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当北京某公司开出月薪一万时,我立即放下三千五月薪的小城工作,孤身一人跳槽到北京。长途车进京时已是夜色深沉,路过东北四环弯道时,看见“城市月光”(北京望京的小区)四个大字闪闪发光,巧合的是,车里正在播放一首老歌《城里的月光》: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世间万千的变幻/爱把有情的人分两端/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那怕不能够朝夕相伴/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当时,趁着夜色,眼泪哗哗直流。北京夜里,万家灯火,有哪一盏灯属于我?哪一扇窗户旁有人在等我回家?城里的月光,没有照亮前程,也没有温暖我的心房,只是把梦照亮。
我来了,北京,为了月薪一万!
当时觉得月薪一万,相比小城3500的工资,翻了三倍,幸福感还是很高的。现实,狠狠泼了我一盆冷水。月薪一万,到手7400元,只相当于小城3500的一倍(小城工资都是说到手的数),幸福感立即跌了一半。
公司安排宿舍,四个人租一套四居室,我分到一个朝阳的主卧。当我搬进这个单间后,想起老家的三居室,不禁暗自忧伤。
就这?为了7400元,抛家舍业,一个人跑到北京,住宿舍,吃食堂,当上一个老北漂?当时,其实有些后悔了。
还好,年底的时候发了一大笔年终奖,才知道月薪是月薪,年终奖是年终奖。过了一年,提职加薪了,月薪大约14000多,税后超过1万元,因为公积金按高基数扣缴(让员工得利)。后来,随着月薪增长,年终奖增长,现在每个月的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医保门诊返卡就达到了10000元。月薪一万的时代过去了。
想起来当年,月薪税后一万元是什么体验呢?
1。后悔。一个月一万,真的不如在小城3500工资过的舒服。有个三居室,有个代步车,工资不高,福利超好,可以做到“工资基本不动”。早晨懒洋洋起床,散步几分钟去单位食堂吃早餐,然后上班,中午食堂吃午餐,回家睡个午觉,下午2:30溜达去办公室,下午提前下班,回家做点饭菜。平时每周有一两次应酬,吃点好菜,喝点好酒。一两周一次同学聚会,几家人开车去野外转转,重点是吃点农家乐,小笨鸡、炖大鹅、煮水库鱼,等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果论舒服,那是真舒服,我怎么就放弃这个舒服,折腾到北京来了呢?
2。穷。大写的一个字,穷。月薪一万,基本都能存上,但还是觉得杯水车薪,在大街上就是一具行走的屌丝。一是,相比房价来说,想买套一百平的两居室,至少需要600万,月薪税后一万,需要存50年。二是,有钱人太多,看看小区,感觉人人都比我们有钱,同事中有钱的人也多,感觉一辈子也追不上他们了。
3。幸运的是,月薪一万,基本都能存起来,刚性支出,公司包了。
(1)房租3000元,四人四居室中的一家主卧。
(2)水电气电话费,每月200元,单位报销。
(3)食堂一日三餐可以免费吃,饭卡里一天充100元,吃不了可以买米面粮油、牙膏肥皂等日用品,基本上自己偶尔做饭不花钱,日用品不花钱。
(4)一个月报销一次探亲路费,一次来回600元。
这样子的话,相当于省了6800元的刚性支出。如果让自己支出,真有点不寒而栗。
4。每月支出,不到一千元。主要就是大家聚餐,偶尔买件衣服。其余的支出,也是公司有福利支撑。比如,一年发一次电影卡500元,看电影不用自己花钱了。一年搞几次团建活动,运动衣、运动鞋、太阳帽不要买。公司租了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馆等场地,喜欢运动的也不要自己掏钱。公司给办公园卡,一般公园就够用了。即使自己花钱买门票的,北京景点门票都不贵。平时四个节日,都有2000元的福利品。坐公交也有交通补贴,当年是发公交卡充值,基本不花钱。
税后一万,如果自己租房子、自己吃饭,公司没有生活福利,在北京生活就是苦行僧的生活。光租房和吃饭两大刚性支出就要5000元以上,一半钱给别人来,而且还必须乖乖掏。
那么,在北京税后一万,已经是超过了70%的人,北京社平工资10680元,税后才7600元左右。税后一万,税前工资能达到13000以上,在北京至少排在中上等的。但是,没有房子的话,依然过得很苦逼。
所以,月薪一万的人,一定要坚持三条腿走路:
第一条腿:提职加薪,尽量让自己的年薪突破40万元。你的住房公积金就能达到封顶值6800元,用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30年可以贷一百多万元。国管公积金的贷款利息低到2.3%,你贷到就是赚到。先买个小房子,就当投资了。
第二条腿:副业创收。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稍微动动脑子,赚钱的机会很多,因为大城市消费规模大,小项目的基数大,一些金点子就可以赚钱。比如,搞了读书会就赚钱,做做自媒体也赚钱,帮别人策划赚钱,自己卖点网课也赚钱,业余搞点微商、电商、短视频直播,都来钱。
第三条腿:就是学会理财。你把主业年薪收入和副业收入要合理配置,实行极简主义,能不买的统统不买,把钱尽量省出来。你说你要消费,问题是你“配”高消费吗?所以,把钱省下来,不要简单地存银行,那会跑输通胀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