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比例提高,政策目标应该主要是缓解高房价之下职工买房的经济压力,但这样做了以后,客观上又有稳定房价的作用。
第一、为缓解职工购房压力,多地上调公积金比例
2018年7月1日起,多地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或月缴存上限,规范公积金缴存比例和上下线,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缓缴。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文件精神,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限为5%,上限为12%,具体缴存比例由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比如,上海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7%,具体比例由单位自主决定。
除了调整缴存比例,多地也在调整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由缴存基数上限决定,缴存基数上限又与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挂钩。一般缴存基数上限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
当然,疫情冲击后,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为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公积金,也可以申请降低缴存比例。
第二、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政策目标
现在房价很高,职工收入普遍与房价比例严重失调。为了缓解职工的购房压力,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
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定以后,按照该比例,个人交多少单位就得交多少,提高比例,不仅意味着个人存起来买房的钱更多,也意味着单位补贴给个人买房的钱也更多,这无疑有助于职工积累购房资金。
如果已经购房的职工,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以后,如果单位跟着提高,那么,每月缴存的公积金数额也会增加,则每月可用公积金还款的钱就更多,月供压力就会减少。
如果是全款购房的职工,在购房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资金,用于装修、还款、买家居等,公积金比例提高,单位同步执行政策,则个人公积金账户内的资金就会增加,个人可用资金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为有经济实力的单位提高职工公积金,缓解购房压力是有积极帮助的。职工购房资金更多,购买力增强,客观上也有助于房价稳定。
但是,政策也并未一刀切!在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的同时,也允许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申请缓缴或降低缴存比例,帮助企业减负、脱困!体现了差异化、人性化的灵活政策倾向。
第三、公积金比例提高,究竟是好,还是坏?
01、对职工来说,有好有坏
对未来有实际购房需求的职工来说,应该是利好,因为他可以多积攒些购房资金,缓解购房压力。对已经有房,未来不打算换房的职工来说,公积金比例提高,意味着每月拿到手的工资可能会降低,而没有购房用途,公积金交再多也是摆在账户上,不能有效利用,算不上利好。
02、对企业来说,同样有好有坏
对生产经营良好,尤其是体制内的单位来说,公积金比例提高还是降低,对单位的影响大概都是不大的,因为单位在经济上是可以承受的,无非就是多给职工一点福利而已。
对生产经营困难,或者生产经营不是太好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个晴天霹雳。本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加上社保强制性要求,并不断提高比例,叠加公积金再来一下,仅这两项固定的人工成本,可能就会要了很多企业的命,还不要说每月发的工资。
03、对房价来说,或将是利好
房价过高,职工购房压力很大,公积金比例提高以后,意味着职工购房资金增加,购买力增强,对高房价的承受力增强,也就有利于稳定房价。
但要注意,公积金比例提高不是直接为了稳定房价,而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购买力,缓解刚需类职工的购房压力。
因此,提高公积金比例虽然有助于提高职工买房能力,但主要目标不是为了稳定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