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容妃有些感情的,但是碍于面子,还有政治上的需要,他不会也不能去接容妃回宫。
面子大于天,寻常人尚且讲士可杀,不可辱,更别说一国之君了
大家都知道嗟来之食的典故。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很多百姓外出逃难求生。黔敖在路上施舍食物,他看到一个灾民路过,便吆喝那人过来吃饭,言语颇有轻蔑之意,灾民觉得黔敖看不起人,不肯吃饭,黔敖亲自道歉,灾民依然不肯吃饭,最终饿死了。为了面子固执到这个地步。
其实现代的普通百姓一样,有多少情侣,因为双方都拉不下脸面,不愿意服软,最终分开。
寻常人如此,更不必说康熙了。康熙是大清皇帝,自认天之骄子,在他眼里,自己的面子大于一切。
康熙在孝庄的陵寝前宣布废除太子,容妃遵照孝庄的遗愿,据理力争,这是让康熙当中难堪,下不了台。康熙如果不给容妃一个处罚,自己的脸面何在,百官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嘲笑他,以后有样学样,一个人没了威严,说出去的话就没人听,今后如何施政。
为了自家的江山,康熙不得不废太子,谁拦他都不会有好结果
孝庄早就看穿权力是醉人的毒药,会让人迷失。她知道太子一旦被废,剩下的皇子会想尽办法来争夺储君之位,到时候必定造成骨肉相残的惨状。所以她给容妃留下一道懿旨,皇帝不可废太子。
孝庄活着的时候就跟康熙说过这个事,当时康熙把这事搁在了一边。当容妃再次说出口的时候,康熙知道容妃没有撒谎。可他不能承认这个事,君无戏言,难道生生把自己话收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太子懦弱,没有主见,这样的人当了皇上会毁了他清家基业。骨肉相残和祖宗基业孰轻孰重,康熙自然分得清,为了大局他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亲人,不得不违心的说容妃捏造孝庄懿旨,将她贬为常在。
容妃没有错,她是善良的,她的耿直害了自己
容妃的心是好的,可她不懂得从大局出发,她真的不适合呆着宫里做勾心斗角的事。她遵从孝庄懿旨,却没看到一个无能之人当了家的害处。她没有看到康熙的难处,公然在灵堂上顶撞康熙。
康熙本来就对废太子这件事痛心疾首,结果最懂她的容妃却在这个时候变得不通情理,火上浇油,康熙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最亲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爱得越深,伤得越深。所以他一怒之下将容妃贬为常在。
之后他单独去找容妃,容妃依然固执己见,康熙恼怒异常,训斥了容妃一顿。他必须狠心,他怕自己心一软放过太子,影响大局。
康熙命容妃看住红玉,容妃再次善心大发,放走红玉。再次的公然对抗让康熙彻底寒了心,他下旨将容妃贬为奴婢。
康熙注定无法宽恕容妃,一旦那么做了,等于承认自己错了,如何处理太子就成了两难。他必须狠下心肠,放弃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