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李文华先生之所以不算郭启儒老先生的徒弟,是因为和他年龄相仿的一些已经成名的相声演员不想凭空多出来一个师叔!郭启儒老先生是相声第五代寿字辈艺人,如果李文华先生算他徒弟,就会是宝字辈艺人,与侯宝林大师是平辈,李先生如果是这么大的辈分,自然而然会招来很多相声界人士的反感。同样,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马三立大师收李文华为徒的根本原因!

李文华先生1927年7月生于北京,在说相声之前是机械厂的喷漆工人,李先生属于半路出家,早年师承郭启儒老先生。1962年调进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在和侯宝林、马季、郝爱民等合作演出的实践中,形成了以蔫哏冷面见长的艺术风格。

但是由于当时属于新时代,也正处于相声改革之际,李文华先生与马季先生、郝爱民老师等人一样,都没有举办正式的拜师仪式,甚至连口盟都没有(这方面还不如杨少华,杨少华至少是郭荣启的口盟弟子),大家都以老师学生相称。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日后摆知形式重新盛行,很多人的师承得不到承认!

从1978年开始,李文华先生开始与姜昆搭档,更进一步推出了把个性与人物融为一体的特长,使捧逗珠联璧合,自然默契。相继推出了《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打针》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名段。 1983年李先生被检查出喉癌,被迫离开了热爱的相声舞台,李先生与癌症搏斗了16年,但是在去世之前,关于师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先生。

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李先生的夙愿终于在2008年11月11日的上午,得以了却。当天来自北京天津的相声名家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李文华先生正式拜马三立大师为师,成为马派弟子的仪式。少马爷马志明先生亲自到场,并且公开表示,“今天到现场来就是为了证实一下,我父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承认了李文华先生是他的徒弟。”

至此,困扰李文华先生近半个世纪的师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了却了心愿的老先生于拜师后的第二年,含笑离开了人世。

最佳贡献者
2

李文华先生是我最敬重的相声前辈。

无论是在艺术、人格和心境上,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表演艺术家”。


虽然怹是半路入行,

三十三岁才正式第一次在台上捧哏、

三十六岁才正式成为专业相声演员、

八十一岁才正式有了相声的师门。

但是李老的言行,是所有相声后辈学习的楷模。

所以,这不影响李老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以下是正题:


“济公爷爷”打小喜爱曲艺,不过真正接触相声,是在建国之后。

彼时受“相声仓库”王长友老的教诲颇多。

后被马季先生发掘,进入北曲三团,跟随老郭爷学习相声艺术,专攻捧哏。

那时要摒弃“旧社会的流毒”,所以不兴口盟、摆知。

都以“师生”互称,没有“师徒”之礼。

这一波还有不少名家都是这样,除了李老,还有郝爱民先生、于世猷先生都是如此。

(马季、李文华、郝爱民和于世猷并称“中广四杰”)

所以,李文华先生是老郭爷的学生,不是徒弟。

李老最后拜在马三立老人的门下。

也是了了老人家的夙愿。

以上……

3

李文华先生虽然是半路出家,没有童子功作为基础,但怹在艺术上的成就无可挑剔,巅峰时候也是“中国相声梦之队”的成员之一。

当时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第一届台柱子,四大名师郭启儒郭全宝刘宝瑞侯宝林,四大力捧新人马季李文华于世猷郝爱民。

这四人里面马季算是能力最突出,也最受上头看重的一位,李文华因为票友身份,加上风格原因,所以基本是作为专业捧哏去培养的。

而这四位学生并没有专门安排对应的老师,属于集体传授的模式。四个人都教每个学生,每个学生也同时接受四人教学,所以也就不是传统的师徒模式,所以李文华也不算是郭启儒的徒弟,只是学生而已。

这种混合教学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采各家所长,这四位宝字辈老先生都是相声界大神级的存在,随便跟他们学一点东西就能受用终身,只要能将老先生的东西融会贯通,再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那就能在传统相声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流派,而马季就是这样一个集大成者。他不但传统功底深厚,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而且还引领了新相声流派,不断的开枝散叶发掘人才,一度让相声成为了曲艺领域的王者。

相比马季的天纵奇才,李文华则比较低调和绿叶。我比较认同对李文华先生的一句评价就是,怹太爱相声了,爱研究相声,爱说相声,怹对相声是最忠诚的。

但老人家的天赋也限制了他在相声领域的发展,一辈子做了勤勤恳恳的绿叶。李文华的捧哏被称为“冷面”,其实这有点以偏概全,他并不是冷,而是表演比较平,而且跟任何搭档都没有风格上的改变。无论跟马季、郝爱民、还是姜昆,李文华先生的语调口风基本都一样,而真正优秀的捧哏是会根据搭档调整自己状态,因为每个逗哏风格不同,塑造的角色类型也不一样,捧哏就应该对应调整,否则就会出现接话太赶或者缝太大,观众也很难被表演的带入情绪。李文华的“冷面”恰恰就有这毛病,一味的匀速说词儿,三十岁跟六十岁听着都一样,无法区分他的角色,这就让李先生在艺术上受限很大。

好的捧哏是不挑逗哏的,但李文华先生却只有遇到风格跟他互补的逗哏才能发挥最好的舞台效果,这个搭档就是姜昆,他们搭档的时期也是李文华先生艺术上最后的巅峰。

1983年李文华患上了喉癌,1985年接受手术,结束了自己的舞台生涯,之后他跟癌症抗争了十六年,这十六年里李先生演过相声TV,写过一些相声,也了却了自己的师承问题。

李文华先生跟马三立老人的师徒之约,一直到马三立去世后才完成,这中间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缘由,有人说是同行阻挠,有人说是三立老人态度暧昧。无论如何,相声界空降一个大辈,给很多在世的人添置一个师叔师爷,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所以李文华拜师的压力在于他那份执着,以及对相声的忠诚,也在于马三立高的吓人的辈分。于是一直到李先生去世前一年,才在姜昆的帮助下,少马爷的见证下,了却了老人最后的心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