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荆轲刺杀秦王幕后的策划者是燕国太子姬丹,也称为燕太子丹,太子丹是一个经历坎坷的人,早年在赵国当质子,后来又在秦国当质子,在秦国受到侮辱后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太子丹对于秦国和赵国两国的情况比较了解,而秦国和赵国也是燕国的敌人。

秦王嬴政自从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在处理好国内的事务后,就把目光放在了统一天下的战略中,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攻破了韩国都城新郑,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

韩国与赵国灭亡后,秦国吞并了两国的土地,同时秦军进抵易水河南岸,这里是原来燕赵两国的交界,现在就成了秦燕两国的交界,太子丹深刻明白辱亡齿寒的道理,韩国和赵国的灭亡预示着将来燕国的命运,太子丹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和自己的老师鞠武商量如何才能让燕国保存?

秦王嬴政

鞠武建议合纵,太子丹认为不可行,鞠武建议不要收留秦国叛将樊於期,太子丹还是收留了,后来鞠武就把田光介绍给太子丹,田光是燕国的一个游侠,因为年龄大了,不方便自己行事,于是就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这就是有了太子丹与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

太子丹最初的意思是:派出刺客假扮成燕国使者接近秦王,然后趁机挟制秦王,逼迫秦王退还吞并的各诸侯国土地,秦王如果答应就让他签订协议,秦王如果不答应就杀死他

太子丹问荆轲这样做行不行?荆轲说可以,只需要解决秦王的信任问题就能做到,于是荆轲问太子丹要两样东西:一是燕国的督亢地图,二是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督亢地图由太子丹直接提供,而樊於期的首级却是荆轲亲自去面见樊於期向他说明行刺秦王嬴政的事,樊於期于是自杀了,荆轲就得到樊於期的首级,于是两样东西凑齐了,就具备了行刺秦王的条件,接下来就是确定行刺秦王的人选。

燕太子丹

刺秦的主要人物自然就是荆轲,然后太子丹给荆轲找了一个帮手,这个帮手就叫秦舞阳,秦舞阳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秦开是燕昭王时期的名臣,曾经帮助燕王打败了东胡,解除了东胡对燕国的威胁,秦舞阳作为名将之后,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敢杀人,一般人不敢正眼看他。

13岁是古人的舞勺之年,意思就是这个年龄是学习勺舞的年龄,还不是一个成年人,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时的年龄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是说秦舞阳13岁杀了人,又没有说秦舞阳13岁去刺杀秦王,想想也不可能,这么重要的任务不可能派出一个未年人去执行。

荆轲与秦舞阳两个人行刺秦王根据后来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当时荆轲手捧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手捧督亢地图,而刺杀秦王的兵器徐夫人匕首是藏在地图中的,所以可以看出手持匕首行刺秦王或者威逼秦王的人应该是秦舞阳,因为藏着匕首的地图在秦舞阳手中,因此推断荆轲在其中的任务应该是控制秦王,由荆轲控制秦王,由秦舞阳挥动匕首行刺秦王,同时,荆轲与秦舞阳两人是一起走上殿面见秦王的。

荆轲

但是,当荆轲与秦舞阳面见秦王时发生了意外,秦舞阳在大殿之下脸色变得惨白,而且身体看上去是因为害怕而抖动,秦舞阳这个异常的举动引起了秦国大臣的议论,也同样引发了秦王嬴政的怀疑,但这个时候,秦王只是怀疑而已,并没有想到这两个使者敢行刺自己,而荆轲则出面为秦舞阳作了解释,说秦舞阳是粗鲁和没见过世面的人,因此感到害怕。

直到这个时候,荆轲的行刺任务发生了改变,原本两个一起担任的行刺任务,现在因为秦舞阳的害怕变成了荆轲一个人的任务,这就注定了行刺秦王的难度加大,而秦舞阳的害怕也引发了秦国君臣的怀疑,也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失败的原因就是秦舞阳掉了链子,导致计划失败。

那么问题来了,秦舞阳不是13岁就杀人了吗,为什么到秦国大殿上就害怕了?

秦舞阳这个人是燕太子丹所选出的行刺副手,按理说,太子丹都计划那么久,连个人都选不好吗,况且燕赵之地多豪侠之人。其实在荆轲行刺秦王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秦轲原本想要找的助手不是秦舞阳,而是另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住得比较远,荆轲一直在等他,但一直没有来,也不知道是没有来,还是在来的路上耽误了,当时燕太子丹很急促地催促荆轲动手。

秦舞阳

结果荆轲还生气了,并说:如果我这次行刺不能回来,那就是因为秦舞阳这小子,我现在之所以不动身,是因为我在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现在你嫌弃我延误时间,那么我现在就出发吧。于是荆轲放弃等待,出发了。

这说明荆轲在行刺前就发现了秦舞阳这个人不能成事,13岁能杀人,跟到秦国朝堂之上去杀秦王,那完全是两码事,13岁杀人的时候可能是没有任何压力的,秦舞阳本来就是名将之后,杀个比较的弱的人,不算什么,但是到秦国行刺秦王,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压力非常大,没有丰富的经验,是不敢到秦国朝堂之上行刺的。

秦舞阳之所以害怕,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经验,想到即将开始的行刺,他就不能控制自己,人在害怕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这只能说明秦舞阳的心理素质不好,面对压力不能轻松面对,这样就掉了链子,荆轲早就从秦舞阳身上看到了不合适,但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奇迹发生,但是秦舞阳还是因为害怕而退出了。

荆轲与秦舞阳上殿

另外,燕太子丹派出秦舞阳与荆轲一起行刺秦王,也有让秦舞阳监视荆轲的意思,毕竟行刺秦王这种事可是大事,如果荆轲没有人监视,逃了的话,燕太子丹的心血不是都白费了,事实上,荆轲本来就不愿意行刺,只是迫于田光的自杀和燕太子丹的盛情款待,迫不得已答应,后来又在太子丹的逼迫下动身。

秦舞阳的害怕让荆轲改变了计划,现在只有他一个人面对秦王,秦王首先看的是樊於期的首级,然后看燕国的督亢地图,地图是放在秦王的案牍上,由荆轲缓缓摊开给秦王看,而匕首就藏在地图的最末端,当地图摊完之后,匕首就出现了,因为荆轲知道地图有匕首,所以他应该比秦王早几秒钟抓住匕首,另一只抓住秦王的衣袖,就准备行刺。

而秦王嬴政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当看到秦舞阳的表现后就有点不对劲的感觉,有点点怀疑,能够被当成使者的人,不可能会因为害怕,况且献个东西有必要这么害怕吗?秦王嬴政只是意识到不对劲,还没有想到行刺上来,但是有了一分的戒备心理,所以当荆轲一手抓匕首,一手抓秦王衣袖时,秦王反应也很快,迅速挣脱了,然后绕着柱子跑。

荆轲行刺秦王嬴政

之后便是秦国医生把自己的医药箱砸向荆轲,荆轲缓了一下,秦王嬴政就拔出长剑砍中了荆轲,荆轲倒在地上,荆轲把手中的匕首掷向秦王,但没有击中,之后殿下的武士冲上来把荆轲砍死了,那么这个过程中,秦舞阳在干嘛呢?

当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秦舞阳很可能被殿下的秦国大臣及武士所俘虏捆绑起来,然后秦王嬴政在杀死了荆轲之后,很可能会审问秦舞阳这事是谁主使,秦舞阳当然只能如实告知,之后秦舞阳会被秦王嬴政处于极刑杀死,很明显,他不可能活着走出去,这应该就是秦舞阳的结局。

最佳贡献者
2

题主的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我愿不揣冒昧,姑妄言之。

燕国勇士秦舞阳,这位被历史忽略的人物,深入虎穴,与荆轲一同刺杀秦始皇,他的结局究竟如何?由于史书没有记载,我们无法得知事情的真实情况。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的豪迈誓言。

(太子丹一行人在易水送别荆轲等人赴秦)

但是鉴于补充史书的缺憾,笔者与史学界好友以及历史爱好者多人的不懈努力,多番查阅相关资料,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初心,历经近月余时间做出以下推断,与众网友共同品鉴。

历史的第一种假设:秦舞阳被极刑处死。

荆轲与秦舞阳二人在执行刺杀秦始皇任务的过程中,秦舞阳的确被始皇的威严吓破了胆,被拦在秦庭以外,导致荆轲走上了孤军奋战的艰难征程,由于失去战略靠背,荆轲立即改变刺杀的初衷,变刺杀为胁迫立约。这是他临时萌发的既能胁迫秦始皇签下妥协协议,又能全身而退的好办法。无奈图穷匕见,分寸拿捏的不够准确,用力过猛,反被击杀。作为重要助手的秦舞阳自然不能幸免,随即被秦王属下卫士当场处死。(此观点为资深的史学研究员提供)

历史的第二种假设:秦舞阳脱离虎口,隐遁民间。

那天阳光明媚,荆轲携秦舞阳觐见秦始皇,远望秦国宫庭气势不凡,宏伟壮丽,阶梯高耸入云,秦国大旗迎风飘摆,秦国鋭士顶盔掼甲,整齐的分布在宫廷内外,戒备森严,他们全副武装,手持刀枪剑戟,怒目而视,整个宫廷氛围庄严肃穆。从小生活在乡野的粗鄙之人,秦舞阳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心里顿生胆怯。可是一想到此行的重任,使他不敢怠慢。按照与荆轲的约定,效仿春秋鲁国的刺客曹沫挟制齐桓公的故事,由荆轲出手拿始皇做人质,迫使秦国归还侵占燕国的国土,并签订永远不在侵犯燕国的协议,而后由秦舞阳负责宫廷外的接应。所以在面见秦王时,假意做出神情紧张,双手颤抖的恐惧表现,便以打消秦王的戒备心里,再由荆轲言语遮掩,一来便于将暗藏与地图之内的凶器拿在手中,顺利展开即将实施的暗杀行动;二来可以顺理成章的留下秦舞阳在宫廷之外接应。尽管荆轲失手,秦舞阳还是凭借高超过人的本领潜回燕国,可他无颜再见太子丹,随即隐姓埋名,消失在民间。(此观点由笔者和一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提出)

第三种历史假设,荆轲死后,秦舞阳不愿苟且偷生,深陷重围后,凭借一腔热血连杀数人后,大叫一声:荆轲兄,我来了!说罢用夺来的武器自杀。(此观点出自一历史兼武侠小说爱好者)

第四种历史的假设,秦舞阳被立即擒获,为了从他口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秦始皇将其囚禁。他在狱中受尽酷刑,可他始终不愿屈服,唯求一死,被秦王处以沮醢的刑罚(剁成肉酱)。(此观点由一位女性历史系研究生提出)

第五种历史的假设,尽管秦始皇非常恼怒,可是他还是决意释放秦舞阳,原因是普天之下敢杀我的人也是勇士,与其杀了秦舞阳,不如让他传扬秦王的威严与仁德,变相的向各个诸侯示威,如不臣服,必将兵戎相见,血流成河。可是秦舞阳是有名的勇士,苟且偷生必将被天下人耻笑,荆轲死后为了表明心志,他慷慨自杀明志:此生再无秦舞阳!(这一点是位资深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历史爱好者提出的,他从高渐离为荆轲复仇不成,被秦始皇弄瞎双目而释放来推断)

以上有关历史的揣测,都倾注了史学爱好者的苦心探索。荆轲死了,秦舞阳结局不明,司马迁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加以描述,一则不愿喧宾夺主,二来结局按照正常人完全可以想象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秦舞阳必然被处以极刑,屠戮身死!

3

历史上没有具体交代秦舞阳的下落,但从荆轲行刺失败后被杀来看,作为荆轲左右手的秦舞阳大概率也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其实,说到底秦舞阳就是个怂人,如果不是他,荆轲说不定行刺就真的成功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请听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战国末年,秦国铁军横卷天下,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再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路向北,直逼燕国。


眼看秦军就要攻过来了,打是打不过,逃又逃不了,燕太子丹急的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了。于是便派手下宾客荆轲前去刺秦王,随行的便是秦舞阳。

荆轲我们就不多说了,民间关于他的故事太多了。那么秦舞阳何许人也,竟然也能陪着荆轲去刺秦王呢?

据史书记载,秦舞阳之所以能够陪着荆轲刺秦,是因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首先他是燕国贤将秦开之孙,可谓是名门之后,其次他少年时期就杀过人,可谓胆识过人。后来在太子丹手下也以胆大著称,被太子丹看成是刺秦王除荆轲之外的不二人选。


可惜啊,太子丹眼光不行,这个秦舞阳平时咋咋唬唬都是挺唬人的,但关键时刻却萎了,成了怂包。

这段故事就要从“图穷匕见”这个成语说起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和秦舞阳带着樊淤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在太子丹的殷切希望中踏上了刺秦之路。

当秦王听到荆轲带着樊淤期和督亢地图到来的时候,便无比开心的在咸阳宫接待了他们。当荆轲和秦舞阳一步步的走向坐在王座上的秦王是,没有经历过这般场面的秦舞阳顿时被吓到面目苍白,两股战战,差点就屎尿齐出。

秦舞阳的脸色变化引起了秦王及其随从们的注意,最终还是在荆轲“升斗小民,不堪秦王威仪”的掩护下才算勉强过关。然而,不得不说秦舞阳的行为还是引起了秦王和侍卫们的警惕。

在侍从确认了樊於期的人头后,在接下来呈现地图的过程中,秦王便只让荆轲一人近前献图,在地图快到卷尾时,一把见血封喉的匕首出现了,荆轲拿着匕首就向秦王猛刺,可惜早有戒备的秦王及时躲开了。情急之下,秦王也想拔剑反击,可惜佩剑太长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二人便绕着殿内的铜柱躲猫猫。后来在下属的帮助下,秦王拔出了佩剑,将荆轲活活砍死。

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刺杀过程中,秦舞阳不仅没有起到一点正面作用,还起到了反作用。今天,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下,如果不是秦舞阳过早的漏出马脚,那么荆轲刺秦会失败吗?所以说他怂包一点都不过分。

4

秦武阳被杀了,这个无误。

为什么秦武阳不趁乱帮杀秦王,因为秦武阳不敢。

为什么不敢,这个道理,荆州本人清楚,秦武阳能打,十二岁杀人,而荆轲的处境有些尴尬,他的定位貌似是搞政治的,所以这场刺杀计划,本来就是让荆州带着秦武阳,然后让秦武阳刺杀。

就荆轲本人而言,他没武功,完全是个内行,但他有胆略,他看出了秦武阳害怕,于是就说:“我来刺秦。”

毫无疑问,看看原文就知道荆轲的武艺有多外行,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不怕死,而秦武阳是内行,但他怕死,所以荆轲选择将匕首投向秦王,而秦武阳选择站在原地,被士兵当场斩杀。

5

根据《史记》记载:秦舞阳是燕国太子丹给荆轲找来的帮手!荆轲本来是要等一个知己朋友一同前往,但是最后没等到。由于太子丹一再催促,所以荆轲只好与秦舞阳一同前往刺秦!而秦舞阳在燕国幼年便身背人命!普通人更是不敢与其对视!也算一个汉子!却在秦朝大殿之上怯场了!最后荆轲不得不独自一人继续了刺杀任务!


由此看来秦舞阳最终的结局无外乎就两种结局!

第一:当场死于乱刀之下!

都知道荆轲是在大殿之上就被众人处死!那么一同前往的秦舞阳按照当时的情形,不等他反应过来,也就被众人处死了!秦舞阳的结局虽然未曾有书记载!但是这种结局似乎更合情理!毕竟当时的场面是极其混乱的!你和荆轲都是一同前来的!谁知道你会不会突然继续进行刺杀任务!所以,直接被当场处死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押入大牢,另行他用!

秦舞阳的汉子影像再硬!刺杀之前已经是吓得哆嗦不止了!更别说看到荆轲当场被乱刀砍死的场景!估计魂都吓丢了!按照人性正常推理!如果有一万种可能,他在乱中没被杀掉的话!此时他一定会跪地求饶!甚至嚎啕大哭!我们站在情绪激愤的大臣这边看!一定有要直接杀掉他的!但也一定有主张留下他的!再想秦王!能做到千古一帝的人!在惊慌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以后!理性的他会不会想到,这个人暂时留下,对日后攻打燕国是不是有帮助!毕竟燕国地处偏远!秦人对燕地的情况知之甚少!有这么一个吓破胆的燕国通!对于秦国来说已经是有利无害!所以秦舞阳很可能被收押起来!留作攻打燕国时一用!(起码从他嘴中能撬出不少有用的东西)


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关于秦舞阳的结局,正史没有详细记载!全凭后人猜测!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是活着,也一定生不如死!秦王可不是你想刺就来刺的!刺完还想有个好结局?

6

荆轲刺秦家喻户晓的故事,那么如题所问的秦舞阳,他是作为荆轲的助手,也就是副使之职,一同去刺杀秦王去的。只可惜,一进秦王大殿就吓得变颜变色的,连荆轲都没想到这个帮手是个软蛋。


史料记载:“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连忙解释,“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后面的事,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了。那么这个助手秦舞阳,在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怎么样了呢?答案很简单,被杀是肯定的。也有记载说,剁成肉泥之类的尚未可知。



毕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秦舞阳在荆轲刺秦失败后,对于其结局并未记载。估计,是司马迁也不屑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软蛋吧,没必要为他多费竹简了。

7

我是秦武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小时候,我就听说过我爷爷秦开的勇猛及智慧,在东胡开疆扩土,让东胡成了我大燕国的蕃属之国,也因为我爷爷,辽东郡并入我燕国。从此,我大燕国国力渐强,逐渐从各个诸侯国脱颖而出,成为华夏七雄之一。

我从小就是在各种武器中长大,身为将门之后,在家里,祖父和父亲对我严格要求,每天让我无日无夜的练功,在这个环境下,我的功夫进步得很快,很小时候就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外面,大家都叫我小将军,大家都认为我将继承我爷爷的勇猛,成为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

由于我家是将门出身,大家都对我的武功要求严格,祖父常说:“做人就要勇敢”,在这环境下,我渐渐成为一个好勇斗狠的角色。在我十四岁时,我出门游玩,突然有个人不小心撞到我,我顿时心里不爽,嚷道:“瞎了你的狗眼,也不看看老子是谁?”那个人转过头一看,“小屁孩,这么小也跟爷说老子老子的。”当时我就恶从心生,当时二话不说,一下子把剑拨出,把那奴才的狗头砍了下来。

正当这时,太子丹正驾着马车过来,看到我杀人眼不红心不跳。便下车。“小孩,看你勇猛,有没有兴趣做我的随从。”就这样。我成了太子的门客,我心想:我得遇伯乐,看来离我辉煌腾达不远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可我却高估了自己的胆量,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

燕王喜二十八年,秦军快攻进我燕国的都城,这时,我国第一勇士荆轲主动请缨,行刺秦王,当时正缺一名副手,我想,不就是杀人吗?老子十四岁就开始杀人了,还怕什么?这件事舍我取谁,太子丹也看出我的心思,于是派我当荆轲的副手。

能和堂堂国内第一高手一起去行刺秦王,想想就兴奋不已。在去秦国的路上我一直想着我亲自杀死强大的秦王,幻想着我在秦国怎样一展身手。

可我错了,错得太离谱。当看到秦王那威严的模样,我两腿不禁打起了哆嗦,再怎么也站不起来,秦国大臣看见了,心里直犯嘀咕,这时荆轲笑着说:“他是个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望王上不要见怪。”我心里恐惧稍微轻了点,可仍站不起来。

后来发生什么事我也记不清了,只见我国第一勇士很不文雅的坐在地上骂秦王,然后,我和荆轲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8

秦舞阳,叫血勇之人,不如荆轲这骨勇之人,秦舞阳遇上秦始皇那庄严的阵容,居然挺不下去,有点手忙脚乱被侍卫给截了来,只有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在演戏,最后图穷匕现,荆轲奋力一击,挡不住秦始皇命大。最后荆轲与秦舞阳,都被剁成肉泥,可后世人只知道有荆轲,不知啥子秦舞阳。"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胜雪,正壮士悲歌未绝。"这是为荆轲所作的挽联

9

其实秦舞阳被冤屈成胆小鬼两千年了。刺秦必须经过极为周密的谋划预演,让秦舞阳在殿上害怕哆嗦有两个意义:一是显得真实,掩饰武士身份,以麻痹对方松懈。二是可以把地图匣子自然地由荆轲接过去继续接近秦王。有人说那干嘛不带个普通人去照样哆嗦?在执行刺杀任务中,秦舞阳可以假害怕,普通人必然因真紧张而崩溃。这一切其实安排得天衣无缝,都怪荆轲临时改主意想劫持秦王订立盟约导致下手犹豫而失败。手无寸铁的秦舞阳自然被乱刀剁碎。

10

死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