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考古界有一条共识,就是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但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发掘。
要想发掘秦始皇陵,首先需要至少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触发抢救性发掘的机制,二是文物保护技术非常成熟。
相对而言,第二个条件要比第一个更关键,如果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即使是抢救性发掘,损毁也在所难免。
尽管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是考古界的一条铁律,但实际上,关于帝王陵墓能否发掘的问题,一直都争论不断。
主张发掘帝王陵墓的声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处于对古代帝王的好奇心里,另一种则是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第二种声音被人称为“帝王陵墓经济学”,其代表人物就是经济学家张五常,他在14年前就主张发掘秦始皇陵。
张五常给秦始皇陵的发掘算了一笔账,他说秦陵地宫打开后,每年的门票收入能有25亿元,收益远超兵马俑。
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可能代价有点大,帝王陵墓中的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若技术达不到,损害将不可逆。
就目前的考古技术来讲,还达不到保护地宫中文物原始状态的水平,其中纸张和丝绸的保护仍是世界级难题。
由此可见,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仍然是当前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基调。
那么,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条铁律是怎么来的?
这个事情还要从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发掘说起,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主动发掘的一座帝王陵墓,教训也很惨痛。
在地宫开启后,龙袍等丝织品颜色非常艳丽,但在接触空气后,很快发生碳化变色,手一碰触便灰飞烟灭了。
纸制品是如此,出现了霉变、板结等情况,三口金丝楠木做成的棺椁被遗弃毁坏,就连帝后尸骨也被烧毁了。
在定陵发掘之后,又相继有汉陵、唐陵、清陵等的发掘声音响起,鉴于定陵的教训,国家及时制止发掘之风。
当时的指示非常明确,即十年内不开挖帝王陵。
1987年,国家又对文物工作提出要求,对不妨碍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在文物保护技术未过关的情况下不发掘。
到1997年,文物保护工作又有了新规定,即当前不具备文物保护技术和手段,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主动发掘。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秦始皇陵就绝对不能发掘?
从现有相关规定来看,秦始皇陵并非绝对不能发掘。如果达到了抢救性发掘的门槛,那可能就要另当别论了。
那什么是抢救性发掘?这是相对主动发掘而言的,比如影响基建、存在被盗及受地震等影响都属抢救性发掘。
这里举几个例子,海昏侯的墓就是因为被盗而清理发掘的,隋炀帝墓是在基建施工中无意发现而清理发掘的。
还有曹操墓和萧皇后墓等,都是因为不可抗拒力而被迫发掘的,这些都属于典型的抢救性发掘帝王陵墓案例。
如果秦始皇陵满足了这些情形,那也是可以抢救性发掘的。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似乎很难看到这天。
此外,还有一个条件满足后也是可以发掘的,那就是文物保护技术的高度发达,能达到保护地宫文物的水平。
有人可能会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物保护应该不存在问题。但实际上,文物保护仍是世界难题。
秦始皇陵深埋地下两千余年,地宫中早已形成稳定的微环境,如果贸然开启,会给文物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尤其是纸张和丝织品很难保存,除极度干燥的地区外,目前技术无法达到保护水平,与其主动发掘不如不动。
比如,法门寺地宫发掘出的丝绸因多次开封,导致丝织品和箱子发生朽败和碳化,有些动一下就成了粉末状。
还有,70年代发掘兵马俑时,因为彩色无法保护而停滞20余年。由此可见,没有保护的发掘就是在损坏文物。
因此,从现有文物保护技术来看,还无法满足秦始皇陵开启后的保护工作。什么时候能发掘,可能还需时日。
秦始皇陵的发掘有哪些难点?
第一、巨大的封土堆难以处理。众所周知,帝王陵一般不会从封土堆打竖井下去,而是要将整个封土堆去掉。
尽管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已经缩水很多,但底面积仍有12万平方米,高度也有87米,土方量达到347万立方米。
工作量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去除封土堆后就破坏了秦始皇陵的完整性了。而地宫又在封土堆下距地面35米处。
若是不除封土堆,又如何去发掘地宫,游客进出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问题。
第二、地宫中的水银不好处理。太史公说秦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实际勘测时也发现了汞异常。
而秦陵地宫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若用水银来模拟江河湖海,这个量有多大?又该如何处理这水银?
第三,就是纸制品和纺织品的保护问题。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成为秦陵发掘的最大的难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秦陵在抢救性和高技术的情况下,是可以发掘的,但绝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