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来这个问题不只是我家有。。。我们也是同样的问题,也有同样的想法,但现在解脱了[我想静静]

熊娃五岁开始学琴,报的是那种六个人的小班,现在想想真是不该报这种几个人的小班,基础没打牢,后面就越来越不想学了[石化]

熊娃上了一个学期的六人小班,基础掌握的很不好,也不认谱子也不好好弹。给她换了机构,换了老师,改为1对1。从此之后弹琴就成了我俩争吵的导火索[吐血]一首曲子能弹好几节课,平时也不练习,老师说其实她是认谱子的,但就是不好好学,就是在记手指的位置。

没想过考级,总是想着至少让她有一项特长吧。为了让她能有练琴的兴趣,我和熊娃妈想了各种方法,包括报了“vip陪练”的课程,线下线上一起整,但每周还是除了上课的时候弹那么一会,其余时间根本就不练[听歌]主要还是不感兴趣吧,再加上一弹琴就会争吵,也让她厌烦了。

疫情开始后,二年级的时候,线下的课就停了,还有那么两三节,看她也没有什么想法,也就随她了。慢慢的把线上的课程也退了,耗时三年的学琴生涯就这样结束了[泣不成声]小汤三才学了一半[尬笑]

通过熊娃的这段练琴体验,总结几点,一是一定要感兴趣,没有兴趣怎么也练不好。二是一定要坚持每天有一段时间练琴,这样才能熟练的识谱。三是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希望所有练琴的孩子都能坚持下去,有所收获[加油]

最佳贡献者
2

九一年的我,从小学一年级学钢琴,一直到初一放弃,说实话,当父母把琴买来时才七岁的我感到无比的新奇与激动,第一眼觉得那是个高级玩具,却不知那是我今后几年的痛??,因所处学校是师范性学校,家长们像“灌铅”一样的给孩子们报各种兴趣爱好班,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兴趣,慢慢的这种气氛刮起了攀比风。有实力没实力的家庭或多或少的给自己的孩子培养。花钱买设备,请家教,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落后,这也导致了很多孩子力不从心无法在学习和“兴趣爱好”里权衡。乐器凑的飞起,学习一落千丈是那时候小学生们的常态。至于我放弃的原因也是如此,钢琴学的非常好,可是学习成绩确令家长头疼,又是报各种补习班,又要上钢琴课。在时间和能力都没法满足的情况下就放弃了弹了多年琴。上了初一因为底子不扎实又到了叛逆期,就觉得学习更没意思了,反正也比不过同班同学。家长们也再不攀比兴趣爱好了,那阵风刮完就凄凉的结束了。时至如今,已经是两岁孩子父亲的我,在学习里程上毫无精彩可言,事业里也无力绽放什么。每当看见琴行或商场里漂亮高雅的钢琴,感觉熟悉又陌生。有一次坐在钢琴面前,手指放在琴键上抚摸了一番,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乐曲。同行的人问我你还会弹钢琴啊,我只能苦涩的摇摇头…

也不知道等我们孩子大了以后,我们会不会也像曾经的家长一样有那种攀比心理,我们的孩子是否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今日的话到了明日也许又有变化,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手机,以后的孩子不知道又有什么新的东西来吸引他们…

3

我家孩子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去琴行,他就坐在钢琴边,一直弹一直弹,其实他根本不会弹,只是瞎弹,但是当天就是不走,即是回家之后还是一再的恳求我让他去学钢琴。

后来我和孩子爸爸商量,既然他这么想学,那就让他先试一段时间。当时孩子也保证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一周学习一节课,每天练习两小时。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好,给他报了一个数学班,这样学钢琴和学数学在时间上就有了一定的冲突。

钢琴练习的时间就由原来的每天两小时到一小时,后来两天练一次,慢慢的在减少。

六年级小升初的时候,孩子自己放弃了学习钢琴,他当时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他想报考我们当地比较好的一个重点初中的重点班。

六年级下学期没有再去上一次钢琴学习课,可偶尔会练一下钢琴,用孩子的话说就是放松一下。

后来孩子达成所愿,实现了他自己的学习目标。

现在孩子是初三,学习相对小升初的时候更为紧张,而且他又有了更好,而且更高的目标,偶尔弹钢琴也成了他放松的一个小方法。

他前几天还跟我说他想报考寄宿制高中,唯一舍不得的就是不能经常弹钢琴了。

我觉得学了多长时间,或者为什么去放弃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钢琴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4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想着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不为将来走专业发展,只为孩子以后走入工作岗位,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在心情郁闷或者开心的时候,有一个发泄排解的渠道。

在为孩子乐器的选择上因为比较迷茫,迟迟没有行动。在征求过孩子的意见,也向同事咨询,最终想让孩子学钢琴,就连教孩子钢琴的老师都已经确定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深知,一旦决定开始,就意味着不能停止。

最终让自己下定决心的是一个好朋友。好朋友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朋友也想让孩子学习钢琴。我把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和老师的情况和朋友交流。朋友听了非常积极,立刻就要去见老师,好吧,择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那就去吧。

见过老师并和老师约定了上课的时间。在上过两节课后,想着既然让孩子开始学琴了,没有钢琴孩子怎么练习呀?行动起来,买琴,送琴……钢琴运到家的那一刻不再犹豫不决,开弓没有回头箭。

说起来好笑,因为家里没有一个人会弹钢琴,钢琴买回来,如果孩子学不会,那么钢琴就变成摆设。所以为了买钢琴的钱不被浪费也必须让孩子坚持学下去。

从孩子开始学钢琴的第1天起,就没想过让孩子放弃。每天枯燥的练琴,一遍遍的重复。从最初的曲不成调到最后指尖流淌的优美的乐曲。其间付出的艰辛真的是一言难尽。

中间孩子也哭过鼻子,也闹过情绪,我和孩子之间因为练琴也有过争吵,但是从来没想过放弃。坚持上课,坚持练习。刚开始是我逼孩子练琴,最后发展成孩子主动去练琴。那一年,在小升初的繁忙与压力下,孩子还能自觉练琴,并且考级还拿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回想那个暑假,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现在孩子已渐渐长大,每当回忆起小时候练琴的情景,孩子就会对我说:“妈妈,幸亏当时你逼着我练琴,否则我现在肯定是半途而废”。

是呀,其实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关键的是家长要坚持下去。家长的坚持才能成就孩子的坚持。

5

我是一个从7岁学了五年钢琴却五线谱都不会、一级都没考、从未学会双手联弹的渣渣,唯一会的一首歌,是大学后闺蜜偶然教过我一次我就永远都会了《童年的回忆》。现在我30岁,仍然对钢琴有执着,也有懊悔,没事干会想去弹一弹,看见钢琴还是想摸一摸。

不是自嘲也不是吹牛。而是想告诉大家为什么我走了如此的弯路,请关注的朋友一定不要自己或带自家娃娃走上我这条弯路。

先说一下为什么我学了五年却啥也不会:

原因之一,也是我剖析多年得出的结果——没有找到正经的钢琴老师!我父母有愿望让我学好,并且愿意投资,但他们俩对音乐教育一丁点都不懂,别说五线谱,简谱都看不懂。所以当家属院小孩都在学乐器,也就给我找这个老师报了。这个老师,他是我们县城文化馆的一个小主任,当时看似高大上,钢琴、电子琴、小提琴、架子鼓、手风琴,他都会!但是一样也不精通。这就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在学钢琴时,用的是一本这个老师推荐的什么很不常见的教材,那个教材全简谱,没有任何五线谱知识。我学了五年,这一本书的内容都没有学完。他也从未跟我或父母提过任何关于考级的知识科普,我父母当然是完全不知道还有考级这回事。我也是到初中才知道考级这个概念。

原因之二,就是童年时期自驱力不够和家长的放纵。虽然我父母很想让我学好,但是在我枯燥练琴时,他们从未陪同,并且也不能指出我的问题。而我父亲总是说“闺女给我弹个生日快乐,给我弹个喀秋莎。”然后我用一只手蒙对的调调,我父亲会说“哟,我闺女厉害呀,学得不错,已经能弹出调儿了。”而这种错误的鼓励,让当时的我沾沾自喜,我以为,我真的已经学的很好了,对比而来,就是会更加懈怠练琴。而我的母亲听到我练琴经常会说“弹了这么半天我也没听出个完整的来。”这样对我来说,又变成了没有鼓励的打击,因为母亲在的时候我练琴认真一些,但是我得不到母亲的鼓励,反而是嘲讽和不屑。这样我认真努力之后的成果也没有得到认可,原本枯燥的练琴让我更加抵触。但我仍然每周都会有三四天练琴,每次一两个小时。加之,钢琴老师每次来教一个小时,也是糊弄了事。久而久之,时间真是一年一年过去了。

所以,总结原因之后。我想告诉现在“鸡娃练琴”的父母,想要孩子学好钢琴,或是任何一门乐器,大概率上,要遵循以下这三点:

第一,找到专业的钢琴老师

老师的专业性是学琴的重要基础,选择钢琴老师时,要选你喜欢或是孩子喜欢的老师弹奏风格。一定要看到老师在弹奏时的感觉,学琴人的风格大概率会和老师一致,有些老师偏风格活泼,有些老师偏风格沉稳,有些老师指法是圆手型,有些老师是扁的伸展式手型,没有对错好坏,主要是看你或孩子喜欢哪种。
选好老师后,如果条件允许,学琴过程尽量不要换老师,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聪慧程度、学琴速度、兴趣偏好等,能够让孩子学琴更有乐趣更有针对性。一个老师带着完成到你想要的考级级别,一般来讲,考到5-8级就OK了,专业领域就继续再考,否则课业繁重后也或多或少影响学习。但是更重要的,如果,在学琴过程中发现这个老师不靠谱,孩子产生抗拒性惰性,那就立刻、及时、马上换掉。

第二,父母的正向引导很重要

前面讲了我自己的例子,同时,可能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情况,父母心有余但力不足,无法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学琴对抗惰性,所以,现在也有很好的方式,就是:你与孩子一起学琴。老师讲课,你不要在旁边玩手机,而是和孩子一起认真听,回来之后,你们可以一起练琴,这时你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的练琴伙伴,与孩子一同吐槽枯燥,一同激励进取,互相鼓励,这时最好的状态。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我对这个真的一窍不通。”如果这样,就尽力做到积极地、微笑地、热情地陪伴孩子练琴,什么都不会,跟着节拍器给孩子打节奏总会吧!!要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是孤独地、枯燥地一个人在苦哈哈的练琴,练琴是一件快乐的事。当孩子总弹错时或者产生惰性时,要正向地引导,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多带孩子欣赏优秀的作品

多听音乐会肯定是好的,但这里不单纯指的是音乐会,音乐会门票很贵,我们普通人家也不能经常出入这种场所(有钱人除外)。可以与身边会钢琴的朋友交流,让他们专门演奏一些乐曲,让孩子看到,学成之后就可以如此潇洒流畅。
现在网络视频如此发达,名师大家的演奏视频到处都有,要学会与孩子一同欣赏,并以此激励孩子枯燥的学琴路上不断有新的激情。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感受到这种学成之后的荣耀和光芒,对学琴练琴,会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

最后,想说一个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说“我不要学了!”
该如何对待?

这种情况,无非两个原因,第一,学不会;第二,枯燥难耐。
如果学不会,那是兴趣问题和老师的问题。
如果真的完全没有兴趣,那就不要学,没有兴趣的情况下逼他学钢琴,是不是一种残忍的绑架?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去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心愿,也不用随大流去逼迫孩子。
但是能够坚持学下来一段时间,那就不是没有兴趣,而是转移到第二种情况:枯燥难耐。这种情况,那就回到我们上述的三种办法里,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要太过于顺从孩子“不学就算了吧”“看着孩子真累”“不想学就拉倒吧”,太少有主动愿意学的孩子了,父母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学成的孩子,将来,都会感谢自己的父母。

总之,生而为人,惰性是人类的本性,那么如何通过一些积极正向的办法,去克服惰性,这是在任何场景下都必须要做到的,尤其是学习一门特长的时候。学钢琴或是任何的乐器或其他,都是培养孩子耐力、毅力的好办法,三分靠学,七分靠练,练的过程,非常艰辛。

6

你好,从你的问题看到目前你可能正处在这样一个困惑中:孩子学钢琴难以坚持下去了。在我身边像你这样困惑的家长也有不少。

首先,回答你的是,每个孩子放弃的时间应该是都有不同的。

如果你的孩子坚持不下去的了,我们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为何不想做了?是因为什么而不想继续了?……

知道原因,然后再去有针对性的想办法。

如果你希望孩子坚持下去,那么要做的就是我们做点什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坚持?如果说教没用,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是自己身体力行让孩子看到然后从我们这学会坚持?或是我们设置一些有意思的游戏互动,让孩子感受到兴趣乐趣?抑或是让孩子从中拿到成就感价值感?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我们父母必须要知道的是: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要求做事。所以,孩子不能坚持做下去,或许是因为经常被父母要求去做而产生反感。或许不是对弹琴产生抗拒,而是对父母的做法抗拒,这里,就需要父母去做些调整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到你一些启发??

7

我是位85后妈妈,小时七八岁时学过电子琴,上高中后开始学习钢琴。因为年龄十几岁有基础,所以学起来很快,学到快三级的时候,学业很紧张也不是想走专业路线,放弃后现在还是这个水平。

现在我自己孩子上小学了,也让他学习了钢琴,不是让他走专业路线,只是想让他锻炼大脑和明白坚持的重要性。我自己个人从小体会是,学琴双手并用,对学习其他知识接受能力会比其他人快,反应也快。自己当时学习的时候,遇到练琴痛苦的时就放弃了,现在很后悔。跟儿子一起练琴的时候,刚开始两个月会有点吃力,重新弹起来学习有挫败感,但是过了一个时期,我发现又可以找到以前练琴的状态,而且人反应也快。

所以看你让孩子学钢琴到底想要什么,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8

学琴其实不是为了将来怎么怎么,学琴是个人的修养与人生的一种历练与态度。我女儿八十年代学的是手风琴,共十一年。那时没能力买钢琴,也没地方可放置一架钢琴。手风琴是我夫人在师范学校(中师)的夙愿,那时她刚被选进学校手风琴队,学习才一年不到,文革开始,手风琴队解散。但她一直惦记着。那时我们经济条件很差,但她坚持让我女儿学手风琴。用整一年的积蓄,买了一架小琴,送她到街道的少年之家学琴,演出。中途换过两次琴(因琴规格不能满足比赛与演出的需要),都是用尽了全家积蓄的。为什么?我们俩有个共识,人生一直需要学习,学习就要追求最优,不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坚持,努力,高效,创优,攀高峰,是人生的态度与价值。所以女儿她小升初,中招中招都没有停止练琴。只有一次,到了初二,因住校,每天一二小时练琴,而她的同学确在玩耍,相反太大。她提出不学了。我们不同意。因为,她一生中,学一样东西,时间最长的就是手风琴了。说放弃,就放弃,以后做其他事也这样没坚持性,一定成不了事。这个人生的事情常常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后,她接受了,坚持学习和练习到高三上学期。那时,她已经获得过市少年手风琴团体特等奖,个人三等奖。那时没有社会考级制度。但有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手风琴等级考试和比赛,高一年级时获得高级证书并一等奖,高二年级获全市手风琴大赛成人组(年龄最小)三等奖。于是圆满划上学习手风琴的句号。偶尔随便玩玩。

到了我外孙。大班开始学钢琴。当时学钢的理由是,这孩子从小就有些动作不协调。于是送到一个早教班,纯粹让他去玩。老师在那么教画画,游戏,运动,也教简单钢琴。一段时间,老师说,这孩子对音乐很敏感,很喜欢。老师每次布置一首练习曲,他说太少了,要五六首曲。下周回琴,都回得出。放在这里玩,没意思了。你们找个专业一点老师教吧。然后,我们去中福会市少年宫学钢琴。教他的是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的一位兼职老师。按常规教常规学常规考级。在考六级前,少年宫对要他们办班的所有琴童考级前听一遍他们的弹奏。结果,我外孙被其中一位专职老师挑中。但有话在先,我外孙有一些基础,但基础不到位(手型,指法等)。在专职老师处学三个月(每周一次,两小时)。如果纠正了,跟她学下去,如果改不到位,那退回原来的老师。我外孙接受了。但,万万没想到,专职老师出奇的苛严,有一丝丝不到位,或手到位了,而音不悦耳,就会遭受到她极严厉的批评和训斥。不要说小外孙才一年二年的,从来没有人这样责难他,他老婆也是老师(一位学生称她“绝灭师太”的高三外语教师)都感到受不了,准备回原来的老师。因为,我们不指望他成什么钢琴之材,仅修身养心而已。不过坚持下来了。平时练琴两小时,节日,假日六到八个小时。结果看到希望了。有一年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到上海举行钢琴音乐会,需要挑选十位琴童与他同台演奏由他改编过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在100名琴童中,他被选中。元旦那夜,在上海万人体育舘参加了生平第一次正式奏出。以后,每年在市少年宫钢琴音乐会上演出(要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二年级上演奏的是四手联弹《洋娃娃与小熊跳舞》,二年级下,演奏的是《小松树》(当年金奖获得者)。三年级考出钢琴十级,成绩优秀。被上海音乐厅邀请到音乐午茶演出《帕厄尼尼变奏曲》,四年级考出演奏级。演奏的《百鳥朝凤》获得金奖。五年级时,《西班牙狂想曲》演奏获金奖。从二年级到初三,十四次市级比赛,获十二个金奖,两个银奖。三年级时,语数外免考,获学校《李德林奖学金》。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参加市少年科技英语比赛,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从外人看,钢琴比赛对他是沉重的负担,但他的感受不是,他往往在比赛时弹得比平时还要好。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别人没有的舞台体验与享受。五年级起,又加学了双簧管,市级比赛四次,二金二银。初三时,考出双簧管十级优秀。现在钢琴学习和比赛停止了,但是市重点高中显名管乐团双簧管首席,学生管乐团团长。

这说明,学琴学艺,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历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修身养性,“以美修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它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一种品质,一种志向。是人的一种生活质量,不用太功利,太窄狭,太负担。

这是我家三代人的体会。

9

我家娃是六岁学的钢琴,一直学到小学毕业,初中后没有再学,平时有空就自己练练。

当初学乐器是想让孩子有个兴趣爱好,问了孩子想学什么,孩子自己选了钢琴。当初枯燥的指法确实让孩子有一段时间不想练习,于是告诉她,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后来慢慢的可以弹出优美的旋律,再后来老师教了她即兴伴奏,不仅是古典乐曲,她喜欢但流行歌曲也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和弦弹出来。初一进了合唱团,除了唱,钢伴不在时老师让她替补。

学琴7年,过了九级。初中因为学习紧张就不继续跟着老师学了,但学琴的初衷达到了。

每次她学累了或者不开心或者开心,她都会弹弹琴。弹琴成了她的休闲活动,我总觉得比拿起手机聊天玩游戏好。

因为学琴,我们也总带着她去看音乐会,对于曲子的旋律和理解,我觉得她比我们强。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可以用音乐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这就是当初选择学琴的目的。

孩子有个同学,相当优秀的小男生。也是自小学琴,小学毕业是钢琴十级。进了中学也一直都学,学习也好。家长没打算走专业,只是作为兴趣爱好。

总之身边学琴的孩子,如果不是为了走专业,一般都是小学阶段考级,中学就放弃继续学习了

10

大班下开始学的,学到现在3年多,虽然现在每天的作业量不少,但还是会坚持每天练琴

不指望能在钢琴上有多大的进步,只希望能够将来某一天,自己还有这么一个爱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