奏摆动。
  3. 抓住孩子的脚踝,随音乐节奏摆动。
  4. 将孩子双手或双脚合在一起,随音乐节奏摆动。

小提示:

这里的乐曲选择不是重点,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对孩子的情绪能力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我家娃爹喜欢放 Jon Crosse 的爵士乐音乐 CD 给孩子,其实也是合适的。如果自己或是老人喜欢唱歌,也可以自己哼唱乐曲,这样更容易控制节奏和速度,如果体力不错,还可以抱着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踏步、摇摆、晃动,甚至起舞呢。

一定要留意和孩子玩游戏的信号交流状态,注意和孩子的眼神交流。我家喜欢爵士乐,我们在播放的时候配合一种温柔、抚慰的声音和孩子讨论音乐,是可以让孩子学习自我放松的技巧。

如果是动态感很足的音乐,那么在做动作的时候,大家的表情也要足够丰富哦,我之前见过户外老人家和孙子玩过这个游戏,放的是老人家很喜欢的小苹果,但是老人家的表情一点都不开心,沉重着无意识地动动脚和动动手,这个是我们常说的「信号阻滞」

很多时候为什么明明在陪孩子玩,孩子却可以很生气,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讯号没有反应,忽略了孩子的环境信号。

8.藏猫猫

没有孩子不喜欢藏猫猫吧,直到现在我家哥哥弟弟都非常喜欢,每回玩藏猫猫,他们的笑声都能响彻整栋楼。回想一下,从小时候简单的藏一藏躲躲看,到现在发展为复杂的高阶藏猫猫游戏,我也算是妥妥地和孩子好好玩转了藏猫猫的无限关卡哈。

回到小月龄的藏猫猫游戏,大多数孩子在4个月末的时候开始着迷于藏猫猫游戏,出现和消失的变化会令他们惊奇不已(当然,有时候也会大哭)。这是因为这个月龄的孩子还未建立「物体恒存」的原则

掌握物体恒存的原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这同样也是孩子发展因果关系、培养解决问题技巧的基础。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明白,物体即使不在实现范围内了,但是它仍然存在的概念。

藏猫猫游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藏人和藏物,功能有点微妙区别:

藏人游戏可以增进家庭关系的信赖度,临近1岁和1岁后引入的藏人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渡过人生必须要经历的分离焦虑;

而藏物游戏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在这个阶段,同样伴随着孩子通过线索和提示,来学习搜寻并且找出物品的过程。

游戏目的:初步培养孩子的物体恒存概念;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

适合年龄:4-12个月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婴儿玩具,比如小的填充物。
  2. 用小毛巾盖住玩具的头部,1-2秒再掀起小毛巾。
  3.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我们和孩子面对面。
  4. 遮住自己的脸,然后1-2秒后放开,遮住,放开。
  5. 可以引导孩子也模仿并且主动玩这个游戏。
  6. 藏物和藏人游戏可以交叉一起玩哦。

小提示:

刚刚说了,藏猫猫(藏物)游戏同样也可以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那可以怎么样引导呢?

一,在与孩子对话时,尽量使用令孩子感到好奇的语气和语调。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好的提问方式会让游戏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婴儿玩具的时候,可以先结合游戏「会说话的玩具」,跟孩子来一场有趣的开场白呢?这些都会增进孩子的参与力度,并且会让孩子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是启发要素。

二,引导孩子去寻找线索。在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的过程中,要记得对于年幼孩子来说,拆解步骤胜过于长篇大论。每次说完一个简短的指令,停下来,观察孩子的表情,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慢条斯理是很好的心法。比如问问孩子,「小狗去哪里呢?」,如果发现孩子并没有去寻找玩具,或者不知道如何回应你,当然也可以提供暗示或建议鼓励,「 Joshua,我们一起来找玩具」,「你可以尝试把毛巾掀起来」。

藏猫猫(藏人)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家庭信赖感,并且在关键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过渡分离焦虑。

9.动感瓶子

孩子4个月末时,已经可以尝试着两手分别转一个玩具,再往后一些,他还可以准确地抓住正在运动的物体。瓶子是一个很好的玩具,不仅易得,而且方便孩子抓握。让孩子抓握滚落的瓶子,能练习孩子的抓握反射,培养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

游戏目的:练习抓握反射;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年龄:4-8个月

实操要点:

  1. 扶着孩子让他靠着我们坐稳。在孩子面前,将枕头一端抬高,成为一个斜坡,把空塑料瓶子放在枕头最高处。
  2. 放手让塑料瓶沿着枕头斜坡自然滚落。
  3. 引导孩子伸手去抓滚落下来的瓶子。

小提示:

选择塑料瓶子,是因为它里面可以装东西,制造高度差滚落的过程可以有游戏的惊喜感,促进孩子不同知觉的协调,比如让眼睛和耳朵(视觉和听觉)作用在一起。

当然,也可以用圆球来代替塑料瓶,或者用不同大小的瓶子来调节游戏的难度。可以在瓶子向下滚落时发出一些可爱的声音如「咕噜噜」、「啪嗒」等,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装满各种东西的瓶子,让孩子来听听声音,比如在引入瓶子之前,可以让孩子伸出手先接触瓶子,摇动瓶子让孩子听听里面的声音,和孩子说「Joshua,你在玩瓶子,让我们听听它发出来的声音」,都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口语示范。当然,为了方便收拾,可以选择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玩耍这个游戏,也不要太高或太低的高度,沙发是很合适的地方。

二、1-2岁阶段

1.踩线走

我家哥哥Joshua在1岁的时候,那时候刚学会走,我带他去上了蒙特梭利的早教班。其中有一个固定的环节,就是踩线走。整一年的早教班,每周一次,一个小时的课时,其中有3分钟是留给踩线走的。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平衡和秩序技能;强化孩子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实操要点:

  1. 如果孩子刚学会走路,平衡感和跨出的步伐还不太稳定。可以试着让孩子在笔直的线上行走,有助于孩子脑部的发展。
  2. 等孩子走得不错了之后,再试着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走。
  3. 除了学走路,也可以学习停下来,还可以多试着换玩法。

踩线走其实挺难的,理论上说,1岁孩子的大脑发展,很多已经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固定姿势,灵活的运用手脚了,但实际上,如果你给孩子划一条线,或者沿着家里的砖头缝之间的线条走,孩子能坚持的时间其实也没多久。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活动手脚的动作,比如当时老师会引导我们做很多模拟动作,比如学习小鱼S 型游的姿势,手举高,倒后退走等等,这些细节的变化看似随性和随机,但其实是在刺激孩子的智力发展,会让孩子的脑神经的发育更加发达。

2.请你跟我这么做

哥哥弟弟学会走路的时间不一样,但是表现都很相似,左右摇晃像只小企鹅,非常可爱。可能全部小孩子都差不多,但就是这么个走路还不太稳的小不点,却非常爱学别人走路。

我家爷爷走路爱把手放在背后,他们学着爷爷的样子把手放在背后,像个小干部,特别有趣。这便是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发展。学习模仿他人的行为,让孩子可以好好观察,并且开始对重现和调整动作产生认同感。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肢体协调性,开拓孩子的创意和想象能力

实操要点:

  1. 让孩子观察老人走路方式,然后跟在后面学他走。
  2. 再请孩子模仿老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情境:当他喝水的样子,他扫地的样子,他吃东西的样子……
  3. 等孩子熟悉规则后,让孩子来做动作,其他人来模仿

其实别看「请你跟我这么做」很容易,其实它是一个玩法细节非常丰富的游戏。等孩子熟悉了基础的游戏规则之后,你要记得刺激孩子的玩法创意。

一种是让孩子来模仿被模仿者最引人注意的特质,比如我家哥哥模仿爷爷手放在背后的姿势,延伸开就是模仿老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情境,喝水、扫地、吃东西等等;

另一种是让孩子自己来设计动作,其他人模仿他。这个时候,你可以放一首音乐,让孩子来思考和做动作,其实开场很简单,但是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决定这么做之后,孩子就停不下来了。

「请你跟我这么做」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精细化运动、身体平衡、甚至还启发孩子和人的社交交流能力,而对于一些不怎么会陪玩的家人来说,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启发是,把主导权还给了孩子

3.味觉冒险

之前都挺流行一个词叫做「食育」,其实是自然教育的一个范畴,包括从最简单的认识食物差异、到厨房烹饪、到复杂的餐桌礼仪等等。国内挺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都有开展这类型的课。但是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习食育,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还真的不需要特定去上一个食育早教班。

小婴儿加辅食后,我们就可以慢慢地通过辅食添加,来引导孩子去感知食物搭配和饮食习惯等。而等孩子一岁后,吃的东西越来越多,食物质地和结构越接近成人,日常生活中多和食物相关的游戏,比如这个味觉游戏,其实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很基础的入门启蒙。特别对于一些饮食结构比较单一的孩子来说,这个是很好地对于孩子3、4岁挑食的预防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比较物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孩子的认知架构,整合五感发育

实操要点:

  1. 请老人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分边放在小盘子里,例如:1/4颗橘子、一点面包、一点蔬菜粒等(注意避开过敏和危险食品)。
  2. 请孩子仔细观察区别和质感,并把每一样食物都仔细品尝一小口。难度高一点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抓瞎品尝。
  3. 让孩子说出食物的味道,如果孩子不太会表达,也可以只用一个字甜、酸、干等代替。
  4. 把食物混合在一起,再让孩子尝一尝,感受一下味道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吃法更好吃。

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是通过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来掌握和丰富自己的认知架构的,说白了,就是要想让孩子更聪明,让孩子自己动动手,准没错。

5.小小指挥家

音乐启蒙怎么玩?很多家长从胎教就开始关心了,但是可能当你给肚子里的孩子播放了半年的莫扎特之后,会发现孩子出生后似乎也没有多容易带啊,还是一样很难睡觉,夜醒频繁等等。1岁以上的音乐启蒙也容易陷入这个误区。

我们常见的老人家带孩子的音乐场景里,觉得播放背景音乐就够了。播放合适孩子状态的背景音乐,的确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和认知能力的,从脑神经科学家的角度来说,孩子对于音频和音色的分辨和记忆能力天生优于我们,但是仅仅只是播放背景音乐是不够的

正因为早期的听觉刺激是孩子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要经常和孩子玩一些音乐游戏,比如这个「小小指挥家」。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建立孩子对音乐的初步认知

实操要点:

  1. 拿一些小盆子小碗拿出来。
  2. 使用筷子敲击这些餐具,示范给孩子看。
  3. 如果孩子指盘子,老人就敲击盘子;如果孩子指碗,老人就敲击碗。如果家里有几个大人,可以一起玩,或更好玩。
  4. 孩子如果自己很感兴趣,想要尝试,不妨让他自己也来玩一下。

玩游戏的时候还要记得注意两个要点:

一是跟小孩子玩音乐游戏,要重视随机性。

我们可以把孩子放在膝盖上,然后跟着儿歌或者童谣的旋律,摇摆晃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拿着锅碗瓢盆,敲敲打打,培养节奏感。除了锅碗瓢盆可以成为乐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能成为乐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以拍手和拍膝的方式配合儿歌歌词做肢体节奏,让孩子不断地体验长与短、快与慢的节奏。

这些随机组合,别看好像很没有章法, 却是能让孩子体验音乐的丰富组合性里,大大增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是跟小孩子玩音乐游戏,要重视微表情的即兴、放松和忘形。

一个好的钢琴家在弹奏钢琴的时候,脑海中所浮现的,一定不会只有技巧和步骤,让整个旋律动人的,往往是演绎者的内心的丰富程度,这些指尖细微的差别,都会带来旋律的感染力的高低。投入是必备的心法,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忘性、即兴和放松的音乐游戏,不等于疯狂的音乐互动。

小孩子因为情绪调节能力不够,对于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更需要安抚式的引导,比如轻柔对话和轻轻晃动等方式。我们要注意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我们的兴奋水平和孩子的兴奋水平是一致的,并密切留意孩子会不会被我们的热情吓到了,比如出现烦躁、逃避、或者抗拒等状态。

三、2-3岁阶段

1.跳房子

如果已经不记得跳房子的玩法了,可以在这里温习一下:

跳房子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几个格子,然后按照顺序,将小石头(或沙包)踢进第一格,单脚跳进这一格;

再用另外一只脚将小石头踢进第二格,再单脚跳进(并列的格子可以双脚跳进),依次跳到「天」字格。

顺利完成后,站在「天」字格内反身将小石头扔到1到8中的一格里,这一格就变成自己的「家」(再跳时,这一格可以双脚落地),谁的"家"多谁就赢。

这种玩法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相对会难一些,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甚至还不会双脚跳。但是,我们可以将游戏简单有趣化,让游戏变得更适合我们的孩子。这里我给游戏进行了两种改良。

  • 游戏一:跳房子集物

适合年龄:会双脚跳的孩子

游戏介绍:

  1. 首先将孩子喜欢的小玩具依次放到格子里,由年龄最小的玩家先开始。
  2. 第一关:将玩偶放到方格「1」,玩家要跳到方格「1」,才能拿到玩具。
  3. 第二关:如果第一关完成,将第二个玩具放到方格「2」,玩家跳到方格「2」,才能拿到玩具。如果第一关未完成,改由第2个玩家开始游戏。
  4. ……(依次进行下去)
  5. 最后,和孩子比比看,谁的「战利品」更多,玩起来更开心。

第一次和我家哥哥弟弟玩这个跳房子游戏时,奶奶也很兴奋,对孩子直呼:「你爸小时候也玩过。」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和她玩过的那个跳房子游戏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这个是降低难度版的,玩法也很简单,老人家玩起来也很开心。而哥哥和弟弟因为互相陪着一起玩,自然也是马达充分开启,玩得很尽兴。

跳房子本身对于发展儿童的跳跃、平衡等身体能力就非常有益,我在游戏中加入了「捡东西」的环节,需要孩子弯腰捡东西,又锻炼了孩子的腰部肌肉。

最后比比看谁的「战利品」多,还需要孩子数一数数量、比一比多少,也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数学,将知识和游戏完美融合,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 游戏二:带小猴找朋友

适合年龄:适合还不会跳的孩子

游戏介绍:

  1. 首先用粉笔画出或者用胶带贴出一个房子迷宫,标注起点和终点。
  2. 在起点、终点,房子迷宫迷宫中各放几个小玩偶。让孩子带着玩偶小猴(可以换成任意孩子喜欢的玩具),沿着迷宫,一路捡起所有的玩偶。
  3. 最后到达终点,捡起最后一个玩偶。

这个迷宫不需要现成的模型,你当然可以根据网上现成的简单迷宫来画这个地上迷宫,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这个迷宫。我相信,孩子更喜欢后者。

和我家弟弟一起玩这个走迷宫游戏时,他就设计了一个「停车场」:「我们要避开这个停车场哦,这里会有很多车开来开去,很危险的。」很有意思是不是,孩子的巧思总能给我们惊喜。

在游戏结束后,还可以让孩子回忆并想象一下小猴一路「找到了哪些朋友」,这些朋友被小猴找到时「正在做什么呀」,他们「说了什么呀」……不用担心孩子讲不出来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可是很丰富的呢。

这是一个训练孩子「讲故事」能力的好办法。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除了多带着孩子读绘本听故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说。

两三岁的孩子正处在语言爆发期,这个游戏为孩子提供了「说故事」的素材,也训练了孩子在讲故事过程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孩子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与这些故事息息相关。

而我们作为家长,只需要鼓励他讲出来,然后欣赏他的故事就行啦。

2.东西南北

「东南西北」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外面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大字,里面写上惩罚什么或是奖励什么,游戏就可以开始了。朋友说「我要东,16下」,「翻16下,东,哈哈,孙」,朋友就必须模仿一下孙了。

这个小游戏带给我们实在太多美好回忆。但其实,这可不仅仅是个「恶作剧」游戏,它还能给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增加很多趣味性呢。也介绍几种「东南西北」的新玩法。

  • 玩法一:谁来唱首歌

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孩子能为自己唱首歌呀,背个诗啊什么的,如果直接让孩子唱歌背诗,很多时候都是孩子不乐意的。但是如果把这个过程变成游戏就不一样了:

「西,8下」,宝宝唱歌,哈哈,孩子开开心心地唱首歌;「南,5下」,刮妈妈鼻子3次,妈妈乐呵呵地把鼻子伸过来。

除了表演节目,其实,在生活中,让孩子吃什么东西,选择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用「东南西北」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孩子抗拒少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 玩法二:颜色大集合

孩子在出生后只能看到黑和白两种颜色,到一岁能辨认红色,两岁可以掌握黄绿蓝三种颜色,到三岁,就能够识别紫色、粉色等复合颜色。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喜欢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

我们将「东南西北」里面的八个面都涂满不同的颜色,就变成了一个「找颜色」的游戏了。

「东,7下」,是红色呢!家里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红色的苹果宝宝的帽子是红色的剪刀的手柄是红色的。

将东南西北翻出来的颜色与家里具体的物体配对,孩子在找的过程中,不仅对颜色更熟悉,也因为「找」这个过程,训练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 玩法三:形状配配对

找颜色的游戏也可以变成找形状游戏,只需要把颜色换成形状就可以了。

让孩子把二维的画面和三维的物品相对应,难度其实还较大的,远高于找两个相同的三维物品,或是找两幅相同的二维画面。

和孩子做这个游戏,他便有机会了解,真实世界与纸面世界之间的关联,将物品归为一类所参照的属性,以及如何将三维语言转换成二维语言等等。由此他们也能渐渐理解二维画面是一种符号,代表着真实的物品,做到这一步,孩子也就可以逐渐理解书面语言代表事物、动作以及想法了。

  • 玩法四:东南西北小动物

小小一个东南西北,贴上五官,居然就变成动物了。我做的这个是小蛇,还可以做小猫小狗小猪呢,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出更漂亮的小动物造型呢。


阶段游戏大集合就梳理到这里了。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3

1岁以内的宝宝玩什么,怎么玩非常重要。不要和十几年前,给孩子个洋娃娃就能玩好几年的时代比较了。

科学研究,宝宝的智力发育和玩具的选择关系很大。堆积木,搭房子,拼图给孩子带来的益智收获非常大。

针对1岁以内的宝宝,认为,可分为几个年龄段去选择游戏和玩具。

第一:0-3个月。宝宝以身体发育为主,加之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对颜色产生了分辨能力,对黄色最为敏感,其次是红色,见到这两种颜色的玩具很快能产生反应。在听觉上,发展也较快,已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声音后,头能顺差响声转动180。手指身体协调能力欠佳,所以游戏应以舒缓,安静的方式进行。

1.手摇铃。父母拿着摇铃左右摇,练习宝宝追视能力。

2.黑白和彩色追视卡。父母手持卡片,并告诉宝宝每个卡片的内容,分上下左右依次带宝宝观看。一来锻炼追视和眼睛的协调能力,二来让宝宝熟悉日常事物的表达方法。

第二:3-6个月。宝宝的头部运动、双手触摸和抓取能力更加精细和稳定了。

对外部世界也更加好奇,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活跃。可以玩:

1.亲子游戏:摇摇毯。父母手抓毯子两侧, 将宝宝放入毯子内,上下左右摇,并和宝宝玩捉迷藏游戏。锻炼宝宝前庭觉,提高宝宝感统能力。

2.玩水。由于宝宝是从妈妈的羊水中出来的,所以每个宝宝都特别喜欢水。而玩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给宝宝准备个盆,里面放入温水和一些玩具,让宝宝探索,抓取玩具,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第三:6-12个月。宝宝会转动手腕来回翻转和操作物品。会用手支着自己坐起来,但还坐不太好。而且能更加轻松地操纵玩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

选择益智玩具。

1.绕珠: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大脑运作能力。

2.手指书。通过推拉手指书,让宝宝在看绘本故事的同时,通过推拉纸卡,感受绘本内容,锻炼手指灵活性。

3.作画。给宝宝准备手指颜料或食用色素,手指蘸取颜料,涂在卡纸上,让宝宝随意作画。宝宝会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这也是锻炼宝宝艺术启蒙的第一步。

玩游戏很重要,它是刺激宝宝感官发展和身体协调的重要渠道。有些玩具会发出声响,有些颜色鲜艳,有些搞笑有趣,这对孩子都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不同的益智玩具,都是在帮孩子认识世界。

但这其中都少不了父母的亲子参与,因为只有爸爸妈妈在的时候,孩子才会玩的最开心!

我是@艾米宝妈生活录 ,育儿路上,感恩同行。喜欢加个关注哦。

4

一岁以内的婴儿很喜欢父母和自己玩耍,可是此时的宝宝大都还不会走路,身体还不是很自由,更不会表达。但是绝对不会影响宝爸宝妈爱宝宝的心,根据宝贝的身心发展随时跟进与宝宝玩耍的方式,我们称之为亲子游戏。

因为不知道您的宝贝是几个月了,一岁以内的宝宝身心发展速度又超快,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把一岁以内宝宝的生长历程分为几个阶段,来匹配与之相适应的亲子游戏了。

0~3个月

此阶段的宝宝几乎每天都在睡觉中度过。宝宝最喜欢的是妈妈的抚摸和轻柔的呼唤,还有最幸福的吃奶时间。

  • 宝爸可以拿红色玩具置于宝宝20厘米处吸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左右移动。
  • 摇动拨浪鼓,让宝宝寻找声源
  • 和妈妈一起照镜子,让宝宝感受自己

3~6个月

此阶段的宝宝视野相对开阔了,并且逐渐学会翻身了,可以和父母的互动就变多了。

  • 对宝宝说“爸爸、妈妈”,提升宝宝语言能力
  • 猜猜我是谁?妈妈用手绢挡住脸,宝宝扯下,妈妈对宝宝说:“是妈妈”
  • 荡秋千,爸爸双手扶住宝宝腋下,做来回荡秋千的动作。

6~9个月

宝宝会坐了,也逐渐会爬了,手也更灵活了,玩耍的方式大大的增多。宝宝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耍了。

  • 诺亚方舟,把宝宝放在一个结实的毯子上,宝爸宝妈抓住毯子的四角,左右前后摇动。
  • 钻拱桥,家长双腿跪下,两手撑在地上,就产生一个拱桥,引导宝宝爬过去。
  • 和爸爸妈妈玩皮球,妈妈把球滚到宝宝身边,引导宝宝抓住,再滚给爸爸

9~12个月

宝宝能自如的爬行,可以独立站立并逐渐蹒跚学步,还喜欢和大人对话

  • 寻找喜欢的玩具,宝宝和妈妈坐在地板上,妈妈当着宝宝的面把玩具藏在手心里,让宝宝找。
  • 骑木马,鼓励宝宝骑在木马上,爸爸在身后保护,让木马动起来,锻炼宝宝的胆量。
  • 站起来,妈妈和宝宝坐在地上,抓着宝宝的手把宝宝拉起来,然后再扶宝宝坐下,有助于宝宝学会走路。

陪伴宝宝一起玩,一起游戏,让宝宝在有爱的环境下快乐成长。俗话说的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宝宝最需要的就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我们都做到了吗?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我是小米粒育儿,育儿路上与您同在。

5

当过爸妈的都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玩具就好像是无底洞,新的买来没几天,在孩子眼里就是“旧的”“玩腻的”,又要去买新的玩具。而且父母们也总是会烦恼,到底要给宝宝买什么玩具,他们才会玩得久一点,最好这些玩具还能帮助他们学会新的东西。

经常替换游戏玩具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孩子拥有扎堆的玩具,他其实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去好好享受玩一样玩具的。所以最好每次都给宝宝少量但不同的玩具,可以是一些漂亮的、用天然材质做成的、高质量又有新意的玩具。

为什么一岁内的宝宝需要玩具

宝宝是通过游戏来探索他周围的世界和他自己的能力的。它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材质的玩具,然后就会逐渐意识到,他能用不同的东西来做什么。比如说,把纸张揉成一团、把水倒来倒去,把球滚来滚去……他们会着迷于这种因果关系的游戏。

少就是多

虽然我们疼爱宝宝,会给宝宝买很多的玩具,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玩具都放在宝宝面前,要让他自己去拿想要玩的玩具。如果地上到处放着玩具,我们就应该把玩具都收起来,这样宝宝才能认真去玩每一件玩具。而且收起来的玩具,几星期以后,这个“旧”玩具就又会变成“新玩具”那么好玩了。

宝宝什么时候才适合玩游戏?

婴儿研究者把宝宝一天的活动节奏分为间隔交替的意识状态,父母们仔细观察留意也可以辨认出宝宝不同的状态。我们就可以从这些状态中了解到,他是正想玩还是需要安静。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状态:

1. 在安静的清醒状态下宝宝几乎不动,但是很敏感,眼睛睁得很大。这种意识状态很适合做一些安全的游戏,比如看着妈妈的脸或者用视线追着某个东西看。

2. 积极的清醒状态是最好的游戏时间。这时宝宝经常动,发出声音,眼睛转来转去。这时候就很适合运动游戏。随着宝宝年龄越大,清醒的时间段就越长,慢慢他们也会学会自己玩耍。

3. 宝宝会用苦恼或者哼哼声来告诉我们,他饿了或者感到不舒服。大多数情况下,这时候只要妈妈抱起孩子,他的头靠在我们肩上,就会安静下来。他的不舒服感会通过这种温馨亲昵的方式得到缓解,然后宝宝又会再次进入积极的清醒状态。

4. 昏昏欲睡一般是宝宝入睡前或醒来前会有的状态,眼睛看起来呆呆的,很多宝宝会皱眉,这时候就应该让宝宝安静地待着。

什么都可以是玩具

宝宝一岁的时候,他会喜欢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他角色扮演的游戏。其实我们会发现,宝宝非常喜欢厨房用品,比如勺子、锅、打蛋器、锅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照顾宝宝的人每天总是在厨房忙碌,宝宝看在眼里,就觉得这些东西非常有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让宝宝自己选择玩具,甚至自己选择食物。

我们应该带孩子去户外,去大自然认识一些好玩的东西:落叶、池塘、小鱼……而不是在家里养鱼,或者把一些叶子带回家。

父母自己制作玩具,又安全又好玩

其实只要掌握了诀窍,给孩子制作出让他们高兴地玩很久的玩具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作为爸妈,我们一定会选择安全无害的玩具材料,现在市面上又有多少玩具是用人造材料做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能自己为孩子制作玩具,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拥有安全好玩的玩具。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集中自己可以制作的玩具,不需要特别灵巧的手工技能,材料也是家里随处可见的。

一件色彩明亮的床挂

所需材料:不同颜色的彩纸、一根树枝或者大木勺、几根短线。

宝宝需求:宝宝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如何制作:我们可以把彩纸做成圆圈、三角形、四方形或者把动物系在线上,然后把它们悬挂在树枝或者木勺上。

触摸袋

所需材料:不同质地的零头布(天鹅绒的,麻的或者丝绸的都可以)20厘米x8厘米每块、,洗干净的玻璃弹珠,纽扣,各种水果核(樱桃核等)

宝宝需求:感觉材质和形状。

如何制作:把每块布里朝外根据宽度折好,然后缝制成一个口袋,把开着的两面缝到一起,然后把口袋翻转,把准备的玻璃弹珠,纽扣等东西放进去,然后把口袋缝住。

如何使用:一开始,我们可以先用这个触摸袋接触宝宝的小手,然后再把它放到宝宝的手上去。慢慢的,宝宝会越来越仔细研究这个小袋子,甚至还会把它放到嘴里。

沙沙作响的小袋子

所需材料:零头布(每块40厘米x40厘米)、一些小的塑料膜(发出响声的塑料纸、包装膜、带气垫的塑料膜)

宝宝需求:感觉材质,制造响声。

如何使用:将这些不同的塑料膜单独折叠好,缝到事先准备好的就像触摸袋一样的布袋里去。

打蛋器做的打击乐器

所需材料:一个大的打蛋器,一个乒乓球或者其他的又小又轻的球。

宝宝需求:独自制造响声。

如何使用:从打蛋器的间隙中塞入小球,就是一个打击乐器了。

大声小声魔法瓶

所需材料:空的酸奶饮料瓶子,或者空塑料瓶。珠子或者干的各种豆子作为能够“发出大声”的填充物、彩色的碎纸作为能够“发出小声”的填充物,彩色的羽毛作为“不会发声”的填充物。

宝宝需求:制造声响,惊奇羽毛不会发出声音。还能将瓶子竖起来摆放。

如何使用:可以把不同材料放进瓶子里,放多放少都可以,在透明的瓶子里放一些羽毛,碎纸或者小球。

宝宝能够握住瓶子摇动,制造声音。他会惊讶,有的东西为什么在动,但是却没有声音呢?

线筒

所需材料:一个结实的硬纸筒(长度30-40厘米),大约40厘米长的包裹绳,两个大纽扣。

宝宝需求:一个能细化宝宝手指技能的游戏。

如何使用:在纸筒的一边戳一个洞,在纸筒另一边同等高度的地方戳另一个洞,将绳子穿过这两个洞。在绳子两端各钉上一个纽扣。这样宝宝就可以一直把绳子拉来来去。他慢慢就会明白,如果我把绳子在一边拉出来了,我就要从另外一边拉绳子,这样它就会动了。

整理箱

所需材料:一个或多个6个装的鸡蛋盒(不要盖子)、水彩涂料、小积木(红色、黄色、蓝色)

宝宝需求:宝宝开始用镊子和钳子的手势。

如何使用:把相对的两个蛋槽涂成同样的颜色,然后宝宝可以在每个蛋槽里放一块积木,这样一岁半左右,宝宝就开始玩整理东西的游戏,比如把玩具汽车和玩具动物分别排成排,把积木按照颜色放到整理箱相应的槽中。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玩具都是可以自己做的,不一定要花大价钱在商家处买,而且玩具真的是玩没多久就会被孩子丢在一边的东西。其实两把椅子前后放一起就是宝宝学习爬行的爬行通道,把桌子用白字围起来就是一个暗暗的探险山洞。我们可以用家里的一切安全的物件来制作孩子的玩具。




6

你好!我是禾禾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把这个问题想得太复杂了,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1.及时回应,做好互动。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作为妈妈,给孩子及时的回应,努力捕捉孩子各种情绪,和她很好的互动,不妨做一个“话唠”妈妈,这样有助于孩子提早说话,培养孩子的情商。

2.多点肢体动作,多点身体接触。

作为爸爸,可以做得和妈妈差不多。但是你可以多点肢体动作。爸爸力气大,可以各种姿势抱着宝宝,各种动作逗宝宝,放脚上,放肩膀上,让孩子有各种的体验。记得在安全的范围内。

3亲子阅读,共享美好亲子时光。

生活多用故事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八个月左右就可以坚持每晚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故事书辣,亲子阅读是陪伴孩子不能少的一种方式。关于如何成为故事那么,我有写过一篇文章,家长可搜索看看。

4.对孩子多点赞美,多点拥抱,多点亲吻。

说白了就是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一边让她开心快乐,一边为她的“爱箱”加更多的爱,这样长大后的她,会有更的力量应付外面的世界。会身披铠甲应付外界的风雨。

每天给孩子爱的抱抱,爱的亲吻,这些身体的语言让孩子心里充满了踏实和温暖。

另外,更多游戏可以在书中寻找。

大的原则是,在高质量陪伴中。给孩子源源不断的爱,让她成为孩子以后飞行的翅膀。

在陪伴的过程中,舍得付出时间,舍得花心思,而不是一味地给予物质陪伴,给各种玩具,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禾禾妈,一个为了带宝宝而成为全职妈妈的我!一个爱阅读和喜欢分享书中观点的我!如果我的回答让你得到了一丝启发,欢迎你的关注,欢迎评论,欢迎点赞。

7

1、0-3个月大脑发育刺激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会觉得宝宝就是吃喝水,还能做什么呢?其实清醒的时间除了喝奶外,家长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大脑刺激训练。

?闲聊互动

宝宝醒着的时候,多和宝宝互动很有必要,虽然有些自说自话,但是对于宝宝的听觉是有刺激作用的,比如:

“宝宝我们要换尿布了”

“宝宝准备洗澡啦”

......

甭管什么话题,聊就完事啦~!

?抚触互动

通过对宝宝的抚触,按摩宝宝的皮肤,拥抱等亲密接触,能够给宝宝舒适的安全感。

?视觉训练

为宝宝提供形状不同,色彩丰富的玩具,如挂在婴儿床上的小玩具,摇铃等。此外用色卡进行追色训练,不过要注意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久。

还可以和宝宝扮鬼脸,躲猫猫等小游戏,一些宝宝会尝试着模仿互动。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安抚,这个阶段宝宝的安全感建立是很重要的。

虽然开始可能没有很大反应,但久而久之,宝宝的大脑接收到这些刺激后,会慢慢有回应的哦~

2、4-7个月大脑刺激训练

这个阶段给宝宝的醒着的时候变多了,想要和人互动,会认人,有的宝宝会拒绝被生人抱,慢慢开始会翻会抓会坐,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互动不再是“独角戏”,可以和宝宝玩起来~!

?听觉训练

不论哪个阶段,和宝宝的沟通都是增加彼此亲密度的方法,通过模仿孩子的声音(嘤嘤呀呀),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和他(她)交流的。

除此之外,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而且故事书的丰富色彩也能够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简单的音乐,乐器也能够给宝宝接触,按压发出声音,让宝宝随着音乐节奏有规律的扭动。

?触觉训练

这个阶段宝宝喜欢抓握东西,用小手在感知这个世界,所以不同材质的玩具能够给宝宝不同的触感体验,家长可以选择软硬,形状,材质不同的玩具给宝宝抓握。

?爬行训练

宝宝会爬以后,可以每天鼓励宝宝适当的爬行,也是增加一些运动量,此外可以设置一些“小目标”如将玩具或吸引宝宝注意的东西放置一段距离,让宝宝爬行去够到。

?分清昼夜

这个阶段宝宝的能够睡的更长,分清白天黑夜有助于宝宝延长夜间睡眠时长,也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白天尽量多和宝宝互动,拉开房间窗帘,不刻意在安静环境下,晚上可以建立睡前仪式感,洗澡,按摩,关灯等。逐步帮助宝宝分清昼夜。

此外宝宝依旧需要安全感,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和宝宝拥抱,给宝宝情绪回应,在宝宝专注玩时给宝宝独立的时间,不去打断,这对于后续专注力的培养很有帮助。3、8-12个月大脑刺激训练

这个阶段宝宝什么都往嘴里塞,各种玩具都被“啃”一遍,1岁时有的宝宝还能扶着走两步,玩的游戏也能更丰富,来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啦!

?精细动作

宝宝不再是抓玩具,可以开始用手指的协调捏玩具啦,家长可以选择积木和柔软的玩具或是手指食物或小点心,便于宝宝抓握,捏,甚至可以两只手交换,提高宝宝双手的协调能力。

?肢体语言

培养宝宝的认知发育,可以从一些肢体语言开始,点头,摇头,招手,让宝宝了解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带宝宝外出和其他同龄宝宝互动,以及玩捉迷藏,拍手游戏等,刺激宝宝的记忆力。

?口语训练

学说话时,为了避免以后纠正宝宝的语言,尽量用正常的沟通方式,不多加叠词,陪孩子一起看绘本,读绘本,建立宝宝的阅读习惯,爱上阅读。

?情绪认知

可以通过宝宝的反应,比如“宝宝哭了,是不是不开心呀”,“宝宝笑啦,是不是很开心呢”来让宝宝了解情绪,对情绪有基础的认知。

另外,宝宝对于周围的探索更加强烈,而且有一定行动力,所以家长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

8

因为不知道怎么和宝宝玩感到烦恼吗?15个婴儿感官游戏:0-12个月

0-3个月的婴儿感官游戏主意

新生儿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学习和成长,但他们每天只能处理一点感官刺激。大多数婴儿在进食或小睡后的15-30分钟内表现最好。同时,记住开始的时候要慢,每天尝试几个不同的时间。

年幼的婴儿仍在发展他们的感官,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专注于触摸是有帮助的:

  • 轻轻地抚摸宝宝的脸、胳膊、腿和脚,观察她的反应。你可以用你的手,或柔软的毯子或玩具。
  • 使用婴儿按摩技术,抚摸,同时也可以和你的小宝贝建立感情。
  • 足印绘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刺激婴儿的感官,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纪念品。


3-6个月个月的婴儿感官游戏主意

到6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会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好奇,特别是他们的视力正在改善。在这个年龄,许多婴儿也开始享受更多的俯卧时间。对你的宝宝来说,一个有趣而简单的感官游戏就是把东西放在他们面前的地板上,让他们自己伸手去拿。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

  • 五颜六色的水-简单地在一个比较浅的盘里放一些水,并添加一点食用色素。把它放在宝宝面前的地板上,这样他们就可以用手接触到水。让他们拍打五颜六色的水,享受色彩。
  • 冰块-在塑料瓶里放几块冰块,让宝宝了解温度和声音。宝宝能感觉到冰块的寒冷,也能听到发出声音。
  • -婴儿喜欢用手在生米里的搅拌;它发出令人愉快的声音,并体验了一个新的触感。把一袋米倒进一个盘里,再放一些玩具在里面,让宝宝更加享受。

6-9个月的婴儿感官游戏主意

你的孩子现在能够处理更多的感官刺激,可能会自己坐起来,对家和周围的世界有一个新的看法。通过以下活动可以更好的刺激宝宝的感官:

  • 彩虹意大利面—用各种颜色煮熟的意大利面,放在宝宝的托盘上,让他把手伸进去。作为奖励,他可以安全地吃这种感官享受!
  • 果冻—在盘子里做一些果冻,用果冻把婴儿玩具包裹起来,让你的宝宝用手指挖洞来把玩具释放出来。小贴士:使用天然的果冻,避免食用色素染脏宝宝的手。
  • 打鼓的乐队-让我们来打鼓吧!一个完美的鼓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厨房塑料碗或一个空容器制成。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它倒过来,拿一些木制的勺子给宝宝击打他们就可以了。


9-12个月的婴儿感官游戏主意


一旦你的宝宝开始拉起、站立或行走,他们就可以探索一个更大的世界。考虑为你的小家伙的探索增加更多的乐趣,为宝宝们提供以下感官游戏的点子:

  • 小铃铛-这是一个伟大的声音感官经验。用一根细带子系在松垂的铃铛上,然后松松地绑在宝宝的脚踝上。他会为每一个动作发出的声音而高兴。
  • 彩虹箱—制作一个或多个装有干豆、谷物或染色大米的箱子,箱子里有五颜六色的玩具。使用玩具铲子,可以帮助您的宝宝练习运动技能,同时享受感官体验。
  • 触摸感觉袋——这种触摸水的活动对接近一岁的人来说是很好的,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做。简单地加一点水到一个自封袋里,然后装满有趣的物品,让小手去压扁。磁铁,发带,蜡笔是一些有趣的东西可以来尝试。用结实的胶带把袋子的每边都粘上,以免漏出。

9

我是奶爸暖东,一个女儿的父亲,和你分享育儿经验。这是我给出的答案:

有的父母因为没时间和孩子玩,就给孩子一大堆玩具让孩子自己玩,这样只能让孩子对玩具产生依赖感,尤其是这个月的孩子,随着各项能力的发展,已经不满足房间里有限的空间,更不愿被困在大人的怀里,他们更喜欢接触外面的世界,看到更多的人和新鲜有趣的事物。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另外,父母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婴儿操,一来锻炼孩子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二来还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和抵抗力,让孩子少生病。这些婴儿操都非常简单,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一,压掌蹬腿

目的:锻炼孩子双腿肌肉力量。

做法:让孩子仰卧,双脚抬起,妈妈将手掌(手心)分别压在孩子的脚掌(脚心)上,让孩子来回蹬妈妈的双手。重复数次。如果孩子没有蹬腿的意识,妈妈可以用手掌轮流推孩子的脚掌,引导孩子自己蹬腿。

二,上下举臂

目的:锻炼孩子肩关节的灵活性及上臂肌肉力量。

做法:妈妈坐着,让孩子站在妈妈的膝盖上,分别握住孩子的两手腕,慢慢将其双臂向上举起,接着再放下置于身体两侧。重复做1~2次。

三,下蹲站立

目的:锻炼孩子下肢肌肉力量。

做法:妈妈蹲下,让孩子站在妈妈面前,双手握住孩子的手腕。妈妈边发出“蹲下”的指令边将孩子双手轻轻下压,让孩子蹲下来。数秒后再将孩子缓缓向上拉起,使孩子站立。

四,坐立运动

目的:加强孩子手臂和肩部肌肉的力量。

做法:让孩子仰卧,妈妈抓住他的手腕轻轻地向上拉起,使其由仰卧位变成坐位。接着将孩子的双手向上拉起,使孩子乘力站起来。重复4~5次。

同时,还可以做些智力训练小游戏

一,捡玩具

在地上放一个箱子或盆子,在里面放一些玩具。让孩子站在箱子旁边,妈妈蹲在孩子面前,对孩子说:“妈妈喜欢小猴子,宝宝把小猴子拿给妈妈好吗?”如果孩子没有听懂,妈妈可以多重复几遍,还可以加一些手势帮助孩子理解。孩子听到妈妈的请求就会看箱子里的玩具,找到小猴子后就会慢慢从站位变成蹲位或坐位,拿出小猴子递给妈妈。这时妈妈要大声夸奖孩子,并抱起孩子亲一亲。孩子看到妈妈兴奋的神情就会有一种胜利感,即使妈妈不发出请求,孩子也会再把小猴子递给妈妈。孩子每做到一次,妈妈就要高兴地夸奖孩子,千万不要没反应。

二,翻书

父母拿图画书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帮助他自己翻页,直到最后能独立翻书。最好使用专供婴幼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书,书页要厚一些,画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如果孩子从未听过用书讲故事,那他可能就不会翻开书页,这时父母要给予耐心指导。孩子开始时可能不分倒顺和次序,要通过认识简单的图形逐渐纠正。当孩子的空间知觉发育越来越好时,自然就会调整过来。

三,伸手指

孩子刚出生时两手是紧握着的拳头,还不会将手伸开,手的活动能力比较差。慢慢地,会伸开大拇指了,吃手时也是吮吸大拇指。让这么大的孩子伸手,他往往是把五指同时伸开,只伸一根手指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手指训练。帮助孩子伸出食指,并告诉孩子这是“1”“宝宝有1个小鼻子”。然后依次再将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开。



10

作为父母应该了解宝宝的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生命最初的三个月,是建立安全感的阶段,也是父母和宝宝相互熟悉、建立信任的阶段,要让宝宝多看妈妈的脸,不管宝宝哭还是笑,妈妈都要及时回应,有求必应。每天和宝宝有一段肌肤相亲的时间,比如给宝宝做抚触、洗澡等,让宝宝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奠定宝宝未来学习新的技能的心理基础。这个阶段的宝宝,看到感兴趣的物体后,会朝那个方向伸手试图抓住它,这是基础的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大人的脸和手、黑白卡、彩色摇铃都可以成为宝宝的玩具。

3~5个月的时候,宝宝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好奇,也更愿意探索周围的人和事物。前一阶段宝宝主要是观察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已经逐渐开始明白“因果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引起另一个结果。比如宝宝不小心碰到了健身架上的铃铛发出了声音,就会努力的用脚去够玩具使其发出声音。这个阶段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刺激物,引起他们的好奇和追视;可以给宝宝准备游戏一块游戏垫,只要宝宝醒着,就争取让ta趴着,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肌肉,可以准备一面安全镜子,跟宝宝一起趴着对话;给宝宝提供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玩具,比如布书、积木、咬咬胶等,在保证干净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尽情地放到嘴里去咬,让宝宝自己进行探索。这个阶段爸妈要少干预,多鼓励,多肯定,让宝宝自己去探索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大概从宝宝5个月开始,宝宝眼中的世界就会从二维进阶到到立体空间。宝宝开始明白,事物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之间是有关系的,比如一个玩具可以放到另外一个玩具的上面,东西可以放到盒子里边。这个时候大人可以就地取材收集各种空容器,比如矿泉水瓶,首饰盒,透明塑料盒,金属茶叶罐等等。这些材质不同、形状各异的容器,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空间的欲望,宝宝的探索行为,父母要多鼓励。

宝宝大概从7个月开始就明白离开了视线的东西还是存在的。比如玩具从手中滑落的时候,ta会随着滑落的方向去寻找,而不是以为玩具消失了。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跟宝宝经常玩“躲猫猫”的游戏,帮助宝宝强化“物体恒存性”这个概念。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模仿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开始有意识的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如和宝宝面对面坐着,用夸张的嘴型教宝宝说话。真正的依恋关系可能也正在形成。这个时候不要强迫宝宝跟陌生人接近,当宝宝需要你的互动和回应时,应该迅速回应,陪宝宝一起说话、玩耍。

10个月的宝宝对“交流”更加感兴趣,能够听从成人的指令和要求。对大人的行为充满兴趣,喜欢模仿成人的举动。在大人的教导下,宝宝可以摇手表示再见,会鼓掌,会摇头。自我意愿进一步增强,也探索欲增强,当被限制做某事的时候,会以更强烈的方式比如发脾气来发泄痛苦和不满。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提供足够的玩具和材料,用语言给宝宝提供积极的关注。绘本、儿歌、手指游戏都是非常好的,跟宝宝交流时还要给他们留下反馈的时间;可以给宝宝提供带把手的拼图、形状盒、叠叠乐、洞洞书等,鼓励宝宝去自己探索玩具,大人也可以演示给宝宝看玩具的不同玩法,之后让宝宝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扩展玩耍的技能;还要帮助宝宝发展精细动作,比如手指抓握,为将来掌握吃饭和写字技能打好基础。

宝宝的成长每一天都是限量版,唯有用心陪伴才不辜负生命的美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