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医院两岁以下的不会确诊的,只是会做一个能力评估,给出建议而已。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儿子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的存在[捂脸]

一岁四个月去医院做了能力评估,语言及社交能力大大落后于普通儿童。虽然医院没有确诊,但是我们自己心知肚明即便不是自闭症,但明显的能力落后也是不正常的。一岁七个月开始去干预学校上课,现在已经两岁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简单的指令有些能听懂,能安坐,能模仿发音,眼神对视明显好转,对人关注提高,唤名大部分时间有反应了。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医院的那一纸诊断我根本就没有在意,且后来我也没有再去医院做评估,因为孩子的落后我们是明显的能看出来的。不管医院有没有确诊,家长的处理方式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尽早的进行干预,才不会错过孩子的黄金期。及时的干预介入,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孩子的能力,甚至能摘去这顶帽子!

决定干预,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投入大量资金的准备,就要做好面对他人不解的准备,就要做好孩子可能也许不会好的心里准备……做好了这些准备,请马不停蹄的开始帮助你的孩子。

最后,你的孩子或许不完美,但请你接纳你孩子的一切。

最佳贡献者
2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是以明显的社会交往,言语交流异常及刻板重复的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如何发现自闭症?

① 首先如果宝宝是不会说话,也和家长交流少,首先要排除宝宝是否有听力问题,其次与舌系带过短、腭裂、唇裂及鼻部、喉部等疾病有关,需到专科门诊排除。

② 排除了听力和发音器官的问题,文中提到孩子父母因条件优渥,所以导致自身优越感使得不愿和其他人接触,所以需要再考虑是否环境的语言刺激不够、神经发育问题等等造成的。对于语言学习,也要及时就诊进行干预训练。


另外宝宝具体现在多大了?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吗?语言能力如何?宝宝在不同年龄的行为、语言能力、交流等都是有差别的,家长可以根据以下信号来判定。

1: 0-6月龄左右的宝宝可能就开始反映出某些孤独症的征兆了

①父母用食物或玩具逗引宝贝时,宝贝却总是“呼之不应”。

②目光涣散、难逗笑,不与父母对视,

③全身肌张力低下,运动发育障碍。

④抱着时身体发软或发僵,打挺,拒绝家人搂抱或身体接触。

2:7-12月龄时宝宝的表现

①如无法跟父母进行眼神交流,与父母或其他人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交流较少。

②当父母呼唤其名字时,宝贝不会产生反应和应答的表现,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应

③不认生,无法识别父母,对周围的人及物不感兴趣。

④各项运动发育落后,动作笨拙。如7-8个月还不会坐,不会伸手拿玩具,12个月不会扶站,不会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小东西。

3: 1-2岁时宝宝的表现

①与人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注视较少,叫名字没反应,很难与人互动,对其他儿童不感兴趣,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

②兴趣范围狭窄,只喜欢一种或几种物品。

③做游戏时不会模仿别人,不会展示自己,不懂分享。

④缺乏共同注意,不会玩假装游戏。

⑤语言发育落后或退步,如12月龄之后,对语言指令没有反应,不会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近2岁仍无语言出现,或有语言,后来慢慢不会说了。

⑥运动、认知、手部功能等发育落后。

4:2- 3岁左右时宝宝的表现,我们要注意观察宝贝的兴趣和行为

①如宝贝表现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②孩子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车轮,单调地摆放积木块或物品,不能正确玩玩具

③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面对宝贝们通常喜欢的动画片,儿童节目,动画电影则毫无兴趣,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就需要父母们引起重视了。


如果宝贝出现上述症状,我们该怎么办呢?

1、家长发现宝宝有异常情况,要尽早就医,并尽早进行专业的干预,为孩子今后融入社会创造可能性。

2、家长要配合专业老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干预不能仅仅是机构上课时才做,而要融入到家庭生活中来强化。

最后,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孤独症的孩子,给他们更多包容,不要有歧视。

3

好吧,来答一下,谢谢我的群友邀请了。

在自闭症谱系圈里久了,了解得越来越深入,我说句我的切身感受,就是细思极恐不寒而栗。越来越多的孩子和背后的家庭掉进这个大坑里,一小部分会爬出来,是因为孩子不是自闭症而且得抗造抗折腾,极小部分爬出来,是因为家长反省觉悟得快,即便孩子就是自闭症孩子也会按部就班地发展,绝大部分是彻底深陷其中,早发现早干预,绕过针灸中药益生菌经颅磁等“治愈”仙丹的坑的是好的,整天这机构那感统这模式那情景的是很常见的,最后山穷水尽孩子也长大了,结果眼里的孩子还那样不被待见,只剩下无奈的绝望。

这就是自闭症谱系群体的现状,起点就是一纸诊断书,你说诊断重不重要吧?重要啊!这么重要的事情却可能会在五分钟就被搞定,可能我说的稍微夸张一点儿,最多半个一个小时!里面还包括核磁共振了,食物不耐受了等各种煞有介事的检查!而医生一天下来就和流水线上的员工一样,只是独独少了检验员!管特么这诊断靠不靠谱,一纸就决定了孩子及家庭未来的命运,剩下的就是“干预”吧,把六神无主的家长再扔给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和榨花生油一样,榨三榨就成渣了,孩子怎样全靠造化!

我说的是不是很神奇?可以问问诸位被榨的过来人嘛。

再说点正经的吧,自闭症的确诊原则上是需要到三周岁,三岁是人的发育分水岭,三岁前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说三岁前被诊断为自闭症,也不是硬性的不可以,那孩子必须符合极端发育落后的特征,越严重诊断可以越早,如果两岁前就诊断了个轻度自闭症的话,这么明显的套那就可以把医院摊儿给掀了!

最后还是说一句,要想不掉坑,打铁得自身硬!家长要自省,要对自己孩子有个最客观的认识,否则就不要哭爹骂娘了。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特别声明:此文独家发布于今日头条完全本人码字原创,搬运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谢谢!】

4

原则上来说,自闭症的诊断要在三岁以后,一般大的医疗机构在三岁之前都不会给自闭症一个确定的诊断,比如说我的小孩在两岁时去医院给的诊断结果就是疑似自闭症。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因为三岁之前小孩的,发育还未成型,有的发育早,有的发育晚,所以也不好给出明确的结果;其次,由于孩子的不配合,也很容易造成误诊;最后医生也不愿为此而承担责任,所以在三岁之前不会给出自闭症的诊断结果,最多是疑似自闭症或发育迟缓。



但是确实有一些孩子,在两岁之前也得到了自闭症的确诊,我想也有其原因的。第一,可能他的自闭症的症状太明显,诊断的时间长,比如说有的孩子从出生之后,每两个月都会去儿保科检查(我家二宝就是),所以经过长期跟踪诊断,是可以早点得出自闭症结论的,确诊并非十几分钟或半小时或半天的诊断就得出的;其次,在进入某些自闭症干预机构时,需要提供自闭症的诊断证明,那么为了这个证明,有些家长就会带孩子去一些医院,通过关系,或者给医生讲些好话,得到了这样的诊断证明,这些家长长期接触自己的孩子,经过学习了解,了解自闭症典型症状,自己就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是自闭症,同时机构一些老师,接触的自闭症孩子多,比医生更了解自闭症,他们看的也许比医生更明白,医生了解后经过一些检查,很配合地开出自闭症证明,也无可厚非;有些医院特别专家号,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可以更早一些开出诊断证明,准确率也非常的高。



就我自己来说吧,直到我家二宝出生后才发觉,原来正常孩子是这样的!居然可以这么聪明,即使没有语言,也能很好的和你沟通,用手指东指西,要你给他说那是什么,还不会坐起来时,对着他做凶的表情,也会吓地哇哇大哭,拿到玩具是会开心地望着你意思是∶看,我有这个。而大宝出生后一直没有这些沟通行为,还以为只是发育比别人晚点,如果能知道那些细节,可以更早进行干预了(我家2岁半进的机构)。



至于两岁之前就诊断出自闭症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我想无非三个结果:第一个结果确实是自闭症,并且一直在干预训练中,这个说明当时的诊断是正确的;第二个结果是发育迟缓也一直在干预训练,发育迟缓也需要干预训练,有很多自闭症干预机构,同时也收发育迟缓的小孩;第三个结果就是正常小孩儿,出了自闭症干预机构之后正常地进入幼儿园小学读书,有些自闭症机构说治好了多少自闭症孩子,我想大都这一类孩子,即发育迟缓的孩子被午诊为自闭症,而发育迟缓经过训练大都能赶上来,赶上来以后当然就是正常小孩啦!至于完全正常的孩子被误诊为自闭症的机率基本为零了,除非医生犯傻。



所以早干预治疗并没有错,因为自闭症与发育迟缓的干预手段也差不多。 还要说明一点,进自闭症干预机构一定要进正规机构,事先了解一下自闭症的知识即干预训练方法。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就去折腾也不对,正规机构大都有丰富的经验,也很有爱心,我女儿从两岁半开始换了四个机构,也认识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了不少好的干预方法。至于那些不正规机构如大前年广州名为“天道正气”自闭症康复机构发生的四岁男孩大热天拉练20公里死亡事件,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5

你好,两岁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说明孩子的症状还是比较突出的。

虽然说自闭症也有被误诊的可能,但是一旦医生诊断了,我们就要为孩子做好两手准备了。切忌为了自己扥疑心而对孩子进行反复的诊断和质疑,耽搁了孩子的最宝贵的干预时间。

孩子两岁,年龄还很小,如果要干预的话,抓住早期干预的机会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所以,现在不要像孩子是不是一定就是自闭症的事情,而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越来越好。

在选择机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尽量选择正规一点的残联定点的单位,离家近一些,可以保证我们的生活方便。

家长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基本的康复和训练知识了,不要觉得把孩子送进机构里,就没事了,家庭的干预有的时候比机构的干预还要重要。因为在对专业知识的把控上,可能我们不如机构,但是在对孩子的了解和认知上,机构是不如我们家长的。所以,要珍惜和孩子一起训练的机会。

在家干预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可惜学习应用行为分析法,每一个指令都采用分解,强化和辅助训练的步骤进行训练,并且要注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只要前面有希望,我们就要坚持下去,为了孩子!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咨询我!

6

如果确诊是自闭症,预后怎样也要看孩子本身是边缘化自闭症,还是中度或者是重度,这个跟年龄有关系,但也没多少关系。

举例来说,孩子如果是重度的,又携带智力低下,就算是两岁就确诊了,康复起来未必就比三四岁确诊的轻度自闭症要好多少。

自闭症儿童一个孩子一个样,虽然每个人的核心障碍的都是那三种(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但是携带的其他特征都各自不同。

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单项兴趣异常突出,但并不代表孩子就摆脱了自闭症,他仍然会被三大障碍困扰终生,有的孩子学习上存在严重障碍,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记东西也记不住,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唱歌,比如跳舞,比如绘画等会有特殊的表现。

2016年世界自闭症日那天,我去观看明星募捐晚会,现场看到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上节目,长的一表人才,不开口,在那站着,你完全看不出他是自闭症患者,那是一位算是预后较好的小伙子,从小接受干预,现在是烘焙店的一个员工,轮到他上台的时候,一开口,你会发现,自闭症孩子原来长大了也是和正常孩子有区别的:语言需要旁边的家长提示,表情和行为举止木讷僵硬,一看,当下我心凉了一大半,原来就算长大了,也未见得就能恢复成正常孩子的样子。

从那天起,我看见了自闭症跟随一生的例子,也对自己的儿子有了更多的思想准备和打算。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智商没问题的自闭症儿童,不能够正确理解人情世故,不能够建立正常社交,举例来说,就比如一个正常人,失去了一根胳膊,就算大脑没问题,去指挥那根胳膊完成某项活动,可是终究还是做不到,这就是自闭症孩子,智力就算没有问题,可是其他神经元发育的参差不齐,该发育的没发育,发育起来的又超出了正常水平,所有就有了少部分的高功能自闭症,具有特殊才能。

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总之,两岁的孩子确诊了的话,家长要有任重而道远的思想准备,如果他属于边缘化,两岁能够确诊,还是要庆幸的,这种情况预后应该自理没问题,将来也可以融入到小环境里去工作,至于三大障碍,还是会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

7

我是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深度陪伴孩子很多年。一般三岁前不确诊,但是不确诊不代表父母可以放任孩子自由发育发展。作为父母,我们很难从情感上接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会不由自主找很多理由才证明孩子的各种优势,即便权威医院权威专家诊断提示了,在相当长时间内父母都是很难认同孩子有这些问题,而且家长会天然想听假自闭、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自闭等等言论,也非常喜欢将很多成就很高的如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名人认为是自闭症,以此宽慰深陷恐慌与不安中的自己。

由于我们的日常经验有限,绝大多数父母在做父母前都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因此对普通儿童正常发育发展规律的认知并不全面客观,对儿童各个月龄对应的行为、语言、运动、精细等等各种能力发展的里程碑并不清楚,对我们习以为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社会交往行为并不能从专业角度进行认知和判断,事实上正常发育发展的儿童确实占大多数一般父母也不了解人类就生生不息发展过来了。糟糕的是,一旦我们面临的是发育节奏出问题或者发育障碍的孩子,根据我们日常累积的育儿经验和生活经验,就无法及时辨别这些发育节奏紊乱及发育障碍的孩子在上述能力上,特别是社会交往上出现缺损或者部分缺失以及发展不足时,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意味着怎样的影响?我们父母一方面缺乏普通儿童正常发育的一般规律作为标尺对照,即便儿童发育偏差已经明显仍不能察觉,即便发现异常去就医也很难从情感上接受;另一方面我们一般家长确实不清楚孩子们在幼年事情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本能和能力缺损会给孩子未来带来多大影响。因此,三岁前即便是自闭症干预的黄金期但是能及时把握并进入良好干预通道的家庭所占比重并不太乐观。通常,三周岁一般儿童发育已经突破了很多里程碑,家长才能比较清晰感知到孩子的不同和压力,而自闭症由于是神经系统发生故障具有隐蔽性三岁前行为诊断孩子变化大,到了三周差距也明显了,因此三岁后一般医院才给孩子确诊。

很多家庭会花较长时间处理绝望痛苦情绪,会花不少时间精力纠结诊断结果,甚至病急乱投医会在错误干预治疗上反复试错,等家长真的觉醒时孩子已接近学龄,而孩子许多基础能力还没发展出来甚至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倒退,这些悲剧时有发生。

我孩子三周半才诊断,由于他长相俊美眼神有光阳光活泼,加上语言出现得早,拥有优秀的机械记忆力,表现得早慧,其实一周岁就症状明显由于我不懂自闭症孩子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和刻板重复行为,根本不懂社交的内涵外延和不同年龄段对应的能力阶梯,以至于错误认为孩子只是个性特别而已。即便是现在,他已经十岁,普通大众看我发的视频绝大多数都会觉得大人多虑孩子好得很,这其实源于视频录制的片段不能在多环境下反馈一个孩子的困难,特别是互动社交上存在的质损。我们要坚信,天下任何一个父母内心都无比渴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

然而,作为过来人,特别是作为因为自己认知不足而错过0-3岁早期干预的中大龄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我力荐家长不用在意孩子是不是自闭症这顶帽子,而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发育发展,当出现能力不足时无论他是不是自闭症或者其他问题,都需要父母更加系统学习科学干预知识,坚持家庭康复。

特别强调:在我们还不太会教孩子的时候,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酌情借鉴机构康复,但是这一定是一个短暂过渡期,父母务必把自己当主体学习对象,加持长期家庭康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前提是父母必须优化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必须坚持执行。同时,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因为这是一场持久战,砸锅卖铁一定错了!

每个一个康复得不错的孩子,一定是孩子自身潜力不错、得到及时长期科学系统干预,老师专业父母也日趋专业并能长期坚持,且能随着孩子成长在不同时期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支持。

我的建议是:孩子两岁多,正式黄金干预期,别纠结是与不是,而是父母开启学习成长模式干起来!

8

我侄子,三岁多被诊断自闭症,两岁前很机灵一个孩子,人见人爱的那种。两岁后不道什么原因,不听指令不讲话,有时候很闹人,情绪不好控制。我姐是老师 平时很忙那种,觉得孩子语言发育是晚点,但是至少玩起来集中啊 很沉浸,不好带可能就是高需求,老实说给耽误了,直到三岁送到幼儿园,孩子到幼儿园狂哭不止,同样不听指令,很闹,回家就发烧生病,我姐以为孩子适应能力不好,病好了再送去还是一样,反复不休,最后老师劝退了并劝我姐带孩子去看看,我姐最开始不信孩子有问题,但回家后也观察孩子并查阅相关信息,才有点慌了,去医院确诊自闭症,现在去的是特殊学校,特殊学校很适合我侄子,能画画能跑能跳也参加集体活动,看着照片还挺快乐的。

这个病得特殊对待比较好,寻找更适合的方法,家长也需要付出更多,有很多例子显示即使无法像完全健全的人一样,自闭症孩子也可以融入社会,只不过比较慢而已,现在也有一些机构专门给自闭症的孩子提供工作的,因此自闭症也能活得很好。

但真的需要家人更加耐心更加努力更加付出爱与陪伴。

9

您好,我是育婴师睿睿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家长都想带孩子体验这世界上的丰富多彩,但由于遗传、家庭或其他一些原因,有些孩子在小小年纪已经丧失了对外界的兴趣,每天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心房当中,不愿与外界接触与交流,这些孩子被称为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又被叫做孤独症,多发于婴幼儿群体,一旦患上,一部分孩子很难医治,严重的孩子甚至无法很好的独自生活下去。

孩子确诊自闭症就真的自闭了么?

正常情况下,要根据孩子自闭症的轻重程度来判断。如果孩子是轻度自闭,家长及时发现和干预治疗,一般是可以恢复的;中度或是重度,家长需要配合医生,然后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给出结论。

一般情况下,孩子患自闭,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需要高强度的干预,主要的是越早干预越好,在及时和正确的干预下,自闭症孩子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干预训练一定要持续且一定要有耐心,家长对孩子还要有信息。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其实是孤独症的一种,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自闭症孩子会出现一种极端的自我封闭的行为,奇特的刻板、固执倾向;认知语言发展水平有障碍,活动千篇一律,对刺激过于敏感,不能对感觉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对习惯事物的变化产生强烈的心理抵抗感 ,其智能发展不平衡;部分自闭症儿童有出色的机械记忆能力,即“孤岛”现象。

为什么孩子会患自闭症?

目前对自闭症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形成跟多种因素有关,并不是单一的,有些孩子是属于先天性的自闭症患者,在刚出生后开始不愿意哭啼,年纪大一些出现不愿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的情况,这部分孩子跟遗传和母体孕期的环境因素影响很大,自闭症的遗传学因素主要集中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包括点突变、基因拷贝数变异、连锁区域和microRNAs等,而孕期多种影响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如孕期子宫感染和孕期并发症、接触化学物质、环境污染、围产期和产后健康状况等都将增高幼儿患病风险等。

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后天性的自闭症患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内心受到了挫伤和打击,所以导致突然性的出现自闭症的情况,不愿意再与其他人,有过多的交流,只愿意呆在自己的世界里,除受到一定打击外,还可能由于环境、饮食和营养等方面有关,其中环境尤其要注意一些重金属、杀虫剂问题,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农药、添加剂和防腐剂等,这些长期接触对于人体都会产生危害,除此以外,家庭因素对自闭症出现影响蛮大,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谐,对孩子的态度不理不睬,同时孩子缺乏对外界的接触,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自闭症的出现!

自闭症孩子有哪些前兆?

很多国内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并达成共识,自闭症的孩子最早期的表现有五“不”:

1、不看

自闭症孩子在很早期时(大概在婴儿期)如8-9个月时,家长会发现孩子根本不和父母对视,家长和自己的孩子说话时,发现孩子不会用眼睛看自己。

2、不应

指家里人叫孩子时,孩子不会回头看,也不会回应家长。

3、不指

指不会用手指,简单的说是没有姿势语言,因为孩子小不会说话时,可以用动作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但自闭症的孩子不同意时不摇头,同意时也不会点头,有需求时,也不会用手指指向自己需要的东西。

4、不说

指孩子不会主动使用语言,不会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会与人对话。

5、不当

指孩子的行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行为方式非常奇特,让人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如非常多动,有时玩不是玩具的东西,如反复开关水龙头,反复开关门,反复用手想去转动电扇,总体来说,自闭症孩子的行为模式与年龄非常不符。

“五不”是自闭症最早期的表现,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孩子有其中1-2样,需要特别注意,必要时要带孩子去找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自闭症有哪些特征?

1、精神较脆弱,容易跟家长发生矛盾

这点在年龄稍大的孩子身上比较常见,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孩子对生活中一些事有自己的看法,当孩子具备一定认知情况下发病,生活中很容易与家长发生冲突,当这些孩子被家长批评、指责、反对时,会做出比较激烈的举动,如尖叫、大哭、顶撞家长等。

2、有特殊兴趣爱好,或沉迷于某件事

患自闭症的孩子,有神经方面的功能障碍,容易让孩子对事物产生异常的兴趣和认知,这类孩子会出现频繁的推倒物品、在墙上不断挖洞、踩蚂蚁等,而孩子不符合常理的兴趣,是很难被别人所接受的,所以孩子即便上了幼儿园,进入到集体当中去,依然会非常孤独,没有人认可孩子的兴趣,且不会接受孩子的行为。

3、交流障碍,比起语言他们更喜欢用眼神

这个特征是认知中自闭症所具备的,孩子神经方面的障碍会影响到语言能力的发育,孩子无法理解别人说的话,自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孩子通常更倾向于用眼神代替语言表达,即便眼神中透露着一些信息,孩子也不敢直接与人对视,心理上的敏感和封闭,会驱使孩子做出逃避类的举动。

4、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或有刺激就崩溃

照顾过自闭症孩子家长表示,孩子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变化根本不关心,你跟ta说什么、给ta什么玩具,或喂ta吃什么东西,ta的反应都是很呆滞,但如果孩子的世界发生了变化,心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就会被触动,从而导致孩子出现较为激动的反应。

5、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烦躁或伤害自己

主要与家长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关,如果家长在不知道孩子存在自闭症时,经常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当孩子发病时,很容易因家长曾经的打骂,变得非常焦虑、烦躁,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

所以孩子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健康也应得到家长的关注,如果孩子患有自闭症,那孩子成长的过程势必比普通孩子要更加漫长,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孩子自闭出现后,家长该如何做?

当发现孩子有自闭的倾向时,家长一定要及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并对孩子的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干预,那面对自闭症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从哪些方面来干预?

1、行为方面

由于自闭的孩子大多行为重复刻板,抗拒改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常规活动,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学习更多的新技能,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2、沟通方面

自闭的孩子交际困难,在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家长需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促进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反复重复话语的内容,降低自己的语速语调,尽量让孩子明白和理解说话的内容。

3、人际交往方面

为了不让孩子单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鼓励孩子与他人来往,通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沟通能力,培养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兴趣。

4、日常方面

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增强免疫力,预防自闭症的并发症出现,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技能,让孩子可以逐渐迈入正常的生活轨迹。

孩子自闭症药物有效么?

尽管医生有时会给孩子使用一些药物,但药物只是针对某些症状,如焦虑、多动行为、重复刻板行为、冲动攻击行为、食欲和睡眠障碍等,但是对于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并没有特效药,目前使用任何药物都收效甚微。

? 基础好=康复效果好?

相比药物治疗,近年来医生更加提倡自闭症康复训练,因为每个孩子自闭症的症状都不一样,所以在康复训练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康复训练中,一些进入康复机构训练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时会取得非常迅速的进步;反而一些原本基础还不错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进步缓慢或原地踏步的情况,世界上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中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过总体来讲,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起到的效果是明显的

对父母来说,孩子即使是高功能的自闭症,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是低功能自闭症,则有可能使整个家庭陷入危机,这些家庭可能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ta们需要朋友、亲戚和相关服务提供者,不带评判眼光的所有可能的协助。

? 孩子康复的核心:家庭教育

家里如果有自闭症孩子,家长一定要知道以下几点:

1、要持之以恒的训练

到目前为止,自闭症治疗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现在还没有最好的办法。

2、训练一定要抓住自闭症核心目标

家长要知道,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不可将手段与目标混淆,不可过于较真训练形式上的效果,而忽略训练背后的意义和目标。

自闭症孩子最终的训练目标是为了提高他的社交能力,为此需要很多教育辅助媒介和各种方法、手段,如教孩子画三角形,并不是为了把三角形画得有多好,而是为了提高在画三角形过程当中所体现的社交能力和水平,家长要对他的主动的社交沟通表示赞同与肯定;而一些家长会将目标与手段混淆,应该像正常学校的孩子一样,要把三角形画得正式、规范,特别是刚开始训练的家长在这一方面可能会出现较大问题,这里需提醒家长们多加注意。

3、自闭症的训练多数需要伴随终生

很多家长会认为自闭症的干预训练是阶段性的,以为孩子在经治疗半年、一年或两年后就会康复,可以去上正常的学校。真实状况是自闭症并非像其他疾病一样治疗几个疗程就会痊愈,患者一旦被确诊为自闭症,对孩子的干预将会是伴随终生的,只是因为个体因素不一样,在干预的强度上会有轻重之分,绝不是阶段性的干预后就可以高枕无忧。

4、自闭症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

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需随时随地进行,需要付出绝对的耐心与毅力,家长觉得只有在机构和学校中,面对老师时才是教育,领回家后就可以不用训练,可以松懈下来,这种观点是大错特错的!训练孩子的最好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正确的做法是醒来开始训练,不管是谁面对孩子,都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对孩子的教育须做到时时刻刻,随时随地进行。

5、自闭症的训练越早越好,没有最晚,终生都有训练价值

抓紧6岁以前的时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只要方法对,孩子的进步会很大。

6、所有自闭症训练的终极目标是拥有生存下去的社会功能

让孩子入学,在学校能学到许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如集体观念、进取精神、独立能力、自我保护、遵守纪律等,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受职业培训,融入社会,要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要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融入正常人之中。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切记:家庭教育是自闭症康复的核心所在

总结

自闭症的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细心的照料,所以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是比较痛苦的,要承受着难以言语的压力,但也正是有家长的细心付出,这些地球上的星星才有希望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不再孤独的前行。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一天!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大家喜欢睿睿妈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10

我儿子读幼儿园小班时几次被老师说“你家是不是自闭,带他去医院查一下”,我坚信我儿子没有问题,没去过医院,后来证实我是对的。

不到两岁的孩子成长发育差别很大,不一定是自闭症。有的孩子不太愿意跟人交流,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心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儿子就是因为这样被老师说自闭。当时如果自己不坚定,听了老师的话很焦虑,去医院检查,可能真会查出个自闭症出来。

如果孩子没有自闭症或是轻度自闭症,按照自闭症来治疗的话孩子这一生基本就废了。

不到两岁的孩子被怀疑为自闭症有三种情况,也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

1、和我儿子一样,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总是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对不喜欢的打扰置之不理。这种孩子其实是专注力特别强,特别喜欢钻研,一旦投入到喜欢的事情里就废寝忘食。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专注力。正常情况下,专注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所以这类孩子看起来和外面似乎隔离开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从外界看起来就不容易沟通,认为是自闭症,其实这样的孩子基本都是天才。这样的孩子也总会觉得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其他小朋友也理解不了自己,更愿意找大人说话,跟大人玩耍。跟大人沟通时眼神灵动,这样的孩子绝不是自闭症。

2、在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和语言启蒙的孩子。大人很忙,没有什么时间陪伴孩子,很少跟孩子说话,或者老人带孩子,不怎么跟孩子讲话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会说话。我儿子幼儿园班里一个小女孩就是这样。小时候一直奶奶带着,奶奶基本不说话,三岁上幼儿园时不会讲话,四五岁的时候还只会最简单的一些词语,而且讲话含糊不清,表达不了复杂内容的时候只会“啊,啊......”,到上小学的时候就基本能和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成绩也比较差。这样的孩子只需后续多陪伴多交流,不需治疗干涉即可恢复正常。

3、真正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孩子一般表现为孤僻、喜欢独处、反应迟缓、语言发育延迟,还有可能会导致社交障碍,对周围漠不关心,兴趣范围比较狭窄,且伴有智力障碍等特征。如果只是轻微症状,我认为不需要去治疗干预,只要家人多些关心和陪伴,经常引导孩子说话交流,情况就会慢慢好转,基本不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情况严重,就需要家长及早带孩子积极治疗。

大家好,我是@沐熹阅读成长分享,专注幼儿数学逻辑思维启蒙,分享孩子成长经验,以上内容为手打原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害羞][害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