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集团最厉害,是集大成者。集团领导朱元璋1368年前是一尊神。周围的手下也都是一等一的高人,李善长,徐达,刘伯温就是萧何,张良,韩信。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一大批优秀人才。而朱元璋作为集团一把手,更是远超历代帝王。
今天只说1368年明朝开国时和开国前的朱元璋,建国后的朱元璋暂且不说,争议太多。朱元璋是穷三代,从小家里就穷,只上过几个月的私塾,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父母死了只能草草掩埋,棺材就不用想了。当1352年,他已经25岁了,还是穷的一无所有,这才在汤和的邀请下,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此后迅速成长。一年后,朱元璋回乡招募了700多人,之后带着其中20几个人另立山头,对老领导郭子兴始终有难必帮、有求必应。
1355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的实力不断壮大,占领南京后,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由实力最小、起事最晚变成实力最大、最强。前后15年的时间,消灭了7个对手:陈友谅、张士诚、浙江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广东的何真、四川的明玉珍,最后将元朝残余势力赶回漠北吹寒风。朱元璋的这些对手,是朱元璋一个一个消灭的(包括投降的),实打实的,没有一个对手的消灭是靠坐收渔翁之利得来的。消灭陈友谅是在鄱阳湖大战一个多月,但是一战定胜负;打张士诚几乎是摧枯拉朽,像是专业选手打业余选手。在扫荡北元的势力时,时间持久一点,打的残酷一点,但是终归被朱元璋吃掉了。真是:友谅士诚,纸老虎也;友定国珍,不堪一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只知道逃跑。
中国古代史上,能和朱元璋能相提并论的,一般人会想到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但是,刘邦的敌人不都是刘邦独自消灭的,推翻秦朝主要是项羽的功劳;而刘秀呢?本身就是刘邦的直系子孙,血统虽然远一点,但毕竟是天潢贵胄,这一点相当重要,所谓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招牌在,招兵买马就容易多了,以至于东汉末年的刘备,还想再来一手。从这个方面说,朱元璋更胜一筹。
加上,朱元璋推翻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当年蒙古人占领华夏,号称“崖山之后无中华”,是华夏族的整体亡国了。而朱元璋却能推翻蒙古人的统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复汉官之威仪”。不但恢复了北宋的旧疆,还收回了失去430年的幽云十六州。朱元璋是那个时代打遍中国无敌手的英雄。
在元末乱世之中,无依无靠的朱元璋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
一是风雨无阻的学习毅力。朱元璋注意收罗智囊人物,李善长、刘伯温、宋濂、朱升等等几乎形影不离,以备咨询,而这几个人的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即便在忙,朱元璋也不忘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没有他不清楚的,通过持之以恒的而学习,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对相关问题和历史人物往往有独到见解。
二是统揽全局的领导能力。到明朝建国的时候,朱元璋的领导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识人水平一流,培养人的水平一流,用人水平一流,他能把一批酸腐的知识分子团结在身边,更能把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周德兴、郭英、廖永忠等一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文盲培养成富有军事韬略的将帅之才。朱元璋宽严相济,做到了将帅一心,这一点实在了不起。
三是统筹兼顾的指挥水平。毛主席曾经说,中国古代指挥打战的水平,最厉害的是李世民、其次就是是朱元璋。这个话其实是从简单的军事角度说的,要是说综合的指挥能力,朱元璋第一。他既能一线指挥作战,也能运筹帷幄,出得厅堂,下得厨房。他对将士的了解、战场的形势具有敏锐的嗅觉,给予手下宽松的指挥空间。徐达在打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写信给徐达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自己把握好就可以,不必事事请示。晚年朱元璋对燕王朱棣等儿子说,我领兵四十多年,从未打过败仗,靠的就是稳扎稳打、不冒进。
四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水平。朱元璋的战略规划能力无人能及。当初强敌环视,朱元璋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靠的就是这个能力。当年对先消灭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判断完全正确,对攻打北京的线路规划和宣传造势完全合理,徐达打到北京外围后,北京是一座空城,元朝君臣早就跑了。他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先南后北实现统一的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精心准备。
他俘获元朝皇子地保奴后,并没有杀掉,而是安置到琉球生活;他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安置到朝鲜生活。他对投降者的宽容、对元朝旧臣的大度,在那个时代都是相当难得的。
朱元璋的民族团结思想、根据地建设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思想、不打无准备之仗思想、不急躁冒进思想,等等,都给我党许多启发和借鉴。
从25岁创业到建国初期,可以说朱元璋基本没有值得一提的缺点。那时的他,是汉人的大救星,是光耀千秋的伟人,是普度众生的菩萨,是出神入化的神,值得后世人无限膜拜。
洪武三年(1370)以后的事情就不说了,争议太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