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一不了。

因为昭襄王在位晚年,秦军曾有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溃败。这导致秦国当时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恢复国力。

当时的具体是这样的。



公元前259年,赵国因长平惨败,短时间内无力再组织军队抵御秦军。因而白起便极力建议昭襄王,趁机攻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争取一战灭赵!

赵国打不过,赵王便与韩王联合,找到了苏秦的弟弟苏代,派他到秦国游说。

苏代到秦国后,以赵国愿意主动割让土地为条件,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相范雎,让他劝昭襄王不要攻赵。同时,苏代还成功的挑拨范雎和白起的关系,说胜仗都是白起打得,范相国您有什么贡献啊?如果坐视白起灭赵,他日后的地位必然比现在还高。范相国您的位置该如何摆?

范雎觉得有道理,便跑去劝昭襄王。说赵国愿意主动割地,我们不用打。昭襄王也觉得不战而取得赵国土地,赚大了,便采纳了范雎的建议,诏回白起,与赵国罢兵休战。

秦国朝堂上发生的事,起初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是回去后才得知内幕。为此,他气的大骂范雎混蛋,同时对昭襄王也颇有微词。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一年后,昭襄王派人向赵国索要当初苏代承诺的割地。

然而,这时候的赵国已经做好迎战秦军的准备了。于是赵王便强硬回绝。表示割地是绝不可能的。秦国想要,就派兵来拿啊!

昭襄王听说后,博然大怒,遂起倾国之兵攻打赵国。

秦军出征之前,昭襄王原本想以白起为帅。

但一方面,白起当时染病,不能下床走动。

另一方面,白起认为赵国已有准备。此时攻赵胜算不高。

又一方面,白起在长平坑杀几十万赵军,赵人对他恨之入骨。他如果挂帅,赵人必然会顽抗到底。这反而不利于秦军攻赵。

再一方面,白起因为前一年昭襄王不听他的建议,颇有微词,心里那口气还没顺。

综合考虑下来,白起也就拒绝了任命。

见白起不愿意挂帅,昭襄王心里很不爽。但他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只好委派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五大夫王陵担任统帅。

数月后,秦军杀入赵境。邯郸之战爆发。



前面说了,秦军主帅王陵不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让他给白起打下手,能胜任。但让他独立指挥几十万人,他就不行了。所以秦军在围攻邯郸期间,打的磕磕绊绊,仅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万多精锐。

战事不顺,秦昭襄王很是尴尬。无奈,他只好再次派人请白起出山。但白起又拒绝了。

这一次他连理由都没说,直接告诉王使,赶紧罢兵。如若不然秦军会遭受更大的创伤。

使者把白起的话转述给昭襄王后。昭襄王非常恼火。因为这时候他再下令退兵,那就等于先前投入巨大长平之战,白打了。这种结局他如何能承受呢?

所以,昭襄王就又一次加注,派白起的副将王龁顶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然而,王龁的军事才华也不足以统帅几十万秦军。之前就是因为他在长平拿不下廉颇,白起才中途接手。因而,秦军在王龁统领下,还是拿不下邯郸城。



就在秦军在邯郸城下久攻不克时,躲在一旁观战的魏国和楚国均认为时机已到,便各自出兵十万救赵。(“毛遂自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期间)

赵国见援军杀到,士气大涨,杀出城外。秦军则腹背受敌,死伤惨重。王龁无奈,只得率残部撤退。

然而,楚、魏根本没有放过秦军的意思。继续在后穷追猛打。

王龁率秦军残部打不过,只好直接向西连撤几百里,一直退到了黄河以西。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撤退是一门学问。十万人只撤回一万,在古代稀松平常。能把十万人撤回八万的人,都算是名将了。

王龁并非有帅才的将领。因而,秦军的这次溃败,堪称是继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第一大耻辱。具体损失按照《史记》记载,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

并且,这还没算完。

看见魏、楚、赵三国联军大胜秦军后,韩王也派出大军参战。

魏、楚、赵、韩,四国联军合力,拔除了秦国在黄河两岸的军事据点。

这一战后,韩国收复上党郡,魏国收复河东地区,秦军则退回函谷关。



昭襄王自亲政以来占领的地盘,就因为这一次惨败,便丢了一大片。

幸亏楚国当时没收复地盘。不然,昭襄王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又幸亏,四国联军在大败秦军后,老毛病又犯了。迅速开始内讧,自相残杀,秦国这才躲过一劫。

如不然,以当时秦军的士气而言。能不能守住函谷关都还两说。

按理说,秦军遭受大败,昭襄王此时应该跟白起搞好关系才对。

然而,他也是老糊涂了。

他在听说白起私下里埋怨“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后,大怒。居然派人把白起赐死了。

试想,秦国的精兵,死了个七七八八。三军统帅还被昭襄王弄死了。

没兵没将的,他就算多活几年,又能如何?



事实上,真实历史也确实是如此。

秦孝文王去世后,秦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爹,发兵报复魏国。结果秦军被信陵君率五国联军(齐国没有参加)再次打得惨败。

此一战,秦军死伤惨重,失地连连,又是被迫退守函谷关,不敢出战。

庄襄王听说后,非常失落,没过多久就把自己郁闷死了。而信陵君则名震天下。(这也是刘邦为什么会极度崇拜信陵君的原因)

我觉得,如果不是信陵君死的早。秦国统一的时间,可能还会往后拖延。

因为庄襄王死后,实际掌权的吕不韦一直不敢对关东六国开战。而信陵君死后,他第二年就出兵伐魏了。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太明显不过了。

综上。很多人以为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就有能力统一六国,其实很荒谬。

先不说秦国在长平之战期间的损失本身就不算小,且不论秦军在邯郸之战期间的损失堪称是元气大伤。

就单说王翦灭楚时,跟秦始皇说“非六十万不可”。就足以看出,六国保存的实力,绝非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可以独吞的。

六十万兵,昭襄王倒是想有,可他哪里拿的出来呢?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昭襄王为秦国统一六国所做的贡献。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秦始皇是踩在太爷爷、爷爷、父亲肩膀上,躺赢六国。他为秦灭六国所做的贡献,我们一样也得承认。

最佳贡献者
2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国统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他上承秦惠文王,下启秦始皇,在位56年,如果晚年不犯错误,不杀白起,再多活几年,那么他将会是始皇帝。

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他在位56年把东方六国欺负成什么样子你就知道了。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六国,六世余烈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其中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三人

秦孝公期间,极力支持商鞅变法,把秦国从一个腐朽落后的西陲小国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强国,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根源,也正是因为后继之君继续推行商鞅变法,才让秦国持续强大。

秦惠文王时期,借助张仪杰出的外交成就,致力于东出,积极参与中原诸国事务,在军事方面更是奠定了秦国东出的基础,一来收回了河西之地,打开东出之门,二来拿下蜀地,为东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补给。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军事方面有魏冉和白起,政治外交方面有范雎的“远交近攻”,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能力,世人都说秦昭襄王将六国打趴在地上,就等后人来收尸了,事实是否如此,且看秦昭襄王期间秦国与诸国的较量。

1、伊阙之战

秦昭襄王十四年,秦国进攻韩国,韩国求援于魏国,魏国、东周国出兵相助,组成三国联军。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荐白起为主帅,双方在伊阙会战。三国谁都不愿因正面与秦军交战,白起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全歼联军24万人,杀其主将公孙喜。魏韩两国瑟瑟发抖,此后不断割地求和。

2、五国伐齐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国联合赵、魏、韩、燕共同讨伐齐国。齐国经过邹忌变法国力强盛,成为仅有能对抗秦国的诸侯国。齐国趁燕国内乱侵入燕国,后又灭了富庶的宋国,引起了各国忌恨。燕国在燕昭王的治理下逐渐强盛,派人游说诸国讨伐齐国,最终五国联军由燕国乐毅率领,攻入齐国,齐国最后只剩即墨和莒两座城池,差点灭国。五国伐齐后齐国国力锐减,再也无力单独对抗秦国,而且齐国对赵、魏、韩等国怨恨,后来眼睁睁看着秦国蚕食诸国也不救援。


3、鄢郢之战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楚国为报楚怀王客死秦国之仇,欲联合诸国进攻秦国。秦昭襄王先发制人,派遣白起率大军进攻楚国。白起顺汉江而下,先后攻克楚国别都鄢城和都城郢城,烧毁楚国王陵,楚王被逼迁都自保,楚国军民死亡过百万,长江以北大片土地纳入秦国版图,此战过后楚国国力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抵抗秦国。

4、华阳之战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魏赵联军进攻韩国,韩国求救于秦国,秦国派遣魏冉、白起率军救援。双方交战于韩国华阳,魏赵联军大败,15万人被杀,秦军趁势进攻魏国,欲灭亡魏国打通进军齐国的通道,魏国向诸国求援,燕、赵等国准备发兵救援,为防止诸国联合攻秦,秦国接受魏国割地求和条约,撤军。

5、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进攻上党。上党本是韩国要割让给秦国的,却被上党郡守送给了赵国。战争初期双方主帅为王龁与廉颇,后双方换将,秦国为白起,赵国为赵括,长平之战爆发,赵军全军覆没,40万降卒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赵武灵王时期积攒的国力荡然无存,再也无法阻止秦国东出。此战白起攻打至邯郸城下,差点灭亡赵国,无奈秦昭襄王听从范雎之言下令撤军功亏一篑。


从上面5场战役可以看出来,秦昭襄王时期齐国、韩国、赵国、魏国、楚国都差点被秦国灭国,只有燕国距离太远还无暇顾及。所以大胆猜测,如果秦昭襄王载多活10年,白起也没有被赐死,强强联合,六国岂不是粘板上的鱼肉?

3

题主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历史是容不得假设的,但是如果可以假设的话,可以探讨一下。

一、秦的地理位置

从确认为诸侯国开始,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要想发展必须扩张,首先要有足够的地盘养育足够的人口,其次是扩张的方向,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向西扩张,这一点秦的历任君主都在做,至秦昭襄王时期,站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可以再扩张的地盘了,另一个就是向东扩张,在秦昭襄王时期,已经有迹象同时也有计划的向东在扩张,只不过山东六国还没有完全丧失抵抗能力,所以,阻力是有的,并且很大。

二、实际扩张时间

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1年去世,而秦实际完成六国统一在公园前222年,中间间隔了近30年的时间,考虑到后续两任君主时间较短及嬴政前10年左右基本没有亲政,所以折合下,就给昭襄王15年的时间完成统一。

这中间会发生很多事情,一是秦的实力还不允许,二是各诸侯国与秦的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大抵对秦是对抗的状态,特别是在秦昭襄王的后几年基本没有对外用兵,倒不是秦的战斗力不行,而是连年战争需要养精蓄锐,这一点昭襄王自己也很清楚。

三、秦的优势

1.体制优势

秦依法治国,可以做到全民皆兵,以军功升迁封侯,整体军队战斗力会很强。

秦标准化做的非常好,兵器通用性好,在战斗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君主作为及群臣作用

考虑到执政期间的情况,秦昭襄王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和想法的君主,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在位期间也能用贤臣,可能像李斯等臣子不会出现,但会出现其他类似能臣,假以时日统一六国也是没有问题的。

四、年龄问题

秦昭襄王去世时为75岁,如果再执政15年将达到90岁,这个时候,人的锐气和进取心都会减弱,因此秦的进攻势头是势必会有所减弱,时间会延长至20年甚至更长。

综上,秦会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4

我觉得不能。

秦昭襄王对于整个秦国统一六国的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应该这么说,就好比在游戏中,秦昭襄王以一个人单挑六国, 疯狂输出将六个对手都打成了残血,最后秦始皇入场收割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昭襄王积极对外扩张,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但是就此说,秦昭襄王有能力统一中国这就太荒谬了。

秦昭襄王晚年老王暮政,和有些伟人一样,到了晚年就会犯一些错误,这位年迈的国王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邯郸之战。

秦昭襄王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长平之役,在战神白起的率领下,赳赳老秦把赵军打得惨败,40几万赵军被坑杀。

要知道当时的赵国是唯一在军事上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大国,赵国的惨败,让山东六国无不震颤,如果此时秦国采纳战神白起的意见,趁势攻打赵国,不给赵国喘息之机,一举灭赵绝不是梦想。

可是就在这时,赵国使出了盘外招,眼见在军事上打不过秦国,于是赵国出动了了强大的院外游说集团。在昔日的说客天花板苏秦的弟弟,苏代的率领下,庞大的使团来到了秦国。

在晓之以利,动之也以利,情感攻势以及金钱攻势之下,他们打动了秦国的相爷范雎,以赵国割让土地为理由说服了秦王不再进攻赵国,同时苏代还成功的挑拨了范雎与白起之间,原本就不怎么和睦的关系。

苏代告诉范雎,现在白起已经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将来一旦灭了赵国,届时,白将军不仅个头比你高,嗓门比你高,连官职和手中的权利也要压过你一头了。

范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去劝秦昭襄王接受赵王的土地,不再打仗。 秦昭襄王很显然没有吕不韦那种商业头脑,被眼前的蝇头小利冲昏了头脑,很快就答应了范雎的请求,从赵国撤军。

秦国朝堂上那些卑鄙的勾当,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回到了国内才知道整件事情的内幕,气得白起吹胡子瞪眼乱骂。

一年之后,秦王派人去赵国接收土地,可是此时此刻的赵国早已经同仇敌忾,做好了抵抗秦军入侵的准备,赵王表示想要土地,那就派兵来打吧。

秦王大怒决定要让赵王为自己的不当言论付出代价。此时此刻的秦昭襄王想到了大秦战神白起准备找白起挂帅征讨赵国,可是白起生病不能下床走动,而且白起认为这一仗未必能打赢,也不怎么愿意带兵。

秦王大怒吃熬了你张屠夫,难道老子就得吃带毛猪?秦王指派了不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王陵担任统帅。

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统帅实力不行,导致秦军前线屡屡失利,光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大军秦王无奈,只能再次请白起出兵,可是白起依然拒绝了秦王的请求。秦王勃然大怒,为了不让白起看笑话,他找来了白起的副手,担任秦军的主帅。

可是在秦军的猛攻之下,邯郸城依然打不下来,就在这时,毛遂自荐以及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了,以魏国信陵君带领的多国部队进入了赵国打的秦军措手不及,秦损失了20万人左右。

眼见魏国楚国,赵国组成的多国部队战胜了秦国之后,一直在边上打酱油的韩国也派出了军队加入联军,在联合国军的强力攻击之下,秦国大片的领土丢失,只能把自己封闭在函谷关之内,靠着天险拒敌。

可以说这一仗几乎把秦昭襄王上台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抹杀,幸亏楚国人没有落井下石,否则秦昭襄王辛苦一辈子,这一战全回去了。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损失最大的并不是丢失那么多土地,而是秦国的无敌统帅白起死了,三军易得良将难求,秦国军队不仅在战场上损兵折将,最终连这位无敌的统帅也没有保住。

在这一阶段,原本咄咄逼人的秦国变得异常安静,毕竟当时的秦国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损失的精锐部队需要补充,新的大将需要培养,这个时期的秦国实际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状态。别说灭六国,就是保全现在的这些领土已经很不容易了。

秦始皇他老爹当秦王的时候,秦国为了报复山东诸国,秦始皇他爸比曾经再一次组织过一场进攻,结果这一仗,秦国被魏国名将信陵君率领的联合国军打败,再一次逃回函谷关内。

在战国后期能够屡次挫败秦军的,只有魏国的信陵君,秦国患上了深深的恐信症,就算秦始皇上台之后,实际掌权的吕不韦也不敢动信陵君,等到信陵君死后第二年,吕不韦二话不说就讨伐魏国。其中三位大家一目了然了吧?

所以说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就有能力统一六国,这个论断是错误的,长平之战虽然极大的削弱了赵国,但是秦国的实力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咱们别的不说,秦始皇灭楚动用了60万大军,而在当时,秦昭襄王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强大的军队。

但是秦昭襄王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在他的年代,秦国一挑六,把几个重要的对手都打成残血,最终由秦始皇完成了收割,实现了大一统!

5

可以。历史发展到秦昭襄王晚年的时候,对秦国而言,统一六国的唯一难题不是在外、而是在内:如果秦王的人选不要频繁更换,政坛格局保持稳定,就能一鼓作气拿下六国。

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诸侯国已经完全沦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肉。



看待秦朝之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只盯着表面上热闹的战争和宫斗,而要结合那个时代的人文特征,关注到几起划时代的事件。

第一件,就是三家分晋,这也是史家公认的战国阶段的开始。它标志着原有政治逻辑的彻底改变:春秋时期虽然已“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还经常发生公卿杀害诸侯、改立新主的事件,但是,从未出现过诸侯被公卿取而代之的案例

但随着周王室的杠把子晋国被韩、赵、魏三卿瓜分,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认,标志着“以智、力相雄长”弱肉强食时代的来临。

但即使这个时期,周天子仍旧被供在神坛上,被各方心照不宣的当成了一件舆论武器。比如在公元前343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崛起,享受了“王致伯于秦”的待遇,即被周天子封为诸侯之长,原本视秦国为蛮夷的各国纷纷前来入贺,这就是周王室这面旗帜仅存剩余价值的体现。



第二件,就是公元前256年,秦国将军杨摎攻打西周,无力抵抗的周赧王亲自赶到咸阳叩头领罪,献出了下辖的三十六个城邑、三万人口。

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周王室彻底完了。当时虽然东西周并立,但周赧王才是名正言顺的周天子,东周那边只是“东周君”而已。周天子向诸侯国磕头谢罪、献上城池人口,以及象征权力的九鼎,实际上就意味着周王室的灭亡。

在传统概念中,战国的结束是以秦灭六国为标志。但是,在史学界还有一种观点:公元前256年这起事件,已经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

以《资治通鉴》为例,作为编年体史书,它所有章节、小节都是以帝王年号为名。在战国至公元前256年这段期间,章节名是《周纪》;公元前256年的小节名是“赧王下五十九年”。而从公元前255年开始,已经变成了《秦纪》,小节名也成了“昭襄王五十二年”。



天下共主周天子已经向秦国投降了,那东方各国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什么?没了,他们既然坐视周王室覆灭,那就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结果:面度虎狼之秦,以往还能扯起周王室的舆论大旗,如今只能靠势力硬顶了。那他们有实力吗?有,但也没有,关键看他们怎么想、怎么做。

强大如秦国,也有害怕的事物:六国合纵。这个难题,从商鞅变法后就一直存在,直到嬴政时期仍旧是秦国君臣最头疼的问题。比如在公元前237年,魏国人尉缭对嬴政的那番话:“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纵”。

从理论上而言,当然是6>1;但实际上,自从苏秦组织六国合纵开始,秦国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逐渐茁壮成长、一步步蚕食东方各国。原因就在于,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各国不可能真的拧成一股绳:

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秦国变强,但也不希望其他国家壮大(齐国差点被灭就是案例);他们一方面反感秦国吞噬他国领土,另一方面想着法子从盟友身上割肉;合纵攻秦即使获胜,得利的也是与秦国接壤的三晋,赔本赚吆喝的事,谁会真的出力?

因此,历代秦国对外都是文武并用,无论是秦惠文王任用张仪连横,还是秦昭襄王的远交近攻,都是利用了各国的小算盘,通过小恩小惠、或萝卜加大棒,对各国分而化之、离而间之,慢慢的温水煮青蛙......而后来嬴政收买、刺杀各国大臣,实际上是这一路线的延续。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就是秦国对外战略的正反面案例。

不见硝烟的战场,才是主导长平之战结果的关键因素。当初赵国不费一兵一卒接受上党,得罪的不仅仅是秦国,更有东方各国。秦国固然是虎,但赵国也像头狼;它原本就武力爆表,此时凭空得到大片领土、大量人口,各国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坐山观虎斗,才符合各国的利益;随后秦昭襄王利用赵王急于求和的心理,巧使离间计,更是彻底打消了各国援助赵国的念头。

但邯郸之战又是另一码事。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的军事脊梁被打断,秦国已经获得了巨大战争红利;但就像白起说的那样:“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眼红的各国,此时如同被打了鸡血,正处在难得的愿意联手的阶段。如果秦国延续之前的套路,换个目标,或者用小恩小惠收买下魏、楚、齐,也许步子会更扎实;但秦昭襄王在短期内过于咄咄逼人,反而招致了各国的一致反抗,这才导致了邯郸失利。



但邯郸之战对秦国的打击,真的如同有些朋友说的那样“损失几十万”吗?不要猜,看史料记载。

《史记·秦本纪》中这样记录邯郸之战:“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

撤退,在汾城驻扎休整了两个多月。那么接下来呢?“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就在下一年,杨摎攻打韩国,斩首四万;随后猛攻赵国,夺取二十多个县,斩首九万。

正是看到这副凶残架势,被吓得战战兢兢的周赧王才起了联合各国攻秦的念头,结果被秦国反手爆锤,不得已孤身前往咸阳磕头认罪。

如果秦国真的在邯郸之战损失了20万人,再加上之前长平损失的20多万,秦国哪还有足够的军力?怎么可能修整两个月后就能继续爆锤韩、赵、魏?甚至还斗胆灭掉西周?

即使在后来,仍旧爆发了多次各国合纵攻秦的事件,甚至还取得了一些胜利、甚至还攻到了函谷关。但这并没什么用,他们能一时打得嬴,但却站不住,毕竟各国联军不可能一直待在一起;一时的危机促成的联盟,怎么可能敌得过秦国的强悍势力、顽强意志?



我们看看随后秦昭襄王干了些啥。

公元前255年,秦国人夺取了周王朝的宝鼎、重器,并将西周文公姬延(即上一年的周赧王)赶走;

公元前254年,杨摎伐魏,攻下吴城;随后,韩王亲至咸阳朝见昭襄王,魏国宣布全国听命于秦王;

公元前253年,“王郊见上帝于雍”,秦昭襄王举行祭天大礼,这以前可是周天子的业务;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

在这之后,秦孝文王嬴柱在位3天而死,紧接着是秦庄襄王嬴楚三年,随后是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在秦国的体系下,单单更换国君带来的影响并不大,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君更迭的过程,伴随着各利益团体的博弈;更迭完毕之后,又将是旷日持久的利益划分、王权与相权的博弈。

比如当初秦昭襄王上位,背后是芈八子(宣太后)与惠文后等势力的残酷争夺:“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随后,更是一番血腥屠杀,诸位宗室公子、惠文后都死于非命;到了昭襄王后期,魏冉等人也被除掉......而嬴政登上秦王之位的过程,同样伴随着残酷的内斗。

而在所有内务搞定后,秦国才能统一思想、专心对外,这就是秦昭襄王死后,秦国大业耽搁许久的原因。



因此,相对于六国合纵,最耽搁秦国统一天下进程的反而是内部的王位更迭:换了王不可怕,由此带来的人事格局博弈、利益重新划分、战略操作层面的重新布局,将会消耗秦国太多的精力与时间,给六国以喘息之机。

至于白起被杀,对秦国更谈不上多大的打击。在军功爵制度下,秦国从不缺名将;那时的白起以魏冉时期的老臣自居,公然对抗秦王的命令,落得自杀并不冤。秦国的强大,强在高度集中的王权、把全国捆绑在农战之上的体系;如果秦昭襄王再多活个十几年,以那时已经接近完善的格局,对各国来个临门一脚并非难事。

6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始皇嬴政之前秦国最接近称帝的君主,事实上,秦昭襄王一度自称西帝,并彻底灭亡八百年的周朝,取代周朝建立秦朝实际上已经呼之欲出,可见秦昭襄王是秦国一统天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他在位56年,活了75岁,年纪太大了,即使秦昭襄王能多活几年,古稀之年的秦昭襄王恐怕也没有精力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了,何况秦昭襄王在晚年还自毁长城杀害了一代名将白起,可见秦昭襄王也许是命中注定无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秦昭襄王18岁即位,由他的母亲宣太后当权,舅舅魏冉为咸阳将军,王叔樗里疾为相。一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昭襄王才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拜范雎为相,采用范雎所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可见秦昭襄王真正执政的时间只有15年,这也是他没有来得及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

即便秦昭襄王在位大多数时间笼罩在母亲宣太后的阴影下,但仍然是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主,秦昭襄王的主要事迹有:

第一,巩固对巴蜀的统治。

巴蜀的稳定,对秦以后的统一战争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二,玩死楚怀王。

楚国当时是秦国的最强对手。秦昭襄王邀楚怀王在武关会面结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怀王到咸阳,强迫楚怀王割巫郡、黔中郡的地给秦国。楚怀王愤怒拒绝,于是秦昭襄王拘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去。秦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首了5万人,攻占了楚国的十六座城。楚怀王从秦国逃走,秦军遍布在楚道上搜捕,楚怀王在投奔魏国的时候,秦兵追到魏国抓住了楚怀王,最终楚怀王死在了秦国。

第三,大破韩魏联军。

秦昭襄王十四年,韩、魏攻秦,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元帅,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斩杀24万人,掳获了魏韩联军统帅——魏国大将公孙喜。逼迫魏国割河东400里、韩国割武遂地200里给秦国。

第四,五国伐齐。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秦国与燕国、赵国、韩国、魏国五国联军大举攻打齐国,攻占了齐国的七十几座城,差一点灭亡强大的齐国。

第五,攻占楚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国的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烧了楚国的先王坟墓彝陵,楚国的兵力溃散,不能复战,被迫迁都。

第六,华阳之战。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魏国、赵国联军攻打韩国的华阳,秦国军队救援韩国,在华阳城下打败了魏军,斩首了十三万人,又打败了赵军,将赵军的2万人在黄河沉溺。

第七,消灭义渠。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秦国发兵攻打义渠国,义渠国彻底灭亡。

义渠隐患的解除,不仅消除了秦国的后顾之忧,戎地骁勇的士兵众多的牲畜 ,还为秦灭六国提供了雄厚的军事资源。

第八,长平之战。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秘密派遣大将白起指挥秦军用50余万大军依靠地形围住人数几乎相等的赵军,赵军断粮46天,大溃。秦军杀了赵军主将赵括,在长平活埋了赵国40余万投降的士兵。

第九,冤杀白起。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国任命武安君白起为元帅,白起因为身体有疾病,拒绝不肯前行。秦昭襄王觉得白起心中有恨意,于是冤杀了名将白起。

第十,灭亡周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秦国的大将赵掺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斩首了4万人。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几个县,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和燕国、楚国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秦国立即起兵攻周,掳获姬延到秦国,长达879年的周朝灭亡。

灭周不仅表明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和意志,更显示了秦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秦灭周是一个新纪元的真正开始,东方各国的末日也真正来临。

虽然秦昭襄王的战绩空前辉煌,但他穷兵黩武长年征战,到了秦昭襄王后期秦国已经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六国的联合抵抗,把战果一一丢弃,即使75岁的秦昭襄王再多活几年,也不可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7

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国君,活了75岁,同时他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在位时间长达55年,同时秦昭襄王也是秦国奋六世余烈统一六国的功君之一,虽然上天给了秦昭襄王最长的时间,但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虽然给予六国重创,但终其一生并没有让秦国统一天下更进一步。

如果你仔细观察秦昭襄王的一生,你会发现尽管秦昭襄王功绩很多,但同时败绩也很多,与秦始皇比起来,两人的战略、眼光、能力、手腕其实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真要比起来,秦始皇给他这位曾祖父各方面都要强一些。

秦国自秦孝公变法以来,就不断寻找富国强兵,当秦国强大起来后,历任秦国国君想的就是统一六国,横扫宇内,秦昭襄王作为在位时期最长的国君,但没有灭亡一国的机会,如果上天多给秦昭襄王几年的时间,他能否统一六国呢?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死于公元前251年,而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正好是公元前221年,刚好相差30年时间,其实秦王嬴政继承秦国王位与秦昭襄王去世的时间也不过三年时间,就算再给秦昭襄王30年时间,他也不能统一天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秦始皇与秦昭襄王的不同点和治国的区别:

一、掌控权力的能力

秦昭襄王即位时刚好20岁,这个年龄算得上弱冠之年,是可以亲政了,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中,秦国的政治权力被他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所瓜分,身为一国之君不能收回国君的权力,这是秦昭襄王的能力问题。

秦昭襄王与宣太后

而且,秦昭襄王还要靠一个外人来提醒他收回权力,这事是不可思议的,一国之君真的连这个都不懂吗,还要靠范雎这个外臣来提醒要收回权力,这是不可思议的,这说明秦昭襄王在收回权力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不信?来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处理的吧。

秦始皇当秦王时,只有13岁,由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监国,等到秦始皇举行冠礼成年后才能亲政,秦始皇是在22岁(虚岁)亲政的,在亲政的同时,嫪毐举兵叛乱,但是秦始皇早有准备,无论是在咸阳,还是在雍城举行冠礼的时候,秦始皇都做了万全之策,都安排了伏兵,嫪毐根本没有机会成功。

秦始皇就在他亲政的同时,解决了嫪毐的问题,之后又以此为理由,罢免了掌握秦国十几年的权臣相邦吕不韦,然后在第二年逼死了吕不韦,把所有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整个过程顺理成章,秦始皇解决得相当流畅,另外,秦始皇还有亲政的前一年,解决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蟜的叛乱,秦始皇完成这一切并把权力集中于自己一手时,只有23岁。

秦始皇

秦昭襄王直到范雎提醒他,也就是在他差不多56岁的时候才驱逐自己的母亲宣太后及魏冉和两个弟弟,收回权力,比秦始皇晚了几十岁,很难相信一国之君执政36年,还被母亲及舅舅干预朝政,这就是能力的问题,所以在加强集权、掌控权力方面,56岁的秦昭襄王都不如23岁的秦始皇,这是能力的区别。

二、统一六国的战略

秦昭襄王时期,虽然对六国经常发动战争,但是看不到具体统一天下的战略,打个比方,长平之战虽然重创赵国,杀死了赵国45万大军,秦昭襄王却没有听从白起乘胜灭亡赵国的建议,白白错失了一次灭亡赵国的机会。

再比如秦国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遥远的齐国,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虽然后来范雎纠正了他的错误,难道这个错误秦昭襄王看不出来吗?范雎的远交近攻称不上多么高明的战略,只要稍微懂些政治军事,就能想到这个问题。

秦始皇与赵姬

秦军攻打齐国,不是孤军奋战吗,不是把后勤补给暴露在韩国和魏国面前吗?一旦韩国和魏国攻秦,那秦国攻打齐国的军队将会全军覆没,当年秦穆公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秦昭襄王怎么还会犯呢,这只能是能力问题了。

秦国虽然强大,但也没有强大到能够以一敌六,秦国最正确的战略是联合一国或几国,在政治上与这几国联盟,然后集中精力打击一国或两国,以灭亡一国为目的,一个一个来,这样才能统一天下,而不是像秦昭襄王那样四处出击,除了燕国之外,秦昭襄王与其他五国都发生了不少战争,但是一国也没有灭亡,这就是战略问题。

但你看秦始皇就不一样了,虽然秦始皇占了时间上的优势,虽然灭亡六国是一个历史趋势,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战略,换了别的国君,你还真不一定能灭亡得了,秦始皇时期与齐国结盟,并且还把齐王建请到咸阳来和谈,换取了齐国在秦国统一战争中不干涉,这等于少了一个敌人,为统一建立政治基础。

秦始皇

而且秦始皇还在政治上展开金钱外交,不断收买六国权臣为秦国服务,赵国奸相郭开被秦国收买,逼走了赵国名将廉颇,害死了赵国名将李牧,这都是秦国在政治上施行的手段,比军事手段要有效果得多,秦国还收买了齐国的权臣后胜,劝说齐王建与秦国结好,等等,这些手段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保证。

秦昭襄王还干过一些荒唐事,比如秦国和齐国一起称东西二帝,这对于统一秦国没有丝毫好处,反而把野心暴露在天下,还比如把楚怀王骗到秦国,逼迫楚怀王割地,最后还导致了楚怀王死在了秦国,这对秦国统一天下也没有好处,反而激起了楚国反抗秦国的决心,后来项梁起兵反秦,打的就是楚怀王的旗号,这说明楚怀王在楚国人的心中激发了斗志和团结楚人的决心,导致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难度加大。

而秦始皇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所以在战略上,秦始皇的能力比秦昭襄王强得多。秦昭襄王时期,秦军虽然不断东进,但是看不到明确的战略,东进的路上几乎跟韩国、魏国、赵国、楚国都打过仗,但是没有灭亡一国,而且秦昭襄王时期,战争过于频繁,有些穷兵黩武的意味,并且到了秦昭襄王晚年,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秦军还打了一系列的败仗,比如邯郸之战,秦军被赵国、魏国、楚国三军联军打得大败。

秦昭襄王

虽然秦昭襄王在任期间,秦国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攻占了六国很多领土,斩杀了六国的很多军队,但总体来说,秦昭襄王时期的战略不明确,他的目的更多是夺取土地,从他打仗及扣押楚怀王就能看出来,但是秦始皇不同了,秦始皇明确提出灭国战的战略:结好最远的燕国和齐国,拉拢魏国和楚国,专门消灭韩国和赵国,从秦始皇灭亡六国的顺序也能清楚看到战略的执行情况,这是正确的

战略不对,走得再远也是徒劳的,也会走弯路的,所以说给秦昭襄王再多30年时间,他也统一不了六国,而秦始皇则正确地运用了战略,在加强了自己的集权,解决了内部问题之后,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统一了六国,这就是秦始皇强于秦昭襄王的能力证明。

8

绝对不可能了!

可能大家对《史记》不太熟悉,然后才会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觉得昭襄王特别的猛,其实昭襄王没那么厉害!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昭襄王五十六年的王权生涯中,前四十一年里,其实都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在临朝主政的。宣太后死去之后,他才开始单独执政。


昭襄王独立执政之后,主要干了三件事情:

一是利用范雎推行了“削枝固干”,铲除外戚,严明法度,加强王权。

二是打了“长平之战”,结果是赵国惨败,秦国惨胜。

三是打了“邯郸之战”,结果秦军大败,河东全境全部丢失,前期战果化为乌有。

可以这样总结昭襄王的一生:在开疆拓土方面,一事无成,但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有功。


他铲除了外戚,加强了王权,并且重新严明了商鞅的“律法制度”。但在“削枝固干”的过程中,罢相穰侯魏冉,诛杀武安君白起,禁锢太尉司马梗,这使得君臣离心离德,最后朝堂陷入了“分裂”。

因为朝堂的分裂,因为君臣的离心离德,昭襄王再也无法整合各个派系的力量来再次征伐天下了,所以再给他十年、二十年,他都不可能统一六国。况且“邯郸之败”后,秦国综合国力可以说是整整倒退了三十年!

第一点:比一比,宣太后执政时期、昭襄王独立执政时期,秦国打的那些仗。


宣太后时期,在外戚、大王、军方的三方合力之下,秦国那是攻城略地,无所不克。但昭襄王独立执政之后,几次与赵国的大战,就显得开始吃力。

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老死。

四十七年,长平大战,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秦国惨胜。武安君白起想趁此良机直接攻打邯郸,但被昭襄王和范雎拒绝,使得赵国方面有了从容防御的时间。

四十八年,范雎推存郑安平为将,攻打赵国,结果兵败,郑安平带领两万人投降赵国。

四十九年,昭襄王派遣王陵率兵攻打邯郸,战事不利。后来又用王龁代替王陵,同样是屯兵于坚城之下,难有全功。

五十年,昭襄王请白起出山,但白起觉得形势不好,邯郸之战根本打不赢,于是装病,结果被昭襄王和范雎迫害而死!


(昭襄王和白起)

果如白起如言,赵国成功地推动了“合纵”形势,魏国的信陵君公子无忌“窃符救赵”,赵魏联军在邯郸城外大破秦军。秦军大败,赵国趁机收复失地。

比一比,就知道了双方的差距了,没了白起和魏冉,昭襄王就疲软了。他虽然在韩国和魏国方向取得了一定战绩,但却无力改变赵国挡住了秦国东征的局面。

第二点:昭襄王虽然加强了王权,严明了法度,但“削枝固干”也削弱了秦国的根基。


(应侯范雎)

秦孝公时代,商鞅颁布了“二十等军功爵”,并且还立下了铁律:宗室无功不得封爵,虽富不得逾制。这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秦军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在宣太后临朝主政的四十一年里,她虽然在军事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她给她儿子和亲戚大量封爵。无功无劳者,也得封高位,这让咸阳顿时一片乌烟瘴气。


因此,宣太后死去,昭襄王用范雎为推手,推动了“削枝固干”之大计,重新严明了法度。

大约是在公元前263年,长平之战的前一年,大儒荀子曾经入秦考察,对于秦国官吏的清正廉洁和政务的高效运转,荀子那可是赞不绝口!这说明了昭襄王在“吏治”这一方面,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见于《荀子·强国篇》: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偶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上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不可思义,两千年多年前的秦国官府竟然廉洁、高效到如此地步。但我们都知道,律法越严明,官吏就会不开心了,因为他们没了贪脏枉法的机会。

魏冉去封地的时候,他的财富一千辆马车都拉不完,但怎么说魏冉还是有功于国的;而司马梗是司马错的后人,司马氏也是大秦本土贵族,有着上百年的传承。

特别是武安君白起,昭襄王和范雎用“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的借口杀了他,这种“死非其罪”的做法,更使得大秦军方与昭襄王彻底绝裂。

“邯郸之战”后,秦国大败,更是加大了秦国朝堂的分裂,最后出来掌军竟然是名不经传的蒙骜。

(蒙骜)

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虽然使得昭襄王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秦国实力强大的基础之上的。而范雎的“削枝固干”,却严重地削弱了秦国的根基,这让秦国迟迟无法打开东进的道路。

虽然昭襄王后来杀了范雎(证据来自睡虎地秦简,以此为准),但他也无法改变“朝堂分裂”的事实。他再也没有办法去整合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再次征伐天下了,他的号召力已经被消耗完了。

文——千古

9

秦昭襄王如果多活几年,能统一中国吗?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已经是75岁了,再过几年,那还不是得80岁都要老年痴呆了吧?这话说的,拜登肯定表示不服,人家拜登78岁,还在竞争上岗,当美国大统领呢!个人感觉秦昭襄王时期,秦国虽然非常强大,对于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有碾压性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强大到凌驾于整个山东六国集团之上。

从成为诸侯国开始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诸侯国发展的上限,秦国非常有幸,占据了陕西这一块地盘,土地足够肥沃,能够养育足够的人口,而且秦国找对了扩张的方向,秦国并没有一味的向东扩张,而是先向西扩张,立足西方,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没有再可扩张的地盘了。此时此刻的秦王采纳了范雎远交近攻的建议,开始有计划了向东攻略。此时此刻,秦国优势明显,但是山东六国并没有彻底放弃抵抗,甚至只要山东各国抱团,秦昭襄王时期的秦国还会被这六大战国压制,秦赵邯郸之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秦国派出数十万精锐围堵赵国,结果被信陵君率领的多国部队一举击溃,丧师失地,秦国一度被堵在了函谷关中。不局面,甚至一直维系到了秦始皇当政时期,当时的秦国话事人吕不韦一直不敢进攻魏国就是因为忌惮信陵君的存在,可见信陵君一个人对于整个秦国的军事战略所造成的影响。

其次,秦召襄王于公元251年去世,而秦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在前222年,中间隔了整整30年,考虑到秦召襄王归天之后,两任的秦王都非常的短命,以及秦始皇上台之后的前十年,朝政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中,所以这30年我们打点折扣,给秦昭襄王15年,能否统一中国呢?事实上是不行的,因为,在邯郸之战损兵折将之后,整个秦国的国力步入了衰落期,秦昭襄王不是不愿意对外动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损失的20多万兵力需要补充,新锐的战将需要培养,秦国在邯郸之战后的若干年里都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秦国在短期之内是无力发动灭国级战争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秦昭襄王的年龄实在太大了,和所有的老政治家一样,年纪大了就会出昏招,而且此时此刻的秦昭襄王,还有没有年轻时代的锐气与进取心呢?咱们别说处理朝政了,别像拜登那一样,在听取下级汇报的时候睡着就很不错了。所以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秦国大概率是无法统一中国的,还是得等一个年轻的国君出现才有可能完成一统中国的大业。

10

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是秦昭襄王,在他在位期间进一步削弱韩魏,沉重打击了幅员辽阔的楚国、中期强国齐国和后起之秀赵国。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秦国只是西部强国,同时期的楚国和齐国实力并不比秦国差多少,已经衰弱的魏国也有一定的实力。

当秦昭襄王去世时,秦国已经一家独大,山东六国再也没有实力在军事上单独对抗秦国,秦国统一天下大局已定。

问题来了,秦昭襄王已经完成统一天下的基础,那如果他再多活几年,统一六国的可以是他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

这还要从长平之战说起。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虽然取得胜利,此战先后歼灭和坑杀赵军士卒达45万之巨,几乎让赵国损失了一代人的代价,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独立支持。

但长期的长平之战同样让秦国损失巨大,其损失兵马也达到了20万之巨,而此时的齐国、魏国、尤其是楚国,还都有生力军,秦国并没有实力在这时候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这从之后的邯郸之战的失败就可以看得出。

而邯郸之战的秦军大败,更是让秦国短时间内没有实力继续东进,秦军需要休整补充,消化胜利成果。

此时的秦昭襄王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仅仅多活几年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要知道,休整后的秦国,在嬴政时期还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统一山东六国,更何况是连年征战、人困马乏时的秦国?

再加上战国四大公子大多在世,山东六国的高层中还算是有点儿人,秦国开展灭国战争很可能让他们再次抱成团,秦国短时间内难以取得优势。

所以,秦昭襄王即使多活几年,再加上没有邯郸之战的惨败,也不可能完成统一山东六国的任务,顶多就是灭亡韩国而已。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吕氏春秋》,

《战国策》,

《资治通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