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奖状是以奖励的形式对每个孩子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奖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只给部分小朋友发奖状,这种现象就不太好了,这会深深伤害那些没有得到奖状孩子的心。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奖励的理由可以是多种多样,老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奖项,这样才能体现奖状的作用。而且放假了,亲戚朋友见了,肯定会问老师有没有给你发奖状,发大红花之类的话。假如没有领到奖状,孩子的心里该多难过,父母的脸面该多尴尬:难道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优点?

针对孩子优点发奖,人人有奖,皆大欢喜。因为好孩子是在受人欣赏、自我满足中成长起来的!

最佳贡献者
2

如今的奖状变成了平均分配,还能起到奖励的功能吗?

这几天看到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因为判试卷时老师误判了题扣分了,没到100,因此期末评的不是一等奖变成了三等奖。当着孩子的面当即打电话责问老师,后来又拿着试卷去找老师要求更改过来,补发一等奖的奖状。从我个人的意见来看,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利。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的。

幼儿园全员发奖状,没有优点的人为制造优点,为了大人的面子每人都发奖状,我不赞同。我家里也有两个学生,我让他们不要太看重奖状。奖状中鼓励做得好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有的话,明显就是玩虚的。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长呢,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能表现得好?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优点,而且在家长的眼内,都是最好的最厉害的。事实上,一味地虚假表扬,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与其说是孩子想要奖状,不如说是父母接受不了自己孩子“普通”这个事实。

幼儿园的老师根据什么标准发奖状,肯定有他的参考依据。家长可以私底下打听。而不应该是“我家孩子这么优秀,为什么不给他发一个奖状?”人跟人是有差距的,从小让小孩子知道社会的残酷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让他从自身找差距,向获得奖状的同学学习、迎头赶上才是重要的。我看到微信对话中还有一位家长说“老师会给你补发红书”的承诺(小孩子说补发不能照相了……)。这样就是告诉孩子,你也肯定能得到奖状,奖状是你应该得的,老师弄错了。无形中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误解,有损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不患贫而患不均!别人有的,我家孩子也一定要有。这是盲目的攀比心理在作祟。每人发一个虚头巴脑的奖状照顾情绪,到长大了怎么能够适应社会的残酷?到时别人考上好的学校,自己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去弥补差距?让孩子承认人的差距,也别指望用一张奖状来给父母的脸上增光。现实中,优秀的人只能是少数,因此奖状也应该只有少数人获得。

每个人都有了奖状,给每个人都没有奖状是一样的了。

3

从表面上看,如果人人都发奖状的话,那自然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这跟人人都不发又有何区别?

不过,对孩子来说不一样。成年人的世界,他们不懂。再说了,他们也需要这样子的精神鼓励。


对于奖状,对于过来人来说,是真的最没价值的了。面对自己那一大堆的奖状,我就曾经慨叹:你说用来折纸飞机吧,又不够硬,用来当手纸吧,又不够软。所以,我自己对于一纸奖状是麻木的。


当然了,孩子们对此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张奖状便足于给他们带来非比寻常的成就感。

孩子还真不一定只知道物质奖励的,有时候,精神层面的需要也很重要。


这个事情还真有些微妙的。如果是在家里,父母给孩子一张奖状的话,他们的兴奋程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只有在那样的场景之下,给孩子的激励才能体现再来。

我家宝贝得到一张“好宝宝”的奖状,把她乐得忘乎所以。而我们,也只是会心地一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