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可以改变的,但不是短时间内完全缩小差别,养老金差距的缩小是需要时间的。

双轨制造成企退人员和事退人员养老金差距较大

你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不可否认,企业人员的养老金,跟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差别是比较大的。

这种差距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养老金的双轨制。因为2014年10月1号之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无需缴费,不用参加养老保险,退休后由财政支付高额养老金,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达到90%左右,也就是可以拿到在职工资的90%。

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完全依赖一个人缴费水平的高低和缴费年限的长短,总体水平比较低,替代率只有50%左右。2019年,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只有3100元左右,而事退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预计是四五千元。

你说这种差距为什么不能改变和缩小,其实是可以改变的。

养老金过大差距可以改变的

一些地方也是在努力改变这种养老金差别过大的不合理现状的。

主要是采取什么方式呢?

由于从2016年开始,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同步上涨,主要就是在制定每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的时候,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高于事退人员养老金涨幅。

比如说2020年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山东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高于事退人员,企退人员上涨5.4%,事退人员上涨不超过3.9%。

这样一来,养老金的差距就会慢慢缩小的。当然,由于之前造成的差距过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这种差距也并非一时半会儿,一年两年就能够改变和缩小的,需要每年通过养老金的上涨,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倾斜,持之以恒,才能够缩小差距。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最佳贡献者
2

企退人员与事退人员养老金差别大为什么不能改变?我虽然也是属于企业退休人员,而且我的养老金与高中或是大学时的同学中,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比,其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认为这种差距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在2014年10月之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只需要满足一定工龄,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而养老金是根据本人在岗时的工资来确定的,工龄越长工资越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参加工作开始,很多人都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工作长期稳定,工资收入也比较稳定,即使退休后按照90%的比例领取退休金,由于退休前工资基数不断地调整提高,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养老金是比较高的。

虽然在2014年10月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缴费体系,而且缴费的比例和企业职工完全一样,养老金计算的方式也是差不多的,但即使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还是要高于企业职工。如果说以前的养老金差距,是由退休制度的双轨制造成的,那么2014年10月以后,退休制度由双轨制过渡到单轨制,养老金的差距总该缩小了吧,或者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总应该和企业职工差不多了吧,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差距,那么这种差距能不能改变呢?,机制上的部分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个体上的差异部分这是无法改变的。

从制度上来看,目前企业职工实行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实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都是职工养老保险,其实这里面还是存在差别的,这些这差别主要体现在缴费的意识不一样,养老金计算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过渡期养老金计算的差异,需要到2024年10月以后才能基本上实现一致。

虽然制度上的差别已经改变,但是操作上的差别这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在各地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就是不一致的,除了企业职工的缴费下限和缴费上限以外,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缴费基数是单独公布的,普遍要高于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从养老金计算的基数来看,也是将职工养老金计算的基数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的基数是分开公布的。虽然养老金计算的总体方式一样,但是计算基数不一样,计算系数的不一样,这种差距就会存在。

从属性来分析。事业单位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的事业,和国有企业具有差不多的性质,由于事业单位的国有属性,所以就业相对稳定,工资收入相对稳定,缴费基数也就比较稳定,而且缴费年限大部分会超过30年甚至35年;反观我们的企业职工,除了国有企业职工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比较稳定外,大多数企业属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职工退休的,要达到30年以上缴费年限的非常少,而且过去大多数民营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就是15年左右。如果民营企业职工都和事业单位职工一样,长期稳定地工作,都按本人的实际工资来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不管是企业职工,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实养老金的差距就会得到改变。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缴纳存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方面差别以外,其实差别最大的来源是补充养老金。事业单位职工要强制性缴纳职业年金,而企业职工虽然也有企业年金制度,但是对于民营企业职工来讲,缴纳企业年金的可能性非常低,或者说只能是一种梦想,而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之间,虽然都是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强制缴纳和自由缴纳之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补充养老金这一块的差距是无法改变的,即使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也是无法相比的。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目前制度上都是实行同样的缴费政策,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等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但由于单位性质的属性,工作的稳定性导致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补充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短期内是很难得到改变的。

3

我认为:能不能改变?主要是看想不想改变?

为什么说如果想改变,就肯定能改变?

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在企业全面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之前,企业人员退休工资跟机关事业单位的差别并不大,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那时候的工资差距就不太大。

就是国家机关的干部行政级别,工资差距也不是很大,更不要说一些普通职员,企业职工没什么区别。

二是,那时候主要以工龄为主,按本人在岗工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金。

那时候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发放办法都差不多。建国前参加的老干部100%。建国后大体45年以上工龄百分之95%。,40年90%,35年80%,以此类推,且都是由各单位自行发放。。

三是,"双轨制"的形成与现在的局面。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这种制度属于各省区自己实施,也就是所谓的省市区统筹,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目的是让企业与职工共同缴费,把个人缴费部分纳入,个人账户计算养老金,企业缴费部分例如统筹用于调剂。

本身这时候就应该随后进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同步社会保险。而恰恰是涉及到当事设计者们的利益,所以这种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最后流产,就形成了企业单独实行社会保险,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仍然采取国家供养的"双轨制"。

这个"双轨制"不论什么原因形成?但一滞后就是20年。而在这20年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原因主要也有两点:

其一,机关事业单位不断增加收入。

机关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出台了各种职务职称效绩办法,以及各种补助规定。使得同期毕业的大学生,在机关事业单位都比在企业普遍高出两倍收入。记得在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之前一个小县城里,原来平均的财政人头饭是一万元/年,现在已经达到十万/年以上。

其二,企业职工由于下岗工资滞后。

按时间上算,各地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之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同步开展了企业各种改革改制,国企中的一些困难单位出现了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形成规模,这样客观上就导致职工收入的明显下滑。而改革改制后的企业,多数又按照低标准给职工缴纳社保,本身职工挣得就少,再按低标准比例缴纳,那么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更少。而那些下岗职工,由于收入的减少,能缴纳最低保费,不断缴就不错了。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双轨制的退休结果是,财政供养人员还是按照原渠道按90%在岗收入计发退休金。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少的可怜,养老金能高吗?这样一年一年差距越拉越大,引起了企退人员不满。

这也是每年政协和人大会上出现的一些关于呼吁改变"双轨制"的原因所在。主要观点是:

说改不了的人认为,机关说单位属于财政供养范围,财政支付与企业退养人员的社会保险支付不是一码事。那么我就想问问财政的钱是哪里来的?财政供养的钱不也是纳税人交的钱吗?那么财政人员又不直接创造税收,在2014年以前还不交社保,退休后的退休金却比直接创造税收并自己交社保的企退人员养老金多得多,你能说是正常合理吗?

好在国家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结症,并于2014年开始推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只是作为企退人员,感觉的太慢,十年的过渡期要到2024年以后,才能看出大概。如果从。1994年,企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时间算起,那就等于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晚了30年。因为那时企业实行没有过度时间,一步到位。

而企业涉及的面和人员以及当时的思想观念跟现在的情况能比吗?在咋怎么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少,素质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不是改不了,就看你想不想改?

我想最大的难点,不过就是是向企退靠拢,还是向是退拉齐?企退人们要求不高,只要让他们心里平衡就行了,因为30年前是一样的!

综上,我认为企退和事退养老金差别大的主要原因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改革没有跟上步伐。就从2014年算,再有十年过渡期,等于比企业晚了30年,而这期间的一涨一落,一高一低,就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因为说,双轨制改革势在必行,不是改不了,就看你想不想改?

关注燎原杂谈,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4

目前,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要缩小差距的呼声也较高,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缩小差距,但真的要缩小差距,可能还是有相当的难度,需要相当的时间。

一、两种养老金的核定办法,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较大。

在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像企业职工一样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退休金)仍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一般都能达到90%左右)核定养老金,他们的养老金基本上能达到本人工资的90%左右。而且,他们的养老金是以财政资金来支付,不是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不用考虑基金是否有支付能力。

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是以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来核定的,与本人缴费多少,缴费时间多长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工资高但缴费低、缴费时间短,其养老金也不会高。他们退休时的养老金一般只相当于本人工资的50%左右,有的还不到。也就是说,即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拿的工资一样,退休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就会比企业职工多一倍左右。

这种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不同的养老金核定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轨制”。这种“双轨制”,造成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待遇上的差距较大。

二、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就是为了缩小这样的差距。

为了消除退休待遇上的“双轨制”,201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对于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言,其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办法与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是完全一致了。如果按一个人2014年10月参加工作时是22岁来计算,他60岁退休时是2052年了,到那时,可能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能就会趋于基本一致了。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还是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还是“中人”,为了使这些“中人”的退休待遇不降低,使改革顺利推进,除了有个“十年过渡期”可以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外,“十年过渡期”后的“中人”还会有与企业退休职工“中人”不一样计算办法的“过渡性养老金”,这个“过渡性养老金”与其本人的职务职级是挂钩的。因此,在“中人”还没有完全退休之前,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还是会存在的。

当然,这几年为了缩小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的差距,在养老金的调整上也实行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一起调整、按照同样的办法进行调整的办法。有些地方甚至实行企业退休人员调整比例高一些,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调整比例低一些的做法,但相差的比例只有1.5%左右。由于他们之间的月养老金的差距过大,这样小的调整比例差距,对于缩小他们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作用不大。

例如:一个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为8000元,按4%进行调整,每月增加养老金320元。一个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为4000元,按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比例高1.5个百分点调整养老金,即按5.5%调整,则每月增加养老金22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增养老金还是比企业退休人员多100元。调整比例上对企退人员虽然有所照顾了,但差距还是在扩大。况且有些地方,在调整比例上还没照顾企退人员呢。

也有的人建议,对养老金高的人不再调整养老金了。但这样做,也会损害这些人的利益,实施起来肯定也有难度,阻力也会相当大,估计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改变一些调整的办法,双方的调整比例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月养老金额差距较大,作用应该不是太大,其差距较大的状况可能会有一定改善,但彻底改变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也许要到没有了“中人”时才会有明显改观。

三、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之间的差距有可能影响退休待遇差距的缩小

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在机关事业单位还强制实施了职业年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职业年金制度规定,个人缴费4%,单位缴费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是用财政资金的,缴费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按个人月工资7000元计,缴费35年,个人账户就有35多万元(不计利息),60岁退休时每月就会有2500多元。

对于企业职工,虽然也制定了企业年金制度,但该制度不是强制执行的,需要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如果没有强制的规定,一般的企业是不会去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况且,现在企业负担的社保缴费压力都很大,相关部门还在想办法减少企业的社保缴费比例,一些企业也没有能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这就使得大多数的企业职工没能享受到企业年金。就算工资收入相等,那么很多的企业职工退休时每月的年金就会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2500元左右。又会造成养老待遇上的差距。

因此,要消除企退人员与事退休人员之间在退休待遇上的差距,不仅要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实行同一制度,而且还要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年金制度上实行同一制度,并且强制实行。只有这些制度都统一了,他们之间的养老金待遇才会一致。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5

是这样的,企业退休人员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前者人均养老金水平也就是3000元左右,后者人均水平是要在4000元以上的。事实上,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替代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50%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养老金双轨制。即便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实施并轨,但是他们跟企业退休人员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

因为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可以享受到职业年金这样的补充养老金待遇,整体的养老金水平并没有下降,此外,他们的养老保险都是按照实际工资来缴费的,这些但是要比企业职工有优势的地方。

而且在目前养老金调整的方法中,挂钩调整强调跟个人的养老金水平直接挂钩,这样原本养老金就比较高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会在养老金调整中上涨更多。

不过我们也开始看到,已经有一些地方,在养老金的调整过程中,会侧重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多一些,虽然无法很快缩小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差距,但是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6

过去,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国家都有统一的标准,如干部分23级,工人分8级,退休后,差别不是很大。

改革开放后,权力下放,企业员工工资由企业自主决定,也就没了统一标准。而事业单位仍有统一的标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在职时的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而尽管有的企业员工的收入很高,但高的是奖金及各种补贴,基本工资却不高,退休后的养老金自然不高。效宜差的企业员工的养老金更不会高。

7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在同等条件下不是相差三四千元,就是相差一两倍,甚至更高,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的差距,不是在短期之内形成的,而是在长期之内形成的,要想改变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那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比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至少早了二十年,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就是这样形成的。

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三个最为核心的因素,把这三个核心数据放到计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公式中就行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算出来了。

但是,这三个核心数据却不能放到计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公式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计算养老金另有公式,并且与计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公式完全不一样

因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有着非常之高的替代率,所谓的替代率就是退休之前的工资收入与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之间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就越高。

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工龄达到在三十五年的情况下,退休之后拿到的养老金,就可相当于退休之前工资收入的90%,也就是说其替代率为90%

在计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时候,只要把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个核心数据放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公式中可就不好说了,这三个核心数据中的哪个数据出了问题,都将会最为直接地影响到养老金的多寡。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数据就是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绝大多数企业退休人员这个数据都低于0.6,甚至还低的04,或者更低的0.35

而在同等条件下,绝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缴费指数这个数据都大于1.0,甚至还高的1.5,或者更高的2.5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的巨大差距就是这样形成的。

虽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职工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也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了,但是缴费在短期之内的作用还是无法显现出来的,它可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别的不说,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问题都折腾还几年了,还是没有得到基本解决。

何况更为复杂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上巨大差距的问题呢。

还有一点也要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职业年金。如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月的收入为7500元,单位每月为其缴纳的职业年金就有900元,三十年下来至少有40万元了吧,届时每月就可拿到2800元左右的职业年金

而企业并不是必须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可以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也可以不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目前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还不到2600万人,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中所占比重非常之低

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基本养老金上本来就有着巨大的差距,两者在年金的差距那就更大了,甚至有可能出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拿的职业年金都比企业退休人员拿的基本养老金还多的情况。(原创:周凤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