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在公元220年去世的,曹操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2岁,曹丕是在公元226年去世的,曹丕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8岁,曹睿是在公元239年去世的,曹睿去世的时候司马懿61岁,曹家祖孙三代人都没能活过司马懿,曹睿去世十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政权,又过了2年才去世,司马懿一生活了73岁,在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三国时期,这个年龄是绝对的高寿。
司马懿活得如此之长,也是司马懿能篡位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司马懿活得太长了,不仅熬死了曹操祖孙三代人,而且也熬死了曹操和曹丕留下的所有名将,曹操去世的时候,曹丕已经34岁了,算是一个成年人,所以曹操也没有为曹丕设置辅政大臣,事实上,曹操还是留下了四大名将,这四人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
曹操生前最受重视的人就是曹氏和夏侯氏宗亲,曹氏和夏侯氏是曹操集团中手握兵权的大将,曹操生前不太放心将兵权交给外姓将领,而是交给了曹氏和夏侯氏宗亲,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人,除了夏侯渊和曹纯死在曹操前面,夏侯惇、曹仁两人在曹操去世后,仍然活着,算是留给了曹仁。
夏侯惇生前是曹魏政权在合肥方向的军政首领,负责淮南及合肥一线的军政要务,曾经在居巢统领二十六军,按一军三千人计算,二十六军就有78000人,在曹操时代,夏侯惇一个人就能掌控这么多军队,算得上曹操手下三分之一的军队,可见曹操对夏侯惇是绝对的信任,夏侯惇算是曹操手下最忠心的大总管,除了能统领军队,还能管理后方。
而且夏侯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曹操是绝对的忠心,虽然他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忠心绝对是一流的,夏侯惇是曹魏阵营中唯一一个可以不经通报就能直接进入曹操内室的人,而且在曹魏阵营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以夏侯惇对曹操的忠心,如果他不死,司马懿是绝对不敢篡位的,夏侯惇是手握大权,又是极度忠心曹操,同时他的能力也不算差,至少比曹爽要强得多,夏侯惇的特长除了忠心,就在于内政了,如果他能活到高平陵政变,他绝对是无条件忠于曹魏政权而反对司马懿篡权的,司马懿不可能像骗曹爽那样骗过夏侯惇的,可惜夏侯惇在曹操去世几个月后也去世了。
2、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族弟,其血缘关系算是比较近的,同时曹仁算是曹操南征北战中的一个好帮手,总是曹操打正面战场,曹仁就打侧面战场,比如曹操征吕布,曹仁就打吕布周边的下属,曹操打张绣,曹仁就攻张绣周边的城池,曹仁几乎参与了曹操过程中的大多数战役。
曹仁
曹仁的特长在于守城,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而归,是曹仁稳稳地守住了南郡江陵城,足足一年多,周瑜打不下来,最后还是曹仁主动放弃的,之后曹仁成为曹魏中部荆州-襄樊-宛城一线的战区司令,襄樊之战期间,曹仁面对三国第一名将关羽的攻击,死守不退,就连大水漫过了城池,曹仁也是坚守不退,直到徐晃打败关羽,才扭转了襄樊之战的局势。
曹仁可以说是曹氏、夏侯氏中最能打的将领了,与关羽、张辽这样的一流名将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曹仁能活到高平陵政变的话,司马懿根本不敢反,曹仁一是忠于曹魏,二是能力也不差,司马懿也不可能靠欺骗赢得了曹仁,如果发生军事冲突,曹仁也不怕司马懿,两人也能打得有来有去,只要曹仁在,司马懿根本不敢反。
3、张辽
张辽算是曹操手下外姓将领中军事能力最强,作战最勇猛也最忠心的将领了,虽然张辽的权力地位不如夏侯惇和曹仁,但是张辽的军事能力比夏侯惇和曹仁强,张辽一生参与了曹操自官渡之战以来几乎所有的战役,而且多次独自率军攻打敌人,有很多战功。
张辽
比如张辽在白狼山之战阵斩乌桓单于踏顿,在天柱山之战中,张辽率军勇闯天柱山,打败并杀死陈兰与梅成,张辽一生最勇猛的战役是合肥之战,张辽率领800勇士就敢突袭孙权十万大军,一战打得孙权狼狈逃窜,溃不成军,士卒不断后退,还是靠潘璋斩杀几名士兵才挡住逃兵,而此战张辽名声大震。
张辽在曹操去世后成为在东南战线抵御东吴孙权的柱石,自合肥一战,孙权非常畏惧张辽,即使是张辽生病,孙权也提醒吴军将士不能小看张辽,实际上是孙权被张辽吓到了,成为一生的阴影,这就是张辽的影响力,如果排曹魏最勇猛的将领,那一定非张辽莫属,有张辽在,孙权根本不敢北进,这就是张辽的作用。
如果张辽能活到高平陵政变的公元249年,司马懿根本不敢动,真打起仗来,司马懿不一定能打得过张辽,张辽可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一生都是在战争中,就连最后去世,也是病死在前线,只可惜张辽在曹操去世2年后就去世了。
4、许褚
许褚力大无比,忠心无比,算是曹操的侍卫长,带领一队卫队终日负责曹操的安全,曹操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许褚,同时许褚还是曹操的老乡,官渡之战时,许褚感觉有人想行刺曹操,在自己休息的时间,忽然心血来潮走去找曹操,果然发现了曹操身边准备行刺的徐他,感觉情况不对,马上斩杀了徐他,救了曹操一命。
许褚
潼关之战时,许褚率领少量护卫队保护曹操,结果马超率领万余人杀到,紧要关头,许褚护卫曹操立即撤退,许褚一边划船,一边用马鞍挡箭,助曹操渡过了危险,这可能是曹操一生中生命受到威胁最严重的时刻,被许褚救过了,要不然情况就危急了。
许褚还在渭南之战吓退了马超,许褚作为曹操的侍卫长,对曹操极度忠心,曹操去世后,许褚痛哭吐血,是曹操所有手下中最伤心的人,可见许褚对曹操的忠心,如果许褚能活到高平陵之变,当曹芳身边的护卫长的话,司马懿就会非常忌惮,许褚虽然打仗少,但是护卫能力非常强,而且忠心,司马懿就不敢发动政变篡位了。
曹操去世后,曹魏政权实行了平衡交接,曹丕没多久就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建立了魏朝,但是,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曹丕去世的时候,曹睿23岁,以古人的说法,这是弱冠之年,就是刚刚成年,所以曹丕给曹睿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
这四个人中有两人是曹氏宗亲,就是曹真和曹休,另两人是士族代表,就是陈群和司马懿,司马懿是高平陵政变的发动者,高平陵政变陈群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儿子陈泰是站在司马懿一边支持政变的,所以曹丕留下的四人中,有两人对曹魏并不忠心,忠心的只有曹真和曹休,此外在军队中还有一个五子良将仅存的名将就是张郃,所以曹真、曹休、张郃三人是曹丕留下的忠心名将。
曹真
一、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也是曹氏宗亲中第二代中的优秀人才,早在曹操时代,曹真就跟随曹操参与作战,只不过级别比较低,曾经在虎豹骑中担任宿卫,参与了汉中之战,在曹操、夏侯惇、曹仁去世后,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常年镇守关中及河西之地,曹真还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西域诸国向曹魏政权朝贡通行无阻。
诸葛亮前两次北伐,对手就是曹真,都被曹真率军挫败,曹真还发动了一次针对蜀汉的南征,从子午谷道进军,但由于气候恶劣,道路阻断,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不得已退兵了,曹真在231年去世,如果曹真能活到高平陵政变的话,司马懿是绝对不敢篡位的。
因为曹爽就是曹真的长子,但是曹爽的能力比曹真来,差了很远,高平陵政变中,支持曹爽的桓范曾经力劝曹爽不要投降司马懿,但曹爽不听,于是桓范就说:当年曹真是何等英雄,怎么会生下你这么个不成器的人来,看来要跟着被灭族了。后来的结局果然验证了桓范的话,这说明曹真的能力很强,比起曹爽来不是一个档次的,曹真在,司马懿根本抬不起头。
况且曹真去世后,才把司马懿调到关中前线来对抗诸葛亮的,有曹真的,真没司马懿啥事,只能沦为配角,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才开始在西部战线屡立战功,并成功挡住诸葛亮,成为曹魏唯一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导致后来的篡位。
曹休
二、曹休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远房的侄子,曹休的能力不亚于曹真,因为他在汉中之战识破了张飞的诱人之敌,并且在下辩之战中击败了吴兰和张飞,曹操去世后,曹休被委以重任,担任淮南及合肥前线的军政首领,主要防备东吴,三次跟随曹丕南征孙权,屡立战功。
但是,曹休在石亭之战中过于急躁,中了东吴的诈降之计,遭到东吴军队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被东吴军队击溃,要不是贾逵率军来救,曹休都有可能回不来,虽然如此大败,但并不意味的曹休没有能力,事实上曹休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将领,能够镇守整个东南前线,这个能力就不低,而且他都能识别张飞的计谋,说明他是有谋略的。
如果曹休活到了高平陵之变,如同曹真一样,会让司马懿不敢发动政变的。
三、张郃
张郃是五子良将中寿命最长的,也是活得最久的,张郃最早是袁绍的部将,在官渡之战投降了曹操,之后张郃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参与平定北方的战役和平定张鲁的战役,之后张郃随夏侯渊一起镇守汉中,曾在巴西郡之战中,被张飞打得全军覆没。
张郃
张郃之后一直在关中一带活动,跟随夏侯渊镇守关中及汉中,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时,夏侯渊被刘备手下的老将黄忠所斩,于是张郃就成曹营的主帅,收拢了曹军的军心,曹操去世之后,张郃成为左将军,在荆州一带驻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明帝曹睿果断从荆州把张郃派往陇西前线的街亭,正是街亭一战让张郃名声大振,张郃打败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但是,张郃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都退兵了,但是司马懿非要命令张郃追击蜀军,张郃本来不想的,但司马懿一定要这么做,张郃无奈只得追击,结果就被诸葛亮射杀。
张郃之死,司马懿是有嫌疑,但是没有证据,司马懿做得天衣无缝,张郃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将领,他如果不死,活到了高平陵,司马懿根本就不敢发动政变,张郃能识别司马懿的计谋,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就连刘备也忌惮张郃三分,张郃不死,司马懿也就不敢反了,可惜张郃被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