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东北军有25万人,共计5个军,22个师;这5个军分别是51军、53军、57军、67军和一个骑兵军;另外,还有一个105师,这个师的力量非常强大,多达3个旅13个团,实力相当于一个军了。
25万的人马,实力不容小觑,这比杨虎城6万兵力的4倍还要多。西安事变后,杨虎城的17路军被蒋介石改编为第38军,孙蔚如任军长,这支部队后来开往山西南部,在中条山一带布防,与进犯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杨虎城的6万兵马去抗日了,张学良的25万东北军去干什么了呢?
下面,三悟频道为大家介绍张学良被软禁后,他的25万东北军的最终结局。
1.少壮派主张“武力营救少帅”,元老派则说:“不行,我们要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来到西安机场,送蒋回南京;登机之前,他亲手写下一道手令:“我去南京期间,东北军交由于学忠统领,一切听从杨虎城指挥。”写罢,就登机陪蒋介石回南京了,结果,36岁的张学良从此被秘密软禁起来。
虽然张学良给自己的东北军做好了安排,但是,他被扣后,东北军就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尽管杨虎城受张学良之托,可以指挥东北军,但是,与张学良的东北军相比,杨虎城17路军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在当时,东北军的高级将领中,又没有人肯站出来帮杨虎城稳定局面,所以,杨虎城可以指挥东北军也就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理论而已。
就在这时,围绕如何营救张学良的这一要务,东北军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一种声音是,少壮派声称不惜一切代价,武力营救少帅;另外一种声音是,元老派要和平解决、和平营救。
谁是少壮派?谁又是元老派?
少壮派是以孙铭九、应德田和苗剑秋为代表的中下级军官和政治工作人员,他们强烈要求抗日,对张学良有深厚的感情。
元老派是以67军军长王以哲和57军军长何柱国为首的将领,他们平时就不怎么把少壮派放在眼里,在营救张学良一事上,更是与少壮派吵得不可开交。
张学良手令中曾交代“东北军交给于学忠统领”,但是,此时的于学忠是51军的军长,远在兰州驻扎,并没有在西安;而且,于学忠算不上是东北军的嫡系,面对少壮派和元老派的争执,他也说不上话,当不了家。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1937年1月27日,还在西安做调停工作的周恩来邀请少壮派代表谈话。
少壮派的态度很坚决,他们表示只有张副司令(张学良)回来,自己才肯罢兵。
周恩来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那样有引起战争的风险,凡是对张副司令有好处的事情,我们一定尽力而为;不过,你们如此坚持的话,一旦引起战争,不但张副司令回不来,还会给国家造成更加混乱的状态,这对国家前途、团结抗日的前途、东北军的前途、张副司令的前途,没有一点儿好处。”
其实,周恩来的这番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南京国民政府中的讨伐派坚持以武力进攻西安,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并推荐何应钦为“讨逆总司令”,迅速指挥蒋军“扫荡叛逆”,派遣刘峙、顾祝同分别担任东、西路集团军司令,各辖10个师,分别逼近西安,甚至,还有当时国内最为精锐的德械师36师和税警总团进入了陕西,大有不惜一切代价营救蒋介石的气势。
一旦东北军、西北军和蒋军发生冲突,将会引来场面更为残酷、局面更为激烈、波及范围更为广泛的内战,如此一来,日本人就会趁人之危,大肆侵略,势必会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惨重的后果。
所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周恩来的这次谈话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但是,打与不打,都是东北军自己的家事,纵然,周恩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终究还要东北军自己的做决定。
两天后,东北军团以上干部在渭南举行了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王以哲因病缺席,于学忠远在兰州没参加,元老派中的何柱国虽然参加了,但是,面对少壮派的咄咄逼人,也无可奈何,最后,会议只能做出“张副司令不会来之前,坚决不撤兵,甚至,蒋军只要再进军陕西,不惜决一死战”的决议。
当然,何柱国和王以哲是不同意这个决议的。随后,他们举行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代表三方面参加的高级会议,为了维护局面,稳定态势,他们还把于学忠接到了西安。一同参加会议的还有杨虎城和周恩来。
一把手说一不二,作为“准”最高统领的于学忠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为贵”,紧接着,王以哲和何柱国表示同意;杨虎城虽然有些主战的意思,但是,势单力薄,也只能表示“主和”。
当事双方都表示主和,杨虎城问周恩来意见,周恩来说:“我们一直主张和平解决,现在你们两方一致主和,我们当然赞同;以后东北军和17路军有许多人坚持主战,我们也可以全力保留自己和平解决的主张,全力支持你们打一仗。”
周恩来的回答不仅表明了红军主张和平解决的态度,更是表明了对东北军和17路军在道义上的支持。
这种胸襟是非常豁达的。
可是,东北军中的少壮派是油盐不进,坚决执行自己的主张。由于他们的一意孤行,酿成了大错。
2.少壮派枪杀王以哲,彻底引起了东北军的内讧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对张学良说:“你今天以下犯上,你就不怕你的手下对你也玩这一手吗?”
对此,张学良不以为意,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手下会这样对待自己,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手下没有“犯”他,不过,却“犯”了另外一名东北军高级将领。
这位高级将领就是67军军长王以哲,他是张学良的亲信部属,曾经领导过“夜袭挑马渡”、“榆关之战”等著名战役;他也是张学良和周恩来的中间介绍人,在他的协调下,1936年,张学良和周恩来顺利地进行了肤施会谈;就在西安事变前,经过周恩来的介绍,他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以哲和何柱国举行渭南高级军事会议后,少壮派对他们在会议上的“主和”方案并不满意,他们认为王以哲和何柱国已经投靠了南京政府,出卖了东北军,也出卖了张学良。
少壮派中的一些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2月2日早晨,少壮派安排一些青年人闯入王以哲家里,当场枪杀了王以哲,酿成了一桩惨案。
之后,他们还没有解气,竟然又气汹汹地闯进了周恩来的办公室,大有为非作歹之意。
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青年军官,周恩来没有屈服,他当即站起身来,严厉斥责道:“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营救张副司令吗?不,你们只会害了他。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做了蒋介石想做也做不到的事情,你们这是在犯罪。”
短短几句话,周恩来骂醒了这几名青年军官,他们当即跪在周恩来面前,请他原谅。
不得不说,周恩来考虑事情非常的全面,他赶紧赶往王以哲家吊唁,帮助王以哲的家属布置灵堂,消除东北军将领之间的误会,做好这一切距王以哲被枪杀仅仅不到1小时,周恩来的反应之机警,行事之速度,不得不令人佩服。
王以哲牺牲了,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他生前可是67军军长,就这么白白地流血牺牲,他的部将怎会置之不理?
在兰州驻防前线的67军迅速调转枪口,向西安进发,声称要杀掉孙铭九等人,为王以哲报仇,为王以哲祭灵。
眼看,一场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就要开始了,周恩来认为孙铭九、应德田和苗剑秋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劳的,他们虽然杀掉了王以哲,但是,也是因为营救张学良一时冲动酿下的大错,所以,这部分人不能轻易白白流失,于是,周恩来把孙铭九等人秘密送到了三原红军驻地,如此一来,在周恩来的调和下,避免了东北军的一场内战,为日后的抗战工作保存了有生力量。
3.王以哲被害,改变了蒋介石对东北军的看法,他决定对东北军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编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以哲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蒋介石听后,非常吃惊,他召集朱培德、熊式辉等人商议:“东北军属于张家的私产,有张则国家无东北军可用,要让东北军为国家效力,就不能让其成为某一个人的私产,没有了张学良,还有王以哲;没有了王以哲,还有于学忠;没有了于学忠,还有何柱国;我们要避免东北军成为何家军、于家军,就需要将他们分化瓦解。”
蒋介石决定,将东北军的第51军调往安徽蚌埠,后来又调往江苏;第53军调往河北保定;第57军和骑兵军暂留陕西高陵和咸阳;67军调往安徽阜阳,105师调往河南南阳。
这样,东北军就不能成为一体,影响力大大减弱。
4.东北军中几名将领的最终结局
于学忠,山东蓬莱人,原51军军长,曾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指挥驻防江苏地区的东北军;抗战期间,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立下赫赫战功,历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鲁苏战区总司令、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49年,他不愿去台湾,隐居在四川乡间。后来,曾任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体委主任等职。1964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何柱国,广西容县人,原57军军长,曾大力支持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骑兵第二军军长,也担任过西安行营副主任、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委员等虚职;抗战期间,多次协同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有力了打击了侵略者。1949年,不愿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给毛、周等领导写信,表示祝贺;后来,他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1985年9月,在北京病逝。
檀自新,辽宁锦西人,西安事变后,主动投靠蒋介石,被蒋介石任命为骑兵第4军军长;在抗战时期,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刚与日军作战,就掉头逃跑,1938年,被汤恩伯枪毙,时年42岁。
吴克仁,吉林宁安人,原67军副军长;军长王以哲被杀后,蒋介石任命吴克仁为军长;他作战勇猛,是一名抗日名将,可惜,在淞沪会战中,中弹牺牲;他是淞沪会战中牺牲的14名将军之一,也是牺牲的14名将军中唯一一名军长,牺牲时,年仅43岁;2014年9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刘多荃,辽宁义县凤城人,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曾担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在西安事变中,担任捉蒋总指挥的第105师师长;事变后,蒋介石任命他为第49军军长,这也是一名抗日名将,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昌会战,被提拔为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9年,隐居香港。后来,回到大陆,先后担任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去世,终年86岁。
白凤翔,河北沧州人,西安事变中,他是捉蒋总指挥;此前,他是骑兵第六旅的旅长,事变后,蒋介石提拔他为副军长;在抗战中,他表现勇猛,被任命为热河先遣军司令;他曾变卖家产,购置武器,可惜,1940年6月,在内蒙古,被日本特务毒死,时年45岁。
孙铭九,辽宁新民县人,他是张学良的心腹嫡系之一,先后担任张学良的机要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可惜,在事变后,他救张学良心切,一时冲动杀掉了王以哲,后来,受周恩来保护,进入红军苏区暂避;但是,再后来,就投靠了汪伪政权,做起了汉奸;期间,他还策反过东北抗日力量,不过,在抗战胜利后,他又投靠了蒋介石。这人的胆子很大,他还曾经策划行刺陈云,失败后,被抓。上级认为“孙铭九迫于生计,走过一段弯路,不予追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90年代,日本某电视台导演长井晓给孙铭九放映了采访张学良时的录像带,并说:“张将军很关心你的情况”。孙铭九看着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少帅,忍不住老泪纵横。
2000年,在上海离世,享年92岁;根据他的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仿佛是在告诉世人“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说”,同时,他还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苗剑秋,辽宁铁岭人,他是张学良的副官兼机要秘书,与孙铭九、应德田号称“三剑客”,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事变后,他逃离西安,先到延安,后化装成商人,去往日本,卒年不详。不管怎样,在促使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过程中,他确实功不可没。
应德田,辽宁灯塔县人,在西安事变中,亲自担任捉蒋任务,抗战时期,投靠汪伪政权,任河南教育厅厅长。解放后,他没有受到追究,1980年去世,终年80岁。
总结:
以上就是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的大致结局,可以说,在后来的抗战中,他们与全国人民一起,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突出贡献。只是有一个人他死得太憋屈,这个人就是王以哲,他死在了自己人枪口下。呜呼,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