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在朱元璋过世后,于1399年从北平起兵靖难。1402年,他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史称“明成祖”,这便是闻名后世的“靖难之役”。朱棣即位后,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做出最大的决定,便是从南京迁都于到北京。

在历史上,一个王朝选择都城,一般都要综合考量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种因素,毕竟,都城的选择绝非儿戏,事关国祚。

当年,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他的根基和大本营位于江南,所以把都城定在南京。南京城背靠长江,地势险要,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它不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且盛产粮食,的确是都城的上佳选择。

但是!南京地理位置远离北方,不便于对付元蒙的残余势力。他们依然贼心不死,时刻图谋恢复对中原的统治和占领,经常发兵南下骚扰明朝边境。朱元璋深以为恶,积极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可惜都没有太好的效果。甚至于,朱元璋当时都有心迁都长安或者洛阳,以加强对于北方地区的统治。

朱棣于1370年被册封为燕王,开始驻扎北平带兵戍边,抗击元蒙的残余势力。在长期的边境战争中,朱棣逐渐成为老朱家最勇猛善战的带兵将领,拥有了一支直接归他调遣的十万铁骑,是诸王中实力最强的一个。素来野心勃勃的朱棣,逐渐有了篡位夺权之心,尤其是在太子朱标过世,而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之后。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即位,在齐泰和黄子澄的谏言下,朱允炆开始着手进行削藩。到建文元年底时,就已削掉了五个藩王。小试锋芒的建文皇帝,终于鼓起勇气,要向燕王下手了。

朱棣自然不甘于束手就擒,遂以“清君侧”的名义,鼓吹齐泰和黄子澄等主张削藩的大臣为奸臣,号称是“靖难”。经过三年的南伐战争,朱棣终于攻入南京,夺取皇位,可惜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去向。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朱棣迁都北京,主要是担心生死不明的朱允炆以及他背后的势力对自己图谋不轨。毕竟,这个皇位来得不正大光明,而且自己的大本营在北方,南京显然不是自己的主场。对于这种解释,我表示认同,这的确是他选择迁都得一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朱棣上台后,继续实行削藩之策,尽释诸王的兵权,并将拥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宁王从喜封口外的大宁迁往南方的南昌;将谷王迁往了南方的长沙。这样,在他大力削藩的同时,也大幅度削弱了大明在北方的防御力量。

特别是,由于在“靖难之役”中,宁王所属兀良哈朵颜三卫因为从征有功,朱棣登基后尽割大宁地给朵颜三卫作为犒赏。三卫地自辽沈至宣府几千里,此地割出后,北平完全失去了东北的屏藩,辽东与宣府之间的防线被割断,互相不能应援,对边防损害尤其严重,成为不得不防的大患。

因此,如何防御北方,尤其是东北方,成为当时朱棣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经过仔细斟酌,朱棣最终将都城选定为北京并且开始在此营建新的都城。

同时,开始大范围移民到北京周边进行屯垦,加强对北京地区的经济和农业开发,使该地的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样,经过十年的兴建,迁都北京的各项条件已经成熟。

1421年正月,朱棣御驾奉天殿,接受文武群臣的朝贺,正式把大明的都城迁到了北京,南京成为留都并且昭告天下:

“并建两京,用南京之财富,会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

朱棣迁都北京,这是明朝史上的一件大事,迁都北京后,明朝大大加强了北方的军事力量,这对于维护北方边境的安全,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证明,朱棣迁都北京的决定是正确的。

回答完毕!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树挪死,国挪活!

关于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的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静夜史已经分析过了,除了明成祖的朱棣的一些个人癖好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国家大事,民生社稷了!

事实上,朱棣并不是第一个动迁都心思的明朝皇帝,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曾不止一次地想要将都城迁出南京,哪怕迁到自己老家凤阳也行啊!

最后,迁都的事情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得到了实施,在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得到了巩固。

那么,为什么明朝的统治者要执意迁都北京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自古定都南京享国不长

这一点,相信朱元璋是知道历史的,即使朱元璋不知道,身边的谋士也会告诉朱元璋的!

所以,朱元璋明白,南京绝对不是久居之地,朱元璋必须要走!

去哪里呢?朱元璋比较纠结。

此时的徐达和常遇春等人已经攻占了河南、山东等地,朱元璋将目标锁定在北宋的都城开封。

在朱元璋看来,这里是运河的中枢,位置上又是中原核心,选择这里不仅可以控制南方还可以遥看北方,确实不错。

但是问题接踵而至,首先经历了两宋之交以及蒙古灭金的战乱,开封早已被废弃,昔日繁华的大都市已经成为过往,定都这里无异于重新兴建一个大都市,这对于建国不久的明朝来说是个巨大负担。而且此时的李善长等人也反对迁都开封,理由是蒙古未除,定都这里无险可守,或者说根本就守不住!

于是朱元璋放弃了。几年之后,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对长安、洛阳等地进行巡视,看有无建都的可能。朱标巡视的结果是,长安从宋朝以来就已经被废弃,彻底告别帝都,而且由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根本无法供养庞大的人口,所以长安不具备成为首都的可能。

而洛阳地区,虽然经济条件稍好,但是同样历经战火,而且唐朝以前,实行的是长安-洛阳两京制,和长安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洛阳盆地相对于关中平原来说面积较小,也不能作为洛阳发展的腹地,所以在朱标看来,洛阳也不理想。

但是相比于长安,朱标还是倾向于洛阳的。

但是,很快朱标去世,迁都事宜再次被搁置。

2、蒙古问题严重威胁明朝边防

在朱元璋的迁都备选名单中,北京不是理想选择,理由是北京气候干燥,粮食生产难以自给。最重要的是北京紧挨着北元,在安全形势上非常不利,一旦北元威胁,明朝就需要保持庞大的军费开支,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负担。

但是朱棣并不这么想,在朱棣看来,北京不仅是自己的老窝,更是前出蒙古的前站。换句话说,朱棣要用定都北京的态度,告诉蒙古自己永不妥协,甚至要征服蒙古的雄心!

事实上朱棣不仅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将北京定为都城后,明朝实现了守卫北京和守卫边疆只能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边防的开支。

朱棣在位期间,前后发动了5次对蒙古的北伐,巩固了北京周边的环境,可以说此时定都北京已经没有朱元璋时代那般危险了。

所以,1421年,朱棣大胆迁都北京,明朝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3、平衡南北地主阶级势力,加强皇权

朱元璋之所以不愿意呆在南京,是为明朝整体考虑。朱棣之所以不想在南京呆着,那是因为朱棣对南京不熟。

虽然从南方带过来一批文臣武将,但是在朝中,朱允炆还是留下了一些班底,继续为朱棣所用。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南方人居多。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人之中,很多是南方人,代表了南方的地主阶级,这就让北方人不爽了

朱棣是在北方成长的,从藩王到皇帝都是北方人支持的,现在自己坐上皇位了怎么能忘掉兄弟们,所以朱棣必须将都城迁到北方,让强悍的南方地主们离开自己的老窝,让北方的地主们也能享受到朱棣带来的福泽。

事实证明朱棣是对的,迁都前,大臣们纷纷反对,迁都后甚至还有很多人鼓动明仁宗迁都回南京,最后明宣宗决定就在北京,才逐渐将北京定为大明帝国的首都。

当然,为了平衡南北的纷争,明朝将南京作为陪都,将凤阳作为中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3

明朝迁都北京,不是从朱棣朱棣才开始的,而是从朱元璋开始了。

刚一开始,朱元璋给中国定了五个首都,分别是南京北京,西安,洛阳,凤阳。

朱元璋统一全中国后,实际上,主要的人才资源,都集中在南方。要建设北方,就需要在北方找一个,经济上政治上的中心,而这个时候北京是最合适的。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死后,仅仅四年,朱棣造反,朱允文赶下台,自己当皇帝。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条。

1,靖难之役让朱棣对南方彻底失去信心和能力。这样说朱棣过长江以后所向披靡很快,统一全中国,但是,南方很多事实际上还是不服朱棣的统治,那么对于朱棣来说,只能重用锦衣卫,这些特务组织来进行维护统治。这是从长远来看,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是最合适的。

2,迁都北京可以震慑蒙古,君王守社稷。朱棣上台后先次发动六次对蒙古的战争,都是御驾亲征。朱棣迁都北京后,把大量的资源顺着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运到了北方,达到平衡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实现了均衡发展。

3,朱元璋死后朱元璋所订立的。藩王守边的战略已经不适用,只能使用天子守国门。因为对于朱棣这样一个藩王造反起家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信任另外一个藩王,帮助他守卫边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宁王就被迁到了江西南昌。当然对于朱棣来说,主要还是攻打蒙古,彻底灭亡蒙古!

4,朱棣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在朱棣眼里,北方的北京是中心之地,可以保卫大明江山万世一系。按照风水学的原理来说,建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而迁都北京或许可以,避免这个命运。

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丹水秋风!

4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应天府),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的首都都在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其第四子燕王朱棣的领地封在北平,靖难之役朱棣起兵攻占南京城后,其后十几年间开始了北京的都城建设, 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在下令迁都前,曾于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次“巡狩北京”,应该说朱棣这三次前往北京是在为迁都作准备,此后明朝的政治中心逐渐从南京转向北京。

北京紫禁城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首先是北京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防御蒙古部族上,明前期来自蒙古部落的威胁日增,在削藩后,如何加强对蒙古的防御成了关键,明成祖朱棣曾两次亲征打击北方边境的蒙古,此后明朝在北部边疆不断增派重兵,全国的军事重心逐步转移至北京,迁都北京的目的便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二,在不断的战乱破坏下,北方的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摧残,朱棣曾将此比喻成“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作为抵御北部蒙古的重镇,明朝的北征都是以北京为依托,北京的经济衰落意味着防御体系的衰弱,为了巩固“中国之门户”的地位,迁都北京势在必行。其三,迁都北京也与明成祖的个人性格有关,靖难之役前,他曾镇守北京,其后他在南京登位,考虑到朱元璋时期分封诸王带来的社会动荡,对尤其是需要巩固的北方边防,他选择了亲自坐镇,以将天下最要害之地交由自己亲自管理。

北京地形

明朝迁都北京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明成祖即位后,将北平升为北京,称之为“行部”,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建立宫殿以备“巡幸”之需。第二年北京宫殿动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营建成功。在此期间明成祖曾三次“巡狩”北京,并下令全国作好迁都的准备。早在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便下令将山西的一万多户百姓发配到北京,以充实北京人口,并带动北京经济发展。同时,南京的政治中心也逐步往北京转移,不仅将北京改为顺天府,而且设立了设立北京行部国子监、留守行后军都府等机构,为了扩大官吏的来源,除了增加生徒额数外,还下令由王英主持北京的会试。此外,明成祖曾三次“巡狩”北京,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北京的政治地位。

明成祖像

参考文献:

朱子彦:《论永乐帝迁都北京》,《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李燮平:《明西宫在永乐迁都过程中的政治作用》,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年。

潘玮钰:《浅谈明永乐迁都原因》,《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33期。

彭勇:《成祖迁都与“永乐”国家战略》,《北京观察》2017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5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事实上在正式定都南京的两年前(1366年)朱元璋就已下令在南京营建宫殿建筑,到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南京城的宫殿建筑工程基本完工,整个营建工程历时26年,宫殿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事实上南京故宫101.2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还超过了今天我们看到的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如果保存至今的话南京故宫才是世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然而南京对朱元璋而言:只是在其削平张士诚、陈友谅等南方诸雄的过程中一个临时性过渡性的都城,因为在这一时期朱元璋赖以起家的基本盘就是江南地区。可在蒙元势力退回北方草原后从西北的嘉峪关到关东的白山黑水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疆土,这时地处长江下游的南京已不再适合作为这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在此之前南京从未成为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定都于此的无不是偏安江南的短命王朝。南京距北部边疆千里之遥,定都于此对北方边防而言是不利的。

在唐代以前无论是武王伐纣、秦灭六国,还是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取得天下或是隋唐依靠关陇贵族集团统一中国,在数千年间关中一直是统治者的根本重地。然而从宋代开始以关中为基础进而东出一统天下的东西格局为主基调的中国历史转变为南北格局:南面的汉族政权面对的最大威胁是北部的游牧民族,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位于渤海之滨、燕山之麓的北京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赵宋因失去燕云而偏安南方;辽、金因占据此地而具有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尽管如此,但当明军刚从元朝手中收复大都城时这里已先后由辽、金、元三个异族王朝统治了四百余年,和中原文明已出现了一些隔阂,加之战乱的破坏还显得有欠繁华富裕。以朱元璋为核心的明朝开国集团多起自江淮一带,北京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域,定都于此多少感觉不踏实。不过这并使朱元璋放弃迁都的念头——他委派太子朱标巡查长安、洛阳和开封,想选择汉、唐、宋的故都为首都,然而此时的关中已然残破,不再具备作为一个大帝国都城的资格,洛阳的情况也大致相仿,开封则处于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金灭北宋和元灭金时开封守军都吃够了无险可守的苦。无可奈何之下的朱元璋只得暂时将都城定在南京,但这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原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册立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朱允炆刚一登基就意识到:自己那帮年富力强又手握一方军政大权的皇叔们压根就没瞧得上自己,于是他和自己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秘密商议削藩,这就加深了以朱允炆为核心的明朝中央朝廷同地方藩王之间的矛盾。1399年七月朱棣设计擒杀了朱允炆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命令自己的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随即以”清君侧“为名发起了靖难之役。1402年六月朱棣的大军攻陷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战火中不知所踪。1402年7月17日朱棣在假意拒绝臣下连续多次的反复劝进后宣布即皇帝位。

北平作为朱棣的起家之地而经营多年,朱棣继位后一直有心迁都于此。同时北平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一直是明朝的边防重镇,朱棣担心若定都南京会使后世子孙沉迷于江南的繁华富庶而忘却北方的边防安全,从而不利于明朝的整体国防建设。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就下诏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九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完成。次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至此明朝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全部工作。朱棣在北京营建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北京故宫(当时称紫禁城),与此同时还修建了天坛、太庙等如今的北京地标性建筑。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明朝始终将都城定在南京,那就意味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将完全集中在以南京为核心的江南地区,北方的国防体系和经济水平将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凋敝的状态,这显然是不利于一个帝国的长治久安的。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迁都北京也不是没弊端:由于北京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带,这意味着此后的明朝皇帝和众臣将直接置身于同北方游牧民族战斗的最前线,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天子守国门”——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明朝君臣始终保持一种忧患意识,对北部边防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样做同样也有负面影响:一旦战局失利意味着明朝的统治中枢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重新调兵布阵。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随后瓦剌大军立即南下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幸有于谦解围才免于一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带兵突破古北口包围北京。后金兴起后也曾数次兵反京畿重地。

严格意义上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3年)北京才成为明朝的正式首都,在此之前北京一直称为行在——皇帝率领文武百官驻扎的临时首都。南京则称为留都——置官留守的首都。留都南京几乎完整保留了一整套朝廷体系:不仅六部、都察院、五府等行政官僚机构应有尽有,连后宫内廷的太监、宫女、侍卫也一应俱全,也就是说尽管这时皇帝不住在南京的皇宫之中,但南京的皇宫中仍住着一群太监、宫女、侍卫。由于皇帝不住在这里,对南京的太监、宫女、侍卫而言是无法通过攀附皇权上位的,一般来说在北京宫中犯错的太监、宫女、侍卫就会被打发到南京,表面上看是平级调动,实则等同流放。尽管南京的行政机构和后宫系统就重要性而言远远不及北京,但相当于是给北京朝廷复制了一个备份,这意味着一旦敌军势力强大到必须迁都抗敌时明朝中央政府可以随时迁回南京,所以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福王朱由崧在群臣拥戴下在南京即位,由此开启了南明王朝。而南京所在的江南地区是当时天下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这意味着以江南的粮草赋税供养南京这个留守都城完全不是问题。事实上不只是南京,都城北京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主要也是由江南地区供应。故而明朝人自己曾总结道:拱卫京师有两大生命线是绝不能动摇的——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防线和江南粮草赋税北运的漕运线。

6

明朝迁都北京那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事儿了,在北军通过“靖难之役”攻克南京后,建文帝失踪,朱棣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朝的新皇,这时候他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而且还很容易得罪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到底是啥呢?没错,就是迁都!

迁都这件事他的老爸朱元璋生前也是思之再三,考虑到了西安、北京、南京等好几个地方。之所以最终确立了南京,主要因为这里是当年义军的大本营,朱元璋在这里干掉了张士诚、陈友谅这些割据枭雄。同时也是江南富庶之地,环境适宜,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是块风水宝地。



但朱棣最终选择了北京,主要是为了诠释“天子守国门”的气节。当时北元势力虽然被驱离到了漠北,但总有小股游击队经常骚扰明朝边境,严重威胁了明朝在北边的统治。



此外,北京是朱棣的封地,江南虽美但从小在北方长大的朱棣却不适应。首先体现在饮食上,北方人爱吃面,而且还喜欢吃咸,朱棣的北军似乎有些不适应米饭和甜食,此外还有南方的气候太过于潮湿,北方人还是喜欢干燥风吹的感觉。

还有一点,就是在北军攻克南京时皇宫失了大火,宫殿毁坏严重。北京有着现成的一座前元皇宫能用,也没有必要劳民伤财再重修南京的皇宫了。

就这样,一大批的文武官员踏上了北进之路,北京从此便成为了影响至今的大国国都。

7

明朝的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首要的考虑是国家的安全和长治久安,其次考虑的是经济的繁荣。安全与危险是对立的。威胁来自哪里,哪里就会受到格外的重视。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的匈奴、突厥、鲜卑,此时的首都定在了长安。长安具有“据崤山之固,拥雍州之地”的地理优势,长安的四周分别是潼关、大散关、萧关、武关,易守难攻。把全国的军队、财力、物资向长安集中,可以有效的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


自唐朝开始,威胁主要来自于东北方向的契丹、女真、蒙古,都城的位置也由长安迁到了北京。

朱元璋建都南京之后,虽然派徐达、常遇春打跑了元顺帝,但是对蒙元的残余势力经常感到鞭长莫及。为了更好的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考虑过迁都的事情。

在洪武二十四年,太子朱标受命前往西北巡视,回京后献出地图,像朱元璋讲述自己的迁都计划,不料,次年四月,朱标病故,朱元璋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开始大杀功臣,为孙子朱允玟铺路,迁都的事情就此搁下。


而朱棣迁都,也有抵御、消灭北方威胁的考虑。

南京阴气太重。

元朝灭亡之后,朱元璋把自己二十六个儿子中的九个封为藩王,分布在北方边境线上,形成了九边重镇的布局。

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玟继位,二十来岁的人面对众多的四十岁的叔叔,自然感受到了威胁。朱允玟在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削藩,先挑软的捏,由弱到强先学了周王和齐王,燕王朱棣感受到了危险,先装疯,后叛乱,靖难之役后,朱允玟下落不明,朱棣入主南京。

天下易主,自然要昭告天下,那谁来写诏书呢?朱棣叫来了朱允玟的老师方孝孺。方孝孺是个名人。既然是名人,那就需要好好说话,不然名人出去张嘴一通乱说,自己的形象就会一落千丈。

朱棣于是厚着脸皮和方孝孺拉近乎,但是,人家根本不吃他那一套。方孝孺嚎嚎大哭着被人拉进大殿,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是哭。朱棣就跟他解释说,自己不过是学着周公辅政而已,千万别往心里去。

方孝孺从地上爬起来,跟朱棣辩论了一场皇位的正统性,把朱棣的脸辩论的都要拉到地上去了。朱棣实在是受不了方孝孺这张嘴,就逼着他写诏书,方孝孺提笔在纸上端端正正的写上了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朱棣火冒三丈,给了他一个不听话的后果——凌迟,诛十族。

从方孝孺开始,朱棣开始了他的杀戮,能杀的一个不留,不能杀的,流放充军,不让他好过。

南京旧臣景清在一次朝议结束后,突然拔出身上藏的宝剑玩了一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结局是,景清被活生生挂在了城门上,有一次,朱棣经过,景清竟然掉了下来,据说还蹦了两次才倒下。

回去之后,朱棣经常做噩梦,觉得南京城的阴气太重,还是自己的北京燕王府好。从二十岁封燕王开始,直到入主南京,朱棣已经在北京发展了二十年,根深蒂固,不像南京旧臣,时不时的跳出来唱反调。

而北京背靠燕山山脉,南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又有黄河绕行而过,从风水上说,确实有龙兴之势。

既然定了下来迁都,肯定不能直接说出来,那样习惯了江南生活的士族大臣肯定不愿意远走塞北。最好的借口就是完成朱元璋的遗愿。

永乐元年,朱棣先改北平为北京,随之在北京设立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又该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四年,准备工作开始,朱棣先是派人把京杭大运河疏浚连通,有从南方富庶之地移民数十万,后又派尚书宋礼去四川采购金丝楠木,侍郎古朴赶往江西、金纯赶赴湖广、副都御史刘砚赶往浙江采办工程用料。至永乐十四年,用了十年时间,准备工作就绪,朱棣又征调一百万民夫、工匠开始建造北京新城。

在永乐十八年,北京建成,朱棣下决心迁都,正是公布了迁都诏书。朱棣长期居住北京,将太子留在南京监国。从此,北京成为政治中心。

北京成为政治中心,促使全国的物资、人才、银两不断向北方流动,平衡了南北经济均衡发展,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8

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中国南方的政权都以南京作为首都。明太祖朱元璋也以南京作为基地,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交通便利,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京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其都城形制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不规则,南京明城墙(即京城城墙)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北平(范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北平是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故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开封,平毁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在北平设立王府,俗谓燕平。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明太祖定都南京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大多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河南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开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由此,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发展高峰。明初京师(即南京)总人口近百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明成祖迁都北平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明成祖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亲征回师后,明成祖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明仁宗还都南京

刚刚迁都几个月的永乐十九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立即处死萧仪,并以强权压制朝中大臣。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平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平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平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4],继位的明宣宗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平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影响

政治和军事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成祖迁都后,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赞赏成祖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平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平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平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平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平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平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平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蒙古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5]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平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而反对者一般认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过分远离为明朝和继之的清朝经济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负担[6]。另一方面,由于大运河关乎京师命脉,漕运从纯粹的经济行为上升为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行为。在运河沿线发生水患时,公家却只会优先保护漕运的利益,而往往忽视周边百姓的安全。

9

公元1402年,爆发了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落下帷幕,燕王朱棣凭借着个人超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击败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并在南京城称帝,改年号“永乐”。自即位已来,朱棣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建文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大幅度改革。而这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在1421年将大明朝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北京也就成为了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都城,延绵五百多年。那么,朱棣为何要将其父朱元璋选定的南京都城迁往北京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北京在当时拥有独特的军事战略意义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在推翻蒙元政权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然而,蒙元政权被推翻后,但是他们在北方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失,甚至建立起来了所谓的“北元”政权,欲图重返中原,恢复大元统治。虽然这只是个幻想,但这对于新兴的大明政权来说无疑是头上的一把尖刀。

如此一来,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开始到朱棣夺位以后,一直采取了北伐蒙元残余势力的军事行动,诸如常遇春、徐达、蓝玉等当世名将以及朱棣本人都在北伐蒙元的战场上留下了赫赫威名。

然而,不管两代君主如何讨伐,北元势力依然没有完全消失,这并不是因为蒙古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作战方式:游击,具有机动性较强的特点。面对大明军队主力的征伐,他们选择回避,而等大明军队班师回朝时,他们又时不时的在边境烧杀抢掠。而当时大明的首都在南京,全国的军事重点也不在北方,尤其是喜欢亲征的朱棣,从南京赶往北京,军队方面的费用消耗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朱棣最终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将国都迁往北京,大明军事重点也随之转移到京城附近,这对蒙古军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大明天子卫戍边疆,也就是后世所称颂的“天子守国门”



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

朱棣毕竟是通过造反而取得皇位的,也就是说他的统治不具备合法性,即所谓的“非正统”,这也是封建文人和官僚十分看重的一点。

朱棣之前,南京一直是大明的国都,大明拥戴的也是拥有纯正血统的建文帝。通过“靖难之役”后,朱棣从北杀到南,最终攻破国都南京,然而等他入城之后希望得到前朝大臣拥戴时,却发现反对他的人是一波接一波,面对这种情况,朱棣便开始大肆屠杀建文帝的朝臣心腹,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南方官僚和世家的支持拥护。这对于一个新任统治者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再者,南京自大明建都40余年来,早已形成了一股比较坚固的官僚体系利益群。朝中重臣也以南人势力为大。南北官僚势力也极不平衡。

出于自身统治地位和平衡南北官僚势力的考虑,迁都北京的想法也就萌发而出了。

朱棣本人对北京的一种特殊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皇帝也是如此。有的人对亲人会有一种特殊感情,而有的人会对一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产生感情。朱棣便是后者。

朱棣在1360出生于应天府(南京),是南京户口,但是南京对于他来说却是陌生的,因为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南征北战,朱棣也因此四处奔波。到了大明政权建立后,朱棣在10岁那年受封燕王,居住在凤阳(朱元璋老家),等到21岁时,朱棣又被朱元璋派往北京就任藩王。

从此,北京便成为了朱棣的家,这一呆便是21年,在这几十年里,朱棣卫戍边疆,与军民融合,完完全全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这也使得他对北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相对于待他冷漠的南京,北京城能够给他一种家的感觉,这也使得朱棣在主观上便打算将都城迁往北京。

出于迷信思想

南京虽然被称为六朝古都,诸如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朝都在此建都,然而他们的立朝时间却十分之短,只有区区几十年而已,因此南京也被称为“短命之都”。这对于刚建立政权不久的朱棣来讲是十分不利的,而北京作为朱棣的发家之地也被认为是“龙兴之地”。如此一来,南京短命之都前往北京龙兴之地也是名正言顺了。


结语:

迁都之事对于每个朝代每个国家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大决策。北京从元到今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有600多年,而历史证明,朱棣的这一迁都决策也是正确的。

10

明朝公元1421年初,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其实迁都不是从朱棣才开始有这个想法的,大家可以参考下明朝的“双京制”。

朱元璋即位后,就有了迁都的想法,他认为南京风水不好,决定另选地址建造首都。

一、风水问题

首先,定都南京的王朝大多都是短命,南京皇宫还是填海建造的,地势走向不好,朱元璋参考了以前的双京制模板,就有了建两个首都的想法,刚开始选了4个地方:凤阳、关中、开封和洛阳。

凤阳是朱元璋心中首选,因为是他的老家。但是据说风水不好遭到放弃;关中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古时候的黄帝、炎帝都居于此。当年西楚霸王项羽霸占关中时,刘邦就很生气,觉得这么风水好的地方不应该被项羽霸占。于是,朱元璋就派朱棣去勘察,结果朱棣回来告诉朱元璋:关中风水不好!也遭到放弃。

北京是朱元璋一开始就提议迁都的地方,因为北京是元朝时首都所在地,即“元大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北京是元大都所在地,在原来的元朝首都进行加固,省钱省事。

2、北京距离蒙古很近,那时候时常会有蒙古游牧民族侵犯骚扰,定都北京,可以有利于控制北方局势,达到震慑蒙古的作用。

为了以上两个目的,于是朱元璋就派朱棣去北方当藩王,镇守北方。

二、靖难之役的后果

靖难之役后,朱元璋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为了巩固政权,屠杀了朱允炆很多官员,引起了南方局势的反弹,南京是不好再呆了,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在南京有很大的势力,朝政都被建文帝一拨人把持着,北方政治比较薄弱,北京又是朱棣的根据地,在北京朱棣会有很多人拥戴他。所以这一点更是加强了朱棣迁都北京的念头。

三、北京地理位置,更接近明朝版图的中心

南京当时是“偏安一隅”,生产力都得不到很大的发展,北京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

”,是个天然的屏障。


综上所述,明朝朱棣迁都北京是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朱棣执政后,开始了“永乐盛世”,由此看来,朱棣迁都北京的历史行为是正确无误的。

【我是“牛耳历史”,欢迎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