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你看到的德国的英语翻译,不是德语翻译。德语中,德国的发音更接近“德意志”。

一个词语被多种语言翻译来翻译,最后与原来的发音就会相去甚远。比方说,中国,在英语中翻译为“秦”,秦始皇的“秦”,chin,China。结果以前日语沿用英语翻译,变成了chi,na,“支那”。

最佳贡献者
2

当年搞翻译的一批人,是跪着的。心里无限向往强大的西方世界。把好听的词都用来翻译外国名字了。德,美,英,法,意,然而百年以后的今天在看,也是挺尴尬的

3

大家都没回答到点子上,首先,当然是来自Deutsch,其次,它为何翻成德意志呢?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大家都想当然地用普通话发这三字的音了,事实上清未殖民时,外语首先在广东引入,是用粤语来发音并翻译的,而普通话是在民国才定下来的,原翻译用习惯了就沿用了,大家用粤语读德意志是否和外语发音一致呢。哈哈。

4

因为在德语里德国是Deutschland,d打头的,所以翻译成中文德国。而german是日尔曼的意思。

5

谢邀,是语言不同啊。

村里有一个人,叫王二,可惜你不认识他啊,你是问他自己叫什么还是问他的邻居“他叫什么?”


如果你问他自己,他会和你说他叫“王二”,但如果你问他的邻居,他的邻居可能会和你说这家伙叫“二蛋子”。

德国叫啥名字当时显然是直接问的德国人。从德语“Deutschland”(音:嘚吃烂涕)这个词来的。而且当年大清帝国的舔狗们太爱洋人了,就将“嘚吃烂涕”这个发音配上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德意志”,简称“德国”。

而德国的邻居其实是将德国叫做“Germany”(音:这么腻)的。Germany这个词是来自于日耳曼人,是英国和德国的早死了邻居拉丁人的叫法“Germani”(音:隔日马腻)。欧洲的方言啊,会折磨死人的。


类似于什么 德意志、法兰西、英吉利、美利坚,其实都是咱们自己的叫法,替人家讨个口彩,类似于 全聚德、东来顺一样的招牌字号的说法。


其实,德国这个名字在早期清朝还有别的叫法,就有点不雅了,叫做“邪马尼国”。但这种叫法多见于广东那边,主要还是当年广东人是听信了王二的邻居的叫法从Germany这个词来的。广东的粤语Ger这个音发成了“邪”于是就叫人家日耳曼人“邪马尼”了。类似的还有丹麦被叫做“嗹马国”。


这是因为当年丹麦的国徽,上面看到了很多蓝色龙连在一起的样子,于是就近似的将人家丹麦Kongeriget Danmark的名字叫做“口连马国”(嗹马国)了。

6

这些国家国名都是后清起的,那时候的公知都以洋大人为主了!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都是最好的词

7

德国的英文是Germany,但是,德语的称谓和英语的讲法差别很大。德国在德语中叫做Deutschland: 【发音】斗鱼取兰德。中国人翻译德国的国名的时候,就是根据这个单词来取的音译。

Germany这个表达,来自于德语的:Germania,日耳曼尼亚,是在德国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个帝国,他的后人叫做日尔曼民族,德国人称作:Germanen。

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比较一般,只达到青铜器的水平之后就发生了分裂。其中的一部分人跑到了英国的岛屿上,变成了英国人,也就是说英国人实际上也是当时日耳曼民族的一部分。

日耳曼民族肯定是不能和现在的德国人画等号的。德国人自己的历史学家都非常反对政治人物滥用日耳曼民族这个称谓来称呼自己。日尔曼民族除了包括德国以外,还包括了荷兰人以及北欧的一些国家的人群。涉及到的日尔曼语系还是非常广泛的。

大部分的国家称呼德国都还是非常正常的用Deutschland这个词。但是,英国用德国人祖先的称谓去称呼他们的国家,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贬低意味在里面的。

这就好像俄罗斯人称呼中国人是契丹人,或者日本人把中国人叫做支那人一样,会让你心里面感觉到不舒服。用你祖先的名字来定义你的称谓,让人感觉你是一个野蛮的民族。

但是,德国连续两次大战都是战败国,因此对于自己的称谓是没有办法做出任何的改变的。好在在英语的字典里面,没有把任何关于贬低的意味写在 Germany这个单词的解释之中。

其实很类似的地方,还有英国人对于荷兰人的称呼,比如叫别人叫Dutch man 或者Dutchman。人家荷兰人实际上称呼自己是:Netherlander 尼德兰人。荷兰人也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名称叫做Holland,他们希望叫做Netherland。荷兰不是战败国,所以他就比较硬气,想改名字,抗议一下就改过来了。

中国对外国向来都比较友好,翻译别国名称的时候都是按照漂亮的翻。在选择翻译的时候就直接选择了德国人自己喜欢的名字,用上我们中国传统文字中非常漂亮的“德”字来命名。这样漂亮的翻译被德国人知道以后,德国人也觉得非常的惊讶。

我曾经跟德国人翻译过中国对各个国家名称的翻译。当德国人听到我们中国人管USA——美国叫美丽之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表示反对。很多德国人都说,应当把美国叫做fat land肥胖之国。

其实,德国如果在英语中用正统的德语名称,在读写上,也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从这个事情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一个国家如果不够强大,连自己国家的翻译都不能够左右。

比较可惜的就是,就连现在已经步入老年的德国人,他们已经在美国影响的教育之下,完全感受不到Germany这个称谓有什么轻蔑之处了。所以,谈到Made in Germany这个表达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很自豪的。

从德国的教训,中国人应该知道主权的重要性,也要知道国力强大的重要性,只有在世界上各个方面你都做到强大,你才能够转变其他民族对你的歧视。一个国家只有强大了他的文化才能够走得出去。只有文化走出去了,其他国家对你的宣传才会更加的正面。

其实中国的翻译China也不好,你不改,日本人永远都叫你“支那”因为那是China的音译。哪天中国强大了,能够用上Rich of the Middle这个雅称,那就厉害了。德国人在称呼中国人时还是有友好的时候,毕竟礼尚往来,他们也会在科普书籍中称中国“Reich der Mittel”意思就是:Rich of the Middle 中央帝国,也就是中国。

8

不管是从德语还是英语音译过来,这个我觉得都不是重点!有趣的是,为什么德国是这个道德的德?而不是呆国?或者是碟国?亦或是蛋国?没有要开玩笑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汉语里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名大多音译自这些国家的语言,而并非借用日语!我们知道,近代中国许多科技和人文科学的词汇大多来自日语汉字,有趣的是,日本国在近代翻译这些国家的名字时,却没有用日本语中的汉字,而是用的片假名!片假名表音更方便一些,但显得不够尊重!他们对比较尊重的事物,才会用到日本汉字。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非常推崇西化,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精神内涵并不尊崇西方,继承于中国唐宋以来的文化传统还是他们的核心,对中国的地名表述完全照搬汉语,坚决不用片假名!

中国汉朝以来,直到唐宋时期,我们都以泱泱大国自居,且不说我们的这个称谓,万国之中,简称中国,我们对非我族类的异帮异族,名称上多有贬损小觑之意,称外国人叫蛮夷、番人、胡人、狄人、羌人等。从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很看不起四周的人们。不但看不起,由于要与周围各国相互争斗,争夺土地、人民,彼此为敌。既然是敌国,那就不会给敌人好听的名称。

那时候的中国人称南方的各国如楚国、吴国、越国人为“蛮”,东南沿海为“闽”。认为他们是“蛇种”。蛮、闽都有一个虫字,虫的原义就是蛇(现在所写昆虫的虫过去写为虫)。

那时称北方的民族为狄。狄人最初多游牧,与中国人常有战争,是中国人很大的威胁。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共同对付狄人。

一些狄人与中国人也多有通婚,如晋文公的母亲就是狄人。有的狄人也像中国人一样建立国家,如中山国。中国人看不起他们,称他们是“犬种”,狄字就是反犬旁。

那时中国人称东方民族为夷人。春秋时期的东夷人在山东半岛仍然比较强大。夷字为一个象形的人(大),背上弓箭。上面的各种称为又常常杂在一起称呼,如蛮夷、蛮狄、蛮貘、戎狄、戎蛮等等。后来的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就都称为“夷”,有四夷之称。

汉代把西北方的民族包括匈奴都称为胡人。 西北方的民族男人在下巴有毛,称胡须、胡子。中亚、西亚的欧罗巴人种的胡须比中国人浓密得多,这是区别于中国人的明显标志,所以称他们为胡人也在情理之中,推而广之,那些西北的民族都被称为胡人。

在汉人与胡人的长期交往中,从西域传来的东西便大多带一个胡字。胡麻(芝麻)、胡葱(大葱)、胡饼、胡萝卜、胡椒、胡笳、胡琴、胡瓜等等。

到了唐代,开始称西方的民族为番。到了后来,就把各方的外族都称番。也有很多外来的物品被冠以番字,如,番茄、番薯、番瓜等。番实际上也是一个侮辱人的称呼,番字的原义是兽足。

以上这些这些都是古代“中国人”对“外国”的称呼。

到了近现代,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称呼上也一改过去的蔑称,而换作了敬语!美利坚,好像又美丽又坚不可摧,法兰西听起来就够浪漫的,德意志这名字听起来就觉得很有精神方面的修养!英国听上去也是风度翩翩的样子,稍显猥琐的就是那两个带牙的,葡萄牙,西班牙,使用的汉字有点不伦不类的样子!匈牙利这个名称感觉当时也是胡乱翻译的。




9

德国的德语是Deutschland,英文为Germany。我们一般从对方母语读音翻译,在这里从德语deutschland被翻译成德意志(land为土地之意,未译出),简称德国。这个音译从清末一直沿用到现在

10

德国的德语说法是:Deutschland,对应汉语是德意志国!所以称之为德国是最合适的!而英文说的Germany,汉语对应的是日耳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