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学生们也经常问我,为什么美国看谁不顺眼了,能直接宣布冻结对方的存款,反过来,其他国家对美国搞“冻结”就行不通呢?或者俄罗斯向欧洲和中国卖自己的石油、天然气,非要用美金结算,一尝试欧元或者人民币结算,就会遭到暗中报复?
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咱们得先讲讲,美国常用的制裁手段。
自二战结束后,各大国通过核武器的不断升级,基本具备了互相摧毁的能力,至今都没有再爆发过大国之间的世界级战争。
因此,我们看到,在国际准则日益完善,各国还都舍不得“同归于尽”的情形下,大国们首选的,还是拿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尽量搞点“间接争斗”。
这种“间接斗争”的一大重要议题是——发起制裁。而制裁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手段包括了取消援助和贸易限制、金融围堵和冻结资产这几个方面。
1.取消援助和贸易限制。
先得澄清的是,所谓的“援助”,除了小部分美国政府对外的“双边援助”,其余的,多为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低息信贷和商业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冷战后期,此类制裁被美国用作了拖垮苏联的重要武器。
当年,为了阻扰西欧国家向苏联提供贷款。美国政府重新将苏联归类为“相对富裕的国家”,以取代苏联原来的“中间借贷国”地位。这使得苏联出口信贷利息明显增加,给其原本就日益紧张的财政造成沉重负担,进而导致了严峻的民生问题,最终引发了大范围的信仰危机。
(苏联人的排队经验~看见人们排队,先赶紧占上位置,再细打听前面卖的什么东西,卖多少钱)
还有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主要就是限制伊朗从国际组织获得资金的能力,同时禁止美国民间企业甚至欧洲盟友参与对伊朗的能源投资项目,封锁西方同伊朗的各种商品、技术和服务贸易。
美国之所以还能“顺便”限制了西方对伊朗的投资和贸易往来,是因为,相关法案列入了针对第三国的公司的条款,要求美国总统可以对向伊朗和利比亚石油资源年投资达到4000万美元的公司予以制裁——也就是说,哪个国家胆敢跟伊朗有大额的贸易往来,就会被“连坐”。
2.金融围堵和冻结资产。
这主要指的是切断一国获得美元的能力和使用美元的渠道,还有禁止全球金融机构与被限制对象交易。
比如,早前的2012年,上一轮伊核危机时,在美国的授意下,“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直接取消了伊朗金融机构的会员资格(之前只是被美国列入了黑名单)。SWIFT还宣布,根据欧盟对伊朗金融业制裁的规定,终止了对30家伊朗银行跨境支付服务项目。
这样,通过对伊朗封锁国际支付结算通道,伊朗无法与其他国家及金融机构在国际交易中使用美元进行直接结算,导致其他国家进口伊朗原油、燃料油和铁矿石等支付结算遇到困难,伊朗只能被迫采取以物易物这种“回归原始”的非现金交易模式。
被动的是,虽然伊朗愿意用石油、黄金从其他国家换取所需的商品,但也很少有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敢”跟伊朗合作——如果他们选择与伊朗继续来往,就会同样被列入美国财政部的“黑名单”,成为美方的报复对象。
类似的“遭遇”,可以看看2005年的澳门汇丰银行。
当年九月,美财政部根据《爱国法案》将澳门汇业银行列入黑名单,指控该银行为朝鲜提供非法金融交易提供帮助,并威胁,再给朝鲜提供金融服务的话,美国准备随时切断汇业银行与美国金融体系的联系。
重压之下,汇业银行也选择了“顺从”,乖乖的冻结了朝鲜2400万美元资金账户。
同时,这一“杀鸡儆猴”的做法,也吓得其他各国金融机构纷纷自愿削减或者终止了它们与汇丰银行的业务往来。在美国的打压下,汇丰银行元气大伤,用了一年多才缓过劲来。
客观看,之所以美国能随意去制裁、冻结,表面上说,靠的就是美元硬通货的角色和其巨大的经济体量。当然,给这些经济、金融霸权背后撑腰的,美国强悍的军事威慑力和科技实力。
实际上,要说货币,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价值,就是印出来的纸。然而,同样是印着图案,花花绿绿的纸片,为什么津巴布韦币还不如卫生纸值钱(1 人民币约等于 8693940286),而美元则成了硬通货?世界各国,无论与美国友好或敌对,都离不开美元交易体系呢?
大家都知道,二战后期,诞生了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几十年,在国际上,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成了固定比例,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其他货币再与美元挂钩,且仅限定于上下1%的波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对黄金变成了浮动比,但大致的形式还是如此——美元对黄金,各国货币再对美元。
所以我们看到,全球交易市场上,诸如石油、粮食、军火等大宗货物,几乎全用美元结算。
像现在的俄罗斯、伊朗或者萨达姆时代伊拉克,都曾尝试着回避美元交易。结果,此举不但会明显削减一国的国际购买力和经贸活动的安全感,更会惹毛了美国,遭遇明里暗里的各种打压,甚至是“灭门”式的报复。
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折腾不起,不管出于真情还是假意,只得接受了美元交易体系这一现实,手上更是无奈的揣着大量美债。
这方面最鲜明的体现,当属“石油—美元体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一旦有了异动,全球的经济和股市都不可避免的会被牵连进来。
可以说,美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涉到世界经济的命脉。具体怎么回事儿,整个2020年的国际市场,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
还有在国际结算体系上,前面提到的那个“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虽然打着国际组织的旗号,但背地里,跟美国自己开的差不多,结算通道和最终控制权,都掌握在美政府手中。一旦哪个国家“触怒”到了美国,免不了被逐出世界金融体系之外,为世界所孤立。
而美国在货币、金融方面的霸权身后,就是它那强大的黄金储备。从1930年代开始,美利坚的黄金储备量就一直独占鳌头,现在仍然比排名第二第三的两国加一起的总和还多。
按照货币学原理,一国得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货币的稳定性,同理,黄金储备量越大,该国的货币就越稳定,越能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其保值性也更高。
此情此景下,作为国际交易的硬通货币,用美元、存美金显然是最“保值”的选择。
所以啊,大家会看到一些土豪和政客、军阀们不分国籍,总会选择把钱兑换成美金,存入美国为首的西方银行里;但大家是不是从未听说过任何一个有钱人,挣到钱后,换成土耳其里拉、伊朗里亚尔或者伊拉克第纳尔,存入某村镇银行吧?
更何况,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大贸易国和消费市场的地位,也让其有能力去随便限制、制裁相关贸易活动。
当然,被制裁的国家也可以采取反制措施。比如2018年中美间的贸易战。你限制我,我也限制你;你提高关税,我也去提升。
但另一方面,大家想想,这场贸易战可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国之间的“较量”,双方势均力敌,互相都能扛上一段时间;如果换做某综合国力较弱的小国,或者产业单一的国家,因为自身实力有限,你想反制一下,提高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对美方而言,可能连皮毛都蹭不到。
比如伊朗,按照国际规则,面对包括美国发起的武器禁运、石油禁运,它也可以放开了去制裁美国,可是,两国基本上木有什么进出口贸易额......
逼急了的伊朗,只得放狠话——再惹我就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谁打我我就打以色列。
总之,美国先进的军事,科技和经贸优势,一直给担任全球结算货币的美元保驾护航;反过来,美元的全球性又进一步的促进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让美国可以顺利把持住全球的金融、贸易体系。
长期以来,美国一边用“代理人战争”的形式,来争夺势力范围和资源的控制权;另一边,对于中、俄这样的大国,还主要是以多方面遏制为主,利用结盟、围堵和封锁、挤压对方战略空间的方式,再时不时弄点经济、金融限制,或者打打贸易战,来削弱对方的经济基础;同时大搞软实力攻势,尝试在文化意识领域进行渗透。
各种操作,几乎全是为了确保能自己牢牢掌握住资源分配权,从而可以安心的敞开机器印美元,想薅谁的羊毛,都能顺利的薅到。不让“薅”的,就发起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