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至今,中国跟全球178个国家建立并保持外交关系,真可谓朋友满天下。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邦交国中,某些国家虽然知名度很低,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对中国伸出援手,做出让国人感动的举动。比如,南非(即南部非洲)小国马拉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非洲第三大湖-马拉维湖的西岸,西与赞比亚接壤,东隔马拉维湖与坦桑尼亚为邻,南部则直插莫桑比克境内,整体形状很像一把匕首。马拉维国土面积约为1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809.2万,首都为利隆圭。马拉维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马拉维族约占总人口的50%,全国70%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
马拉维文明开化的历史比较晚,直到16世纪时,班图族的一支-契瓦人才迁移到马拉维湖附近,并陆续建立起9个小王国,尤以契瓦人酋长卡龙加建立的马拉维王国最著名。1858-1863年间,英国大探险家兼传教士戴维·利文斯敦曾先后4次来到马拉维湖地区考察,并将该地称呼为“尼亚萨兰”。此后,大量的英国传教士、商人和冒险家也来到该地,并激起英国政府的占有欲。
1883年,英国政府开始向马拉维派遣领事,并通过柏林会议(1884-1885年间举行的,意在由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国际会议),将该地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1885年,英国殖民者塞西尔·罗得斯创建德国东非公司,并获得开发尼亚萨兰专利权,在极短时间内便占据该地。1890年,英葡达成边境协定,英国在尼亚萨兰的殖民统治得以确认,就此占有该地。
1891年3月,英国宣布尼亚萨兰为“保护国”,1904年又取消傀儡王国,对该地进行直接统治。1953年8月,英国政府不顾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悍然将尼亚萨兰、北罗德西亚(赞比亚)、南罗德西亚(津巴布韦)三块殖民地合并在一起,组建成为“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或称中非联邦,意在利用尼亚萨兰人发展南、北罗得西亚经济,并镇压当地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
对于英国殖民者的野蛮做法,尼亚萨兰人并不甘心屈服,就在中非联邦成立的当月,著名的民族主义者班达便领导独立运动,并组建起马拉维大会党,通过长期的非暴力合法斗争,逐渐迫使英国殖民政府做出让步。1963年2月,尼亚萨兰获得内部自治,班达任总理。次年12月,中非联邦正式解体。1964年7月6日,尼亚萨兰正式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马拉维,由班达出任首任总统。
马拉维独立后,继续留在英联邦内,并在行政、司法、教育等方面照搬英国的模式,堪称后者在南部非洲的“翻版”。然而,马拉维跟中国的关系却是一波三折,在独立后的41年时间里,一直都跟台湾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直到2007年12月才改弦更张,跟中国大陆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虽然中马两国建交很晚,但双边关系却发展良好,堪称中非交往的典范。
作为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马拉维的经济十分落后,作为支柱型产业的农业、渔业收入根本不足以养活国家,每年需要接受欧盟、英国、美国、日本、世界银行的大量援助,才能勉强“维持生计”。根据权威数据统计,马拉维2018年的GDP总值仅有70.65亿美元,人均收入389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2723元,平均每天只有7.5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却做出一件让中国人感动的“大事情”。原来,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马拉维政府一次性向中国捐款40.12万元人民币,帮助我国赈灾。虽然跟沙特援助的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约合4.2亿人民币)相比,马拉维的援助根本不值一提,但考虑到这个国家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事实,实在是难能可贵。就此一点,可以看出马拉维对中国真是够朋友,足以令国人感动。
如今,马拉维与中国建交已有12年时间,在此期间,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双边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在不断攀升,堪称中非交往的典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中国与马拉维的友好关系将进一步提到提升,而后者借助中国在非洲扩大投资的“东风”,必然会逐渐走出贫困,迈向小康生活。
史料来源:《列国志:马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