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秦说汉(354)





历史上秦国有六代秦王,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最后一个秦王就是嬴政,后来自称为始皇帝。其中最有作为的秦王应该是秦昭襄王嬴稷,这老头寿命特别长,大杀四方让列国怀疑人生


对秦国的历史进程影响比较突出的君主,还有非子、秦襄公、秦穆公、秦孝公。秦国正是在这一代又一代君王的努力下,才有后来的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中原。


  • 非子


非子是三皇五帝之颛顼帝的后裔,居住在犬丘,喜欢养马和其他的牲口,为周孝王在汧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马匹大量地繁殖。于是,周孝王将部分属于王室的土地秦邑赐给非子。从此,秦人也算是有了封地秦邑


因为非子只是替天子养马的工人,是个技术工种,没进入周朝的管理人员序列,所以非子虽有封地但无爵位,而且秦邑的封地只有不足五十里见方,史书上称之为天子的附庸。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位。





  • 秦襄公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与西戎作战而死,其子嬴开继位,也就是秦襄公。原本由其兄世父继君位,但世父一心想为父亲报仇,与西戎人作战,便把君位让给嬴开。当时,周王室因褒姒之烽火戏诸侯,发生了镐京之乱,周幽王被西戎人杀于骊山下。


申王后之子宜臼继位,也就是周平王。为躲避西戎之祸,周平王决定迁都到洛邑。秦襄公率军护从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赐予其岐山以西的土地。其实,当时岐山以西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被西戎人占领,周平王也就给秦襄公填了一张空头支票。


秦襄公与西戎人经过数年血战,土地得到成倍的扩张以后,于是迁都汧邑,也就是现在的陇西县。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去世,葬于西陲,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襄公最大的成就是获得了正式的列侯之位,并在汧邑建立新都城




  • 秦穆公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嬴任好继位。经过秦国数代人的努力,秦国的领土已经很大了,秦穆公在位期间,渡过黄河占领了大行山以西的茅津,消灭滑国、梁国、芮国,关中之地尽归秦土。同时,发兵千里之外进远征郑国,具备东出之扩张能力。


秦穆公重用贤人不讲究出身,用五张羊皮从宛地换回奴隶百里奚封为五羖大夫。又依百里奚之言,从宋国迎来了蹇叔封为上大夫。从西戎部落里得到了由余,还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公孙支。在贤人的辅佐下打败西戎,辟地千里,成为春秋之霸。


秦穆公为加强国家外交关系进行政治联姻,娶了晋献公的大儿女穆姬为妻;又将女儿怀嬴嫁给晋献公之孙、晋惠公夷吾之子公子圉,也就是晋怀公;后来又改嫁给晋献公之子重耳,也就是晋文公。关系看起来真有点乱,历史上称为“秦晋之好”。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凤翔。秦穆公最大的成就,是“关中之地尽归秦土地”与“称霸西戎”,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春秋称霸的诸侯



  • 秦孝公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嬴渠梁继位。自秦穆公到秦孝公时期,秦国因地处于西部,不利于参加中原的盟会,被视之为狄夷,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同期的魏国实施了“李悝变法”、楚国实施了“吴起变法”、韩国也推动了“申不害变法”而强大。


于是,秦孝公也重用了卫国人公孙鞅而发动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精髓是奖励织耕、奖励军功。也就是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同时又废除井田制、开通阡陌,将部分王公贵族的土地收归国家,租给百姓耕种,百姓向国家上交一定比例的租赋。


建立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废除旧有的爵位世袭制,规定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杀敌数量来获取爵位。商鞅变法开始时推行相当困难,数年之后,成效显露出来了,国库充盈,国人尚武,军队所向披靡。可以说,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秦昭襄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在周王室举鼎身亡,其弟嬴稷在穰侯魏冉的支持下继位为王,也就是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继承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数代积累下来的综合强盛国力,一生致力于南征北战,在位五十六年,秦军东出征伐近百余次。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派向寿伐韩,占领了武始,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武安市南。同时,又派左更白起攻打新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伊川县西南。次年,左更白起率军在伊阙攻打公孙喜领导的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了公孙喜,占领了五座城,韩、魏军队从此精锐尽失,史称伊阙之战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大将司马错率军从陇西郡出发,占领了楚国的黔中郡。次年,又派大良造白起率军伐楚,占领了鄢城、邓城。公元前279年,大良造白起又占领楚都郢城,将设为南郡。还一把火烧了楚夷陵,楚王被迫迁都到陈地,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史称鄢郢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因韩国的上党之争,引发了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率军大破赵军于长平,四十万降卒全部被杀。次年,韩国献出垣雍,赵国亦同意割让六个城邑,秦军方撤回,自此中原强国赵国国力大伤,史称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发动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的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的主要精锐,又合纵五国伐齐,使中国诸国国力严重衰减,为后世扫灭六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秦国四面有高山隔阻,北有萧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秦军据四大关隘而守,关中安全无虞。而关中土地肥沃,又占有巴、蜀、汉中的沃野千里,粮食充足。而秦昭襄依靠国内充盈的粮食储备,不惧列国与之消耗国力。


同时,秦昭襄王又依范雎之策,确立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军东出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公元前251年,76岁的秦昭襄王终于死了,这个在秦国执政最久的一代君王,若活多几年,估计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了





  • 写在最后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是秦国各代人数百年努力的结果。从非子养马有功被封于秦邑开始,到秦襄公护送平王东周而获封诸侯,再到秦穆公称霸西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虽然此后曾经有段时间没落,但到了秦献公时期,又开始大力发展经济,而秦孝公因推动了商鞅变法,让秦国再次成为霸主


秦孝公之后,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时期的南征北战,得到了粮食高产的天府之地,综合国力与军队战斗力更加增强,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基本上是大杀四方了。而经过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多年的征伐,六国已经疲惫、苟延残喘


虽秦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无所作为,秦庄襄王在位三年之后,秦国的指挥棒交到了年轻有为的强人嬴政手里。嬴政在数代先人的积淀的基础上,励精图治、率军东出,十年磨一剑,荡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之大秦王朝


2020/12/27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最佳贡献者
2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把战国时期诸位秦王对秦国的功劳列举如下,诸君各自评判。

1、秦献公嬴师隰,在位24年

秦灵公之子,因宗室之乱10岁流亡魏国,此后在外流亡近30年。

他在魏国亲历了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看着魏国逐渐强大,而此时的秦国国内政局混乱,秦简公夺位,秦出公被杀,河西之地也被魏国占领。彼时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

秦献公回国继位,拨乱反正,稳定政局,扩大生产,数次对魏发动战争,欲收回河西之地,未能成功,他让秦国回复到正确道路之上

2、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4年


秦献公之子,继位后励精图治,发布《求贤令》,引得商鞅入秦。

在位期间,顶住一切压力,支持商鞅变法,商鞅前后两次变法,改变了秦国的社会面貌,原来落后腐朽的边陲小国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

秦孝公和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基础。

3、秦惠文王嬴驷,在位28年


秦孝公之子,第一位称王的秦王。

虽然杀了商鞅,但是他还是顶住宗族压力,继续施行商君之法,保住了秦国强大的本源。

嬴驷拥有雄心壮志,他任用张仪为相,频繁插手关东之事,伺机东出。

秦魏百年河西之争,终于由嬴驷宣布秦国获胜,秦国获得了东出的根据地。

嬴驷派遣司马错攻灭巴国、蜀国,为秦国获得了大粮仓,此后秦国东出再无粮草之忧。

嬴驷还削弱了秦国后方的义渠,义渠称臣,为后来秦昭襄王彻底抹掉义渠奠定基础。

秦惠文王定下了秦国东出的战略方向。

4、秦武王嬴荡,在位3年

秦惠文王之子,勇猛好战,继位之后便欲问鼎中原,平定了蜀乱,攻下韩国宜阳,却在洛阳举鼎而亡,在位3年多并没有太多机会表现。

5、秦昭襄王嬴稷,在位56年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在位时间最长

伊阙之战,全歼韩魏24万联军;

五国攻齐,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秦国打得齐国只剩即墨、莒两座城池;

鄢郢之战,攻破楚国陪都鄢城,都城郢城,掘楚国王陵,杀军民百万;

华阳之战,灭赵魏联军15万人;

长平之战,灭赵国军队45万人;

杀义渠王,在义渠故地设郡县;

攻灭西周,将象征天下的九鼎搬回咸阳。

以上是秦昭襄王时期针对六国的重大军事行动,小规模的数不胜数。

秦昭襄王削弱了六国势力,为秦国统一六国扫平道路。

7、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3天

秦昭襄王之子,由于老爹超长待机,等到他继位的时候已经54岁了,由于在位时间太短,不做赘述。

8、秦庄襄王嬴异人,在位时间3年


秦孝文王之子,因为吕不韦的运作,成为华阳夫人义子之后成功上位。

在位时间不长,仅有的功绩是灭亡西周国,周王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9、秦始皇嬴政,在位38年

秦庄襄王之子,年少继位,吕不韦掌权,亲政之后平定嫪毐之乱,驱逐吕不韦,重用李斯,开始了统一六国之旅。

秦王十七年,秦国灭韩国;

秦王十八年,秦国灭赵国;

秦王二十二年,秦国灭魏国;

秦王二十五年,秦国灭楚国、燕国;

秦王二十六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

自献公始,共9位秦王,谁最有作为?个人排序秦始皇、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秦孝公、秦献公。


3

除了秦始皇之外,秦国600多年的时间,30多代君王他们大部分都是明君,若是说最有作为的,肯定是秦襄公、秦穆公和秦孝公了(这是除了秦始皇之外的)!

为何是他们三个人呢?

秦襄公立国、秦穆公定国、秦孝公把秦国发扬光大了。具体他们有什么作为,我们来详细阐述一下。

秦襄公正是被周天子封为了诸侯王

我们都知道周幽王宠为逗褒姒一笑,利用烽火台调戏诸侯王的故事。他三番五次戏弄诸侯王,诸侯王都不信任他了。

到了犬戎族真的来侵犯周幽王的时候,他再次点燃烽火台召唤诸侯来救,这个时候就没有人相信了。可以说大部分诸侯王都是没有来救他的。

结果导致了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之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为把都城迁到洛阳,东周就开始了。

那么,这和秦襄公有什么关系呢?

周幽王被犬戎进攻的时候,秦襄公有来救驾。周平王念在他有功的分上,就封了他为公,也就是说秦国是在东周的时候,才开始和燕国、齐国、晋国等周天子封的老牌国家平起平坐的。

同时,周平王给他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把犬戎占领的一部分地区,给到了秦襄王。

周幽王的意思就是说,若是秦襄公想要拥有自己的地盘,就必须要去攻打犬戎族,把他们赶出去,他们的地盘就是你的了。

不管怎么说,秦襄公有了自己的地盘(尽管当时被其它人占领),有了官方认可的头衔。这个时候只要他不怕死,就可以开疆拓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不过,很遗憾的是,秦襄公时期他们打不过犬戎,一直也没有任何实际的封地,不仅仅是他这一代,之后经历87年8位君王,秦文公、秦靖公、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他们都没有实际的领地。

到了秦穆公之后,秦穆公就有了属于自己真正的领地,而且开辟土地达千里。

秦穆公定国,他是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秦国第一个重视人才的君王,我们都听说过百里奚这个人,他就是秦穆公用了五张羊皮换来的。

百里奚帮助秦穆公打败了晋国,让秦穆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

秦穆公时期,他最大的对手就是西戎,秦国想要争夺地盘开疆拓土,必须要把强大的西戎给打败,要如何打败强大的西戎呢?

西戎有一个叫由于的人,他到秦国来拜访,秦穆公和他谈论了一番,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人才,想要留住他。

但是,由于怎么可能是秦穆公能够留下来的。当时的秦国根本没有办法和西戎相比。

秦穆公和谋士商量,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尽量让由于在秦国待一段时间,这样我们用美女去贿赂西戎的首领。

只要西戎的首领上套了,堕落了,由于回国后看到西戎没有希望了,他就会乖乖地来秦国侍奉秦孝公的。

之后,秦穆公就是这样执行的。

等几个月过后,他们觉得差不多了,就把由于放回去了,由于回去之后,发现首领只知道享受,沉迷于酒色,不怎么治理国家了。他不管怎么劝谏,也没有任何用。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失望的离开了西戎。

离开西戎之后,他就投奔了秦穆公,秦穆公利用由于对西戎的熟悉度,制定攻打西戎的计划。最后他们彻底打败西戎,占领西戎的地盘。

同时,西戎被灭之后,秦穆公还灭了周围的昆戎、绵诸、翟、义渠、乌氏、朐衍等地之戎,开拓的土地有上千里之遥。

秦国混的终于像样了,再和晋国、齐国等国家开会的时候,也可以坐着了。

这都是穆公取得的成就。

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使秦国一家独大

秦孝公时期的事情,我们都比较熟悉,因为秦孝公用了一个叫商鞅的人,让他在秦国实行了变法。

商鞅的变法是十分的彻底的,他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最终让秦国的士兵,变成了虎狼之师。

杀人是可以记军工的,种地也是可以记功的......

秦国实行变法之后,逐渐的强大了起来,秦国的士兵在商鞅的带领下,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本来秦穆公变法之前,魏国最为强大。

但是,变法之后商鞅带领秦国的军队,打的魏国从安邑迁都到了大梁。这个时候最为强大的魏国,都被秦国给击败了,就不用说其它的国家了。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已经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秦孝公的儿子是就是秦惠文王,他一上台就把商鞅给杀了,但是,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了,这个时候商鞅被杀,对秦国也没有影响了。

六国意识到秦国的强大,开始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国用了张仪连横的计策破了苏秦的合纵。

秦国继续遥遥领先!

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但是,秦武王当了三年多的国君,因为举鼎被砸死了。之后就是他的弟弟秦昭襄王时代。

秦昭襄王时期,他让白起和赵国打了长平之战,差点把赵国给灭了。打了魏国和楚国,秦国达到了有一个新的高峰。

秦昭襄王的儿子就是异人的爹安国君,安国君当了三天的秦王就驾崩了。之后就是异人当了秦王,三年之后异人驾崩,就这样嬴政秦始皇的时代了。

所以说要说最有作为的秦国国君,他们就是秦襄公、秦穆公、秦孝公和秦始皇。

参考资料:《史记》

4

不要说秦王,应该是秦国国君。因为惠文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这几位没啥好说的,都是“修补匠”,没亮点!

没有秦非子,啥也不是!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弄到了一个大美女褒姒,于是两个人你侬我侬,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三年之后,瓜熟蒂落,名为伯服。

伯服出生了之后,周幽王便把正室王后这个黄脸婆给废了,连带着太子宜臼也被赶出了家门。

九年之后,废太子王者归来,他联合了外婆家的申国,并且请了一大帮犬戎做打手,攻破了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并自立为周平王。

周平王这种杀父夺家产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家里三大姑八大姨的支持,于是无奈之下东迁洛阳。随后,周王室便重新立了一个周携王,仍然以镐京为国都,与周平王打对台戏。

到了前750年,远房亲戚的晋国、看到这帮娃娃们瞎闹胡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便联合了鲁国、申国一共起,灭了周携王。

当时,犬戎仍在关西肆虐,而秦国的先祖秦非子仍然还在帮着周平王养马,那马养得又大又圆,可谓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

周平王便拍了拍秦非子的背说,“老秦啊,关西那块伤心之地,我是不想要了,你带着你的族人去,跟犬戎好商好量的,看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吧,能拿得到就算是你的了!”

于是,秦非子便带着族人,杀向关西,打野、对线、补兵、买装备,这一打就打了一百多年。最后,秦氏这个部族开始在关西慢慢地落地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没有穆公,秦国不立!

作为牧马人后代的秦人部族,一向被中原这帮老夫子看不起。到了穆公时代时,他找到了同样被人看不起的楚国,一见面就猛倒苦水!

“妈蛋,咱这份家业也是拿着命搏来的好吧,凭啥被人看不起,他们说我是西戎,说你是南蛮,啥整?”

老楚家也是个暴脾气,也来劲,“啥整?我乃蛮夷,爱啥啥地,尿不到一块就别跟他们瞎BB了,咱们干咱们的就得了。”

秦穆公一听,“中啊,不过我手下原本有个逃奴,叫做百里奚的,听说他跑到你这里搞起养牛业,这样吧,我拿五块羊皮跟你换。”

老楚家一听就乐了,“要啥自行车啊,你要拿就拿去呗!”就这样,秦穆公带着百里奚回到了秦国,但是不让他放牛了,而是直接给了一个“大夫”的职位给他干。

百里奚原来是养牛专业户,而老秦人是养马专业户,好家伙,这秦氏部落硬是给他们搞得风生水起,牛马成群,兵强马壮。

(百里奚)

就这样,在穆公和百里奚的完美配合之下,秦氏部落开始憬慢地化家为国,奠定了立国的基业。

没有孝公,秦国不强

卫鞅原来是卫国宗室室的后代,不过老卫家早就落魄了,于是卫鞅时时常叹,我怎么着也叫过公孙鞅啊,公子公孙的,现如今竟然魄到如此地步。于是他便跑到了魏国去发展深造!

但是魏国的形势也不好,首先是吴起这个大才竟然被逼得跑路了,跟着卫鞅也在魏国得不到好的机会,于是又跑到了秦国去风投秦孝公。

看到卫鞅来了,孝公也没把他放在心里,等到茶上来之后,两人便开始吹牛打屁,随着深入的交谈,孝公连称妙计,并拜其为国家高级顾问,让他推动秦国变法。

卫鞅也带兵攻打魏国,魏国哀求请放过,但卫鞅很愤怒,落魄时候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给我狠狠地打。于是便把魏国的河西之地给打了下来,孝公便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了他!

孝公和商鞅强力推动的“以吏为师”和“二十等军功爵”,使得秦国的武力持续增加,强大的武力又使得秦国在东方战场上不断地攻城掠地,又促使了更多的关东人才纷纷入秦。

而“法治”和“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更是使得法治深入到了秦国各级官吏的心里,使得“务实”和“守法”成为大秦人的基本操守。

战无不胜的秦军,和务实守法的官员,相辅相成,终于让大秦有了称霸的实力,甚至也注定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大势!

除开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无人可比之外。秦非子创立家业,秦穆公奠定了立国的基础,而秦孝公完善了制度,夯实了国家的根基。

其它的所有人,如惠文王、昭襄王、都不过是个修补匠而已啦,他们干的都是这里修修,那里补补,加点边角料而已!

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是因为他们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就算建立起来了,也因为制度的崩溃而败亡,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比如秦二世,随着赵高在朝堂上的大杀特杀,而造成了秦国内部制度的崩溃,最后帝国轰然崩塌。如果秦朝的制度不崩溃,那么刘邦、项羽这一帮强人,对上一个制度稳健、方圆万里的大国,他们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制度大厦落成)

而制度建立起来并且稳定运行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势”,形成一个巨大的滚滚车轮,向前碾压而去,当士农工商等百家,都在里面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之后,天下可定!

因此,除开秦始皇之外,孝公最强。能理解“制度”这玩意的人,一定不会反驳这个观点!

文——千古

5


最近,因为《大秦赋》的热播,引起了一波关注大秦的热浪,很多人开始关注秦国,关注秦国哪些出色的领导人。

像题主所问,除了秦始皇外,哪个秦王最有为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这么两个问题:一、秦国国君“称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哪一个最有作为?

秦国国君什么时候开始叫“秦王”的?


1、诸侯何时敢称“王”?

历史有时候很有意思,很久之前,久到西周刚建立的时候,只能有一个人称王,那就是周王。其他任何人不得称王。而诸侯们的等级序列是:公、侯、伯、子、男。

所以,那时候,诸侯里谁如果被叫“公”,那绝对是很牛的存在,要么是王室亲属,要么是很有影响力。而后来最强大的七国,一个也不在公国行列。

当时的侯爵诸侯国有:齐、鲁、晋、卫、燕等,这些侯爵国家里出来了五个战国七雄的国家,齐国、晋国(后分解成赵国、魏国、韩国)、燕国。


而秦国只是伯爵国家,楚国也只是子爵国家。

封诸侯之初,楚国人对于自己封了个子爵,很不开心。

后来,周历王又攻打楚国,楚国没打下来,周历王却送了命。于是乎,楚国当时的国君熊渠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表达了和周王室平起平坐的意思。那是公元前840年左右的事情。

周厉王死了,儿子周宣王上台了,这个比他爹强,因此,楚国的三个王,去掉了称呼,免得挨揍。

但是,100年后,楚国又出了个厉害人,叫熊通,他对于逐渐衰弱的周王室,看不到眼里了,正式称王,这就是楚武王,当时是在公元前740年。其后,楚国国君一直称呼为“楚王”。看得出来,楚国人很倔强。到了楚庄王的时候,楚国还一度称霸。

因此,在春秋时期,虽然大家伙不一定达到“公”这个等级,但大家都尊称诸侯国君为“公”,比如齐桓公,比如晋文公,比如秦穆公,比如宋襄公(只有楚庄王例外,他们喊着要和周王平起平坐)。这就像如今,不管你是多大的民营企业家,民众统统称呼为老板,这是一个道理。

2、秦国开始称王,比较晚。


(秦惠文王)

楚国称王几百年,而秦国在秦穆公手里辉煌了一把,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崛起。到了秦孝公儿子嬴驷时,认为秦国已经在强大的路上了,必须称王,所以,从嬴驷开始,秦国国君被称为“秦王”,嬴驷就是秦惠文王。

从秦惠文王开始算起,算上秦始皇,秦国总共出现了6任秦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

而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不需要多说,毕竟,统一了六国,再没有比这更成功的事情了,在整个秦国历史上,秦始皇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那么,在五个称王的秦国国君中,哪个秦王最有作为呢?

秦王当中,除了秦始皇,最有作为的应该是谁呢?


除了秦始皇,五位秦王中,秦庄襄王当了三年的王,秦孝文王也只干了三天就追随父亲到阴间尽孝去了,而秦武王,也只有短短三年的执政期,搞不出什么大名堂。

剩下的,就只有秦惠文王嬴驷,还有秦昭襄王嬴稷了,这两人是父子俩,都是绝对的豪杰。

1、从执政时间来看,秦昭襄王时间更长。

秦惠文王从公元前338年开始上位,到公元前311年离世,在位27年。而秦昭襄王从公元前307年即位,到公元前251年离世,整整在位56年。从时间上来说,秦昭襄王影响秦国时间更长,对秦国整体影响更大。

2、从政绩来看,秦昭襄王更为出众。


秦惠文王在位时做了什么?重用张仪,实行出色的外交策略,进行合纵连横。赏识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往北边征讨义渠,往西边平定巴蜀之地,往东出了函谷关,往南边征讨楚国。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让其它六国“畏秦如虎”,秦国的势力快速壮大。

秦昭襄王做了什么?沿着父亲的老路继续扩展,继续壮大。

在秦昭襄王的早期,宣太后干政很多,大秦四贵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的势力很大,对秦国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秦昭襄王执政中期,他大力改革,将魏人范雎封为上宾,听从其建议,强力收回了母亲宣太后的干政权,同时驱逐了四贵,拜范雎为相。其后,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这策略也不是范雎所首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在秦昭襄王时期,对外的五次战役,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中,秦国发挥出色,收获不少。而这些战役中,发挥最为出色的将军莫过于战神白起。

在秦昭襄王的职业生涯中,拳打三晋,脚踢齐楚,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可谓是出尽风头。但最关键之战,还是长平之战,直接打残了赵国,让40万人马见了阎王,就此为统一六国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毕竟,赵国就是六国中最为关键之所在。

秦惠文王一步一个脚印,扩展的很稳。而秦昭襄王路子很野,做事很猛。从扩展的战绩来看,秦昭襄王的成绩更为突出。

对内,秦惠文王上任之初,采用了商鞅的制度,同时打压了商鞅,诛杀了三族,可谓是雷霆手段。但秦昭襄王更猛,直接取消了宣太后的干政权,驱逐了四贵,这一个个可都是大人物。


综合来看,从影响秦国的时间,到整体的战绩,以及对内的诸事处理,愚以为,秦昭襄王比秦惠文王更有作为。

但,秦昭襄王发动的邯郸之战,以及最后赐死白起,是他人生的两大败笔。

6

根基之王——嬴驷

秦国第一个称王的是秦惠文王嬴驷,这个家伙在当太子时犯了法,商鞅想法办他,因为他是储君,所以没有法办,但是墨刑了他的师傅。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嬴驷与商鞅就这样结下了梁子。

他一上位就收拾了商鞅,不过商鞅弄的秦法他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商鞅帮秦孝公夺得过河西之地,他继位之后连续进攻魏国,最后获得黄河以西的所有土地,并且在黄河东岸建立前进之基础。

他乘蜀国与巴国、苴国交战之际,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石牛道是怎么回事呢?

张仪出谋制作五头石牛,将黄金镶在牛尾下,由其子张若护送给苴国,苴侯高兴的承诺愿助秦国借道伐蜀,张若说这牛会拉屎,拉出来的都是黄金。

蜀王为了得到这五头牛,最后建了道并且伐苴,这就是石牛道的来历。

他还得到汉中之地。

巴蜀与汉中是秦之大后方,秦始皇和刘邦都是依托这些地方最终统一天下。这些地方是富有之地,天然粮仓。对于秦国来说,秦惠文王嬴驷就是为大秦统一天下打下最好的物质基础。

他在位二十多年,这是秦国快速扩张之年。

拓展之王——秦昭襄王

嬴驷死后,他的儿子秦武王继位,秦武王喜欢大力士,结果举鼎时受伤最后死了。继位的还是嬴驷的儿子。这个是秦昭襄王。他父亲在位二十多年,他在位五十多年。

秦之百年大部分就是由这对父子拓展。

秦昭襄王有一个厉害的母亲——宣太后芈月。

相信看过《芈月传》的人应该对她应该来说比较了解。她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二个孩子,最后为了大秦,将义渠王诱杀。秦国趁机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秦军东出,伊阙是必经之地,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大将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打开东出之路,韩魏已经无力反抗,只有选择割地求和。

后来又让白起发动鄢郢之战,占领了鄢城,有效破坏了楚国的实力。

长平之战就不用说了,相信熟悉的人更多,白起战胜赵括,最后坑降赵国之降卒。

魏韩赵是原晋国之地,这是秦国出关的最重要的阻碍,在秦昭襄王的打击之下,实力大减。

南方大国楚国也在他的打击之下实力大损。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公元前247年秦始皇继位,这中间只差了四年。

换句话说秦国百年强盛主要是由嬴驷这对父子打下的。

因为提问者提的是有作为的秦王,嬴驷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事实上秦孝公也就是嬴驷的父亲他是秦国强大的开始,因为他任用商鞅使得秦国由弱转强,不过他不是秦王,只是公,所以就不展开。

虽然老有人说秦统一天下是奋六世余烈,事实上真正为大秦打下基础的就是秦孝公到秦昭襄王祖孙三人。其他几个在位时间都不太长。

7

秦国最杰出的王,肯定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了,就凭他统一整个华夏,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车同规路同矩、建立完整的郡县治,就足以成为最伟大的古代帝王之一。但秦始皇之前的历代秦国君主,确实个个不错。

第一,秦国在整个大周王朝历史上,直到秦始皇,都是一个异类。

这个异类的重要表现就是,历代秦王,从第一代,一直到秦始皇,个个努力,勤奋,而且,不犯大错。

这在大周王朝所谓八百镇诸侯中,独一份儿。因此,很多人会觉得,秦统一六国,这是必然的,因为,人家历代君主,哪怕是在位时间短到几天,长到几十年,没犯大错。

不犯大错,其实,就是最大的优势。

第二,秦始皇之外,两位秦王,功绩最大。

一位是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4年。没错,就是那位推动商鞅变法的秦王。战国七雄,只有秦国一家,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变法。所以,秦国强大,是有根本原因的。其他六国的变法,都是半途而废了,不彻底。

第二位是秦昭襄王嬴稷,在位56年。没错,就是那位不断对六国发动战争,凭借着秦国举国之力,其实,在他临死之前,已经基本上把东方六国齐楚燕韩赵魏打废了的秦昭王。这时的六国,除了赵国还有一战之力,剩下的五国,基本上就是等死了。

这两位的努力,为秦国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强大而不可逆的基本,加上秦孝文王嬴柱和秦庄襄王嬴异人没犯错,到了秦始皇手中,于是,秦国一举夺得天下。

8

贾谊在《过秦论》中有一句话很著名,即:“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屯二周而亡诸侯……”将的自然就是自秦孝公开始拥雍州之地以窥周室及至始皇,共立六世,他们为秦始皇最终攻灭六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这六个国君中,也并不都是有作为的能君或者明君,至少孝文王和庄襄王享国之日太浅,另两人加起来在位时间还没有四年,谈不上对秦国有什么贡献,如果真要说他们的贡献,大约就是保证了权力的顺利过渡。

如果真要说秦国的有为国君,除秦始皇之外,还真有不少,但要从他们中挑选出一个最有作为的国君,那就只能是一家之言了,谁也无法说服谁,真应了那句话:“没有最……只有更……”,因此,没有必要纠结谁最有作为。

实际上,秦国之所以能够立五百余年而最终攻灭六国一统天下,除却秦始皇的能干之外,还有数代秦国国君的共同努力,这里就将其中立下大功的几位国君拿出来说上一说。

这第一位自然就是秦国的立国之君秦襄公。秦襄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尚不上一个诸侯国,仅仅只是西垂大夫,奉周天子命在西部护佑周王室而与西戎开战,长此以往,秦人的损失是极大的,而且吃力不讨好。

不是诸侯国,自然也就没有自己真正的地盘,而秦襄公自然也认识到了秦人的处境,故此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变秦人的被动局面,这机会很快就到了秦襄公眼前,即周幽王作死与申国开战,引来了申国、缯国、犬戎的合力围击。

秦襄公知道这是立功的机会,遂领兵救援周幽王,虽然周幽王最终还是死了,但秦襄公救驾的行为以及随后护送周平王东迁都给秦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因为周平王让秦国成为了一个诸侯国,虽然秦国的土地需要从西戎手中抢,但至少周平王放话只要从西戎手中抢来土地,就是秦国的,这对善战的秦人来说虽然困难,但可以一步步图谋。

自秦襄公之后,数代秦国国君与西戎为争夺土地而战,虽然有胜有败,但总体来说,秦国的土地在增加,秦国的实力也在增强,直到一百余年之后,秦国再次出现一位了不起的国君,即秦穆公。

秦穆公继位的时候,正是齐桓公在中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时候,齐桓公的经历,让秦穆公不甘心一直龟缩在西方,他认识到,要让秦国再前进一步,就必须东进,参与到中原纷争中来,尊王攘夷争霸天下。

但秦国要想东进并不容易,比如西戎争夺土地还要困难,秦穆公广纳贤才,得百里奚和蹇叔等人,在百里奚的辅佐下,秦穆公在国内倡导文明教化,重施于民,内修国政为的是外图霸业。

秦穆公图谋霸业的第一步就是处理和晋国的关系,因为秦国东进最大的障碍就是秦国,所以秦穆公主张秦晋结好,也因此,秦穆公求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后来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晋怀公、晋文公,先后护送两人回晋国继位。

只不过,晋怀公是个过河拆桥的主,而晋文公又是一个强悍的主,都不是秦穆公能掌控的,秦国数次向东发动战争,但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秦穆公遂在百里奚等人的辅佐下转而向西发展。

他在由余的帮助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甚至还得了周天子送去的金鼓,成为西方诸侯之伯。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彊晋,西霸戎夷”,为秦国的发展长大立下了相当大的功劳。

但秦穆公去世之后,殉葬人数达到了177人,其中还包括秦国的可用之才,给秦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且之后秦国未有大作为的国君,以至于秦国在未来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一直到秦献公出现。

秦献公在继位之前曾流亡魏国,对魏国进行的李悝变法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当秦献公回国继位之后,决心改变秦国的处境,遂在秦国国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废除了人殉制度,向东迁都栎阳,让秦国的东进又进了一步,然后又扩大商业活动,增强秦国国力,同时编制户籍,推广县制,让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秦国实力有所增加,然后秦献公又开始将眼光看向国外,秦献公曾在韩魏联合攻打洛阳的时候出兵勤王,打败了韩魏联军,解了周显王的围。两年之后,秦献公又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曾被吴起夺去的河西之地,斩首魏军六万之众。

接连两次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秦国人,同时秦献公还得到了周显王赐下的黼黻之服,更是让秦国在诸侯国间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秦献公时期,秦国并没有什么人才,秦献公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改革并不彻底,不过,也正是秦献公的努力,其子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才能够彻底进行,让秦国彻底强大起来。秦孝公继位之后立即发布求贤令,招贤纳士来寻找富国强兵的方式,商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秦国的。

秦孝公得到商鞅之后就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两人的目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变法之彻底是列国间最强悍的,而且又有秦孝公的坚定支持,秦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富国强兵,后期商鞅在对魏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可以说,秦国经过二十余年的变法,最终实现了富国强兵,秦国的崛起已然势不可挡。秦孝公去世之后,其子秦惠文王继位,惠文王继位之后将商鞅处死,在变法已经深入人心之后给了秦国的贵族一个交代,惠文王这一招极大地缓和了秦国内部的矛盾,又将秦国的强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人才济济,既有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在列国间行连横之术为秦国牟取利益,又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等武将对外征战,为秦国开疆扩土,文臣武将在惠文王的统领下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国攻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不过惠文王去世之后,其子秦武王太过着急,伐宜阳定三川,进入洛阳举鼎,结果绝膑而亡。秦武王去世之后,其弟昭襄王在赵武灵王、芈八子和魏冉的筹谋下成为秦国的国君。

秦昭襄王时期也是能人辈出,首先有已经成为宣太后的芈八子和魏冉把持朝政,让秦国按照既定的轨迹往前走,还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义渠这个大麻烦,等到范雎又有白起、司马错这些武将为秦国开疆扩土,更是让秦国更加强大,而昭襄王一直没有试图真正亲政,范雎入秦之后,辅佐昭襄王驱逐秦国四贵,逼着宣太后交出了权力。

等到昭襄王将王权全部握在手中之后,范雎为其定下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一个长平之战就将赵国彻底打垮了,此时,秦国灭六国已经具备了条件,如果再给昭襄王几年时间,或许六国提前就没了。但昭襄王毕竟已经超长待机了半个世纪有余。

昭襄王去世之后,秦国有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对外的征战相对较少,因为孝文王和庄襄王两位国君先后去世,要知道昭襄王在公元前251年去世,秦王政则在公元前247年继位,这中间的四年就有孝文王和庄襄王这两位国君。

也正是因为时间太短,所以秦国的大业出现了短暂的停滞,而秦王政继位之后年仅13岁,不能亲政,又延长了秦国灭六国的时间,等到后来秦王政真正亲政之后,秦国正式开始为攻灭六国做准备,并在十年内拿下了六国,秦王政最终统一天下,成为始皇帝。

可以说,在秦始皇之前,秦襄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都是秦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们在不同时期都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很难说这些国君中谁最有作为,只能说正是他们的存在,秦国才得以强大起来,为秦王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

话说,秦国作为诸国霸主,特别是在秦始皇时期,一统六国,也因此让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虽然历史对他评价有褒有贬,也不能否定他对华夏的功绩。但是在秦国历史上,真正伟大的君主共有五位,说实话,秦始皇确实不凡,但终究他是站在了前面君王的肩膀上的,今天来给大家细数一下吧。

一、秦穆公

秦穆公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对秦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秦穆公向西发展。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

秦穆公于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二、秦非子

有历史评价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这样说:“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秦非子是上古部族首领颛顼的后裔,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不过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等到秦襄公时,才正式列为诸侯。秦非子乃是秦国第一任君主,这等功绩,还用说么?

三、 秦惠文王嬴驷

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秦国以前的国君只能称公,而称王就是秦国地位提升的一种象征。嬴驷在位正值商鞅变法结束的时代,而也是他杀了商鞅,但是他并不糊涂,他知道商鞅变法对秦国有多大的作用,也是他让商鞅之法,在秦国永久的实行了起来。

嬴驷在位时间虽不长,但是他凭借张仪的连横之策,一步步蚕食魏国。在外夺回了被魏国侵略多年的土地,在内消灭了甘龙、杜挚等三朝权臣,让秦国的变法没有了任何阻碍,嬴驷是秦国中兴期间一位重要的君主,他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正是他在位的时间,让秦国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军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秦孝公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地还没有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远不如东方各国。秦孝公即位之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商鞅在此背景之下来到秦国。

变法之争结束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大败魏军,并占领少梁。同年,秦孝公命公孙壮率军攻打韩国,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

五、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

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之一。

秦国长年征战,到了昭王后期已经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打压,把战果一一丢弃。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75岁。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的左庶长王龁(hé)攻打赵国,攻占了上党(山西长治长子),赵国的大将廉颇心里知道不能硬战,严密的守垒相互对峙,等待机会进攻。

秦国深深的感到廉颇对于秦国是个忧患,于是用离间计扬言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国果然任命赵括代替廉颇,秦人听闻了这个消息,大喜如狂,秘密派遣大将白起代替了王龁。

赵军的出击被截分为了两部分,秦军用50余万大军依靠地形围住人数几乎相等的赵军,赵军断粮46天,大溃。秦军杀了赵括,在长平活埋了赵国40余万投降的士兵(山西晋城高平市),赵国全国都大大震惊。

哪个秦王最有作为?

秦非子可以说是秦国的开国君主。秦非子是秦国的创始人,他是秦国先祖中第一个被周王室分封的人,被称为"为秦始封之祖"。秦非子,嬴姓部落的首领。非子因为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其出生年月,华夏族,嬴姓赵氏,原名叫赵非子,大业后裔。他的祖先被称为伯翳,因为帮助舜驯服了很多鸟兽,而受到舜的赐姓,被赐姓嬴。再到后来伯裔的后代造父,因为替周穆王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周穆王就将赵地分封给了造父,造父的后裔们就以嬴为姓,以赵为氏。

因为秦国原本是华夏族,后来西迁后就长期在西戎地区定居下来,由此养成了一些游牧民族的习惯,比如:崇尚武力,爱好骑马。秦国也多次帮助商、周解决边境的西戎问题,一度受到周天子的赏识,后来因为参与到了一次政治斗争,而被处罚秦人由此沦落为奴隶,地位低下,一直到秦非子的时期,秦人的地位开始得到改善。

周孝王时期,秦国的秦非子对养马十分在行,因为养马出色,而被人告诉给了周孝王,周孝王很喜欢秦非子,当此之时,周孝王为了抵御北方戎狄的侵扰,而特意挑选了一块土壤肥沃的牧场来繁殖骏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秦非子就因为养马受到周孝王喜爱,甚至周孝王还一度想要废太子,让秦非子来做太子,此举当然遭到周朝元老的反对,周孝王最后也没有亏待秦非子,就赐非子为周的附庸,他在秦这个地方建立城邑,从此赢姓部落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封地,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结语

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虽然当时的封地不足五十里,只是一个“附庸”小国,当对于秦国后面的发展,可谓是第一个打开门的人。

10

秦始皇最终能一统天下,建立不世之伟业,成为千古一帝,固然建立在他的雄才大略之上。但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更是历史的进程使然。如果没有秦国历代先王的励精图治和开拓创业,秦始皇也不可能在短短九年之内消灭山东六大诸侯国。用牛顿的话来说,秦始皇的千秋功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扫清寰宇。所谓“六世”,正是自秦孝公到秦庄襄王间的六位秦国国君。但这六代国君中,真正堪称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的只有三人,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名渠梁。他登上秦国国君之位时,秦国是个充满潜力但无从激发的贫弱之国。他的父亲秦献公收拾了秦国国内的乱局,但大业未成便离开人世,振兴秦国的重担落到了年轻的嬴渠梁身上。当时,山东六国以齐国与魏国为最强,秦国则被视为边缘地带,无资格参与中原事务。嬴渠梁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大胆启用卫国人公孙鞅展开变法,富国强兵。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改革了秦国一系列的弊政:加强君主权力;彻底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制,提高土地所有者的生产积极性;废除世卿世禄制,打破血缘贵族对政权的掌握,使更多出身低微但身怀奇才的人才为秦国所用;建立军功爵制,提高军队的作战意志与作战欲望;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诸子百家之术,确立法家思想等等。


变法之后,秦国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生产力被进一步解放,军队的战斗力呈几何倍速地提高,秦军从此成为了令山东国家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秦孝公嬴渠梁迈出了秦国雄霸天下的第一步。

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嬴驷继位。嬴驷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处死变法功臣商鞅,因为二人有私仇。商鞅死后,秦国的血源贵族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们整日围绕在年轻的嬴驷周边,劝说他恢复贵族的特权地位。但嬴驷不愧是英明之人,他深知变法乃唯一的强国之道,有一天他当中宣布,商鞅之法不可废!秦国在嬴驷的带领下,继续将变法推向高潮。继位十四年后,嬴驷效仿山东诸国称王,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王,史称秦惠文王。惠文王时期重用张仪,分化六国之间的联盟;军事上则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向南夺取了楚国控制下的汉中与巴蜀之地,开拓了千里疆域,顺带将楚国一顿暴揍,使之患上了“恐秦症”;向东则对魏国用兵,夺取河东之地,迈出了东进的第一步;向西则重创少数民族建立的义渠国,基本消除了秦国东进的后顾之忧。


惠文王之后,秦武王继位,但仅仅在位三年便因举鼎而亡。他临死前召回了被流放的幼弟嬴稷,令其回国继承王位。嬴稷,史称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在位前期,由宣太后和穰侯摄政,在此期间秦国彻底消灭了义渠国,吞并其土地。后来昭襄王夺回政权,成为真正的“秦王”。嬴稷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前后共担任亲王五十六年,这也保证了秦国在这一阶段政策和方针的延续性。他在位期间,秦国在外交上采取连横的策略,进一步挑拨六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山东六国之间的内耗,使之无力联手对抗秦国。军事上,秦昭襄王继续进取,参与了五国攻齐,齐国从此一蹶不振;面对东边 的军事强国赵国,嬴稷在长平之战中尽数歼灭其主力,赵国自此衰落;南方的楚国也遭到了秦国激烈的军事打击,被夺取大片土地并两度被迫迁都。


嬴稷经过五十六年的苦心经营,成功地将秦国打造成天下第一强国,六国在他的胡萝卜加大棒下已经疲弱不堪。嬴稷见时机成熟,出兵灭掉了周朝,延续了八百余年的周王国自此终于寿终正寝。正当秦昭襄王准备一句歼灭六国时,他却败给了时间。

之后的两位秦王在位时间相对较短,只是起到过渡作用。最终,一统天下的重担—同时也是机会,落在了秦王嬴政的肩上。

因此,秦国之所以能最终成为七雄争霸的胜利者,得益于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三位伟大秦王的经营和奠基。他们应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