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母亲曹氏。曹氏是刘邦青年时期的一个“相好”,推测可能有过婚史。然而在刘邦称帝前后,便没有了曹氏的相关记载,因此留给后人一连串的猜测。有人说她已经去世;有人说她独居家乡,远离宫廷纷争,安亨清静;还有人说她晚年同儿子一起生活。总之,三种可能都有,但没有一样能得到证实。所以,曹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关于刘肥之结局,可用“喜忧参半”来形容。

刘肥之喜

也许是出于对曹氏的愧疚,所以刘邦刻意去补偿刘肥,把他封为齐王。当时齐国是汉朝最大的诸侯国,辖7郡70余城。而汉初一共才54郡,朝廷手中直接管辖不过15郡,所以刘肥的地盘儿抵了半个朝廷。

另外,齐国自古临海煮盐,经济发达,春秋时齐相管仲正是主要靠渔盐之利推齐国走向富国强兵之路,助齐桓公坐上霸主之位。也难怪,当年韩信对齐国一直朝思暮想,为了得它也是颇费了心机。但是还没等韩信将“齐王”的宝座坐热,刘邦就抢走送给了儿子刘肥。所以刘肥以国为富,成了真正的“肥王”。

反观刘肥的那些兄弟们,他们的封国没有一个能与刘肥相提并论,比如赵王刘如意、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等封国实力,均差齐国一大截。唯一两个稍大一些的吴国和楚国,还被刘邦分别给了侄子刘濞及兄弟刘交。当然,刘邦并不是不想将吴、楚封给儿子们,而是担心他们年幼镇不住地方势力。

所以,除刘盈之外,相比而言其他几个兄弟而言,刘肥也有可喜可贺之处。

刘肥之忧

一、没有当上太子,不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刘肥有长子的年龄,但没有嫡子的身份。因为曹氏和刘邦混了许多年,一直不清不白,从来没有让刘邦娶她回家,所以造成了刘肥出生后就没有安上嫡长子这个“户口”。

而古代王朝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来将皇(王)位传承。因此,刘邦只好将嫡子刘盈立为太子。因为刘盈的母亲吕雉是刘邦第一个敲锣打鼓娶回家的女人。因此,也正是曹氏的“不作为”,注定了刘肥诸侯王的命。

(刘盈剧照)

二、英年早逝的受气包。推测刘肥出生于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去世于公元前189年,时年32岁。尽管古人平均寿命不长,但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诸侯王来说,却不应该是那么短。而刘肥的去世可能与一次长安之行有关。

公元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刘盈。由于弟兄二人均出生于丰邑,有可能还曾一起生活过,所以并不如同其他几个兄弟之间那样略显生疏。于是在家宴上,刘盈请刘肥上座时,刘肥竟然一屁股坐在了正中。本来兄弟二人其乐融融,推杯换盏,没曾想一旁的吕后使出了“幺蛾子”。

原来吕后嫌刘肥没大没小,不懂礼数,所以偷偷命人端上两杯毒酒,说是赏赐刘肥。刘肥受宠若惊,自然要先说感谢话,然后一饮而尽。可是没想到刘盈凑热闹,端起了另一杯毒酒。吕后慌乱,伸手打翻刘盈的酒杯。刘肥感觉出了猫腻,装醉离开。

事后,吕后一直没有放刘肥回封国之意。刘肥只好主动做懂事的孩子,先将齐国的城阳郡献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后尊称妹妹为“太后”。吕后见好就收,于是放刘肥归齐。后来,刘肥越来越感觉是受了奇耻大辱,但是她又没有征讨吕后的实力和胆量。之后又回想起弟弟刘如意死于吕后之手的遭遇,所以心情愤懑,郁郁而终。

(刘肥剧照)

三、去世之后,齐国被分割的七零八落。齐国最初有7个郡,刘肥去世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87年,吕后封侄子吕台为吕王。为了给侄子配块封地,吕后瞅了一圈儿,又将目光放在了齐国,于是一刀下去,济南郡归了吕台。

公元前181年,吕后想拉拢宗室刘泽(刘邦堂兄),于是将其封为琅琊王。可是同样遇到了没有封地和尴尬。不过这根本难不住神通广大的吕后。只见吕后一刀下去,齐国的琅琊郡又归也刘泽。因此,到吕后去世之前,刘肥的七郡之国只存四郡。如果刘肥泉下有知,非气活不可。

这还不算完。吕后去世后,刘肥的长子刘襄起兵争夺皇后。结果皇位虽然没有抢到手,但是他却顺势将之前丢失的三郡之地收复。汉文帝继位后也承认了刘襄的作法,如此一来,也算是告慰刘肥地下之灵了。

(汉文帝剧照)

没想到的是,汉文帝继位两年后又玩了一把“借花献佛”的游戏。明着是表彰刘肥的两个儿子朱虚侯刘章及东牟侯刘兴据的“除吕”之功,于是分别将二人封为城阳王与济北王,但在给他们划封地时,依旧在齐国身上割肉。

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又将刘肥健在的6个儿子封了王,至于封地的支付,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如此一来,齐国不仅没有变强,而且还越来越被削弱。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由于“推恩令”的大力推行,当年那个刘邦封给刘肥的齐国早被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片儿了。或许刘肥认为齐国能在自己子孙一脉传至千秋万代,不曾想,几十年后便不成其国了。

总之,刘肥一生命运,波澜不惊,喜忧参半,或许这就是帝王之家的必然结局。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评论!

最佳贡献者
2

刘肥是刘邦的大儿子,但为私生子,庶出,因此没有皇位的继承权。刘邦当皇帝后,诸多儿子都很小,只有这个大儿子年龄还可以,于是就把最富庶的齐国封给了刘肥,并让曹参担当他的相国。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刘肥不小心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得罪了吕后。刘肥担心被治罪,于是把城阳郡献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并尊同辈份的鲁元公主为王太后才得解脱。回到齐国后,刘肥闷闷不乐,没几年就死去了。

刘肥虽然窝囊,但是生了一大堆有有本事的儿子。其中,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在铲除诸吕、维护刘姓江山的大业中立了汗马功劳。齐王刘襄起兵西向长安,还拐带了琅琊王刘泽的军队,在荥阳和灌婴达成了妥协,准备随时向长安发起进攻;朱虚侯刘章在长安做内应,并抬头诛杀了吕氏家族最有能耐的吕产。

若论功行赏,齐王刘襄应该做皇帝,朝廷大臣也许诺了朱虚侯刘章做赵王。结果,周勃、陈平等人事成之后变卦,认为齐王势力太大,其娘舅家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改拥立在铲除诸吕中未立寸功的代王刘恒为皇帝,也就是汉文帝。汉文帝知道当初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想拥立齐王为皇帝,于是“黜其功”。

后来,汉文帝竟然又将齐王的两块地割出来封给了刘章和刘兴居。刘章郁郁而死,刘兴居趁匈奴入侵叛乱,被汉文帝剿灭,刘兴居被迫自杀。此事还未了,汉文帝见齐王势力依然很大,又把齐国一分为六,封给了刘肥剩余的6个儿子,每人得一小块土地为王。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刘肥的几个儿子能不愤恨吗?

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在吴王刘濞的串谋下,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长子刘肥的四个儿子,直接参加了叛乱。

除了这四个儿子,济北王刘志、齐孝王刘将闾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叛乱,也未得善终。


3

刘邦的情妇曹氏和他的庶长子刘肥,应该说还是相当的“幸运”。这对母子能够在血雨腥风的汉初“诸吕之乱”风波中,躲过吕后的迫害,得以善终。

其实,有关曹氏的生平事迹,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她是刘邦当亭长时的“外妇”,而所谓“外妇”其实就是情妇,是无名无分的。也正因为曹氏的这层身份,所以刘肥虽是刘邦的长子,但却没有皇位的继承权。因此,在吕后看来,曹氏和刘肥母子对自己不构成太大的威胁,不像戚姬和刘如意母子。

当然,刘肥母子之所以能幸免于难,也不完全是靠这个。毕竟,刘肥可是人如其名,其封国乃是汉初诸侯国中最“肥”的一个。当初,高祖刘邦分封刘氏宗亲,也许是出于对曹氏和刘肥母子的愧疚,刘邦封刘肥为齐王,把齐地的七十三城都封给他作为其封地,而且还规定:凡讲齐国话的百姓,都归属于齐国!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

因此,刘肥的齐国是汉初的最大、最富裕的诸侯国,统辖齐地七十三城,疆域辽阔,并且坐拥渔盐之利,经济发达,人丁兴旺。

对于“肥”得漏油的齐王刘肥,吕后自然也很是眼馋,也想找机会对付刘肥。于是,汉惠帝二年(前193年),趁刘肥进京面见汉惠帝之机。吕后曾在宫廷宴会上,命人倒上毒酒摆到刘肥桌上,打算将他毒死。不料,汉惠帝的一个无意之举,使其计划败露,刘肥后来借酒醉逃遁。

事后,刘肥得知吕后对自己起了杀心,便听从其手下大臣的建议,把齐地的城阳郡献于吕后,以此作为其女儿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并且还很乖巧的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而刘肥的这一波恭顺的操作,让吕后找不到加害的理由。最终,刘肥得以免遭迫害,放归封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

4

刘肥这孩子挺有意思。

刘肥母为曹氏,是刘邦还在沛县浪荡时认识的情妇。

在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前,私生子刘肥就已经出生,是刘邦的长子。由于曹氏与刘邦无正式婚姻关系,故所生之子刘肥为庶子。


刘邦称帝之后大封同姓宗室,因为刘家人丁稀少,刘肥作为庶长子,故得刘邦重视。

前201年正月封刘肥为齐王,共七十余城,定都临淄。齐国是汉初第一大诸侯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相当富庶。

由此可见刘邦对这个长子非常不错。

封王后,刘邦又任命平阳侯曹参为齐相国,辅佐其治理齐地。



作为高祖长子,刘肥的地位很高。汉惠帝二年时入朝,惠帝尊敬兄长,让予上座。

刘肥不懂规矩,竟然真的上座,结果触怒了嫡母吕后,险些被杀。

吕后拿了毒酒打算刺杀刘肥,惠帝仁厚,刻意保护刘肥,要去喝毒酒,结果吕后将毒酒打翻。

刘肥大惊,只得佯醉离席。

因为无法回国,被困在长安,刘肥听从属下内史“勋”进言,主动将城阳郡献给吕后所生的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并尊为齐国太后,讨好吕后,才得以平安回国。

刘肥在位十三年,汉惠帝六年(前189年)逝世,谥为“悼惠王”。世子刘襄嗣立,是为齐哀王。



纵观刘肥的一声,没经历过什么大风浪,应该一直在沛县跟曹氏生活,而不是像吕后的子女一样跟随刘邦四处征战,还被项羽俘虏过,差点被杀。

虽然刘肥没啥大作为,但他的儿子朱虚侯刘章及东牟侯刘兴起兵讨伐吕后的族人,光复了老刘家的江山,可谓出力很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