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从我们的大脑运作机制说起了。
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曾联手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去验证一下人脑中的欲望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研究者给了每个受试者差不多100美元,让他们在购物网站上随便花,同时用核磁共振密切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
他们发现,一个人决定“买”还是“不买”东西时,人脑中的两个区域起了关键作用。
第一个区域是“伏隔核”——
它主要提供愉悦感。当人预期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实验发现,当人面对一个商品时,这个区域越活跃,人就越有可能购买这个商品。
第二个区域是“岛叶”——
它和“伏隔核”正好相反,当你预感到痛苦或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岛叶就会变得越活跃。想想也知道,如果面对一个商品,这个区域越活跃,人就越不会买这个商品。
那你猜猜,当人处于纠结状态时,也就是面对一个商品既想买,又不想买时,这两个区域哪个会活跃呢?
答案是,都活跃。
一方面这个商品本身会让你感到很舒服,你很喜欢,很想买。
但另一方面,这个商品可能又很贵,买了它,想到以后可能要吃半年的土,你又退缩了。
所以最后你会不会买这个商品,就看你脑中哪个区域取得最后的胜利,更厉害的区域会决定你的行为。
但,问题来了。
这两个区域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情感冲动,那理性跑哪里去了?
很简单,理性是墙头草,无论哪个情感冲动都可以利用理性去攻击对方。
如果你想买条烟抽一下,想抽烟的欲望会借助理性列出一大堆理由,比如抽烟可以让自己提神,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让自己精神状态更好——
可不想抽烟也是一种欲望,它也会借助理性去击败“想抽烟”的欲望,比如抽烟对身体不好,抽烟会得口臭,连肺都会变黑——
理性其实更像是感情的工具。
所以,我开头就说,想用理性去击败感情无异于痴人说梦。
好了,既然理性无法击败感情,那人的欲望难道就无法控制吗?
也不是,欲望虽然无法被“克服”,但可以被“管理”。
就像我们小学作文里经常写的那样,每遇到一件事,我们心中其实都有两个欲望小人在那争斗——
只不过,无论哪一方都无法被彻底击败,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削弱那个不想要的欲望小人。
OK,那怎么削弱?
想要知道怎么削弱,就要先知道,它是怎么增强的。
我们心中的欲望是通过“满足感”来变强的。
比如这次抽烟的欲望占了上风,成功抽了烟,抽烟的感觉让自己很满足。
而这种满足感会滋养脑中对抽烟的欲望,到了下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抽烟欲望很容易继续占上风,这就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烟抽得越多,就越想继续抽。
烟瘾、酒瘾乃至赌瘾,都是按照这种机制运转的。
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很多人戒酒、戒烟很长时间了,偶尔喝一次、抽一次立刻又上瘾。
因为这些欲望原本就被滋养到肥肥壮壮的,它并没有失去力量,只是被强行压制,偶尔一次的烟酒就足以将它激活——
好,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管理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去打断那种“正反馈”,不要把欲望给养大就行。
怎么打断正反馈呢?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尔布鲁尔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他将这个方法命名为“RAIN”法。
方法一共有四个步骤,分别是“识别”,“接受”,“观摩”和“分离”。
“识别”的意思是,让你心中涌现出抽烟欲望的时候,你要识别出这种欲望,知道心中有抽烟的欲望正在升起。
“接受”的意思是,不要试图压制住这种欲望,而是告诉自己,出现这种欲望并不可怕,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有这种欲望很正常。
“观摩”的意思是,不要将这种欲望付诸于行动,而是将自己从当下状态抽离,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去旁观这种欲望,不断地去分析这种欲望,比如这种欲望的力量有多强?这种欲望会为什么会诱惑自己?当你分析得越多,你会感觉欲望对你的影响就越小。
“分离”的意思是,当你分析这种欲望到一定程度之后,欲望就和你分离了,你就不会受到抽烟欲望的吸引了。
布鲁尔教授曾用多次试验来论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效果比美国肺科协会推荐的传统戒烟方法更有效。
现在,你知道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欲望了吧。
PS:当初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自己也试了一下,确实是挺有效的,能消解掉那些你不想要的欲望。
只是,消解欲望也要分场合,之前我在和女朋友准备开啪的时候,犯贱试了一下,结果.....咳咳,说多了都是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