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为什么不听托孤之臣劝降?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是孙策托孤于张昭与周瑜时对孙权说的一句内心话,其大意是说,国家内政方面的大事遇到疑难,无法决策时,可以多问问张昭;国家外交、对外战争等方面的事情,如果一时决心难下,可以多听听周瑜的意见。
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正史没有记载。不过,《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用《吴历》的内容,说得更透彻。
孙策对张昭说:“如果孙权没有能力承担大事,您就可以取而代之。”
不过,自始至终,张昭既没有取代孙权,孙权也不会让张昭取代,孙权有自己的主见,很少受到张昭的左右。
对于投降曹操这件事情,尽管当时很多人慑于曹操的压力,以张昭为首的大多数人都劝权投降曹操,孙权尽管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采纳鲁肃的建议,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赢得了赤壁之战。
孙权为什么没有采纳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呢?
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投降不符合孙权的利益。
当时,曹操号称统帅八十万大军下江南,要与孙权“会猎于吴”。孙权江东人士对此“莫不响震失色”。
以张昭为首的一大批官员极力劝说孙权投降曹操,这个时候,鲁肃对孙权说:“东吴所有的人都有可以投降曹操。我鲁肃也可以投降曹操。我投降曹操后还可以做官,只有我努力,官还会越做越大。要是您投降曹操,还能有今日这般的地位吗?”
由此坚定了孙权抵抗曹操的决心。
二,主战有一定的市场。
尽管东吴大多数官员主张投降曹操,但是仍然有人主战,主战还有一定的市场。
哪些人主战呢?以周瑜、鲁肃等为代表的的武将主战!
自古以来,就有文官主和、武将主战的说法。
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有文官主和、武将主战的说法呢?
对于这一点,《红楼梦》中人,贾宝玉说得最透彻。
下面是贾宝玉与袭人的一段对话:
贾宝玉说“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也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贾宝玉这段话看似胡言乱语,实则是作者借贾宝玉之口,道自己的心声。
对于投降曹操,对于赤壁之战,无论是主和或主战都如贾宝玉所言,存有私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官为了保命,武将是为了成名。
历史上主流声音都是赞扬孙刘联合,抵抗曹操的。
实际上,历史上对于赤壁之战,早有杂音。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就说,如果当时孙权采纳张昭的建议,投降曹操,国家就会早一天实现统一,百姓就会少遭战难之苦。
孙权、刘备等人为了一己之私,毁了国家统一大业!
如果孙权、周瑜、鲁肃等为了国家统一大业,顺应历史潮流,也许正如裴松之所言,国家会早一天统一,百姓会少遭战难之苦!
三,怎样对付曹操属于外交问题。
孙权不采纳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并不是孙权违背了孙策的遗言。
是否投降曹操属于外交、战争等范围,按孙策遗言,属于“外事”,是周瑜管辖的领域,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征召周瑜,听取周瑜的建议。
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将在鄱阳湖训练水兵的周瑜连夜召回。
周瑜主战,与孙权的想法一致,所以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并任命周瑜为都督,筹划、指挥开战。
综上所述:孙权不采纳张昭的建议,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主要是为了一己之私,逆历史潮流而动,由此毁了国家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