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协从十几年前开始,出现了一些政策性失误,导致了目前中国篮球的某些位置出现了结构型的缺失。大部分CBA球队在引进外援的时候,第一选择几乎都是内线球员,球队基本上放弃了对内线球员的培养。以往专业队时代,地方队培养年轻球员,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培养路线,已经被逐渐淡化,没有俱乐部会在意国内球员如何培养。而曾经亚洲外援的政策出台,更是明显的养狼计划,无异于给别人做嫁衣。
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国篮球人的面前:我们的球员培养到底会走向何方?
最现实的问题:国家队投篮命中率开始逐年下降。如果国家队一场比赛偶尔命中率下降,可以说是发挥欠佳,可是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基本功出现了问题。
前男篮国手胡卫东,在运动员时期每天练习投篮次数达到1万次,吃饭时甚至拿不起筷子,这样的训练强度换回来的是牢固的肌肉记忆力,世界大赛超过70%的投篮命中率。而同时期,中国国家队的稳定投手可谓是集群式的出现,像郑武、孙军、吴庆龙、张劲松……当时的国家队球员都是比着练,没人敢偷懒。
胡卫东说过:投篮不是天赋,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王治郅在每天常规训练后,会加练一百个负重深蹲,而姚明的力量训练更是让国家队队友目瞪口呆。现在还有多少球员,愿意在训练课结束之后加练的?如果他们真的加练了,恐怕也不会罚篮命中率如此之低吧。
中国男篮现在的问题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但是,球员的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稳步提高的,即使在目前训练比赛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专业化时代三从一大的训练作风仍有其借鉴意义。无论训练手段再怎么改进,刻苦训练是竞技体育颠不破的真理。
胡卫东那个年代的训练强度,在当今的CBA恐怕已经绝迹了。很多人认为三从一大训练不科学,用科学训练来掩盖训练量大幅度降低这一基本事实,这才是目前中国男篮水平急剧降低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