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啥叫“吊庄”,用我们宁夏话讲就是把这个庄子(村的意思)从“那哒哒”搬到“这哒哒”来。

实则就是指九十年代初期,由自治区政府所倡导、主持的,旨在帮助宁夏西海固山区贫困农民搬迁到银川黄河平原的一种惠民行动,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扶贫。


那么此等好事,当时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农民为啥还不顾意来呢?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宁夏人来说,有时还真不好意思说出口。

因为西海固山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山区农民自解放后,就长年靠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救济款来度日。由于当地水质含氟量超高,不但人畜无法饮用,就连庄稼也种不活。于是当地农民一般只种耐旱的农作物,如小米、土豆等等,当年春季种子撒下去,就企盼着雨什么时候下,如果侥幸碰上当年雨水好,贫瘠的土地还能打下来一点粮食,够全家人勉强吃饱。


可是十年九旱的西海固,根本无法实现农民兄弟的这一小小心愿,反而经常是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于是吃政府的救济粮,就成了西海固农民的习惯。多年下来,农民兄弟的依赖性和惰性就越来越强,反正什么也不干,也能温饱肚子,那就躺在家里等救济吧。

更让人难以启齿的是,当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此地更本无法执行。闲着也是闲着,越穷越生成为了山区农民的普遍现象。对于这一点,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当地每家五、六个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为了减少贫困,改变山区农民的旧有观念,自治区政府从九十年代开始从西海固山区向银川平原移民“吊庄”。


可是长年的惰性使然,加之最初的吊庄工作基础不配套。从山区过来的几批吊庄移民,面对“风吹石头跑、沙子眯眼眼”的贺兰山东麓吊庄移民点,许多过来的农民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于是不顾一切的跑回老家去。

对于这一情况,昨天播出的《山海情》前2集,都有真实的反映。当然,毕竟是一部电视剧,其中也有些艺术夸大的成分,但基本情况属实。

希望大家关注此剧,一方面欣赏剧中这些老戏骨的本色表演;一方面了解一下宁夏山区农民的渐进史,这样你会更加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最佳贡献者
2

吊庄一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是80年代底到90年代初。和现在的移民搬迁不一样,如当年的隆湖吊庄,他是有原平罗县农场整体移交给隆德县,隆德县组织搬迁管理的一种模式。他虽然是在平罗县的管辖范围内,但是从人事,管理都属于隆德县领导,相当于隆德县的一个乡镇,故称“吊庄”。主要解决不愿意搬,搬来了留不住的一种办法。

3

“吊庄”一词是宁夏人发明的,意思就是从这里搬迁到那里。就像在扁担上吊着,从穷苦地方吊到能生存发展的地方。移民搬迁时,西海固地方深山老林里的人,都很穷,几十年的家当,差点的用扁担就能担光,好点的就是用牛拉架子车拉光。所以,这个“吊”,其实很形象也很贴切!

4

作为东部省份的人,一看这个电视剧时也是很蒙的,搜索了一下才知道。

原来,90年代的时候,政府为了扶贫和改善老百姓生活,在地理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划出区域,让环境恶劣地区的人迁出来居住。

新的地方宅基地、责任田等都重新划了一份,原来老家的那些还保留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也可以两边跑,两边通用。

但新的移民区一开始,其实也没多少人去,这个我们在电视剧的第一集里,也能看出个大概。只有一条裤子能穿的一家三兄弟,宁愿在家睡大炕,也不愿意去吊庄。

这里当然有老百姓好吃懒做的原因,但也有其他因素。

  • 首先,国人安土重迁,轻易是不会迁徙的。

去到一个陌生环境,面对未知的将来,人都是有些慎重的,如果每个人都有发展的眼光,也不至于穷成那样。

在原来的地方,安全感要更强一点。

  • 其次,吊庄的条件也足够艰苦。

理论上来说,适合人居住的好地方,依山傍水那种,早就被占了。到90年代,还是荒地的,必然有不适合居住的理由。

剧中的金滩村那个地方,灌溉水也还没有到达,更是常年的风沙漫天,偶尔还刮一刮沙尘暴,其实也并不适合居住,无非是地处平原,离水源更近,不至于再靠天吃饭而已。

而搬迁村民首先要面对的一条就是居住的问题,房子得自己盖。关键是大家都是穷人,谁有钱盖房子呢?

说到打工赚取,其实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毕竟当地也不可能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否则也就不需要别人帮扶了。

结语

所以,老百姓不愿意去吊庄也正常,开荒确实是需要勇气的。

如果像现在移民安置一样,把三通一平甚至房子都建好了,估计打破头都有人去。

5

电视剧《山海情》正在各大卫视热播,剧中出现了“吊庄”一词,“吊庄”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吊庄”从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把一个村庄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吊庄”一词的出现,源于国家西部开发扶贫致富。

当时的国家政策是这样的:从1983年开始持续到2000年,国家在贫困宁夏南部,以及陕西、甘肃接壤的西海固地区,实行一种特有的“吊庄移民”政策。



说白了就是鼓励大家离开不适宜生活的地方,到西部戈壁滩开发新地方,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有人可能说了,这是好事,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意去呢?

从上面地图可以看出:西海固指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这一带,范围包括固原地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七个贫困县。

老百姓有句话叫做“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西海固这个地方,由于降水少,蒸发快,不适宜人居住,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考察得出的结论。

但是从老辈儿的人就住在这里,对这里就产生了感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乡情。

人的适应性很强,不下雨,天旱他们就靠天吃饭,种上庄稼等老天下雨,赶上好年景就吃饱一点,赶上天旱就饿肚皮。



为了有水喝,人们平时夏天就把雨水储存起来,冬天时把雪储存起来,水比油金贵,一道水要用三遍。解放前人们就是这样勉强度日。

解放后,人们开山造田,生活有了改善。但是收成很不理想,“粮食挂菜代”勉强填饱肚子。

为了扶贫,国家每年向这个地区无偿调拨粮食。老百姓吃着国家特供的粮食,虽然解除了忧虑,但培养了农民的惰性,得过且过,只要饿不死就不离开这个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帮助这个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国家号召西海固贫困县,整村迁移到西部去开发新地方。新的地方肯定比西海固这个地方有开发潜力,当然前提是要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因此许多安逸惯了的农民不愿意离开老家,《山海情》这部剧正是演绎了这种情况。

美好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吊庄移民”的政策最终为老百姓带来了好处,在戈壁滩上,人们用辛勤双手开创出了美好的明天。

文/秉烛读春秋

6

大家好,我是宁夏麻麻哥。作为一个宁夏的搬迁户,看到前面很多关于电视剧《山海情》中“吊庄”二字的解释,都不准确,所以我必须解释一下?

吊庄,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由老百姓最先使用的,意思也简单,“吊”跟“调”意思一样,“吊庄”就是“调庄”,就是把南部山区的庄子(村子),全部“吊(调)”到黄灌区。有下图为证!

宁夏银川周边的“吊庄”不止一次。距离我家最近的吊庄,名叫“南梁台子”,距离我家所在的“南梁农场”5分钟车程,而且每逢2、5、8日,都还回来南梁农场赶集。

另外的吊庄,有闽宁镇(刚开始叫闽宁村,后来去的人多了,就改成镇了,我家有很多亲戚在那里),有玉泉营,有潮湖,有红崖子(搬迁点本来没名字,就把老家村子的名字也搬迁过来了)……最成功最大的,应该是红寺堡,直接成了个县级单位。大大小小加起来,银川周边有上百个之多。大部分都是以村子(庄子、人庄)为单位的。

我们家在银川火车站往北20多公里,南梁农村,属于自发移民的那种,所以没去吊庄。吊庄是政策性移民,我高二的时候,我们家就搬过来了。从那时候,我们家就开始在黄灌区种枸杞,直到今日。

这两天,我也在看《山海情》,确实,里头的很多场景,很真实,有些事情我这个80后都经历过。比如吃救济粮,我就记得清楚,我就跟着大人去领过。

现在好啊,有水,有路,有电,还有一点点钱。日子比在南部山区(西海固老家)过得好很多。可以说,受益于搬迁的我们,每个人都很幸福,都很知足,很感激!

7

吊庄是宁夏地区的专有名词,主要有3层意思。

第1层剧中第2集说的很清楚,就是原来村里一切保留,在其他地方划一块飞地,让移民发展。

移民迁徙到了其他县,行政管理上还是由原县负责。

如剧中那样,原县派干部负责移民的一切工作,也负责与迁徙地的行政主管部门交涉。

其实这样还是有许多不便的,如剧中的通电事宜,如果在原来的县里,估计早就找闫妮扮演的县长解决了。

但是在人家县里,就要守人家的规矩。

给你面子是给你面子,不给面子你就得去凑齐那最后一户。

移民村相当于原县在邻县的一块飞地。

这个“吊”,其实最早一般指村里的“飞地”。

比如山里开垦出来一块地,离村子很远需要有人驻守。

第2个意思其实是隐喻,就是指移民搬迁,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的不可知性。

那时候国家条件也差,不比现在安排的妥善,像去年凉山“悬崖村”移民,下山就有楼房,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那时候啥也没有,出山是挣扎一条活路,却也提心吊胆,前路茫茫,不知路在何方。

给他们安排的地方,肯定不是好地方,如剧中安排的就是戈壁荒滩,啥也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

第3层意思则是这些迁徙下来的人真的是赤贫,所有家当一辆板车甚至一根扁担就全有了。

全部的行李都吊在扁担上或者板车上,离开祖祖辈辈挣扎着活命的故土,走向茫茫不可预知的未来。

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一切,自己的妻儿老小,全都吊在了这根扁担之上。

期待着能够去为子孙后代挣扎出一份未来。

大概意思脱不开这三种,也许是三种都有的混合吧!

其中的苦辣心酸,恐怕比剧中还要严苛。



这部戏我是看得热泪盈眶。

这种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筚路蓝缕的坚韧与奋发,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任何时候,只要有一小块土地,中国人就能扎下根,活下来!

而且能够依靠一代代人的顽强不屈,使生活越过越好!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都是水花拉着一辆板车,车上坐着老公孩子,七天七夜赶路四百公里吧?

平均每天赶路60公里,一般的老驴强驴,恐怕都要在这位坚韧的西北女人面前说一声:兄弟佩服!

类似的事情我曾经遇到过。

有一天夜里我晚归,出地铁还有两站到家没车了。

打车不值得就步行溜达,路遇一位民工扛着行李向我问路。

我好心告诉他还有二十多公里,要走很久,最好打个车吧。

他笑着告诉我没事儿,他见到我的时候,已经走了十几公里了!

他的笑很平静,家常便饭一样丝毫不把这几十公里放到心上的样子,让我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还有我单位地下有个台球厅,老板人不错,雇佣了一个残疾女孩。

我们经常下去抽烟聊天休息,每次她都高高兴兴的拖着残疾的身体,忙里忙外。

很开心的样子,我想是由于能够有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吧?

我们身边,不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中国人吗?

我们用几十年,咬着牙汗珠子落地摔八瓣,不就是为子孙后代,不再遭受我们受过的苦难吗?

中国人的奋斗,与西方人不同。

他们是为了自己奋斗,中国人其实更多是为亲人!

宁可做栽树的前人,也要为后代栽下一片绿荫!


前年在西北地区用了二十天,走了个大环线。

说实话是真荒凉,那叫一个光秃秃唉!

好多村子里都看不到人烟,估计都出去打工了。

茫茫戈壁真不是很适合人类生存,我们就遇到了龙卷风(不大),还差点遇到能把车追翻的侧风(临时改线了,后来看新闻知道走原来路线的话那天有商务车被吹翻了)。

就是在这种严苛的自然环境之中,当地人用自己的顽强不但扎下了根,还把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不能不让我敬佩。

与他们相比,我们生活之中的不如意,又算什么呢?

至少我们的生活,没有吊着。


《山海情》拍的最好的地方,首先是不回避问题,至少显得真实。

不像有些扶贫的戏,看着就假大虚空。

脱贫要那么容易,这些年那么多人的艰辛付出,算什么?

那么多人咬着牙的坚韧顽强,又成了什么?

真实表现出困难不丢人,因为能够战胜困难,才更能凸现胜利的伟大。

第二就是不灌水,24集的体量合适。

这要是拍个百八十集,这片子就算是毁了。

8

我家也是搬迁户,大概92年的事了。就是,从偏远的山沟沟里搬到村镇上。山沟沟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但是不通车,不通电,交通靠走,安全靠狗。村镇上,土地少,但是有水有电,还有大永久自行车。

因为刚好,大伯是扶贫办的,我爸就积极响应号召,第一个同意搬迁,被骂忘本,还有人晚上来敲门,砸东西。

很多人不愿意搬,有些老人甚至吃药威胁。全村40多户,最后搬了20多户。没搬的那些可高兴了,白得房屋良田。搬走的要辛苦些,国家虽然有补助,但是大部分都是靠自己。

现在已经定居的我们,跟着国家的步伐,上学,结婚,工作,孩子也上了好的学校,楼房,轿车,生活得以改善。但是,老家那边,虽然已经通车通电了,也有了代步的摩托车,可也只能靠天收,依旧清贫落后,除了地里,没有任何收入。同村的很多人都后悔当初没有积极响应,甚至去求过政府,但都晚了。

9

吊庄是通俗的说法,学名应该叫做生态移民。就是生存环境过于恶劣,整村的搬离家乡。那个年代不愿意的肯定是多数,不说故土难离,就是现在让我们走向陌生的环境又有几个人没顾虑呢。

实践证明,吊庄总体上还是成功的,有一些阵痛,但历史会证明其成功。宁夏的生态移民从人口上看不是国内之最,但涉及面及历史影响,绝对首屈一指,甚至在人类生态移民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尊重规律与人定胜天之间并不矛盾[碰拳]




10

“吊庄”从指1983年开始持续到2000年,国家在宁夏南部与陕西甘肃接壤的西海固地区紧临的七个国家级贫困县实行一种特有的“吊庄移民”政策。



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代称,范围包括固原地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七个贫困县,西海固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行政区划。


西海固是历史深处的固原(原州城),也是2000多年历史的中原长安为中心四关之中关中的北关萧关所在地。因此,距离宁夏银川400多公里的西海固方言自古更接近于关中方言“长安官话”。

宁夏南部山区的西(西吉县)海(海源县)固(固原县)山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此地人民生活特别贫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暑确定西海固地区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西海固400公里外的银川附近广阔的茫茫戈壁滩,国家给搬迁来的“吊庄户”分配新的庄基地和口粮地,并保留其老家原有的房屋和耕地,采取“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灵活方式,吊庄户可以在新家园和老家园之间自由往返。


在国家政策支持、发达省市对口支援以及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新移民点经过一切从零开始的开发建设,待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以后,再将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山区人民整体搬迁到平原地区新建的移民安置点。


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这种特有的扶贫模式称为“吊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