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举人可是很不简单。

按当时的教育体系,中国的识字率其实并不低,除去女性的话,大概能达50%到60%左右,如果碰到康乾时期,可能会更高。

但请注意的是,这个识字率要求很低,仅仅是“三百千”,也就在村塾里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而已,程度大概相当于现在小学三年级毕业,大概能认识两三千最常见的汉字,大概就是这个水准,仅此而已。

中国古代的传统,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村塾比较普遍。当时,无论设施还是教师的要求都很低,有些就是借用村里祠堂,教师也绝大多数是未能中秀才的老童生。

至于学费,有些大村大族已经支付,有些小村小户不能办学,也无非几斗粮食,读三年村塾花不了几个钱。

当然,以上所指是康雍乾这样的承平年代,如果到了近代,可能受教育范围要大大下降。

以上这些读三百千的,除了很少一部分确实出类拔萃的,其他大多数很少有机会在进一步深造,而是多数仍旧回去种田,或者有机会的话,去从事商业或者服务业等各行业了。

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认为是可造之材的优秀娃(充其量五分之一吧),才有机会进更好的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这里的塾师,就基本是秀才出身了,学费也相当可观,一般穷人家可能就有困难了。

而要是有钱的官宦人家,一般都是自己办的家塾,供自己的子弟学习,这里的塾师要求更高,一般是有经验的秀才甚至举人出身也不罕见。

学习四书五经,目的就是去参加科举,第一关考秀才。一般来说,读完四书五经、开过笔写过文章的,就可以去考了,这个一般在15岁左右,有些更早的,可能在15岁前就中了秀才,但这个比较罕见。

事实上,如果在20岁前能中秀才,那也是十分幸运而且优秀的,因为中秀才也是很难的,难到什么程度、含金量多高、学问水平如何,下面用分解的方式解读下:

首先看名次,秀才考试三年一次,如果加上恩科之类,大概五年三次,每次考试每县都有名额,大县15、中县10、小县5名,名额是根据人口和当地上交的赋税综合制定,大体在这个范围。

换言之,如果想中秀才,基本相当于现在每次高考的前十名,才有可能。按照这个比例和淘汰率,各位可以自己掂量下自己,能不能中个秀才。

其次,秀才功名的学问如何呢?大体而言,基本相当于现在文史哲的硕士研究生水平,说白了,考试的内容基本就是小论文。

秀才一关还不算最难,因为秀才除了考,还可以捐纳(就是花钱买),还可以是荫生(靠着老祖宗的恩典),有些人因为考不上或者为了避免浪费时间,也有通过后面手段的。

但是举人可就难了,因为举人决不允许捐纳,至于恩典,那只有在康乾南巡时才赏赐过极少极少几十个人。

换言之,举人是实打实考出来,这个看下录取比例的话就知道,这个就太难了!!!

要知道,每次举行乡试,全省的秀才都可以参考,每次都是几千人,有些如人文发达的江苏浙江甚至上万人,而每次录取的名额,小省如贵州不到一百,大省如江苏浙江也不过两百多人。

试想一万人参加考试,才中200人,那就是2%的通过率,你说这个难不难?含金量高不高?

录取比例问题已经说清了,现在说说举人的学问。大体而言,举人学问已经进入研究阶段了,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人文社科博士水平。

在古代看来,举人已经是有相当学问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同时也开启了做官的门径。

事实上,明清知县或者五品以下小官中,并不全是那种即到即用的进士,而有很大一部分(大约30-40%)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官场,比如捐纳比如考选,不过多数举人开始做官是去贫瘠之地,那种地方进士大老爷是不愿意去的。

所以,在古代如果看中举人的话,基本就可以混官场了,即便不是做官,起码也能充当比较高级的幕僚(类似于现在的局长),或者作为当地的学者,成为书院山长之类(类似中学校长等)那在当地,基本是社会名流了。

最佳贡献者
2

小时候,每次和父亲路过一个村庄,他都会停止说笑,告诉我这里100多年前出了一个举人,姓吴,这个村叫“举人湾”,周围几十里的人都知道。时过百年,人们经过这里时,仍然会放慢脚步,心里仍有敬意,可见举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下面是一个清代科举制度结构图。可以看出,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而真正决定读书人命运的是乡试。因为乡试过关就是中了举人,具备了做官资格,命运随即发生重大逆转,难怪《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了举人后喜欢得发了疯。

一、举人和研究生哪个更难考上?

举人好考吗?想想孔乙己,考了一辈子,别说举人,半个秀才都没捞到。再看看吴敬梓笔下的范进,50多岁时还在考秀才,主考官周进看他苍颜白发,衣衫褴褛,想到自己也是50多岁时才中的功名,心生怜悯之心,于是给他点了个秀才。很多大文人像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不能说肚子里没有墨水吧,也都是考了大半辈子还与功名无缘,只得愤而著书。

举人太难考了。在明清两个朝代,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按各省人口数配给指标,每省最多不超过100名,全国录取总人数仅为1000至1200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要在现行高考中排名全省前100名才有机会!如果是全国统一录取,意味着高考成绩全国排名1200之前才能中举!所以,如果某地中了一个举人,当地会像过节一样开心、荣耀,连地方官都会觉得有面子,跟着沾光!

而现在考研究生,相对而言就容易得多了。2019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大约260万人,录取人数大约65万,录取率为25%。拿博士生来说,2019年我国各高校招收博士105169名。从数据上来看,过去考个举人的难度要远超现在考博士研究生。

二、举人和研究生的社会影响力哪个大?

过去别说中举人,就是中个秀才,就有了很多特权,可以免交税赋,见着官不下跪,如果吃官司还要先报请上面同意,而且不能用刑。要是中了举人,更是瞬间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名闻遐迩,轰动乡里。举人已经贵为官老爷,身份和地位同普通人有天壤之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种强烈反差。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本来是个乡村教书先生,穷屌丝一个,谁见谁欺,连老丈人都对他非打即骂。一朝中举,县里最大的土豪亲自来拜望,大把送银子,还把自己黄金地段的一套房子送给他。这一切变化都在中举喜报送到的几个小时内发生,中举不但让范进疯了,让当地各色人等都变得颠狂,可见中举人的影响力多么强撼!

而现在别说硕士,就连考上博士,除了亲朋好友间庆贺外,其余人等波澜不惊,因为司空见惯。

三、举人和研究生的就业幸福感哪个大?

过去如果中了举人,可以直接补缺县令,最差也可以等待补位,并且还有进一步参加会试殿试的机会,前途无量啊,谁敢小觑?就算是举人运气差点,等不来官位,他也成为地方名流,与上层社会勾连一起,大把敛财发家的机会,很快会成为地方豪强。

当年我老家那位吴举人,听上辈人讲,有良田千亩,豪宅百间,妻妾成群,称势当地几十年。

如今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自谋生路,其中不乏国家栋梁之材,不乏行业精英,他们能凭一己之长,为国效力,其就业自主程度和方式,当然远超过去的举人。

将“举人”和“研究生”拿来对比,其实就是脑洞大开。说实话,聊这类话题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您觉得有点趣味儿就好。

3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古代无数寒门士子人心心念念的梦想。科举制自隋朝开创后,无疑是封建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发明。在科举制之前,朝廷需要的人才是怎么来的呢?除了父业子承外,举孝廉也是一种渠道。

然而,“举孝廉,父别居”;“举孝廉,浊如泥”等俗语,也说明察举制并不能让人才流入朝廷。自隋文帝一统天下后,他为吸引天下读书人来为朝廷效力,发明了通过考试就能做官的方式,名为科举制唐代,科举制的运行制度愈加完备,“学而优则仕”成为人们共识。自此虽然历朝历代政权更迭,但科举制一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除。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书往往被古人被视为一件大事,稍微富裕一些的农民家庭常会为孩子雇一名塾师来授课,以期一朝光耀祖宗门楣。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父亲考试考不上,儿子接着考,儿子考不上,孙子接着考。明代清官海瑞就是父亲一直考,直到海瑞考中后才罢休的。

科举制一共分为四级。从易到难层层筛选,在全国范围内优中选优,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

第一级是院试。

由各省学政主持,考场一般设置在各地县府。参加者名为童生(儒生),三年之内可考两次,考中者名为秀才(生员)。

考中秀才后一般来说虽不能为官也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比如说免税、免徭役、见官免跪拜、犯事不用刑等。

这其实已经是了不得了,因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目不识丁,听见衙门里的“威武”都会唬得连忙下跪。秀才在乡镇里也算数的上名的人尖儿了。

第二级是乡试(秋闱)。

皇帝会特派官员来负责乡试,考场设在京城和各省省会。参加者为秀才(生员),通过考试后就被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是有做官的资格的,如范进中举后,那些报喜的随从,都一个劲儿的喊“举人老爷”,一向看不起他的老岳父,也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女婿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说明举人真的已经十分难得了,对于平头老百姓来说举人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举人一般在地方上任职,偶尔有递补的机会会升任到县里。在今天可能相当于县委书记。

第三级是会试(春闱)。

皇帝派钦差大臣来负责会试。考场设在京城。参加者都是举人。通过考试后,称“贡士”。考试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是殿试。

主考人是皇帝,考场设在皇宫。参加者为贡士。

在会试同年四月开始殿试。到这一阶段,基本上也是全国各个省份拔尖的人才互相摩擦了,毕竟实力不行的早就被筛下去了。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所有及第的人都可以直接授官,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会从这些人中选人入翰林院,作为未来内阁大臣的候选人。

一般来说,进士外出做官最低是地方县里,而地方县里也是举人要花十几年的时光才能爬上来的。在当地知府做一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有才华的人再升任布政使或巡抚,这便是省级官员了。还有一些人会进入六部,甚至会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这一切,进士出身只是最低要求,想要升官毕竟还得能力加持。

结语

而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微薄,甚至还买不起房子。范进中举后都有人送四进的房子,面积大又宽敞还有仆从。而研究生呢?研究生毕业后能有“举人”的待遇吗?

不久之前,中传研究生跳楼的新闻在我耳边默默回响。总之,古代能中举人,做官也罢、继续考也罢,都能活得很好。而今天,研究生的学历贬值速度超乎想象,所以说,今天的研究生也根本无法和古代举人相比。

4

答: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各阶层里,“举人”常常是小老百姓眼里“惹不起”的存在。比如鲁迅小说里,那位因为一本书就打断孔乙己腿的“丁举人”,还有那叫阿Q恨得牙痒痒的“举人老爷”,无不是一派盛气凌人的模样。但虽然举人是考出来的,但他们的地位,却根本不能用“学历”来衡量。跟今天的“本科生”“研究生”,更远不是一回事。

这事儿,也恰如“白话写史”畅销书《明朝那些事》的形容:仅明代的科举,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换句话说,选的就不是“学问家”,而是实打实的行政人才。跟今天的“学士”“硕士”,完全就是两个“技术工种”。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国有着千年历史的科举史上,“举人”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横”的。比如放在号称“读书人幸福生活”的宋代。“举人”就没那么幸福。宋代的科举制,分为“发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凡是参加科考的考生,都可被称为“举子”,通过了“发解式”的考生,则被称为“发解举人”。是为宋朝版的“中举”。由于大宋重视科举,“发解举人”的群体也十分庞大,每一次科举的人数,常在万人以上。

但即使是“发解举人”,也没有明清年间那么多的特权。就连“进京赶考”这事儿,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就连可以给“赶考举人”提供食宿的“公券”,两宋三百年里也并未普及。条件好些的“宋朝举人”,可以得到家族资助或“义庄”资助。比如家境贫寒的南宋大儒真德秀,就是在亲友的资助下金榜题名。同样穷苦的南宋学者查道,也多亏了亲友的“三万钱”,才如愿步入仕途。

甚至,当未来的“大宋男神”苏轼早年和弟弟苏辙一起中举时,老爹苏洵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喜悦,而是愁钱。为了凑足进京赶考的费用,这被后人称为“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三苏”,硬着头皮去求“父母官”益州知州张方平,痛陈“为行者记,则害居者,为居者记,则不能行”的窘迫家境。把张方平听得眼泪哗哗,不但慷慨解囊,还写信给京中同僚,“强推”三父子的才华,这才叫“三苏”从此惊艳大宋文坛政坛。

连贵为“举人”的苏家父子,赶考都如此困窘,可见古人的科考路,对大多数寒门家庭来说,真是一场倾家荡产的豪赌。

那如果无人资助呢?许多更穷的举人,也是啥招都想。常用的办法就是借贷,比如穷出身的北宋宰相何执中,就是靠“借万钱”才凑足了盘缠。这还算是走运的,南宋文士楼璩赶考时也差钱,找乡亲们借钱。硬着头皮求半天,却才借了“不满千钱”。

除了“拉下脸”借钱的,还有“举人”挖空心思做生意。很多人赶考路上,就带着些茶叶纱等货物沿路售卖,边走边凑钱。每到“科考季”,北宋都城汴京也热闹,各地举人们都在京城里“铺席买卖如市”。像明清年间范进们“中举”后大家“排队送钱送地送女人”的热闹场面,大宋的“举人”们,真是不敢想。

“举人”们地位扶摇直上,也确是明清年间的事儿。明清的教育,比两宋年间更为发达。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当时“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如果说宋朝是“进士”翻身的年代,那么明清就是“举人”扶摇直上的年月。虽然在“进士”们面前,“举人”依然很不够看,如果明清哪位官员是“举人”出身,那一辈子仕途就是被歧视排挤,除了海瑞那样的异类,爬上高位简直痴人说梦。

但对于大部分寒门读书人来说,“中举”却是他们人生翻身的关键一步。首先是举人的经济特权,在明清年间中个举人,至少就有四十亩田的“优免”特权。实际执行起来,通过“投献”“诡寄”等操作,实际能“优免”的更多。所以只要“举人”招牌,几乎就是别人排着队来送地,哪怕“中举”前“无立锥之地”,一夜之间就可翻身做地主。

至于“赶考路费”这等“小事儿”,举人们更是丁点不用操心,就算没人来送钱。举人们凭一面“火牌”,就能乘着“公车”,在沿途驿站白吃白住。甚至连“过路费”都不用交。“公车”也就因此成了“举人”的代称。好些举人还从中觅到了发财良机,赶考路上带几个富商同去,一路享受“白吃白住白过卡”的待遇。沾光的富商们,也必然要给举人们好处。

当然,这点钱对于“举人”们来说,那时也只是小钱。明清年间的举人,本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举人出身的官员,能做到二三品高官的凤毛麟角,大多都是府县行政官员和教官,但至少也都是八九品的级别。这样的品级,在封建统治阶层里属于“最下级”,但哪怕对于地方官来说,想要为官一任坐稳位置,也要先笼住境内的举人。所以明朝时就有风气,州县新官上任,先要摆酒宴请当地举人。

因此,明清年间时,举人的地位,算是翻了身。对于老百姓来说,作为“统治阶级”最底层的举人,就是他们眼里高高在上的“大老爷”。明清年间,一个读书人再穷困潦倒,只要能中了举,那就“亲朋率望腹焉”。甚至当地的乡绅富商们,都要争着送钱送银子巴结,当地的社会闲散人员,也会主动跑来投奔。放在经济发达的江南,那更是“美男蕲为仆,美女蕲为妾者数百”,几乎一夜翻身。

所以像《范进中举》里,凶狠胡屠户见了举人女婿就唯唯诺诺,见了张乡绅到来就吓得躲一边的情景。对于明清举人来说,实在小儿科。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中了举的范进,会当场乐疯——金榜上一小步,就是人生一大步。

而这“一小步”,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也是公认的难。但必须说的是,古代科举,特别是“中举”的“乡试”环节,却也有着相对的公平。哪怕你是寒门出身,哪怕无根无靠,只要文章“火候”到了,机会面前大家都平等。甚至对于很多“豪门子弟”来,“中举”这事儿还特不公:比如万历十六年,明朝阁老王锡爵之子王衡中“中举”,接着就被骂得狗血淋头,各种“舞弊”流言扑面而来,吓得王衡中十三年没敢再考,直到老爹王锡爵告老还乡,这才松一口气再战考场——哪怕阁老家的儿子,想做点啥都得掂量掂量。

但与此同时,这相对公正的“中举”,也催生了王朝的“特权”阶层。特别是在王朝末世里,拥有特权的举人,也就成了重灾区,他们除了凭着特权兼并土地,更垄断地方的权力,比如明末年间的“举人”们,就“富者益务为骄淫,贫者横噬乡里”。给明朝接下来的天下大乱,结结实实的“添火”——中国历代封建社会的兴衰,“举人”就缩影了太多东西。

参考资料: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孙继《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宋代举人群体》、万琪《明朝文官俸禄探析》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5

????: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或略高些!????!

6

举人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大学本科学历,但文科学历水平要比夲科生高,因为高三毕业学习成绩优异、分数高者可直接进入夲科,所以,举人文科水平要比本科高得多σ

7

如今社会看重学历,实际上古人也是有学历之说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书生寒窗十年去参加科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高中,能够成功入仕,有份好工作。

秀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扇门,成了秀才就说明你已经真正走上了科举之路。在成为秀才之前还有两轮考试,最初开始学习的时候,称作生童,也就相当于如今的小学生,生童平时学习四书五经,等学的差不多了就参加“小升初考试”也就是县试和府试,考中了之后就成了童生,相当于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继续学习,学成之后参加院试,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中考,中考之后考上“高中”才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也就是如今的高中生。

古代经常称呼秀才为穷酸秀才,让我们都觉得秀才没本事,但其实能成为秀才也是经过了精心选拔的。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不在少数,但是秀才并不能做官,要想入仕还得继续考,就像现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学。


各地的秀才都要到各省城参加乡试,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举行,考过了便是举人,举人第一名被称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乡试三年举办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们”苦学三年,就是为了参加这一次“高考”成为举人。但是古代成为举人要比如今考大学难得多,古代乡试,每次全国只录取一千多个举人,每个省的指标名额都不同,要考上举人是很难的,成为解元就更难了。


以上这些只是将古代科举和如今的升学制度放在一起来说的,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度要比如今的升学制度难得多,古人的文化也要比今人高的多。仅从秀才来说,古人能考上秀才的大多都已经到了加冠的年纪,十几岁变成为秀才的还是极少数,而如今的高中生数不胜数。而且古代院食的通过率也并不高,大县15人,中县10人,小县5人,这个比例与如今的高中生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能够通过乡试的几乎也是千里挑一,只有2%的通过率,也就是说一万人里只有200人能成为举人。举人的学历相当于如今的本科大学生,但是其文化程度要比如今的大学生高的多,古代的科举是纵向考察,如今的学生是横向发展,涉及的知识更多更杂,就是如今的研究生遇见古代的举人,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8

考上举人之后,就具备能做官的资格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后备官员,阶层已经升迁了。今天的大学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可能考上中央青年政治学院能与之类比。

但是无论怎么,从性质都不一样,以前是统治阶级,为皇权服务。现在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

9

应该就是一个公务员的考试,和今天的学历没关系。科举制度是那时干部选拔方式

10

古代的科举考试与当今的学历,是没有可比性的。

现今的学历,特别是大学学历,包括硕士,博士,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当今整个知识领域的某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而科举制度考的只是一种八股文写作,代表了一定的文字运用技能和一定的思想性。

文凭只是证明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具体包括学习年限,知识层次,知识类别。

而科举是一次国家管理人员的选拔考试,除了秀才,不具备真正的功名,举人,进士都意味着己进入了国家各级官员队伍,可以直接当官。

而学历则不然,即便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也得通过再一次的公务员考试。

古代考上功名的,可谓凤毛麟角,而当今仅是大学文凭获得者,则比比皆是,二者之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语。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