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个年,你真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旺起来的。年前暂且不论,就从初一到初七来看,这一年就是个好兆头了
初一:正月初一本名“元旦”,因实行公历的原因,改名为春节,依旧讲究极多。
初一早早起来,相互拜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磕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夫妇二人必须携带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讲究礼轻人意重。
在过去,一家人也会在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去年我们回家本想拍张全家福,但由于还有一个宝宝还没出生,就没拍,今年一定得拍一张了。
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我妈还特意嘱咐我用红绳把剪子给扎得紧紧的,以免犯口舌。
初四:相传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
初五:传说是“财神生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
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迎财神,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每年的正月初五,包饺子,妈妈就嘱咐说,饺子皮捏住了,防小人多嘴。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也有许多商店门户选在这天开张营业,大放鞭炮。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官府不能处决罪犯,家长不能教训孩子。
另外还传承着:“正月忌头”“腊月忌尾”的风俗习惯:
(1).大年初一要把刀藏起来,故一切肴馔原料必须预先准备。因为菜刀、剪刀属于凶器,春节动之则不吉利。
(2).不煮新饭菜,要吃除夕的年夜饭,表示年年有剩余。
(3).不可吃稀饭,俗信过年吃稀饭,一年中若有远行,则会碰到大风雨或遭意外丧生。
(4).不可扫地,万一非要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能往屋外倾倒,以免把家里的财富、福气都带走。家里的垃圾,要等到初三以后才能倒出去。
(5).忌打破碗盘器物,如不慎打破,要用红纸包好,等到初五“隔开”之后,才能投进河中,并要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如此就可以逢凶化吉了。
(6)禁止午睡,因为台湾俗谓:“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若午睡,厨房就会倒塌。
(7).不可与人打骂、或口出恶言、秽言,父母也不可打骂儿女;不可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8).忌煎粿类,因粿类经油煎后,色变赤色,闽语“赤”字和“赤贫如洗”的“赤”字同音,意味着赤贫,很不吉祥。
(9).忌用白色物品,如甜粿用红糖,不用白糖。
(10).忌在家里或他人家里啼哭,否则不吉利。
(11). 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12).初九天公生时,不得晒衣服,也不能挑肥粪。
(1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14).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向对方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一定要等对方起床后再拜年。
(15).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是水神的生日。因此,在初一、初二这两天不要去洗衣服.
总的来说就是送穷气,迎财神,希望一到风水顺,心想事成。
虽然我们处在新时代,但心里却装着旧时代的思想寓意,虽然规矩习俗复杂繁琐,但美好愿望大过天,不能摒弃,就算为初八“奔赴职场忙碌”讨个好彩头,尊重下习俗也无妨。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