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庄一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是80年代底到90年代初。和现在的移民搬迁不一样,如当年的隆湖吊庄,他是有原平罗县农场整体移交给隆德县,隆德县组织搬迁管理的一种模式。他虽然是在平罗县的管辖范围内,但是从人事,管理都属于隆德县领导,相当于隆德县的一个乡镇,故称“吊庄”。主要解决不愿意搬,搬来了留不住的一种办法。
“吊庄”一词是宁夏人发明的,意思就是从这里搬迁到那里。就像在扁担上吊着,从穷苦地方吊到能生存发展的地方。移民搬迁时,西海固地方深山老林里的人,都很穷,几十年的家当,差点的用扁担就能担光,好点的就是用牛拉架子车拉光。所以,这个“吊”,其实很形象也很贴切!
啥叫“吊庄”,用我们宁夏话讲就是把这个庄子(村的意思)从“那哒哒”搬到“这哒哒”来。
实则就是指九十年代初期,由自治区政府所倡导、主持的,旨在帮助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贫困农民搬迁到银川黄河平原的一种惠民行动,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扶贫。
那么此等好事,当时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农民为啥还不顾意来呢?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宁夏人来说,有时还真不好意思说出口。
因为西海固山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素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山区农民自解放后,就长年靠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救济款来度日。由于当地水质含氟量超高,不但人畜无法饮用,就连庄稼也种不活。于是当地农民一般只种耐旱的农作物,如小米、土豆等等,当年春季种子撒下去,就企盼望着雨什么时候下,如果侥幸碰上当年雨水好,贫瘠的土地还能打下来一点粮食,够全家人勉强吃饱。
可是十年九旱的西海固,根本无法实现农民兄弟的这一小小心愿,反而经常是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于是吃政府的救济粮,就成了西海固农民的习惯。多年下来,农民兄弟的依赖性和惰性就越来越强,反正什么也不干,也能温饱肚子,那就躺在家里等救济吧。
更让人难以启齿的是,当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此地更本无法执行。闲着也是闲着,越穷越生成为了山区农民的普遍现象。对于这一点,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当地每家五、六个孩子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为了减少贫困,改变山区农民的旧有观念,自治区政府从九十年代开始从西海固山区向银川平原移民“吊庄”。
可是长年的惰性使然,加之最初的吊庄工作基础不配套。从山区过来的几批吊庄移民,面对“风吹石头跑、沙子眯眼眼”的贺兰山东麓吊庄移民点,许多过来的农民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于是不顾一切的跑回老家去。
对于这一情况,昨天播出的《山海情》前2集,虽然有些艺术成分的夸大,但也基本属实。希望大家关注此剧,一面欣赏剧中这些老戏骨的本色表演;一面了解一下宁夏山区农民的渐进史,这样你会更加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吊庄是通俗的说法,学名应该叫做生态移民。就是生存环境过于恶劣,整村的搬离家乡。那个年代不愿意的肯定是多数,不说故土难离,就是现在让我们走向陌生的环境又有几个人没顾虑呢。
实践证明,吊庄总体上还是成功的,有一些阵痛,但历史会证明其成功。宁夏的生态移民从人口上看不是国内之最,但涉及面及历史影响,绝对首屈一指,甚至在人类生态移民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尊重规律与人定胜天之间并不矛盾[碰拳]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选择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将特困地区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村庄进行成建制整体搬迁的做法。搬迁后社会行政管理仍然由原调出地管辖,相当于“飞地”管理,当地话形象比喻叫“吊庄”。后演变为属地管理性质的移民。
笨[捂脸]即贫困户集体搬迁
吊庄!简单回答是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在本属地之外的一块飞地!面积大小不等!得长年有人去留守,耕种!开荒!一般在山里!土话就是捎带作务的庄稼地,简单称吊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