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阳与襄阳争躬耕地呢?先拿南阳历代地方志镇楼!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十二年, 备三顾诸葛孔明于隆中。本传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荐诸葛孔明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
- 清乾隆新野县志》记载“建安十二年……是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又说“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阳隆中….”
- 《清光绪南阳县志》按南阳有诸葛忠武侯庐始见唐宋人集,至元明皆有敕赐庙学、祭品、碑而名益着,或谓侯实家襄阳,南阳之祠非是。考三国志亮随其叔父依荆州牧刘表,是时表军襄阳,亮宅在襄阳为信。水经注谓沔水经亮旧宅是也。” “然汉荆州八郡南阳居首襄阳(隆中)四为邓县实隶南阳,故侯自表谓‘躬耕南阳’。汉晋春秋亦谓亮家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阳祀侯固宜历代,迄今筑居以像之,与隆中并称,于以见侯德感人之深,而民之好之,攸同前有所因举,莫敢废况。南阳于侯其名称自昔为着,尤非他邑比哉!今考原本旧志列入流寓而附考于此。”
-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案,碑援襄藩光化王奏请颁题额祭文,因谓此亦隆中,盖非。或又谓侯为汉襄阳人,尤误。三国志侯传注引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此汉隆中确属邓县,不属宛。汉时襄阳为南郡属县,县境西止十一里,故水经注谓襄无西。”“汉荆州刺史治襄阳,所领有南阳郡。亮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属南阳郡邓县,故亮自称躬耕南阳。”
- 1976年由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诸葛亮小传》“隆中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当时属南阳郡邓城管辖”,“诸葛亮在这里度过了十个寒暑”。“小小的隆中实际上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所以他自称‘躬耕于南阳’。”
- 上世经八十年代南阳市博物馆编撰印制《武侯祠简介》“诸葛亮便隐居在南阳郡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从此他就离开隆中辅佐刘备”。还说:“南阳卧龙岗上的武侯祠,相传建于唐宋年间”“(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后部的茅庐、古柏亭、…等,是后人根据诸葛亮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 综上可知,南阳历代地方志都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其实在今襄阳隆中,刘备三顾地在今襄阳隆中,卧龙岗只是模仿隆中的纪念地!所以,今天南阳方面与襄阳争躬耕地就是篡改历史,篡改自已祖宗记载的历代地方志!
其实,躬耕之争发展到现在,就是南阳方面不断的改造历史的结果!
第一,把宛县改为南阳县。诸葛亮《出师表》所谓”躬耕于南阳“指的是东汉南阳郡。但南阳人非说是指宛城。翻翻史书,《后汉书》记载南阳郡,有三十七城,其中就有宛城,根本没说宛城叫南阳!而历代南阳地方志都明确记载西汉、东汉都没有把宛城指为南阳,宛城就是宛城,南阳就是南阳郡。直到隋代才把宛城改为南阳,当时南阳郡被撤销,这才造成混乱的开端。
- 第二,把无名小山包改为卧龙岗。卧龙岗本是无名小山包,被后人附会为卧龙所居之处,因此改名卧龙岗。南北朝《水经注》中对淯水流域,宛城周边的人文古迹作了详细记载,唯独没有提淯水旁边还有个卧龙冈,冈上还有个什么武侯祠。这证明当时那个地方根本没有这样的古迹!《明一统志》和《明嘉靖南阳府志》(这两本书都是南阳人自已编的)都记载“时人以孔明为卧龙,而号其冈“,明确指出卧龙冈是后人附会孔明卧龙之号而起的!
- 第三、把传说编造成事实!最早提到卧龙岗三字的史料是元代程矩夫的《诸葛书院碑记》云:“南阳城西七里有冈阜窿然隐起,曰卧龙冈。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居。”可见卧龙冈“汉相忠武侯故居”最早只是相传的传说,后来被南阳人包装成史实!
- 第四、抄袭隆中的十景!三国《魏略》中最早记载诸葛亮“抱膝处”就在汉江南岸的襄阳一带;西晋《蜀记》最早记“亮家在隆山”,即草庐所在地;南北朝《水经注》最早记载“梁父岩”就在汉江南岸的乐山;南北朝《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即诸葛井。而《明万历襄阳府志》明确记载了“隆中十景”,并记载明成化年间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在维修隆中武侯祠后描写隆中十景的诗歌,每景一首共十首。还收录了明代王越描写隆中十景的诗歌,也是每景一首共十首。可见隆中十景早在明成成化年间就已成形,并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而在卧龙岗方面,元代才首次提到卧龙岗是诸葛亮故居、卧龙岗有诸葛亮井。而卧龙岗十景则是首次见于清熙年间的《卧龙岗志》。卧龙岗十景与隆中十景原来的内容和名称是基本完全一样的,卧龙岗抄袭隆中无可辩驳!
- 第五、编造黄权建武侯祠,编造卧龙岗武侯祠始建于魏晋的假历史。
上世经八十年代南阳市博物馆编撰印制《武侯祠简介》明确记载“南阳卧龙岗上的武侯祠,相传建于唐宋年间”。
《清光绪南阳县志》明确记载“按南阳有诸葛忠武侯庐始见唐宋人集”
《明嘉靖南阳府志》明确记载“考之郡志,询之父老,卧龙岗武侯祠始建于唐宋”
可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始建于唐宋,这是南阳地方史料一贯的记载!所谓黄权建祠,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就是今天的南阳人在篡改历代南阳的历史!
综上可知,发展到今天的南阳和襄阳争躬耕地,就是南阳历代不断改造,不断包装,不断篡改历史的结果!不信吗?看看镇楼的南阳历代地方史,就清清楚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