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最佳贡献者
2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紫金山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蓝色琉璃建筑群依山而上,气势恢弘。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临终遗言:“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1929年6月1日孙先生迁葬于此。陵墓坐北朝南,南北走向层层升高,参拜由陵园路进入太阳广场、石牌,经墓道、陵门,上阶梯至碑亭、祭堂、墓室。陵园路长达3公里,两侧参天梧桐郁郁葱葱,既清雅挺拔又肃穆庄重,这条路也是南京绿化最好的一条林荫路。

出了陵园路,由半月型太阳广场走过高12米的花岗岩牌坊。上书“博爱”二字,这两个字是孙先生的手迹,孙先生毕生以伟大的博爱精神致力于民主革命,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奋斗一生,“博爱”二字正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牌坊之后的是庄严肃穆的松柏墓道 ,象征中山先生浩气长存。墓道之后是拥有三道拱门的巍峨陵门,门楣上为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陵门后是一座高8米、宽4米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家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除了这24个鎏金大字,再无任何铭文,当时大家都认为像孙中山这样伟大的人物,其功绩是无法用文字来评述的。

出了碑亭,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392级石阶,暗喻了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共分为十段,每段一个平台,上观只见台阶,不见平台;登高之后下视,不见台阶,只见平台。设计之精巧大气,无比震撼。

祭堂是座巍峨壮丽的蓝色琉璃瓦宫殿式建筑,三个拱门楣上分别刻着“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金色大字,中间门楣上方为孙中山所书“天地正气”。

祭堂内部白黑色大理石铺地,12根黑色石柱,四隐八现,分别代表一年四季。祭堂正中是一尊白色大理石孙中山先生雕像,像高4.6米,底座宽2.1米,长袍马褂的中山先生平静端坐,膝上放着展开的书卷,深邃的双目凝视前方。坐像是由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雕琢而成,于1930年从巴黎运到中山陵。两边的墙壁刻着孙先生的“建国大纲”全文。走进半球形墓室,穹顶是十二角星造型,与孙先生真身一比一的汉白玉石棺卧像安放在中央,供人瞻仰。不过自取消参观收费后,目前墓室暂不对外开放。

走出殿堂,可看到整个陵园的布局呈钟形,取于“木钟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就是钟钮,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霞光万道,一片绿野苍翠欲滴。

3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的中茅山南坡,里面长眠着一位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海峽两岸共同的先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一孙中山。它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前来瞻仰、拜谒。

中山陵的幕址是孙中山先生生前选定的。据说1912年3月10日,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曾带着胡汉民、郭汉章等人骑马到紫金山打猎,当他转到紫金山南坡附近时,看到这里前临平川,背负青山,左右有低矮的山丘环抱,气势甚为雄伟,便笑着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感向国民乞此一杯土,以小中山安置躯壳尔。”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病中再次叮嘱:“吾死之后,可弊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59岁。由于时局和其他一些原因,孙中山先生灵榇直到4年之后的1929年6月1日才奉移南京,葬入中山陵。

建筑布局

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全部纵向排列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从牌坊到墓室,平面距离700米,高低落差约73米。从牌坊到祭堂共有392级台阶,一说寓意着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当了3个月、92天临时大总统;一说是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

1.牌坊

牌坊是中山陵的入口。四楹三开间,高11米,宽17米。花岗岩建造。牌坊正中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博爱”二字,故又名“博爱坊”。在牌坊前面有一座半圆形广场,场内有花坛6座。

2.墓道

在博爱坊至陵门之间是长达442米的墓道,宽39.6米,由三条平行的路组成,中宽12米,左右各宽4.6米。

3.陵门

平面呈长方形,花岗岩建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朝南有三个拱门,中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字。

4.碑亭

平面呈方形。花岗岩建造。碑亭正中竖有一碑,高约9米,用一块大的花岗石雕琢面成,正面竖书24个镏金的大字:

中国国民党葬

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这24个字,是1930年3月7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第13次委员会议决定的,出自困民党元老谭延闿之手。碑文上方刻有国民党党徽。碑额白云朵朵,碑座巨浪滔滔,寓意中山先生的丰功牌伟绩,比天高,比海深。

令人奇怪的是,碑的背面没有文字。据说1926年3月18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第23次会议议决: 推定汪精卫撰写碑文,胡汉民撰写幕志铭文,吴稚晖撰写传文,张静江撰写祭文。可是,过了将近两年时间,碑文内容还没有确定下来。到了1928年1月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研究后认为“以总理之伟大,非墓志铭、传记文字所能包括切,致以不用为宜。”遂决定仅由谭延闿书写碑刻正面文字。

5.祭堂

从碑亭拾级而上,台阶变陡。值得注意的是,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一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碑亭到祭堂之间除了台阶还有10个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见石阶不见平台,而从上往下看,则不见台阶,只见平台。构思之奇,令人叹为观止。祭堂建造在第十个平台之上,是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在祭堂前有一对华表,是向福建蒋源成石刻铺定制的。祭堂为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祭堂正面的三个拱门上,自东至西分别镌刻着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的“民族”、“民生”、“民权”字样,正中“民生”门楣上方,又有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地正气”四字直额。祭堂内大理石铺地,周围排列着12根青岛花岗岩石柱;东、西两壁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后璧通幕室,左刻蒋介石、胡汉民手书的《总理校训》、《总理遗嘱》,右刻谭延闿手录的《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 祭堂正中是孙中山先生身穿长袍马褂的全身坐像,由波兰著名雕塑家保罗·郎特斯基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坐像四周浮雕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故事

6.慕室

平面呈圆形,直径18米,高11米,有门两道。第一道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浩气长存”四字,第二道墓门上镌刻着张静江撰写的“孙中山先生之墓”7字。墓室正中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墓圹,直径4.3米,深1.6米,墓圹周围有高1米的大理石护栏。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安放在这个墓圹之下。为了满足人们瞻仰孙中山先生遗容的需要,又在墓圹内安放了一尊孙中山先生身穿中山装的白色大理石卧像,与孙中山先生身高相同,由捷克斯洛伐克著名雕塑家高祺创作。

中山陵的设计既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和突破,熔中西建筑风格于一炉。中山陵在建筑比例、体型组合、色彩运用、材料选择和细部处理上,表达了庄严肃穆的气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山陵不仅是民国建筑中最优秀的民族形式的建筑作品,也是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建筑典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4

作为一个南京人,每当有人问我:“南京有什么最值得去的地方?”我的首选回答必然是:中山陵。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印象里只有两个字“台阶”。再以后学了中国近代史以后,对“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孙中山先生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敬而仰之。后来去了北京工作,每年回来南京,第一个会去的就是中山陵。我爱那千余株法国梧桐行列而成的陵园大道,尤其是秋天,中山陵园更是美成了色彩斑斓的油画。

先上一张高人航拍的中山陵

这是我今年故地重游拍的秋




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无梁殿

灵谷寺

音乐台


总之,中山陵的独有气质和美景,一生一次是体会不完的,一年四季,四季中的每一天,你都会在这里看到不一样的景色,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5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鈡山风景区。背靠青嶂,东面是灵谷寺,西面是明孝陵,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主要建筑有:广场、牌坊、陵门 、碑亭、祭堂、墓室等。其设计风格中西结合,主次分明,排列有序。是我见过的最有气魄的陵园建筑之一。


6

南京中山陵是值得一去的景点,不收买票,去到那最好听导游讲解,可以了解孙中山和他的朋友们战友们进行创立同盟会、举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创立国民党、黄埔军校、创立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的历史知识。中山陵景点附近,还有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灵谷寺景区,音乐台,美龄宫(别墅),梅花山,海底世界等很多景点。南京的 总统府、秦淮河夫子庙、江南贡院、科举博物馆,玄武湖、莫愁湖、梅园新村、南京博物院,都值得一去,都会了解很多知识。

7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建于1926年3月至1929年春,占地2000亩,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




主要建筑物沿中轴线一字排开,有博爱牌坊



陵门



碑亭



祭堂和墓室



陵墓的平面呈警钟形,象征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唤醒民众,拯救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



从牌坊到墓室直线距离700米,垂直高度70米,有392级台阶(关于这个台阶的数字有这样一种说法:392喻指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从下往上看是只见台阶不见平台,寓意革命的道路艰难坎坷;而从上往下看是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伟人的视野很开阔开阔。 从碑亭到祭堂共有339级8台阶,表示当时的339位参众两院议员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 迎面的这一段共有290级,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其中一平台安放有奉安纪念铜鼎,我们看到现在鼎上的两孔,是侵华日军攻击南京时炮弹留下的痕迹。




华表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第一陵,现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5A级旅游景区。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墓,融汇中国古代建筑: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同时又吸取西方建筑的精华,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庄严简朴又别具一格,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差不多同一时期吕颜直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屋顶也是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广州中山纪念堂外的华表


8

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东郊风景区,坐落着一片宏伟庄严的建筑群,这就是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的中山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就葬在这里。中山陵是很多人去南京游玩必去打卡的景点之一,可谓是享誉中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胆囊癌病情恶化在北京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59岁。随即,国民党人在北京为孙中山先生举办了大规模的丧事。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的时候,在南京紫金山的茅山南坡举行了中山陵的奠基仪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很多人生前不论生活在哪里,死后都会选择葬回故里。而且和孙中山同时期的名人,死后都选择了回家乡安葬。比如冯国璋死后葬在了家乡河北,黄兴死后葬在了家乡湖南。但是孙中山死后却葬在了南京紫金山,而不是家乡广东,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1912年3月,孙中山在南京东郊紫金山的一次游猎活动说起。当时孙中山已经正式辞去时大总统职务,正等着新任大总统袁世凯过来接下重担。无官一生轻的孙中山一时兴起,带着自己的得力助手胡汉民,侍从队长郭汉章等人来到紫金山打猎,这是明孝陵所在地,不仅气势雄伟,风景更是不必多说,前临平川,背负青山,是不可多得的宝地。于是孙中山感慨的对胡汉民说:“等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时大家只当孙中山是一时感慨之言,并没有当真。但想不到事隔十多年之后,在孙中山临终前仍想到了南京,并且特意嘱咐妻子宋庆龄和汪精卫等人,“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孙中山人生最重要的时期,都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奋斗,而且南京是六朝古都和明朝的开国都城,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加上朱元璋的孝陵又在紫金山,这一切都对孙中山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山陵依山而建,东边就是著名的灵谷寺,西边则是明孝陵。整个陵园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共花了400万两银元。中山陵主要由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组。而陵墓的四周则分布着比较特色的音乐台、仰止亭、藏经楼、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他们众星捧月般的将陵墓环绕在中间。这些建筑融汇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比如斗拱、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同时又吸取西方建筑,比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

当时中山陵的设计图是在在报纸上发布公告征集的,公告中不仅要求陵墓建筑要简朴庄严,有中国建筑风格,还要求体现特殊和纪念性。,最后经过几个月的筛选,留过学、并且有过设计参加金陵女子大学也就是今天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校舍经验的吕彦直给拿下了。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从上空俯瞰,形状是一座“自由钟”,山下孙中山的铜像就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南面入口处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表现如钟下的悬索,而陵墓顶端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寓意在战火和政局变幻中,孙中山先生一直扮演唤醒民众的角色,所以也称警世钟。陵墓的入口处,是一座花岗石做成的牌坊,上面刻着孙中山生前亲笔所写的“博爱”2个金色大字。而从博爱坊走到祭堂,一共要经过有392级台阶,8个平台。392级台阶暗喻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从下面往上面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则喻示革命道路艰辛坎坷。此外,中山陵的所有建筑,为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全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南边往北边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则是陵墓的核心建筑。祭堂有三座拱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镂花紫铜双扉门。门楣上分别刻“民族”、“民生”、“民权”,这是孙中山生前一直倡导的三民主义。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是世界著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

说到这里,小伙伴们应该不难看出,中山陵整座陵园不仅完美太体现中式的建筑风格,还融合了很多西式的建筑风格,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也难怪会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但是中山陵和中式陵墓建筑风格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墓室是开放式的,游客到中山陵都可以进入墓室参观。事实上,孙中山逝世前曾希望自己能够像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民众瞻仰。国民政府还特意从苏联定制了列宁去世时用的玻璃钢棺材。可这样一来,耗费的时间就太长了,孙中山的遗体也不好保存。于是当时北京协和医院特意派了专业人士对孙中山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并将遗体暂时收敛在美式楠木玻璃盖的棺材内。但当时的防腐技术还不过成熟,所以半个月后棺材再送到的时候,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经不适合再让人瞻仰,只能改为土葬。如今中山陵墓室中央的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下面则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前来瞻仰的游客可以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虽然中山陵工程比较浩大,但是由于各界很多著名人士都是孙中山先生的拥护者,所以中山陵的整个建造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从1926年1月正式破土动工,到1929年夏天最终建成,前前后后总共花了三年的时间。事实上,中山陵一开始计划建成面积是现在的2倍多,当时在手握大权的蒋介石等国民党核心领导人的主使下,整座紫金山都被划入中山陵园。中山陵界址从中山门起,沿宁杭公路南侧30米为界,包括孝陵卫、马群、岔路口、王家湾,到太平门,占地45870亩。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建成面积只有2000亩。不过仍旧没能动摇中山陵在当时国民党人士心中的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孙中山的陵墓,是新式中央权威的象征。

9

中山陵为国父孙中山陵墓,在南京紫金山脚下,现为国家AAAAA级景区,紫金山里同时还有明孝陵,梅花山,音乐台等景点坐落旁边。夏季树木葱郁,气温凉爽,秋天五彩树叶,游人如织。春天梅花山上的梅花绽放如火,坐索道而上可以尽揽紫金山的秀美。景区内有观光车随时穿梭各大景点,有小朋友的还可以去中山陵旁边的海底世界,观赏海豹海豚表演,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每年台湾那边都会派人拜谒中山陵的。

10

厚葬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髓,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最大劣根性!

看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多数都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和奢侈无度的皇陵!从皇帝到权贵们都是在用掠夺人民的血汗钱去厚葬。没有钱就造反,有了钱就腐败,并且腐败到坟墓里!

孙中山的大坟墓竟然是除了秦始皇陵之外中国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去过中山陵的朋友都知道,中山陵占据了整个紫金山南坡,明孝陵(朱元璋墓)与它一比如同一个小坟包,真是一代比一代奢侈。有人还为他辩解说是后人所为,其实这都是孙中山生前要求的,他还有更无耻的要求因为当时中国科技手段的限制无法做到,他竟然要求给他弄一个像列宁那样的水晶棺,让愚蠢的中国人永远瞻仰他(见他的遗嘱)。中山陵1926开建到1929年基本竣工,花了当时四年的政府财政收入,后期还要年年花大量财物修缮维护它,占地也几乎是白来的。可要知道,当年的中国正处在灾难不断民不聊生的境地,到处都在饿死人呢!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们,就是在满嘴的“博爱、为民”,口口声声的“天下为公”的幌子下,做着荒唐的侵害人民利益的龌龊之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