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杀刘封有理有据,不杀刘封也合情合理,为何就把他杀了呢?

以前总以为刘备就是“天下志公”的仁德之君,诸葛亮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阅读了一些史料之后,不说是彻底颠覆了以前的理念,但对这君臣二人的认识和感觉,远非以前那么美好。

杀刘封绝对不是在追究责任,纯粹就是政治的牺牲品。

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

不清楚刘封的出生年月,既然是刘备的养子,一般推断应该比刘禅年龄要大。

刘备一生就收养了刘封一个养子,很明显,刘备就想把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

刘禅(207年--271年)出生时,刘备(161年--223年)已经四十七岁了,这个年龄有个儿子的确是可喜可贺。但在之前,也是令刘备郁闷的是,没个儿子还整天的东奔西讨的忙活些啥呢!

所以,刘备就收养了刘封,希望将来能够作为他的后嗣。刘封也是很争气,武艺超群,气力过人,是一条好汉,的确很给刘备长脸。

但令刘备难堪的是,生了刘禅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接连生了刘永、刘理。刘备的香火传承问题是解决了,但麻烦问题也就出来了。

根据演义的说法是,当初刘备以刘封为后嗣,关羽就不高兴。刘备继位汉中王,问诸葛亮立嗣的问题,诸葛亮以“此乃家事“为由,让刘备去问关羽、张飞。关羽明确回复刘备,刘封乃螟蛉之子,不可继承嗣位。

等到关羽襄樊战败,请求刘封、孟达派兵救援的时候,孟达就以此劝说刘封不要出兵。

关羽战败被杀,孟达惧怕刘备追究责任,就投降了曹丕。

刘封不出兵救援关羽是历史史实,但是否是孟达挑拨离间没有史料佐证。

但孟达投降曹魏以后,魏文帝曹丕派遣夏侯尚、徐晃帮助孟达袭取了上庸三郡。孟达写信给刘封劝其投降,但被刘封拒绝。

申耽、申仪二兄弟背叛刘封,刘封因此被孟达、徐晃击败,刘封逃回了成都。刘备责备刘封欺凌孟达,而且不援救关羽。

据《三国志·刘封传》记载: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刘备死后恐怕难以制服驾驭,就建议刘备趁此机会杀掉刘封。

刘备当然不希望他死后,刘封再欺凌他的幼儿寡母。于是,赐刘封自尽。

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

刘封自裁后,刘备非常伤心,为刘封哭泣不止。

由此看来,刘封是存在幻想,认为刘备不会痛下杀手;同时,也看出刘封并不是死心塌地忠诚于刘备。否则,刘封不会叹息,也不会后悔。为人子,为君臣,刘封的确是让人不放心哦。

有意思的是,刘备在刘封自裁后伤心不已,这又为得是些啥呢?

起码说明了一点,刘封可以不死。如果刘备不想杀刘封的话,刘封是死不了的。

刘备已经在安排身后之事啦,尽管刘禅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但刘备还是希望诸葛亮好好地辅佐刘禅,不希望有人威胁着刘禅的位置,尽量给诸葛亮创造条件,让他减轻辅佐刘禅的压力。

在这一点上,刘备与诸葛亮是保持了高度一致,以此杀刘封既说得过去,也除掉了隐患。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援救关羽是可为可不为的事。从有关史料来看,是关羽在围困襄樊时请求刘封一起出兵,并非是关羽败退时请求援助,这是很严重的两个问题。

出兵围困襄樊是战役的计划安排,没有刘备的命令,刘封可以不出兵。但见死不救不仅是道义问题,更是责任问题。史料并没有确切地记载,廖化冒险出城向刘封、孟达求援的事。

廖化曾经是关羽的主薄,关羽败亡后归入孙吴,后来用诈死之计逃回蜀汉。如果廖化去上庸向刘封求援,不管结果如何,再被东吴捉住的可能很小。求援一说,值得怀疑。

从刘备给刘封的罪责来看,也是欺凌孟达在先,不救援关羽在后,这一点也很微妙。不同意出兵协助关羽围困襄樊,也可以认作是不救援关羽。

这就是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了,既然不想留你,要杀你就好找机会。

刘封死的有点冤,但不死也不行哦。这就是政治的需要,刚直勇猛的刘封不明白这一点,最终是逃不出这一劫的。

最佳贡献者
2

谢谢邀请。

刘封是刘备收留的养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

刘封在蜀汉集团的地位特殊。既是元老级别的将军,又是老大的干儿子,所以地位很高。

但是,刘封“性格刚猛”。这是什么意思呢?比较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看不惯的就怼。

诸葛亮的资格不如刘封老,地位也没有刘封那么特殊。诸葛亮恰恰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当然跟刘封就不对付,一个刚猛,一个阴柔,表面上没什么,骨子里就是两路人。

还有,随着刘备的称王称帝,就面临个皇储问题。虽说刘封不是亲儿子,但排行却是老大,按照惯例,刘封继承刘备衣钵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刘备当然更想是让亲身儿子刘禅继位,毕竟是骨肉血亲,血脉正统。

所以,刘备其实一直是将刘封当将领使用的。这一点诸葛亮是很清楚的。从诸葛亮自己的角度,更希望继承者是刘禅,毕竟刘禅是诸葛亮的弟子,加上性格怯懦,容易掌控。相对于性格刚猛,功高显赫的刘封,刘禅是诸葛亮的菜。

所以,当关羽荆州失败,迁怒于刘封没有发兵救援。其实刘备和诸葛亮都很清楚,这怪不了刘封,毕竟刘封也刚刚占领上庸,屁股还没坐热呢。自顾不暇,哪里腾的出手救关羽。

但是,毕竟荆州丢了,这让蜀汉损失惨重。刘备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怪关羽吧,关羽已经死了。但必须有个背锅侠。

刘封被选中了。其实刘备刚开始没有杀刘封的意思,但是诸葛亮的煽风点火,让刘备起了杀心。

诸葛亮说:“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什么意思呢?刘封性格刚猛,主公你在的时候能控制他,万一你不在了,就没人能控住他了。

诸葛亮这句话,让刘备想到给儿子刘禅铺路,清理路障,所以痛下杀手,要了刘封的命。

这也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刘禅是继承人,诸葛亮就没有什么担忧的了。刘禅就是他手里的玩偶。

3

谢谢邀请。在诸葛亮的一辈子里,他只对三个人下过黑手,关羽、魏延和刘封。在这三个人里,下手下得最狠的应该就是刘封了。在蜀汉冤死的人的传记,《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里,刘封赫然排在首位。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原来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可以继嗣的儿子,于是就收其为养子,改姓刘。这个时候,刘备就有让刘封将来接替自己的事业的意思。

刘备的眼力是很准的。他看人用人在三国时期是非常有名的。他提拔任用的人员,一般都能够各尽其职。他以刘封为继承人,说明刘封其人身上有让他欣赏的地方,可以在他死后,带领蜀汉集团的文武完成他的匡扶汉室的愿望。

刘封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希望。史书上记载,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当刘备取西川的时候,刘封才只有二十多岁,在刘备的培养下,是年轻一代的将领。在随同诸葛亮、张飞率军入川增援刘备的战役里,刘封表现出众,攻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

后来孟达取上庸,刘备怕孟达独自难以成功,专门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帅孟达的军队,一起进攻上庸。取下上庸后,又升迁刘封为副军将军。这个时候,刘封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谁知道后来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要求刘封、孟达支援,刘封、孟达以上庸刚刚占领,怕出兵有失,拒绝了关羽的命令。后来关羽覆灭,刘备听说刘封、孟达不去支援关羽,十分气愤。孟达一怕刘备怪罪,二是与刘封发生冲突,干脆投降了曹魏。然后写信劝降刘封,遭到刘封拒绝后,孟达领着曹魏的援军赶走了刘封,夺取了上庸。

刘封逃回成都后,见到刘备。刘备责怪刘封和孟达不和,欺凌孟达,造成上庸之失,而且关羽危难的时候又不去救援关羽。这个时候,诸葛亮出场了。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现在看这段历史,刘封之死完全是诸葛亮制造的一起冤案。刘封死非其罪,而且他的死给蜀汉的未来带来了一丝阴影。

首先说刘封救关羽这件事。当时,刘封虽然占领上庸,但是,上庸的当地土著申耽、申仪都是势逼投降,心意难测。而且他们的实力并没有损失。如果轻易出兵,难免会出现问题。后来他们的反复背叛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刘封不去支援关羽是说得过去的。

而孟达叛变,并不是说是因为刘封的欺凌,更多的是怕刘备追究不去支援关羽的罪责。从这里看来,不去支援关羽的主谋是孟达。刘封是孟达的上司,他指挥孟达去救援关羽,孟达不去,刘封身为主将,自己又怎么离开上庸去支援关羽?刘封哪会不恼火呢?与孟达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因此,以这两个罪名杀刘封实在是说不过去。而诸葛亮的理由才更是奇葩。他顾虑刘封刚猛,刘备死后难以制御。这就考虑的太长远了。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诸葛亮已经在考虑刘备死后的问题了。

当时,蜀汉第一代的将领随着关羽的死亡,已经慢慢凋零。第二代的将领只有刘封、魏延。诸葛亮肯定是在将来的朝廷占一个文官首位的位置。但是,如果刘备一死,诸葛亮手无兵权,那对他是极端危险的。

其他人都好说,诸葛亮都可以制御,就只有刘封是一个难以制御的人。刘封作为刘备原定的接班人,才能过人,且武力出众。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根本不可能象他后来托孤时那样大权独揽。所有的反对诸葛亮的人都有了主心骨,不利于诸葛亮施政。

为了将来蜀汉的团结统一,为了将来全体人员都听从诸葛亮的指挥,诸葛亮劝刘备杀了刘封。刘封一死,蜀汉再也没有能够制约诸葛亮的人物。刘备托孤之时,先用话逼住诸葛亮,让他灭了篡位之心。然后让李严分权管军事,但是,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轻易的被诸葛亮压倒。如果刘封在,他代替李严,蜀汉就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了。

可惜,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劝告,错杀了刘封。在刘封死后,他明白了一切,可这个时候他就算是痛哭流涕也无济于事了。

刘封之死,不但使得蜀汉白白损失了一员杰出的、忠贞不二的将领,也使得新一代的将领失去了方向,更使得未来诸葛亮失去了制约,以他不足的将略去浪费北伐的机会。可以说,刘封之死,给蜀汉带来的有形无形的损失是无可挽回的。

4

诸葛亮杀刘封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关羽走麦城,刘封竟然见死不救;关羽是刘备吧兄弟,刘封是刘备义子,从这层关系来说刘封就应该去救,在犹豫中竟然听孟达的没有前去援救,致使关羽父子身死;关羽父子身死意味着蜀国荆州之地全失,对于诸葛亮谋划的未来大战略是一个非常大损失,蜀国占领荆州始终不还,就是想蜀国将来可以有两个方向,冲出川蜀之地,搏击天下。川蜀之地优势在于易守难攻,但也形成一个葫芦之地,要想搏击天下,必须能够有冲出到中原各地的出口。一个出口当然不如两个出口好,一方攻击当然不如两线夹击势优。而荆州之地的失去,让蜀国一端被彻底封死,吴国占领此地名义上是收回,蜀吴本是联盟,势力相持曹魏又需要这个联盟存在,明火执仗再去攻打荆州之地,是很难得不偿失的。所以关羽父子身亡,蜀吴矛盾骤起,荆州失去再也很难夺回。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但又只有这一个出路可以攻击曹魏,这是失荆州造成的严重后果。刘封如果救援关羽父子,根据关羽父子在荆州之地的多年经营,人心还没有失去,关羽父子不死,和吴国关系不会彻底僵化,还能明暗争执拿到一两座城池,为蜀国还能留有一个出口以图后谋。这一点上来说刘封罪责过失很大,必须严惩不贷。

第二个原因:蜀国刚刚拿下川蜀之地,川蜀人心还没完全归附,很多旧官僚心中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刘封虽然是刘备义子,但犯此大错,从蜀国建立法令威严,必须法纪严明,功过分明。为蜀国立国立威,固本正纲,必须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刘封的身份,和犯的错误,正好撞到刀口之上,必须杀之。

第三个原因:我们都知道刘禅是孱弱无能的,但又是刘备法定接班人。刘备还活着,刘封就敢和孟达一起干出这种事情,说明私心已经开始泛滥。如果刘备等老骨本都死了,刘封难免会有营私结党独霸一方,到那时,反而会以刘备义子的身份犯上作乱,起到反向号召力。以刘封比刘禅能力略微强一些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祸害隐患,所以,为保刘禅以后无刘氏家人争位夺权,必须杀掉刘封保以后安稳。


总结:根据以上三个主因,从公从私从情感,从功从过,从人心变幻发展,诸葛亮都有杀刘封的理由,所以,刘封罪过大、隐祸大、被杀一点不奇怪。

5

诸葛亮一生,极少杀将,哪怕在背后陷害自已的李严,诸葛亮也不过是将李严贬为庶人。诸葛亮只杀了两个大将,一个是不听军令的马谡,另一个就是刘封。

诸葛亮为什么建立刘备杀刘封?

这只与刘封的身份和所做所为有关。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是刘备客居荆州期间收的养子,当时刘备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刘备收养子,并不是要找什么继承人,纯粹就是图个名声,图个吉利,在当时的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当时的刘备一无所有,客居荆州,驻守新野,不过一县之地,还是刘表给的,能有什么继承的。



在当时的社会,收个养子再普遍不过,曹操有曹真、何晏、秦朗等养子,就连诸葛亮也将兄长的儿子诸葛乔过继为自已的养子。养子是没有继承权的,除非家族长无子而指定养子继承。

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的新生儿子刘禅出身,到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时,14岁刘禅就被正式确定为刘备的接班人,成为王太子。而刘备的养子刘封不存在争位的权利,刘封从来也没有过继承权。

刘封之所以被诸葛亮建议赐死,原因就在于刘封的所作所为。



1、公然抗命,不救关羽。关羽是刘备集团的二号首脑,权力、地位仅次于刘备,关羽在襄樊之战前后,曾数次下令刘封发兵前来支援襄樊之战,刘封并没有来。刘封当的官职不过是个副军将军,一个杂号将军,居然不听从关羽命令,刘封凭什么?凭的只能是刘备的养子身份,才不听关羽的命令,最后导致蜀汉失去荆州这个最重要的根据地,和数万精锐的荆州军。

相比上庸三郡,荆州的地位要重要的多,如果刘封发兵救援,荆州及关羽断不会败得这么惨,刘封连关羽的命令都不听,那么在蜀汉集团,除了刘备,还会听谁的命令呢?一个不听命令的将军,留着又有何用呢?



2、欺凌同僚,逼反孟达。孟达是宜都太守,刘封是副军将军,孟达的官职不在刘封之下,刘封与孟达合军逼降上庸后,刘封作为军中大将,既不能安抚地方,又欺凌同僚,夺了孟达的依仗队,刘封凭什么呢?还是凭刘备的养子身份,可见刘封平时没少欺凌军中其它将领,镇守上庸期间,正是由于刘封的欺凌,导致孟达叛逃曹魏,可见刘封没有镇守一方、独自领军的能力,又凭着身份欺凌其它将领,这样的将军,留着又有何用呢?

3、勇而无谋,丢失城池。孟达叛逃曹魏后,与徐晃一起领兵进攻上庸三郡,之前投降刘封的上庸太守申耽、申仪两兄弟也背叛刘封,刘封无法抵挡,丢失上庸三郡,逃回成都。刘封既无法安抚当地,也无法守住城池。

刘备最初派刘封去上庸的目的就是占领上庸三郡,现在刘封不公没有救荆州,还把上庸三郡也丢了,根本就没有完成刘备的任何任务,一个完不成任务的将军,又丢失城池,本来就是死罪,留着何用?



4、刘封的养子身份。诸葛亮建议刘备杀刘封,并不是因为刘封会争夺刘禅的继承权,而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担心蜀汉内部有居心不良的势力扶持刘封叛乱,利用刘封的身份及不服管教的性格来作乱,将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是诸葛亮并不是没有能力在刘备去世后杀死刘封,主要是为了名声考虑,如果刘备不杀,之后刘封作乱,就得由诸葛亮或刘禅来杀了,由于刘封的身份特殊,刘禅杀就是杀兄,诸葛亮杀也得请求刘禅,这样刘禅就背负杀兄名声,对刘禅名声不好,而刘备杀刘封,在道义上就合理的多,况且借助不救关羽、逼反孟达、丢失城池三事加在一起,杀刘封就合情合理多了。

6

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而且并没有什么不妥。

刘封本姓寇,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寄居荆州时已经40多岁,但由于长期屡战屡败,居无定所,一直膝下无子。所以,刘备就收养了刘封为养子,以防后继无人。但刚收养没多久,刘备的嫡子刘禅就出生了,这时刘封的地位就很尴尬了。他虽然是老大,但毕竟不是亲生,刘备如何安排刘封就显得比较麻烦。

可刘备还是对刘封挺看中的,因为刘封这人性格刚烈,颇有武勇,是个不错的人才,在平定西川和夺取上庸中表现不错,所以刘备任命他为副军将军驻守上庸,把守大巴山以东的重要地方。刘备认为让刘封远离权利中央,做一个镇守边境的大将,而且能够照应关羽,是个最好的选择。

但是刘封最终把刘备的设想搞砸了。先是刘封拒绝了关羽出兵的要求,客观上导致关羽的败亡和荆州丢失。再是刘封和孟达失和,自己没能守住上庸,灰溜溜地跑回了成都请罪。

这个时候,诸葛亮认为刘封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了。因为刘封的年龄至少要比刘禅大十七八岁,而且性格刚烈,又有领军作战经验,一旦刘禅接班后将难以控制,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诸葛亮就劝刘备,不如就趁着刘封兵败这个机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刘封虽然是刘备养子,但毕竟没有血缘关系,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一拍脑子就下令让刘封自尽。
刘封是万万没想到养父刘备会杀他,知道消息后刘封长叹,后悔没有听孟达之言去投降曹操。但是已经没有办法,言毕,刘封拔剑自刎而死。

7

刘备曾收养了一个干儿子,名叫刘封,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在前期蜀汉实力鼎盛的时候,刘备旗下猛将如云,也许没人会注意到刘封这个人物,但是到了后期,缺兵少将,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刘封就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大将,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像魏延那样的将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猛将,又是因为什么而使得诸葛亮对他心生猜忌,最终被处死呢?

在《三国志》中曾记载:“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可见,刘封本身还是很有才能的,有成为大将的潜力。

那个时候,人们非常在乎有没有子嗣,有了后代自己打下来的天下才能传承下去,然而当时刘备并没有后代,就算最终完成志向恢复霸业,没有人能继承,所以刘备想法设法的找到了一个义子,在之后老来得子的刘备有了自己的亲儿子刘禅。

刘封年少时,力气非常大,武艺超群,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刘封作战勇猛,所到之处无所不胜,就在这时,刘封慢慢地显示出了能成为一名大将的潜力,着实是一个好苗子值得培养。

后来关羽刚愎自用,将荆州拱手让人,刘备命令刘封和孟达带兵前去救援,这时刘封却与孟达按兵不动,最终导致关羽被东吴击败,刘备十分愤怒,责备刘封为何不前去救援?

就在这时诸葛亮劝刘备趁机杀掉他,给出的理由就是,刘封勇猛善战,还不听指挥,恐怕在将来会给刘禅带来不小的麻烦,甚至有可能篡夺刘备打下来的江山。

《三国志》记载:“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就这样,本应成为一代大将的刘封因此殒命,刘封在临死之前也曾说过,悔恨没有听从孟达的话,刘备同样流下了眼泪,说明刘备非常悔恨杀掉刘封。

难道诸葛亮就没想过在蜀汉的大将几乎凋零的时候,重用刘封这样的后起之秀吗?我觉得诸葛亮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他同样知道留下刘封,以他的才能势必会与刘禅争夺帝位,单论能力而言,刘封绝对是第一选择。

刘备内心肯定是想要刘禅继位的,如此一来,万一两人展开争夺,势必会造成内乱,与其这样还不如趁机除掉他,以防后患,但是如果刘封没死的话,诸葛亮就会多了一名得力干将,实在是令人惋惜。

8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他被杀主要有三个原因:拒援关羽、逼反孟达、丢失上庸。作为刘备的养子,他是怎么失宠被杀呢?在刘封被杀这件事里,诸葛亮又扮演什么角色呢?下面我一一道来。

第一,失宠的养子

刘备大半辈子都四处奔波,投靠刘表时已经四十岁,膝下尚无子女。当时他考虑收个养子,好让自己有个继承人。正好长沙有个刘氏人家,其外甥性格刚猛、气力过人,刘备十分喜欢,便收为养子,改名为刘封。

刘封逐渐成长为刘备麾下重要将领,在益州之战中颇有战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后来他与孟达联手攻取上庸,迁副军将军。

不过,养子毕竟是养子,与亲生子还是两码事。四十六岁时,刘备的第一个儿子刘禅出世了。之后几年,次子刘永、三子刘理先后出世。有了三个亲生儿,养子刘封自然就没那么吃香了。在恩宠渐消之时,刘封犯了一个错,一个刘备难以原谅的错。

第二,拒援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北伐之战,擒于禁、杀庞德,围樊城,震动中原。表面上看,蜀军风光无限,只有关羽心里明白,自己兵力不足,必须要投入更多的部队。他举目四望,距自己最近的便是刘封与孟达的上庸兵团。当关羽的求援信翻山越岭交到刘封懒洋洋的手中时,他只是瞥了一眼,就一口回绝了:“上庸城刚刚占领,我不能离开,否则会有骚乱。”

傲慢的关羽被傲慢的刘封拒绝了。

孤立无援的关羽最终败走麦城,丢了性命。自始至终,刘封始终一兵未发,沉默地看着关羽走向无底深渊。

那一刻,刘备对养子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爱到恨,距离并不遥远。

第三,逼反孟达

刘封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他的傲慢骄奢终于酿成大患。

孟达是刘封的部将,也是蜀汉一员优秀战将,只是没有后台,刘封不把他放在眼里,肆意凌辱。孟达是个儒将,喜欢音乐,物色了几个乐师,拼凑了一支鼓吹乐队,没事时就让听他们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刘封知道后来气了,我怎么说也是领导,部下有的,领导居然没有,这是哪门子道理呢?不行,得把这乐队夺过来。

这件事,很可以看出刘封蛮横到什么地步,豪取强夺对他来讲如同家常便饭。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因为刘封地位比较特别,刘备的养子,谁也不敢得罪。孟达吃了哑巴亏,越想越恼火,最后把心一横,反了。他留下一封信给刘备,把刘封大骂一通,带着部众四千多人及其家属,投降曹丕去了。

孟达被曹丕封为“建武将军”,他也给曹丕送一份厚礼,便自告奋勇攻取上庸城。

曹丕命孟达随同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出征,直取上庸。上庸本是孟达老巢,他再熟悉不过了,可以智取,不必强攻。上庸太守申耽是贪生怕死之辈,孟达杀到后,只动动嘴皮子,不动一刀一枪,便劝降申耽了。申耽一降,刘封势单力孤,眼看大事不妙,他也撒腿便跑,逃回成都去了。

第四,诸葛亮力主杀刘封

拒援关羽、逼反孟达、丢失上庸,这三条罪加起来,刘封足够判死刑了。

但刘备下不了手。毕竟父子一场,虽非亲生,父子之情还是有的。这时诸葛亮站出来,力主杀刘封。自入蜀以来,刘备就把内政治理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主张“乱世用重典”,刘封罪行这么重,不杀怎么行呢?

诸葛亮对刘备说:“刘封刚愎自用,性格悍猛,除了主公您之外,没有人能够约束他。若是主公有什么不测,刘封将成为大患,不如及早铲除。”

这是给刘备提个醒。关羽为什么会死,因为刘封不去救。连关羽他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别人呢?诸葛亮话中有话,暗指刘封不死,迟早会危及到刘禅的继承权。刘备听到这里,内心不禁一惊。养子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亲生骨肉。要是自己动了侧隐之心,恐怕是埋下无穷的祸患。想到这里,刘备终于黯然神伤地吐出一字:“杀!”

说实话,刘封是咎由自取,罪不可恕,怪不得别人。他没有被公开处决,刘备给他一个体面的死亡方式——自杀,这也是对他最后的优待了。

9

刘备当年是因为没有儿子收养刘封的,之后才生下刘禅,刘封年纪远大于刘禅,常年跟随刘备东讨西杀,屡立战功又握有重兵,在军队里不乏声望,为蜀汉政权立下过汗马功劳。刘备攻刘璋时,刘封同诸葛亮,张飞率部“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封为副军中郎将”。

建安24年,刘备指派刘封会同孟达攻取上庸,上庸纳入刘备版图,刘封也被封为副将军。在刘备集团刘封不是碌碌之辈,是有所作为比较有才干的将领。

正因为如此,刘封凭借军功和资历是有理论上争储的实力,但立嫡立长的封建宗法制度不容置疑,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备不可能把政权交给一个异姓养子,刘备最终的选择必将是刘禅,那随之而来的是刘封和其周围的人会有所图,即使刘封自己暂时没有权力欲望,但假以时日,在权力,利益面前一奶同胞的兄弟都能相残,何况异姓的刘封和刘禅。

孟达在劝降刘封的书信里就提到“自立阿斗为太子以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这些暗流涌动的情况,诸葛亮势必了解在心洞若观火。一旦刘备过世,诸葛亮认为“刚猛”的刘封如果篡权夺位,平庸而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刘禅会难于招架。虽然诸葛亮可以掌控局面,但现在刘备解决刘封所产生的后果和成本与将来刘封坐大后再来处理所付出的代价,哪一个大?

相信诸葛亮是掂过份量的,也会对刘备晓以厉害关系,诸葛亮建议刘备除掉刘封,刘备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对刘封下手。这种选择是残酷,但对将来刘禅的蜀汉统制无疑是有利的,保证了刘禅后来稳坐帝位40年。

除掉刘封完全是因为“继嗣”问题,而所谓他对荆州的丢失和关羽被俘遇害负有重要责任也纯属牵强。关羽的荆襄战役完全是自作主张,不是有计划的蜀汉军事统一行动,半年之内刘备都没有发兵支援。



关羽在围攻襄阳,樊城处于优势时,接连命令刘封和孟达发兵“自助”,而不是“救”,刘孟二人这时在上庸前线,那地方刚刚收归蜀汉才几个月时间,还立足未稳。再说关羽也没有绝对权力命令他们出兵,刘孟也是以上庸还不太平为理由,按兵不动。这时对关羽的战局并没有产生影响,他还水淹七军取得胜利。

只是后来关羽失荆州危在旦夕,刘封还没有出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关羽被害。但他为什么不出兵,从事后他和孟达闹不和,在出兵问题上做不了主或者他认为此时出兵已经无济于事徒增伤亡,没有确切的史册记载。

从荆州战役结束后看,刘备也没有把刘封怎么样,只是“恨之”,就是有责怪的意思,如果真的刘备认为关羽的死和刘封有直接关系,那刘备完全可以事后追究责任处斩了刘封,所以刘封的所为只是关羽遇难的一个小因素之一。

直到后来一直相互心存芥蒂的刘封和孟达发生内讧,结果孟达投降曹操,导致上庸失守,使刘备在荆州最后一块根据地丧失。但他并没有听信孟达的劝降,逃回成都后刘备也还是“责怪”的态度,但此时诸葛亮在刘备面前一番具有前瞻性的有关继承人危机的话起了关键作用,这倒是成为刘封被杀的导火索。

刘封的枉死其实有损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三国演义》出于尊刘和神化诸葛亮的需要,早就埋下伏笔安排刘封被收养是在刘禅出生之后,冲淡了将来刘封因继嗣问题被杀的真相,又让关羽说出反对收养刘封的话,让人感到刘封对关羽有成见,将来不相助是小人报复。将刘封在关羽荆襄战役的表现在时间空间上进行了大改动,直接把刘封事前不发兵相助变成关羽被围刘封见死不救,删去了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的话。使刘备杀刘封完全是因为他不救关羽,突出显示了刘备和关羽的义薄云天,事后“为之流涕”潸然泪下,仁义厚德又作足了功夫。

《三国演义》里把刘封描写成一个处事猥琐的平庸之辈,这与史实大相径庭,刘封是个悲剧性人物,地位的尴尬造成了悲剧性结果,小说评话为了维护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将这段事实不断加工演绎,刘封因继嗣问题而被杀的真相被掩盖了起来,替刘封喊声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10

刘封的悲剧在于他是一个养子,属于一个替代品,当实际价值利用完之后,便被抛弃处理掉。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中是如何记载刘封的死亡的。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从中可以看到,刘封被赐死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欺负孟达,使得孟达叛逃降魏。

孟达和刘封曾经一起夺取上庸,但是两人不合,关羽被围困樊城、襄阳时,“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但是刘封和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导致关羽失败被杀。

关羽死后,孟达担心受刘备处罚,加上刘封仗着身份欺压孟达,还“夺达鼓吹”,孟达心中气愤,便“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孟达叛逃曾上表刘备,说的情真意切,使得刘备对刘封心生不满。

二是刘封未救关羽导致关羽被杀。

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刘备与关羽的关系那是非同一般,关羽之死,刘备除了要找东吴报仇外,内部导致关羽失败的原因他也是要追究的。

三是诸葛亮的建议。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诸葛亮主要担心是刘备去世之后,难以控制恐生祸端。

这里就关系到刘封是刘备养子的身份了。之前刘备“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而且刘封年纪轻轻便开始上战场杀敌,很是勇猛。

后来刘备有了自己的儿子刘禅,刘禅可是温室里的花朵,文弱的很。

所以诸葛亮担心,刘备死后,刘禅难以压制刘封,而且刘封养子的身份总是个定时炸弹。

就这样,刘备决赐死刘封。

刘封死前曾叹息“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说的是孟达投降曹魏后曾招降刘封,用的言辞便是他刘封是养子,刘禅才是刘备亲儿子。

孟达的劝降信中说了很多道理,如“势利所加,改亲为雠,况非亲亲乎”、“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於汉中王矣。”

刘封最终没有听从孟达的话,死前感叹一番,刘备听了“为之流涕”。

其实,刘封虽有过错,也有诸葛亮存在的那些担忧,但是诸葛亮和刘备完全可以采取措施防范的,以此杀掉刘封实在不应该。

刘备在刘封死后也十分难过,只是这已经无法挽回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