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贾母、王夫人、贾政三人中,恐怕贾政最愿意留下薛家,他怎么可能发逐客令?

只要揣摩当初贾政挽留薛姨妈一家的初衷,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比起贾母、王夫人最想留下薛家长居的其实是贾政,但他的挽留并非出于亲情,而迫于无奈。

贾母、王夫人、贾政都向薛家发出邀请,但心态不一。王夫人无疑是出于亲情,她“又见哥哥升了边,却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亲妹妹薛姨妈的到来正可消此寂寞,所以她喜不自禁,热情挽留自是情理之事,不消置疑。而贾母“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则更多是客气礼貌,是给王夫人面子。

只有贾政的挽留最值玩味。

薛蟠前番倚财仗势,打死冯渊,惹下人命官司合府皆知,籍贾雨村这狗官徇情枉法方了了官司。薛蟠仗谁的势?无非依仗他的母舅王子腾、姨丈贾政。贾雨村又徇谁的情?贾雨村能补应天府之缺全仗贾政“竭力内中协助。”所以贾雨村胡乱断案之后便修书贾政并王子腾,禀告“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此言坐实贾雨村的枉法徇情。

贾政虽庸碌无为,但却是正人君子,他从骨子里要维护封建法制、伦理道德,他从心底里也痛恨、排斥那些违背、破坏封建秩序的不肖子孙。况且王子腾现升了边缺,此后薛蟠但凡惹事总要靠贾政一人善后。对薛蟠这样的惹祸蒲包,贾政自知难以教化改造,又担心他再行凶惹事,他的心理大概与薛姨妈相似,认为在他眼皮底下住着,到底可拘束些,使其不可任意妄为——当然结果恰恰相反,薛蟠被贾珍他们引诱得“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贾政这一心理,下面一段文字可以佐证:薛蟠已拜见了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常言道闻名不如见面,贾政既面见了薛蟠,对他的人品、行事风格必定有了深刻认识。说他年轻、不知世路,又恐有人生事,统统是客气含蓄,照顾着王夫人薛姨妈的情面,不便直言罢了,因为贾政见了薛蟠,结合他以前的劣迹,分明知道以薛蟠的性情“在外住着”必定要生事的。细看这时间节点,薛蟠拜见贾政与贾政“便”使人来挽留,其间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前者是因,贾政挽留是果。“细细揣摩这“便”字恰是这因果关系的连接词。

最佳贡献者
2

薛姨妈一家长住贾府,不但使贾府添了许多麻烦,而且还让贾府矛盾重重,贾政内心未必不想与王夫人明说,但事实却只能憋屈着,他为什么不发话呢?


一,请神容易送神难。薛家入住贾府,一开始却是贾政请来的。

第四回,薛家初到京城,薛姨妈担心薛蟠惹是生非,是有心住在贾府的,也许在给王夫人的信中也透露出这个意思,而王夫人也给贾政透露过这意恩,但是,不管怎么说,薛家进京之后,贾政为了王夫人面子也好,为了王子腾的面子也好,为了客气也好,贾政是对薛家提出了邀请的,不但贾政,就连贾母都给足了薛家人面子:

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

不管贾政,还是贾母,既然都对薛家人提出邀请,贾政冒然提出让薛家人离开,于礼不合,也有出尔反尔之嫌。人是自己母子邀请来的,再麻烦也要咬牙坚持。


二,为了王子腾的面子。

薛家做为没落的皇商,虽已无可取之处,但薛家的后台不仅仅是王夫人,还有王家。特别是薛姨妈和王夫人这姐妹两个的嫡兄王子腾,几年间,从京营节度使稳步上升,最后已达九州提督,成为四大家族的领头羊,更何况四大家族联络有亲,无论为了什么,贾政如果提出赶薛姨妈出去,不但是打薛家的脸,打王夫人的脸,也是四大家族的脸。


另外,如果把薛家赶走,薛蟠无了拘束,惹的麻烦更多。到时侯,贾政还是要替薛蟠擦屁股,与其那样,还不如把薛蟠放在眼前管束。

3

薛家三口在贾府一住就是几年,这不假,但是贾政未必想赶他们走。而且贾政有修养有学识,又怎会轻易开口撵亲戚呢?


贾政初留薛家三口住下,目的是为了拘紧薛蟠,照扶他成长。在薛蟠的成熟度还未达到某种程度时,贾政不会产生出逐走他们的念头。

薛家三口入京之前,刚发生了薛蟠纵奴打死冯渊一事,等他们来到京城时,刚好王子腾调了边任,于是薛姨妈带着薛蟠、宝钗往贾府。

薛家三口到来,贾政派人对王夫人说:

“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薛家三口来京,如果单独居住,有两大隐患:

一,薛蟠骄狂,恐再次惹生祸端;

二,薛蟠年轻,社会经验不足,恐遭人欺凌。

贾政对王夫人人,只提了“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也就是我所举的第二个隐患。其实怕薛蟠惹事的这一条,就算贾政不提,大家心里也很清楚。

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

贾政留薛家三口住下,目的就是助薛姨妈拘紧薛蟠和看顾他们不被人欺负。


如果说薛家从此永久住在贾府,由贾政照看,也是不现实的,薛家迟早要搬走,只不过目前这几年还不是时候。

薛家住进贾府的第二年,宝钗过十五岁的生日。也就是说,薛家初住进贾府时,宝钗十四岁,薛蟠比宝钗大两岁,时年十六。第七十八回,宝玉祭晴雯撰写《芙蓉女儿诔》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据六十三回所表,宝钗与晴雯同庚。


宝钗在二十二回过十五岁生日,从二十二回到七十八回,中间有两次过年,宝钗到七十八时,至少十七岁了。《芙蓉女儿诔》里说晴雯十六岁,有可能是十六周岁,她们这年应该十七。薛蟠这一年十九岁,年龄还不算大,处世仍旧稚嫩,还需贾政看着,尚不能独立居住。

等到薛蟠年龄再大点,知道世路的深浅,不再盲目的骄傲自大,具备从容面对世事的能力了,那时候,薛家独立居住,贾政、王夫人才放心。直到前八十回结束,这一条件仍未成熟,贾政不会急着要他们走。


好合好散才是亲戚相处的正确之道

薛家三口来了,除了贾政派人对王夫人表示挽留他们住下外,贾母也遣人来对王夫人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

不管贾母、贾政挽留薛家三口是否出于真心,其意都在于促进亲戚和睦亲密。既然有促进亲戚和睦的意思,又怎会反其道而行之,撕裂友善面具,开口把人赶走呢?薛家人在这里住下了,以礼相待,才是贾府人唯一的选择。


贾政在内得看王夫人的脸面,对外还要顾及王家的体面,而且薛家有房有产,也是传之几代的世家大族,无人敢轻视。在这样的前提下,贾政开口赶他们走,多不明智?就算薛家要走,礼貌上还要继续挽留,怎能轻易赶人走呢。

如果想结束薛家寄居贾府的局面,最理想的方式,是薛家自己提出来,贾府在一定程度的挽留之后,允许薛家搬走。这样才是好合好散,大家都有体面。

把亲戚留在家里住了几年,最后开口赶出去,一旦传出去,不但薛家丢脸,贾府的名声也会受损,这是两败俱伤。贾政还不至于这么愚蠢,以自伤的方式,伤害薛家。他再怎么样也会等到好合好散的时机出现,而不是突兀的发话叫他们走人。


薛家住在贾府,独门进出,费用自理,对贾府没有形成多大的叨扰,没有轻视他们的理由;薛姨妈母女一直竭力与贾府中人和睦相处,从未红过脸,没有厌弃他们的理由。薛家配得上贾府以礼相待,贾府的素养家风也不会轻易得罪人。贾政没有任何理由发话赶他们走。

4

薛姨妈一家常住贾府,贾政不发话,这主要还是王子腾和贾元春的面子。

《红楼梦》第四回,薛蟠打死人命,贾雨村看着王子腾和贾政的面子,乱判葫芦案,薛姨妈自知无力管教儿子,薛宝钗又准备待选才人赞善之职,薛姨妈带着儿女举家进京。

可巧此时,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监督薛蟠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贾政身上了。贾政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清醒,如果不把薛蟠放在他眼皮子低下,他还会继续闯祸,他与王子腾为亲戚徇情枉法之事必将暴露无遗。

如果说贾政初次收留薛家实属无奈,到了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贾府酬备迎接贾妃省亲的时候,贾政等人感觉撵走薛家的机会来了。为了达到目的,贾家居然将薛家人居住的梨香院腾挪出来,让十二个小戏子居住。真的是挺佩服薛家人的定力的,这种歧视性质十足的行为,薛家人视而不见,你让搬就搬呗,反正我就是不离开贾府。

到了第二十八回,贾元春送节礼,宝玉宝钗的礼物一致,如果是贾府一般性的人情往来,贾政是不会理会的,可这是贵妃娘娘的节礼,这其中的道道,贾政不可能不仔细考量的。

从那之后,贾政就打消了让薛家人离开贾府的念头了。


5

薛家住在贾家七八年不走,贾政是荣国府男主人,他是什么态度?仿佛什么都没说,其实原文暗写了贾政前后三次隐晦表态。下面说说贾政对薛家,以及金玉良姻的态度。

(第四回)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

一,贾政对薛家第一个态度是开门迎客

贾母贾政母子相继挽留薛姨妈一家,脂砚斋连下两条批语。[甲戌眉批:用政老一段,不但王夫人得体,且薛母亦免靠亲之嫌。][甲戌侧批:老太君口气得情。偏不写王夫人留,方不死板。]

薛姨妈进京是王子腾召他们进京。王子腾外放为官,只能投奔贾家。薛姨妈笃定主意留在贾家,王夫人可留,但难免私心遭贾家人诟病。贾政出言挽留正是恰当。

一则,王夫人为贾家生儿育女,孝敬奉养贾母,管家操劳。她家人都在金陵,嫁给贾政住在京城,父母去世也无法见最后一面。虽有王子腾和王熙凤在身边,到底不如薛姨妈亲姐妹。

姐妹二人几十年不见,难得重聚,断不可以就让立走。贾政挽留小姨子一家,是慰藉妻子思亲之苦。所以连住所都安排好。

二则,王子腾离京前召妹妹进京,不放心薛蟠,必然托付姐夫贾政代为照顾,住在贾家最好。贾政受小舅子托付,必然安排小姨子一家人。

当然,王子腾私心还有让薛宝钗进贾府,促成金玉良姻,此事不好说与贾政。

贾母与贾政心思一样,体恤王夫人也会出言挽留,就如挽留李婶娘一样,不让走是照顾媳妇心思。可惜他们都没想过薛家会住那么久。

二,贾政对薛家第二个态度是不置可否

薛姨妈一来就和王夫人宣扬“金玉良姻”,说什么“和尚说了,她这金要找有玉的配”。此言太过昭然若揭,贾母贾政当然明白。不提贾母坚决反对。贾政对“金玉良姻”也是不置可否。

(第十七回)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贾政不禁笑道:“有趣!

贾政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对几处房舍的评价实则是对后来住在其中的几人点评。他说蘅芜苑“无味……有趣”,是指对薛宝钗的两种认识。

“无味”一如当年曹操赤壁之战中的口令“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弃。鸡肋无肉,表明薛家对贾家来说没有裨益。薛宝钗商人之女,配不上贾宝玉公门少爷。门不当户不对,贾政根本不愿意。

“有趣”是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后,贾政真正认识到薛宝钗的好处,仿佛蘅芜苑内的香草,琳琅满目,惊喜不断。出身虽差,德行却高。当然,这是后话。

三,贾政第三个态度是敬而远之。

(第十八回)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贾家操办贾元春省亲是大事,按说主人家有大事,客人应该走。奈何客人没眼色不说走,主人不能撵人,只好替客人搬个家。还将原来住所给了一群下九流的小戏子住。这顿操作背后太意味深长了。

贾家给薛家搬家,基本代表贾政一家之主对薛家赖在贾家不走的态度变化。

贾宝玉的姻缘,贾政从无明确表态。但薛姨妈太着急宣扬金玉良姻,令贾政不喜欢是一定的。他的大儿子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清贵至极。怎么会同意给二儿子娶一门商贾之女?

比较起来,宝黛姻缘要比金玉良姻更令贾政满意。他对薛家住在贾家多年不搬走不置可否,是张不开口撵人。但将薛姨妈从梨香院请到大观园东北角,远离贾家内宅,还将梨香院给小戏子们住,表明贾政与薛家保持距离的态度。

「文/君笺雅侃红楼」 ??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6

这个问题我准备倒着回答。

薛姨妈家一直住在荣国府不走,别说贾政和王夫人明说,就是稍微暗示一下薛姨妈,他们都应该马上搬出。

为什么?

因为薛姨妈并不是孤儿寡母来拜托贾府的关照的。倘或薛姨妈真的是孤儿寡母,那么岀于亲戚间的礼数也好,亲情也罢,荣国府是诗礼大家,真没有赶走他们的理由!

但是,薛家有成年的男子。就是薛姨妈的儿子薛蟠。《红楼梦》中沒有描写薛蟠的年纪,从他称凤姐为大妹妹就足以证明他比凤姐年长!刘姥姥说凤姐大不过二十岁,那么刚岀场的薛蟠,大约二十岁左右。

薛家有成年男子薛蟠,薛家大富,薛家在京都有房舍,荣国府不是薛姨妈的娘家,王家才是……这些都是薛姨妈不能住在荣国府的理由!

但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可见《红楼梦》是双女主节构。在古代那个男女大防的年代,为了让男主女主能够相见,作者真是操碎了心。

先把林黛玉写成了生母去逝,年幼沒有母亲教养,沒有兄弟姐妹扶持,被外祖母接到了荣国府来抚养。这样女主林黛玉同男主贾宝玉相遇。

那薛宝钗呢?《红楼梦》作者需要找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能让薛宝钗也进荣国府。那么怎样进呢?

1.林黛玉是孤女了,薛宝钗不能再写成孤儿寡母了,那就沒意思了。

2.有母有兄的薛宝钗不可能一个人进荣国府,如薛宝钗在,那她母亲薛姨妈也一定得在,不然不合理数。

3.薛姨妈有娘家不回,却要进荣国府,一定要有理由。

4.如果薛宝钗不进荣国府那情节就沒有办法展开。

于是,一切太巧了!

于是这边薛蟠打死了冯渊,那边薛家就马上进京都送妹待选才人赞善之职;这边薛家来,那边王子腾要去任上,这下薛家一家就不好搬进去了。

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都,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至于这些理由都是硬找的,这些事情,薛家都可以在自己家的房舍办。不过都是为了上京都,再引岀那句:

你舅舅家虽升了去,还有你姨爹家。况这几年来,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且忙忙收拾房屋,岂不使人见怪?你的意思我却知道,守着舅舅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我带了你妹子投你姨娘家去,你道好不好?"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薛宝钗进了荣国府,《红楼梦》的情节才开始真的展开。贾政怎么可能让薛家走呢?薛家走了,宝钗也定要走。

宝钗走了,《红楼梦》就少了一个女主角。宝黛钗定要生活在一起,才有碰撞,情节才能展开。

作者花那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三个聚在一起,节情没完成之前,怎么能让他们三个分开呢?

宝钗不只进了荣国府,还住到了大观园,在大观园有了屋子蘅芜苑。这样才会有同黛玉葬花并列的行为艺术一一宝钗扑蝶。然后就是鼎鼎大名的滴翠亭事件……

才会有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才有螃蟹宴,才有《螃蟹咏》,有这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薛宝钗名句!

结论:

宝黛钗的关系,是《红楼梦》中同时递进的几条线索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一但这条线索中断,《红楼梦》会大失光彩。从黛玉对宝钗的怀疑,因金玉良缘的说法而对宝玉使小性,到后来宝黛二人的金兰契。及黛玉、宝玉的情感从竹马、两小无猜到升华成真正的爱情,宝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在这个过程中无法缺席。

宝钗的无法缺席就注定了薛家不会搬离荣国府。若薛家搬离,只宝钗一人留下,根本不合情理。所以,为了保持宝姑娘完美大家闺秀的淑女形象,情节的不合理只能由人品不佳的"大傻子"薛蟠来承担!比如:薛蟠娶妻娶在了荣国府;比如:泼辣的夏金桂竟然不认为这些不合礼数,而选择在荣国府住下来!

当然,薛姨妈会在贾府一直住下去,哪怕从梨香院换到了东北角;薛宝钗也会住下去,抄捡大观园后,她搬岀了蘅芜苑,却依然不离荣国府。金玉良缘的故事未成,她们不能走,因那是改变薛家地位的惟一机会!

那么贾政对薛家的态度只能是,就好像忘了自家还住着这么一家人。从薛蟠第一次拜见贾赦、贾政后,他们再也沒有任何接触。

7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贾政一心想撵走薛姨妈一家,但是贾政真的想撵走她们吗?我看未必。



贾政受王子腾之托照顾薛家,四大家族之间互相照应,荣损与共是常法

文中借门子之口道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地位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络有亲,因此,遇事互相遮扶持遮饰,俱有照应。

这四大家中独薛家是皇商,虽官位不高,但论起财富来却不在其他三家之下,这薛家于薛蟠一辈已是人丁不旺,薛蟠的父亲死后,留下薛姨妈和薛蟠、宝钗母子三人,薛蟠又因从小被溺爱纵容惯了,老大无成,不务正为,指着祖辈的家业一味玩乐。

薛姨妈同贾政之妻王夫人同为王家的女儿,王子腾的妹妹,王家一直在朝中为官,祖上也是显赫一时的功勋之家。关于王家,王子腾作为代表人物,其官位应该是在贾政之上,且经常受到重用。



薛家进京一是为宝钗应选一事,二来是巡查在京的生意,当然也是为了探望在京的亲戚。谁承想半路出了因抢香菱打死冯渊一事,薛蟠闯下的这个祸事自己并不放在心上,自以为用钱就了了事。其实这背后是贾雨村为了巴结贾家与王家卖的人情。

贾雨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分别修书给了贾政与王子腾,但此时正逢王子腾调任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不在京中。对于外甥薛蟠的行为,王子腾应该是深感忧虑的,京中不比外省,天子脚下,王孙贵族比比皆是,这一次恰逢贾雨村放了薛蟠一马,但是依薛蟠的性子难保今后不再惹事。

王子腾明知薛蟠的为人,却不能撒手不管,一来兄妹亲情,做为娘家哥哥要替妹妹薛姨妈分忧;二来薛家与王家、贾家关系密切,薛蟠出事必然会央告王家或贾家出面帮忙解决,与其事后弥补,不如防患于未然。



王子腾因不在京中,约束薛蟠这件事只有托付贾政,而贾政自收到贾雨村的来信后,对薛蟠也是存有监管之心,怕他再惹事生非,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对于王子腾的建议应该是十分同意的。

薛家虽然住在贾府,但是自给自足,在经济上并无瓜葛

薛家来到贾府之后,所住的地方是梨香院,这个院子是个相对独立的院落,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齐全,对外有一个通街的大门,对内有一个角门,出了角门,穿过一个夹道就是王夫人的房屋。

住在这个院子里,出入与贾家并不走一个大门,对内的角门关了,就是一个独立的院子,和贾家仿若两家。

当日薛姨妈来时就与王夫人讲好: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薛姨妈不差钱,当然也懂规矩,虽然住的是贾府的院子,但是在经济上薛家还是薛家,并不是寄人篱下的投亲靠友,并不沾贾府一分一厘。

我们常说,经济独立,人格才能独立,薛家在这一点上非常明白。

薛家是商贾人家,钱财不在话下,薛姨妈图的只是贾政对薛蟠的威摄力,希望一旦出事也可以得到贾家的庇护,因此,她绝不会给贾家添麻烦而遭人嫌弃。

薛家对贾家来说,也不是累赘,在许多事上是有利益牵扯的

薛家做为四大家族之一,能与贾家并称,绝不只是物质上的富有。薛家是皇商,与皇家内院联系密切,只这一点就是别家不能比的。

贾珍为秦可卿寻找棺木,放话要最好的,薛蟠拿出了一副为坏了事的忠义亲王老千岁准备的上好樯木板,价值千两银子的东西,薛蟠轻轻松松的就送给了贾珍。我认为这个情节一来是为表现薛家皇商的地位不一般,与皇亲国戚皆有来往,二来久居贾府的薛家与贾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不可分割。



我们还知道,贾政的大女儿元春入宫为妃,深宫内院肯定有诸多不便,贾府在外不管如何风光,在皇家面前都是要低眉顺眼的侍候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太监,都可以随意敲诈贾府,因此,元春这个皇妃的地位也是需要用心维护的。

薛家在皇宫内走动应该比贾府更要方便,且财物又比较丰厚,在帮元春笼络下人疏通关系方面是比较有利的。

薛、贾两家一官一商,各取所需,互相扶持,其中的利益牵扯是千丝万缕的,不易分割。



不能光看薛家住了贾家的房子,这样的寄居并不代表就是贾家在施舍薛家,而薛家就是仰人鼻息。

贾政不会撵走薛家,不仅是因为要监管薛蟠,他们之间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各取所需,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互之间不可分割。

8

懒得说啦。

9

大家可能受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后的言论影响,觉得薛姨妈一家是“赖着不走”。

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实际上探春是借此发泄对抄检一事的不满。语言的重点是一家子亲骨肉还不能和气相处,太让她伤心了。

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开玩笑,往往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个人不介意。真正介意的人,除非以后不打算相处了,不然还是会慎重说话的。

宝钗之于探春,正是这样。

探春正是知道宝钗知道探春并不是针对宝钗,才会这样说。

那么宝钗知不知道探春知道她不介意呢?

当然也是知道的。

那么我们看看贾府是不是欢迎薛姨妈一家住在贾家呢?

我们且看邢夫人贾赦因为讨鸳鸯做妾室一节,贾母的态度。

说毕, 命人来:“请了姨太太你姑娘们来说个话儿,才高兴,怎么又都散了!"丫头们忙答应着去了.众人忙赶的又来.只有薛姨妈向丫鬟道:“我才来了,又作什么去?你就说我睡了觉了.那丫头道:我们罢.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此时贾母急怒过后,依然是亲亲切切的叫把薛姨妈请了回来斗牌。

读者出于对宝玉黛玉的热爱,总觉得二人的婚事是贾家最重要的事情。

实际上并不是。

宝玉和黛玉当然都是贾母的心尖子,不要说婚姻了,就是平时里略受一点委屈,贾母知道了,都是顶重要的大事。

当然,林黛玉作为寄居,即使受了委屈,未必就肯一一告诉贾母。这就是人情世故了。

但是无论是宝玉和黛玉的委屈还是终身大事,对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来说,微不足道。

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的时候固然风光无限,损的时候未必不是生存危机。

中国历来是讲集体主义的,无论是巨大的利益还是底线生存危机。当四大家族面临选择,无论是宝玉、黛玉还是大观园里其他女孩子甚至是族中子弟,他们本身的喜怒哀乐将不被考虑在内。

好了,我们现在再回头看看薛姨妈的身份。

她本身是四大家族王家的女儿,嫁给了四大家族中薛家。

可以说完全代表薛家利益部分代表王家利益。便是她的双重身份就让她不会讨贾家人的厌恶。

更何况薛姨妈是非常会做人的,从文本来看,便是一直对“金玉良缘”耿耿于怀的黛玉也不曾厌恶过她,至多对宝钗有点误解。

因此,要说贾政对于薛蟠的荒诞或还有不满之处,然而未必就因此厌恶了薛家。更勿论自家隔壁还有两个更荒诞的老东西——贾赦和贾珍呢。

10

红楼

薛姨妈一家真住在贾府不走。

。先讲讲薛家,是原金陵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他们都是六亲中人物,互相依赖,一荣具荣一损具损。每家都拥于万贯家财。

。当年薛公,聚王子腾的二妹子为妻(大妹子嫁于贾府政老爷为妻,王夫人,女儿王熙凤嫁给贾府琏二爷为妻),夫妻生一子,薛蟠,二女,长女薛宝钗,次女薛宝琴。薛公早逝,传下家产盈富,民间有一颜语:‘’丰年好大‘薛’,白玉满堂,金如铁‘’,那可想而知他家资产。

。由于薛公早逝,其妻王氏(即薛姨,为了便于贾府二亇王氏的称呼)宠养了一亇不成器的儿子薛蟠。那年朝廷有旨,在全国点秀女,再加上宝钗芳年己大,如能进宫最好攀上皇系,如不能进宫,贾府有亇含玉出生的宝二爷,如能结成良缘,那是一生的幸福。开头儿子薛蟠不同意,怕去贾府受姨夫贾政的严格看管,经不得母亲再三开道也就同急了。

。薛姨妈一家人等进贾府的亲戚礼节性客套不说了……略。薛姨妈全家的住处,按排在前荣公瞻养天年的梨香院,有十多间房屋到也合适,从此薛家在贾府住下暂且不说。

。要说薛蟠从金陵来到京城,见京城繁华的天外桃园,他更不安份了,到处寻花惹草。一天遇见拐子携带少女香菱出卖,薛蟠见香菱容貌出众,可在眉心中有一裸天生的红痣,显得更加美丽,薛蟠问她几岁了,答十七岁。拐子开价三千两银子,薛蟠向來出手阔道,照数应之,约定二天兑银,三天领人。世间实在是好事多磨,薛蟠第二天兑付了银子,第三天领人的的時侯,多了亇冯渊也来领人。原来拐子,一主卖了二客,双方都不愿退钱要领人,在双方争抄急烈的時侯,一瞬间拐子逃走了,如果不抓住冯渊势必人财二空,薛蟠本身是闯事坯,没脑子,一不小心将冯渊打死了,冯家也是当地乡绅,将此杀人案告到了京城应天府,府尹正好是新任府尹贾雨村。薛蟠知道犯了人命躲在贾府不出,香菱成了薛家丫头,后被薛蟠收房,当了小妾。

。再说应天府贾雨村接下了这件命案,拐子逃走,凶手寻找不到案件辣手,找门子商量,可是这个门子有点眼熟,原来是苏州葫芦庙里的葫芦僧火烧葫芦庙后改行在应天府当差,贾雨村曾寄宿在葫芦庙读书经本官问,他向本官报告:此案不仅不可办,我连凶手在那里多知道。门子说:凶手是推荐你在这里当官王子腾的外甥,也是贾府政老爷的内侄,老爷你看这个案子怎么断,贾雨村是聪敏人,对原告苦主给了很多银两,并问原告说明,案子继续在侦办,捉拿凶手到案后再审判,另一方面,陪轿到贾府拜客,由贾政接待茶后,贾雨村向贾政介绍了薛蟠伤害冯渊一案,已经了结,暂時请薛公子府里避一下。又谈了需人情世古,贾政送客,事后贾政托王夫人,转告薛姨妈,薛家封了一百两银票,送到应天府衙门作为谢意。

。事后皇家选秀女(才人)薛宝钗落选,进京要办的第一件大事落空,現在要打通各方面:的关系促成第二件大事,就是‘’金玉良缘‘’,从薛姨妈的想法,如果金玉良缘顺利成功,儿子薛蟠有个靠旁,女儿成为贾府的当家奶奶。可薛宝钗本人的思想,对选秀女他并不喝望,在选拨中,容貌身段过关,可是文才没过关,这充分说明她不想当才人。事后,母女二化了很大的精力,第二件大事免强成功,却最后还成泡成,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不可免强的。

。祗于题目提出,薛姨妈一家长住家贾府,贾政有那么大气经常养他们全家,一年的开销也不是小事,不托王夫人去疏通疏通。请大家放心薛家吃用开销都系自已负责。安照她家佣有家产。坐吃三代没问题。

。这是红楼中对薛府一支的全过程,到贾府犯事抄没家产,他们仍回到金陵老家,重整门庭,后事如何不得而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